邯郸市第三中学分数线:当代华人豪门家族盘点:荣李郭霍各领风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36:29

当代华人豪门家族盘点:荣李郭霍各领风骚(图)

2011-6-11 6:00:00  MSN    荣毅仁   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百年来,荣氏家族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王牌称号。
荣智健

  他们在商场上的纵横驰骋,独领风骚,也逐步为他们在政治上赢得了较高的话语权。这一点尤其在第二代掌门人荣毅仁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和记黄埔  华人首富李嘉诚

  在华人中,数潮汕人最重视族群观念,身为潮汕人,同时也是华人首富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长江基建等,总市值达到5000亿港元,是家族企业的典范。

  《福布斯》表示,在过去1年,李嘉诚资产增加了50亿美元,最令人注目的是近日不断增持系内股份,还斥资1亿美元认购俄铝。至于其它排名都是熟面孔, 《福布斯》表示,今年排在香港富豪榜的40名富豪,资产总值达到13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六成四,但仍然低过2008年高峰的1790亿美元。
图为李泽钜和妻子  你可以当这是一个夭折的 “灰姑娘”的爱情故事,也可以看成各取所需的钱色交易,可归根结底,它只是再一次证明,婚恋关系是财产分配中必须严肃对待的影响因素,尤其对那些掌握着庞大权益资产的富豪,尤其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香港。
图为李泽楷和梁洛施及儿子  豪门的财产分配,在香港往往会成为社会全体关注的事件,也就并不仅仅具有八卦意义了。李梁分手事件,底色是耄耋之年的华人首富李嘉诚180多亿美元的财产走向,和首富李家的未来影响力。截至目前,李嘉诚仅在一些访谈中笼统地谈及未来将把身家均分于两个儿子,包括将在香港主要的上市公司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的权益交给长子李泽钜,将海外私人生意交给次子李泽楷,而李泽楷本人亦拥有约10多亿美元的资产。

香港霍氏:不断演绎的传奇故事

  2006年10月31日下午1点15分,运载霍英东灵柩的专机缓缓降落于香港国际机场。警方仪仗队护送覆盖着国旗的灵柩运上灵车,驶往北角香港殡仪馆,走完霍英东在香港的最后一程。

  尽管,魂归故土的现场被记者们围得水泄不通,镁光灯还在不同的角度闪动着;尽管,人们还在讨论着治丧委员会的名单,还在猜测下葬的地点;但很快,这个高速运转的城市又会重归秩序。如同“全国政协副主席”,“爱国商人”,“红色资本家”等等多么响亮的名号,也无法阻挡生老病死的自然轮回。

  在霍英东曲折坎坷、艰辛挫折但又辉煌显赫的一生中,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其传奇般的创业轨迹,而更多的是,一个民族百折不挠的气节,一位华商始终拳拳之心的赤子深情,一位老人暮年生生不息的奋斗与爱心……在许多媒体之中,霍英东都是一个爱国的典范。即使就诸多出身微寒的富豪而言,霍英东也实属这个群体中的异数。他所拥有地产、建筑、船务、旅游、餐饮、酒店、百货等行业共60多家公司,其200多亿的身价使其顺理成章地跻身豪门。

  因此,霍氏家族的点点滴滴从霍英东先生始,就再也难以逃脱媒体与公众的视线。在其去世后,霍氏家族的后代们,霍启山、霍启刚、霍震宇、霍震霆等等,他们还在以各自的方式延续着这个家族的传奇色彩。霍氏家族所演绎的传奇故事,如同一曲乐章,大幕由霍英东开启,而之后的华丽序章,才刚刚开始,更多的传奇正在被他们创造着。

  木船里的赤脚孩童

  1923年5月10日,霍英东出生于香港一户水上人家的小木船上,在家里排行第四。霍英东的祖籍是广东番禺,但从祖父一代起就已经全家迁往香港,霍英东出生时,霍家的处境已是相当困难。直到6岁的时候,他还没有穿过鞋。港湾、风浪、小船、渔火、涛声……这些几乎就是他全部的幼年记忆。

