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五中老师名单:如今粽子成了敛财和腐败的道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03:34
  

如今粽子成了敛财和腐败的道具
毛牧青/文 
一:如今粽子成了敛财和腐败的道具

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604jrht/

“天价月饼”近几年来已被相关部门勒令“瘦身”,如今端午粽子又重走月饼之路,目前粽子市场也存在过度包装现象。部分生产厂家以颜色鲜艳、造型讲究的硬纸盒代替了原来的简单真空袋装,最贵的礼盒装粽子售价近400元。一些知名糕点店则推出限量版“千元龙粽”礼盒,只有12个粽子,售价却高达1088元。而一些海鲜酒楼推出的鲍鱼粽、海参粽价格更是高得惊人。(据6月2日《京华时报》)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天价粽子再次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国家《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标准,对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的层数、空隙率和成本三个指标作出了强制性规定,要求包装层数不得超过3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等。然而现实却是对这些规定的置若罔闻,一切仍显得那么安然自得样子。

记得当年儿时的月饼包装极为简单,几张包装纸外加红帖,纸绳十字一扎打结,颇有人情味,既节约又好看。后来月饼成了礼尚往来的奢侈品,外加多层远远超值月饼的形形色色包装盒,趁机价格翻了好几番天价招摇市面成了一道风景。而粽子当年马路随处可见,几分乃至几毛一个。如今粽子进紧步豪华月饼后尘借端午节疯狂提价敛财,据说去年网上就有商家推出一款3000多元的粽子礼盒,销量不错还断了货。显然,那些买家就是看好华丽包装,购进后去上演赵丽蓉和巩汉林的《如此包装》小品欺诈消费者,人们的普遍质疑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如今物价飞涨收入提高不能与往日同等而语,但起码有个底线标准,而不是狮子大开口的漫天要价,更不是打着合法公平交易的旗号行“温柔一刀”的金钱“抢夺”。

让民众吃个价廉物美的粽子为何这么难?薄利多销的诚信营销传统如今商家都不懂了么?未必!现在大多国人收入并不高,真正问津天价粽子的人甚少,而单位大宗购买却为这种豪华天价喧嚣起着推波助澜的实效作用。

只要你现在去商场超市看看就会明白,大凡包装精美、价格不菲的粽子琳琅满目,就像正襟危坐的陈列高档烟酒,看得不少买的不多。而买者也多为人情往来回报做礼品的,或者说是“买者不吃,吃者不买”。既然送礼要讲排场要面子,免得寒碜办不了大事,自然无奈忍痛掏腰包购买,这只是极个别的个人行为。而作为一种变换花样滥发奖金福利的物化变种,或为疏通部门间协调人脉关系和行贿手段的送礼,不惜挥金如土的集体大宗采购,却是一些“效益好”或“私藏小金库”的单位通常行为。狡猾的商家自然深谙其中奥妙,盯住猎物的钱包在陷阱中布下诱饵,俨然以“弘扬传统文化”幌子美丽转身高抬银子价格、充当推销传统节日的慷慨“热心人”,像“恶之花”,在绚丽包装、美味品尝和送礼排场的蛊惑下眨着莫测的鬼眼。这就是就时下端午节天价粽子泛起的变味风潮。

据最近不少媒体报道:湖南长沙一家酒店为了推销高价粽子,不惜重金请来一批模特当道具。其中一名只用粽叶衣和白纱遮掩关键部位的妙曼女子,躺卧在桌面上,双手护胸,腹部盛着一只巨型粽子,由一个戴着大白色帽子的厨师小心地用刀切割粽叶,取出粽子分给特别邀请来的嘉宾们品尝。饭店的食客纷纷围观,不时还有人掏出手机相机拍照,有人甚至因为挤不进去还急得团团转。

用日本变态的“女体盛”做噱头来导演这场“美女人体粽子宴”闹剧,既说明市场竞争的残酷,更显商家挖空心思搞营销的手段。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总要要有个不该违背商业诚信和基本道德尺度底线吧。美女养眼并不等于推销的商品养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场喧嚣的“美女人体粽子宴”中,公众除了看到了商家赤裸裸的利益追求外,更看到的是对侮辱女性成分、有碍风化和传播不良文化的对社会道德嘲弄。这也说明在利欲追逐下的某些商家,糟践传统食文化已达到无所不用其极的荒唐堕落地步。这种自砸门牌的无能无耻,不遭民间唾骂那才是假的哩。

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采艾蒿,是国人的一项上千年的民俗,据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粽子是一种吃文化,先前正宗粽子也就是糯米外加几个红枣(南方也有加腊肉做馅),如此才叫粽子,那原生态味儿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是粽子文化,这种文化是干净的纯真的味儿,绝不是今天那些“乱七八糟”的“天价粽子”恶心味儿。

端午节粽子的“被透支”被贴金被异化,只是我们反常市场交易中的冰山一角和缩影之一。这些年人们生活提高了追求多元生活,名目繁多的古今中外节日外加地域的这节那日喧嚣一时。就像洋人的“圣诞节”,对节日纪念日来历基本不知、没有什么信仰的国人,似乎把跟潮、时兴、另类视为时髦,跟着凑热闹瞎起哄,这给无良商家提供了绝妙敛财的好时机;而诸如“3.15维权日”这些严肃的日子,维权的宣传和目的,倒反客为宾委身商家大打广告推销产品的狂欢节日大潮中可有可无了。许多权贵富豪和商家厂家为社会风气江河日下推波助澜沆瀣一气,在一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效仿和追逐浪潮中,在一片灯红酒绿的折射和歌舞升平喧嚣氛围中,预示着我们优良传统道德早已决堤,一些优秀伦理受到挑战,并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了。

天价粽子这些年之所以风行,既有厂家商家唯利是图的铜臭驱动,更有不正之风的推波助澜。一个粽子做得再精致再可口,五八四十也就那点东西。按业内人士揭秘,即便添加鲍鱼、松茸等山珍海味,一个粽子的平均成本也不过两三块,远不是卖到几十元到上百块的价格。可见豪华包裹下的“天价粽子”,不过是相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蛊惑罢了。这个隐藏巨大的非法暴利,就是商家热衷于此的真正原因。这种极为简单计算的骗人把戏,难道就是正常的经济秩序?鬼都不相信!的确该值得追问予以坚决制止。

