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主持人晓婷图片:重思呼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3:09:10

                     —有感毕德生的《追寻呼召的探索之旅》

                               文/薛亚伯

    在繁杂喧嚣的现代生活中,人时常活在一种状态里面,既渴望回归自我,又向往不受限于自我。人往往会倾向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但那种努力仍是自我的。被称为牧者中的牧者的尤金毕德生(Eugene H. Peterson) ,在他的《追寻呼召的探索之旅》(Under the Unpredictable Plant: An Exploration in Vocational Holiness) 一书中,用约拿的故事,带我们去找寻一个比自我更加伟大的生命,让我们在他施与尼尼微之间,重新思想上帝的呼召…… 

神的呼召和自我的呼召

    何谓呼召?葛尼斯(Os Gunness)认为,是神毅然决然地呼唤我们就近他,以至于我们对全人、所做的每一件事,以及拥有的每件事物,都投注一种特殊的忠诚及活力,在生活中回应祂的召唤并事奉。这一定义将神与人的关系在呼召之中确定下来,可以说,人是在神的呼召中与祂发生关系,或联合,或决裂。

《追寻呼召的探索之旅》(下称《追寻》)一书中,毕德生首先让我们看到的是面对呼召的约拿,当神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他真的起来了,也真的去了,只是去的方向不是尼尼微,而是他施。每一个遁逃他施的约拿,不一定是要放弃事奉,躲避事奉,很多时候,约拿们乃是要躲避上帝所定的事奉旨意,因为人所乐意的事奉往往是按自己的旨意事奉。

    他施的诱惑源于自我的诱惑,自我是横在人与上帝之间一道屏障,它在内心深处向我们发出声音,呼召我们背离上帝的旨意。约拿正是在这种自我的诱惑之下逃避上帝,逃避尼尼微。实在有太多的理由可以推脱,尼尼微这座世俗化的城市,败坏、没有节制、淫乱、陈旧得无可救药……他施似乎是更好的选择,新鲜、有趣、充满活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约拿可能在心里为自己找到了许多理由,令他可以变相地回应上帝的呼召。而上帝所赋予牧者事奉任务的本意绝非如此,毕德生说,牧者事工的本质正是要拥抱丑恶,接纳卑微,以及每天在卑微中工作。我们不轻忽羞耻的事,也不否认它的存在。

    每一个牧者所必须履行的天职,乃是勇敢地面对现实的窘境,坚定不移地走向上帝的呼召。约拿却在浪漫主义的荫庇之下逃向他施,结果一场风暴使他重新回到上帝的呼召面前。毕德生说,宗教与信仰的分歧在这场风暴中显露出来。宗教显露的是,以上帝的名义从事自己的事奉;而信仰显露的却是,起来,求告你的神。宗教回应的是自我的呼召,而信仰回应的是神的呼召。

    毕德生还在书中把约拿的海上风暴和保罗的海难相比较,将人置于无法掌控的事件面前,进一步剖析神的呼召与自我的呼召之间的迥异,提醒读者,我们的服事是神呼召、神塑造的生命之工。当我们飘离与神起初原有的关系,我们就不再在呼召当中……”

呼召的样式

    在逃往他施的途中,风暴并非约拿的终结,它仍只是一片嘈杂的所在。《追寻》一书说,鱼腹才是约拿改变的开始,在那里,他认识了灵命的操练。

    在我们周遭的世界中,制度、教会与我的宗教自我,都更想往他施而不是尼尼微。制度为事奉提供规则和保障,教会也似乎为事奉提供了目标和方向,而当我们妄想从中获取灵命的供应和事奉的指引之时,宗教自我便隐藏其中。拒绝他施的力量不会来自制度,也不会来自教会,更不会来自宗教自我,唯有通过灵命操练,才能完成对抗,才能顺服地走向上帝的呼召。