  7岁那年,霍家遇上浩劫:一场台风骤然间夺走了两个哥哥的生命,几个月后父亲又染病身亡。为了不让剩下的3个孩子重蹈覆辙,霍母带着他们弃舟登岸,住进了当时的“贫民窟”——整间房子只有20平方米,但住着50多人,破旧不堪。在这里,霍英东一家人住了五六年。

  日军侵占香港,霍家的生活再次陷入危机中,霍英东被迫辍学,18岁的他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在轮船上做火夫,在太古船坞做打铁工,在启德机场做苦力,跟开车师傅做学徒,偷学开车,遭日本人毒打。

  霍英东曾清晰地记着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大年初一,霍家也和所有的水上人家一样歇业过年。霍家虽然穷,但过年过节还是要给小孩子添件新衣裳的,由于在水上过年,所以一般不买鞋子。不过,霍母那天“入乡随俗”,特意买来一双新鞋子,给霍耀容穿上。霍父穿上鞋子,觉得浑身不自在。在街上游来荡去几圈后,霍耀容肚子饿了,就进入一间小食店,他把鞋子一脱,光着双足蹲在板凳上。吃完米粉后双脚落地便回到船上。看见父亲光着双脚回来,霍家几兄妹觉得奇怪,连忙问父亲新鞋子哪里去了?霍父一怔,才发现把鞋子遗落在小食店里,忘了穿回来,一家人于是大笑一番。

  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多份痛苦的打工经历后,霍英东醒悟到自己不适合给别人打工,应该自己创业当老板。于是,他发动亲戚朋友凑钱,开了一间杂货店,经营一些日用杂货,杰出的经商头脑在小店里就已凸显。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凭100元参加战时剩余物资拍卖,出价1.8万元投标买下一批机器,一转手,就赚了2.2万元,做成一宗无本生意。此后,拿着这笔钱,霍英东周旋于物资拍卖场,参加投标,从事物资买卖,并且不时有所斩获。

  与此同时,霍母经营的货运生意红火,驳运生意越做越大。朝鲜战争爆发后,霍英东率领船队冲破美军的海上封锁,将大批急需的物质运到内地。几年下来,赚了一笔大数目。

  年少气盛的霍英东也做过一笔失败的生意:他听说有人高价收购“海人草”,又听说东沙群岛中一带有大量的“海人草”繁殖,于是,他带上80名雇工坐上柴油机船就驶向茫茫大海。在岛上,他过着鲁滨逊式的生活,差点丧命。但历经千难万苦满载着“海人草”回到香港后,他却发现这种草已经根本不值钱了……


房地产起家的富豪

  30岁那年,霍英东已经积蓄了丰厚的财产。此时,他把目光投向了房地产业,决定把自己的资金全部押在地产上,大干一场。结果,在短短一年间,他就赚了超过600万。在这几年里,聪明的霍英东首创了“分期付款”和“卖楼花”,并制订出大厦的公共契约,这些招数如今已成为全世界地产行业通行的惯常做法。

  20世纪60年代初期,霍英东的财产已数以千万港元计,跻身于香港的超级富豪之列。成为巨富后,霍英东朴素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最初做地产生意时,霍生一般是去帮衬横街窄巷的小店铺,花十来二十元叫师傅做一双皮鞋。但他不喜欢皮鞋的后沿太硬,所以平时总喜欢用脚踩着后沿,把皮鞋当拖鞋穿。在家这样,在公司亦是这样。我还记得他那时喜欢买香港制造的伊人牌衬衫,那是很普通的一种衬衫,不是什么名牌。”谈起霍英东50年代的生活,霍氏集团一位老职员这样说。“至于饮食,他特别偏爱粟米和芋头,这种饮食习惯一直都没有改变。”

  20世纪50年代经营地产时,霍英东偶尔亦到酒吧、夜总会等一些风月场所消遣。霍英东舞跳得很好,他跳舞的功底就是在那个时候练就的。直到后来,孩子长大了,社会地位提高了,他才与那些风月场所绝迹,而转到另外一种场所——私人性质的男人俱乐部活动,在那里与一些商界朋友打麻将、打“十三张”玩乐。

