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牙子视频观后感:為了我們的孩子而寫的求生手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7:36:12

為了我們的孩子而寫的求生手冊

         一個在千禧年出生的孩子… 2020年時,雙十年華的他青春正盛,但這一年,原油產量急速下滑,而全球的能源需求比2000年時高出60%、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高出50%;全球均溫將比2000年時,上升0.4~1.0℃。 但..2030年時,三十而立的他正要昂揚,但這一年,全球人口暴增到80億,全世界有10億人深受饑荒之苦、有45億人面臨嚴重的缺水壓力;要找到7個地球,才足夠讓所有人過豐衣足食的生活.....

 

0-1 【導讀序】給孩子一個安全、可以生存、永續的世界


一個在千禧年出生的孩子…
2020年時,雙十年華的他青春正盛,但這一年,原油產量急速下滑,而全球的能源需求比2000年時高出60%、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高出50%;全球均溫將比2000年時,上升0.4~1.0℃。

2030年時,三十而立的他正要昂揚,但這一年,全球人口暴增到80億,全世界有10億人深受饑荒之苦、有45億人面臨嚴重的缺水壓力;要找到7個地球,才足夠讓所有人過豐衣足食的生活!

如果這就是我們的孩子要承擔的未來,你是否願意不計一切,全力挽救這些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機?
是什麼樣的因素,造就了沒有安全與保障的未來?
如果看不清問題的真相,就無法找出正確的答案!
不需要瞭解地球如何運行,也不用懂得國際政經局勢,
只要是願意為改善我們的世界而付諸行動的政府機構、民間企業、所有組織與個人,
都能夠從書中各種驚心動魄的關鍵數據,看見問題的癥結、找到解決的方案。

擁擠的地球上,每年增加一整個德國的人口,
每年在世界各地有1億3,000萬個新生兒誕生。地球所負載的人口,目前已經比大家都能舒適居住的人口數超載了三倍多。
超載的全球列車,還有多少空間?
《為了我們的孩子而寫的求生手冊》,獻給所有關心自己與孩子的未來的人!

給孩子一個安全、可以生存、永續的世界
~尼爾森 /本書作者

身為一位核物理學者,我不太像是環境保護論者。但我長期以來的生活與工作都投注在實質環境的研究,而且非常樂於將我的研究成果與大眾分享。

多年以來,我一直在談論全球環境的變遷趨勢,包括到社區演講,或到大專院校、公開會議和地方電台分享。我最常感受到的回應是,聽眾還想要知道得更多。尤其是電台聽眾,他們比起其他人更是顯露出對環境的關心。因此,常有許多人跟我索取有關全球變遷的資料,或甚至是希望有一本由我撰寫這類主題的書。一開始,我只是自行出版一本簡易的手冊,書名為「七雷發聲」(The Seven Thunders)。但很快的,我也認知到一本完整的專書是必要的。

這本《為了我們的孩子而寫的求生手冊》,是我試著整理出最重要的資訊與數據,好讓大家能清楚的瞭解全球環境的變遷;我在書中試圖告訴大家的是:如果這些變遷趨勢沒有停止,我們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貌。我在這本書中不只列出實質環境的退化趨勢,也指出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局勢,包括國際間日益嚴重的緊繃關係和衝突事件。

我希望能夠給一般讀者足夠的資訊來理解全球或地區的發展,而不需要自行在眾多的專業出版品中摸索。不過,我也在附錄中完整的列出這些參考數據與資料來源,好讓有興趣進一步研究的人有所依循。

這本書就是為了我們的孩子的未來而寫的,因為他們正是我們當今所做所為的承擔者。我們有責任瞭解這些議題,並且採取必要的行動,以確保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安全、可以生存而且永續的未來。

你將會在書中讀到許多複雜而困難的議題需要解決,這些任務並不輕鬆,但如果我們因此而感到畏縮或沮喪,則是錯誤的態度。我們必須有成熟的回應方式,必須理解這些問題、認清源頭,然後投注所有的精力來解決它。

我們還沒到全盤皆輸的境地,我們有專家和技術,一定能替我們的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現在已經有許多企業開始提供對環境友善的商品和服務,也有許多組織和科學家在解決環境和社會的問題,我們應該與這些團體或個人一同努力,盡我們的全力來支持他們。

我們過去從來不需要理解這類變遷,也從來沒有面對像現在如此大規模危機的經驗,更從來沒有需要像現在這樣——付出所有努力,以逃離這些危機。

我希望藉由這本書,能夠讓這些變遷趨勢成為高中生或大專院校學生關心的議題。這些年輕人的精力充沛,又有源源不絕的創意點子。未來是屬於他們的,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一定可以正面影響未來的變遷趨勢。

