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人物简介:屠光绍:国际板所有条件已准备到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18:58

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国际板所有条件已准备到位

http://www.gohi.cn/作者:张飒来源:东方早报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7日 07:45:44在上海电视台6日播出的新闻坊“我与市长面对面”节目中,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在与上海市民代表谈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受关注的“国际板”时,详细解读了上海推出国际板所需要的四大条件。

  在上海电视台6日播出的新闻坊“我与市长面对面”节目中,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在与上海市民代表谈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受关注的“国际板”时,详细解读了上海推出国际板所需要的四大条件。

  这是屠光绍就国际板问题向外界解读得最为详尽的一次。所谓国际版是指境外企业在中国A股发行上市的板块。屠光绍于昨日的节目中称,国际板所要具备的所有条件已基本准备到位,下一步要看企业的意愿,会在条件成熟时稳妥推出,“我们觉得应该快了”。

  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于6月3日发布《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在发改委的这份工作意见中,重点谈到了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研究建立国际板市场,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位列其中。

  屠光绍同时还对资金投资上海公租房是否有收益、上海如何建设金融中心等敏感话题一一做答。

  国际板推出需要四个条件

  上海为什么要搞国际板?这是不少投资人士感到困惑的地方。屠光绍称:“因为上海要建国际金融中心,要建国际金融中心它就意味着你这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带有国际化,国际化的程度要越来越高,这个才叫国际金融中心。”

  屠光绍进一步解释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际上把它分开来看,主要是由两个内容来构成。一个叫金融中心,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所谓金融中心就是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包括金融人才聚集程度非常高的这个地方我们把它叫金融中心;那么第二个内容就是国际金融中心。加上国际两个字,它就意味着不光是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它的金融聚集程度比较高,甚至它在国际上都有很强的影响力辐射力,所以上海要建的是国际金融中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战略目标。”

  根据国家战略,到2020年,上海要建成与中国的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对于最受关注的国际板推出时间,屠光绍表示:“国际板要建也不是想建就建的,它必须要具备一些条件。”关于国际板推出所需条件,屠光绍重点从基础条件、市场、会计、技术准备等四个维度进行解读。

  屠光绍认为,从基础的条件上讲,国际板的推出与整个市场的发展程度、金融开放程度以及整个经济国际化的程度密切相关。第二个是看市场本身的一个条件。

  就市场本身条件,屠光绍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法规条件,“比如说,境外的公司要到上海来上市,上国际板,首先就是要有一个法规,你必须要把它建立起来。这些就需要我们完善法规的具体条文,使境外的企业到这里来能适应这里的法规,我们需要去准备这样方面的一些条件。”

  另一个是会计准则。屠光绍说:“再比如说会计制度,因为作为境外的公司,境外我们目前有些会计制度还不太一样,当然我们目前,我们境内比如上海证券交易所,越来越多地采取了国际的会计标准,但毕竟还是有差别。比如还有我们有些技术方面的准备,还有我们将来它上市了要接受监管,我们监管的手段的准备。因为你比如说,它到这里来上市了, 但是它的公司在境外,如果它出现了问题怎么去监管它?那么必须我们这边的监管部门要和境外的监管部门要有协议,这样有利于有效地监管。”

  对于上述准备工作,屠光绍说:“所有的这些,可以告诉大家,应该说都已经基本准备到位了。”

  第三个方面就是看企业的意愿。尽管屠光绍就企业意愿并未多说,但已有的信息显示,目前已有多家全球前500强企业抢着第一个在国际板上市,已明确表达积极在国际板挂牌的企业已超60家。

  对于最后一个条件,屠光绍表示,还要看市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我相信,如果这个条件成熟,这个叫水到渠成,应运而生。而不是非要定在哪一天,非要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也要把它开出来,我觉得应该是稳妥地推出。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应该快了。”

  上海建公租房收益有保障

  在回答市民代表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建设保障房的资金安全的问题时,屠光绍回答说,上海有四类保障房,其中有一类叫做公共租赁房。在建设的过程当中遇到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要建那么多的公租房,资金从哪里来,所以现在保险资金也开始在试点。

