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和蔡国庆:东莞市政协原主席讲东莞故事:小小县城 创汇居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59:28
东莞市政协原主席讲东莞故事:小小县城 创汇居冠2009/10/09 08:59:54 来源:南方网 评论0条[查看评论]

东莞市政协原主席袁李松接受本报专访,讲述引进“三来一补”的故事

摘要: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东莞最大宗的出口商品是烟花炮仗。“一年出口5000万美金的烟花。”几百年的烟花制作历史让东莞闻名世界。然而,东莞真正工业化的转折点是三来一补企业的发展。


1978年长安镇中心区。市志办提供


上世纪80年代,东莞来料加工工厂造胶花车间一角。市志办供图


用黄麻皮纺绠是厚街上世纪80年代前家喻户晓的手工活。市档案局供图


1988年,东门广场修建前的东正路。何裕供图


20世纪70年代,东风路是通往厚街中心区的唯一公路。厚街村委会供图


1984年,获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归来,东莞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左一为曾国强,右一为陈伟强。 翻拍自《深情思怀东莞》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东莞最大宗的出口商品是烟花炮仗。“一年出口5000万美金的烟花。”几百年的烟花制作历史让东莞闻名世界。然而,东莞真正工业化的转折点是三来一补企业的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改革开放,东莞的贸易大门随之打开。

与如今的情况不同,1985年前,外资企业最多的不是东城、厚街、长安,而是常平。“常平的三来一补(企业)最先成为一种气候,较为普及。”时任常平书记的袁李松经常接待前来参观“几千人的玩具厂、电子厂”的各地领导。1985年后,三来一补企业开始像珍珠似的撒在东莞大地,形成了“家家有人进厂,户户有人种田”的局面,农民有了双重收入。

1984年,袁李松调任东莞县委常委、历任东莞县委副书记、副市长等职,此后主管对外贸易工作18年。他坦言满足感来自“引进了数以万计的外商,将东莞从一个农业社会变成一个工业化的城市,为东莞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引逃港同学 拆设备回莞

1978年8月,东莞首次利用港商投资,兴办了广东省乃至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太平手袋厂。被誉为东风第一枝。

东风吹来,从第一枝到遍地开花,东莞用了六年时间。1978-1984年,是东莞加工贸易的起步阶段。

然而,这条新路起步艰难。1979年,当零星几家来料加工企业在广东出现时,即引起轩然大波。当时,东莞虎门镇基层党组织为承接一笔小小的头发卡子的出口合同,曾几次开会讨论这是否就是接受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问题。

袁李松一开始的工作就是打消投资者的顾虑。

1962年,袁李松在常平中学读高中二年级,一班56人,37人逃港。“曾动摇过”的袁李松最后选择了“一心跟党走”,留在常平。

没有想到的是,大批逃港同学为他接下来的引进外资工作埋下了伏笔。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改革开放。只有一个农械厂,一个水泥厂的常平,没资金,没人才,没工业基础,“当时考虑怎样发展的问题每晚睡不着。无工不富,耕田只能解决温饱。”时任常平公社副书记的袁李松皱皱眉头。

他想到了在香港的同学乡里。1981年,袁李松来到香港,召集同学开了两次座谈会,他让同学回去动员他们的老板到东莞投资。

一位在电子厂工作的同学告诉袁李松,老板一听到内地都不敢回来。第二天,电子厂老板的一个主意让袁李松大受启发:“既然他是你同学,你叫他回去,我将部分设备拆下来给你安装,给货他做就行。我做一部收录机底板,在香港要24元,内地人工便宜,一人赚一点吧。”后来,香港老板真拆了两条生产线运回东莞。

这间装配收录机的电子厂当时“很出名”,南方日报记者林羽1982年8月曾到常平公社采访,里面已有9条生产线,260名工人,1981年纯利49万多元,是全大队其他农副业总收入的1.5倍。仅对外加工一项,全大队每年人均分配达462元。