“天价月饼”曾因不利于环保、不利于资源节约、疑似坑蒙拐骗等问题,被有关部门强令瘦身。如今天价粽子仍在浪费着大量宝贵资源。比如印刷鲜艳色彩的包装盒,就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有损健康;而材料特殊的外包装,大多不亚于“白色污染”还不易回收再生。目前我国资源并非乐观现状下,这种既毁资源又伤环境的包装必须叫停。另外,“天价粽子”主打礼品市场,亦容易滋生腐败交易行为,也是反腐之大忌。综合考虑,政府部门急需制定行业规范,以禁绝“天价粽子”的存在。实际效果呢?非但不减反倒波及像粽子等类食品身上,这说明我们的一些规定只是摆设制约不了不法厂家商家;对监管部门而言,还反映了一个执法不作为和姑息迁就的常年痼疾,这不能不让人一声叹息了。

天价粽子本来就不是针对普通百姓消费的,而是一种人际间官场间不正之风的沟通媒介——这就是结论!如今粽子成了敛财和腐败的道具,不知是端午的罪过、还是粽子的无奈!?

整治天价粽子市场、还原素面朝天的原生态粽子是时候了,例如强化相关监管部门的“问责制”;用刚性规定制约包装行业生产,并敦促厂家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尽快制定《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等法规的实施细则等;对大宗购买天价豪华包装粽子的单位不能放任自流熟视无睹,更不能以此做腐败的交易媒介;引导消费者抵制豪华包装的天价粽子和维权意识;全社会综合治理天价粽子的生产流通整个流程等等。监管部门理直气壮管理责无旁贷,绝不能指望什么商家突然良心发现去自我约束自我整改慎独自律,那无疑是异想天开的屁话。

    二:把端午节文化像粽子吃进肚里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6/05/c_121497190.htm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从古至今,端午节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情感:思念、感恩、憧憬、祈愿。2011年的端午节,从节前一周开始就逐渐成为网络热点话题,粽香袅袅间、悠悠假期里,网民们在追问:端午是“假”还是“节”?本是纪念诗人的节日为何只有商味而难觅诗意?粽衣女体盛、模仿屈原投江蹦极,传统节日的风骨为何媚俗化?申遗成功后,端午节保护的出路又在哪里?(新华网6月5日消息)

时间来不及,投机取巧,就把我去年和前年的两篇旧帖贴上,反正也不过时,算是应付吧。

1、把端午像粽子般吃进肚里(2010年6月15日端午前一晚写)

退休后没了时间观念,便也没了节假概念。昨天去家乐福,发现一些食品柜布满了各类高价粽子,方知端午节近临了;今天去局里为他人办事,吃了“闭门羹”才知休端午假——我靠!年复一年的端午节终于来啦。

端午节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大堆粽子冒了出来,粽子便成了端午节惟一象征。估计过端午吃粽子人人不会搞错去吃元宵月饼什么的,于是我们的各个传统节日,除了一些蹩脚骚“文人”故作深沉写点典故发点感慨外,剩下的仅是美食家或饕餮者的盛大宴会,及狡黠商家趁机敛财的盛大节日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离骚》,毕竟诘屈聱牙又离现实太远,绝不如浓香刺激下流“哈喇子”的粽子来得实在。于是我和大家一样,绝不是胶柱鼓瑟的古董怪物,也只剩下吃和玩的概念了,像商家盯着消费者钱包的贪婪目光,把端午像粽子那样吃进肚里,然后腆着肚子打着饱嗝,评论粽子如何如何的爽滋味。

不想写什么了……

14年前我去重庆开会。后沿长江三峡顺流而下去宜昌,途径西陵峡时,望着远处秭归屈原的雕像一度心潮澎湃,如今我已没了这种燃烧激情。昔日的“屈原情节”早已满目疮痍,端午成了名副其实的“粽子节”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翻出去年端午节写的一篇帖子附后,算是新瓶装旧酒的偷懒罢——因为我现在只想吃蘸糖的凉粽子,刚出锅的太烫不喜欢,所以也的确没有好再写的东西了。请看下面我的旧帖。

(原文见链接http://blog.bandao.cn/archive/19794/blogs-454320.aspx)

2、“端午申遗”?我看申个蛋!(2009年5月28日端午节)

今早读报得知: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据说本次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汩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申报材料由三省四地联合“打包”。按文化部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统一安排,并获得有关地区授权,湖北承担了代表中国为端午节申遗的具体任务。

呵呵~~~我们又与韩国膘上劲了。

端午节正宗起源于我国已有2500年历史,各本其源说法众多。最早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成后来各地表现不同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但多数认为端午节是民间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不甘亡国耻辱自投汨罗江的祭日。据说当年楚国百姓怕蛟龙吞噬水下屈原,包五色丝粽子投于江中以驱蚊龙;当地百姓为救屈原划船捞救,争相追至洞庭湖而不舍。这些描述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均有记载。既反映了民间对爱国、直言的屈大夫的深切爱戴,也反应我国人民对他感人诗辞中那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崇尚。所以国人“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应该说是中华民族之魂的源泉之一。

