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奇七座suv酷威报价:《內經圖》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3:09:53
第一章  內經圖集
《內經圖》,又名《內景圖》,為北宗氣功、小周天功法、百日築基之秘要。向無傳本,緣丹道廣大精微,純根入無從領悟,是我國底蘊深厚的古文化中不可思議的智能結晶,是以罕傳於世,實屬罕世之瑰寶。
《內經圖》,如同一道不可思議的智能之光,幾百年來在歷史的風雨飄搖中躊躇而行,如今世人已很難對其內容進行精確解讀。
1、清宮如意館彩色內經圖
2、北京白雲觀木刻內經圖
附:另類彩色內經圖一
附:另類彩色內經圖二
附:另類彩色內經圖三
3、武當山珍藏內經圖
4、武當山煉性修真玄機心法圖
5、武當山十方叢林煉性修真全圖
6、白雲觀彩色修真圖
7、白雲觀黑白修真圖
8、御賜原本醫家修真圖
素云道人恭錄
內經圖向無傳本,緣丹道廣大精微,鈍根人無從領取 ,是以罕傳於世子,偶於高松山齋中,檢觀書畫此圖,適懸壁上,繪法工細,筋節脈絡,批註分明,一一悉藏竅要,展玩良久,覺有會心始悟,一身之呼吸吐納,即天地之盈虛消息,茍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過半矣,誠不敢私為獨得,爰急付梓,以廣流傳
第二章  內經圖釋
李經緯《內經圖》釋
此圖由劉素云刻於光緒十二年,即1886年,創刻於乾隆七年(1742)至光緒十二年(1886)之間。
一、關於《內經圖》名稱:
《內經圖》或稱之為《內景圖》,其實按其內容與圖示目的是很不相同的,當然也有相關性。《內景圖》嚴格講是人體內臟的解剖圖,其目的是要給予學習人體解剖、內臟關係的人以圖示,而《內經圖》則明顯富有道家養生方法圖示的目的。《內經圖》與《內景圖》實際上可能都源於《黃帝內經》之有關內容,而《內經圖》之命名,可能包含著「內丹修煉」經典之意。
二、《內經圖》與中醫學、道家的關係
從《內經圖》的內容實質來看,所示人體臟腑經絡生理與解剖部位關係看,與中醫學健康長壽、養生養性學問關係密切,或即源於中醫學內容之發展。但從對人體臟腑生理功能的重新命名與界定、圖示練功法要領來看,其語言特點其道家理論更為突出。
中醫學的發展,在歷史上與中國道家有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中醫學養生的理論與技術,與道家長生不老的思想、習練方法等十分密切。道家思想對中醫理論源藪《黃帝內經》與中藥典籍《神農本草經》中,有著深湛的滲透。或者說,道家關於健康、長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曾經指導過中醫藥學的發展。譬如:《黃帝內經·素問》開卷就以黃帝問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何也?」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夫道者,能卻老而全角。」「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神農本草經》分藥為上、中、下三品,上品多述服之輕身延年,不老神仙之服食煉丹之藥品,幾乎完全是道家煉丹服後以求健康長壽甚至成仙的理論。
古代著名中醫學家晉·葛洪、梁·陶弘景、唐·孫思邈、明·李時珍等等,既是偉大的醫學家,也以精於道家學理對道家養生養性頗有研究的大學問家。他們不但對中醫學的發展作出過重大成就,而且在融道家養生養性思想與方法於中醫學、促進中醫學養生養性健康長壽的完善,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道家養生養性在追求不老神仙的目標上,在唐末、宋、明時期,他們日益將其內容、人體臟腑、經絡、體位功能等神秘化,發展了含蓄、曲隱風格,謎辭隱語泛化,而且在命名、理論上日益眾說紛紜,使一般人越來越難以理解與掌握,成為少數道師、道士的專利。中醫學在道家養生思想之影響下,逐步擺脫修煉成仙目標的制約,而對其有益於人體健康、防治疾病等思想與技術則充分吸收加以發展,從而日益成為比較科學養生養性的代表。
三、道家養生與《內經圖》
道家關於追求健康,延年益壽思想與方法技術,集中表現在:
1、修煉長生不老丹藥,寄希望服食不老丹藥而成仙,即煉丹派,後稱為外丹;
2、修練內丹,後世發展為靜養功,即將外丹煉製方面的若干學理、學術語引入人體靜養功法之中,或即現時所稱的氣功;
3、五禽戲和太極拳為代表的導引動功。
煉丹服食盛行於秦漢魏晉時期,由於引起服食者的廣泛中毒而遭到醫學家、學術界的反對聲討而衰落。靜功的氣功與動功的五禽戲、太極拳等則繼續得到發展和豐富。
《內經圖》代表了道家靜養功思想與技術的真諦,其廋辭、謎詞、隱語在圖示與論述上大量出現,更是道家宋明以來的典型風格。
據分析研究,《內經圖》約彩繪於清初皇宮如意館道家畫師之手,《內經圖》的創意依據,當源於明代氣功學家尹真人佚名弟子於萬曆年間(1573—1619)所撰《性命圭旨》,有人將《內經圖》與《性命圭旨》進行了比較,認為《內經圖》直接繼承了《性命圭旨》反照圖等精美繪圖的謎戲畫風,使靜功小周天法(內丹修煉)的圖示更隱晦、更形象、更藝術化,使整個人體形象完全隱於一幅「山水風景」之中,從而以謎辭隱語結合精美圖畫,形象化講述了道家「內丹修煉」的經旨、方法與技術。
所謂內丹:是以人體喻爐鼎,精、氣為藥物,以神運精氣,通過意念修煉而結丹藥者,即內丹,亦稱聖胎。隋·蘇玄郎稱行氣導引為內丹。王夫子揭示內丹的特點「多隱其辭,托為龍虎,鉛汞交媾之說,使以自悟。」
所謂小周天:全名為「陰陽循環一小周天」。練功者閉目靜坐,鼻吸清氣,使吸入之氣下降臍下(丹田),過肛門而沿督脈尾閭(下關)上行,經夾脊(中關)至玉枕(上關),到頭頂之百會,入泯丸(上丹田,或以兩眉間為上丹田),順面部至舌與任脈接,至前胸部羶中(中丹田)而下,至下丹田復沿原路循行,即一小周天。練功者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與疾病決定收氣存想其處,以達到強身卻病、延年益壽的目的。
按道家認為:上中下三丹田,上中下三關打通後,則任、督脈可循環周流,就能達到增強體力、抵抗疾病、延年益壽甚則不老神仙。
四、《內經圖》主要術語簡介
上丹田:為百會所在,亦即泥丸宮、昇陽府、崑崙頂、靈台等,道家所指名稱甚多,可以說是各自命名,眾說紛紜,不過多指腦而言。其中玄關所指在兩目兩眉與額、鼻骨之十字中心處,道家對此也十分重視,認為是入道之門,或泛指氣功基礎,認為是天地靈根,是祖竅、祖氣,至寶至貴。
中丹田:為羶中所在,為自承漿下十二層樓(指喉管)至黃庭(指人體內中虛空竅,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為陽,有肝膽脾均各自專職,共同耕種心田,故有「我家專種自家田,可育靈苗活萬年……灌溉須憑上谷泉(指舌頂上顎,所謂白頭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鵲橋),有朝一日功行滿,便是蓬萊大羅仙。」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臍下,或有稱之為氣海,藏命之所,以織女代表腎為陰性。
按道家以織女喻腎,為真陰,在卦為坎;以牛郎喻心,為真陽,在卦為離,陰陽合則為真夫妻,陰陽合則生丹藥,所以還有坎離交媾,男女媾精陰陽合而生丹藥之喻。心腎交,水火交,龍虎交之類等等,也都是指練功中之術語。圖中「水火交煉池」即喻心腎相交之處所。
尾閭關:為下關,在人體尾骶骨之末節,或指長強穴之所在,為任脈向督脈過渡之處,亦為任脈之陰與督脈之陽交會之所,《金丹大成集》:「水火之際曰尾閭關。」亦叫虛危穴、尾閭穴,或稱為天人合發之機,子母分胎之路,精氣聚散常在此處,水火發端也在此處,陰陽變化也在此處。道家認為此穴「系人生死岸頭」,仙家稱為生死窟,可見其多幺重要,也是修煉通關最難處。
夾脊關:即轆轤關,為中關,釋意資料很少,僅知為練功陰陽和合上行的第二關,按《金丹大成集》命名為轆轤關,似有提升上行之喻意。
玉京關:為上關,即玉枕,位在枕骨粗隆上緣。《金丹大成集》:「腦後曰玉枕關」。由此上行則可會於泥丸宮,完成任督二脈通,達到任督二脈循環周流,當然也至關重要。
「鐵牛耕地種金錢」,以鐵牛耕地,比喻修煉下丹田,精、氣、神三合與通過尾閭關之不易,三合生丹田爐火,即農夫腳下有一鐵爐,爐中火十分盛熾,使水火相濟,水火相交。圖中有丹鼎,爐火正旺,下有男女童子車水,喻促進水火相交,心腎交,陰陽合,坎離交媾而生丹藥之意。此任督交會之處,能否通關是十分關鍵的,故以「鐵牛耕地種金錢……」一段作為比喻。
《內經圖》將中醫學對人體生理、病理認識,對人體心、肝、脾、肺、腎五臟與膽、小腸、大腸、膀胱、胃等六腑,以及任督脈與十二經脈循行的生理功能、解剖關係與相互間關係按道家丹經理論,將人體設計成為一個小天地,並不斷加以神化、神秘化、形象化,不同時期的道師們,以抽象的廋辭、謎詞、隱語各自命名比喻,也可能與道、道家逐漸轉為道教理論相關,從追求健康長壽而妄圖輕身不老神仙有關,或許還因為與道長、道師、道士與道人們不斷使之神秘化以求得歷代最高統治者寵信,求得道家的發展,求得與佛教的爭鬥中立於不敗之地有關。
總之,這個神秘化與當初道師們的意圖,恐怕所能獲得的效益正相反,它逐漸使自己更加孤立,神秘化的過程也促進了非科學內容的不斷滲透。我的專業是研究醫學發展史的,平素對道、佛、哲學思想與醫學發展的關係也涉及甚少,為求得對《內經圖》的透徹瞭解,我希望當今道家學術的研究者,道教的師長們以及廣大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們,大家共同參與,大家點擊求證,使《內經圖》所示,更多的為我們的健康服務。
李經緯草
2003.8.29
來遠內經圖試釋
實際上,內經圖即為北宗氣功,小周天功法,百日築基之秘要。其要求在氣發丹田,使任督兩脈,連接周流運行,循環不息,以維人體陰陽平衡,使氣經常環繞各大穴道,周流全身,佈滿腦、神經、血管、內分泌等各系統,以產生按摩作用。故有袪病強身,延年益壽的效果。願我同門參酌領悟,共登壽域,倘能更進一步修練,自能達成道果本刊於己已年六月六日第一期,載有「內經圖」一則,同門閱讀,不甚瞭解,因而本刊總編輯索稿於予,乃不揣淺陋,對「內經圖」作粗淺之解釋,以供參考。
依據摹圖人素云道人記述,此圖向無傳本,緣丹道廣大精微,鈍根入無從領悟,是以罕傳於世。道人偶於高松山齋中,檢觀書畫,此圖適懸壁上,繪法工細,始悟一身之呼吸吐納,即天地之盈虛消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過半矣。不敢獨得,爰急付梓,以廣流傳云云。練丹者應知經絡,按「內經圖」依照人體經絡穴位繪成,來自「內經」,亦名「黃帝內經」,為我國醫籍之最古者。分素問、靈樞兩種,素問二十四卷,記黃帝與歧伯問答之語,多為養生之道。唐王冰注漢書藝文志,載黃帝內經十八篇,無素問之名。東漢張機傷寒論引之,始稱素問、故隔書經籍志,始著錄之。靈樞計十二篇,其中所論多詳於緘刺,均與人體經穴位有關。所謂氣走經絡,乃維持人類生命的氣血經絡,就在經絡構成精密的網絡中運行。內溫五臟六腑,外潤皮膚筋骨。因此經絡學說,在歐美醫界造成莫大之震憾。這是一種我國固有文化不可思議的智能,所以人體經絡學說,和氣功修練有密切關係,倘能熟研經絡,更有助於氣功的修練,經穴便是負交流調節重任的閘門,切勿忽視。
抱朴子內篇金丹云:「老子之訣言云:『子不得還丹金液,虛自苦耳。』夫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有練不消。服此二物,練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又云:『凡草木燒之即燼,而丹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還矣,故能令人長生。』依據此金,即黃金液,丹即由丹砂煉成之還丹也。又有內丹外丹之別。道家以烹煉金石為外丹;龍虎胎息,吐故納新為內丹,乃修練己身丹田內之精氣神而成。
宋史藝文志:「梁丘子註:(黃庭內景玉經一卷),六一題跋:「黃庭經,今道藏別有三十七章回黃庭內景。所謂內景者,乃此經之義疏也。」云笈七簽:「陽為外景,為外神也。陰為內景,為內神也。」本圖以人體經絡穴位內景繪成,自頭頂泥丸宮,又稱上丹田,經中丹田,下丹田,至陰蹻,再並行經督脈上行,經尾閭,夾脊、玉枕三關,而達百會穴,故有坎水逆流之說。茲更分別說明如下:
一、本圖左方為任脈,右方為督脈,其穴位可參考第一期來靜師寫的「坐功中之注意事項」,所附二圖,即可明了。上圖即為任脈經過諸穴之圖;下圖即為督脈經過諸穴之圖,茲不贅述其穴名。李時珍說:「任督兩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離水火交媾之鄉。」故任督二脈通,其餘六脈,十二經,亦應可逐步打通。
二、頭部即為上丹田,百會穴所在,亦稱泥丸宮、昇陽府、崑崙頂、靈台等,別名甚多。又在兩眼,及兩眉牽直,而額骨到鼻骨之中間,正在十字中心,即玄關一竅,亦稱祖竅,道家稱成金丹之穴,此竅至寶至貴。玄關者,大道之正門,故曰天地靈根,原始祖氣,至善之地,玄牝之鄉。玄關藏性,性是神,神屬陽,陽中有陰,為其陰。是以在圖中載有:「白頭老子眉垂地,若向此玄玄會得,此系(玄字)之外更無系。」至「碧眼胡僧手托天」,似為舌頂上顎之意,亦即上鵲橋所在之處。
三、中丹田所在之處,自承漿下十二層樓(喉管)到黃庭,即為羶中穴。周圍環有「心神丹元字守靈」,以牛郎代表為陽性,此外有肝、膽、脾、腎、均各有專職。共同耕種心田,故有:「我家端種自家田,內有靈苗活萬年,花似黃金色不易,子如玉粒果皆圓,栽培全賴中宮土,灌溉須憑上谷泉,(指津液)功課一朝成大道,逍遙陸地作蓬仙。
四、下丹田位於膝下三寸,亦有稱一寸三分,即圖中正丹田所在,下丹田為藏命之所,命是氣,氣屬陰,以織女為代表陰性,但陰中有陽,曰真陽,故真陰與配其陽。老子謂:「穀神不死,是為玄牝。」河上公註:「以玄為天,於人為鼻;牝為地也,於人為口。鼻口之門,為天地之元氣所從往來。」金丹家則謂坎為玄門,離為牝戶。坎離交媾,即將丹田旋轉一點真陽,采還於離位,與真陰相合,謂之抽坎填離。為將玄關一點真陰,復還坎宮與真陽相合,謂之降離歸坎。如此往後,現出本來真性,此其之門一開,則為超生了死,可為仙佛。故圖中有「鐵牛耕地種金錢,刻石兒童把貫串。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白頭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若向此系(玄)玄會得,此玄玄之外更無系。」之說明。
五、圖之右方為督脈,有三關;最重要者為尾閭關,亦稱下鵲橋,故有「坎水逆流」而上;經第二關為夾脊關,在命門之上,亦稱轤轆關;第三關為玉枕關,即玉真上關,靈峰之穴。此三關必須長久修練,打通後,則任督兩脈循環周流,即能增強本身氣的能量,並增強抗力,小病不易近身,而延年益壽。倘能三才台一,就可長生不老成為金仙。
最後圖中「延壽仙佛」(此佛字不甚清楚)指神仙也。所謂「一粒粟中藏世界」,言煉成全丹,如同一粟,與宇宙景象相同,須經過苦練後,方能九轉還丹成仙,誠不易也。正需要有耐心、信心、恆心、和愛心,方能達成正果。抱朴子金丹謂:「一轉之丹,服之三年得仙;二轉之丹,服之二年得仙;三轉之丹,服之一年得仙;四轉之丹,服之半年得仙;五轉之丹,服之百日得仙;八轉之丹,服之十日得仙;九轉之丹,服之三日得仙。」按抱朴子謂九轉丹,即太清神丹,出太清觀天經。
拉雜寫來,不知是否符合原意,尚乞高明,有以教之。
金蘭觀內經圖淺釋
有些時候用萬語千言來描述,不如以圖像來表達。蓋以圖像來顯示情況,能使人一目瞭然、按圖索驥;若圖文並茂,更能令人會意。"內經圖"描繪在人身之內,內煉"精氣神"的途徑;以不同的人物進行各式的動作,喻示人身不同部位的奧秘以內煉精氣神而言,及其相互之作用;以流水代表人身"精氣"運化之渠道,以"城門、橋樑、重樓"代表精氣之關竅;內經圖更以精妙詩句,吟詠出修真的重點。修者可以按圖中的提示,以自身實踐驗證,來參悟修真的理法。上星期2003/7/6 呂純陽師尊臨壇,亦以內經圖中的詩句來演道說法,更彰顯此圖的寶貴。
鐵牛耕地種金錢
古今耕田種稻,必先鬆土地,以便播種插秧,每多借助耕牛之力,拖動鋤來翻地鬆土;圖中以鐵牛耕地,來比喻修煉下丹田。或問:耕田用畜牛足矣,何需"鐵牛"?答曰:鐵牛不怕鞭,難以驅動。下丹田的作用是使精氣神三合,生丹田爐火;請看持鞭農夫的腳跟之下,有一鐵爐,爐中火正盛熾。要掌握丹田爐火之火候,非痛下兩三年之苦功,難以煉出真功夫-首先,起火之時要得心應手;其次,調控爐火之大小能如意,其難度與農夫驅役鐵牛相若。
精氣神三合的過程中,除了產生熱力丹田爐火之外,就是精氣神還原成為"真元一",三清精氣神本來就是由"一"所化,所謂「一化三清」,逆之則為「三清成一」,真元一是先天之物,其產生的位置就是在圖中的"正丹田"。正丹田之內,先天八卦設位;圖中的四個太極陰陽,代表先天之真元乃溶合四個陰陽而成,發出輝華。真元一俗稱鉛之性屬先天之干金,因煉丹田而出,故云:「鐵牛耕地種金錢」。
陰陽玄踏車
古時沒有電力抽水泵,若要抽水灌溉稻田,則須用人力腳踏水車。玄者,北水也;圖中最底層的人物,若然細看,可以發現是一對少年男女陰陽,扶著橫桿,一起腳踏著水車車水,故名"陰陽玄踏車"是也。此玄踏車似是由腳力所轉動,其動力之來源,實源自丹田之熱力;這原理在圖中未能連貫,修者自知之。
神州大地,歷來南水北調,將南方有餘之天澤江河水,調濟北方苦寒之地;修真卻要北水南調,由下元精府在北,抽往神府居南,所謂「坎水逆流」。圖中最底處所畫,似是江水滔滔,實非人體普通水份,乃腎中之精,人身之至寶,逆煉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可修仙。
陰陽玄踏車附有詩句云:覆覆連連步步周指出玄踏車的運作是連環不斷,週而復始的,機關撥轉水東流常人順凡境,只知向外耗損;內修者逆煉,煉精化氣,並以陽氣開關展竅,發動機關,將坎水撥轉,流向髓路,逆闖三關,萬丈深潭應見底慾海波波,愛河滾滾,皆水濁而不清,唯修者應蓄精煉氣,遣除凡欲,雖有如萬丈深潭之水,但仍清澈見底,甘泉湧起南山頭南山頭即靈山之峰,靈性之居所;北方坎水,抽上靈山,如甘泉之湧起。坎水逆流之流向,即人身脊髓之路,號曰曹溪,又名黃河,中有三關九竅;三關者即尾閭關、夾脊關與玉枕關。
九竅
天地有四時,月有弦望晦朔,日有晝夜,此乃天地日月陰陽升降之循環,一次的循環是為一"周天"。人身也有陽升陰降的周天,由"陰蹺"起,沿髓路直至"坭丸"是為陽升的路徑, 師尊時常提及此路徑中有三關九竅。三關是分別在上中下的三個關卡,故令很多人誤會"九竅"是九個不同的竅穴,原來"九"字只是形容詞,九在數中有最高總持之義。九竅分"下九竅"和"上九竅";下九竅即"尾閭關",奇經八之"陽蹻"在焉(今後論修真圖時再細討三關)。上九竅即"督",與醫家所描述之督起於胞中,止於齦交有所不同,請看圖中髓路最上一關,玉真上關即玉枕關,左旁有一空白圓圈,並有"升法之源"四字在側,此竅即 道祖所指的"玄牝之門"。《道德經》第六章有云:『玄牝音頻,低上聲之門,是謂天地根天地萬物之根源,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且看 太上道祖《內修篇》第十六──玄牝之門章:『玄牝之門,為先天之分界線。人之入世,難與先天恆接者,因有此門之隔,故不能通。生死之道,亦為此門所握。舉凡內修者,若不能透過斯門,則終日枯守黃庭,無法上達,周天不轉,難了大還大還丹,故世稱此門為督脈也。顧名思義,自可見之(督有監管、率領之義,統率所有關竅),此門位於下三庭面相學將面相分上中下三停間,握人之主脈,常靜不動。若以禪功攝心煉氣行之,因氣之迴環,必經此門之戶。氣弱則旋轉,氣足則突兀1。此關之難越,有如竅關之難過者。若氣衝動時,此門必動,動時,人身之感覺,為之特異,愈動愈異。氣若稍平,動亦稍輒音接,此作繫住,欲其透過,必憑不斷之元氣靜心凝神定性而破之』。又曰:『能越斯門,黃庭之位,必然大開,九轉庭穴,竅關不閉』,可見此竅作用之重大。
在此一提,內修者應循序漸晉,腳踏實地,從下而上,由下丹田而修起,打好根基,不可好高騖遠,自以為是;所以內經圖亦以「鐵牛耕地種金錢」為起始。內修者更應三省自身,道善二途勇為,積功立德,將功補過,消弭業障人人皆有,大小有別,內修自然遂順,通關展竅,所謂「內外咸通」是也。若然一志不怠,真誠感動上天,得仙真佛聖之助,何愁道之不成哉?