最後,我也希望跟我同一世代的人,包括政策制定者、決策者和記者,都可以因為本書而受益。但願他們能夠因為這本書而受到鼓勵,進而運用他們的影響力和人生經驗,來扭轉那些我們不希望在未來發生的事件。

【目錄】
為了我們的孩子而寫的求生手冊--- 七個決定未來的全球變遷趨勢
推薦序: 用智慧留給子孫潔淨的地球/鄭崇華
前 言: 給孩子一個安全、可以生存、永續的世界
序 論: 全球變遷,將帶我們去向何方?
Chapter 1. 全球危機,迫在眉睫
Chapter 2. 人口暴增--三個地球還不夠
Chapter 3. 大地荒蕪--剝削自然,仍養不活全世界
Chapter 4. 水源枯竭--水資源競奪大戰,即將展開
Chapter 5. 大氣遽變--我們將因為天氣而破產
Chapter 6. 能源危機--全球2.2兆桶的原油儲量,已經用掉了一半
Chapter 7. 社會傾斜--進步的表象背後,是向未來舉債
Chapter 8. 衝突升高--憎恨與絕望,帶來恐懼與毀滅
Chapter 9. 在全球變遷的逆境中,找尋生路
Chapter 10. 認清極限,才能求生
附錄A 各章數據列表
附錄B 可用水量的度量指標
附錄C 能源單位簡介
附錄D 生物戰爭

【作者簡介】
尼爾森
尼爾森出生於波蘭,曾任澳洲國家大學核物理研究室主任,並陸續在波蘭、英國、瑞士及德國等物理研究室任職;目前任教於澳洲龐德大學(Pond University)。尼爾森是一位長期關注全球環境變遷的核物理學家,因為時常在課堂上、社區中、演講時,以及在廣播節目裡發表對全球環境的關鍵發展趨勢的觀察,收到熱烈的迴響,於是決定將他在研究與教學生涯中,最鍾情的研究與發表成果化為淺顯文字、歸納成清晰圖表,為所有關心人類未來發展的讀者,指出攸關生存的全球變遷大趨勢。

0-2 【序論】全球變遷,將帶我們去向何方?


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大力的天使從天降下……
大聲呼喊,好像獅子吼叫。
呼喊完了,就有七雷發聲。

     ~《新約全書》啟示錄 10:1-3


提高警覺,注意全球變遷的訊息
許多警訊般的事件已經在我們身邊隨處發生,但卻鮮少有人注意到這些警訊。與我們的短暫生命相比,這些事件的演變速度實在太過緩慢,以致於無法對我們發出持續性的警告。再加上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變遷、充滿競爭且高標準要求的世界裡,我們總是過於忙碌,無暇蒐集、分析資訊,也缺乏時間去研擬適當的詮釋及切要的結論。因此,我希望能透過書中扼要的介紹,有助於大家跨越這些障礙。

一般而言,這些警示事件不會發生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當我們獲知這類的事件發生時,往往也不會太過重視。就算是劇變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我們也認為那不過是偶發的單一事件,然後趕緊投注精力及資源去解決這種「地方性」問題後,又回歸到正常而忙碌的生活。

此外,我們也可能漸漸習慣了這些警示事件的發生,所以變得不夠敏銳而缺乏警覺心;或者是太過自信,總以為我們已經瞭解一切了。

七大全球變遷趨勢,是我們正面臨的迫切危機
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讀者瞭解全球變遷趨勢與每個人自身的關聯。因此,我試著將這些全球變遷趨勢歸納出明確的類別,並且自我設定要滿足下列三項原則:盡可能涵括所有趨勢及事件;盡可能準確的歸類這些事件;盡可能整理出最精簡的類別。
以下是我在這本書中,嘗試列出完整、容易理解並且簡單扼要的全球變遷7大趨勢:
1.人口暴增
2.大地荒蕪
3.水源枯竭
4.防護失靈
5.能源短缺
6.發展倒退
7.警戒升高
這7項全球變遷趨勢正展現了我們生存世界的現況。第1項趨勢描述的是全球及區域性不尋常的人口成長;第2至5項說明的是地球實質環境的改變;最後2項趨勢,則說明了人與人間互動關係的改變。在這7大趨勢中每一類別的事件,通常都會與其他類別有所關連或交互重疊;而每一個事件的出現,都一再提醒我們正面臨迫切的危機 。