如今国人的端午节,传统文化民族之魂早已荡然无存,完全演化成纯粹的“粽子节”,以及充满商机敛财的狂欢节日。此刻,绝大多数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吃花样众多的粽子;商家最先下手的是如何从消费者嘴里玩里大古塞的淘宝。此刻我敢打赌,屈原与端午节的联系,恐怕多数年轻人浑然不知。更可笑可悲的是,我今早问邻居一个“80后”端午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他竟然闷吃半天说,“他是发明粽子的人”,让我几乎休克。如此痛苦回答,热衷申遗对一些国人还有什么意义?即便在眼下热热闹闹的湖北,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非遗”,更多的趋势也是“公仆”们与人家韩国对抗“叫板”的闹剧。更像是在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去年端午节成了法定节日,也给人的感觉是又多了一天休息日。其他么?不知道!
  诚然,如今国人高唱《好日子》传统观念淡薄了。这是客观事实。端午节逐渐淡化变成一个粽子的概念,实在是一个文化的失落悲剧。国人有“恋节情结”堪称世界老大。许多特定节日没了精神寄托和深切缅怀,真真成了“一吃二休三送四赚”的相同机械老套路,也就多了工作慵懒的惰性;也就多了人情走动的通融机会;也就多了贪官灰色收入的发财机会;……此刻屈原的《离骚》远水解不了近渴,还不如赚钱来的实惠实在更有诱惑力。如果真不要传统文化精华继承而放纵趋势赴利的风气的话,我看这个端午节不要也罢,也更没有去“申遗”的必要了。因为再多几个申遗成功,丝毫不能说明你这个国度如今多么博大精深和继承发展的大气,相反,只能说明仍抱着破了相的老祖宗那点家底的无聊炫耀和孤芳自赏的小度。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是唐代诗人文秀《端午》诗句。我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端午节是因谁而来的呢?千年来民间传说是缅怀屈原。可笑你楚江尽管烟波浩淼,却不能给敢于说真话的大臣洗去冤屈。不是我不爱国不敢直言不爱民族文化,而是感受这些东西被某些国人糟践成怪胎和空壳,早就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理由。记得40多年前,人家韩国考证活字印刷是他们发明的文化遗产。可我们却在搞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几乎无人理会去科学论证。2005年韩国抢先将端午的名字申报成国际“非遗代表作”,我们却在自慰“不能抢走中国人的精神”中愤愤不已。“中国人的精神”?笑话!如今某些国人还懂得有廉耻精神么?人家韩国总统知道家属受贿倍感羞耻自杀了,我们的大小官贪们还有这点廉耻心么?忧国忧民和敢言慎独气节大约早就叫狗吃了。依我看,端午节申遗对我们没多大意义,正统汉文化和正宗儒学,早都跑到了我们邻居的韩、日等国去了,我等如今只是专门制造“墙里开花墙外香”的败家输出员,只能叫这些曾是我们的“学生”耻笑了。

此时,再看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于不顾的人力财力投入“端午申遗”,即便喊的价天响,终究没有什么吸引力去给与盛赞的理由。我看,这种申遗还是歇歇罢——申个蛋!

    三:高考作文拒网络热词“一刀切”是“九斤老太”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6/05/c_121496675.htm

2010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周宏表示在接听高考热线时表示,“给力”、“神马”等网络语言不应用在高考作文卷中,如果贸然使用将会被以错别字扣分。还有一些笑脸、哭脸等网络符号以及外语单词等,也不要夹杂在作文之中 。(6月3日东方网)

谁都没能预料到,进入网络世界的今天,网络新词人们几乎须臾不可离开,成了生活工作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新新语汇,网络语言和词汇及表情符号的诞生,那是诙谐、便捷和表达形式的必然趋势,也为广大网民所接受所喜欢,并且每时每刻继续创造产生着层出不穷的新花样——想回避、拒绝、不看都不行,否则你一天都不能在网络上混。显而易见,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也让大量的网络新名词,也深深扎入我们的生活的各个领域,谁也挡不住!谁要想硬档充当正人君子恪守旧规,只能是OUT的“唐吉可德”式的傻逼自不量力!

当然,在我国,网络热词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独树一帜,令其他国家网民望尘莫及。打从某年起,我们的汉语词汇就开始患了皮肤敏感症,不变化不另类不狡黠不足以标明真意。一些网络术语风靡盛行,一方面说明国人的聪明活泛和应变能力技巧;另一方面更道出的深层含义,让人咂味后会心一笑彼此心知肚明。原因么?呵呵~~~不说大家也心知肚明,就像那些段子、笑话和民谣的翻新花样,处处闪烁着民间的智慧和机智的抗争和呐喊,无需我破解。

而现在无数流行的网络热词,许多背后都一段曲折故事或轰动事件,有人有物有事滥觞源头确凿无疑,绝无粗制滥造和矫揉造作的瞎说,更不是传言谣言,倒也成了揭露某些事情真相的简洁形象代名词,大都映射着我们这个时候的热点焦点和难点。譬如“给力”、“神马”、“浮云”、“躲猫猫”、“打酱油”、“我爸是李刚”、“五道杠”等等。其形成同我们常用的成语童话寓言典故如出一辙。只要在作文应用中恰到好处使用,反倒使文章妙笔生花令人拍案叫绝过目不忘。一般这些网络词汇使用多加引号,就很符合现代汉语规范要求。如果考试硬把它以错别字,就有点压制学生的想象力和活跃性的霸道了。

而最为典型的是,一向板着脸的《人民日报》,一反常态在去年11月一篇头条新闻,就以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出版,一时竟也惹得网民倍感鼓舞。难道最高权威党报,词汇使用也不规范?

高考语文考查的是国语的规范使用,理应拒绝那些生编硬造、不符合现行语言规范的网络词语。但别忘了,语言发展是的动态的。我们拒绝个别人臆造连他本人过后都不知、别人不认可也不流通的怪癖词汇。但很多网络热词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为大多人所认可所使用广为流传既定事实,此刻的网络词语和规范用语间已没了明显界限,甚至比正襟危坐的规范语言还生动形象,你还能拒绝得了么?。如果像这位周领导去墨守成规坚持“原则”,对所有网络词语“就地处决”,就很花岗岩脑袋就很无知可笑,就是新时代一个从地下爬出来的“九斤老太”僵尸。如此而已!

我手头上有两本词典。一本是1986年语言大师吕叔湘写序、由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汉语新词词典》,一本是2003年同一出版社的《新词语小字典》。这里面许多新词多年前并不为人所知所认可,可后来却成了流行词。可见语言文字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约定俗成的过程,作为一种新兴词汇的网络语言和词汇,也应理智去引导纳入现代汉语的范畴,去搜集去整理去编纂去出版去使用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相信,不久后语言专家还会编纂一部《网络流行语词典》的。不信你就等着看!