刻石兒童把貫串
"調心"是內修必經之路,蓋心為人身之主使,統領精氣神;心之所向,精氣神即隨之。譬如心中想著某事物,人身之精即感受其事物,產生精結,猶如攝影時,攝影膠卷菲林中之感光粒子,因感光而著於物相,記留於底片之中。精有感則神必應之,譬如在閱讀文章之時,眼睛雖看著精感文字,心中卻在瞭解及思索神應文意。精感與神應皆用氣能量,而受役於心。所以內修精氣神務必修心;可惜人心不羈,機巧難馭,如孩童之滋事好動、言行無忌,是故內經圖以"兒童"比喻人心。
古時為了紀錄重要事情,多以刻石為記,易於注目及保存,古文化遺蹟之中,多有石刻;故又以刻石來比喻人心之"記憶"或"前識"。圖中刻石兒童所站者,即"絳宮"約在兩乳聯機之中是也,絳宮即心宮為氣機之樞紐,亦為養丹之地,修真有以絳宮為中丹田。 上清道尊與北斗星君臨壇,所默授之丹法,乃丹結絳宮之法丹法萬千。 呂純陽師尊有云:『男女金丹地不同,陰陽一理實相通』辛巳年七月廿二日乩文,與絳宮也有關連:男子養丹,初在下丹田,無何不妥;但女子因生理不同,養丹之地,須上移至絳宮,以避月事之損。
修真對修心之要求如何呢?是否應制心於不動?或是心無所想,空空如也?圖中之刻石兒童,正在把石子貫串成"北斗七星"之排列,暗喻將"人心"串合"天心"。北斗真經有云:『世間一切帝王宰輔,貴賤眾生,四象五行,含靈蠢動,莫不皆由北斗七元之所主宰』。蓋天中之北斗,無情無思,主張年命,統領乾坤:斗柄所指,天心所向,萬物所依,冬至正子時指正北,夏至正子時指正南。人身亦有南北焉,若以一次煉功比一週天,人心如北斗,心中所發皆合天,則天人合發,萬化定基矣!
內經圖詩詞
鐵牛耕地種金錢,刻石兒童把貫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
白頭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問此玄玄會得,此玄玄外更無玄。
按《內經圖》設計佈局的郭洞村
不知大家聽說過郭洞村沒有,郭洞是浙江歷史文化保護區,據有關文獻介紹,郭洞村是按《內經圖》設計佈局的。而《內經圖》出自中國四大氣功經典之一的《黃庭經》,這是1700多年前問世的名著,被視為"學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其《內經圖》是道家修煉"金丹大道",指點迷津,指認要訣的示意圖。所以郭洞村又稱江南第一風水村。
郭洞人並不姓郭而姓何,先祖可追至宋朝宰相何執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後裔何壽之認為郭洞為"萬古不敗之地",便離開繁華的縣城遷居郭洞。深諳風水生態之道的何壽之,仿《內經圖》營造村莊。這郭洞其實有兩個村--郭下村和郭上村。何壽之建了郭下村,他的後代又在山谷深處建了郭上村,兩村上下左右呼應,如八卦之勢。
《內經圖》創製時間考
中國醫史博物館編撰的《文物選粹》一書,收有一幅彩繪《內經圖》,系清宮如意館藏品;這幅圖畫出自何人何時,未加註明。做為道教教理的圖說形式,北京白雲觀也有同樣一幅,是木刻板,黑白圖。道教中稱它"繪法工細,筋節脈絡註解分明,一一悉藏竅要"(語見白雲觀藏圖)。把圖像、詩歌、隱語集於一紙,是明清之際養生類書的典型風格,像高濂的《遵生八箋》、周履清的《赤鳳髓》、龔居中的《萬壽丹書》及清代醫學家曹無極的《萬壽仙書·諸仙導引圖》等,都附有圖示,但以上插圖在於以神仙名譽規定導引動作,《內經圖》則重在描畫人之身內,與嘉靖、萬曆年間的《性命圭旨》的插圖,又屬一類風格,故又稱《內景圖》。關於它的創製時間,我們可以綜合落款、題詩、畫風三個方面,尋其答案。
就落款而言,白雲觀藏圖下留有收藏者素云道人的"會心"文字,全文是:
此圖向無傳本,緣丹道廣大精微,鈍根人無從領取,是以罕傳世。予偶於高松山齋中檢觀書畫,此圖適懸壁上,繪法工細,筋節脈絡註解分明,一一悉藏竅要。展玩良久,覺有會心,始悟一身呼吸吐納即天地盈虛消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過半矣。誠不敢私為獨得,爰急付梓,以廣流傳。素云道人劉誠印敬刻並識。板存京都白雲觀。
時間是"光緒丙戌年荷月上浣"--光緒十二年陰曆六月上旬。
從以上文字中,我們可以得到三點啟示:
其一,道教中將《內經圖》視為內丹作品。
其二,白雲觀版是臨摹而來,並非首創。
其三,它的創製時間的下限當在"光緒丙戌年"之前。
再看《內經圖》的題詩,雖然傳世版本各異,卻都題有一首七律:
鐵牛耕地種金錢,刻石兒童把貫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
白頭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問此玄玄會得,此玄玄外更無玄。
這首詩出自《呂祖全書》,是清初順治年間道教信士劉體恕等扶乩託名之作,上圖時略有字詞的改動或是誤抄,這裡不再細說。再看清初的道教,龍門第七代律師王常月,從隱居的嵩山北上京師,"奉旨主講白雲觀,賜紫衣凡三次,登壇說戒,度弟子千餘人"(清完顏崇實《昆陽王真人道行碑》)。一時間一度出現了道教史上的龍門中興之勢,即順乎時局的需要,贏得了統治者的禮遇,所以一貫尊崇喇嘛教的清庭收有推崇呂洞濱的道教龍門內丹學派的《內經圖》,並非怪事。倒是在順治、康熙、雍正之後,"道流卑賤,不宜濫廁朝班",已是干隆一朝的公開歧視,紫禁城從此給道教擺上了"閉門羹",在其後清庭一百七十年的飄搖風雨中,日漸衰老的道教,已失其獻圖之路矣。據此,我們說,彩繪《內經圖》當是清初作品,如果就道教謎辭結合《內經圖》畫風,進行一番考據,就更能充分地說明這一點了:
大約在春秋之際,我國典籍中出現了一種叫"廋辭"或"隱"的文學遊戲,這在《國語》、《呂氏春秋》、《韓非子》上,都有記載。《國語·晉語》:"有秦客廋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
大約在漢魏時,吳中的"高門弟子"魏伯陽,將其姓名隱入了"委時去害……"的廋辭中,且他的"詞韻皆古,奧雅難通"的《周易參同契》,經五代的彭曉推崇發揮之後,道教奉之為"丹經王",從此,道教內丹學派的含蓄、曲隱的風格,因之樹立了。
兩宋的道教,不僅在政治上取得了崇高的地位,於理法上,也正處於一個在三教同爐中"燒煉"的重要時期,而道教典籍的玄遠、隱晦的表述方法,則始終沒有脫離文化習俗的軌道,此際問世的"南宗祖書"《悟真篇》之被後世王陽明斥為"誤真篇",多少總會與它的語言曖昧有些牽涉吧。
在明代受謎戲風格影響而出現的《性命圭旨》一書,可謂是文化習俗的大趨勢的枝端,結出的道教之果。而清初的《內經圖》,在創意風格上,直接承嗣了《性命圭旨》的畫風,不同之處是圖示更加藝術化和形象化了。如果不是那首"鐵牛"詩的提示,讀者很難發現《內經圖》所繪的原來是一個"人體"!舉個例子:在《性命圭旨》的《反照圖》上標註的"崑崙頂"、"祝融峰"等丹家所謂的"上丹田"部位,《內經圖》直以峰巒之狀描繪,使整個人形"完全隱入了"山水"之中。道教謎辭與圖畫的結合,更形象地講述了道教內丹修煉的經旨,為後修煉者提供了方便之徑。
袁康就博士:氣功與「內經圖」
有關《內景圖》的認識:
「修真圖」與「內景圖」(又名「內經圖」)是道教內丹修煉的教學藍圖。內丹修煉是以煉氣工夫作為開始,修得陽神以後再以陽神的造化改變生命的一系列造命工程。「修真圖」與「內景圖」歷來被道門視為不外傳之寶,即使教內未有一定程度的心性修為和道學知識,也不能得師所傳。此兩圖總結了遠自東晉《黃庭經》的煉氣存思工夫及承襲明代流傳的《性命圭旨》中闡述修丹理論的技巧,個中包含人體生理知識及中醫概念,是煉氣人士必須瞭解的圖式。
1.此圖由劉素云刻於光緒十二年,即1886年。
2.此圖存於北京白雲觀的版本是臨摹而來。
3.此圖創刻於乾隆七年(1742)至光緒十二年(1886)之間。
4.此圖風格承襲晚明《性命圭旨》的插圖技巧,以文字與圖畫會意;當中亦有隱晦寄意,承內丹學派一貫之「廋辭」技巧。
5.圖中有詩云:「鐵牛耕地種金錢,刻石兒童把貫穿;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音撐)內煮山川。白頭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若問此玄玄會得,此玄玄外更無玄。」來自《呂祖全書?卷四文集中?五言律十六首》:「鐵牛耕地種金錢,刻石兒童把貫穿;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白頭老子眉垂地,碧眼童兒手指天;若向此中玄會得,此玄玄外更無玄。」然《呂祖全書》原本本版是由劉體怒於乾隆七年(1742)彙輯而成,故此圖當為《呂祖全書》之後。
6.丹詩破譯:
6.1.鐵牛耕地種金錢──指搬運腎氣,搬運工夫有牛車、羊車、鹿車之分,因為初煉,故用牛車。所種金錢,隱喻所耕耘收穫乃珍貴者,借喻金丹。
刻石兒童把貫穿──把金錢貫串,天機在其中,須珍而重之。刻石兒童,暗喻刻圖者。兒童把貫串成北斗,《破迷正道歌》云「若遇神仙親指訣,捉住北斗周天輪」,此之謂也。
一粒粟中藏世界──小宇宙等同大宇宙,丹頭種子即整個生命之源。
半升鐺內煮山川──山川大宇宙,玄機亦同鐺內烹煮工夫。主在火候。
白頭老子眉垂地──白頭者,氣也。指氣從督脈上,再引導陰液沿頭面下降。
碧眼胡僧手托天──手托天指搭鵲橋,任督二脈因舌頂上顎而使氣暢通。
若問此玄玄會得──明通造化之機,此工夫是終極。
此玄玄外更無玄──除此以外,並無其它。
6.2.我家端種自家田──人身中有可耕之田,不用外求。
可育靈苗活萬年──身中之田可養活生命,長生不死。
花似黃金苞不大──所開之花是金花,不太大。金花即真。初起之苞為丹種,幼嫩而細小。
子如玉粒果皆圓──大小僅似粟米。
栽培全藉中宮土──意是工夫的重點。
灌溉須憑上谷泉──氣往上走,上丹田有液下流。
有朝一日功行滿──火候足,工夫到,直至功行果滿。
便是蓬萊大羅仙──大羅金仙,仙界中之最。
6.3.眾妙之門何處求,機關撥轉水逆流;萬丈深潭應見底,甘泉湧起滿山頭──水逆流,因腎水往上衝,故逆流。腎氣為後天功能,自先天腎水出,全賴「鐵牛耕地」所致,牛車搬運上山脊之象。山頭,即頭頂。腎氣到頂,自口中生津液而為甘泉湧起。此乃氣多生液、任督相通之貌。
6.4.腎神名玄冥、字育嬰──見《黃庭經?心神章第八》。
6.5.心神名丹元、字守靈──見《黃庭經?心神章第八》。
6.6.肝神龍煙字含明──見《黃庭經?心神章第八》。
6.7.肺神皓華字虛成──見《黃庭經?心神章第八》。
6.8.膽神龍曜字威明──見《黃庭經?心神章第八》。注意:此圖五臟欠脾,六腑只提到膽。脾為中央土,以意喻之,乃交接水火之媒介,修煉工夫本已有之,不可或缺,故不作煉臟腑神之用。至於膽,此為六腑之一。本來五臟均主藏精不洩,六腑主傳化物而不藏,但功能上膽卻藏五臟之精汁,故特別予以強調。後世以「三焦」替代膽為六腑之代表角色,如「六字訣」。
6.9.後三關:尾閭下關、夾脊中關、玉枕上關合稱三關。此三關之位置,發展至鐘呂,有不同之描述。《靈寶畢法?肘後飛金晶第五》鐘呂認為,天柱為上關,相當於頸椎第三節下;神道為中關,相當於胸椎第五節下;命門為下關,相當於腰椎第二節下。
6.10.前三丹田:下丹田氣海、中丹田絳宮、上丹田泥丸。
6.11.十二樓台藏秘訣──十二重樓,即喉軟骨。秘訣者,此在氣液相交之際,咽津或嚥氣以逆求丹種之謂也。
6.12.陰陽玄牝車──玄牝,是萬物所由生之所。陳摶借用為「煉精化氣」之預備工夫。此借玄牝車喻丹種之出現,在陰陽混沌於橐鑰,真由此而出之貌。《老子?第6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6.13.水火交接地──此地劃於下丹田,說明真萌生於此,《悟真篇》云「要知產藥川源處,只在西南是本鄉」,及「依他坤位生成體,種在干家交感宮」,皆是此意。
6.14.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路徑此為根──氣必循夾脊上行,此乃煉氣的基本方法。氣到頭頂,頭頂上有泥丸宮,為修煉之終極。
醒世文:
最嘆世間修道者,修行不明此中真正含意,自己閉目枯坐裝假象,不知枯禪修鬼童,自己盲修自昧自,將錯傳人人誤人,道法佛法不在紙上求做學問,修證禪定是為內果,謂之內聖出世心法,未遇明師莫強猜。
明師指點生死竅在那裡?
內經金丹圖隱藏多少玄機?
靈修時人體的關竅瞭解嗎?
大學、中庸、般若心經、清淨經出世心法君知否?
迴光返照真正含意明白嗎?
運坎補離怎下手?
返本還原怎麼行?
清濁二氣何處分?
離明二字怎麼講?
內經養生圖聯?