  爱国资本家投资内地

  1967年,香港经历地产低潮,霍英东开始逐步退出房地产业。与此同时,他与北京方面走得更近。1962年起,他开始与内地合作海沙生意外,到了70年代初又与内地合作石油生意。1978年开始,霍英东率先进入内地,兴建了内地第一间中外合作兴建的酒店和第一家高尔夫球场。此后,他又参与兴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早开业的第一家大型合资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

  富了,他更乐善好施。1984年,霍英东出资10亿港元,成立“霍英东基金会”,致力于中国的投资和捐赠。据传媒报道,在上世纪90年代末,霍英东对内地的捐赠款额就已超过20亿港元。但有一次,记者问他一共向内地捐赠了多少钱,他一时竟回答不出来,很谦虚地说:“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说不上是贡献,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

  霍英东很爱国,他多次讲述1984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观礼的情景:“那年,正好是共和国35周年大庆典。以往,我都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下观礼,但这次,第一次被安排在楼上。我当时也觉得很奇怪,因科威特王子以及不少国家的贵宾都只是在楼下观礼。庆典开始,邓小平作为中央军委主席坐在开篷吉普车上检阅三军队列,战车载着中国造的巨型导弹驶过长安街……我那时看得很入神,很激动,眼泪就流了出来……”

  热衷体育的领导人

  1983年,霍英东发现自己患上了癌症。虽然身患绝症,但霍英东没有停止为祖国奔忙。为了使北京成功申办2000年奥运会,霍英东父子协助中国,向国际奥委会执委做了大量的游说工作,甚至答应捐资非洲建立一个体育基金会。

  与此同时,他开始涉足政坛。1980年,霍英东被中国政府邀请为全国政协第5届委员会委员,这是霍英东第一次公开在政权架构中担任职务。1983年,他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93年更晋身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国家领导人之一。

  1993年,北京申奥,霍英东充满信心。他已预先在香港《文汇报》等报刊订好广告位,以期一宣布结果,几个小时之后香港报纸就出现大事庆祝北京申办成功的广告。投票前一两个小时,霍英东、北京申办团成员还与北京、香港方面电话联系,通告形势一片大好,北京会稳操胜券。而北京、香港方面得到这个信息,自然严阵以待,准备大肆庆祝一番。而香港《文汇报》,更预先把霍英东庆祝北京成功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广告特刊印好。香港时间深夜3点钟左右,投票结果揭晓,北京仅以一票之差败给澳洲悉尼。

  《文汇报》方面,因为匆忙之下,未能把霍英东祝贺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的广告从已经放好的报纸堆中全部取出来,结果,一大早,不少市民打开《文汇报》,赫然看到这份广告,禁不住哑然失笑。《文汇报》无意间开了霍英东一个玩笑。“一宣布,我很失望。那时跟我去的人都担心我会自杀。”霍英东曾表示。

  霍氏朱门:巧妇有三房

  作为老一代富翁巨贾,霍英东有三位太太——原配夫人吕燕妮、二太太冯坚妮、三太太林淑端。但由于霍英东为人比较低调,他很少带吕燕妮和林淑端公开露面,所以外界对吕、林二人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只有冯坚妮偶尔参加一些与霍英东有很大关系的社会事务,而且也非常低调。

  吕燕妮、冯坚妮、林淑端三个女人,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只和家人朋友有来往,她们甘做霍英东的背后女人。

  谁是霍氏接班人?