四:塑化剂台湾有,大陆这边早就有!

http://news.sina.com.cn/c/2011-06-05/122222590649.shtml

http://news.sina.com.cn/pl/2011-06-05/094722590198.shtml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柳春红称,去年10月,她与同事从广州市各大型超市随机采购不同品牌和口味的56份方便面和25份方便米粉食品作为样品。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检出率均超过一半。

我们有个很不好的毛病,那就是海外发生丑闻坏事,立马及时报道;而我们出现类似事情,却捂着盖着尽量大事化下小事化了。无奈曝光回避不了,也会“王顾左右而言他”,假如此刻海外也发生了同类事,便幸灾乐祸终于有了可攀比的伙伴了,而且尽量造成一种海外负面影响远大于我们的影响,例如火灾、矿难、地震、校园凶杀案、虐待犯人(战俘)、交通肇事等等等等。这不,台湾的塑化剂危机事件,我们又有了攀比的伙伴可以浓浓着笔一番大肆宣传了。此刻,我们当年的什么“三聚氰胺毒奶粉门”、什么这毒那毒的各个领域的“门”们,统统可以歇歇啦。甚至北京那个自己检测的童鞋质疑增白的毒蘑菇有问题,竟也获得大多网民的认可叫好,弄的叫唤“没问题”的权威专家组合监管部门很是尴尬,就是一则笑话。

这种习气,很不好很不好啊!

塑化剂风波的源头原本我们认可在台湾,我们还他妈忙着检测有哪些相关商品流入内地毒害国人,似乎全是台湾的错。可随着调查塑化剂商品的深入一些真面目越来越浮出水面,我们这才如梦初醒:我靠!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身边诸多国产食品、日用品等大多甚至几无幸免,都与塑化剂、XX剂有亲缘关系啊。

真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以致卫生部6月1日晚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这意味着塑化剂将作为卫生监管部门今后的监督管理重点之一。

而国家质检总局6月5日再次更新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问题企业增加到276家,相关产品增加到924种。名单显示,目前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产品共六类,分别是:运动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果酱、果浆或果冻;胶囊锭状粉状食品;添加剂。

的确,目前市场上台湾流进的塑化剂引起国人的惊恐,那我们自己的产品难道就与塑化剂或其它什么害人剂无缘?如果我们的食品日用品也有滥用塑化剂的嫌疑,那么,究竟是哪些品种、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质监局能把台湾受污染的企业和产品增至到个位数的准确数字,可见他们把关很细腻“一个都不能少”令人感动。可我们的问题企业和问题产品具体数字公布于众在哪儿?又有多少?估计质监局几个月也拿不出精确到百位数的数字来公布。

不过卫生部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刘兆平说,塑化剂作为一种环境激素,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空气、土壤和水中都有塑化剂的存在。微量塑化剂对人体健康没有明显影响。他介绍,根据对动物实验的观察数据,可发现在猴子体内的微量塑化剂在24小时至48小时内可以排出体外。

我不知这些专家们是不是在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内地含塑化剂的食品日用品打圆场开脱罪责,就像当年闹三聚氰胺时,也有专家说食用少量未必对人有害的报道,如今在申讨食品添加塑化剂的风口浪尖又放马后炮大讲“科学知识”,也不知安得什么心。估计不遭痛骂就不错了。

看看台湾应对危机的举措,再看看我们的狼狈——这就叫差别!

不管怎么说,这次职能部门的反应的确迅速还算浪子回头金不换,原来台湾有的我大陆早就有,只是我们太无能奸商们太狡猾。如此措手不及,的确让监管部门有些十指按跳蚤的慌乱。

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6月2日晚通报,台商投资企业“东莞市昱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添加剂被检出有毒塑化剂DEHP,东莞警方6月1日已对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朱国东依法刑拘审讯,公司已被依法查封,该企业每月生产食品添加剂约3吨,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江门、东莞等地 ,上述各地正进一步追查问题产品流向。目前,广东东莞市有关部门已依法查封了该公司,库存的食品添加剂产品约6吨也被查扣。我就纳闷:东莞“问题昱延”存在四年,难道就因是台商就优惠政策倾斜不予监管?问题出在企业,难道当地监管部门都“吃热的”去了?

此次塑化剂风波就大陆市场而言,已不是什么“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无辜牵连,而是病得不轻“疾在腠理”的浑然不觉。目前暂不会露出太多的峥嵘冰山,但肯定随着事态的发展,内地的毒食品毒用品,只会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码。这点毋庸置疑!

塑化剂危机就是“生化危机”不可小觑。掺杂使假是资本逐利的特定时期的趋势,其猖獗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科技不发达人们浑然不知的原始积累时期;法制监管不力的漠然和默许的混乱秩序。我们现在是两方面皆有,主观造成的是无良奸商的有恃无恐;客观造成的是无为监管的趁虚而入。利益驱动和监管无能,两者相辅相成,是毒食品毒用品的社会催化剂。只要监管慢半拍,毒瘤就会抢一拍。这个此消彼长道理,难道监管部门不懂么?

出现毒食品事故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问题后为自己开脱为企业开脱为市场开脱,全然没有丝毫的勇气和举措对待问题的态度。这样的部门和专家谁还信得过呢?

台湾塑化剂危机是面镜子,却也反衬出我们这里的“哈哈镜”,把我们的一些市场主体客体法人监管人统统映射的走了形,像群魔乱舞。

五:“锋芝婚变”缘何全民围观?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6/05/c_121496810.htm

连日来,“谢霆锋张柏芝传婚变”牢牢占据了娱乐新闻头条,不但在网络空间
中激起广泛热议,在街头巷尾也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俨然已经超越传统“八卦”的范畴。

坦率讲,就我这把年龄,早已过了对年轻隐私的关注,也就对锋芝婚变来龙去脉和诸多促成因素知之不多,所以发言权相对就小。只是3年前年就陈冠希与阿娇、张柏芝等的“艳照门”,我写了一篇《淫照门:狂欢的“全民皆色”?》(见链接: http://blog.bandao.cn/archive/19794/blogs.aspx?BlogID=162854),表明自己的看法。传说大约这次张柏芝小姐与陈冠希公子不期而遇过度亲热和拍照,再次吊起人们的胃口,也让谢霆锋忍无可忍新账旧帐新仇旧恨一古脑儿倾泻了出来吧。

对圈内货名人的风流轶事的关注,往往是市井坊间津津乐道打典消遣的的牙慧,这种现象国内外都有不足为奇。国外和民国时期有专门刊登公众人物和达官贵人的这些“花边新闻”小报,记者被戏称为“狗仔队”,因为他们为了猎奇四处打探像狗一样嗅觉特灵敏,也最为新闻人物所讨厌。因此,作为严肃的大报,很少刊登这些桃色新闻,以示自身清高划清界限。