千年珍藏秘不授人
內經圖:亦稱「內景圖」,內景,亦稱「內象」,指思維活動內向,以意存觀臟腑、經脈組織及其運動規律的一種人體內在體驗。《上清黃庭內景經》梁丘子注《題釋》:「內者,心也;景者,象也。外象,諭即日月星辰云霞之象也;內象,諭即血肉筋骨臟腑之象也,心居身內、存觀—體之象也。故曰內景也。」
丹鼎:指武當丹道修煉家修煉內丹過程中的鼎爐。圖中所稱丹鼎為內丹修煉時的鼎爐,即以身為玉爐,心為金鼎,以爐火烹煎之象,形容內丹修煉之法。
坎水逆流:指丹道修煉家們通過修煉使男性的精液不外洩,而返回丹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坎水:坎為《周易》中的八卦之一。《說卦傳·第五章》:「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精液外洩,乃人類繁衍的必然,自然為順;精液不外洩,而返還鼎爐,以意烹煎,使其逆轉,是謂逆流。
圖片說明
此圖源出於邱真人之筆。當時為眾生宣揚教化,費盡婆心。厥後,時轉境遷,各方雜教紛起,迤今道脈雖曰有存,而得其真傳者,蓋亦寡矣!日今修身圖行世者雖不少見,然年多(久)而訛錯多,人多忌之而不著意焉。幸經張化真人特指(授)意我學社,其有訛錯者,更之改之。從此此圖之真便又見於今日矣。曾囑曰:道法禪機均存此圖矣。宜善護存之。拙自元朝以至今,已歷五百年之久,幸此圖之名天。此天機留之益吾後人也。望後之得此圖者,珍之,寶之。不潔之地,以體真人婆心濟世之至意焉。
《內經圖》,為武當丹道修煉家修煉內丹時的一種純技術性圖示,其中隱含著性功和命功的兩種修持方法。破譯它,對於今天那些富裕起來並追求健康長壽的人們來說,是十萬分珍貴的資料。現有三種版本的《內經(景)圖》,一為武當拳法研究會整理髮行的拓片,稱《內景圖》,應為武當山刻本《內經圖》翻版;一為《〈武當〉雜誌創刊十週年精華本》(下卷)中刊印圖片,稱《內經圖》,應為北京白雲觀版本流入民間的刻本;一為清宮如意館藏彩繪複製品,稱《內經(景)圖》。三者稱謂不同,且內容、版式及圖注均有所不同。陳禾塬先生所著《破譯武當丹道延壽圖》一書比較上述三圖,並相互對照、補充,保留最為完整的圖注,並在稱謂上使用《內經圖》之名,以與《上清黃庭內景經》相符。因為據《云笈七簽》載,《上清黃庭內景經》三十六章,《太上黃庭外景經》上中下三部經,皆以文字敘述,故而稱「經」;而《內景圖》雖以圖示為主,但所示內容除內景觀照之「象」外,皆用以闡釋、隱示「經」之機要,故稱「經」為好。在釋譯中和圖示上,則以《〈武當〉雜誌創刊十週年精華本》(下卷)中刊印的《內經圖》,即北京白雲觀圖本及其原文為底本,並補充其它兩圖的內容加以說明。
《內經圖》圖考
名出黃庭經。《云笈七簽》所載《黃庭經》,分為《上清黃庭內景經》(三十六章),《太上黃庭外景經》(上中下三部),均為梁丘子所注。而載於《道藏》的《黃庭經》,則分為《黃庭內景玉經》(推字號下,為梁丘子、白履忠注)、《太上黃庭中景經》(典字號下,李千乘注)和《黃庭外景玉經》(優字號下,務成子注)。《太上黃庭中景經》一般疑為後人所著,故當言之《黃庭經》時,即指《太清黃庭內景經》和《太上黃庭外景經》,不包括《太上黃庭中景經》。《黃庭經》最早不分內外,亦無撰人名氏及年代。但據《道教文化辭典》「魏華存」條下云:「傳景林真人授其《黃庭內景經》,宣稱恆誦神名及存思諸神形象,可消災祛病,不憚虎狼兇殘,腑臟安和,卻老延年,甚至可登天成仙。」
詳見陳禾塬先生所著《破譯武當丹道延壽圖》一書
《內經圖》初探
作者:李駿
【作者簡介】李駿,女,1931年11月生,陝西省綏德縣人,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國委員。1981年就提出應用薄層掃瞄法整體認識中成藥,合作研究建立的《中成藥薄層掃瞄系統鑑定方法》,被藥典收錄。她提出了用模糊認識(1+1≠2)去研究中藥的論述。發表了一組關於陰陽擇時及人體節律的論文,其研製的「陰陽擇時速查卡"獲中國專利。對《內經圖》碑拓的研究,發表了論文「《內經圖》初探",首次提出該刻碑是「活結構"最早人體生理圖的論述。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一切學術思想的根源。《黃帝內經》是運用《易經》理論最成功的典範之一,《內經圖》是用圖解形式表述這一經典巨著的佳作之一。
古往今來,人們發現自然界到處都有千姿百態的結構。天上的銀河,人類的指紋是空間結構。潮起潮落、脈搏跳動是時間結構。新陳代謝、陽平陰秘是功能結構。中國古代先賢認為,所有這些結構,都是「氣」或者"道」自己產生或形成的,即「氣聚則成形」、「以神存氣,以氣存形」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現代科學稱之為「自組織」,即由於事物本身的競爭與合作,使有序性或組織程序自動提高,自己組織起來。
自然界的結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死結構",其特點是可以用「解剖的"、「分析的」方法發現的。如:西醫中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經等就屬於此類。一是「活結構",其特點是不可以用「解剖刀挖出來"的,它的產生和消失都需要一定的過程和時間。如中醫所指的精、氣、神,五臟六腑等應屬於此類。
經絡的自組織理論是我國學者李福利等人在1985年提出,並引起世人關注。
中醫理論源遠流長。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有言「壽命長短,全系精氣神之盈虧。"已有很多文字記載,惟獨以圖的形式尚屬見。現向眾人介紹《內經圖》之我見。
《內經圖》光緒丙戍年荷月上浣
此圖是1886年農曆六月上旬刻石為碑,全碑長五尺,寬二尺,由511個字(內含七言四十句),20幅畫(內含七個人像,一頭牛像)所組成。該碑存於北京白雲觀內,碑中有如下記載:
此圖向無傳本,緣丹道廣大精徽,鈍根人無從領取,是以罕傳於世。予偶於高松山齊中檢觀書畫,此圖適懸壁上,繪法工細,筋節脈絡註解分明,一一悉藏竅要展玩良久,覺有會心始悟。一身之呼吸吐納即天地之盈虛,消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過半矣。誠不敢私為獨得,爰急付梓以廣流傳。
素云道人劉誠印敬刻並識板存京都白雲觀
此圖採用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手法,繪畫出一幅內涵很深,比喻橫出,動靜相間的絕妙之作,是一幅中國古代人體生理「活結構"圖。本人觀識幾載,初悟一孔,提供同道,共領其真諦。
圖中整段文字分刻四處,從上向下:
第一段是七言四句,其上分別冠以法藏云和慈氏云,共三十四字。
紺目澄清四大海
眉間常放白毫光
法藏云  慈氏云
白毫宛轉至須彌
能減眾生轉輪苦
第二段共五十六字,無標點符號,連續不斷,我將其拆為七言八句,可得:
我家專種自家田   內有靈苗活萬年
花似黃金色不異   手如玉粒果皆圓
栽培全賴中宮土   灌溉須憑上谷泉
功課一朝成大道   逍遙陸地水逢仙
第三段亦是五十六字,同前處理,可得:
鐵牛耕地種金錢   刻石兒童把貫串
一粒粟中藏世界   半升鐺內煮山川
白頭老子眉垂地   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向此幺玄會得   此玄玄外更無幺
第四段是二十八字,七言四句,可得:
覆覆連連步步周   機關拔轉水東流
萬丈深潭應見底   甘泉湧起南山頭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藥學的經典巨著,其中有關人體「本神"的論述很多。「靈樞經」曰: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神氣者,正氣也。」神寓於氣血之中,氣化血生而神成,故氣血盛則神旺,氣血衰則神衰,所謂「氣入身來為之生,神去離形謂之死"。細微的描述了精、氣、神的物質性和「活結構"的屬性。這一點不能不讓今人所傾服。
全圖似一人體側面像,將其分為上、中、下及中柱分解觀之。
上:由七十七個字,「白頭老子"、「胡僧"兩個人像,一些巨石、山峰、河水、石橋和井台組成。字如下:
延壽 仙僧 一粒粟中藏世界 泥丸宮 昇陽府 巨峰頂九峰山 郁羅靈台 白頭老子眉
垂地 若向此玄玄會得 此幺幺外更無幺 督脈 任脈升法之源 飧咽 氣疾 降橋 碧眼胡僧手托天 靈峰之穴 玉真上關
九峰山、巨峰頂中昇陽府,泥丸宮內「藏世界"。《素問》中所曰「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正是神守上丹田的重要性,這應視為中樞、思維、意識等一系列高級神經活動之所在。用一句「一粒粟中藏世界"表述其內涵,可謂高也。
中:由七十七個字,「兒童"一個人像,十二層塔,八顆星橋和水氣旋轉之圖案組成。
二腎府之穴 半升鐺內煮山川 甘泉冷峰宮 十二樓台藏秘訣五十境內隱幺關 牛郎橋星 刻石兒童把貫串 心神丹元自守靈 中丹田 艮土 者田 膽神能曜自威明 肺神華皓自虛成 肚神能曜自含明
《靈樞》中所描述的「經脈十二者,外合於十二經水,而內屬於五藏六腑。"夫經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臟者,合神氣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氣而揚之;經脈者,受血而營之。該圖就以這塔、土、水、氣血旋轉形像的展現在你的面前,用一句「半升鐺內煮山川」概括全貌。
《靈樞》曰「五藏主藏精,藏精者,不可傷。由是則五藏各有精,隨用而灌注於腎,此了腎為都會關司之所,非腎一藏而獨有精,故曰五藏盛乃能瀉也。」明確指出五藏之間相互關係及其整體性。
下:由三十七個字,「耕地夫」、「織女」「童男童女」四個人像,一頭黃牛組成兩幅圖畫。
織女運轉 腎神玄冥自嬰 脾神常在自魂亭 鐵牛耕地種金錢正丹田 坎水逆流 陰陽玄踏車
一幅是男耕女織,繁忙勞作,禾樹綠茵,果實纍纍,風調雨順,太平盛世,童男童女踏車而至,好一派豐收景象。它指出人類生育繁衍後代的全部過程及其中諸因素的相互關聯,生出一個小「太極"。從而將一本動態的性科學畫冊,呈現在我們眼前。這裡沒有唯心主義的上帝造人之觀點,也沒有求神送子之迷信的暗影;更沒有禁慾、淫亂之污濁。它指明人類的繁衍全靠自身、唯物的、科學的性生活所主宰。
另一幅是正丹田——四個陰陽魚「太級"呈棱形排列,生於火盆之上,並放射濃烈的光和氣。
正是呼吸元氣,皆會於丹田之中,故稱為氣海。「人之有生,全賴此氣。"這就是元氣又稱真氣,是由腎中的精氣和從肺吸入自然界的空氣與從脾胃吸收運化來的「水谷精氣"所構成。元氣是物質的,是不斷生出又不斷消耗的物質流——「氣"產生於「精",「精"的生化有賴於「氣",而「精",「氣"的共同作用表現為「神"。
中柱:由一井台,四座樓關,自上而下的水流組成。
郁羅靈台 玉真上關 靈峰之穴 五十境內隱幺關 二腎府之穴坎水逆流
它不是脊柱,也不是脊髓那些「死結構"。而應視為元氣形成後流通全身,上升下降,內而臟腑,外而肌膚無處不到,以激發和推動人體正常的生理生化過程。它與外界相通為一開放系統,但它又自成一體一個獨立的子系統。正如圖中所刻:
覆覆連連步步周 機關撥轉水東流
萬丈深潭應見底 甘泉湧起南山頭
指出體內氣血經脈循行有序,週而復始,如環無端,有其自己獨特的規律。《內經》是運用《易經》理論最成功的典範。「太極」若比作宇宙,那幺人在宇宙中;「太極」若比作人體,那幺宇宙在人體中。陰陽交,萬物生。天地萬物都有陰陽,宇宙乾坤都讓這「太極」圖圈起來了。
彩色內經圖(清宮如意館藏)內經圖創製時間考—劉直
中國醫史博物館編撰的《文物選粹》一書,收有一幅彩繪《內經圖》,系清宮如意館藏品;這幅圖畫出自何人何時,未加註明。做為道教教理的圖說形式,北京白雲觀也有同樣一幅,是木刻板,黑白圖。道教中稱它「繪法工細,筋節脈絡註解分明,一一悉藏竅要」(語見白雲觀藏圖)。把圖像、詩歌、隱語集於一紙,是明清之際養生類書的典型風格,像高濂的《遵生八箋》、周履清的《赤鳳髓》、龔居中的《萬壽丹書》及清代醫學家曹無極的《萬壽仙書·諸仙導引圖》等,都附有圖示,但以上插圖在於以神仙名譽規定導引動作,《內經圖》則重在描畫人之身內,與嘉靖、萬曆年間的《性命圭旨》的插圖,又屬一類風格,故又稱《內景圖》。關於它的創製時間,我們可以綜合落款、題詩、畫風三個方面,尋其答案。
就落款而言,白雲觀藏圖下留有收藏者素云道人的「會心」文字,全文是:
此圖向無傳本,緣丹道廣大精微,鈍根人無從領取,是以罕傳世。予偶於高松山齋中檢觀書畫,此圖適懸壁上,繪法工細,筋節脈絡註解分明,一一悉藏竅要。展玩良久,覺有會心,始悟一身呼吸吐納即天地盈虛消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過半矣。誠不敢私為獨得,爰急付梓,以廣流傳。素云道人劉誠印敬刻並識。板存京都白雲觀。
時間是「光緒丙戌年荷月上浣」--光緒十二年陰曆六月上旬。
從以上文字中,我們可以得到三點啟示:
其一,道教中將《內經圖》視為內丹作品。
其二,白雲觀版是臨摹而來,並非首創。
其三,它的創製時間的下限當在「光緒丙戌年」之前。
再看《內經圖》的題詩,雖然傳世版本各異,卻都題有一首七律:
鐵牛耕地種金錢,刻石兒童把貫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
白頭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問此玄玄會得,此玄玄外更無玄。
這首詩出自《呂祖全書》,是清初順治年間道教信士劉體恕等扶乩託名之作,上圖時略有字詞的改動或是誤抄,這裡不再細說。再看清初的道教,龍門第七代律師王常月,從隱居的嵩山北上京師,「奉旨主講白雲觀,賜紫衣凡三次,登壇說戒,度弟子千餘人」(清完顏崇實《昆陽王真人道行碑》)。一時間一度出現了道教史上的龍門中興之勢,即順乎時局的需要,贏得了統治者的禮遇,所以一貫尊崇喇嘛教的清庭收有推崇呂洞濱的道教龍門內丹學派的《內經圖》,並非怪事。倒是在順治、康熙、雍正之後,「道流卑賤,不宜濫廁朝班」,已是干隆一朝的公開歧視,紫禁城從此給道教擺上了「閉門羹」,在其後清庭一百七十年的飄搖風雨中,日漸衰老的道教,已失其獻圖之路矣。據此,我們說,彩繪《內經圖》當是清初作品,如果就道教謎辭結合《內經圖》畫風,進行一番考據,就更能充分地說明這一點了:
大約在春秋之際,我國典籍中出現了一種叫「廋辭」或「隱」的文學遊戲,這在《國語》、《呂氏春秋》、《韓非子》上,都有記載。《國語·晉語》:「有秦客廋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
大約在漢魏時,吳中的「高門弟子」魏伯陽,將其姓名隱入了「委時去害……」的廋辭中,且他的「詞韻皆古,奧雅難通」的《周易參同契》,經五代的彭曉推崇發揮之後,道教奉之為「丹經王」,從此,道教內丹學派的含蓄、曲隱的風格,因之樹立了。
兩宋的道教,不僅在政治上取得了崇高的地位,於理法上,也正處於一個在三教同爐中「燒煉」的重要時期,而道教典籍的玄遠、隱晦的表述方法,則始終沒有脫離文化習俗的軌道,此際問世的「南宗祖書」《悟真篇》之被後世王陽明斥為「誤真篇」,多少總會與它的語言曖昧有些牽涉吧。
在明代受謎戲風格影響而出現的《性命圭旨》一書,可謂是文化習俗的大趨勢的枝端,結出的道教之果。而清初的《內經圖》,在創意風格上,直接承嗣了《性命圭旨》的畫風,不同之處是圖示更加藝術化和形象化了。如果不是那首「牛」的提示,讀者很難發現《內經圖》所繪的原來是一個「體」!舉個例子:在《性命圭旨》的《反照圖》上標註的「崑崙頂」、「祝融峰」等丹家所謂的「上丹田」部位,《內經圖》直以峰巒之狀描繪,使整個「人形」完全隱入了「山水」之中。道教謎辭與圖畫的結合,更形象地講述了道教內丹修煉的經旨,為後修煉者提供了方便之徑。
唐代的胡愔
對養生長壽、吐納導引有獨特見解。她編繪了「黃帝內經圖」一卷,描畫了人體的五臟。
第三章  金蘭觀內經圖講義
午時站樁功
午時站樁功
廣東佛山 "祖廟" 建於北宋時期,恭奉 北極真武玄天上帝。一入 廟門,可見十數門將、侍從、護法個個身穿鎧甲,雙目睜圓,手持兵刃,身體顯著向前傾斜,不知者以此為造勢嚇人。誰不知此乃 北帝傳示世人煉習玄功的姿勢,一種滋水濟火、卓有奇效的功法 ── "午時站樁功 原名已不可考 "。
煉功姿勢
午時面向南。雙腳站立與肩同寬,兩手下垂,五指併攏,中指對褲線。身體稍向前傾斜,百會穴與腳心湧泉穴成一垂直線。雙膝微曲,將身體重心移在腳心湧泉穴。全身放鬆,胸開,雙目微閉,口唇閉合,舌舐上顎,保持舌尖津液不斷滋生。心意松靜,心平氣和,氣沉丹田,徐徐入靜,無為自然。
準備
在煉此功之前,可以煉習 " 陰陽步" 一遍,作為預備功法,效果更為顯著。
功理
此功利用午時天地一陰生,引動身心之陰濁下降,令頭目清靈;午時陽光豔照,令神經放鬆;心背汗流,令絳(心)宮寬如。另舌舐上顎,真津始生,甘露潤澤,制離中之火。加上身體前傾,自然聚壓腳心,精氣集中,開導水火二氣之根 湧泉穴,並暢通 "足少陰腎經"; 煉功得法者,湧泉火灼,洶湧澎湃,如踏火輪,使火降而水升。雙膝微曲,久之令腳膝抖震,氣血下行,精關暢美,對水不濟火、腎氣虛怯、虛火上升、心煩心悸、多汗怕熱、口乾舌燥、黯然面色等等特有療效。尤在夏暑將臨,夏火炎炎,火炎土燥,令都市人煩燥不安,煉習此功,更彰顯其益處。
注意事項
午時站樁功,雖然可以滋水濟火,但仍須做一些防預措施:如在炎炎夏日之下,應戴上大邊草帽,以防陽火直接損害髮膚;近草叢多蚊蠅的地方,應塗上蚊怕水,避免叮咬。
煉功感覺
頭目清靈心寬容  玉液金津濟赤龍
精關暢美真水上  腳膝抖震踏火輪
內經圖淺釋 之一
有些時候用萬語千言來描述,不如以圖像來表達。蓋以圖像來顯示情況,能使人一目瞭然、按圖索驥;若圖文並茂,更能令人會意。"內經圖" 描繪在人身之內,內煉 "精氣神" 的途徑;以不同的人物進行各式的動作,喻示人身不同部位的奧秘 以內煉精氣神而言,及其相互之作用;以流水代表人身 "精氣" 運化之渠道,以 "城門、橋樑、重樓" 代表精氣之關竅;內經圖更以精妙詩句,吟詠出修真的重點。修者可以按圖中的提示,以自身實踐驗證,來參悟修真的理法。上星期2003/7/6  呂純陽師尊臨壇,亦以內經圖中的詩句來演道說法,更彰顯此圖的寶貴。
鐵牛耕地種金錢
古今耕田種稻,必先鬆土地,以便播種插秧,每多借助耕牛之力,拖動鋤來翻地鬆土;圖中以鐵牛耕地,來比喻修煉下丹田。或問:耕田用畜牛足矣,何需 "鐵牛"?答曰:鐵牛不怕鞭,難以驅動。下丹田的作用是使精氣神三合,生丹田爐火;請看持鞭農夫的腳跟之下,有一鐵爐,爐中火正盛熾。要掌握丹田爐火之火候,非痛下兩三年之苦功,難以煉出真功夫-首先,起火之時要得心應手;其次,調控爐火之大小能如意,其難度與農夫驅役鐵牛相若。
精氣神三合的過程中,除了產生熱力 丹田爐火之外,就是精氣神還原成為 "真元一",三清 精氣神本來就是由 "一" 所化,所謂「一化三清」,逆之則為「三清成一」,真元一是先天之物,其產生的位置就是在圖中的 "正丹田"。正丹田之內,先天八卦設位;圖中的四個太極 陰陽,代表先天之真元乃溶合四個陰陽而成,發出輝華。真元一 俗稱鉛之性屬先天之干金,因煉丹田而出,故云:「鐵牛耕地種金錢」。
陰陽玄踏車
古時沒有電力抽水泵,若要抽水灌溉稻田,則須用人力腳踏水車。玄者,北水也;圖中最底層的人物,若然細看,可以發現是一對少年男女 陰陽,扶著橫桿,一起腳踏著水車車水,故名 "陰陽玄踏車"是也。此玄踏車似是由腳力所轉動,其動力之來源,實源自丹田之熱力;這原理在圖中未能連貫,修者自知之。
神州大地,歷來南水北調,將南方有餘之天澤 江河水,調濟北方苦寒之地;修真卻要北水南調,由下元精府 在北,抽往神府 居南,所謂「坎水逆流」。圖中最底處所畫,似是江水滔滔,實非人體普通水份,乃腎中之精,人身之至寶,逆煉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可修仙。
陰陽玄踏車附有詩句云:覆覆連連步步周 指出玄踏車的運作是連環不斷,週而復始的,機關撥轉水東流 常人順凡境,只知向外耗損;內修者逆煉,煉精化氣,並以陽氣開關展竅,發動機關,將坎水撥轉,流向髓路,逆闖三關,萬丈深潭應見底 慾海波波,愛河滾滾,皆水濁而不清,唯修者應蓄精煉氣,遣除凡欲,雖有如萬丈深潭之水,但仍清澈見底,甘泉湧起南山頭 南山頭即靈山之峰,靈性之居所;北方坎水,抽上靈山,如甘泉之湧起。坎水逆流之流向,即人身脊髓之路,號曰曹溪,又名黃河,中有三關九竅;三關者即尾閭關、夾脊關與玉枕關。(
內經圖淺釋 之二
九竅
天地有四時,月有弦望晦朔,日有晝夜,此乃天地日月陰陽升降之循環,一次的循環是為一 "周天"。人身也有陽升陰降的周天,由 "陰蹺" 起,沿髓路直至 "坭丸" 是為陽升的路徑, 師尊時常提及此路徑中有三關九竅。三關是分別在上中下的三個關卡,故令很多人誤會 "九竅" 是九個不同的竅穴,原來 "九" 字只是形容詞,九在數中有最高總持之義。九竅分 "下九竅" 和 "上九竅";下九竅即 "尾閭關",奇經八之 "陽蹻" 在焉 (今後論修真圖時再細討三關)。上九竅即 "督",與醫家所描述之督 起於胞中,止於齦交 有所不同,請看圖中髓路最上一關,玉真上關 即玉枕關,左旁有一空白圓圈,並有 "升法之源" 四字在側,此竅即 道祖所指的 "玄牝之門"。《道德經》第六章有云:『玄牝 音頻,低上聲 之門,是謂天地根 天地萬物之根源,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 突兀:旋轉加劇,在口腔內舌根之上,如洗衣機之內槽,在脫水時之高速轉動,有口湧鼻搐的震動感覺。
且看 太上道祖《內修篇》第十六 ── 玄牝之門章:『玄牝之門,為先天之分界線。人之入世,難與先天恆接者,因有此門之隔,故不能通。生死之道,亦為此門所握。舉凡內修者,若不能透過斯門,則終日枯守黃庭,無法上達,周天不轉,難了大還 大還丹,故世稱此門為督脈也。顧名思義,自可見之 (督有監管、率領之義,統率所有關竅),此門位於下三庭 面相學將面相分上中下三停 間,握人之主脈,常靜不動。若以禪功 攝心煉氣 行之,因氣之迴環,必經此門之戶。氣弱則旋轉,氣足則突兀1 。此關之難越,有如竅關之難過者。若氣衝動時,此門必動,動時,人身之感覺,為之特異,愈動愈異。氣若稍平,動亦稍輒 音接,此作繫住,欲其透過,必憑不斷之元氣 靜心凝神定性 而破之』。又曰:『能越斯門,黃庭之位,必然大開,九轉庭穴,竅關不閉』,可見此竅作用之重大。
在此一提,內修者應循序漸晉,腳踏實地,從下而上,由下丹田而修起,打好根基,不可好高騖遠,自以為是;所以內經圖亦以「鐵牛耕地種金錢」為起始。內修者更應三省自身,道善 二途 勇為,積功立德,將功補過,消弭業障 人人皆有,大小有別,內修自然遂順,通關展竅,所謂「內外咸通」是也。 若然一志不怠,真誠感動上天,得仙真佛聖之助,何愁道之不成哉?