當我們在討論環境議題時,往往只侷限在實質環境的改變,因而無法完全反映出全球趨勢的圖像。要瞭解全球變遷趨勢,勢必要將社會面向的議題也納入。即便有些全球性的議題已經超出了我們所能控制的範圍,但透過先後次序的重新排列,態度、目標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們仍有機會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舉例來說,冀望全球人口的成長能大幅減緩,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務。但透過行為的改變,我們就有機會減少環境的破壞;只要改善地球資源的分配方式,就能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一個穩固的未來。

我們在這本書中將探討的7大全球變遷趨勢,有項獨特的共同特徵:大部分的事件只起因於少數國家的影響。包括人口成長主要集中在幾個國家內;資源消耗也只集中在少數國家內,而這些國家正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兇。更重要的是,瞭解哪些國家扮演了影響全球趨勢的關鍵角色,將有助於擬定策略,合理的改變這些令人不悅的趨勢,避免全球危機的惡化。

全球變遷的數字證據,請見附錄A
一般而言,有兩種寫書的方式,一是平鋪直敘的紀實,另一種則是呈現許多數據以供探究與討論。如果純粹以文字來描述世界的現況,相對來說較為容易,閱讀起來也比較輕鬆。但用數據來佐證現況則較為困難,讀起來也比較費力。不過,數據的表達效果較明確,比文字敘述更具說服力。

以數據來呈現需要根基於可靠的資料來源或數字分析,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採用官方或具權威代表機構的資料,也要先檢視其中數據的意義,而要整合不同出版品中的數據則更是辛苦,因為有些數據之間只有細微的差異,但有些卻是天差地遠,要花費許多力氣來整理。

一般而言,描述世界現況的數據通常不是精準的計算,而是概略的估算。資料的準確度則依類型而有所不同。舉例來說,若要準確的測量地下水或原油的蘊藏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也無法確知不同地區或國家究竟消耗了多少能源。此外,我們也無法確定每天死亡的人口中,有多少是因為饑荒而死,還是因飲用水傳染的疾病而死。

許多統計資料往往無法即時取得,要等上好幾年,不同的蒐集方式也會產生不同的資料。我只能在既有資料來源中尋找值得信賴的管道,並小心求證。在本書中,我將許多重要的資訊整理成表格,放在附錄A中,每張表格下方都註明了資料來源,並舉例解釋表中數據的涵義;每一章的文字裡,也會出現許多整理自表格的重要數據。如果各位讀者有興趣,可以多花點時間將各章內文與附錄A對照閱讀,相信會受益良多。

認清混淆視聽的假警報
有些人熱中於詮釋、解讀這些全球趨勢和事件,並做出戲劇化的預測,既有的文獻中不時都會出現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的宣告。這些人不斷用一些荒謬、帶點娛樂效果、迷惑人心、刺激或擾亂情緒的言論,試圖引起別人的注意。但這類世界末日宣告所帶來的困擾在於,許多人接受了這些論點,而將那些真正指出全球問題的警訊與之混為一談,而不把真實的警訊當一回事。

全球科學家,共同對未來發出警告
過去一百年來 ,不斷有人提出全球危機的警訊,包括懷疑論者、有洞察力的人、過濾資訊的人、謹慎提出結論的人等。這些年來,這類的警訊愈來愈多 ,陳述清晰且為數眾多的警訊,讓我們不能再不留意它。我很難在這本書裡將所有的警訊詳列,但有2項文件必須要提出來給大家參考:一份是由58個科學學術機構共同簽署,在1993年發表的聯合聲明:〈人口成長、資源消費及永續世界〉 ;另一份則是超過千位科學家所共同簽署的聲明,於1992年發表的〈全球科學家對人類的警告〉,其中有不少簽署者曾獲諾貝爾獎的殊榮 。

你可以順應全球趨勢,也可以選擇形塑未來
趨勢代表未來,但我們也僅能憑藉過往經驗的分析做出猜測。即便是採用複雜的預測模式的股票市場,也可以接受來自經驗分析的預測。因此,我們可以運用各種可靠的步驟來預測全球發展,這類的預測能提供有充分根據,但也有附加條件的結果。然而,即便是先知的預言,也都宣稱預言有時效性,那麼,也許我們的未來沒有那麼糟。

預測也會因為不同的選擇、條件及假設而有不同的結果。舉例來說,全球情境模擬小組(Global Scenario Group)提出了4種未來的全球發展情境:市場導向(market forces)、政策革新(policy reform)、堡壘世界(fortress world)、重大變革(great transition)。聯合國環境計畫(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am, UNEP)則將這4種情境稱為市場至上、政策至上、安全至上、永續至上 。市場至上指的是市場導向的未來世界,假定生態承載力沒有上限,可以無限制的支援全球發展及工業化的情境;政策至上則指出只有關心、認同環境議題的政策整合,才能替每個人建立一個更好的未來;安全至上則是描述一群特權者,只關心自身利益的保護心態,忙著確保他們自身的安全堡壘,不管外在世界的需求;永續至上則描述我們必須徹底的改變我們的行為,無私的關懷每一個人,並且在環境議題裡貢獻自己的心力。

