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网站能看色情片:嫁给央企“豪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7:46:48
 

嫁给央企“豪门”

 

《企业观察家》

 

2011年06月08日

 

企业观察家2011年6月刊

 

  央企和地方企业,它们之间有竞争、有博弈,而在中国这样一种富国强民的大国体制下,更多的是基于优势互补的协同、合作乃至融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央地合作,正是中国乃至区域经济中,产生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的现实路径之一。

 

  央地合作的风潮,由来已久。

 

  如果从新闻报道的角度,央企与地方企业之间的联姻正变得司空见惯;但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来看,此等事件的接连发生,是我们自始至终无法忽视的一个主流。

 

  无论央企还是地方企业,都有发展壮大的内在、外在诉求。它们之间有竞争、有博弈,而在中国这样一种富国强民的大国体制下,更多的是基于优势互补的协同、合作乃至融合。

 

  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已经有一些,但数量还不够多。一流的国家需要一流的企业来支撑。对于一个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泱泱大国来说,多一些大个头企业,进而在国际市场格局中形成一个蔚然壮观的大企业群,这是中国经济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有人讨论中国企业是“先做大”还是“先做强”,其实这个问题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争论的价值已经不大。因为到现在为止,谁都知道“规模经济”在经济理论和企业实践层面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央地合作,正是中国乃至区域经济中,产生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的现实路径之一。我们看到,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其国际视野正在逐渐拓展,其优化产业布局、保障就业民生的发展意识空前高涨,在产权诉求上也普遍具有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开放态度,它们之间加强合作,正是中国企业依靠自身力量与国际巨头相抗衡的一种体现。

 

  历史地看,央地合作正如央企之间、地方国企之间的合作一样,都代表了中国国有经济布局的变化。既然这样的大企业发展战略已无可避免,那么,理性地对待它、客观地评价它、智慧地实践它,撇除各种狭隘的利益纷争和观念限制,就成为一种必须。逆历史潮流而不去把握大好机遇,只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区域经济竞争中,落在后面,败下阵来。

 

  当然,以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央企介入,好的方面有助于地方政府的产业布局搭上国家产业大格局的班车,坏的方面则是国资地方队将可能进一步弱化。或者说,中国的国资布局经过这轮洗牌后,地方国资特别是产业国资,基本上出局。这就需要各级国资主管部门,在推动合作之前认真思量。

 

  该思量的还有合作的方式和方法。这方面已有许多好的经验,也有许多惨痛的教训。重视了央地合作的整体而忽视了具体的个体,有时将会影响全局。因为,在巨额的投资规划、放量长远的产业升级和动辄上万人的就业保障面前,任何一个合作项目的成功,都是举足轻重的成功;任何一个合作项目的失败,都是举足轻重的失败。

 

  本刊推出《嫁给央企“豪门”》策划报道,关注的即是此大格局、大潮流,冀望抛砖引玉、引发思考。

 

  ——编者

 

抢夺“央企”

 

桑燕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央地合作进入新时代:中央对央企扩大规模、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的战略要求,被地方政府看做引进央企、调整地方产业结构的良机,央地合作已由过去单一引进资金、项目,转为不断向全方位战略合作发展。

 

  5月18日,“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隆重开幕。在这个以“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为背景的国家级展会上,央企投资项目对接会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公布的对接会成果显示,此次共有河北钢铁(000709,股吧)集团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合作项目、开滦集团与中化集团合作项目等9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318亿元。

 

  6月3日,由河南省委、省政府主办的“河南省与中央企业合作重点项目推介签约启动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亲自带领招商团队,与100多家央企对接,规格之高史无前例。

 

  河北、河南的热情不是个案。

 

  自2010年9月份以来,广东、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山西等省先后举办了高规格的央企合作洽谈会。各省最后公布的成果显示都收获颇丰,其中广东签订协议投资2.54万亿元、福建8000亿元……

 

  “还有很多省在后面排着呢。”国务院国资委某负责人说道。

 

  金融危机之后,地方对央企的热情急剧高涨,合作形式也由过去的以企业单兵作战为主,逐步向政府推动、规模化推进为主。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央地合作进入新时代:中央对央企扩大规模、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的战略要求,被地方政府看做引进央企、调整地方产业结构的良机,央地合作已由过去单一引进资金、项目,转为不断向全方位战略合作发展。

 

  央地合作竞赛

 

  这似乎是一场竞赛。

 

  5月12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安徽省国资委副主任、安徽省推进与央企合作办常务副主任朱少春在会上介绍,自2009年开始全面开展与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截至2011年4月30日,安徽省共与央企签订合作发展项目585个,投资规模1.58万亿元。

 

  5月17日,甘肃省在省属暨中央在甘企业创先争优活动阶段成果通报会上公布:截至目前,已有76家中央企业进入甘肃投资。

 

  在各地新闻中,央企进驻各省的消息被无限放大。

 

  央企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从来就密不可分。按照国务院国资委一位业务局长的话说:“央企虽然归中央管理,大多总部在北京,但它们的投资大部分还是要在地方实现。”所以,央企的投资项目大多都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

 

