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距离 电视剧:[三农在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48:13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人选事迹简介(50人,按姓氏笔画为序)
作者:   10-15 11:55:11     01马伟明
    马伟明,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海军工程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秉承“作为党和军队培养的院士,科技强军事业高于天”的信念,矢志报国、淡泊名利,长期致力于舰船电气工程领域研究,带领科研创新团队在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和电磁发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为国家科技进步与国防装备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等。
    02王玉泽
    王玉泽,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他带领技术团队组织实施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主持完成十多项前沿科研课题,开创性地完成了高速铁路技术攻关及规范编制,填补了我国高铁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成果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研究设计,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他主持的项目获得国家优秀设计金奖2项、银奖1项,为中国铁路技术自主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
    03王争鸣
    王争鸣,男,汉族,53岁,中共党员,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工。他从事勘察设计工作近三十年,主持了多个大型铁路枢纽和铁路编组站的规划研究和设计工作,主持了多条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勘察设计及科研创新工作,参与编制了我国东南、华南、西北铁路路网规划研究,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铁路行业交通运输专业技术带头人、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十余项。
    04王庆煌
    王庆煌,男,汉族,47岁,中共党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他致力于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填补了国内香草兰研究空白,突破了特色热带作物产品加工关键技术难题,创建了“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新型热带植物园工程技术模式,在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获得国家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0项,发明专利11项,被授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海南省十大专利发明人、CCTV2008年度三农人物、中华农业英才奖等。
    05王临虹
    王临虹,女,汉族,53岁,中共党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她多年来从事妇女保健和生殖健康研究工作,主持过国内外妇女生殖健康、孕产期保健及疾病预防、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妇女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控制、宫颈癌防治及筛查策略、艾滋病和梅毒母婴传播预防等多项课题。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贡献奖、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等。
    06王恩哥
    王恩哥,男,汉族,53岁,中共党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发表过论文260余篇,引用率超过5000次,曾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德国洪堡研究奖、世界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奖项。任中科院物理所所长期间,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为物理所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贡献。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秘书长,关心科普教育工作,担任北京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07王静康
    王静康,女,72岁,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她是我国工业结晶技术奠基人之一,完成了国家“六五”至“十一五”期间9项重大科技攻关及产业化项目,攻克青霉素产业化技术难题,为民族医药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奖和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08尼玛卓玛
    尼玛卓玛,女,藏族,46岁,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她从事油菜新品种选育工作三十年来,筛选出稳定的品系近千份,参加全区油菜区域试验的品种60多个,其中示范推广的20个,通过审定的10个。育成了西藏第一个优质高产品种“”若干品种曾获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承担了“973藏油5号”,目前年播种面积达10万余亩,占全区油菜播种面积的27%,为改善菜籽油的品质和提高全区油菜总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5项国家和自治区科技奖。
    09乔雄梧
    乔雄梧,男,汉族,51岁,中共党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他潜心于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研究,主持科技支撑项目,起草制定了农产品及食品中农药残留评估有关基础文件,制定国家、部颁标准30多项,主持研制国家863项目微生物杀菌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他开发的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在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质量保证对比中,获得了全世界参试69个实验室中排名第5的好成绩。获得国家、省部级奖6项。
    10刘旭
    刘旭,男,汉族,57岁,中共党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理事长、农业部科技入户专家组副组长。他长期从事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研究,成果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做出突出贡献。创制了“专家一线指导,面向基层培训,组织‘三新’展示,现场示范创建”的推广模式,显著地促进了农业科技的传播和推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
    11刘华平
    刘华平,女,汉族,52岁,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院长,教授,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她推动创建我国第一个联合培养护理学博士项目,缓解了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人才缺乏的状况。多次在境外大学做访问学者,为寻求中国护理专业的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和项目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参与编制多项国家级护理教育及护理人才发展规划,在护理高等教育与改革、护理科研等方面贡献突出,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等。
    12刘庆峰
    刘庆峰,男,汉族,37岁,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他在语音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方面做出了创新性成就,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办的科大讯飞公司,打破国外垄断,占据中文语音主流市场80%的份额。在推动标准制定,利用国际规则树立民族语音产业壁垒方面卓有成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何梁何利奖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