有趣的是,這幾項情境全都傾向於支持全球經濟的持續成長,只有永續至上(或稱重大變革)指出要推動全面性的改善,包括減少衝突、性別平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廣植森林、節約用水、國際平等、消弭饑荒等。看來,我們還是有一種不同的選擇。只要運用適當的全球管理策略,我們就有機會同時擁有經濟成長及永續的未來。

有些科學家認為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獨特的地質年代,稱為人類本位紀(Anthropocene),這個名稱的用意在強調人類活動對全球環境的強烈影響。全球未來的發展,不光是由全球變遷趨勢來決定,也會因為我們的回應方式而有不同的演變。如果我們維持往常所有的發展模式 ,什麼也不做,我們的未來可能就會像市場至上所預測的發展取向。這樣的發展途徑,離我們最不想要的堡壘世界,只有一步之遙。

我在這本書裡所描述的未來景象,大部分都是先假設我們什麼也不做而得到的結果。但我們還是有選擇權:一是積極參與行動,形塑我們的未來;二是放棄一切,就讓現有的全球變遷趨勢引領未來的發展。

西班牙小城---畢爾包的例子,或許可以做為我們學習的典範。過去曾因工業革命而被摧毀且荒廢的畢爾包,現在已如鳳凰般浴火重生,充滿了再生的力量與活力。我們還是有機會修復全球的破損、復原環境,只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就能增加地球的承載量,並且創造一個永續的未來。

我們可以評論那些試圖提出警訊的人,找出他們論述中的錯誤,卻忽略那些具有說服力的證據;我們可以嘗試著證明誰對誰錯,看誰得分。然而,我們也可以踏出建設性的一步:接受具有說服力的論述、糾正錯誤的觀點,並且全力以赴達成永續未來的目標。

 

0-3 【內容試讀】第1章:全球危機,迫在眉睫 (部份)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接受,
我們遲早都得為侵入自然環境的各種行徑付出代價。

    ——康默納(Barry Commoner, 1917-,美國生物學家暨環境保護論者)


在序論中羅列的7大項全球變遷趨勢中,我們可以歸納出4個共同特徵:
1.這些趨勢都伴隨著實質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加速惡化。
2.這些趨勢展現了人類史上第一次面臨的全球極限:包括生態極限、社會動盪苦難的極限、人為破壞環境的極限。
3.這些趨勢全都發生在200年內,這段時間只是人類史上極短的一小段時間斷面。
4.預計這些趨勢將集中在二十一世紀中期愈發明顯,屆時我們可能會歷經全球維生體系崩解的劇變。

雖然我們的環境意識已經普遍升高 ,但卻仍然沒有認真去面對環境及社會議題的嚴重性,仍舊以為生活會運作如常,但其實我們正面臨一連串不尋常的事件。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提供人類適居條件的星球,我們的第一要務應該是要確保地球的安全、穩固及適居。

包括你我在內的每一個人,都是扭轉全球變遷的關鍵
人口暴增,是全球變遷的主因。另一項較不明顯、但也加速全球條件惡化的因素則是:人類的行為;也可以說是人類的天性、意向或文化 。

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在於:改變我們的行為,就有可能改變全球趨勢的發展,並扭轉危機為轉機。但行為的改變,意味著我們要對抗自己的本性與愛好。人類的行為有一部分是相對良善的,希望讓生活更舒適、愉悅。但人的天性也有邪惡的一面,反映在貪婪、憎恨、自私、缺乏合作、報復、好戰、惡行、喜於傷人等天性。如果我們想要保障下一代的未來,就要改變對待自然及彼此的方式,而這絕對不是不勞而獲的容易事。

我們真的富有嗎?
從表面上看來,人類的財富的確是在積累,但僅限於少數國家。地球是我們的資源所在,卻因為長期遭受漠視及過度剝削而逐漸貧瘠。資源的短缺也終將反映到財富的匱乏。

我們已經看到了世界各地實質環境退化的例子:乾淨水源、豐沃土壤及生物多樣性的快速耗竭;土地、水及空氣的汙染;不當的濫伐森林及過度漁撈等。環境的退化,逐漸損害全球糧食的穩定生產、增加健康的風險,更是現在與未來經濟損失的重要原因。諸如不乾淨的水、衛生設備的缺乏、饑餓、都市空氣汙染、暴露在有毒化學物質的環境,以及氣候變遷等環境風險因子,都會影響人類的健康。