刻石兒童把貫串
"調心" 是內修必經之路,蓋心為人身之主使,統領精氣神;心之所向,精氣神即隨之。譬如心中想著某事物,人身之精即感受其事物,產生精結,猶如攝影時,攝影膠卷 菲林 中之感光粒子,因感光而著於物相,記留於底片之中。精有感則神必應之,譬如在閱讀文章之時,眼睛雖看著 精感 文字,心中卻在瞭解及思索 神應 文意。精感與神應皆用氣 能量,而受役於心。所以內修精氣神務必修心;可惜人心不羈,機巧難馭,如孩童之滋事好動、言行無忌,是故內經圖以 "兒童" 比喻人心。
古時為了紀錄重要事情,多以刻石為記,易於注目及保存,古文化遺蹟之中,多有石刻;故又以刻石來比喻人心之 "記憶" 或 "前識"。圖中刻石兒童所站者,即 "絳宮" 約在兩乳聯機之中 是也,絳宮 即心宮 為氣機之樞紐,亦為養丹之地,修真有以絳宮為中丹田。 上清道尊與北斗星君臨壇,所默授之丹法,乃丹結絳宮之法 丹法萬千。 呂純陽師尊有云:『男女金丹地不同,陰陽一理實相通』 辛巳年七月廿二日乩文,與絳宮也有關連:男子養丹,初在下丹田,無何不妥;但女子因生理不同,養丹之地,須上移至絳宮,以避月事之損。
修真對修心之要求如何呢?是否應制心於不動?或是心無所想,空空如也?圖中之刻石兒童,正在把石子貫串成 "北斗七星" 之排列,暗喻將 "人心" 串合 "天心"。北斗真經有云:『 世間一切 帝王宰輔,貴賤眾生,四象五行,含靈蠢動,莫不皆由北斗七元之所主宰』。蓋天中之北斗,無情無思,主張年命,統領乾坤:斗柄所指,天心所向,萬物所依,冬至正子時指正北,夏至正子時指正南。人身亦有南北焉,若以一次煉功比一週天,人心如北斗,心中所發皆合天,則天人合發,萬化定基矣!
內經圖淺釋 之三
"靈山" 是指靈性的本鄉 見《靈山求道記》,佛曰 "靈山",道曰 "無極",儒曰 "聖域";有詩曰:『道 或佛 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爾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 可修煉靈性高達本源之處,速向靈山塔下修。』,人人之靈性皆從無極而來,能內外勤修,自能歸復無極,得成正果,逍遙於蓬萊仙鄉。
是故內經圖亦以 "山峰" 來表示靈性修煉之宮位。在圖的最上部份,乃人之頭部,頭額之處群峰聳立,最右邊有巨峰一座,超然獨立,冠於群峰,山頂稱為 "巨峰頂";在人身為頭頂之 "百會" 穴,呼接天之竅也。在巨峰頂之左旁有一 "郁羅靈台",在天上為 元始天尊升座之台,位於清微天之玉清聖境;蓋古時有登台說法、點閱、封賞等之儀規;在人則為 "元靈" 昇華、顯法之處。
郁羅靈台之左有 "九峰山",即人腦內之 "泥丸九宮",《黃庭經批註》注曰:『兩眉間入一寸為明堂宮,入二寸為洞房宮,入三寸為泥丸宮,入四寸為流珠宮,入五寸為玉帝宮。明堂宮上一寸為天庭宮,洞房宮上一寸為極真宮,泥丸宮上一寸為玄丹宮,流珠宮上一寸為天皇宮。』。泥丸各宮乃提煉靈性之宮,彙集精氣神之竅穴,聚氣化神之處,烹鉛煉汞之所。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
總持整張內經圖的詩句是:
『鐵牛耕地種金錢,刻石兒童把貫串。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
白頭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向此玄玄會得,此玄之外更無玄。』
人受天地孕育,人身為小天地,乃天地之縮影。人身始自父精母卵之交合,但在開始發展的時候,也不過一粒粟米般的大小而已,卻已蘊藏著發展成為人身的所有精華;將來嬰孩出生,脫離母體,可以成為獨立的個體,生存於地上。內修返還之道,其理與人身之始有相同之處,(所謂順可生人,逆則成仙成佛),修真者結聚自身之元氣 鉛 元精 汞 於九峰山上,為一粟之珠,再以元神合之。此一粒粟中,已俱備著發展仙體的所有精華;將來道成,身內有身;肉身歿後,精氣神仍能結聚如一,更可獨立逍遙於天地之間。
所謂 "藏世界" 者,只不過是俱備一切的形容,大家只須明白其含意,不須執著。精氣神須烹煉,方可結聚成一粟之珠;烹煉須火,並須盛載之器皿,古時以釜或鐺 音撐,瓦鐺、鐵鐺 盛載烹煮之物。修真煉靈性於泥丸宮之內,其精氣之容量約為半升 古時一斗為十升,故云 "半升鐺內煮山川"。
九轉九還
內丹之結與人身之始也有不同的地方:父精母卵之結合,若有不妥善之處,亦無法抽換。精氣神之聚合則不同,若然丹體未得完滿,可以周天再轉,抽添鉛汞,還丹九轉,千錘百煉,直至功完果滿。猶如清水受染,可以蒸餾之法,去除雜質;若然未得清純,可以重複蒸餾,直至純清。所謂九轉九還, "九"只是形容之數,多次重複之意,卻不一定是九次。
白頭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人壽難得百年,唯人之靈性不生不滅,歷盡百千萬劫,不斷改頭換面,輪轉不休;人卻不知其苦,以苦為樂,以妄為常。九峰山之左下角,有一位老者......
內經圖淺釋 之四
白頭老子眉垂地
人壽難得百年,唯人之靈性卻不生不滅,歷盡百千萬劫,不斷改頭換面,輪轉不休,如陷漩渦之中,無法自拔;人卻不知其苦,以苦為樂,以妄為常。九峰山之左下角,有一位高壽老者,上停眉以上高圓廣闊,身穿錦袍,面帶一絲微笑,兩手抱丹,跏趺盤腿而坐,狀在修真;此老者正是百千萬劫輪迴的主體,人身中之「元靈」是也。而「眉」居五嶽音岳之南,南為火為心,《神相全編》有言:『眉為目之英華,主賢愚之辨也』。蓋眉清心清,眉亂心亂,眉暴心凶,眉飛色舞,是故眉的形態能反映人心思想。圖中老者雖然不是眉長垂地,兩眉眉尾卻是向下,松垂指地,人若在此狀態,心如止水,波平如鏡,氣沉神寧,清靜無塵,無雜無染,無為自然;性若如此,靈性蟄伏,木沉金浮靈性屬木,靈性若沉伏,則金光金浮現,無物無相;《陰符經》曰:『性有巧拙,可以伏藏』是也。其要旨是把偏執、濁染、浮動之靈性,沉伏隱藏,使靈性歸復其本元(附帶一提:在實踐中,兩眉腰向山根下按,可以把靈光聚攏。)。內經圖中有句子曰:『眉間常放白毫旋光性光,能滅眾生輪轉苦』,是故欲脫輪轉之苦,務須修性。
碧眼胡僧手托天
修性須配合煉「神」,蓋神為運轉中之靈性,所謂「魂運為神」;而煉神之要在於「凝」,所謂「心定返神,神凝見性」。圖中在老者之下,有一剃度僧人,造形古怪,拗腰向後,五官朝上,兩手上舉,狀似托天,此和尚果何人也?就是修真者之「神」也。佛法源於印度,中國古時對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泛稱胡人,對西來的佛教修行者稱「胡僧」。《陰符經》有言:『(袪除)九竅之邪,在乎三要』;三要者:「停機機巧不停之思想以定心,凝神以見性,空性以合天」。修真者知靈性為人之根本,故煉神返性如胡僧修佛;又知人性本於天,故又以天之「空、無」為煉性之道,所以圖中之胡僧,向著上面的老者代表靈性,做出兩手托天的姿勢,有接合性天的意味;又因兩眼向天望,現出「碧霄」眼中反映著淺藍色的晴朗天空,故云:碧眼胡僧手托天。內經圖是以此胡僧來演示煉神返性。
在老者與胡僧之間也有一空白圓圈,此乃後天之眼根,先天之慧竅、仙根,靈魂之窗,內觀之視屏,煉神神光聚散之竅,靈覺之門。修真常賴此竅,並有多重作用。首先,目為定心返神之竅,《陰符經》曰:『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即是說心念是由於眼神著於身外事物而生,而今回光內照、停識定心、定心返神,其機括也在目。靈性無形無質,不可捉摸,冥杳難見,但寄於精氣神,憑此靈竅內觀精氣神內景之變化,則能測知靈性之狀態;既是通往靈性的大門,也是心性溝通之橋樑。 師尊常言:『道在眼前人不見,秦皇漢武妄求仙』,原來「眼前」二字甚有學問,別有玄機;修仙煉道之玄竅,只在眼根當前之處煉神修性,而非像秦始皇及漢武帝那樣派人往海島求仙丹。
後兩句詩句是修煉靈性最精妙之處;而前兩句「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乃鍛鍊靈命最機括之處,修真者若能身心力行,真心誠意參師學道,內外兼修,修習得其中之玄奧,則修真之玄妙盡得矣!
內經圖淺釋 之五
「一粒粟中藏世界」玄妙莫測,一般修者難於理解,三星期前 楊益師尊臨壇,令我得到更深的感受。當 師尊與我們一起修真的時候,剛松靜下來,便覺印堂之內約一吋的地方有真 小指頭般大小 在旋動。內觀此,見一 "球" 正在慢慢旋轉,球身沌圓,邊界分明,無框架支撐,大似圓盤,色澤金黃,呈半透明狀。細觀之下,球面上有幾塊附紋,忽然發覺附紋形理乃是地球上之五大洲,與地球儀一般無異!情景與新聞節目開頭所展現的地球影像相似。到了將近收功的時候,內強烈,再次內觀,發覺此球正在急遽旋轉,球上紋理已不可辨矣。 楊益師尊在上云之前賜詩曰:『可嘆巍巍造化功 將地球的能量訊息縮影在一粟之中,山河大地立虛空 (這不就是我剛才煉功時所見的情景麼?),八荒四海知多少,盡在含元一中 盡可顯現在那金光球之中。』請參閱2003年9月28日乩文。
鵲橋
1 民間故事:相傳天上牛郎、織女各處一方,每年七月七日,須由萬千鵲鳥,以身搭橋,方可令牛女相會。
人身十四經脈之 "任、督" 二脈,起於胞中 生殖器內;督脈沿脊柱上行,止於上顎齦交穴內;任脈沿身前中線上行,止於下顎承漿穴內。內經圖中,在人像頭面之間,有五行排帶 代表先天五行 上通靈山,旁有督脈二字;下接咽喉,旁有任脈二字,中間有一缺口,喻意人在出生以後,先天 靈性主事 已轉為後天,由識身主事。欲接先天之、唾液轉為玉液者,須搭鵲橋 1 ,即 "舌舐上顎",管通靈山,引真津之生,以甘露疏洩陰霾,制身中 丹田及藏腑 諸火,更可灌溉絳宮,使心田暢快,並滋潤臟腑,調理百骸;如天降甘霖,澤濟萬物。【太上黃庭玉景內經】有云:『口為玉池太和官,漱咽靈液災不干,體生光華氣香蘭,卻滅百邪玉煉顏。』。圖中碧眼胡僧旁畫有水池一座,此即為口中玉池也,池中有橋橫跨首尾,此橋亦即鵲橋,上可連通任督二脈,下通舌根之 "玄膺穴" 及咽喉。
十二重樓
"喉嚨" 在後天的主要作用有二:肺氣上衝喉中聲帶,使之振盪,發出聲音;通呼吸之氣及咽 音宴 下口中食物。玉池之右下方,有一高層樓台,樓高十二層,稱為 "十二重樓",在人身即為喉管之十二環節也。十二重樓在先天的作用,與後天的作用相比,有近似之處:當 "精" 上衝之時,喉腔之內振盪不已,其浩然,仿似夏蟬振翼而鳴,乃上九竅氣足突兀之前因。 李道明師尊兩次賜示十二重樓之秘訣,詩句曰:『十二重樓蟬殼脫,屏 靈 山金谷轉微波 戊寅年七月卅日』又曰:『但得重樓蟬脫殼,始知靈谷轉輕波 辛巳年八月廿一日』。提示須將此振盪不已的精,脫出十二重樓,如蟬之脫殼,運往靈山之谷 上丹田 ,將之提煉 精與神合煉,並能轉化其振盪成為微波。
及至三寶凝聚,北斗河關運轉春夏秋冬亦毫不停滯 ,丹落中宮,精雖非物質之體,亦仿如後天食物一樣,感覺就像一粒入口而 音孫 咽之,經十二重樓,而運往絳宮、中黃等養丹之地。是故內經圖中畫有精流向二道,一道通往絳宮艮土,而另一道則通往 "織女" 運轉,轉化於中宮裁培。
在此補充,當 咽之際,須降鵲橋以便 咽,若仍保持舌舐上顎之勢,則氣疾欲咳,故玉池旁有 "氣疾降橋"四字...
內經圖淺釋 之六
中宮貯藏
萬物春生,夏長,秋收,然後冬藏;內修精氣神亦然。初修者煉氣功,譬如雙手抱球之時,感覺氣在兩掌之間,但兩手一鬆垂,其氣即散而不知所;是故如何收貯 音儲 氣,是很玄妙的功夫。 太上道祖《內修篇》曰:『…丹 氣屬虛無,心意 動則生,寂則止,處 貯 於人身黃庭中穴。舉凡動 (心之所為,下同)、念、妄、邪、思、意及諸般情慾,均可使氣越 出 黃庭,丹氣 離位則旋轉於小天地 人身 之中,若不納之回舍 黃庭,則雖有乾坤 後天坎離返先天乾坤 之法,不足以為 保固 者。(第十章)』,由此可知黃庭中穴乃人身貯氣養丹的玄妙關竅,故圖中有句子云:『五十境內隱玄關』,五與十者,在河圖皆為中土之數,五十境即中宮也。
圖中 "鐵牛耕地" 之上,有果園一片,滿植果樹,此園乃身中之 "中丹田" 是也。右邊有一古裝女子坐在一木座之上,木座之底板有一桿,桿身裝有一可轉動之轉盤,可以推斷轉盤中心有橫軸連接在桿上。女子之旁有 "織女運轉" 四字,可知此女子乃 "織女" 是也。細看織女的動作,正在將上谷之精氣泉流收貯,如繩線一般,繞在轉盤之上。比喻精氣神經過前述之鍛鍊(即陽氣之生,精氣之運,精氣神之合聚、凝結),在中丹田轉化成可貯藏之形態。其巧妙在於中宮土有 "坤" 之特性,坤德厚載,有柔順培育之功,故以女子男干女坤為代表。此靜養收藏之功,須先天心意相配合,方湊其功,故又以牛郎橋星 以星串橋,下指中宮,織女運轉,轉化培育,代表心與意的互相配合。煉功至此,丹 或 養黃庭,如雞抱卵,心意不起,順隨寂靜,氣平息住,祥和安定; 呂純陽師尊有云:『庭中演易卦,五十五堪均』1996年4月21日乩文,意謂在黃庭之中,演易乾坤之卦理,先天之陰陽五行,即河圖中合共五十五之數,序列均衡,毫無動變之患。
此中織女所轉化之產物,非布非帛;內經圖中有詩句曰:『我家 魂神 端 同 "專" 種 裁種 自家田 魂神之舍,指中丹田,內有靈苗 金丹金玉 活萬年 歷久而不壞,花似黃金色不異 其華色金不二,子如玉粒果皆圓 每日伏煉,一粒復一粒,果子如玉粒粒皆圓,實則可融合為一丹。裁培 轉化貯存 全賴中宮土 亦即黃庭中穴,灌溉須憑上谷泉 但灌溉之泉源全賴靈山上谷所鍛鍊之精,功課一朝成大道 日積月累,常德不忒(沒有差錯),終能歸復無極,逍遙陸地作蓬仙。』。
臟腑之描述
在中宮之上,圍繞著絳宮,題有與臟腑有關之七言句子:「由右至左 心神丹元字守靈、腎神玄冥字育嬰、脾神常在字魂庭、神龍耀字威明、肺神皓華字虛成、肝神龍煙字含明」。這些乃出於《黃庭經》描述臟腑之神的句子;這些稱號與名字,別有玄機。譬如第一句「心神丹元字守靈」可以讀成:心之神若向丹元自能守靈;第二句:腎之神若守玄冥自能育嬰 孕育胎仙;如此類推,玄妙意深。"修真圖" 對臟腑有更詳細之描述,故有待明年闡釋修真圖時,再作詳細之探討。
延壽仙
最後要提到的:圖中最頂處有內經圖三字,內經圖三字之下有 "延壽仙 " 四字,遍查四萬字的大字典,也查不出 " " 這個字,唯有作出以下推斷:此字與 "價" 字相似,價字從貝而 字從國。從貝則與物易或金錢有關故為價,若從國則與身中系統或整個身體有關故為 。(全文完)
內經圖淺釋 之補遺
左邊這個字是 "佛" 的異體字,這字的右部,由 "西域哲" 三字所組成,見字可思其含義矣,即 "西域之聖哲" 也;由此而推," " 字右部由 "西國" 二字所組成,加上前文 延壽仙 及內經圖所示的內容, 字即含 "西方極樂國" 之義也。
1 紺──音禁,天青之色,來形容與釋門有關之物;譬如紺宇(即拜佛的廟宇)、紺目、紺發等。
2 四大海──即東南西北方之海,比喻一身上下之精氣。
內經圖亦有引諭佛法,在碧眼胡僧的左方寫有『《法藏》云:紺 1 目澄清四大海 2 ,白毫宛轉至須彌』。 法藏乃佛門弟子將 佛祖的教法,編纂而成的藏經; 紺目即佛目也;白毫即目之神光;須彌即須彌靈山,靈性之宮。佛法有以 "觀空" 來澄清一身之精結,而內觀之神光 心靜返神 能宛轉進入靈性之宮,鍛鍊靈性。前章 內經圖淺釋之四 論及 "眼根" 是靈魂之窗、靈覺之門;內觀精氣神 內景 之變化,則能測知靈性的狀態。由此可知,心與性的影響是相向性的,其機括在於眼根;心念始於靈性,所謂「性者心之元也 金蘭觀陰符經批註,至樂第七章」,但心也可以影響靈性,甚至改革靈性,所以 龔壇主有云:『心者性之源』 2003年10月19日乩文,以其互為因果之故。
應合坤德
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以十二辟卦來算,小雪之後,直至冬至之前正應 "坤"卦;坤卦 六爻純陰,乃眾卦之母。上壇 李道明師尊臨壇,當天正是小雪, 師尊專題講述坤之特性,現節錄如下:『癸未 年癸亥 月,孟冬十月,卦象屬坤,六爻皆陰,眾陰之首;承天施 干施坤育而四時順 順受,行若馬 如牝馬之跟隨牡馬而無不至,載華岳 天下之山無不載於地殼之上而不重,鎮河海而不深 河海之深亦鎮攝於大地之上;居上 眾卦之母,群陰之首不驕 地無不載,為下 地在萬物之下不亂 無不讚育,資生 培育萬物,至安至靜,至純至正,中正和平,貞正吉祥,品物含章 深藏之美,含章素質。』。大地之象,人人皆識,故易道易明,但如何以易道明丹道,修真之時,可合其德?