    13刘泽明
    刘泽明,男,汉族,49岁,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他是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研究完成了两项国内外首创的喷管技术,负责完成的某新型发动机演示验证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第三代固体发动机应用和武器装备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组织完成的某型号发动机有力推进了我国第四代固体发动机技术发展,缩短了与国外的技术差距。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等。
    14江风益
    江风益,男,汉族,47岁,中共党员,南昌大学副校长,教授。他领导的课题组完成了863计划等国家课题20多项,创造性地发展了硅衬底LED技术路线,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产业化和批量生产,改变了国外垄断LED照明核心技术的局面,为我国LED研究和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科学中国人2008年度人物。
    15李玉
    李玉,男,汉族,66岁,中共党员,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为黏菌新种定名的中国人,也是我国第一个对黏菌属、科、目级进行系统分类的学者,三十年来致力于菌物科学及其工程技术和产业化研究,建成了具有国内高水平的菌类种质资源库,构建了完整的菌类教育教学体系,建立了21个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动食用菌产学研平台建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明专利7项。
    16李星
    李星,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宁夏大学副校长,教授,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他在双周期弹性问题方面获得的创造性成果,被直接应用于解决力学问题,为数学力学交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不为沿海发达城市重点大学的高薪聘请动心,安心扎根宁夏,树立了高层次人才留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榜样。他是英国皇家学会学者,美国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等。
    17李兰娟
    李兰娟,女,汉族,63岁,中共党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她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是我国传染病学领域领军人,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探索钻研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疫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难题,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8李光范
    李光范,男,朝鲜族,55岁,中共党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高电压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他长期从事电气设备绝缘与运行、超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负责建设了特高压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持了五十余项科研攻关,解决了设备研制、现场试验等技术难题,研制了国内最早移动式局放试验成套装置,制定标准十余项,为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李素芝
    李素芝,男,汉族,56岁,中共党员,西藏军区副司令员,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他34年来先后攻克高原心脏手术和高山病防治两大世界医学难题,对急性高山病发病机理及其防治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使西藏急性高原病发病率大幅下降,驻藏部队连续14年无急性高原病死亡病例。累计带队巡诊病人30多万人次,赢得了西藏军民的一致赞誉。因业绩贡献突出,曾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双百人物、改革开放30周年军营新闻人物等。
    20杨宝峰
    杨宝峰,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他首次提出“离子通道作用靶点学说”,发现心律失常诱发心源性猝死新机制和药物作用新靶点,研发出大明胶囊等新药,创较大经济效益。在《自然医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被《自然医学》评为2007年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黑龙江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等。
    21吴新涛
    吴新涛,男,汉族,71岁,农工党员,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化学领域,从研执教50年,开拓了无机组装化学研究领域。首次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结构类型的原子簇化合物,被誉为该领域的“国际带头学者”。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科研技术人材,所领导的科研团队受到福建省委、省政府的表彰。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2009年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22张军
    张军,男,汉族,45岁,中共党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教授。他研制了我国首个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平台和空天地一体化的空中交通服务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创了我国民航空管系统向协同空管发展的历史。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重大项目总体技术组副组长,国家空管领域首个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国家大飞机论证组专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
    23张罗
    张罗,男,汉族,41岁,中共党员,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主任医师。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扎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线临床和科研工作17年,主攻过敏性鼻炎这一长期困扰人民群众健康的顽固性疾病,在临床治疗领域取得突破,为该疾病的根治带来曙光。致力扶助西部地区医疗服务,多次在青海和内蒙古等地开展义诊,诊治患者超过4000名。先后获得北京市“五四奖章”标兵、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4张建云
    张建云,男,汉族,53岁,中共党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防洪、水文、水利信息化科研,潜心研究洪水预报理论和模型,提高我国洪水预报精度;研发“全国洪水预报系统”等国家防汛核心业务系统,主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设计和一期工程建设技术工作,构建了国家防汛抗旱减灾决策平台。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二等奖5项。
    25张恩和
    张恩和,男,汉族,71岁,中共党员,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型号总设计师,研究员。他投身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四十余年,在主持研制我国的“撒手锏”项目“太行”发动机过程中,和各参研单位克服重重困难,团结一致、顽强拼搏。该项目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实现了由中等推力到大推力、从涡喷发动机到涡扇发动机、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跨越,对我国航空工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6张喜刚