第一代来料加工的工厂,都设在“大跃进时代的大饭堂,大会堂,祠堂”。设备则由对方提供,“毛织机新机2000元一台,旧机1000元一台,电动衣车500元一部。”袁李松记得很清楚,谈好价钱后,对方派师傅过来教工人怎样车牛仔裤,加工费中扣除20%作为设备偿还。几年扣清后,设备就是自己的。

一开始,很多港商还抱着试探的心态,常平第一间来料加工厂———常平毛织一厂,引进来的就是一些半新的手摇毛织机。不过,袁李松的几个大胆的同学都是这样从打工仔变成大老板。

除了“走出去”发动同学外,常平政府每年6月30日举办常平荔枝节,把香港的乡里“请回来”吃荔枝,“顺便”谈回莞投资的问题。

1982年,南方日报总编陈培带一班人到常平蹲了半个月,写了三篇《常平不平常》,三天登在头版头条。第一天讲常平的变化,第二天写农业的改制结构调整,第三天讲利用外资发展工业。

首创加工办 敢为天下先

为了提高企业来莞投资的效率,1978年12月21日,“东莞县对外来料加工装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以下简称“加工办”),这个全国首创,东莞特有的部门,成了东莞“敢为天下先”的见证。

加工办在当时并不是编制机构,而是一个规模很大的临时机构,从计委、银行、交通、工商、公安、保险等十几个部门抽调了30多人,其中一半是科级以上干部。市里把这些“精英”集中在一幢大楼内,为企业办理从谈判、审批、报关审核到最终签约投产中所有涉及县审批权项目的业务服务。这种简化办事流程的模式,被誉为“一条龙服务”。

198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带着80多人来东莞参观利用外资如何提高办事效率,“因为有些外商去上海投资,最大意见就是手续繁多。”袁李松亲自为他们介绍加工办的情况。

“如果是小企业,一天就能办好手续。”1980年起任加工办主任的萧树棠介绍:“1号房间谈判,2号房间跟着审批,经常是当天谈、当天批。”有的工程从签约到投产,只需要一个星期。

随后,各镇村全都相应成立了加工办或管理组。

从加工办到发展三来一补产业,当时许多不同的意见围绕着东莞,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任仲夷给了东莞宝贵的支持:“东莞的发展路子一定要从东莞的实际出发,三来一补要继续搞,绝不能因噎废食。”

据当时的《南方日报》报道称,加工办成立后的第二年,东莞全县对外加工签订协议达205宗,全年加工费234万美元,净收外汇2118万美元。据了解,在加工办的推动下,最高的一年,东莞赚得的加工费达到了全省总额的28.7%。

农民进工厂 最先富起来

如今东莞这座“世界工厂”聚集着数以百万的外来打工者,很难想象,第一代来料加工的工人都是本地人。1980年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三来一补的到来,将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入工厂。

“工业上两班,农业早中晚”,袁李松认为这句话很贴切地形容了当时的农民一天的工作:上、下午分两班到工厂上班,如果刚好要插秧,早上可以起早干到七八点,中午下班不午休搞农业。离土不离乡,既有农业收入又有工业收入,东莞先富起来的都是农民。“他们一个月收入100多元,国家干部才40多元。一个家庭只要有两个人进了工厂就富裕起来。”

第一阶段虽然整体发展不平衡,但袁李松认为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发展工业,最快的途径是借助别人的力量。依靠外商,常平建立了工业的基础。”袁李松语气坚定。

1981年,全县三来一补加工费收入达7400多万元,扣除成本,净收入为5900多万,而过去一年全县一造粮食的净收入只有3200多万。

到1984年底,东莞引进资金5000万美元,兴办三来一补项目2600多宗。(《东莞3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

很多人疑惑当时常平税收不多,为什么那么有钱?那是外汇收入!袁李松解释:“来料加工同港商签收的是外汇,这些外汇入了银行,收了人民币之后,那个‘额’可以卖的(进口买物资要用外汇),整个东莞外汇留成收入每年有百多亿元人民币。”集体经济就是这时候壮大的,有时,外汇收入比加工费还要多。