  而央企和地方政府的“密切互动”也有着阶段性的变化:最早是地方政府想法设法引进央企拯救濒临破产的地方国企,这形成了一股央企重组地方国企的浪潮,高峰期是2004年至2007年;后来随着央企在地方的大肆扩张,地方政府开始重组地方国企,守护地方优质资源,与到处并购的央企抗衡,一时间各省纷纷曝出组建地方国企航母的新闻;现在,地方政府又纷纷对央企敞开大门,甚至以地方最优势的产业、最优质的企业与央企展开合作。

 

  国企改革专家周放生认为,新一轮的央企与地方政府的“联盟活动”开始于金融危机之后,在那场金融危机中,一些中小型企业倒闭,外资企业纷纷撤离,央企在此时显示了它的抗风险能力和责任担当,这使得地方政府对央企的热情愈加热烈。

 

  而在研究招商引资多年的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进才眼中,央企的优势从来就无可比拟,无论从规模、技术,还是资本、人才等各方面,央企的优势都得天独厚;在基础产业上,民营企业更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央企更肩负着国家支撑国民经济及基础产业布局、调整的重任。

 

  “央企的投资总要落地,不在这个省就在那个省,为什么不把它引入自己的地方呢?”张进才说。而这,正是各省的算盘。

 

  同时,央企的高履约性也是地方政府喜欢它的原因之一。“招商引资这么多年,履约效果最好的还是央企。”河南省国资委规划处处长李建庄介绍。

 

  为了抢占央企资源,各省高招频出。安徽省专门成立了常设机构“安徽省国资委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办公室”;福建省出台七大政策支持央企落户福建,包括“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协调服务方式,保障项目用地,等等。

 

  作为全国第一个提出与央企对接的省份,湖南第一个在国务院国资委网站上开通“投资湖南”的网页,介绍湖南投资(000548,股吧)环境、省属国企改革进展和下一步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向央企推介湖南的优势骨干企业和项目。

 

  近一年来,各省纷纷举办的央企对接会成为地方与央企互动的另一个平台。有些省把央企请到家门口,有些省则直接把对接会开到了北京。

 

  各省对央企的热情让国务院国资委有些无力“招架”。很多省份为了提高与央企对接的质量、提升对接会的规格,纷纷向国务院国资委请求支持,有些省甚至要求国资委挂名主办对接会。这种发展经济的热情下的要求,让国务院国资委大感为难,“各省都盯着呢,先河一开,各省都会一拥而上。”

 

  对于央企对接会,一些省甚至就邀请央企数量与国资委讨价还价。地方政府当然想多邀请一些央企,而国资委则希望只邀请有合作项目的央企。频繁会议对央企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国资委站在保护央企的角度,当然是希望尽可能合理地调配资源,而不是劳师动众。而对于地方来说,央企对接会不仅是项目洽谈会,也是新项目推介会,自然希望多一些央企参与,多一分机会。

 

  “十二五”中的合作新机遇

 

  地方政府与央企的合作热潮则是源自于新时期下的发展机遇。

 

  央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同时也在贯彻落实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比如调整经济结构、产业升级、新兴产业规划和区域战略规划等。而大投资是调整经济结构、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其中央企投资是重要载体之一。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了《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央企‘十二五’规划比以前要实。”国务院国资委一位负责人介绍,这个“实”表现在具体的要求中,比如要求央企围绕主业扩张,控制投资风险,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布局和产业升级等。

 

  “是从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需求来看待央企的布局和调整。”该负责人说。


  而这在地方政府眼中,也成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优势产业布局及技术升级的大好机遇。

 

  “央企有自己的布局,地方就想办法配合这种布局,吸引央企的投资。” 某地方国资委负责人说,“央企承担着国家基础经济调整的重任,把央企的投资项目引到本地,相应地也改变着本地的产业结构。”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各地看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机会。中央企业则是发展新兴产业的排头兵,因此这也成为各地政府争夺的“香饽饽”。

 

  “拉拢”央企的另一个切入点是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一项。规划中显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规划中还提出“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主要依托国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中西部资源(600139,股吧)地布局。”

 

  而央企无疑是国家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调配资源配置、调整产业布局、带动国家战略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央企担当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大任,央企投资的过程就是和地方政府共同贯彻落实国家的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上述国资委负责人解释。

 

  这成为把本地区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经济的重大商机,各省都把引进央企作为引进国家战略的重要一步。

  2009年,福建“海峡两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福建省随即提出“借助央企优势,合作共赢”;河北打出了“首都经济圈”;河南则提出“加强与中央企业合作,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另外,央企自身的转型也是地方政府切入的重大机遇。

 

  据悉,《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在“十一五”央企重组、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更加强化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依托产业优势、围绕主业、优化资源配置。坚持从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企业功能定位、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出发,推进央企调整重组。

 

  央企围绕主业发展的战略对于具有相同产业优势的地方是一大利好。以前,一些地方不管有没有优势都想方设法拉拢央企,在这个战略下,具有产业优势的地方竞争力凸显。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及布局调整,成为地方争夺央企的重大机遇。新的形势下,合作模式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产业对接,央地合作新模式

 

  “目前,我们与央企的合作,不仅注重引进资金,同时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发展理念、管理方法,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河北省国资委副主任毛丽君说。