    张喜刚,男,汉族,48岁,中共党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工。27年来一直在第一线从事公路特大跨径桥梁勘察设计和科研工作,是世界上首座突破千米的第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的总设计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十佳感动中国工程设计大奖、国际桥梁大会乔治 理查德森大奖、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杰出工程成就奖、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混凝土结构杰出贡献奖等。
    27张新友
    张新友,男,汉族,47岁,中共党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他带领团队培育花生新品种23个,在全国名列前茅。建立了花生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育成国际领先的“远杂9102”等种间杂交品种,建立了花生转基因技术体系并获得油酸含量明显提高的转基因品系。在分子育种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推广花生新品种9500多万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科技著作7部。
    28张曙光
    张曙光,男,汉族,54岁,中共党员,铁道部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他长期从事铁路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的技术创新,致力于高速列车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是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的领军人物。主持了时速250公里、350公里和新一代高速列车的研发设计,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列车系列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建立了系统完整的国内制造体系和产业链,推动了我国民族装备制造业和铁道车辆工程学科的发展。
    29陈进
    陈进,男,45岁,中共党员,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研究员。他长期扎根我国西南边陲,十分重视环境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在他的带领下,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开创了科普工作的新局面。他创新性地在云南省首次培养环境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已培养了21名研究生,其中博士7名,硕士14名。他还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为保护当地热带森林建言献策,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30陈曦
    陈曦,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他长期扎根边疆,从事水文及环境遥感研究,在生态安全、水资源管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方面有突出贡献。他主持完成国家973、863、支撑计划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30余项,编写专著2部,发表论文80余篇。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奖,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新疆50年十位优秀科技人物等荣誉称号。
    31陈可冀
    陈可冀,男,汉族,80岁,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研究员,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奠基者及开拓者,带领课题组从事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曾主持整理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3万余件,创办《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英文版。先后获国家、部级成果奖10余项,主编专著20余部,主持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8项,培养博士后及研究生114名。
    32范泉水
    范泉水,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他从事抗毒素研究和病毒研究24年,主持和参加了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研制了我国首个9联冻干精制抗蛇毒血清,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针对西藏高原高寒地区的流行病、传染病及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等开展研究,被誉为“病毒王国的探路先锋”,全军“瞄准战场搞科研,立足本职谋打赢”的先进典型。曾获国家、军队、省级科技成果奖36项。
    33林大泽
    林大泽,男,汉族,47岁,青海西部矿业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他长期在艰苦地区从事科技工作,1998年开始参加青藏高原水利和铁路等建设工程,2003年毅然离开北京扎根青藏高原。主持完成了3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和30多项重要工程的设计,创建了青海唯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和省高层次人才创业园。曾获青海省重大科技贡献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博士后等。
    34林尚扬
    林尚扬,男,汉族,78岁,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他50年来一直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并根据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需要,先后从事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和焊接设备的研究,完成30多项重大课题,解决了我国焊接领域的诸多重大问题,推进焊接技术创新。获得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全国先进工作者、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国际焊接学会终身成就奖。
    35欧阳自远
    欧阳自远,男,汉族,75岁,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天体化学、陨石学、月球与深空探测,比较行星学和资源环境地球化学等研究,先后负责我国地下核试验选场与地质综合效应研究,吉林陨石雨的现场考察与系统研究。担任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具体设计我国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
    36易小刚
    易小刚,男,汉族,47岁,中共党员,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员级高工。他主持参与9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开发的混凝土泵送关键技术将中国混凝土机械提升至世界领先水平,改变了全球混凝土机械市场格局。他参与创建并领导中国工程机械最大研发团队,主持、指导开发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三峡大坝等重点工程,并出口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发明专利2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37周少雄
    周少雄,男,汉族,54岁,中共党员,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国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他长期从事金属磁性功能材料研究和应用工作,取得了多项重大应用成果,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
    38周怀营