全世界5歲以下的幼童,約占總人口的10%,但因環境因素引發的疾病,有40%都是由幼童罹患。目前在世界上,大約有1億5,000萬名幼童飽受饑餓之苦,每年約有340萬名幼童死於饑餓,每天則約有5,500名幼童死於因空氣、水、食物汙染而引發的疾病 。

為了保衛糧食,我們跟魔鬼交易?
全球的可耕地資源相對有限,而肥沃土壤又分布不均。不永續的農場經營及土地資源的不當管理,都會造成土地的退化及土壤生產力的流失。為了擴充農業,我們大幅縮減森林及牧地的面積;為了讓糧食作物生長,我們動用日漸稀少的水源;為了提升可耕地的生產力,我們使用肥料;為了保護作物,我們使用殺蟲劑、除草劑及殺菌劑。在這場糧食保衛的交易戰裡,我們同時殺死了可以豐饒土壤養分及生產力的生物,也汙染了空氣和水。

不自知的慢性中毒
據估計,目前約有超過10萬種的化學合成物,而且每年陸續增加約200至1,000種新的化學物質 。這些化學物質中,大部分都是有毒的。據萊昂茲(Lyons)在歐洲、美國及其他地區的研究發現(Lyons, 1999),母奶及人體脂肪中含有26種有毒化學合成物及2種重金屬(鉛和汞)。1990年代早期,每全世界年統計約生產4億噸的有害廢棄物 。

有些地區的有毒化學物質濃度更是高,包括北美五大湖、加拿大卑詩省、美國佛羅里達州、挪威、俄羅斯、日本、衣索匹亞、巴基斯坦、南非及中途島 。依據許多文獻的討論,其中有兩類最具毒性及危險性的化學物質: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和持久性有機汙染物。.....
(未完)

 

0-4 【內容試讀】第2章:人口暴增-- 三個地球還不夠 (部份)


除非資源成長的速率等同於人口成長,否則我們將永遠無法滿足這個饑渴的世界。
每個男人及女人,包括每一個國家,都必須在道德良心及政策面上做出決定,來面對這個嚴重的問題。

——詹森(Lyndon Baines Johnson, 1908-1973,美國第36任總統)


全球人口的快速成長,本質上不是問題,但如何才能找到足夠的空間,好容納與日俱增的人口才是問題。全球人口會持續增加?還是會漸趨穩定?穩定的背後又隱藏了什麼樣的問題?環境極限是否會影響全球人口的成長?

超載的全球列車,還有多少空間? 
球的承載量是多少?這是許多研究者都試圖要回答的問題,但對於地球上到底能居住多少人口,大家卻沒有共識。長期來看,地球或許只能負載20億人口,但在一定的限期之內,最高也許可容納120億人口。

地球承載量的多寡,取決於各國的消費水平及地球的生態承載量,但也取決於承載量的定義。舉例來說,一輛火車的承載量該如何定義?是依據大家都能夠乘坐舒適的座位數,還是該計算座位及立位可容納的總人數?或者是讓車內擠得像沙丁魚罐頭,還有人掛在窗邊、擠上車頂,再以這樣的總人數做為承載量的定義呢?

什麼樣的消費水平,才能適當的決定世界應有的人口數?是要以美國的消費水平為基準,還是歐洲或全球的平均消費水平,抑或是衣索匹亞的消費水平?

或許這些都是學術界可以討論的有趣課題,但這樣的追問卻可能會錯失重點。因為真正的關鍵在於: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全球人口數已經相當逼近地球承載量的極限;在這樣的基礎上,詢問諸如此類的問題才有意義。

假如你在一條狹小的山路上開車,想要找出自己能開得離懸崖邊緣有多近,是很愚蠢的,因為光是緊盯著路面,就會知道沒有多少出錯的餘地。同樣的,我們不能無視於人口的持續成長,因為每一年,我們都更加逼近極限的邊緣。

這輛全球列車已經裝載太多的人口,即使在頭等艙裡還算舒服,卻也逐漸能感受到壓力,因為門外或窗外不時傳來要求開門的聲音,甚至已經有人偷偷溜了進來。我們這些坐在頭等艙裡的人,很難想像二等艙及三等艙裡的生活景象,我們也盡量避免去想起。但我們還能在這樣舒適的小包廂裡待多久?沒有人知道明確的答案。

然而,有些人仍然宣稱地球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每一個人,他們實在應該搬去擁擠的車廂,待在那裡體會不舒服的滋味。

全球人口成長的速度有多快?
很久以前,全球人口還不到1億人,年成長率也微不足道,每個人所能享有的空間非常充裕。這樣近乎穩定的狀態,在西元第十世紀之後開始出現改變的徵兆。到了西元1500年,全球人口已達5億人,200年後增加為6億,西元1800年則竄升到10億人(見表2-1)。