  2004年9月,40多位香港大亨进京参拜国家领导人,因为众多父子二代出场,而被戏称为父子兵团。在众人眼里,力捧第二代显然成了这次访京团的主要目的。但当金利来主席曾宪梓和小儿子曾智明、长实李嘉诚带着李泽钜及李泽楷风光亮相时,出现在兵团团长霍英东身边的,却是一个外界知之甚少的霍显旋。大陆媒体均语焉不详地称其为霍的亲属,香港《成报》却直接写为霍之子,一时间引起了民众的广泛猜测。

  霍显旋到底何人?现在也很少有人知道,从他很快便销声匿迹就可以看出他的无足轻重。但当同辈的富豪都在高调为后辈接班做铺垫时,霍英东却从未对他那些年近不惑的二代公子们公开评价。而且据说,他的3个儿子一直都只能通过户口,从集团领取定额花费。

  经常出现在父亲身边的长公子霍震霆是媒体中曝光最多的霍家成员,但担任奥委会成员的他主要任务总是局限于体育外交;老三霍文芳早就被传出是继子,因此在家族事业中一直少见作为,并曾因走私被美国拘捕;四子霍震宇倒是聪明能干,但因为专业的关系,一直在高科技产业独自打拼,近来虽然参与霍氏集团的投资事务,但似乎与家族的主流业务还是有距离。

  在众多兄弟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老二霍震寰,不仅外形酷似父亲,他也因头脑精明,踏实肯干而被父亲的老部下称道。名校毕业主修财会的他同时继承了霍敏锐的经济头脑,和为人朴素的作风,现在不仅一人兼任有荣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霍英东基金会的副主席、霍英东集团的董事总经理,还刚刚接棒成为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在霍荣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之后,让父亲能更好地处理国家大事,霍震寰在许多方面独挡一面,堪称霍最得力的助手。因此在媒体眼中,也一直是霍家最有希望的事业接班人。

  虽然霍英东给人的感觉是对权力下放非常谨慎,给子女的空间要比香港其它富豪少得多,但霍家二代在对外的表现惊人的一致:都是低调而且扎实。细看来,霍家兄弟3人的分工也的确称得上各取所长:老大震霆接棒父亲最钟情的体育事业;老二震寰因为头脑灵活,主要接管生意;老四震宇则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另开一片天地。霍震寰在回应记者关于接班的话题时笑呵呵地说:不要说谁是接班人,我们3兄弟各有分工,却又团结合作。

  财富基业分三子接管

  根据《福布斯》杂志2006年三月的估计,霍英东的财产达二百八十九亿元,在世界富豪榜中排名第一百八十一位,排名较2005年上升十三位。驰骋商场、活跃体坛、晚年开发南沙,被视为霍英东传奇一生拥有最光辉的三大“财产”,在霍老撒手尘寰后,这三笔“遗产”将由长房吕燕妮所生的三名儿子,即霍震霆、霍震寰及霍震宇全盘承继。

  外界盛传,霍英东认为次子霍震寰最具生意头脑,所以早年已手栽培震寰做他的商业王国接班人,霍震寰自加拿大学成归来后,霍老便安插他在名下公司担任要职,以“父子兵”姿态纵横商场。现时为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的霍震寰,分别是霍兴业堂、有荣、立信三家霍氏家族企业的董事总经理,其中霍兴业堂有家族物业、有荣发展船务、码头及地皮生意,立信则是主力建筑业务。霍英东在体坛地位超然,早年积极培育长子霍震霆,希望他能承继这项基业,所以霍震霆近年活跃体坛,除了是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立法会议员外,更是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香港足球总会会长、国际奥委会委员及亚奥理事会东亚区副会长,在本港体坛举足轻重,继续发挥霍家的影响力。

  开发南沙是霍英东的未圆梦,这个梦极有可能由三子霍震宇代为实现。现时霍震宇主要打理番禺南沙及造船项目,有传霍老过往每个星期三巡视南沙业务,每次都有霍震宇陪伴在侧,反映霍老对他寄予厚望。至于其他子女,霍老深明商场险恶,因此除刻意安排长房的三名儿子“接班”外,其他子孙均恭承霍老“不得从商”的遗训,在医生及法律等专业界闯天下。

  通过对霍氏家族二代分工的研究,可以发现通过分工协作完成家族产业的继承和发展成为霍英东的主要考虑,这既是避免家族产业之争的上乘之选,也是保持家族事业竞争力的考虑。但在2009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新一期的香港40名富豪排行榜上,一场金融海啸令富豪榜大洗牌,2008年上榜的霍英东家族落榜,跌落40开外,这对于霍家子孙们是一个严峻挑战,振兴霍氏家业之路还需时日。 图为郭氏三兄弟,郭炳联、郭炳湘、郭炳江。