    周怀营,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教授,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他24年来扎根西部,长期在材料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一线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稀土相图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核心学术论文120多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2项科研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教育部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39郑时龄
    郑时龄,男,汉族,69岁,中共党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实践,为推动上海及其他城市的建设,完善城市空间品质,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和历史建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筹办及宣传,参与世博会总体规划审查,以及主题馆和中国馆的展示策划和审查。曾多次获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2008年获全国高等学校教育名师奖,并获得许多国际荣誉。
    40赵治海
    赵治海,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他攻克了谷子杂优利用的关键技术,并应用于生产,最高亩产810公斤,填补了世界空白。杂交谷子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又一重大贡献,曾得到温家宝总理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的充分肯定,在我国北方11个省示范推广400万亩,把干旱地区粮食亩产量从200-300公斤提高到400-600公斤。杂交谷子可靠天然降水增产,减少了地下水开采,对水安全意义重大。
    41南志标
    南志标,男,汉族,59岁,中共党员,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扎根西北,从事草业研究、教学、生产40余年,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并广泛应用,使示范区草地生产力接近发达国家同类草地,实现了土地增产、农牧民增收、环境改善,对推动草地畜牧业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国家“天然草地保护”等重大工程提供了科学与技术依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引智贡献奖等。
    42钟南山
    钟南山,男,汉族,73岁,中共党员,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早年曾留学英国,投身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五十年,是推进我国呼吸病学发展迈向国际前沿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先后主持多项重大课题,获国家及省市多项殊荣。在非典疫情中,率先带领团队投入救治行动,确立广东病原学,组织广东非典防治研究,获国际上最高存活率。在甲流防治中,成功抢救多例重症甲流患者,参与制定卫生部治疗方案。
    43施正荣
    施正荣,男,汉族,47岁,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研究员。他2001年回国创办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该公司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电池规模化生产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9年电力产能1400兆瓦,产量704兆瓦,销售收入超160亿元,居晶体硅太阳能组件企业世界第一位,总销量和营业额第二位,引领和带动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曾获江苏省和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一等奖,专利授权76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
    44洪茂椿
    洪茂椿,男,汉族,57岁,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领导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世界首创“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获评200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构建了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工程产业化”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出并实施国家科技863项目“高功率激光晶体材料的研制与产业化”,使我国光学晶体产品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国际市场,使我国成为激光晶体大国。
    45夏庆友
    夏庆友,男,汉族,45岁,中共党员,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他主持国家973、863等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精细图、遗传变异图等重大标志性成果,并取得功能基因组研究重要突破,使我国居该领域国际领先水平。曾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3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32项,著作1部、参编1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SCI影响因子逾180分。
    46唐波
    唐波,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他在绿色化工、分子及纳米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等领域,提出了绿色化工理论模型,建立了40余种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在分子及纳米荧光探针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5项,曾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5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47曹福亮
    曹福亮,男,汉族,53岁,中共党员,南京林业大学校长,教授。他28年来始终致力于银杏等重要经济树种的良种选育、定向培育和加工利用研究,在银杏和林木抗性研究方面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先后主持了28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鉴定和验收成果20项,选育出银杏新品种26个,筛选出抗性强的树种、种源、无性系35个。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专利5项,发表论文198篇,出版专著和论文集13部。
    48彭心宇
    彭心宇,男,汉族,51岁,中共党员,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院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他曾赴英国剑桥大学、日本国家肿瘤中心医院、新加坡管理学院等留学,30多年来坚持工作在医疗、教育第一线,攻克了困扰牧区群众的常见高发寄生虫病——肝包虫病的复发和残腔并发症的两大难题,其研究成果写入世界卫生组织包虫病诊治指南,并作为国家包虫病免费救治项目外科治疗的首选方式推广。
    49樊代明
    樊代明,男,汉族,57岁,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消化病学专家。他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在胃癌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牵头建立了技术先进、设施配套完善的消化病专科医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消化疾病微创诊疗技术人才,推动了消化疾病微创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
    50魏晓峰
    魏晓峰,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他从事国防科研工作近三十年,团结协作、踏实勤奋、勇于创新,成为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器研究领域的科技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所率团队成为国内从事该领域研究最出色的团队之一,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高技术研究、国防预研和专项工程等任务,为我国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器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