如今我们的一些官媒该登的不能登不敢登,不该登或可登可不登的大登特登还尽力渲染。一些自负盈亏的都市类报刊首当其冲,为了促进发行和提高效益,无奈下也只能倾向刊登这类消息吸引眼球,甚至整版图文并茂大肆弥补缺吸引人稿源的缺憾稿,也养了一批专司打探动向的类似狗仔的追逐记者,说好听的叫“娱记”,说调侃是“八卦记者”。这类记者公众人物最讨厌,也时常爆出明星打记者的新闻;而民间几十年腻歪了官媒的说教和“歌德”,自然倾向于八卦满足窥欲心理,这类花边新闻也就满足了部分国人的需求就有一定的市场和拥趸。如前不久的大S与汪小菲的闪电相识和婚礼;这次的“锋芝婚变”传闻。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一听说圈内公众人物的丑闻和绯闻就亢奋的根本原因。

引起围观的另一个原因是:随着社会急剧转型,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我国我国的婚变率连续7年呈递增趋势。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成为人们绕不过的热门话题,如80后、分居、离婚、第三者、夫妻矛盾、婆媳矛盾、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等等。在这种情形下,公众人物婚姻的一举一动,也是可以借鉴和汲取营养的效仿样板——当然,这只是少数人的作法,远不能与第一种围观相媲美。

有人认为,全民围观“锋芝婚变”应把关注视角聚焦于爱情、婚姻与家庭本身,而不是仅仅把它当做一次可供消遣的娱乐事件。这话很对。至于说到“必须学会勇敢地去面对问题,学会睿智地解决问题”,“这才是围观锋芝婚变事件所具有的最大社会价值”,就有点言重了。就绝大多数围观者而言,只不过是看热闹的顺便乐呵乐呵,多点饭后工余消磨时间费点唾液磨磨牙而已。
    
    六:“剖腹自医”者之死的反思

 http://news.sina.com.cn/pl/2011-06-05/082622589942.shtml

   6月2日21点48分,重庆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6床,在做出挥刀自剖这一惊世举动后的第26天,52岁的吴远碧生命定格在了这一刻。其夫曹云辉表示:“社会上的好心人捐了7万多元给我们,支出的每一笔钱我都有记录,现在还剩6万元多点儿……等办完(她的)身后事,这钱还剩多少,我一分不留,全部捐出去。”(6月4日《重庆晨报》)

  应该说,吴远碧是幸运的。受到舆论的关注和呼吁,得到民间的同情和捐款,最终引发领导高度重视,被送进了医院救治。她只是千百万个“吴远碧”中被公众关注的一个。尽管最终没能挽救他的生命,但这个社会的良知,还是倾注了对她的关心——尽管来得太晚了。仅此一点,原本不该有这种悲惨结局的她,还算是较有尊严的走了,还算是“优越体制下幸福的人”。

建国60多年了,坦率讲,我们现有的医疗体制和社保体制现状,与快速的世界老二GDP比较,两者悬殊令人汗颜。“病不起、死不起”已成最底层贫困弱势群体难以逾越的坎儿。像吴远碧倘若有哪怕是一点的社会关注和医疗保障,她就不会发出“不打扰更多的人” ,“不给人添麻烦” ,“这一刀下去,好了,就不再拖累家人了;要是要了命,也就不用再拖累家人了”的哀鸣。从这一点上看,我们的社会和体制,是有分不开的连带责任的,社会和体制最该反思。

你可以说吴远碧愚昧无知,也可以说她性格倔强,但一个挣扎在病魔折磨下的贫困农家妇女,为了摆脱难忍痛苦和家庭累赘毅然挥刀自剖腹,那是需要多大勇气——不!多大的绝望啊?相信任何一个理智有良知有同情心的人,都会理解这残酷一刀剖下去的多重分量。此刻再向吴远碧大讲什么“自信”“尊严”“要活下去”的屁话,简直是对我们医疗体制社保体制的无情嘲弄,是典型的“伪君子”假惺惺。

  时下我国当下的医疗保障体系,就那些社会底层的可怜人儿,基本是海市蜃楼和水中月镜中花可望不可即。人均平摊的医疗保障供血不足、医疗资源的分配压差悬殊、覆盖地域和群体的心律不齐等症结,表现在流动人口参保障碍和兑现的无力、医保结算方式和体系的不完善局限造、在弱势人群的大病应急机制的缺失、医疗供应普及的短缺等等方面。仅就高费用的医疗,就足以让收入颇丰的城市白领也望而生畏,更不用说像吴远碧这样的许许多多的贫困人员,一旦发病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的份儿了。

  吴远碧抱憾去了,消失在这个幸福和谐的环境。人们因怜悯而怀念她。但愿我们的体制,应该从现在关怀更多挣扎在死亡病魔线上的千千万万个“吴远碧”,那才是最好的怀念和同情。

吴远碧悲剧全过程中我也只有哀叹,不想多说了。而其丈夫的一席话,竟让我潸然泪下,深感我们这些吃苦耐劳朴实善良老实巴交还有些逆来顺受的农民,他们的朴实品质才配叫真正大写的“人”字。我赞成他把剩余的钱捐献给另外的“吴远碧”们,千万别捐给某些红十字会,因为这点钱还不够他们吃天价饭喝茅台滴!