  新鸿基郭氏三兄弟

  郭炳湘三兄弟,是新鸿基地产创办人郭得胜的传人。

  新鸿基地产创立于1972年,主要从事地产发展和投资。目前物业销售和租金收入分别占到盈利来源的63.3%和26.6%,其他业务包括酒店经营、建筑、财务、保险、戏院、货仓、制衣、公共运输和电讯等。新鸿基集团业务多集中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王府井41.66-0.61-1.44%在香港。主要业务包括物业投资,发展及管理,酒店业和电讯业方面。新鸿基集团是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在中国大陆,美国旧金山市及加拿大也拥有不少的投资。

  郭炳湘,香港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及结构工程硕士学位。1989年郭炳湘任新鸿基总掌门。

  提到郭炳湘三兄弟,就不能不提他们的父亲——郭得胜。郭得胜原籍广东中山,早年随父经营杂货批发,战后移居香港,1952年设立鸿昌进出口公司,专营洋货批发。后来郭得胜取得日本YKK拉链的独家代理权,当时正值香港制衣业兴隆,生意源源不断,他一举夺得"洋杂大王"的称号。1958年,郭得胜与好友李兆基、冯景禧合伙进军地产业。1963年,3人各投资100万港元创办了新鸿基公司。郭得胜为董事局主席,李兆基、冯景禧任副主席。

  1972年7月14日,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于8月23日上市,市值为港币4亿元。雇佣员工约30名,主要从事地产发展和投资。进入20世纪80年代,新鸿基地产已经发展成为香港地产界的五虎将之一。1987年10月,新鸿基地产与信和集团合作,以33.5亿港元的巨资拍得湾仔一块地皮,兴建了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中环广场。

  1990年10月,郭得胜因心脏病复发去世。参加葬礼的有李嘉诚、包玉刚、邵逸夫、霍英东、郑裕彤、李兆基等工商业巨子,当时报刊评论:"这几位扶灵者就已掌握了半个香港的经济命脉。"那时,新鸿基地产的市值已达254亿港元,与上市时相比,增长了63.5倍。

  郭得胜去世后,新鸿基地产掌舵的成了郭家第二代。长子郭炳湘出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老二郭炳江和老三郭炳联则出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氏兄弟顺利接班。

  1992年底,新鸿基地产市值超越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地产,成为香港市值最大的地产公司,堪称“地产巨无霸”。新鸿基地产在内地的投资项目包括:北京王府井的新东安市场、方庄的新城市广场,上海的中环广场等。除了主业房地产,新鸿基集团还积极投入酒店、交通、电讯、金融等多元化经营,被市场公认为子承父业最成功的家族企业。 图为赌王何鸿燊。

  澳门赌王家族

  在香港,近期就有典型的案例让富豪们心有戚戚焉。其一便是一生风流倜傥的赌王何鸿燊。何娶妻四房,子女17人,全靠过人的平衡能力,维系四房多年和平共 处。何氏亦早做安排,将名下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下称澳娱)的主要资产,透过澳门博彩控股有限公司(00880.HK,下称澳博控股[12.04 -0.99%])上市,将公司托付于职业经理人运营,避免日后遗产分配后影响公司运作。但2009年7月,时年87岁的何鸿燊在家中因中风晕倒撞伤头部, 入医院接受开颅手术,四房分割家产事宜亦从此紧锣密鼓加快酝酿,各房对澳娱股权的直接争夺在今年1月白热化,最终导致父女、夫妻可能公堂相见。

  1921年生于香港的何鸿燊,可谓是含着金钥匙来到世间的,他的家族是港英政府时代的四大家族之首。但一代赌王的成就和名望绝非靠祖荫而来。父亲破产、家道中落,让何鸿自小看尽人情冷暖;年轻时他为躲避战火逃到澳门,凭身上仅有的10元港币赢得百万身家;盛年时又返回香港,进军地产业,很快跻身千万富豪行列,不过,那时的他还不叫赌王。