 

  这几乎是近期所有省份与央企对接所遵循的新的指导思想。

 

  梳理此次“河南省与中央企业合作重点项目”即可发现,地方龙头国企与央企合资成立新公司是一大特点,例如,河南省第一大国有企业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与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化工集团公司共同投资170亿元建设鹤壁年产180万吨MTO项目、中平能化集团分别与国电集团、大唐集团合作……

 

  河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安阳钢铁(600569,股吧),也开始寻求战略重组。据悉,河南省已确定安阳钢铁重组的思路——原有钢铁企业与具有技术、市场和资源优势的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进行战略重组,与央企合作是重点选择之一。

 

  早期单一引资、引项目的方式已经被摒弃。如今,地方开始根据本省的产业规划来与央企合作。

 

  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些变化理所当然。早期,地方对央企热情大多是为了拯救陷入困境的地方国企,这些重组对资金的渴望是主要因素;而现阶段地方政府引进央企的主要原因除了增加投资量外,还包括当地产业布局及调整。

 

  福建省提出以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基地为着眼点,加强大型石化、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项目的合作,有力促进福建培育壮大一批重点产业集群、成长型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中国化工集团福州江阴CCP项目是福建引进央企的一个成果,该项目已经与福建省属企业东南电化、民营企业耀隆化工一起,形成一个投资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基地。

 

  安徽则提出与央企合作,打造六大产业基地。

 

  与央企对接,湖南提出五大转变,包括由转让控股权为主的对接合作方式向着重推进与央企在资源、项目、要素、市场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转变;由引进央企与单个企业合作向着重引进央企与专业产业园区对接合作转变;由引进央企单一产业项目向着重与央企产业链条衔接、打造产业板块和央企区域总部转变等。


  湖南省政府与中国南车(601766,股吧)的合作,其目标就定为“将湖南打造成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最具竞争力的地区,将株洲市建设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之都’”。

 

  连国务院国资委都在避免把与央企合作看成“引资”的概念。“引资是最低级的合作,央企的最大特征是落实国家经济战略的布局和调整,这才是地方重点考虑的地方。”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对央企来讲,与地方合作的兴奋点也发生了变化,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早已不是吸引央企投资的主要因素。在“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董事长干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选择与河北钢铁集团合作,看中的是它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线,双方具有优势互补的潜力,可以携手开发出填补市场空白的高端产品。”

 

  央企寻找扩张新路径

 

  “十二五”央企发展规划中,央企将围绕主业优势投资和贯彻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这与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高度契合。

 

  央企重组一向被地方政府认为是与央企合作的契机。如今,这个契机正在放大。

 

  近日,国新公司重组中国华星集团的新闻,再次掀起了央企重组的舆论风暴。国新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有央企资产重组平台之称,重组华星集团是国新公司成立半年来展开的重组第一单,此举被业内人士看成央企重组进程加快的新动向。

 

  更大的利好还是来自国资委新近出台的《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虽然该规划处于保密阶段,但内容已被炒得沸沸扬扬。据媒体报道,在“十一五”以降低产能过剩、减少户数为主要目标的央企重组基础上,“十二五”央企重组将更加侧重于大公司、大集团的培育。

 

  这个观点得到国资委某局负责人的肯定。“央企‘十二五’规划比较实际。”该负责人评价。据他介绍,该规划除了侧重于大公司、大集团的培育外,还强调央企围绕主业优势投资和贯彻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包括新兴产业规划和区域战略发展规划”。

 

  这更让地方政府喜出望外。发展新兴产业是地方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举措之一,而且,各省都希望打造出具有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经济板块,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央企的‘十二五’发展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一致,这对地方来说是一个好的信号。”某地方国资委负责人认为。如此契合的共同发展目标,成为新一轮央地合作的重要推手。

 

  回归主业

 

  5月19日,在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目前,一些中央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进入了自身不熟悉的领域,同时中央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实施兼并重组,有些被兼并企业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老化、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给安全生产带来新的风险。

 

  在近期的央企管理中,收缩非主业业务、强化主业优势成为三令五申的要求。

 

  2010年,国资委连续发起在酒店业和地产业中的央企非主业资产整合,刮起了一股央企退出地产、酒店业之风,由此拉开了央企非主业整合的大幕。

 

  在国务院国资委下发的《中央企业2010年效能监察工作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中,非主业投资项目效能监察成为监察要求之首。

 

  该“指导意见”强调对非主业投资项目的效能监察,重点检查“主业投资项目的投资方向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投资金额是否超过企业总投资金额的20%”“是否超过资产负债率警戒线投资”等多个方面。

 

  “一些企业盲目扩张甚至过度负债投资,一些企业进行非主业和高风险领域投资”,这是此次把非主业投资项目效能监察作为重中之重的原因。

 

  有公开数字显示,金融危机中,68家央企涉足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浮亏114亿元,这成为央企“不务正业”的代价。

 

  国资委对央企非主业重组的要求,被认为是在“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国资委的整合目标正在从数量整合向专业化整合推进。

 

  而在央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围绕主业投资、发展优势产业是重要内容。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央企优化产业布局,严控投资方向,谨慎进入不熟悉的行业和领域。