修路,建体育馆、办公室、学校、厂房、敬老院,硬件设施慢慢完善。

1984年后,一批从事三来一补的企业与外商签订的合约期限陆续届满。他们利用赚下的生产设备和学到的技术,逐步转为自营企业,成为创汇的重要力量。如东莞红木家具厂,清理了引进设备时的200万美元债务之后,自己生产高档红木家具出口,每年创汇60多万美元。

厂房拔地起 东莞成热土

1984年后,全县加工贸易普及化。东莞急需发展对外贸易,袁李松于1984年4月24日正式来到东莞县委上班,此后,主管对外贸易长达18年。

此后,一片片工业区、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还出现了第一批台商企业。1990年,袁李松去了台湾招商,越来越多的台商到东莞投资。这一阶段,更是发展了技术含量较高的“新科电子厂”。

1988年,在东莞附城温塘村村外一片建筑工地旁,村支部书记陈坤指着脚手架密密匝匝的厂房对《人民日报》记者说:“这是我们的工业区,准备办三来一补厂。”“都是些什么厂呢?”“不知道。”“什么?”人民日报记者大吃一惊:这样盖厂不是太盲目了吗?书记呵呵地笑:“放心,盖好房子,老板、生意,都来了。”

人们称1984-1994年是一个腾飞阶段。东莞成了三来一补业务规模最大的县。东莞1986年出口创汇2.2亿多美元,居全国县级创汇之冠。(1987年8月《光明日报》)

袁李松在当时很“抢手”,镇里去外国招商,都要拉上这位“谈判高手”,他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不在东莞。“拿本护照,早上去到香港,下午就坐飞机去美国日本。”袁李松中气十足,声响提高半度,停顿半秒,嘴角翘起一丝笑容解释道:这种“全世界走”的本事,不是因为个人出名,而是东莞出名,东莞成了外商投资的热土。

东莞还涌现了一大批“信得过”企业,几十辆集装箱车过海关“免检”,闻名香港商界。

1987年12月20日羊城报《珠江畔百万农民大转移》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来料加工业务已出现应接不暇之势,东莞告急:从东莞直通香港的车辆猛增,目前日达840余辆,有增多趋势。城乡公路虽已拓宽,连成网络,但仍不能满足需要。

到1994年底全市加工贸易企业达9788家,其中三来一补7593家,三资企业2195家。1984-1994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6.35亿美元(不含对外借款),年均增长49.21%。(《东莞3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

口述60年

欲擒故纵 拿下雀巢

讲述者:袁李松,现年65岁,东莞市政协原主席

1987年,雀巢想开发中国市场,亚太地区的总裁孙恩亲自带了一班人来考察,先去华东、东北、四川等地,签了六份意见书。最后才来到东莞。

商场如战场,这次我用孙子兵法的欲擒故纵计。我对他们说东莞是个投资的好地方,但是生产咖啡最好选择可以种咖啡豆的地方,就地建厂,云南和海南都是好地方啊。

孙恩说海南台风多,咖啡产量不保证,云南就没去过。我主动说带他们去,陪了他们12天,云南那边很重视,带他们走了很多地方。他们看到云南的咖啡豆可以跟巴西咖啡豆媲美后很高兴,说要种8万亩才够。云南选了8个县来签合同,每个县一万亩。

签了种咖啡豆的合同后,我对他们说可以顺便在云南建厂,其实我知道他们一定不会设厂在那里的,那晚,孙恩就找到我说:“我为什么不跟他们签建厂合同呢?从我第一天见你开始,我就考虑厂要建在你那里,来了云南之后更加坚定我的看法,云南只能种咖啡豆,但是厂我一定要跟你合作。”

“为什么?是不是运输问题?”“我到了全中国那么多个省,个个都说自己是中国唯一最好,唯独到了东莞你带我来云南。这证明了你是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是想投资者获得最高的回报。所以一定要同你合作。”就这样,双方定下初步合作意向。

“莞忆60年”由南方都市报与市档案局、市志办联合主办 感谢东莞市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

 

编辑: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