尊严不仅仅是高贵者的专利,卑贱者同样需要平等的尊严。

 七:抵制《功夫熊猫2》有点闹!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6/05/c_121496887.htm

《功夫熊猫2》上映第一天,票房粗略估计在4000万元左右,可谓来势汹汹。但《功夫熊猫2》也遭遇了其他声音,行为艺术家赵半狄公开要求抵制看《功夫熊猫2》,表示该片是老美对中国的一种“文化侵略”。这一说法还得到了学者、北大教授孔庆东的支持,他撰文称,好莱坞把中国的符号拿去了,还用“你的符号继续征服你,好莱坞不仅在赚你的钱,还要洗你的脑,还要征服你的心”。(5月30日《扬子晚报》)

前两年《功夫熊猫》刚上映,国内一片喊好声,起码大老美把国粹中国功夫和国宝熊猫推向世界屏幕,实际在宣传中国。不管你心怀多么偏见的灰暗心理,或者对方怀有其他目的,人家客观上宣传你中国的东西,就应该欢迎,就应该礼待。

今非昔比。如今《功夫熊猫2》又来了,火爆甚至压过《加勒比海盗4》的势头,首开纪录获得票房大满贯,有人眼红了,有人上纲上线了。

首先是活动能量很大的赵半狄先生,就一直看不顺眼这个熊猫,从1到2都反,罪名是“文化侵略”。当年对熊猫1就反,认为当年来华放映是借汶川地震国难来“捞金”,一直闹得该“熊猫”推延放映。不过这“文化侵略”你总要拿出一点事实证据来批驳,可除了自己投资蛊惑、搞广告画抵制,再无他法抗衡“熊猫”的“文化侵略”。这次故伎重演,估计效果不大。

不过赵先生说“熊猫”是“文化侵略”,而作为行为艺术家的他,他却忘了“行为艺术”也是“舶来品”,那他是不是也被“文化侵略”了呢?他的作品动辄国外几百万出卖,那他是不是又对他国进行“文化侵略”了呢?

对孔庆东人们并不陌生,这位绰号叫孔和尚的“左派”近些年与那个“反伪斗士”司马南一唱一和大放厥词,闹得不可开交,近来又蛊惑什么“签名”审判XXX,可谓最革命的先进分子。

诚然,对孔教授的某些观点我也是赞成的,例如社会公平、反腐败、为底层群体呼号等等,表现极为生动可爱。不过前不久我看了他几个视频,把提倡宪政的同行和人群骂为“汉奸”和“卖国罪”,唬的我以为又回到那个动乱浩劫的年代。

孔和尚撰文称,好莱坞把中国的符号拿去了,还用“你的符号继续征服你,好莱坞不仅在赚你的钱,还要洗你的脑,还要征服你的心”。我不知这话从何谈起。人家拍电影自然不是慈善事业,不赚钱能白送你这里让你盆满钵满赚大钱?至于“洗脑你的”更滑稽,我们自己洗了几十年的脑早有抵御能力,还怕你鬼子派来的小小“汉奸”熊猫的一次卧底洗脑侵袭?至于要“征服你的心”,更是奇谈怪论,我们有包括你在内的那么多“爱国者”,怎么能被征服呢。老孔你也太低估了国人的觉悟了吧。你这种论点,反倒证明你很像是个“汉奸”和“卖国罪”哩。

如果说《功夫熊猫2》这部中国元素极丰富的美国大片都是文化侵略,那所有引进的外国电影是不是也是他国的“文化侵略”?这种古板落伍的意识形态眼光看待世界艺术和文化交流,只能说明赵先生和孔先生心态出了毛病。
    如果说《功夫熊猫2》这部中国元素极丰富的美国大片都是文化侵略,则所有的外国电影都必须归到文化侵略范畴中去。只能说,要么是他们的电影出现了问题,要么我们的电影评价机制与社会心态出现了问题。
    好了不谈了。与几十年前的出土“活宝”说话有些话不投机,恍惚看到当年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影子,在“杀杀杀”“打打打”的喧嚣中,毫无辩解的余地,只有不由分说的欲致死地而后快的大批判。

八:网络文学“堂吉诃德”挑战盗版暴利“大风车”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6/05/c_121498047.htm

最近《半月谈》杂志撰文《网络文学向盗版暴利宣战》说:网络知识产权,包括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保护早已进入有关部门的视线,近年来对于网络版权保护和打击盗版侵权的力度更是逐年加大,但是目前网络文学盗版侵权现象依然严峻。专家分析,这与我国在版权立法、行业管理等方面的缺失不无关系。

这个问题不想谈了,是个多年难以改变的事实。根本所在是利益问题和管理无序。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好,尤其是第一个是个难点不好彻底根除,也就逼迫监管的疲于奔命,结果成效甚微,最终一切终成空话。

所以就目前我国现实生活条件和国民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氛围还需要时间,这就导致网络打击盗版比纸质、音像盗版的难度大得多,纸质音像如今都难以根治,更何况虚拟并多如牛毛的大小侵权网站了。

仅就这点,我就持悲观态度,起码10年内我不抱有乐观态度。

网络的知识侵权,是个利益驱动的自发规律,单凭其网站自律或间隙性监管是无用的。例如据不完全统计这组数据看,目前我国文学盗版网站的数量达50多万家,原创文学网站仅有十几家。包括门户网站经营的网络文学业务在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被通过盗链和盗贴等方式侵权问题。盗版网站给网络文学造成的损失每年约40亿元至60亿元。这个悬殊对比最能说明问题。

尽管不乐观,但监管还是必须的。虽不能完全杜绝网络文学盗版现象,起码严一番下力整治,还是能收到一定效果的。比如切断那些明显危害最大的灰色产业链的网路,抓一些严重侵权敛财“推手”的引擎搜索,依法加大气力处置和罚款。同时,应尽快制定专项治理的法规和细则。等等。

今年3月15日,贾平凹、韩寒等50位作家公开发布《中国作家声讨百度书》,言辞激烈地指责百度文库“偷走了我们的作品,偷走了我们的权利,偷走了我们的财物,把百度文库变成了一个贼赃市场”。随即中国音像协会唱片工委会加盟,公开声援文学界维权的呼吁和行动,使得网络侵权再度陷入舆论漩涡。3月24日,百度文库与出版界代表为解决侵权纠纷进行的谈判正式破裂,意味着这一侵权纠纷可能走向法律程序。

而此前,盛大文学亦曾起诉百度文库侵权,称“百度文库不死,中国原创文学必亡”。去年12月,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盛大文学与磨铁图书公司共同发表了《针对百度文库侵权盗版的联合声明》,称“必将与百度文库的侵权盗版行为斗争到底”。

我估计,这场官司纠纷就像场闹剧,最终会不了了之的。

总之,利益分享机制失衡、法律威慑不足、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使得网络知识产权纷争不休,版权人的合理利益难以保障。这些困扰,将会伴随阵痛要走比较漫长的时间。短期内不会有太显著的成果。