  1962年,澳葡政府将博彩专营权牌照发给何鸿所入股的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就是澳博的前身,也是赌王传奇的真正开端。当时和何鸿合股的,还有叶汉、叶德利和霍英东。

  澳娱独揽全澳门赌场经营40年(直至2002年澳门赌权开放,垄断局面才被打破),何鸿燊的博彩帝国财富越滚越多,目前拥有约20家赌场,其中最著名的是1970年建成的葡京娱乐场和2007年建成的新葡京娱乐场。为方便港客往来澳门赌博,何鸿在1972年创立信德集团,提供客船服务,信德次年上市,一度成为蓝筹股。2004年创立的澳博亦在2008年中上市。

  如今,何鸿燊在澳门的地位已不可动摇,他旗下的赌场,每年的投注在1300亿港币,相当于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的6倍,他所控制的资产达5000亿港元之巨,每年上交给政府的赌税超过40亿港币,占澳门总财政收入的50%以上。有30%左右的澳门人直接或间接受雇、受益于他的公司。此外,他还以200亿港元的个人资产稳居澳门首富宝座。在香港和澳门,你只要说出“赌王”二字,人们就知道是指何鸿。

  除了巨额财富,赌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风流史了。

  当年霍英东的长子霍震霆结婚的时候,赌王曾语重心长地说:“我这一生,只要我喜欢的女人,没有追不到手的。不过,我同样不懂得怎么甩掉她们。”

  赌王一生娶妻四房,育有17个子女。其中大部分都是70岁以后生的,而且70岁以后生的几乎都是男孩。 台湾鹿港辜家著名的汪辜会谈,如今两位老者已然远去  鹿港辜家在台湾家喻户晓,在大陆赫赫有名,有关辜振甫先生的故事许多人耳熟能详,这里不再赘述。他去世后,辜家的主心骨变成了他的侄子辜濂松。叔侄相传的例子在家族企业中并不算多见,而老人的离去使得分家后的局面更加难以揣摩。幸好辜濂松的经营才能广受好评,岛内舆论一般认为,幸好有“理性分家”,才使得鹿港辜家的势力得以延续。
辜濂松   辜濂松与辜振甫叔侄相差16岁辜濂松4岁丧父,母亲因被人诬陷而身陷囹圄,从小受到歧视。五叔辜振甫给他很多关照,他一直铭记在心。 蔡宏图及其家族:领航台湾最大企业航母 

  台湾“国泰”金控蔡宏图及其家族以77亿美元财富蝉联台湾地区首富,排名全球第120位。

  其他六位进榜富豪分别为:鸿海郭台铭、台塑王永庆及其家族、富邦蔡万才及其家族、远东徐旭东、旺旺蔡衍明、广达林百里。去年进入榜单的台湾富豪有八位,除了今年入榜的七人外,还有目前正因力霸案受到拘押的东森王令麟。

  在崇尚财富神话的年代,这七人无疑是时下台湾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财富英雄。拔剑四顾,宝岛之内,问财富谁人可敌!

  头衔:国泰金控集团董事长

  财富排名:全球第120名,台湾首富

  拥有财富:77亿美元

  在蔡宏图领航下,以人寿为核心业务的国泰金控这艘航空母舰,今已涉足保险、银行、房地产、医院等多个领域,资产规模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不仅是台湾金融业龙头,也成为岛内最大的企业集团。

  蔡宏图有幸生为富家子,其父蔡万霖,素有“台湾首富”及“保险大王”享誉,1987年蔡万霖便进入世界亿万富翁前10名,此后连续多年位居此列。1995年更以85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六,成为全球华人第一富。

  蔡家第一代从商兄弟四人,长兄蔡万生、老二蔡万春、老三蔡万霖、老四蔡万才,四十多年前,蔡家兄弟从成立国泰产险公司起步,迅速发展成以“国泰”为标志的超级企业集团。二十多年前,蔡家兄弟分家,蔡万霖分得四家公司,并以国泰人寿为核心组建起霖园集团。