天地人一理相通,人身雖小,暗合天地,坤卦應在人身之中丹田,位於心與臍之中間,在臟腑為脾胃,在後天有消化及吸收的作用,其位置也為太陽神經叢,有神奇幻化之功能。修真方法與前章所述的法程,一般無異:先從下丹田入手,取坎填離,坎水逆流,離宮修定...直至 或丹,下同 養黃庭。其所分別者,乃在丹入中宮之後,溫養之功夫是特別著重,轉化的時間也較為長久,感覺收貯也特別深藏。
修真應合坤德,其感受及形容可見於 李道明師尊之降壇詩,詩句美妙絕倫:
『厚德載物氣勢雄, 註:丹入中宮之時,坤宮厚德載物,氣勢雄渾。
柔順安靜轉鴻蒙, 漸感柔順安靜,丹在中宮轉化,漸轉鴻蒙(鴻蒙未判,混元一體)。
冥冥會合陰陽秀, 乾坤乃陰陽之秀,冥冥杳杳之間,在此會合。
矯矯神奇幻化叢; 有神奇幻化作用的太陽神經叢,矯健地矯貯精氣。
秋去冬來收藏異, 坤卦應合在一年(或每次修真)之秋去冬來、收藏異寶的時節。
天長地久古今同, 這永恆的規律,古今皆同。
何問小雪豐年瑞, 何人若究問在小雪(陽氣索滅)的時候,(修真)也能得豐年瑞圖,
始識虛無造化功。 始認識此虛無造化之功。
內經圖補註 之一
我家端種自家田
我家 自己之魂神 端 同「專」字 種 裁培種植 自家田 以丹田來比喻真元之舍、煉丹之所。
內有靈苗活萬年
內有靈苗 將精氣神聚合於丹田之內而生真元一,為金丹之苗 活萬年 葆之可長生。/td>
花似黃金色不異
花 當真元一壯盛時,如植物成長時所開之花 似黃金色不異 其華似黃金之色一般無異。
子如玉粒果皆圓
子 一凝聚猶花之結果 如玉粒果皆圓 每日伏煉,一粒復一粒,果子如玉粒,粒粒皆圓。
栽培全賴中宮土
裁培全賴中宮土 轉化貯存,全賴中宮坤土,亦即黃庭中穴,如將樹苗移植於此而裁培。
灌溉須憑上谷泉
灌溉 但灌溉中宮靈苗之水源 須憑上谷泉 須憑頭上靈山之谷,日月相會所化之靈台活水。
功課一朝成大道
功課一朝成大道 晝夜行持,日積月累,常德不忒(沒有差錯),一朝功滿,能歸復無極。
逍遙陸地作蓬仙
逍遙陸地作蓬仙 丹成我命由我,不受塵世氣運物質所滯,逍遙自在,仿如陸地蓬萊仙。
內經圖補註 之二
應合坤德
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以十二辟卦來算,小雪之後,直至冬至之前正應「坤」卦;坤卦 六爻純陰,乃眾卦之母。去年 李道明師尊臨壇,當天正是小雪, 2003年11月23日 師尊專題講述坤之特性,現節錄如下:『癸未 年癸亥 月,孟冬十月,卦象屬坤,六爻皆陰,眾陰之首;承天施 干施坤育而四時順 順受,行若馬 如牝馬之跟隨牡馬而無不至,載華岳 天下之山無不載於地殼之上而不重,鎮河海而不深 河海之深亦鎮攝於大地之上;居上 眾卦之母,群陰之首不驕 地無不載,為下 地在萬物之下不亂 無不讚育,資生 培育萬物,至安至靜,至純至正,中正和平,貞正吉祥,品物含章 深藏之美,含章素質。』。大地之象,人人皆識,故易道易明,但如何以易道明丹道,修真之時,可合其德?
天地人一理相通,人身雖小,暗合天地,坤卦應在人身之中丹田,位於心與臍之中間,在臟腑為脾胃,在後天有消化及吸收的作用,其位置也為太陽神經叢,有神奇幻化之功能。修真方法與前章所述的法程,一般無異:先從下丹田入手,取坎填離,坎水逆流,離宮修定 . . . 直至 或丹,下同 養黃庭。其所分別者,乃在丹入中宮之後,溫養之功夫是特別著重,轉化的時間也較為長久,感覺收貯也特別深藏。甚至由起始直至收功,也神守中宮,如雞抱卵,如龍養珠,心不揚波,虛無自然。
修真應合坤德,其感受及形容可見於 李道明師尊之降壇詩,詩句美妙絕倫:
『厚德載物氣勢雄, 註:丹入中宮之時,坤土厚德載物,如大地連綿,氣勢雄渾,無物不載。
柔順安靜轉鴻蒙, 漸感柔順安靜,丹在中宮轉化,漸轉鴻蒙 (如天地之鴻蒙未判,混元一體)。
冥冥會合陰陽秀, 乾坤乃陰陽之秀,冥冥杳杳之間,在此會合。
矯矯神奇幻化叢; 有神奇幻化作用的太陽神經叢,矯健地將精氣轉化、收貯。
秋去冬來收藏異, 坤卦應合在一年(或每次修真)之秋去冬來、收藏異寶的時節,修真貯藏真元、溫養金丹在中宮坤土。
天長地久古今同, 這是天地間永恆的規律,古今皆同。
何問小雪豐年瑞, 何人若究問在小雪(陽氣索滅)的時候,(修真)也能獲得豐年的瑞圖,
始識虛無造化功。 始識此乃虛無造化之功。』
第四章  金蘭觀修真圖講義
修真圖註釋之一
緣起
"修真圖" 與 "內經圖" 齊名,其出處及歷史已不可考, 張果老祖師有云:『修真圖中有妙訣』2003年3月9日乩文。 "修真圖" 為好道者所鍾愛:收藏之、究研之、張掛之。可惜古時沒有複印機,每每以手抄流傳,時日一久,錯漏層出,而且版本眾多,令學者無所適從。坊間流傳最廣者,為 "北京白雲觀" 之藏版,當我細閱之時,驚覺內文錯漏竟達數十處之多!圖形含糊不達意者、後人肆意更改者、字行銜接出錯者,總數亦有十數處之多。道門瑰寶豈可如斯陋絀?遂有尋根究源、修正重刊之願。
尤幸得天之助,圖內文句源出之處,幾乎全部可從《道藏》尋出,又覓得廣州三元宮存有清.嘉慶年間所立之修真碑,以資參考;更得師兄之義助,以計算機從新繪畫,並輸入文字,其間披星戴月,百次修正;另文句加上標點,剛趕及在癸未年《金蘭特刊》中刊出,望能助修真者之萬一。"修真圖" 刊出之後,又有金蘭兄弟姊妹力邀講解,是故不嫌道力不足,藉此之時,盡吐肺腑之言。
修真圖的用處
不熟地形須用地圖,航海要用航海圖;修真內修性命,不一定用圖,但也有其獨特的用處:正如 果老祖師所言,仙真寫下修真之妙訣,用以引渡後來之修者。 修真圖的主架,乃一身有關修真的透視圖,圖的右上角有整體之簡述,人身關竅穴位數百,修真圖顯示了重要關竅的名稱與不同的別稱此可澄清流誤,及其在人體相對的位置,時有「一矢中的」之效果。譬如 道祖之十四字真言:『玉爐燒煉延年 ,正道行修益壽丹』,當中所指之 "玉爐" ,究竟在那裡?欲明所指,只須圖中尋。
關竅
修真須理法並重,修真圖有如一個精密系統之操作全圖,剖析各部之運作,對於研習丹理,有極大的幫助。修真圖描述了三丹田及重要關竅的特性、作用、所通連之竅穴,及如何「開關展竅」,譬如 "三關" 之作用及其沖通之法;其細節容後探討。
五臟
修真圖之兩側,儘是五臟連膽特性之專文。五臟盛衰關乎身命,而身命關乎心性。修真以命煉性,煉精合神,借假修真;文中引用《黃庭經》講述各臟腑與修真之關係。譬如描述肺之專文:『...是以諸屬肺,肺為呼吸之根。黃庭經云:喘息呼吸體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氣。』
應時
一年有春夏秋冬,一月有弦望晦朔,一日有子午晨昏,天地有陰陽之循環;人身有道人身為天地之縮影,乃小天地也,靈竅應時。修真圖中以初一至三十的月相,及其特定的位置,來表示陰陽進退的情況,及其相應於人身的部位。譬如:十五在坭丸,廿四在臍,初三在尾閭...
易道
丹道內修精氣神,但精在體內隱渺難睹,難以言詮,是故《龍虎經》、《周易參同契》,始以易道來比喻丹道,蓋日月為易,象莫大於日月,人人可見,其理易明。修真圖以易卦及其位置,來演易修真之秘;其中心部份,更是以易卦,附加文字及圖像,來演示修真之法。譬如:取坎填離、乾坤相交、五行攢簇等...。
內經圖比較專注在修真的法程上,但修真圖則多著重於上述的四個領域。要破解修真圖,則須在關竅、五臟、應時、易道這四方面,及其互相之關係下手。(
修真圖註釋之二
關竅─第一關─心
修真圖以 "絳 音降 宮" 為 "心" 之宮,絳宮在鳩 音溝 尾骨 即胸骨劍狀突起之處 之下,其文曰:『絳宮中穴實我 心 也,一名離卦,一名午時,又號南宮,受煉神室之所 魂魄交會之處,又名 音詫 女,一名真陰,又名碧眼胡兒,在方為南,上所有掩骨覆之,醫家名為鳩尾,退此 心不守此穴 為後天思慮之神 即識心也,又云龍從火裡出是也 心,五行屬火,心靜返神,神凝性見,魂由心煉,故云龍從火裡出。』。
心為身之主使,心念一動,精氣神隨即受役而動,若在修真時妄生雜念而心動神移,則三寶亦隨而外馳,一瀉無蹤矣;不能培,性亦難養 所謂修心養性,此為背道。是故天心坦坦蕩蕩 無物不容,道心清清靜靜,佛心空空明明,唯人之心機巧不停,貪務多欲, 呂純陽師尊有訓文曰:『時時拴意馬,刻刻鎖心猿』,是其故也。敗道由妄心,成道也由心。 道祖有云:『道由心學,道由性發』 2004年3月6日乩文,譬如守養內在丹田,兩手心抱丹、神火下照、聚氣丹田等等守養之理法,乃由師傳,心學心悟,但守養之道,終由靈性發揮,無須唸唸相續而成。若心性合發,由性發心,由心配性,心性相輝,共臻善境,達致修心養性之要旨。
修真圖中絳宮之上,畫有南方七宿組成斗形:井鬼柳星張翼軫 音診,斗柄所指,即靈性所向也;絳宮之中,畫有 "女",兩手按心,因其心至為不定之故,以代表人心。心在八卦屬離,女之下,畫有離卦 ,離卦兩旁有 "心不動自固" 六字,乃養之要旨。心宜靜而性宜定,心性合道而常明,心性合一,精無有不從;心既空,神既定,精足足,關竅自然展吐。
離坎相交,取坎填離
絳宮下八寸四分,即人身肚臍的位置,旁有文曰:『臍為生門,太乙神君居之,主人性命,司一身一萬二千精也。』。又曰:『臍門號曰生門,有七竅通於外腎,乃精神漏洩之竅,名曰偃 音演 月爐,即任脈,下有九竅,即地獄酆都是也,又曰氣海。稍下一寸三分曰玉池 黃庭經以口為玉池,又曰下丹田,乃藏精之所,採藥之處...』。
修真圖中 "任脈" 之上,畫有 "嬰兒",嬰兒兩手上揚,因其陽至為隱藏之故,以代表人之腎精。腎精在卦屬坎,嬰兒之上畫有坎卦 ,坎卦兩旁有 "身不動精自固" 六字,乃固精之要旨。修真之道在於離坎相交,取坎中之陽,以填補離中之陰、心中之實。 李道明師尊曰:『茲欲尋真,八卦坎離,坎中真陽,由下而上,離中真陰,由上而下,上下顛倒,取坎填離...』 1998年5月31日乩文
李道明師尊又曰:『大道本來在坎離,即陰留陽悟玄機,玄機本來無定位,只在後天返先天。』註:當年我之元神投胎奪舍,乾坤交 而化坎離 ,坎離乃我之身心,故大道之本亦在身心耳。修真在於即陰留陽,而以心性領悟玄機;即者在也,在陰、在靜、在定而留陽則陽住。此玄機本來是沒有定位的,譬如離為火府、為目、為心、為絳宮;坎為水府、為腎、為腎精、為丹田,妙於取坎中之陽,以補離中之陰 。但其目的只在乎性命在後天的狀態而能返回先天的狀態 (乩文降於1998年10月18日)。 坎離既然無定位,取坎填離便要提綱挈領,於夜半子時,兩手手心按臍,以至柔安靜之心,用神火下照臍內一陽潛動之處,生真一之
修真圖註釋之三
嬰兒
道門對 "嬰兒" 有進一步之解釋,為初修未壯之元神, 師尊有云:『...三家相見產嬰兒,嬰兒是一含真,十月胎圓入聖基。』2002/06/30,2002/11/16,2004/04/11等乩文
三家相見亦即 呂純陽師尊於3月28日臨壇,與我們一起所煉之「三元一體」,所謂三家者亦即三元 精氣神之元 也;元者始也,有初與首之意。三元即神氣精之元,亦為上中下三元。接著的乩期 即4月11日, 李道明師尊臨壇再次賜示「三家相見」的玄奧。兩位 師尊先後重述,定必非常重要,剛好與此修真圖所述之關竅有密切的關係,故順水推舟,一起在此課程探討。
上元
先論上元第一家:「東三南二共成五」三與二是以 "河圖" 之數而言。魂數三,屬木居東;神數二,屬火居南。靈魂本非物質,入胎之時,化神棲於泥丸宮,動靜常與人俱。魂晝寓目,寓目能見;當人著於事物,魂有執而運,動而生神 木生火;及後神動而生心 思想,落入後天。今修者雙目回視 眼為神竅,神光內照泥丸宮 上丹田,靜心返神,息心忘慮,定神安魂,逆返先天之本根,回覆如如之本我,變成 "東三 魂" 與 "南二 神" 同在而成五數,故云「東三南二共成五」,是為神之元。
修真圖有內文曰:『泥丸為上丹田,方圓一寸二分,虛開一竅,乃藏神之所,眉心入內正中之處。天門入內一寸為明堂,再入一寸為洞房,再入一寸為泥丸。』又曰:『泥丸有九穴,以按天上九宮...神室泥丸九竅乃天皇之宮,中間一穴,形如雞子,狀似蓬台,崑崙是也,釋曰須彌山,修真之子不可不知也。』
下元
若以修真圖之月相來測定人身之方位,晦朔 三十與初一 之間為北,月望 十五 為南,而生門 即臍 的位置,是在一月之廿四,即人身之 "西"。臍是軀體 魄 之中心及起點 人身受孕育的位置,也是氣機之樞紐。圖中有描述寫道:『臍門號曰生門,有七竅,其一 通於外腎,乃精神漏洩之竅,名曰偃 音演 月爐,即任脈,下有九竅,即地獄酆都是也,又曰氣海。人以丹田火燒煉精,地獄以火燒煉鬼魂,其理相近。 稍下一寸三分曰玉池,又曰下丹田,乃藏精之所,採藥之處...』
在圖中地獄九竅之右下,有一螺旋形的管道,下通湧穀道 左外腎,旁有玉爐,右為泉谷水 右外腎,上通精囊、真一處到樞機,即兩腎之連環,經 "銀河" 而通二眼。此螺旋之乃丹田中之,此即下丹田也。在此上一寸三分,有三圓圈排成品字形,圓圈中各有一云頭 即以雨字為字之上部 字,若以上左右的次序,則為 讀透、 讀忸,nuk6、 讀凳。分別代表神、氣和精。此即為燒煉丹藥之時,精氣神合聚之處;精氣神三合生 "真一之 真一之源出無極",所謂三清成一,是故此處名為 "真一處"、一陽復初...