在全球人口成長初期,這樣不尋常的增加被描述為人口暴增,但很少人知道這樣描述的準確度為何。直到1930年,全球人口增加至20億,才確認人口的確是在暴增。從那之後,全球人口數以驚人的速度增加,到了1999年,全球人口已達60億。

如果用趨勢圖來表示,就會發現全球人口的成長曲線,從近乎水平急遽升至近乎垂直的狀態,甚至延伸到無限大,但地球卻不可能承載無限大的人口數。在這樣的成長狀態下,地球生態必然會以某種型式崩毀,而且很快就會發生。

擁擠的地球上,每年增加一整個德國的人口 
每一分鐘,在世界各地有250個新生兒誕生,每一年則有1億3,000萬個新生兒。全球人口的增加約有90%集中在開發中國家。

想像有一個計數器,以每秒數4次為頻率,而且它還愈數愈快,這正代表全球新生兒報到的速度。這個計數器日日夜夜都在計數,一週過了又一週、一年過了又一年,時間無情的為這個擁擠的地球帶來更多人口。

每一分鐘,約有100個人死亡,每一年則有5,000萬人口死亡,這代表每年全球人口的淨增加有8,000萬人(大多集中在開發中國家),這個數字相當於每年增加了一整個德國的人口數。因此,理想上來說,全球也應該每年都增加一塊和德國面積一樣大的土地。

非洲和亞洲是人口暴增排行榜的榜首,也將會是最早感受到環境極限影響的地區。目前這些地區的消費能力相對來說還算低,但卻會逐漸增加。地球所負載的人口,已經比大家都能舒適居住的人口數超載了三倍多,奢望要有個每人都能舒適居住的未來,看來已是個不切實際的妄想。也許人口暴增會平緩的過渡到一個平衡點,但也可能因為人口稠密地區的人口大量提早死亡,才使得人口暴增的情形減緩或停止。

我們雖然很難控制人口的成長,但我們的行為卻可以強化或減弱人口成長帶來的衝擊。我們的生活需求可以少一點利己主義、學著與人及自然和平共處,多關心環境議題等。我們的視野要擴展到下一代,並且學習一種新的照顧方式——不只是餵飽他們、打扮他們,然後送他們去上學,同時還要確保我們不會留下一個不穩定的生存環境給我們的下一代。

全球只有12%的人,有幸住在富裕國度
根據官方文獻記載,全球人口在1999年10月12日成長到60億人口。我們並沒有大肆慶祝這樣的紀錄,因為我們深知人口暴增並不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到了2002年中,全球人口更超過62億人。

在2002年中,世界上諸如加拿大、美國、北歐及西歐、日本、澳洲、紐西蘭等富裕國家,人口只有增加至7億5,000萬人,約占全球人口的12%;若再加上東歐、南歐及俄羅斯等國家的人口,也只有11億9,700萬人,約占全球人口的19%。
因此,全球大約只有12億人住在較富裕的工業國家,其他的50億人口則都住在較為貧窮的開發中國家。全球人口約有75%都集中在亞洲(占61%)和非洲(占14%)。

我在這裡要請各位讀者先記住下列的數字:全球約7億5,000萬人住在較富裕的地區;約有12億人口住在工業化地區。這些數字將有助於我們稍後理解關於人權剝奪的問題。

第100億名人口,將在本世紀中報到?
我利用年平均成長率計算了未來的人口數 。我沒有採用雙曲線函數來計算,因為全球人口不可能成長到無限大,我們必須找出人口暴增的極限點,因此要採用不同的方法。我將預測人口成長的結果整理如表2-3。

這些預測人口成長的計算共經過二個步驟。第一步是先利用不同的數學函數分析年成長率,然後再找出最適宜的函數來預測未來的人口數,並得出三組不同的預測結果:低水準成長、中水準成長、高水準成長。其中的兩組預測皆認為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末前達到最大值,這些簡單的預測與其他作者的預測也都相差不遠。

例如,我的三組預測都顯示在2025年左右,全球人口會達80億,其他作者的研究結果大約是71至88億之間;我預測到了2050年時,人口會達92至96億之間,其他作者的研究結果則大約是77億至113億之間。我做出的低水準成長預測中,指出2025年時人口將達79億6,400萬人,2050年時人口則達91億6,500萬人,這兩項數據分別與人口資料局(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PRB)所列出的78億5,900萬及91億400萬人(PRB, 2002),大致相近;我的預測只高出了一個百分比。(未完)

 