    鱼腹中的约拿为我们展示了灵命操练的真谛,它不是苦修的训练,也没有定规的步骤或技巧,而是以一个阴暗的、封闭的、无所盼望的环境为起点,人的能力被减到最低或几乎不存在,完全仰望神的怜悯,任由祂在我们身上塑造祂的旨意。此时的约拿只能全身心地投注于上帝身上,他不得不从自我的境地回转到上帝面前,求告耶和华,他再也不敢高举也没有机会高举自己的主权,他决定不了他的下一刻,唯一还能做的就是以祈求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谦卑,在无能为力中向上帝呈交自己的主权。每一位牧者不一定都会进入约拿的鱼腹,却都要带着鱼腹中的无所盼望,仰望神的怜悯,直到确定上帝是我们唯一真实的盼望。以祷告为起始的生命是一个转化的过程,从宗教转向信仰,从自我转向上帝,借着祷告,我们成为被呼召的样式

    真正的祷告绝不是例行的仪式,而是在其中,沉淀出上帝在我们生命中所定下的旨意。它带我去思想神,在思想神当中,明白如何活出呼召的圣洁生活。牧者不可逃避的是,在有需要的世界中满足他人的需要,但是在不断满足他人需要的过程中,有时却忘记了自己需要在上帝那里得到满足,繁忙的牧者常常是这样地往他施的路上狂奔却不自知。毕德生提醒我们,思想神并非逃避牧者服事人的责任,而是使自己在上帝的呼召中更好地去履行服事人的责任,思想神的生命引发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到这个世界那是神的恩典使人活的力量,而非人的骄傲造成的无以为继的狂热。

末世与现世之间的呼召

    牧者的工作是现世性的, 每一间教会都是处于某个地方,属于某片土地。真正的福音就是要在具体的某个地方推广并实践的,需要牧者对该地方切实地了解,并付出真诚、爱和心血。当约拿再次面对上帝的呼召时,他走进了尼尼微,这不是他的梦想之地,既不浪漫,也不可爱,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一座城和一些人。牧者的工作就是必须在某个特定的教会、特定的土地上完成工作。必须在一些具体的地方,去发掘其平凡中的伟大和荣耀。

    牧者的工作也是末世性的。当约拿走过尼尼微城时,他没有隐瞒真相或者粉饰太平,而是勇敢地宣告这个城正走向末世的事实: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上帝拒绝任何人将信仰转变成仅仅是满足现世需要的宗教,忽视末世的人,只能以吃喝嫁娶为他的全部。尼尼微人被带到末世的宣告面前审视他们的现在,以至于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

    这就是毕德生提倡的约拿事工,将爱与关怀付诸我所在的尼尼微城每天发生的琐事,同时,活在末世的迫切当中。

舍己的呼召

    约拿穿过尼尼微之后,坐在城的东边,开始与上帝争辩。约拿愤怒的理由是因为他的宣告落空了,他成了一位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上帝呼召他去尼尼微,却又似乎不站在他这一边。在狭小的自我里权衡上帝的作为,常常是牧者挫折感的缘由所在,牧者从以神为导向的顺服,改变为以生涯为导向的成功……是一种他施生涯。

    鱼腹的经历并不能使人成熟到不再需要长进,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软弱地方看清楚自己,并持续、执着地追求灵命的成长。上帝的恩典绝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而是为了使我们有能力舍弃自我去满足上帝的呼召,不断地迈向灵命的成熟,我们看到神恩典的伟大,这恩典最先洗净我们的罪,然后用圣洁的火锤炼我们的呼召。从自我陶醉走向恩典里的自由,学习敬畏地侍立在上帝宽广的旨意面前,放弃控制,安于做一位引导型的牧者,仔细观看神的作为,这才是尼尼微的呼召。

结 语

    呼召的问题在本质上是古老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等等。其实,每一个的问题都在将我们带到上帝的创造、救赎、庇护的工作里面,让我们窥见上帝的奥秘,吸引我们聆听上帝的呼召。这不同于制度要我做什么,也不同于教会要我做什么,更不同于世界要我做什么,而是上帝要我做什么并成为什么。上帝与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生命的意义,这不是要我们醉心于神秘的宗教体验中,不,不是的!乃是要我们摆脱自我的辖制,回到《圣经》,回到上帝的呼召里面来。只有当我们回应基督,并且遵循祂的呼召时,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无疑,约拿并不是一位成功的牧者,毕德生也无意使他成为我们效法的榜样。但他却像一面高悬于我们顶上的明镜,投射出我们的软弱和丑态。在这个牧者越来越被职业化的年代,约拿的故事再次激起我们去追思生命的意义,激励我们勇敢地给上帝的呼召以回应:赐予我力量,去承受你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