修真者於夜半子時,於真一處合聚精氣神。譬如意向下元可以運神,手心對丹田可以運氣,提罡可以運精。調控得宜,數分鐘之內,丹田命蒂 此即西四也 開始火熱灼閃,若隱若現。久之火熱擴展,下運於精府 此即北一也,連綿不絕,開展 "陰蹺",竅穴 丹田與精府 相通,令坎水 泉谷水 逆流,即以 "北一 精" 連同 "西四 魄",共成五數,故云「北一西四連同之」。
在此一提, 李道明師尊於4月11日乩文暗示,入壇真心勤篤修真之士,於夜半子時,誠心叩稟,可獲 師尊加持。(
修真圖註釋之四
中元
中元即氣之元也,在修真圖中有文曰:『心下有穴曰絳宮,乃龍虎交會之處,直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黃庭" 穴也,乃中丹田,左有明堂,右有洞房。無英居左,肝也;白元居右,肺也。中空一寸二分,乃藏氣之所,煉氣之鼎,直下至臍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至地八萬四千里,自心至腎有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腎三寸六分,中有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
黃庭中宮,居天地之中,在人身約為脾胃,在後天有消化轉納的作用;其五行屬土,故又名 "土釜 釜為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類今之鐵鍋",因其像釜有烹調轉化之用;在卦為坤 ,坤德厚載,有柔順培育 養氣養丹 之功;三田之中丹田,為內丹轉化、溫養、哺育、貯藏之所。中宮屬 "土",土分陰陽,陽土為戊,陰土為己,二土和合而成一 "圭" 字,故在圖中坤卦之上,有 "刀圭" 二字。刀圭乃古人量藥的器具 形如刀,尾端尖銳,中間下窪;蓋人身 "精神魂魄意" 之意,居中屬土,比喻心意 陽 和潛意 陰 的互相和合,而成為 "真意",時常流放陽意之剛執而遷就靈性之陰意,此即圖中所謂「流戊就己」也,猶如用刀圭量藥以調治也。真意為人身精氣神所依歸,又如天中之北斗星,斗柄的指向,為天地萬物所依歸,故刀圭二字的兩傍,又有北斗七星的星名 (在此省略)。
黃庭的神奇和妙用是難以用簡單的說明來表達的,所以 太上大道玉宸君 號靈寶天尊 作《黃庭內景玉經》, 道祖亦著有《黃庭外景玉經》,兩經的主要內容在於解說身中各部位及諸神,藉以明白修真之要義。
黃庭
《黃庭內景玉經》對黃庭有妙述云:
『仙人道士非有神, 積精累氣以成真,
黃童妙音難可聞, 玉書絳簡赤丹文;
字曰真人巾金巾, 負甲持符開七門,
火兵符圖備靈關, 前仰後卑高下陳。』
註:仙人道士非是有神奇之修真妙法,乃是能時常能積存真精、累藏真,收貯於黃庭中穴,續漸精強壯而能得證真人之境域也。黃庭真人之妙理玄音是難以聽得到的,古來玉篇之書、絳冊之簡內有金丹至道之經文,謂真人穿著金色之巾裳,負帶著六甲之陽神,持有符信,開闔七門。
七門者:一曰天門在泥丸,二曰地門在尾閭,三曰中門在夾脊,四曰前門在明堂,五曰後門在玉枕,六曰樓門在重樓,七曰房門在絳宮。同時更率領著陽火兵,如帶備著兵符圖章等,進守靈關;前仰明堂,後卑尾閭,高向泥丸,下入陰蹺,周天環匝,陳列無遺。
「三元一體」或「三家相見」之時,一周流,循環無端,金烏 離中之真液 玉兔 坎中之真陽 如梭之轉,河關通暢,竅穴相連,周流不息,上中下三元結合,身心性三家若一,祥和安定,金晶滿目,杳杳冥冥;感之上下則為三,無人無我則為一。此亦即結就嬰兒之法,彌歷十月 以人胎成長的時間作比喻,法身晉仙聖之基。
剛過之 師尊聖誕, 王母賜示曰:『有道知道遠,無心見真性,若不通三一,如何出五行?』其中通三一者,即通達三元一體。可見通連三元,乃超脫五行之重要法程也。
修真圖註釋之五
真意
"真意" 之道在於不動;意不動,神自靈。意動則運,運則不離陰陽之動變,有陰陽之動變則不能結聚成形 金液玉液。意之不動在於無為而至,自然而然;不能強而閉固之,若用意鎮攝之,則終有意在動焉。初修者可先用意收攝,然後慢慢放任自然,若覺意動,又再收攝,如是反覆練習,直至真意不動,出於自然,此即戊己不動於中,所謂「戊己自居生數五」也。
三關
1 古時從水路運米供給京城或供應軍旅等,稱為漕運,漕溪乃漕運的水路也;唐宋以來,設有專官掌理。丹家以此比喻人身運輸陽之路徑也。
內經圖有文曰:『人之一身...後有三關:尾閭、夾脊、玉枕也。"尾閭" 在脊柱之下盡頭處,關可通內腎之竅。從此關起,一條髓 脊髓 路,號曰漕溪 1 ,又名黃河,乃陽升之路,直至兩肩夾骨對處為 "夾脊",又上至腦為 "玉枕",此三關也。』
圖中人身之脊柱部份,有兩條並排之管道,管道之上排有二十四個小圓圈,小圓圈內各寫有一節氣之名稱,以代表周天廿四節氣也。管道之上又有三個大圓圈,以代表三關,三關各有專文描述;尾閭在冬至之前,夾脊在大暑、立秋之間,玉枕在管道之頭。此外,三關配有 "三車",三車各有不同。由尾閭至夾脊,須如駕羊車之輕柔,故配之以羊車;由夾脊至玉枕,須如駕鹿車之迅捷,故配之以鹿車;由玉枕至泥丸,須如駕牛車之奮勇,故配之以牛車。三車比喻採納精之時,在不同的階段,應用不同的火候。
尾閭關
2 醍醐制自牛乳,為美味之飲料。醍醐灌頂喻灌傳道理、智能予人,使人心性得到醒悟,消除煩惱而得內心清明,所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修真圖借此比喻行功時的境界,縱使陽灼熱令體汗淋漓,內心也是清明而頭不昏暈也。
為三關的第一關,圖曰:『尾閭關一名九竅 下九竅,又名九頭獅子,又曰如太子射九重鐵鼓;陰關固閉,常年不能開,故 名九重鐵鼓。太子 即 純陽也,能醍醐灌頂 2 ,方能穿通,故曰射九重鐵鼓,乃上天之徑路也。 尾閭關 一名地軸、神壺,又名朝天嶺,一名龍虎穴,一名三叉骨,內有金鼎 煉金晶之鼎器,內外相通共三路 玉爐,內腎,夾脊,上通夾脊,直透頂門而上泥丸,通一身之骨髓也。』
陽亦即 "真一之",古喻為 "鉛",培煉之法,在01-03年之修真講義- "內修精氣神" 部份,已有詳細的討論 請參閱癸未年之金蘭特刊。神煉下元,陽潛動,灌溉裁培,但覺丹田氣暖,由弱轉強,火熱灼閃,漸而下元精氣氳氤蓬勃,此時若能將兩足完全放鬆,熱力便由神闕、氣海向下伸延,過兩膝而下行足底,激活腎竅湧泉穴。若精強足,自然展竅開關,陽自尾閭而上,一撞三關,直上泥丸。在修真圖中生門 肚臍 之下,乃兩條並排管道之一的起端,旁有文曰:機關之竅,引仙之門。又曰:愚人以此殺身 受色慾所誘,損耗精,聖人以此飛形 煉精化,煉合神;並稱此起端為送仙生門、北極降魂慧劍所。又有吹笛童子,坐著耕牛,狀似沿管道而進。 濟佛曾有降壇詩一首,妙喻此法:『道門有三寶,鐵牛種金錢;人人本自有,咫尺在眼前;在世能富貴,修煉成佛仙;入水不能溺,遇火不燒燃;凡人不識寶,至親不輕傳;看透個中理,只在顛倒顛;時時心中養,刻刻守乾乾。』2004年4月18日
修真圖註釋之六
論三關
"陽" 由真一處潛萌,在下丹田長養,氣足而發動,下行開關展竅,煉精化,導引坎水逆流,逆上三關。"精" 生於坎位,填補離中之陰,所謂取坎填離是也;其主要作用是修煉元神,祛去靈性陰霾。缺乏者:內景漆黑,魂魄重濁,陰質 惡孽 令靈性偏執,偏離正位,心神昏濁,受制於物 身內外,滯礙不停,難以靜定。充足者:內景明朗,精光常現,魂魄輕清,靈性超脫,心意寬解,不受物拘,清虛靈明,祥和安定;災病不作,智能日增。
鍛鍊身體,可以從形態上或體能上的改變,來顯示成果;修煉靈性則不然,人人靈性雖有,但卻難以察見。是故修煉元神,只能以精的內觀景象來反映元神的狀態;譬如肉眼看不見的氣壓、氣流,卻可從天上的陰晴、云雨及風雷的變化反映出來。《洞冥寶記》第二十六回. 呂祖度己度人文中有自述修煉的過程云:『讀三教書,玩一壺景。』所謂「玩一壺景」者,即修煉靈性的借喻也。
修真以修煉元神 靈魂 為主要目標。初修者不明所以,追求身體上的氣感,以為三關只是脊柱上的三個關竅,故用意領氣,沿脊髓上行而沖通之,有氣感掠帶過就以為道在是矣、三關通矣、無何難矣。誰不知用意領氣已是不斷地動心用意,人的心性在動心用意之時,只能在後天意識的層面,而不能返回先天靈性的層面,又從何而能達到精充盈之內景哉?
上文所述三車 羊鹿牛車 之要領,便是能將精傳輸至靈山,畀元神採納,化其陰霾,方契修真之要旨。引而申之,精過三關,便是元神採納精的三個重要程序。當安爐立鼎、離宮修定之後,神識便開始獨立為主,以人體為覺知的天地 所有領域;體現了「兩重天地」的情況 即人體之內為內重天地,人體之外為外重天地。靈覺感觀的領域,可以集中在目前一點,也可彌綸於天地之間,更可退藏於密 無知無覺 ,其變化甚大;不似人身在現實生活中,變化甚微。  李道明師尊曰:『甘露 坎水 上升,離火下降,升降出入,若存若亡,綿綿密密,勿念勿忘,似守非守,外尋感應,內求呼吸。』2002年6月23日乩文。此乃 師尊的真修法訣,其中外尋感應,即尋求身中關竅之感應;譬如下丹田之火熱灼閃,陰蹺穴的雪裡開花與及絳宮之寬懷細柔等感應。內求呼吸者即靈覺感觀領域的收放開闔也。譬如開放之時,下達湧泉;收闔之時,將精收納在泥丸等,所謂「一粒粟中藏世界」是也。由於元神採納精,在開闔之時所遇到身、心、性的障礙難關,三關之障礙,自然而形成。
尾 閭 關 第一須陽 太子 潛動,丹田足,精能在坎位煉化。荓h運精於靈山之上,又需神火下運,引領三車至靈山塔下,穿越而上,並非容易之舉,此身之障也。
夾 脊 關 其次精受心意所使役,心動則氣散,欲使精收束聚隴,上運靈山,非煉就寂靜安慮之心,無法達致。夾脊關通心,精易散,此亦心之障也。
玉 枕 關 若魂性偏執,精不純,在玉枕關處 亦即上九竅處 振盪不休,心神不能返回先天靈性的層面,精不能歸納於元神,此靈性之障也。
修真圖註釋之七
與天地合其德
修真之士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處世如是,修真亦然。修真下手,靜定之中,煉就「心」與「性」相通,心性合一,心性和諧,天人同發,不偏不倚,陰符經所謂之:五賊在心 心中五行之運,施行於天 能與性同步施行 是也。故能取用身中之精炁,主宰關竅經脈、四肢百骸,一切動靜聚散、生成變化之權,陰符經有云:「宇宙在乎手 掌握之中,萬化生乎身」是也。心性唯能「萬物作然而不辭 不辭勞苦,生而不有 不視為已有,為而不恃 不自恃自傲,功成而弗居 功成身退而不居功」道德經觀徼章第二,此乃內修時與天地合其德也。
與四時合其序
烹煉精氣神,全憑陰陽之力,始以下丹田發動「陽炁」。陽炁由初始時之似有似無,漸漸熱氣充盈上升,以至高峰時之熱力盛熾,燻蒸一身上下、四肢百骸。這段時間,就好比在一日內的-子時之後至午時之前;也好像在一年裡的春、夏二季。修真之士利用陽火,烹煉精炁,煉精化炁,煉炁合神,是為之「進陽火」。
其後陽極陰生,熱力開始減退,神火慢慢收斂,精炁開始凝聚,如雨云之成雨;漸漸涼氣續增而轉寒,以至萬物一身之精氣,收攝歸根,潛藏於密,守命待時。這段時間,如在十二時中之午時至亥時;一年中之秋、冬二季。修真之士,順勢將精炁凝聚,轉化收藏,煉神還虛,是為之「退陰符」。若不罔迭罔起,則在一次之烹煉中,仿如經歷春夏秋冬四季。有道之士,進退有度,合符時節,故能與四時合其序。
呂純陽師尊於六月初二 18/7/2004 臨壇,賜示修真時節氣往來、寒暑迭易之內景:
春:陰中有陽,由寒轉暖,春暖花開,溫情洋溢,氣候和暖,萬物生長;
夏:由溫轉熱,陽中有陽,陽和暑熱,酷暑濕熱,火炎土燥,煩燥不安。 修者應 心安神靜,神靜腦靈,靈敏巧捷,敏捷機靈,身心靈竅 開展,智能道心,熱衷於道,道心堅定,堅毅不屈,信心十足;
秋:物極必反,陽極陰生,陽中有陰,由熱轉涼;秋涼氣候,清爽自如,如來如去,來去自如。明鏡秋毫,(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時節無差。 若有 行差踏錯,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冬:智能屬水,冬水旺盛,陰中有陰,由涼轉寒。寒熱溫涼,謂之四性。
進退日月權 18/4/1999 及1/8/2004降壇詩句中之詞
修真圖中可以見到環繞著人身,有三十月相。由玉爐之初一 月旦,到尾閭之初三 震,近夾脊之初八 上弦,上至泥丸之十五 望,生門前之廿三 下弦,再回至玉爐前之三十 晦,是為月相之一循還。這循還路徑,貫串人身主要宮位及關竅,經云:「五千四十歸黃道,正合一卷大藏經」。大藏經有5040360乘14 卷,包含整套修真之典藉,李道明師尊云:『經者徑也,修煉途徑』,暗示修煉之途徑,全在這循還路徑之上。
月體本無光,借日光而生光,月相顯示了日月交會的情況。丹道借月相來說明魂魄交會之狀態:以日光為魂,以月體為魄,所謂「日魂月魄」是也。由初一起,魄中生魂,至初三而現出一彎新月;初八上弦,魂魄各半;到十五月望,魂全而魄消。又由十六開始,魂中生魄;(
修真圖註釋之八
進退日月權 (續8/8/04)
修真圖以月相之弦望晦朔來比喻修真者身中陽之晉退,同時也顯示了「魂」與「魄」之間此消彼長的關係;其中以月之光華比喻人之性光 靈性之陽性表現,以月之本體喻人之陰魄 身體之六識與功用。
晦朔 三十與初一 之間,陰陽相合,日月交會,乾坤未分,性光為陰魄所包,隱藏不見,為人身歸根覆命的時候。交會之後,魄中生魂,至初三日,一彎新月,始露性光,在卦為震,元性初現,鉛鼎溫溫。陽魂漸長,陰魄漸消,至初八日,魄中魂半,是為上弦,在卦為兌,此時性光持續增現,如簾幃透光,陽火漸盛,熱透中關。至十五日,日月對望,陽魂盈滿,陰魄全消 退藏,在卦為干,此時性光圓滿,圓陀陀,光灼灼,乃人身魄之精華 陽精陽,與陽神相聚之象,如日月之精華相合而生滿月之象,此即修真之士與日月合其明是也。初修者即使未能煉至如此之境界,在一次靜坐之中,也有靈性最顯現的時段。
十五既望,盈不可久;天地之消息,物極必反,陽極生陰,陽火始降,轉退陰符。十六以後,魂中生魄,陽反為客,陰反為主,陽魂受統攝於陰魄;陽始退,而一陰生,在卦為巽,此時為靈性歸於身命之始也-靈性轉退,身體之感覺漸增,在此之時,損道最易,若行差踏錯,則前功盡廢, 呂純陽師尊前壇所指:『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是故守道功夫,持盈保泰,最是重要。 師尊更有妙訣示下:「明鏡秋毫」是也。陰魄 身體之感覺 既然漸增,順將覺知轉留在眼根內照,陰魄愈增長,愈察秋毫;而身中陽消陰長之變化,則順其自然。隨後陰魄漸長,陽魂漸消,至二十三日,是為下弦,在卦為艮,魂中魄半,是為靈性歸於身命之半也,在時應秋,秋高氣爽,心景靈明,陽凝聚,順時而轉化為金津玉液。至三十日,是為月晦,在卦為坤,陽魂全斂入陰魄之中,性藏於命;修真者於此之時,順時歸根深藏,將金津玉液,收貯於中宮密戶之內,封固守護。魂之與魄,互為室宅,此消彼長,一開一闔,一現一藏,此乃陽魂陰魄之相互關係也。
煉魂制魄
上星期 5/9/2004 上清道尊臨壇演道說法,以易經之「干」卦來諭示陽進升之要領,並默授煉魂制魄之法訣。當陽進至陽魂盈滿、陰魄全消之際,陽魂主事,陰魄自然制伏;與前所述之日月對望、性光圓滿,境界相同。 道尊以易道來闡明丹道,以干卦之爻辭指引修煉靈性之火候:干卦之初九潛龍勿用即全在休歇之狀態也;九二見龍在田即陽初動於下田也;九三夕惕無咎,此時陽火盛熾,不三不四 魂魄狀態各半,三凶四懼 魂有凶險而魄有恐懼之感,身心不爽,是故應謙虛謹慎,步步為營,中正和平,不偏不倚,不卑不亢,是以防危慮險也;九四或躍在淵,此時危機已過,高飛無慮,海闊天空,鳶飛魚躍 陽升躍、靈性騰飛,一周流,然未能穩也,故云或之;九五飛龍在天,此時陽氣極盛,靈性如飛龍之升騰自如,修真之士,恆持不斷,潛龍自有飛騰日,九五至尊 靈性主宰一切,飛龍在天。(
修真圖註釋之九
三關之感受
前文已論及「三關」之位置、三車 羊鹿牛、開展三關的先決條件及工夫、通三關之義 將下元精轉輸至靈山,畀元神採納、三關之障礙、以月相來比喻陽之進退變化 進退日月權,又以易經「干」卦的爻辭來引述修煉靈性的階段。