0-5 【內容試讀】 第7章:社會傾斜--進步的表象背後,是向未來舉債 (部份) 


文明是如此令人難以忍受,
但是當它成為世界的教條,似乎也就沒那麼不能接受。

——李瑞(Timothy Francis Leary, 1920-1996,美國心理學家)

文明不惜犧牲多數來成就少數。
——奧爾科特(Amos Bronson Alcott, 1799-1888,美國教育家、哲學家及改革者)

我們這些住在工業國家的人,人口算起來是相對少數,很難看到世界各地的貧窮、苦難、社會動盪和正在迫近的危機。我們住在一個利益導向的小社會裡,生活水準相對算高。如果以各種商業產品作為衡量世界發展的指標,那麼地球上的生活看來似乎是愈來愈好,因為有愈來愈多的新產品上市,而且也愈來愈便宜。

1992年時,曾有個電腦模擬研究顯示,在我們什麼改變也不做的前提下,全球生產量直到2020年以前都會持續增加,在達到那時的顛峰之後,生產量就會開始穩定下滑。然而也有研究結果說明,倘若改變我們的態度和行為,我們的未來將會比較有保障。經濟成長和永續發展可以並行不悖,地球也不必然會毀滅,但我們對待地球的方式勢必會形塑我們的未來。

如果我們什麼改變也不做,不利的趨勢將會在2020年之後更形嚴重,而全球危機的徵兆其實早已經出現了。世界發展不應該只用生產量、GDP(國內生產毛額)和價格來衡量。在前幾章我們討論過的許多面向,都顯示地球的狀況沒有好轉。在這一章裡,我們要來探討正在擴展的人類危機,包括國際間或國內不平等的深化,還有社會動盪不安的各種樣貌。

我們的世界,真的愈來愈進步?
發展指標是個很有用的工具,但也容易使人誤解,我們必須小心謹慎的運用這些指標。在過去的200年間,科學與技術的大躍進,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而且已經有許多指標可用來證實和描述我們的成就。舉例來說,比起過往年代,更多人有機會可以接受教育,也更加健康或長壽。
但是,究竟是誰在科學與技術的進展下受益最多?未來又有誰可以因為發展而受益呢?

舉例來說,是誰可以因為幹細胞研究或基因工程的發展而受益?這些科學領域的進展將用來幫助全世界的人改善生活品質,還是只造福了某些特定的群體?這些免費的自然資源將讓全人類受益,還是只讓少數有錢的企業和個人享用呢?

GDP可以用作量測經濟發展和繁榮程度的指標,但卻無法說明內部貧窮的程度,而即便是高GDP的國家內部也有貧窮問題;此外,GDP也無法反映出世界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成本。

全球財富的量測指標是GWP(gross world product,世界生產毛額),目前GWP正在穩定的增加,個別國家的GDP也在成長當中,包括工業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不過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GDP成長幅度較大,多數國家的GDP值仍低。若回溯至1820年的資料,我們將發現貧窮國家的GDP多年來大致維持不變,甚至有一點逐步下滑的趨勢 。

在發展進程的偽裝下,所謂的進步、發展與文明,實際上卻自相矛盾的導致環境、社會及生活品質的退化。就在發展進程的表象底下,隱藏的是日益嚴重的衰敗。

然而,如果仔細檢閱這些數據,將發現開發中國家在1998年的幼兒死亡率,仍是工業國家在1960年時的2.6倍。至少就這個指標看來,開發中國家仍遠遠落後於工業國家。撒哈拉沙漠周邊的非洲地區和低度開發國家的幼兒死亡率,更是工業國家在1960年時的5倍之多。每年,開發中國家約有1,100萬名幼兒死於已可預防的疾病 。

從這樣的指標來看,開發中國家平均落後工業國家約30年,低度開發國家落後約50年,撒哈拉沙漠周邊的非洲地區則落後約70年。

有些個別國家的落後程度更為嚴重:如阿富汗及索馬利亞與工業國家的發展差距達90年;尼日則落後140年;獅子山共和國是160年;安哥拉則是落後200年。

從全球來看,學齡孩童的小學就學率從1990年的80%上升至1998年的84 %。然而,全球仍有1億1,300萬名孩童缺乏就學機會,其中更有97%全是住在開發中國家 。自1980年起,撒哈拉沙漠周邊的非洲地區的就學率已經在下滑。孩童的就學機會一般仍以男孩為主:沒上小學的孩童中,有60%是女孩。全球共8億5,000萬名文盲中,女性就占了5億4,000萬 。此外,就學率指標也沒提到究竟有多少孩童真的唸完小學。