 

  央企回归主业对地方政府是一个利好。大量资金回归基础投资和实业投资,有利于地方政府与央企的项目合作,不但提高了地方的投资规模,也有利于地方的产业发展、设备和技术的升级。另外,央企注重主业投资,有相应产业优势的地方就更能显示出与央企对接的优势。


  布局新兴产业

 

  2010年9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确定为新兴产业,并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到2020年,这一比重要达到15%,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

 

  作为落实国家战略的央企,自然成为发展新兴产业的排头兵。各大央企在其陆续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均将布局新兴产业列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计划。

 

  在国资委近期下发的《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当中,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被列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并且用较长篇幅阐述了央企应如何布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虽然国家宣布在发展新兴产业上,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同等对待,但由于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规模大,前期很难形成规模性的盈利基础,所以民营企业大多不会进入或会选择观望态度。而落实国家产业布局、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央企,自然成为进入新兴产业领域的先行者。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石化正试水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加油站兼营电动车充电业务;中材集团计划投资50亿元在扬州打造新光源产业基地。

 

  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斥资百亿元在湖北建设“航空新城”,全面布局通用航空。

 

  在新材料产业方面,从2010年下半年,形成了一股稀土整合之风,中铝、五矿、中色等央企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稀土资源大省和自治区展开争夺。

 

  “在新兴产业领域,央企无论是从资本和政策上都有率先进入的优势。”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进才分析。

 

  国务院国资委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则要求央企“要率先进入,培育市场,率先突破并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逐步实现产业化”。

 

  央企布局新兴产业也获得了国资委的大力支持。新成立的中国国新控股集团,将探索对新兴产业进行辅助性投资。

 

  近日,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央企要用好、用足国家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的现有政策,结合本企业发展实际和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与企业主业高度相关的新兴产业,努力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发展新兴产业也是其调整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几乎每个省都把新兴产业的发展写入了各自的“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提出重点规划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产业布局,突出发展新电子、新能源汽车、新光源“三新”产业,形成3~5个产值超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江苏省则实行错位布局战略。苏南地区在既有的经济和技术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电子等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产业;苏中地区利用自身的研究重点,发展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苏北地区结合地区优势和经济现状,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

 

  “哪个地方能抢先新兴产业布局,可能就能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打造新兴产业基地,自然成为各地拉拢央企的一大手段。

 

  【样本一】

 

安徽“傍央企”,资本之外的追求

 

程文

 

  面对日益激烈的央企争夺战,安徽正在微调其策略,转向产业与资本并重。但产业基地建成并非易事,尤其是与央企合作。

 

  面对日益激烈的央企争夺战,安徽正在微调其策略。

 

  5月12日,在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国资委公布了与央企合作的最新成果——585个项目、15814.21亿元投资。这是一个即便部分东部省份也自叹不如的成绩。不过,发布会更具价值的是安徽省国资委透露的今后与央企合作重点——在产业链等方面与央企进行深度谋划与合作。

 

  这与3月31日“安徽省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会”上的思路一致。在这次会议上,安徽省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安徽省副省长黄海嵩指出,安徽省将在5个方面加强与央企合作,第一即是“以延伸产业链条为重点,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效益和链条放大效益”。

 

  就此,安徽省相关专家称:“如果说此前与其他地方一样,安徽首先看中的是央企带来的资本其次才考虑产业发展的话,现在两者调了个位。至少,依托央企拉长产业链或做大产业基地获得了与资本同样的重视。”

 

  这于安徽有成功的先例。但产业基地建设并非易事,尤其是与央企合作。


  合肥样本

 

  安徽的成功范例在合肥。

 

  近年来,合肥依托与央企合作,有意识地进行了一系列产业布局,形成了数个产业基地,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是其中的典范。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原本为散落在合肥市区内化工企业“退城进园”的集聚地。“开始我们准备只投入30亿元,简单地搬迁就行了。结果央企来了之后,投资115亿元,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了3倍。”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管委会主任王华波称。

 

  王华波所说的央企是中国盐业总公司(简称中盐)。2008年年底,中盐与合肥市进行战略合作,重组合肥市原有3家化工企业,在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投资115亿元建设“化工航母”——中盐合肥化工基地。

 

  巨额的央企投资立即改变了园区发展方向。是年岁末,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升级为省级园区,合肥开始利用中盐项目的影响力与带动作用,吸引相关产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

 

  2009年,合肥在对全市产业进行梳理后,提出“两集群、两集中”的产业布局构想,其中“东部重化工产业集群”即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为核心。等到2010年,在国务院正式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程重点项目之一。

 

  “如果没有中盐的支撑,我们就缺少亮点。”王华波坦言。在3月31日的“安徽省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会”上,中盐项目被列为今年“安徽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优秀项目”。

 

  与中盐之于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相似,京东方也造就了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

 

  当京东方6代线项目上马时,合肥就很清楚这个项目的集群效应。2010年,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晓麟在京东方量产仪式上表示:“京东方6代线的量产意味着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正在加速形成。”

 

  京东方项目所在地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制定了《中国(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总体规划书》,基地规划总面积204平方公里,首期启动面积87平方公里。规划中明确提出,围绕“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最终要打造成“布局集中、产业聚集、用地集约”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平板显示产业基地。