我個人開展三關時的感受:手心對丹田,意向下丹元。神照下元,裁培灌溉,但覺丹田氣暖,繼而熱力漸強,火熱灼閃,連綿不絕。漸漸熱力擴展,下運於「精府」,開展「陰蹺」,兩腎 外腎 騷暢,下元精氣氳氤蓬勃。稍以呼吸一提,感覺自然過會陰,而聚精氣於長強,出現騷癢,「陽蹺」似在抽縮,將精氣運上,此乃「尾閭關」之感覺也。
到「夾脊關」先是兩腎沐湯,轆轤 兩肩夾骨之間 氣聚。夾脊通心,若能降心,則上通靈山;若塵心不休,則精氣耗於後天情物而已。此關似是三岔路,更上高層,在乎降心,是故夾脊關有別名曰「雙關」。此關一過,後頸火熱,感覺一條髓路,由下通上,直上干宮,暑熱感強,燥火迫人。修真圖對「玉枕關」有附文曰:『玉枕關此處一名陽宮、玉京山、天柱、太乙穴,大椎骨前寸較處來也,實上天逆行之徑路也,內黃龍倒以捲上,沖湘江水,上下通徹…』其中所謂大椎骨前寸較處,即玉枕關的位置,較大椎骨上寸許也;又其中之「內黃龍」即內照之神意也,蓋北斗河關之運轉,未能純乎天然者,皆以神意輔助煉精化氣,坎水逆流,將精氣抽上,今已將到其本位,非以眼根上翻,再倒向本身,不能將湘江水 坎水 捲上,精氣合神,令 金晶 上下通徹。
若精氣持續上運,使金烏玉兔如梭之轉動,周流無間,火候無差,則有金晶滿目、無遠弗屆之感,陽神顯露,陰魄全消,內境清虛洞朗,炯炯靈明。個人煉功,事後自我檢討,在修真的過程中,總有偏倚及不完美的地方;唯在金蘭觀修真時,在  師尊、 壇主及 仙真佛聖明點暗傳之下,雖是短短一刻,已達妙境…
泥丸宮
泥丸宮 上丹田 為上元神府之中心,在修真圖註釋之三18/4/04 ,論上元第一家時,已有探討。修真圖以上丹田為泥丸宮,有文曰:『泥丸為上丹田,方圓一寸二分,虛開一竅,乃藏神之所,眉心入內正中之處。天門入內一為明堂,再入一寸為洞房,再入一寸為泥丸。』又曰:『天有九宮,地有九州,人之下丹田有九竅,以象地之九州。泥丸有九穴,以按天上九宮,腦骨八片,以應八方。 泥丸宮 一名彌羅天玉帝宮,又名純陽天宮,中空一穴,名 玄靈主,又名元神宮…神室泥丸九竅,乃 天皇之宮,中間一穴,形如雞子,狀似蓬台,崑崙是也,釋曰須彌山,修真之子不可不知也。
上丹田亦稱干宮 或干鼎,煉神之所。靈魂本非物質,入胎之時,化神棲於泥丸宮,動靜常與人俱。魂晝寓目,寓目能見;當人著於事物,魂有執而運,動而生神 木生火;及後神動而生心 思想,落入後天。今修者雙目回視 眼為神竅,神光內照泥丸宮 上丹田,靜心返神,息心忘慮,定神安魂,使精氣神合,逆返先天之本根,回覆如如之本我。
修真圖註釋之十
九霄雷府
修真圖中兩眼之間,標著「神光」二字,修真常以「眼觀鼻」,所觀位置為「山根」,即兩眼之間鼻根的部份, 李道明師尊曰:『山根 乃為 天根,仙根 修仙之根本部位 慧根,智能出生,上下逆轉 鼻觀心,心觀丹田,坎離相交,上能通下,下能濟上 坎水濟離中之火,上下四方 由鼻吸氣運至全身;古往今來,慧眼出英豪。』 99年12月12日乩文,以山根為凝神之處,日月交光、魂魄相會 為修靈性之根故為仙根 之所,也是修煉智能出生的地方。凝神於此竅而下照丹田,能使坎水逆流,河車逆轉,水火相濟。古往今來,許多修真成功的英雄豪傑也從修煉慧眼而出。
鼻為人身通氣之器官,鼻孔中長滿鼻毛,當空氣被吸入的時候,其作用除隔塵外,能將空氣原子離子化(O2 →2O++2e-),所產生之電子e-,為身中靜電能量之源;這些靜電的能量,相對就是天地間行雷閃電的能量。若能將這靜電能量煉返先天,便是「先天祖」,故稱鼻為「鼻祖」;人身乃天地之縮影,鼻相對位於「九天」,故又稱鼻為 「九霄雷府」。
鼻之下為舌,「心」開竅於「舌」,心之氣可在舌反映出來。舌下「玄膺穴」,為氣液出入之開關,上可接引金津玉液,下能使之嚥下,以澤潤五臟,並主持陰陽二氣 空氣、丹,上下升降。修真圖有文曰:『舌下二竅名玄膺,後名咽,吞下一切飲食;前名喉,十二節,為十二重樓,通達清氣者也。』
五臟為人身的主要部份,各具五行相生相的特性。修道借假而修真,從後天返先天,必俱後天的精氣神而煉就先天之物,而精氣從何而來?從何而產生變化?皆從五臟而有生成變化。
五臟六腑之根─腎
修真圖兩側,排有對五臟的描述,其內文本出於【內景經】而稍加修改。所謂「天一生水」,五臟之根為「腎」。修真圖對腎有文曰:『腎屬北方水,於卦為坎,形似玄鹿之兩頭,名玄冥,字育嬰,象如卵石子,生對臍,附腰脊,重一斤一兩,主分水氣灌注一身,如樹之有根,左曰腎,右曰命門,生之府,死之廬,守之則存,用之則竭。』 龔中成壇主曰:『志之本在氣,氣之源在腎。腎為先天之本,陰陽之根,根深蒂固,根本所在……』 04年10月31日乩文 。蓋「先天之精」藏於腎,與生俱來,為生命之源,故稱腎為「先天之本」。 當今醫學發現,生殖細胞「精子」與「卵子」,並非是進入青春期後才開始製造,兩者都是在父精母卵結合後,便開始在胎兒內製造,大約在三星期左右,精子或卵子的原始生殖細胞便已形成,藏在生殖的器官,進入休眠期,侍長大進入青春期時,才開始分裂、覆制。在先有是象而後有是形的角度來看,可證先天之精藏於腎為先天之本。
腎又為「陰陽之根」:腎對各個臟腑及身中其它組織,有著「滋潤、濡養」 水一般 的作用,中醫稱之為「腎陰」。腎以排尿來調整身中水份的濃度,腎陰虛則水不濟火而出現內熱、耳鳴、眩暈、腰膝痠軟、少津等症候; 腎對各個臟腑及其它組織又有著「推動、溫煦」 火一般 的作用,中醫稱為「腎陽」。腎臟之上有「腎上腺」,又稱為副腎,分泌副腎皮質 醛巢酮及皮質醇等荷爾蒙,從調節體內糖質代謝來改變身體的活動能力。若然分泌量不足,則有食慾不振、無力感、低血糖、想吐、下痢等症候。是故亦稱腎為水火二氣之根。(未完…)
第五章  金蘭觀內修精氣神講義
內修精氣神 之一
太上道祖【內修篇】曰:『凡人入後天,其性必蔽、神必散、氣必洩、精必敗,此三者精氣神俱為人性所傷。(內修總論)』。又曰:『在常人而言,精氣神雖附於人身而不能聚結,肉身歿後,此三者隨軀殼而離去。(第二章)』。再曰:『壽數既盡,雖天地亦不能挽回人之終也。神先出,氣即絕,精始散,三者一散,永無復合。皮囊既脫,三者散漫於天地之間,如是則不離六道輪迴而巳。(第三章)』。
太上道祖【內修篇】云:『若有道之士,則能將三者由散而合,由合而結,此乃內煉之所得,亦非天地之間自然可能成功者。(第二章)』,又云:『倘倘若在生時,將三者精氣神煉,死後皮囊雖脫,而三者不散,結聚如一,聚散能自如。若煉湛深,此三者更能入石,亦能飛形,入水而不溺,入火而不焚,此之謂神,此之謂仙聖。此無他,三清能聚否耳!(第三章)』。再云:『倘經煉,則三者集中而結為胎,更得五行之助,水方火相濟,金木魄魂相,始能通七竅,破黃庭,越丹田,過泥丸,而活動於虛無縹緲之間者。如是則神出於舍軀殼,出入自如,安守能定,動則處於太虛,靜則三昧合一,能動能靜,始見三清。三清既現,則入化出神,則飄飄然而為仙聖之域,如是始能超凡入聖。(第五章)』
人身之貴,貴於精氣神,離此軀殼,只得一團陰靈, 內修更是困難。是故內修是以人身之精氣神來煉性。性乃虛靈,無形無質,難以捉摸,如何可見?性本虛空如天,天亦難見,但寄於天之光,人見天之光,則知有天也;人性亦然,性雖杳冥難見,但寄於精氣神,內觀精氣神之變化,則知己性之狀態矣!
內修之法,入手宜煉靜,次而煉定,熟煉氣液之升降、水火之聚散之後,再煉三品之合,然後煉三品之凝結。
惟精在下府,氣在中府,神在上府,常人三者本不交,如何可得以交合?若不得交合又如何使之胎結?
修真者煉精化於下元,提運精至上元,神與合於干宮,養神凝精使三者凝結,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三者合一,得其純陽。話雖容易,行之不易,一蹴即就者,非上根大器者不能為之,故又將功法分為三段,一步有一步之驗證,方便門人循序漸進。
若要提精運,先能煉精化氣;若要煉精化氣,先煉丹田爐火。精之所以能化氣,皆因三火之聚,燒煉於下丹田,加上巽風橐鑰呼吸抽風助火,發其爐火,燻蒸兩腎藏精,有丹田火湧、熱力熏騰、湧泉赤熱、兩腎湯煎、關竅震動的感覺。 【內修篇】對火候調節,亦有如下之要求:『內修者一氣()之用,自發其爐,爐火之升降,即內丹之上下運行也。……人體之中,氣動則風生,風既生,火即燃,初發之火,不文不武,有如處於季春,不寒不熱,溫暖以待者。進而氣更動而風更盛,則火當漸揚,斯際之火,正如夏初之間,炎熱之中,略帶熏風耳,此為文火也。再進巽愈動而火更張,當此之時有如炎日當頭,赤帝迫人之威,此武火也。其退也,由武而文,由文而溫,進如四季之順序,其退也如步出台階,按次回覆,如此火候,乃屬正常。……火候不足或不節調,正恰如冷火燒炊,其結果不生 不熟耳。內煉亦然,修者勿以潛心待之之象以行也。(第十三章)』。(
內修精氣神 之二
以古時燒煉「丹藥」來比喻內煉精氣神: 煉丹必先有藥,內丹是以「精氣神」為藥;煉藥必須有盛載藥物的器皿,稱之為「鼎」,人身雖大,精神能聚焦之範圍,不過指頭般大小而已,是故可以匯聚精氣神之關竅,皆可以為鼎;烹煉必須有火,生火、發火之器具,名之為「爐」,臍後丹田,為發火之樞機,火發之時,火熱灼閃,神闕肚臍之下,波濤澎湃不停震動
以下丹田為爐鼎,先煉下丹的理由有數點: ? 下丹田位於下元精府,若火候未強,精未能化氣,難於搬運;而氣卻可隨心而運,神火容易下照於丹田,乃移神氣以就精與及爐的位置,如移船就岸,以結聚精氣神也。 ? 人身之氣,循行於十二經絡,滿溢而注於奇經八,但人在胎時,卻由母體經「臍帶」輸入;逆修返還之理,必由後天之形態而返先天之狀態,修神如是,精氣亦然,修煉下丹令精氣神返還於身之「祖根」,即「臍根」是也。 ? 修真講求「內外咸通」:首先要內功與外功功德並修,兩者互相扶助,有高功德者是為「上根」,有大德行者是為「大器」。
其二是身內與身外咸通,人身乃一「小天地」,有如天地之縮影,靈性尚重濁者位居人間,故修煉下丹太極界,是為匹配。靈性輕清者則上浮於云霞間,可修煉中丹;上根者可修於天上,而陽氣滿足者更可龍飛九天,修煉靈性於上丹田干宮,洽當自然;猶如小學生習小學,中學生讀中學,大學生修大學,適如其分。唯各人的位置不同,功到陞遷,不得真師指點,人難知之。在金蘭觀學道以修真為主, 師尊及壇主對盡力於壇務的壇生,每每明點暗傳,指引修真路向,靜悟乩文便能達意。
有很多壇生在金蘭觀學道之後,下丹田有如珠般大小的位置,發出溫熱的感覺,此乃 師尊及壇主所傳之內丹「丹頭」,亦即下丹「安爐立鼎」之處, 李道明師尊有云:『渡人須用金丹渡,要識金丹先明鉛腎氣,鉛光一點賴師傳,不得真師枉徒然……丙子年六月十三日乩文』,其中鉛光即丹頭也。丹頭有得之後,又必須於每日子時,勤煉丹基,所以 師尊又云:『夜半子時,一陽潛動,天心來復,人身亦然,丹田種生,發生有時,神來時至,寂靜雷聲。春雷初動,少陽生,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其中有信,信到莫驚。日積月累,筋骨堅強,沉盡清,丹基在此…丙子年六月初六乩文』。當在子時之半,天地陰氣已極,陽氣剛生,在此時守靜之篤,以天地一陽之氣,推助丹田以生真一之腎氣,產生「天人相應」、一陽潛動的效應,以此法生陽氣煉丹,效果最大。
李道明師尊亦於丙子年四月三日及戊寅年十一月初二日重複訓示鞏固下元之法與及一陽來復之理見附文
丹法當以自然而然為最妙,唯久煉而陽仍然很弱,丹田沒有溫熱感覺,怎樣可以使陽氣生、感覺加強?【靈寶畢法 - 燒丹煉藥第四】中有輔助燒煉下丹之法:『……陽氣既弱而真氣無所戀,徒勞用工而采合精氣神,必於此時神識內守意守下田,鼻息綿綿深長之腹式呼吸,以肚腹微脅內收,臍腎覺熱太甚,微放輕勒,臍腹未熱緊勒,漸熱即守常守定,任意放志以滿乾坤靈性及全身,乃曰勒陽關而煉丹藥……』。(未完)
內修精氣神 之三
丹田乃逆竅 太上道祖【內修篇】曰:『人之體也,有如一小天地。天地有晝夜四時、風雲雨露、日月之明,人體亦如一也。常人之體順次序、就五行,隨陰陽而生於宇宙之中。惟內修者則不然,一切皆逆行其道,始可返於先天之中。故凡人皆有老死疾病,此無他,順序以行有以致之。但逆之者,逆機何處?──首在丹田!
丹田即下丹田在黃庭之下,為氣機之樞紐,動靜起伏、反覆變化,皆由此而生作用。順之者,諸位不動,常次常序;逆之者,竅竅相動,穴穴相通,位皆變而反常。當此時也,有如晴日之中,風雲陡變,晝可變夕,寒可生暖,此逆之道也。(第十五章)』。
神與心意 精氣神之聚,非謹意守而能達到,也非平時之心意可能為之,令初修者不易產生反應。常人舉手投足,皆以心意使然,常人所能運用者,也只限於心意而已,唯「神」之層次在於心意之上,故不能使精氣神聚結。蓋「魂」運為「神」,屬先天靈性之活動,及後神役氣,氣馭精,驅動身體機能之運化,成為思想意念,已屬後天心識之活動。由於先有先天靈性之活動,才有後天心識之活動,是故以心意不能直接驅使神,三寶之所以難結者難於此。
欲使聚三寶聚於丹田,切勿急於意守丹田,必先待靜定以後,於無思無覺之際,忽然生覺天一生水,將此清純之覺天一之水,下注於丹田,如是丹田由寒轉熱,此時務須維持在先天之狀態,若然後天心識一起,則須重入混沌,再生神水以灌溉之。經此來回灌溉栽培,丹田震動,由漸轉烈,熱力增強,向外擴展。
巽風橐鑰 初入坐之時,呼吸粗濁,起伏不平,乃後天之氣也,易動心,生意念。唯此呼吸之起伏,不是全無用處,可於丹田已熱、但熱力未全之際,不妨以順呼吸,引氣下入丹田,如古時打鐵所用之風箱,一推一拉,一橐音托,開也一鑰音若,閉也,有風助火勢之妙。
二候火足 道法自然,無為而至。燒丹煉藥,雖是逆機之道,不離有為,不能達到究竟。若以一次煉功時間分作六個時候,進火煉丹的時間,應在頭三份之一的時間內進行,亦即於二候內火足,其餘四候別有其它用處。其實入坐之初,也不是一開始便能進入先天妙境,心識仍處於活躍狀態,念頭精結時有迴繞,故於此段時間內進火,非常應合自然。
胎仙  【靈寶畢法】燒丹煉藥第四曰:『黃府丹田之中,氣液造化,時變而為精,精變而為珠,珠變而為汞,汞變而為金,乃曰金丹,其功不小矣。』 呂純陽師尊在【前八品仙經】五行端孝品第二中示曰:『火神氣要水精濟,水賴火炎,以柔制剛,剛柔連綿,煉成一塊,非汞非鉛,能升能降,號曰胎仙。』。換言之,金丹的基礎,在於精氣神在適當火候之下聚合,而生造化,每日勤煉,積累於丹田,久久而成丹。此丹非液非氣,能在身中隨真意而升降,超越臟腑物質之阻隔,修真者可以此為胎而修仙道,如人之胎,可孕育而得人身,故稱之為「胎仙」。
我的體驗  記得 呂純陽師尊六年四月廿一日臨壇,命全體壇人一齊修真,並即場傳授丹訣,完畢之後寫出各人之修真要點,其中對我寫道:『二玉即我和另一位乩手根基穩, 唯恐尚淺輕,下元宜鞏固,飛身上玉京即上丹田,三段功夫訣,默修靜悟之。』當時我煉功雖有十年,(
內修精氣神 之四
我的體驗 記得 呂純陽師尊在九六年四月廿一日臨壇,命全體壇人一齊修真,並即場傳授修真之法,完畢之後寫出各人之修真要點,其中對我寫道:『二玉即我和另一位乩手根基穩,唯恐尚淺輕,下元宜鞏固,飛身上玉京,三段功夫訣,默修靜悟之。』,我當時煉功雖有十年,下丹田亦曾痛下苦功,唯未能堅持在此重點上,循步而漸進,只是隨擺不定,時而執在「松靜無為」,時而「煉心主空」,時而「守神於中黃」,也有時以意領氣循行任督二脈、調控身中氣液、聚散水火等等,博而不深。是故 師尊只能說我是「根基穩」;因為不是在正確的修真法程上循序而上,所以說「唯恐尚淺輕」,宜須鞏固下丹,所謂「下元宜鞏固」,才能使陽氣滿足,飛龍在天龍即人之魂也,靈性輕清,飛騰自在,變化無礙,煉靈性於上丹田干宮,即所謂「飛身上玉京」是也。
我當時對於先修下元、然後由下而修上的理念不是很清楚瞭解,但根據 師尊的提示,要修煉下元的信息卻是很清楚,於是立定決心,集中意志,堅持每晚子時修煉下丹。過了兩個多月,我所下的功夫,很快便得到確認。 一九九六年七月七日 呂純陽師尊臨壇說法,之後再命全體壇人修真,乩文寫道:『再安爐,重立鼎,密傳修真法程,無為後復有為,意向下丹元,歸根命裡煉,一刻乩再筆……』,修真完畢之後便對我寫道:『關玉下丹固,上下河車轉,更上一層樓,意可寄二關。』。我當時很高興,自己的努力得到了 師尊的響應,可是高興過了頭,未能實時細想兩個很重要的問題,領悟其精要之所在,平白浪費了許多時光。第一個問題是:「下丹固」與「河車轉」兩者有甚麼關係呢? 第二個問題是:文中所指的「二關」是甚麼,怎樣才算「過二關」?