  据住建部估算,完成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标所需资金至少1.3万亿元。由于资金紧缺,国内部分城市的保障房开工率不到三成。各方对保障房资金来源一直在进行着多种探索和尝试。在刚落幕的“2011陆家嘴论坛”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保监会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本着把上海建成保险资金运用试验区的考虑,在上海地区开展基础设施、股权和不动产等投资活动。

  可查的资料显示,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太平洋保险集团已在上海开始试点,运用保险资金以债权形式参与上海公租房建设。

  “我们觉得总的来看,应该说把保险资金引入到公租房 ,这是一个很好的有益的尝试。”屠光绍说,“上海去年一年的保费收入达到了八百八十亿。增加很快,所以它也需要投资。而且它是一个长期投资。那么作为公租房,它的建设资金来看,也需要长期资金。因为公租房的建设周期再加上公租房租金的回收,这个也是长期的。所以这个正好和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和公租房所需要的长期的投资资金是相吻合的。但是这种吻合并不能说你的收益得到保证。那怎么办呢?那就需要研究很好的方案。能够保证将来公租房的租金收益,能够保证保险资金投入的收益。”

  对于保险资金的投资是否能收回成本,屠光绍回答得直接爽快:“那么我也可以告诉大家,从上海开始试点的第一笔,经过我们有关部门的规划和具体的设计,目前应该说能够满足保险资金投入对保险资金收益的这个需要。比如说太保的五十亿投到上海公租房的收益的保障是没有问题的。 ”

  国际板能让谁赚钱? 汇丰或成“第一股”

  5月30日下午4时,看着电脑显示屏上的一片绿,北京股民石振华一脸无奈。

  当日,沪深股市全天呈现低开低走,大幅下挫局势。截至收盘,沪指跌幅3.59%;深成指跌幅14.5%。

  随后,几乎所有的券商在当日分析中,都将国际板即将推出的传闻归咎为跌势主因之一。中原证券分析师张刚在他的分析中提到,在当前市场偏弱的格局下,传出国际板的消息,无疑会引发投资者对于大扩容的担忧。

  “国际板能干什么?那些外国公司在中国上市能让我赚到钱吗?一个传闻就跌这么惨,推出的话,A股还有救吗?这会是一个更国际化的‘圈钱地’吗?”石振华并没有因为国际板的消息而感到兴奋,相反是一连串的疑问。

  高层松口

  所谓国际板,就是指境外企业在中国A股发行上市的板块。

  5月20日,上海陆家嘴论坛。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台上说:“在这儿,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

  据一位在现场的外媒人士告诉本刊,这句话说完,数位同行起身离开打电话往回报这条消息。

  “国际板比新三板还要热。”中信证券分析师卢刚告诉本刊,这是证监会首次明确指出国际板推出的时间已经接近。此前,根据2009年第二次中英财金对话的成果,中国将允许海外企业在国内上市;同年,上海宣布将推出国际板。当年,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曾提及将在2010年允许海外企业在沪上市,但这一时间表并未兑现。

  一些机构指出,相关法规问题未能解决是国际板此前未能推出的主要原因。部分其他参与陆家嘴论坛的人士也在发言中提到上海国际板,这些内容均透露出国际板的部分规则。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童道驰在陆家嘴论坛上指出,国际板将以人民币计价,因此不会影响到分别以美元和港元计价的沪深B股。

  此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曾明确国际板以人民币计价。此外,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也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上海国际板技术层面准备已经差不多完成,但是有一些规则和程序还在进一步完善当中。他指出,红筹公司与全外资上市公司的发行规则或将略有差异,全外资公司的要求可能会略高于红筹公司。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齐向阳告诉本刊,之所以高层如此重视国际板,原因就是目前热钱的流入促使外汇占款始终处于高位,而国内的流动性充裕,急需疏导,尤其是将人民币直接疏导到境外使用,而国际板恰好有这功能。