 

  目前,围绕京东方项目,合肥已经聚集了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乐凯光学膜、蓝光LED、海润光伏电池等一系列平板显示产业项目。按照规划,到2015年,这个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将实现累计工业投资920亿元、年产值1500亿元。

 

  合肥之所以能先行一步,“在于其此前既无国家重大产业布局,民营企业也没有形成大型产业巨头。而在未来,需要通过大企业、大项目,来中和企业过于分散的格局。”相关专家分析道。

 

  在一次工业发展会议上,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谈道:“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缺乏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的支撑和带动,经济就缺乏竞争力。我们必须加快培育一批能代表现代工业水准、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在此局面下,“招大商”“补全产业链”在2009年前后,也就成了合肥招商引资的主要口号。而相较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央企最有可能、最有实力在短期内完成资源配置,实现合肥的梦想。

 

  合作新主流?

 

  现在,合肥的做法将可能推广到安徽全省。

 

  在“安徽省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会”上,黄海嵩坦言:“目前全国很多地方正在仿效我省的做法,如果我们的力度再不跟上,不仅会对已有的合作产生影响,而且会加大下一步的工作难度。”

 

  加大力度最重要的一方面即“根据产业发展的关联度,着力引进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企业,拓展产业链,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效益和链条放大效益,加速培育一大批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这与2009年安徽第一次与央企大规模合作时开出的“最惠政策”——不设条件、不限领域,不拘形式、只讲内容,只要有利于合作成果的形成、有利于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不管什么合作方式,都可以探索、可以尝试——差别不言而喻。

 

  为什么会进行如此的调整呢?

 

  安徽省相关专家分析称,“随着国家宏观政策逐步偏紧,金融危机时期的央地合作高潮已经逐渐减退,趋于正常化。在这一时期,签约项目或者资金再多,央企也未必有能力立即落实。而且经过两年多的争夺,各地其实都积淀了一大批的央企项目需要消化和深入挖掘。”

 

  仅就安徽而言,目前央企投资的项目中,规模在2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规模在100亿元~200亿元的工业项目9个;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工业项目9个。“超过100亿元,乃至50亿元的工业项目,都是牵引性极大的项目,应该都可以围绕这些项目做一些产业布局。”上述专家分析道。


  从大的层面来说,这也能缓解“国进民退”的争议。上述专家分析道:“将央企投资向产业基地方面引导,必将拓展当地产业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出现‘国引民进’的局面。”

 

  不过,要从大项目到产业基地其实并不容易。

 

  地方在与央企合作时,可谈判的话语空间其实十分有限,一旦项目运作不顺利或者不成功,要想进行置换难度就很大。仅就合肥而言,虽然有众多成功的案例,但也有失败的案例。这些失败或者不顺利的项目,占据大量土地,“但政府很难像对民营企业或者外企一样,将其置换出去,这成了领导心中的痛。”合肥市一位官员称。

  但无论如何,地方在与央企的合作中,从单纯的着眼于资金转向产业布局与产业基地建设,对地方而言,带来的实效更大。在经过3年的地方与央企合作的狂潮之后,这也应该是今后央地合作的方向。

 

  【样本二】

 

  洛阳:一个城市的央企情缘

 

  洛阳是一个与央企有着非常关系的城市,可以称得上央地合作的典型样本。这个城市经历着与央企合作的完整历程,也面临着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而今,这个合作经验丰富的城市“野心”越来越大。

 

  投资18亿元建设洛阳重工产业园;

 

  以洛阳轴研科技(002046,股吧)为主体,投资7亿元建设大型数控机床电主轴及精密轴承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

 

  以中国一拖集团为主体,投资12亿元建设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重工产业园;

 

  以中国一拖集团为主体,投资8亿元建设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轮式拖拉机项目;

 

  ……

 

  在2011年“河南省与中央企业合作重点项目推介签约启动仪式”的活动中,洛阳申报的项目中,有6项闪现着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简称国机集团)的身影。

 

  这让洛阳人心花怒放:洛阳已远离了“甩包袱”“卖国企”的时代,“依托引进央企,发展当地优势产业,已经成绩初显。”洛阳市国资委副主任侯建尚说。

 

  洛阳是一个与央企有着非常关系的城市,可以称得上央地合作的典型样本。这个城市经历着与央企合作的完整历程,也面临着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

 

  最早的“央企”之都

 

  1954年,“一五”计划中,国家156项重点骨干项目中的7项落户洛阳,它们是东方红洛阳拖拉机厂、黄河冶炼厂、洛阳轴承厂、矿山机械厂、铜加工厂、洛阳耐火材料厂和高速柴油机厂。它们无疑是当时的“央企”。

 

  这些国家重点项目的落户,奠定了洛阳的工业基础。此后,洛阳又兴建了洛阳玻璃(600876,股吧)厂、洛阳棉纺厂等一批国家骨干企业和地方配套企业。厂内有现代化的研究所和学校,如耐火研究所、拖拉机研究所、拖拉机学校等。

 