九:温情“内定门”很正常嘛!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6/05/c_121496848.htm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距离浙江温州公路管理处被曝光“世袭招聘”过去不到10天,日前又有网友爆料,2010温州永嘉县的事业单位招考出现“内定”。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名贤集》中的处事格言。它反映了人的自私本性,曾遭遇到批判,被视为糟粕之类的蛊惑。

可现实中尤其是初级阶段时期,尽管我们不提倡不赞成这种观点,但它的确有着扎实的社会基础——你否定它不承认它除非你是神仙圣人,或者是“手电筒照人”的虚伪说教者。

用这种观点再去看这次“世袭招聘”的某些领导的“内定”,你就不会感到奇怪和难以理解。领导也是人也食人间烟火也要养家糊口,所以好事来了“领导优先”自成定局,也就成了一种常态。

只是有的领导做的漂亮,悄悄滴放屁的不要,人不知鬼不觉由心腹搞定,心安理得弄不好现正在大做反腐倡廉的报告呢。

有的领导做得很愚笨,虽悄悄滴但没守住屁眼,一声炮响就全演砸了,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推向了风口。温州公路管理处的领导大约就属于这一类。

看看我们周边,有多少聪明的领导,早就把自己的家属安置得当。高至政府官员或企业家,低至办事员或垄断企业,有的甚至把老婆孩子移居国外,自己在国内“裸官”敛财,有的会作秀会疏通会紧跟正在升迁哩。你说,这样的官员,是不是很高明?那可是国家栋梁和“公仆”咧。你服不服?

而那些笨拙的领导,只会看到一点私利,或显摆身份不拘小节、或委身与屁民争小利,结果坏了大事把自己栽进陷阱,比如一包烟被揪出、一本日记被揭露、一张单子被曝光……你说,这傻了吧?

“世袭招聘”之所以叫“世袭”,那是集权社会的专利不足为怪。皇帝老儿驾崩前让太子接任、金胖子临终让二胖子接班据说二胖子又要三胖子世袭。所以你屁民少跟我讲什么公平公正。“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龙凤的血统能和耗子相比么?天生地位不等,何来公平公正,你就老老实实当牛做马吧。下辈子能投胎到达官贵人家,算你小子有造化。

这次“内定”属于马失前蹄,溜子撞墙了。不过这只是个例被人家抓了典型,有能耐把所有的“内定”都得瑟出来,那才叫真本事。

好了。大道理不说了,报纸到处是,就到这里吧!

     十:农民工为家乡裸捐50万修路助学谁羞愧?
     http://news.sina.com.cn/s/p/2011-06-01/150022569609.shtml

  四川新闻网达州6月1日讯 发家致富以后怎么生活?有人选择继续做大做强,也有人选择回报社会。四川万源一位农民工黄长青把自己奋斗半生积蓄的50万元现金全部捐赠给家乡,用于修路助学,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在捐赠仪式上,黄长青首先向自己的父母和妻子三鞠躬,“感谢你们理解并且支持我的做法。同时请你们相信,我从头开始还是能赚到钱养家糊口。”他的一番话让参加仪式的许多人都热泪盈眶。

农民工黄长青的义举的确让人感动。

一个靠打工挣微薄工资养家户口的朴实农民,能有这样的襟怀,堪比清代我们山东那位靠讨饭积攒资金建学的武训老先生。

黄长青的无私奉献,足以让许多赚足百万千万亿万大亨、只知自己享乐“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现代“杨朱”们汗颜一阵子。

现在许多贫困地区需要资助,政府责任首当其冲,其次社会赞助,个人再次之。如今有些事却本末倒置,过多的社会问题和脱贫却让一些个人去承担,这就不对了。尤其是让一个刚刚走上幸福路的农民工去过多承担这种义务,一些地方政府能公款吃喝贪腐昏庸、挪用扶贫救灾款项,却不能为一方父老乡亲造福。他们应该与那些暴富的现代“杨朱”一起,给丢丢颜面滴。

我希望出现更多的黄长青的义举!

我不希望更多的黄长青加入这个队伍!!

你们都这样了,还要那些政府干嘛?

十一:李娜法网折桂不感谢郭嘉
http://sports.sina.com.cn/t/2011-06-04/23005606728.shtml

北京时间6月4日(巴黎当地时间4日)消息,在备受国人关注的本年度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夺得冠军,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赛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书写了中国网球灿烂的辉煌时刻。凭借本场胜利,李娜的世界排名将在下周升至世界第四,追平日本名将伊达公子此前所保持的亚洲选手纪录。
  中国金花李娜夺得法网冠军,她兴奋地躺在球场的红土上的瞬间,举国沸腾了。此等激动时刻莫过于我国官媒的发飙了,什么“中国的胜利”、“整个亚洲的胜利”,似乎李娜的法网折桂,又要掀起新一波爱国教育的热潮。

遗憾的是,李娜的夺冠,似乎与“举国体制”不贴铺衬。那是因为她早在五六年前就与“体制化高墙”说“拜拜”啦。所以她夺得冠军获得千万奖金、达两亿的商业身价,是她用不着像当年小周洋那样,因说“感谢父母”没说“感谢国家”而遭体育局高层的批评。她完全可以不顾忌那些教化的台词,坦然先说感谢父母感谢老公教练感谢她自己感谢老外新教练之类的内心话了。至于说不说感谢郭嘉那是她的自由。

有人愿意把李娜夺冠的意义与刘翔和姚明相比。其实除了网球运动在国外的影响远大于短跑和篮球外,他们三人没有什么太多可比性。

刘翔是完全是“举国体制”下拿得先前奥运会短跑的世界冠军,随着国人眼皮下奥运会的众目睽睽下“失足”退出赛场让国人大跌眼镜。随后几乎淡出疗伤,近来虽有人气有所回升,并也过境迁今非昔比商业价值缩水,估计随着年龄增长,“飞人”桂冠与他永别。姚明虽是“体制内”,却也早在9年前以状元秀身份被NBA的休斯敦火箭队选中。随后连续六个赛季入选NBA西部全明星阵容,成了国人在外的篮球第一人而引世人瞩目,他的巅峰成绩严格讲不是“体制内”造就的。后因伤病现今虽不如先前商业价值仍不失人气。