全球目前約有5億人口使用網路,估計在2005年會增加到10億人。網路的確是個分享資訊的有效工具,但這些使用者中,有72%是住在高收入的OECD國家,這些國家的人口僅占全球人口的12%,其餘的地方則仍處於虛擬的黑暗世界之中。根據估計,全球大約有1億6,400萬的網路使用者(約占5億名使用者的三分之一)都住在美國。

從1990年到1999年間,全球每天收入在1美元以下的人口比例 從29%降至22.7%,看來是個挺不錯的進展。但由於全球人口持續成長,每天收入低於1美元的實際人口數,只是從1990年的13億人降至1999年的12億人 。

開發中國家若要追趕上工業國家的繁榮景象,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如果再加上其他如土地、水及能源等資源限制因子,開發中國家的未來其實並不樂觀。縱使全球的生活水平的確有在改善,也僅限於一小群人而已。這樣的進步不只是人數有限,同時也極為不永續,因為我們濫用自然資源,也留下了日益嚴重的環境退化問題。

GDP的成長,只是進步的假象
GDP顯示的是一種金融貨幣的交易,但卻排除了許多可以描述發展進程的重要因子 。若要量測發展進程,比較好的指標是「真實發展指標」(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 GPI),它與GDP相似,但涵蓋更多因子在其中,包括志工組織免費服務的價值,還有因經濟活動導致環境破壞的成本。對於量測一個國家真實的經濟成長狀況而言,這些額外的因子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因子(如志工組織免費服務的價值)具有經濟成長的加分作用,有些因子(如環境破壞的成本)則是減分作用。GPI顯示出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其實並不如我們所想的強盛 。

GDP顯示的只是發展進程的幻象,掩飾了環境透支的赤裸真相。我們跟未來舉債,在現在揮霍,然後用GDP的數字來自我滿足。
目前我們還缺乏GPI統計數據的列表,因此GDP還是可以作為相對繁榮程度的指標。或者,GDP也依然可以用來量測絕對繁榮的程度,只要我們記住這些所謂的繁榮,其實是奠基在漸增的環境赤字上。環境赤字通常不是反映在穩定的經濟衰敗,就是反映在經濟的快速下滑。

富者愈富,窮者愈窮
在國家之內或國與國間,甚至是全球人口的財富差距都可以計算。原則上,只要不富有的人還足以支應生活,財富分配不均並不是什麼天大的錯誤。因此,我們總是宣稱要消弭貧窮,而不是要減少不平等的問題。

多數人在爭論時總是這麼說:只要富人的財富累積沒有讓窮人變得更窮,那麼收入不均也就沒有什麼錯。

但是,生活消費的增加該怎麼辦?物價上漲對富人可能沒什麼影響,但對於仍維持相同收入的窮人來說,能買的東西卻變少了。因此,社會的貧窮階層不是只覺得收入相對減少,而是他們真的變窮了。即便現有的貧富差距不變:假設富人的財富沒有增加,但對富人而言,他們還是可以很容易的吸收掉高漲的生活消費。

此外,到底富人的財富累積有沒有讓窮人變得更窮?這還是個值得再討論的問題。

收入不均經常被視為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但問題不應該只是討論既有的不均狀態,而是應該要注意不均的程度及趨勢。不均狀態的增加,似乎會導致中產階級的人數或國家逐漸減少,走向不怎麼討人喜歡的社會極化現象。不均程度的過度擴增,可以視為發展倒退的一種徵兆。

中產階級正在消失
有些作者指出,社會經濟發展極化的問題已經愈來愈嚴重,導致中產階級正在消失 。社會的穩定是奠基於財富的平衡分配,特別是中產階級的存在 。「因此有人宣稱,最好的政治團體應該由中產階級組成;而那些比較容易管理的國家,也是因為有廣大的中產階級存在……當中產階級的人數愈多,派系分裂和鬥爭的情況也就愈少。」

如果一個國家的極化擴展到中產階級逐漸消失的程度,那麼國家內的社會與經濟就會變得不穩定。同樣的,若是國際間極度富有和極度貧窮國家間的差距又再深化,全球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狀態也會變得不穩定。「團結必勝,分裂必敗」。

根據近來一項調查了111個國家的研究指出,我們的世界已經分裂成富國和窮國兩派,而且這些國家內中產階級的人口只占少數。

這項研究將國家分為三類:富國,收入比義大利的平均收入還高;窮國,平均收入低於西方國家貧窮線的標準;中產國家,平均收入介於前述的兩種極端之間。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這111個國家內,有11%的國家是富國,78%是窮國,中產國家則只有11%;富國的人口約占全球人口的16%,窮國人口約占76%,中產國家的人口則占8%;屬於的窮國的國家包含了印度和中國 。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