  工业企业的发展,以及从全国各地来支援工业建设的人才的聚集,带动了城市的发展。洛阳城市人口从刚解放时的不足7万猛增到1957年的52.9万,仅次于当时的上海、广州、北京和武汉。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与所有的国有企业一样,在资金短缺、设备老化、技术陈旧、机制不灵活等众多因素的困扰下,洛阳的大多数工业企业陷入困境。有资料显示,当时洛阳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在70%以上。

 

  1998年,国务院提出了“三年国企脱困”的改革要求,被列入国务院脱困企业名单的洛阳企业就有38家。

 

  洛阳人用“停滞”来形容那10年的洛阳工业。

 

  洛阳也曾经着力拯救这些老国企。

 

  第一次是1998年国务院提出“三年国企改革脱困”的目标。破产重组、冲销负债、剥离不良贷款等,借助这3年的国家政策性扶持,洛阳为这些老国企清了一次毒。


  第二次是2001年,洛阳市第一次提出了“工业强市”的战略。在此战略下提出了“1648工程”,即在16个重点工业企业中筛选出48个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连续两次的大手术,给了老国企们喘息的机会。但如病入膏肓的老人一样,这些国企仅是稍微好转,并没有走上康复的道路。

 

  剩下的一条路就是体制改革,这一直以来被看做“彻底拯救老国企”的良方妙药。但是,体制改革牵涉这个城市将近过半的老国企职工,由此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而成为洛阳历届政府都轻易不敢触摸的一个敏感区。

 

  直到2005年,一些企业命悬一线,洛阳市终于下定决心。

 

  回归央企

 

  2005年,洛阳市对203家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后,开始着手为大型企业寻找战略重组伙伴。

 

  但这个伙伴并不好找。引进央企、民企、外资企业,洛阳都做过尝试。但结果却是一边倒地选择了央企。

 

  较早的2005年9月,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洛阳市国资委与洛耐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和《股权托管协议》,洛阳市国资委将持有洛耐的54%股份无偿划转给中钢集团,把划转后剩余15%的股权委托给中钢集团管理。

 

  到2005年年末,洛铜和中铝集团签订协议,以优质资产与中铝共同投资设立了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并通过这个公司对洛铜实施战略性重组。

 

  紧接着,2006年12月,洛阳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将持有的80.27%洛玻集团股权中的70%,无偿划转给中国建材集团。

 

  2007年年底,洛阳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无偿向国机集团转让一拖集团67%的股权。

 

  加上洛阳矿山机械厂1993年已加入中信集团。至此,洛阳曾经的老“央企”除洛轴外,几乎全部回归央企,一时创造了国企改制的“洛阳模式”。

 

  战略重组后,洛轴、洛耐、洛玻、洛铜、一拖等5家企业共向中央(省)企业无偿划转资产50.27亿元。

 

  此外,国机集团还重组了洛阳轴研所。通过全资持有轴研所,国机集团从而间接持有了洛阳上市公司轴研科技34%的股份。

 

  赶上央企改制的机遇,是洛阳与央企高成功率合作的主要原因。当时正值央企改制热潮,国资委要求将央企数量减少到100家,于是中央企业纷纷通过兼并地方企业来做大自己,以便挤进这100家的名单。

 

  而另一个原因是风险小。一段时期以来,引进外资或民企重组国企,总有国有资产流失、国企贱卖的争议,而由央企重组,这种阻力要小很多。

 

  2006年,德国舍弗勒并购洛轴一事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一度引起上至国务院等多个层面的高度关注,甚至上升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最后,以洛轴与永煤集团的合作而结束。

 

  “洛阳模式”是早期地方政府拯救地方国企的典型方式。企业濒临破产、大量工人下岗,保证企业起死回生、保证工人就业与社会稳定,是地方国企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比起以利润为导向的民企和外资企业,央企的责任担当无疑更可靠。

 

  被央企收编,使洛阳的老国企摆脱了暂时的经营困局,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这种重组解决了洛阳企业眼前的困难,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是否有利于洛阳企业焕发内在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是否有利于洛阳的产业规划与布局?央企投资众多,它们是否把洛阳作为它们的重要基地?

 

  洛阳反思

 

  2007年,当时的河南永煤集团重组洛轴,被看做是洛阳国企改革模式调整的信号。

 

  洛阳市国资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对于央企并购我们的确有所反思,起码我们认为央企并购并不是国企改制的唯一道路。”

 

  当时,国内财经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敏感地作出了《国企重组“洛阳模式”变调: 从央企并购到省内重组》的报道。

 

  该报道显示,洛阳有关部门开始进行一些调研和反思,主要集中在:被央企并购的企业,是否在供应链上降低了成本?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是被弱化还是得到强化?在研发水平上是否得到了提升?