  1980年,刚考取美国律师执照的蔡宏图被召回父亲身边,帮助打理集团核心企业国泰人寿。蔡宏图从最基础的看财务报表学起。10年后,38岁的蔡宏图出任国泰人寿董事长。

  蔡宏图接任之际,正值台湾保险市场激流汹涌、险象环生,那时台湾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大批外资保险涌入台湾,外资与本土公司狂打价格战。长期来稳居台湾同业第一的国泰人寿,在市场恶性竞争之下,保单市场占有率从五成掉到了三成。蔡宏图坚持推行持续稳健的长期战略,以创新商品避开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时间一长,打价格战的业者倒的倒,亏的亏,退的退,国泰人寿仍稳居寿险龙头宝座。

  “第一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人让你追,你听到后面的喘息声就非常紧张。”蔡宏图后来回忆那时的惊险,如此吐露心声。

  稳健是蔡宏图最为人佩服的地方。一次,他和堂弟蔡明忠 (富邦金控董事长)等几位朋友结伴到尼泊尔、印度附近的不丹出游。一群人骑着骡子,走在山路上,突然,蔡宏图从骡子上摔下来,脸差点撞到地上。大家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不声不响地站起来了。

  “姿势非常优雅……他是不会出错的人。”蔡明忠描述。蔡宏图常说:“我们是一艘航空母舰,转向没那么快,要慢慢地转,稳稳地转。” 资料图:世界糖王郭鹤年。中新社发古唐摄

  马来西亚郭鹤年家族

  据马新社报道,《大马商业》杂志的调查显示,截止今年1月15日,大马40大富豪的财产总值高达1567亿令吉,比去年同期的963亿令吉增加63%。在去年宣布卸下“糖王”冠冕的华裔郭鹤年仍名列榜首

  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的创业人生

  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还不仅限于此。

  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还不仅限于此。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他可能是除了政治领袖外,最广为人知的马来西亚人。他就是杰出的企业家、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

  在200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郭鹤年的个人净资产为42亿美元,名列第111位。但在《福布斯》东南亚40大富豪榜上,郭鹤年则高居榜首。尽管年届81岁,尽管已达到事业顶峰,但郭鹤年对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仍然奋斗不懈。

  20岁创业垄断糖业市场

  郭鹤年的祖籍在中国福建福州。他的父亲郭钦鉴于1909年飘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从店员做起,后来自己开了家咖啡馆。经过数年努力,创办了以经营大米、大豆和糖为主的东升公司,家境日臻富裕。

  郭鹤年是郭钦鉴的幼子,他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学成毕业后,便给经营白糖及米粮买卖生意的父亲做帮手。1948年,郭鹤年在新加坡创办了主营轮船航运的船务公司,这成为他的创业之始。

  郭鹤年在二十余岁便能创业,固然与他出身富裕有关。然而,个人的胆识、才能以及超强的判断力和永不停歇的精神,才是他日后征战商海、名震四方的根本要素。

  创立公司不久,父亲郭钦鉴病故。郭家经过开会后,决议组建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并一致推举博学多才的郭鹤年出任公司董事长。就这样,年纪轻轻的郭鹤年接过重担,正式成为家族“掌门人”。

  为进一步发展事业,郭鹤年专程去英国做市场调查,并学习商务知识。在伦敦,他对糖业的经营做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对糖业的贸易状况也了如指掌。

  回到马来西亚后,郭鹤年将事业重点放在糖业经营上,并创办了马来西亚第一家制糖厂。他看准时机,迅速建立遍布马来西亚全境的销售网,形成“原料-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体制。他顺利向政府租借到大片土地,开垦成甘蔗种植园,大大增加了原料来源。在盯着糖业生产的同时,郭鹤年还关注着销售市场的情况。他大胆决策,赶在世界糖价上升前,大举在国际市场收购白糖,并投资糖期货贸易。所有的这一切,都为他赢得了丰厚的利润,为他日后扩大经营提供了资金保证。

  到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市场上每年上市的1600万吨糖中,郭氏企业集团控制了10%左右。在马来西亚的糖业市场上,郭氏企业则占到了80%的份额。郭鹤年成了名副其实的“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