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紫棋广州演唱会采访:1.每年的春夏秋冬都是如约而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25:57

1.每年的春夏秋冬都是如约而来

【原文】管子曰:令有时。无时则必视顺天之所以来,五漫漫1,六惛惛2,孰知之哉?唯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路3。故天曰4信明,地曰信圣,四时曰正。其王信明圣,其臣乃正。何以知其王之信明信圣也?曰:慎使能而善听信之。使能之谓明,听信之谓圣,信明圣者,皆受天赏。使不能为惽5,惽而忘也者,皆受天祸。是故上见成事而贵6功,则民事接7劳而不谋。上见功而贱,则为人下者直8,为人上者骄。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9也。刑1011者,四时之合也。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12则生祸。然则春夏秋冬将何行?

【译文】管子说:时令有时间。时令如果没有时间那么就必须观察且顺应天之所以来的原因,五种辽阔,六种昏乱,谁能知道呢?唯有圣人知道四时。不知道四时,就会失去国家的根基。不知道五谷生长的缘故,国家就会衰败。所以天叫做诚信明白,地叫做诚信神圣,四时叫做端正。君王诚信明白神圣,他的臣下也就端正。怎么知道君王的诚信明白神圣呢?回答是:谨慎使用贤能而且善于听取诚信。使用贤能称之为明白,听取诚信称之为神圣,诚信明白神圣的人,都能受到天的赏赐。使用无能称之为痛心,痛心而忘掉自己处境的,都会受到天降灾祸。因此君上见到成功的事而重视功劳,那么民众对事能承受而不会图谋。君上见到功劳而轻视,那么下面的人就会仅仅只看功劳,上面的人就会骄傲。因此所谓的阴阳,是天地的大道理,所谓的四时,是阴阳的大路径。所谓的典范的规律,是四时的汇合。典范的规律会合于时令那么就会生出福,违背就会生出祸殃。那么春夏秋冬施行什么呢?

【说明】时令肯定是守时的,每年的春夏秋冬都是如约而来,所以天是诚信明白的。在大地上,你种植什么,大地就生长什么,所以大地是诚信神圣的。人呢?不诚信不明白不神圣,人们满嘴谎言,一肚子阴谋诡计。所以人要效法天地,效法天地的诚信明白神圣。之所以提到典范,是因为人群当中还是有少部分的人能够诚信明白神圣,所以这部分人就是所有人的典范榜样。顺其自然,合于天地,是人生的道路和规律,不走这条道路,不守这个规律,当然祸患就会来临。

——————————————————

【注释】1.漫:(màn慢)辽远的样子。三国魏曹丕《燕歌行》:“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2.惛:(hun昏)《管子·宙合》:“博而不惛,所以易政也。”《孟子·梁惠王上》:“吾惛。”《战国策·秦策》:“皆惛于教。”《荀子·劝学》:“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韩非子·扬榷》:“齿乎唇乎,愈惛惛乎。”《说文》:“惛,不憭也。”《汉书·刘向传》:“臣甚惛焉。”《广雅·释诂三》:“惛,痴也。”这里用为昏乱糊涂之意。

3.路:(lù陆)通“露”。《管子·戒》:“握路家五十室,其人不知也。”王念孙杂志:“路亦与露同,露,败也。”《孟子·滕文公上》:“是率天下而路也。”这里用为败坏、衰败之意。

4.曰:(yuē约)《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用为“叫做”之意。

5.惽:(hun昏)同“愍”。忧患、痛心的事。《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惽怓。”《左传·昭公元年》:“吾代二子愍矣。”屈原《九章·惜诵》:“以致愍兮。”《说文》:“愍,痛也。”

6.贵:(guì桂)《管子·牧民》:“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老子·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国语·晋语》:“贵货而贱土。”《礼记·中庸》:“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荀子·大略》:“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韩非子·初见秦》:“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也。”《吕氏春秋·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商君书·画策》:“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这里用为崇尚、重视之意。

7.接:(jiē阶)《易·晋·辞》:“昼日三接。”《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礼记·曲礼上》:“由客之左,接下承弣。”郑玄注:“接下,接客手下也。”《史记·平准书》:“汉兴,接秦之敝。”《字汇·手部》:“接,承也。”这里用为承受之意。

8.直:(zhí执)《管子·七臣七主》:“故上惛则隟不计,而司声直禄。”《孟子·梁惠王上》:“不可,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下》:“直好世俗之乐耳。”《荀子·礼论》:“直无由进之耳。”这里用为只、仅仅之意。

9.经:(jīng京)通“径”。《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诗·小雅·小旻》:“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荀子·劝学》:“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解蔽》:“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韩非子·解老》:“邪心胜则事经绝,事经绝则祸难生。”这里用为途径之意。

10.刑:(xíng形)通“型”。《易·蒙·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书·尧典》:“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诗·大雅·文王》:“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诗·周颂·清庙》:“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管子·权修》:“见其不可也,恶之有刑。”《管子·侈靡》:“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易·旅·象》:“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孟子·梁惠王上》:“刑于寡妻。”《荀子·王制》:“刑政平,百姓和,国俗节。”这里用为典范、榜样之意。

11.德:(dé得)惪《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诗·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管子·版法》:“法天合德,象地无亲。”《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必象其德。”《韩非子·扬榷》:“德者,核理而普至。”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12.诡:(guǐ鬼)《管子·重令》:“号令逆于民心,动静诡于时变。”《吕氏春秋》:“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淮南子·主术》:“诡自然之性。”《淮南子·辩亡论》:“古今诡趣。”《贾子道术》:“容服有仪谓之仪,反仪为诡。”这里用为违反、自相矛盾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