 

  这说明,洛阳市政府已经意识到那些企业并不是一卖了之。


  洛阳市国资委副主任侯建尚并不认同这个观点。“洛阳一直都很支持与央企的合作。”据他介绍,为加大与央企的合作,洛阳市成立了常设机构央企联络科。据说,该机构原计划设置级别更高,为副县级机构,但因种种原因,成为洛阳市国资委下的正科级机构。

 

  此后,洛阳市国资委又建立了央企和省属企业驻洛单位工作联系制度,并把每季度与央企合作的进展情况、遇到的问题形成季报。

 

  据曾参与洛阳国企改革工作的专业人士介绍,洛阳国企与央企合作,也有一部分是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的。洛阳这些老国企,大多是在陷入困境时选择与央企合作的,这些企业的困难有些是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有些则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或行业大势造成的,单凭一己之力很难走出困境,而央企不仅有资金、技术的优势,还会从行业的角度来整合企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

 

  另外,传统的产业基础使洛阳具有很多产业优势,但这些优势需要大企业、大资本把它提升为全国著名的产业基地。

 

  对于洛阳市政府来说,将地方国企无偿划转给央企,并不是白白奉送,它们有着自己的打算,以引进央企,做大产业——“拿走可以,必须做大”。

 

  “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可以把企业送给你,但你要把我们的产业做起来。”

 

  如今,成果已现。

 

  围绕央企打造产业基地

 

  4月29日,洛阳市政府与国机集团签订“十二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机集团表示,将依托自身在机械行业的综合优势,依托洛阳工程机械产业优势,在洛阳投资建设国机重工(洛阳)产业园。

 

  洛阳向国机集团无偿划转一拖集团67%股权的对价终于开始实现。

 

  同众多洛阳老国企处于低潮期的重组不同,中国一拖集团是个例外。重组时,中国一拖业绩良好。2006年,年销售收入105亿元。洛阳市之所以在中国一拖运营良好之时将其转让,就是希望借助央企的资本、技术,提升洛阳的工程机械产业优势。

 

  国机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和进出口贸易企业之一,优势在于“工程承包和设备安装业务”,而在实业领域却乏善可陈。如果要迅速成长为行业排头兵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国机集团的实业“短腿”必须修复。

  双方一拍即合。如今,洛阳是国机集团投资较多的城市之一,目前在洛企业共5家,包括一拖集团、洛阳中收、轴研科技、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和中机十院国际工程公司。

 

  2010年,国机集团对下属的工程机械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了中国国机重工集团,洛阳是国机重工3个生产基地之一。

 

  另一央企——中航工业集团则发挥自身技术和产品优势,以六一三所和中航光电(002179,股吧)新厂区工程建设为基础,重点发展光电探测、光电显示、新光源、光电器件等系列产品,打造洛阳的航空光电产业基地。

 

  对此,洛阳并不满足。有网友通过“洛阳论坛”向政府支招:洛阳引进的这些央企都是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旗下业务众多,洛阳为何不利用已有的合作基础引进这些央企的其他业务?以重组洛阳矿山机械厂的中信集团为例,其旗下有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地产乃至特种钢材,等等。“像这样的大央企,洛阳应该不惜血本密切和它们的联系,吸引它们不断在洛阳投资!”

 

央地合作警惕急功近利

 

桑燕

 

  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引资态度,遇到扩张冲动的央企,无疑提高了合作的风险。

 

  ST轻骑重大资产置换方案被否,前途未卜;

 

  大成股份(600882,股吧)成功卖壳,其主业由农药变为矿业,“大成股份”的名字或将消逝于历史;

 

  *ST关铝由于3年连续亏损,暂停上市。

 

  2011年3月,被央企重组的地方国企频频向世人“展示”着并不美好的结果。虽然原因各异,但也说明,央企与地方的合作并非全是鲜花锦簇。


  引资急功近利,地方愿望落空

 

  地方国企引进央企,多是希望能借助央企的实力,为地方国企博取一个美好的前程,或是以央企带动当地的优势产业发展。但因种种原因,这种愿望落空的比例不在少数。

 

  2011年3月底,中农化成功转让大成股份29.84%的股权,持股比例将下降至0.7%。通过股权转让、资产置换等一系列辗转腾挪,大成股份变成了一家矿业公司,其原有主业农药被剥离。人们猜测,“大成股份”的名字或将成为历史。

 

  这似乎脱离了山东省淄博市的规划。

 

  2008年11月,淄博市财政局将所持大成股份的6526.67万股(占总股份的30.54%)无偿划转给中农化,后者正式“入主”大成股份。中农化承诺支持大成股份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一切看起来很美好。中农化是央企中国化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农用化学品生产企业。除大成股份外,还掌控着沧州大化(600230,股吧)、沙隆达、*ST河化等3家上市公司,这3家公司亦涉足农药和化肥,与大成股份之间存在一定的业务重叠。显然,中农化有着明显的整合需求。

 

  “其他3家公司都是以化肥为主业、农药为副业,因而以农药为主业的大成股份最有可能成为中农化农药整合的主体。”淄博市对此有着美好的愿望。

 

  然而,结果并不乐观。2008年大成股份亏损9975万元,2009年虽有盈利,2010年却再次亏损。

 

  但淄博市并没有丧失对中农化的信心。直至2011年年初,“大成股份最有可能成为中农化旗下的农药整合平台”的声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两个月之后,大成股份的主业已被改变。

 

  与央企姻缘不佳的不只是大成股份。*ST关铝、ST轻骑、ST黄海都遭遇着类似的命运。

 