李娜就不同了。这位个性十足还很酷的女网球手,6年前就对“体制内”自己的成绩平平很不满意,并大胆对培训体制提出多次质疑。她曾说“没进国家队的时候我挺好的,我最好的日子是去年复出之后和进国家队之前那段时间”。这就把她的成绩取得完全游离于体制外。正是她摆脱了体制羁绊加入私人团队,在老公姜山直接教练下遵循自我设计的科学训练,最终登顶世界网球的巅峰。

李娜是真实的坦率的,她毫不掩饰自己的“个人奋斗”历程和“为奖金参赛”的动机,让我想起另一个曾获得世界台球冠军第一人的丁俊晖。丁俊晖除了他的天赋外,大约与他那位注重名利且精明的老爸栽培关系极大。他的先前成名似乎与“体制”栽培无关,而那些“体制内”的选手,却大都败在他的杆下。李娜和小丁这两个“体制外”成名典型,倒也是对我们“举国体制”的一种反讽。你说是不是啊?

李娜个人和她的私人团队这次大获全胜,从某种意义上也暴露出我们“举国体育体制”的弊端——就像“举国体制”下的足球“国脚”,沆瀣之风举国体制也无用。记得我上世纪1980年时读过一篇文章,说20世纪末国足必定夺得世界杯冠军。至今21世纪又过去10多年了,国足仍是亚洲二三流球队还背负众多恶名。看来吹牛逼是不会拿税不会治罪的。那就使劲地吹吧!

李娜夺冠后并没出现身披国旗绕场发飙的镜头,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也没泪流满面更没有背诵台词的严肃。她以一个中国人的面孔和实力,以共和国的旗帜升起,向世界昭示了她的真正爱国情怀,无需“感谢郭嘉”一类虚话套话装束打扮。她高调感谢了她的亲友团、现场观众和球场工作人员,连场外捡球的儿童她都没落下,面面俱到的十足人情味,足以让人动容并陷入沉思。

此李娜让我想起彼李娜——那位曾高唱《好人一生平安》、《嫂子颂》和《青藏高原》的著名歌手。彼李娜厌恶圈内争斗皈依佛门的消极摆脱凡尘销声匿迹,给人留下无限的哀伤和怀念;而此李娜却以积极向上的抗争精神摆脱藩篱约束。两位李娜都值得人们尊敬。

十二:七大高考状元美女主播也是“生产力”
     http://news.sohu.com/20110605/n309364299.shtml

欧阳夏丹、柴璐、秦方、刘芳菲、沈冰、劳春燕、曾子墨被一些网民认可并不意外,这倒很符合人们的“秀色可餐”审美心理。年轻漂亮本身就是个吸眼球噱头,外加知识女性主播的逻辑思维和口若悬河、什么“声音磁性”、“有亲和力”、“机敏伶俐”等魅力,经大量“粉丝”追捧和刻意包装的炒作,她们主持的栏目也会成热门“品牌”她们成明星,迅速给台里带来骄人的效益。此刻,这些“台柱子”和招牌的美女主播就是“生产力”,到这份儿了想不上镜都难。

如今只要能赚银子的事都言必称“生产力”,各行各业令人爱怜心动的美女更不例外。其实现在各地各级电视台主播美女如云,也有不少高学历或“高考状元”的靓妹。这次才亮出7位,太少了,没吊足人的胃口没养好眼——不过瘾!

十三:失主远程操控被盗电脑偷拍抓获小偷是喜是悲?
http://news.sina.com.cn/s/p/2011-06-03/005022578811.shtml

据英国《每日邮报》2日报道,今年3月,一名叫乔舒亚·考夫曼的美国设计师的苹果牌笔记本电脑在家中被盗。考夫曼报警但警方说,他的案件无法列入优先处理级别。考夫曼便想到曾在电脑上安装过偷拍软件,便通过远程操控电脑上的偷拍软件追踪到小偷,并最终协助警察破案。

这可是歪打正着的幽默。

警察不能办的事情,却让这个偷拍软件给办到了,更让人感到惊奇和担忧。

考夫曼安装这个软件,是满足偷窥心理还是窃取他人信息我不得而知。但他操控这个偷拍软件掌握着小偷一举一动、让他“自己都震惊了”的强大功能,我感到极度恐怖:且不说这个软件安装使用是否合法,仅就类似软件一旦普及像瘟疫般蔓延起来,到处是“看不见的手”和“第三只眼睛”的监控,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将会暴露无遗,还有什么隐私可言、什么可以保护?

不寒而栗——好人掌握还好说点,但坏人掌握呢?

十四:台商甘当马夫怂恿妻子卖淫不值得奇怪

http://news.sina.com.cn/s/p/2011-06-02/230722578246.shtml

中国台湾网6月2日消息 据台湾媒体报道,高雄市一名46岁许姓台商,今年4月因投资失利,带着小他23岁的妻子回到台湾,竟怂恿妻子下海卖淫,每次代价2500元(新台币),自己则充当马夫,接送嫩妻卖淫。警方获报后,5月31日深夜前往宾馆取缔。警方讯后将余姓女子依社维法移送法办。警方调查发现,余姓女子拗不过老公一再央求,5月中旬开始接客,迄今已接客4次,每次卖淫价2500元,实拿1700元。

总觉得把它当做一则新闻评论,似乎是对新闻这个词的亵渎。这种“桃色新闻”倒也满足人们偷窥心理为媒体所热衷。在台湾发生并不能证明我们这里就是净土一块。

笔者20多年前曾在一个企业工作,有位唱歌很不错是我们文艺骨干的年轻女同事,因与老公合谋,自身充当暗娼拉客老公,一旦与嫖客行云雨畅快时老公率人突兀破门进行敲诈,后被抓获判了严刑。这些年国人开化了更不以此为耻,反倒成了敛财营生,或为生活逼,或为享乐吸、或为性开放,老公不知或故作不知甘戴“绿帽子”的龌龊事,我们周边还见得少么?而卖身救父母救丈夫救孩子的社会新闻更是屡见不鲜。不足为奇。

此类事得发生因素很复杂。大约该审视的,不仅仅是某些人的无良所为,而是我们这个社会某些层面的分崩离析。

2011年6月6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