  齐向阳称,以目前情况看,国际板最快在三季度就有望成行。

  汇丰或成“第一股”

  就在上海陆家嘴论坛尚福林发言的时候,台下坐着的一位女士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史美伦,中国证监会前副主席、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副主席。作为汇丰银行的副主席,她曾对媒体表示,国际板一推出汇丰银行即会提出申请。

  市场有消息称,汇丰银行初步选定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提供上市服务,融资规模相当于50亿美元左右。业内预测,汇丰银行很有可能成为“国际板第一股”。

  此外,东亚银行常务副行长林志民曾表示,有意成为首家在内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资银行。但由于目前关于外资公司在A股上市的细则仍未推出,更多公司措辞谨慎。包括恒生银行、渣打中国在内的几家外资企业相关人士均维持原有口径:考虑A股上市,但仍需等待政策明确后再作决定。

  有分析称,现在最想在中国上市的外国企业就是外资银行。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室主任曾刚说,国内银行增资有多种渠道。但外资银行增加资本金需要通过商务部、银监会甚至外管局的批准,这决定了外资行的增资非常缓慢。所以现在外资银行希望通过来华上市解决问题。

  至于此前一度引起市场遐想的“金股”可口可乐,该公司相关人士对传言未予置评。

  除去企业,承销商们也在摩拳擦掌。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表示,“A股国际板具备上半年推出条件。”

  据了解,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中银国际等老牌券商很早就开始为国际板做准备,并且相继成立了国际板工作小组,负责联系有意登陆国际板的港股上市公司.

  投资者安全谁保障?

  有股民担心,A股市盈率过高这一点已经是众人皆知,而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让国外公司来圈钱,国际板是否会成为“散户绞肉机”?

  对此,史美伦表示,外资企业对到中国资本市场上市有兴趣,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认可。他们有这个信心,无论是对投资者、监管者或是对中国的体制,都是一个认可。

  “如果说外资企业到内地上市是来圈钱,那我们这么多的国企到外面上市,到香港上市,从来没有遇到外面的投资者说中国的企业到外面圈钱,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史美伦说,没必要把推出国际板看得那么负面。

  她认为,中国的企业到境外上市,都要遵守当地监管的法规法令。外资企业到内地上市,也要同样遵守内地的法规条例。不过,国际板要吸引来上市的企业,大都已在境外上市,这和普通的IPO要有一定区别;内地监管法律体系和法规有一些内地特色,外资企业对完全遵守A股市场的条例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关键在于中国投资者是否与企业在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受到同样的保护。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何刚告诉本刊,虽然从中国股市的长远发展来看,国际板的推出是大势所趋,但这并不意味着现阶段中国股市就适合推出国际板。

  “毕竟目前的中国股市还很不成熟,还只是一个为融资服务的场所,投资者的利益被严重忽视。可以说,中国股市还是一个畸形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草草推出国际板,公众很难排除对国际板沦为外企‘圈钱机器’的担心。”何刚说。

  瑞银集团董事总经理、中国证券部总监袁淑琴告诉本刊,推出国际板需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到中国A股市场来上市的境外公司,要有中国业务关系。一家异地上市公司,如果其业务活动和上市当地没有紧密联系,股票难以活跃。

  其次,推出国际板后,一些境外公司必然要在A股市场融资,初期应该规定这些公司募集的资金只能用于中国业务。如果这些公司把这些募集资金拿去国外用,中国投资者往往不知道用来干什么,这是对中国投资者的不负责任。

  第三,配合国际板推出,希望A股市场能有更多的创新避险工具。因为将来到A股上市的公司,往往都是在其他国际金融中心上市的企业,虽然不同地方上市,股价会有所不同,但是,其在境外上市股票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波动肯定也会传导到A股市场,而境外市场有很多避险工具可以对冲,A股市场缺乏这种工具,对中国投资者在A股市场操作这些股票会加大风险。她认为,A股市场要拓展新的避险工具,能够有效对冲风险。(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