  3月21日,*ST关铝发布公告称,由于连续3年亏损,公司将于3月24日起暂停上市。2008年,五矿集团通过收购关铝集团,从而间接控制*ST关铝,已有3年时间,但五矿集团并没有给它带来新生。

 

  近日,ST黄海与齐华矿业重组的是是非非广被议论,这也源于当年ST黄海与央企重组留下的烂摊子。2006年1月,青岛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黄海集团90%产权转让给中车集团。2008年、2010年,ST黄海两个年度亏损。2010年5月,双方分道扬镳,这才有齐华矿业的介入。

 

  “重组本来只有一定的成功率,有些失败案例也在情理之中。”国企改革研究者周放生说。但他认为,在这些失败案例中,有很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需要反思,“比如地区政府急功近利的引资态度”。

 

  多年来,为了发展经济,各地都把招商引资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各种任务、指标把一些地方政府逼入“误区”,造成了对合作企业不了解、盲目信任、看不清一些不纯的投资动机,或是在任务的重压下,看清了也要跳下去。这种“短视”的现象,可能造成地方的实业企业被对方的资本运作手段所利用,牺牲了当地产业发展的机会。

 

  央企扩张冲动

 

  在周放生眼中,央企的扩张冲动也是央地合作风险的重要因素。

 

  “一些企业迫于央企收编的压力或是进入‘世界500大’的动力,就大肆扩张,甚至脱离了自己的产业规划或超出了自己的投资能力,有些根本就是财务运作手段,最后造成经营风险。”周放生对央企热情追求世界500强深恶痛绝。他认为,靠规模去排名次,最多也就是“世界500大”,而称不上“强”。

 

  近期,一股央企转让地方资产的热潮似乎正在验证他的说法。

 

  4月29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旗下中化国际(600500,股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中化三联塑胶(内蒙古)有限责任公司49.5%的股份。

 

  5月10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旗下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又挂牌转让山西中化寰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54.37%的股权及部分债权。

 

  5月20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旗下长城信息(000748,股吧)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牌9803万元转让湖南维胜科技电路板有限公司35%的股权。

 

  北京、上海、重庆等几大产权产易所,频频出现转让地方资产的央企身影。

 

  有媒体报道,2010年,央企就曾掀起低效资产处理高峰。中航集团、中国北车(601299,股吧)、中国电子、五矿集团、华润集团、神华集团等多家央企,纷纷转让旗下不良资产,中石油曾经一次挂牌意向出售资产高达72项。

 

  这里有国资委对央企围绕主业扩张的要求下收缩非主业的原因,也有对亏损企业的股权转让。尤其是近期,经营亏损的地方资产被处理的比例明显提升。

 

  如果说经营不善造成重组失败还情有可原,最怕重组之初就没有诚心,央企只是把重组当做资本运作的手段,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怂恿,央企更肆无忌惮。

 

  纵观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合作史,合作之初,为了获得地方政府股权的无偿划转,都会开出众多的优厚条件和承诺,但多年后地方会发现,这些美好的承诺往往是镜花水月。

 

  新飞集团已离职的一位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2010年年底,中航机电成功重组新飞集团。中航机电在之前上报的要求批准无偿划拨新飞集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列举了一系列投资承诺:投资10亿元,新建年产1万辆冷藏车的生产线,新建年产1万辆散装水泥车生产线……

 

  “冷藏车的市场年需求总量才5000~7000辆,国内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2万辆。而散装水泥车的年市场需求量才1.8万辆左右,国内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5万辆。”他以此质疑中航机电的诚意。

 

  在这位负责人眼中,为了获得政府无偿划拨新飞集团资产的批准,这些承诺简直就是在编故事。他一直怀疑“进入行业很晚,对行业缺乏深入研究”的中航机电带动新乡打造制冷基地的能力。

 

  因此,有专业人士提醒,地方政府要认清“央企不是万能的”,不是它说自己可以做什么就能做好什么,而是清楚它有没有做好的能力。

 

  高负债率逼近央企?

 

  现在,央企就正面临着一个重大风险——高负债率。

 

  据国资委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半数以上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65%,国有资本金投入明显不足;其中,电力企业尤为严重。据悉,电力央企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80%,已经进入风险攀升的阶段。

 

  在国资委近日印发的《中央企业2010年效能监察工作指导意见》中,国资委表示:“一些企业盲目扩张甚至过度负债投资,一些企业进行非主业和高风险领域投资,一些企业成本管理薄弱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国资委对这种情况已展开行动,负债率已成为中央监管央企投资的重要指标。在河南举办的2011年央企对接会中,就有2家央企因负债率偏高而被国务院国资委向河南省政府提出警示。

 

  地方政府引资的急功近利,遇到冲动性扩张的央企,无疑提高了央地合作的风险。

 

  所以,专家呼吁,地方招商应该依托当地的产业优势和产业规划寻求合适的央企进行合作。而如果当地没有产业规划,遇到投机的投资者,就很容易被利用。另外,如果规划不当,也容易出现当地的优势产业被央企当做原材料供应基地的现象。

 

  但是,各地似乎都缺乏明晰的规划。以石化业为例,在很多省市的“十二五”规划中,大多都将石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或者重点发展对象。而实际上,对很多省市而言,其并不具备发展石化产业的基础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