一周流
地球最接近太陽之處,海水最熱,海面暖流由近赤道處,流向南北極,遇冷而回,回流赤道,形成海面冷暖流之循環;太陽照射之下,熱氣騰空,高空遇冷,熱氣中的水份凝結而成云,云聚而生雨,回落地上,乃大自然之氣液循環。
自然之道如此,人身亦然。人身有二極,一為「靈性」之中心,另一為「身命」之極,身命之起點在臍,胚胎連接母體於此,成長之後乃為下丹田,身體之「重心」所在,精氣由後天返先天始於此,陽氣亦潛動於此。下元鞏固者,「真元」內蘊,如龍之有珠;精氣神內聚之時,玄珠滾動,激活「陽氣」,周流於經絡運行之軌跡河車,二極之間,循環不息,所謂「上下河車轉」是也。修真者若能在此基礎上勤煉不怠,則真元續漸壯大,真澎湃,周流上下,循環無端,可令丹田火湧、熱力熏騰、湧泉赤熱、兩腎湯煎、光華滿目、關竅開通。
內修精氣神 之五
煉鉛汞
中國跳水隊在奧運揚威世界,明星運動員做出許多空中翻騰動作,難度極高,常人可望而不及,觀眾在目不暇給之餘,羨慕不已。那麼快速的轉身翻騰動作,除了運動員熟練的技巧,還有兩個很重要的要素,沒有這兩個要素,任何人也沒法施展。第一是「起動力」,運動員借助彈板起跳,或在高台的高位跳下,令身體瞬間加速,產生起動力,再利用這起動力轉化成翻滾的能力。第二是「空間」,快速翻騰的動作只能在空中進行,一到水中,任何急轉動作也得慢下來。自由體操,甚至花式溜冰,情況也很相近。
這兩個要素,不只可以應用在眾多的體操運動,也可引用於修真。先論起動力:丹田為氣機之樞紐,欲逆行凡道,返於先天之中,當以精氣神聚於丹田之內,產生「陽氣」而起始變化。沒有「陽氣」等於沒有「起動力」,也不能起始變化。陽氣的別稱,自古尤多,古時喻為「真元一」;醫家稱為「腎氣」;丹道曰「鉛」,源出古遠之民俗思想,匪夷所思。「空間」在於修煉靈性來說,就是心念放得下,心中虛空無物,所謂停機定心,明心見性,回覆靈性之「元始面目」,才算修「真」。若心起動念,唸唸相續,靈性即受制於識情,沒有空間給予元神,元神也沒有飛騰變化的能力。
楊益師尊與壇主說法,曾提及修真有賴「靈台活水」來,所謂靈台活水即未經神識污染之「元精」,蓋精之初生,無雜無染,靈覺賴此新精清除雜染,若元精不斷滋生,則靈覺可維持在清新靈明、接近真如的狀態。靈台活水之耗損,又在乎於靈性是否受制於識情,有否空間施展飛騰變化的能力。靈台活水之別稱也有很多,古時喻為「天一之水」;醫家稱之為「心液」;丹道曰「汞」,汞者水銀也,水銀出自硃砂;硃砂色紅,五行屬火,五臟屬心,乃取象比類之詞。
雙手抱丹式
煉陽氣也有輔助之法,修真之前,兩手雙搓,至掌心發熱,左手按下丹田,右手輕按命門,如此來回數次,引發體內熱氣升騰,再以右手手心疊於左手外勞宮穴之上,雙手抱於丹田,然後入定……也可十指相扣,以拇指下之大魚際穴隆起之掌肉相搓,至發熱為度,然後兩手相疊,右掌大魚際穴放在左手合谷穴上,並以左手發熱之位置,按在肚臍上,如此來回數次,直至肚臍內有溫暖感,雙手抱於丹田,然後入定。采氣法之采地氣,以呼吸及意念,導引精氣向丹田聚合,也可輔助內氣聚於丹田;每天早上練習采氣,慣性以呼吸及意念聚精氣於丹田,修真之時,只要以意稍為演練此招式,精氣即能匯聚於丹田。
內修精氣神 之六
水火相濟
修煉下丹常見之通病:以為只是用火「煉精化氣」,將丹田發熱,雖然用意用力,效果反而微弱,有時丹田稍為一熱,便諸火上亢,舌燥唇乾,神昏腦漲,此乃水不濟火之象。其實在修真下手之時,控制用「水」與及起「火」同等重要,所謂以「水」濟「火」,水火相濟。火若無水來制衡,如不受控制之能量,不能為用;譬如汽車用之「電油」,內蘊能量,有爆發的能力,是以「液」態而存在的,將能量含藏濟攝,不致轟發,故可以為用。人身之內,「液」統制一身上下之「氣」,相互濟化。 但如何用「水」才可將溫熱感維持在丹田之內,達至丹田常溫的境界?人身為小天地,人身氣液之道,當傚法天地陰陽自然之道。天地之內,陰陽相推,氣液升降,循環不息:陽光照射之下,地上之水被蒸發,熱氣騰空,高空遇冷,熱氣中的水份凝結而成云,云聚而生雨,回落地上,此乃大自然之氣液循環,此起彼落,循環不息。
津液
人身之氣液循環也是生生不息的,是故在修真之時,應注意舌舔上顎,即舌尖貼在上門牙根的位置,保持上顎、舌尖及舌根(玄膺穴)以至口腔內之濕潤,並維持真津之生,以甘露疏洩陰霾,制身中(丹田及離中等)諸火,更可灌溉絳宮,使心田暢快,並滋潤臟腑,調理百骸;如天降甘霖,澤濟萬物。太上黃庭玉景內經有云:『口為玉池太和官,漱咽靈液災不干,體生光華氣香蘭,卻滅百邪玉煉顏。』這是「降火」重要機制之一,能將丹田火固濟在下元。須知積液而後能生氣(積水才能被蒸發),積氣而能生液(積云才能降雨),修真若然忽略津生的處理,會引起諸火上亢、水不濟火、氣液循環之障礙,甚至丹田不能起火……。平時飲食也應留意,少吃高溫司炸、乾澀油膩、味精濃烈之食物,以防津液之不足。也應飲用適量之水,保持體液平衡;但也不可飲用過多而引起痰濕,阻礙氣脈。
定神
「靜」與「定」不同,定在靜之上;六根不動不可謂不靜,唯神不在六根之內,蓋性有執(於事物)則神運,神運則心生;修真用逆機令心靜返神,神凝(定)見性。入靜之初,雖然已離六識,入於靜身靜意之境,若未能定神,則性光仍然浮散,心念容易起動,難以進入先天真一和諧之狀態,通於元神。定神是靜功之進階,此時應將兩眼目光鎖定在「山根」,而神火下照丹田,以「坎水」固濟「離火」,水火相交,靜定觀照,如用「文火」燒炊,令溫熱感維持在丹田之內,達至丹田常溫的境界,定神後始返於無為自然之境。
內修精氣神 之七
定息
入坐雖已「靜」,心中雖然無物,但呼吸若然粗速,仍似轉空車一樣,神光回轉不停,難以進入真之定境,是故必須「定息」。定息不可用「意」將呼吸抑制,因為用意已是不靜,而且用意凝著呼吸只可以維持很短時間,最後必然引起呼吸困難,是故必須以「定神」來定息。常人每當集中精神注意於某事之時,自然屏息以侍,凝住呼吸。修真以「觀」定息,初修者以「目光」定於「山根」部位,所謂「以眼觀鼻,鼻觀心,心觀丹田」,慢慢進入氣平息住的狀態。
逆機顛倒
從溫度圖看人體之體溫,人體體溫不是全身一致的,最熱是頭部,其次是身軀,平均相差有攝氏兩度之多,再其次是四肢。修真令體溫分佈顛倒逆轉,先從下丹田發熱,熱力飽足後再下傳陰蹻、湧泉,令下肢漲暖,湧泉跳動。下元及下肢之漲暖,皆因氣血之下行,故入藥鏡有云:『先天,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醉的反應當不只此,單就氣血下行及下肢漲暖而言,確與醉相似。
根本心
每日內修耗時頗多,若不能從「根本」上做,往往徒勞無功,盲修固然無用,苦修不知本末,也是蹉跎。甚麼是根本?眾所周知,「人性」是也。如何修改人性,才能最得效?首先「方向的取決」必須正確。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的,無緣無故的事,可能偶一為之,但是每星期甚至每天也做的,當然不會無目的地做吧?我們大家每星期日聚首一堂,求道於金蘭,學的是甚麼道?道者路也,以自身不同的條件,走向真實的路,脫離塵世種種的災厄、一切的虛幻、所有的迷妄,而登上永恆安和之路,一條通往無極聖境之道。
平心靜氣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堅決向道?在平常生活中,能否在塵世中而不染塵俗--飲食男女、情愛枷鎖、物慾渴求、金錢爭逐、痴愚嗔怒(發脾氣)?有立志者是否能堅持向道?行道、守道的過程中有否鬆懈?又是否初而鬆懈,久而忘志?這是我們學道者每天也應反省的問題。
凡塵濁世好比一大考場,人生所擁有的情愛、金錢、地位、名利、事物等等,只不過是試場的擺設,也是考題的一部份,鬥不過時空的推移,一切與時消逝。所有災厄苦困,也是考試的副產品;賞善罰惡,是上天教育萬類的方法,以自然之道,教化眾生。上有三十三天,天外還有天;下有幽冥酆都,輪轉有四生六道。何去何從視乎考試的結果。還有最重要者,是上天欲人返本還元,超脫塵世,免受困苦,而不是以塵世間的濁福快樂來令人迷戀。若然立願修真,堅守道德,不只可免蹉跎歲月,且能將痛苦災厄減至最低……。猶如孩子對父母不敬不孝,父母當施以懲罰,令其痛改。孩子一旦改過,對父母孝順敬重,父母必然回心轉意,對之呵護。明乎此,道途雖然漫長,崎嶇曲折,也不怕走偏。外修方向正確,內修「性命」自然事半而功倍。
內修精氣神 之八
霹靂煉陽神第二
人的身體(魄)之中,藏著先天的靈性(魂),靈性依存在身內,推動後天的心意(思想、運算、意念等等),【文始真經】有云:『因魂有神,因神有意』,亦即所謂:『魂動為神,神動生意』。靈性若然離體,身軀就好像沒有了主人,變成植物人一般。雖然靈性是身體的主人,但是常人卻沒有這樣的想法。少時為學業、興趣、玩樂;壯年為事業、理想、男女;中年為生活、名利、兒女……以致靈性陷於身體、情慾、事物的勞役之中。
修真是為了矯正這種顛倒的情況,而行持外修內煉,直至靈性純真,歸復元始(無極)時的本來面目。在修真之時,靈性的狀態大致可分為二:
一. 後天識心主事,先天靈性伏藏,在靜修之時,雖然身體及心念也已靜定,但先天靈性仍脫離不了後天識陰(陰神)的拘束,不能返回先天「陽神」的狀態,簡稱「後天」。
二. 先天靈性主事,後天識心退藏,靈性脫離識陰的拘束,所謂:『陽神出竅,陰神退聽』,靈性進入真一和諧之境,簡稱「先天」。
修真若然只是持經唸咒、講求神秘手印,或是枯坐頑空,而不是在重點上下功夫,從後天返先天,只會徘徊蹉跎,浪費時日。
以觀返神
後天返先天在於「心」定返「神」,「神」凝見「性」(魂),其機要在於「兩目」,【陰符經】所謂:『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蓋眼為神之竅,耳為精之竅,口為氣之竅(耳及口之機要容後詳論),救世大士有云:『天之神發於日,人之神棲於目』,其法在於「觀」,即以「神光」內照(請注意:是神光而不是眼力)。修真靜坐之時,當聞聽自己的心識在活動的時候,將神光內注於「山根」之中,修真者可發覺神光內照於上,而心識卻像活動於心胸之間,兩者同時存在。此時觀與心好像選擇按鈕一般,可以選上或選下,所謂「三岔路」是也,如果精神受心念所吸引,走入「心識」的世界,即自然選擇了在後天的層面,須知起心動念是我們平時慣常做的,尤其是在惺忪冥杳之中,順之反而覺得自然;但如果能將精神集中在觀覺,則可脫離心念燥動的滋擾,返回先天靈性-「神」的層面。話雖如此,心識的牽引力通常很大,構成對靈性的牽制與拘束,結果難以離「心」返「神」,當此之時,若遇下丹所生的「陽氣」,則能發揮陽性作用,消去陰霾,助神脫離識陰,其作用大矣哉!是故道門修真以鞏固下丹元為第一,而以霹靂煉陽神為第二。(【呂祖全書】中之修身訣三段有云:『大電霹而神莫為,迅雷烈而神莫知』,霹靂煉陽神暗諭無論外間的滋擾有多大,煉神仍不為所動。)
觀的作用妙用無窮:當入靜之初,雜想迴繞之時,可以「觀空法」,觀想無限「穹蒼」的景象,以一念代萬念。平時心思絮亂之際,也可閉目回光,將神光收攝在眼前,凝著不動,立收正神正心之效。
內修精氣神 之九
定心之要
修真下手要「先靜而後定」,在煉神的過程中,亦是重要--靜者:靜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定者:由定心、定神、定息(神定自然進入真息)。 呂純陽師尊有言:『欲聞至道,以誠而入,以默而守,以柔為用…』(丙子年五月廿九日乩文) 賜示修真時欲聞知(探求)至道金丹大道的精要,須以「誠」而開始、而進入;誠者-誠心誠意,以真誠、坦誠之心向道,意1向精純單一,信念堅定,無傲慢之心,無猶疑之心,無後顧之心,無計較之心,乃定心之至要。都市修仕,大部份時間處於聲色貨利的環境之中,外緣繁多,內修之時若不以誠向道,來收攝煩亂之心,必然心意動盪,雜想紛紛。
龔壇主云:『(修真)大道之本本源,本於至靜,至靜之原由來、開始,原於至誠,至誠之驗應驗,驗於自明(實踐驗證,自知之明對至誠的明白),由明而覺產生感覺、覺知,由覺而悟,領悟大道。』(辛巳年五月廿五日乩文)
在修真的過程之中,冥杳恍惚,凡日間專注的事情,或內心牽掛的事緣,常於此際不經意地迴繞,侵擾靜定,此乃精有所結而致,故須以「默」守之。默者-沉默、靜默、木訥,默然不語,默不對應,對於任何的侵擾,我皆守之以默,一切煩惱妄想,頃刻自滅…。
煉神之要
記得在一九九七年七月六日丁丑年六月初二日, 呂純陽師尊臨壇賜示修煉陽神之法,與壇生及善信修真一刻之後,再次指引我的修真路向,這樣寫道:『二玉功日深,帶領眾修真,吾言須謹記,霹靂煉陽神…』,而且當天降壇詩的末後二句是:「明向中黃路,霹靂煉陽神」。使我清楚明白先前九六年七月七日所指的「二關」,就是在中黃之聖竅,來修煉陽神。兩星期之後, 李道明師尊臨壇,便以煉元神為主題,其中對煉神的精要,賜示如下:
人身變幻,風雲起落,以心制身,使幻不覺
註:指人身之狀態及事緣,起落變幻無常,身體障礙重重,精結時常纏繞,須以誠心、道心制伏身體,排除種種的障礎;一切生滅無常的虛假幻象,皆使之不覺。
心念意動,以神串之
註:修真的時候,若心念意動,即以神內觀之覺照,即先天靈性之心,來對著後天心念意動之凡心,兩中心一對,連成一串,能將心念意動制伏。
神分離,以禽之
註:神得如火得木以明,神分離則神昏,神欲散之時,我即下照丹田,生下丹之陽氣以禽禽者擒也,即以留神靈性之覺照,如煮食之爐火將滅,當以加添氣體燃料,來保持爐火之生。以禽神,即邵夫子所謂「干遇巽時觀月窟」是也。
若散漫,以精固之
註:氣若散漫不足,則不為神所用。精能生,能生神,若散漫,當以腎精補固之。
內修精氣神 之十
氣若散漫不足,則不能為神所用。精能生,能生神,若散漫,當以腎精補固之,即以神兼守陰蹻,煉精化。
中 黃 的 解 釋
有很多初修者對"中黃"老是弄不清楚,產生疑惑。中者:心之下、腎之上,身之正中,約為胃部。黃者:五行之土,色黃,為中央不動之處。在平常活動時而論之,中黃在人身之正中處。道曰中黃,佛曰"緣中"。以穴位而言之,則在心窩"鳩尾"穴與肚臍"神闕"穴之中間,約為"中脘"穴之內;到了這裡,一般初修者也很易明白,不致弄錯。但在修真的內景而言之,煉就中黃卻是精氣居中,互相凝結,定神不動的狀態。初修者往往執著,計較位置,譬如在修真時,神火下照鼻準、丹田、陰蹻或湧泉穴等竅穴,總得有個竅穴、宮位,或是觀照方向。偏偏煉中黃就是身神合一、定神不動的法門,不能計較位置,一有照照之心,甚至只是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在中黃,已是神動氣動,不在中黃。譬如靜定之後,已入無人無我之境,一想自己是不是無人無我之時,已是有分別計較之心,怎算無人無我?
中 黃 與 黃 庭
中黃是人身之"中穴",後天返先天的路向,對著路向,只管行去,從後天返先天。譬如修真入靜之初:眼觀鼻,鼻觀心心念,心觀丹田,只是定神觀去,連成一串,定個準則便默然忘我,若非心動神亂,則不須重複定位也。如泥水匠用墨線作準繩一般,定好平水便依此做上去,不只管把墨線看也。
"黃庭"則是中黃的晉境,到達先天的境界,精氣神合,結丹凝,身心若一,神氣寂然,情思不動,祥和安定,杳杳冥冥,恍恍惚惚,遍體金黃光,如身處光膜之中而不知有身,乃溫養及哺育元神的宮位。
【五篇靈文.溫養章第五】中有云:『神守黃房即黃庭宮,金胎自成。黃房乃干干宮之下、坤坤宮之上,規中溫養藏伏之妙,十二時中,念茲在茲,含光藏耀,行住坐臥,綿綿若存,如雞抱卵,如龍養珠,抱元守一,先天元神元刻刻相合,漸漸相化,但安神息,不運火而火自運,百日功靈,十月胎圓,陰魄自化,陽神出現。千日之後,溫養火足,剝盡群陰,體變純陽,嬰兒現象,身外有身……』,可見黃庭之重要,乃煉丹了手之處。
眼 為 神 竅 , 耳 為 精 竅 , 口 為 氣 竅
眼為神之竅,以目導神,乃用神之機括,其用可以變化無窮:欲凝神內照之時,可以近觀,如閉目內視山根;欲心意靜定則可觀空;欲坎離水火相交,則可以神火下照丹田;甚至任何方向、位置-上下前中之竅穴,皆無所不達,聚散自如。
腎開竅於耳,腎為精府,故耳為精竅。以耳之聽覺、專注,導引精之聚散,猶如目之導神。耳可以補眼之不足,人身有一些位置,因習慣的關係,難以雙目觀照,如坭丸、後腦、脊柱、陽蹻以至長強穴等等,尤以眼後的關竅、向後的聚散,若得覺注之輔助,精神之聚散升降,可以自如。神為火,精為水,【內修篇第四章.內丹之運用】有云:『人之入世也,賴魄以存形,人之出世也,憑精以無形。』
內修精氣神 之十一
譬如耳可以集中向一點覺聽,也可以將覺聽申展向無限穹蒼,甚至聽之於無,覺之於無。神為火,精為水,水可以濟火,精可以濟神。眼為神竅,眼可以內觀凝神,耳為精竅,耳可以令覺合神,若耳覺之於無限穹蒼,則神合於漠;若耳覺之於無,則神合於無。故所以【內修篇第四章.內丹之運用】有云:『人之入世也,賴魄以存形,人之出世也,憑精以無形。』。
口 為 氣 竅
1舐者:舌抵上顎、門牙,即搭鵲橋,而真津始生,化為甘露神水,以伏離中之火。
2撮者:齒牙上下緊緊相黏,口唇上下,緊緊相抱,務使內想不出,外想不入,神依於息,息依於神,神氣打成一片,兩兩不分也。
[口]主[氣]之升降浮沉,以口之唇、舌、牙、口腔及上下顎之「舐1音徙撮2」,控制舐撮之 [松]與[緊]來令氣機升降。口部放鬆有利氣液下行;而口部緊撮除了可以集中精神,更可招攝真於重樓,朝於上田而轉化, 李道明師尊有降壇詩曰:『十二重樓蟬殼脫,屏靈山金谷轉微波戊寅年七月卅日』又曰:『但得重樓蟬脫殼,始知靈谷轉輕波辛巳年八月廿一日』。當「先天一」受招攝於十二重樓喉嚨十二節之時,喉腔之內振盪不已,其浩然,仿似夏蟬振翼而鳴,我即先行培養其,再以緊撮之法,引導內巡行衝脈中脈,上行轉化;相反,若煉中田,則放鬆舐撮,吞下入中黃。
世有 觀音大士「六字大明咒」,以念[唵嗎呢叭 吽]六音,產生不同之音頻,與體內不同之部位產生共振,若連續唸誦,能令內氣轉動。
龍 虎 相 交
[龍虎相交]是丹道的名詞,是修真時常用之法門,以[龍]來比喻人之[魂],以[虎]來比喻人之[魄],龍虎相交即魂魄相交。魂是人的靈性,先天地而生,後天地而不滅,生生輪迴的種子,但常人卻不知此,往往只以凡軀為「我」,顛倒錯認;而魄是人身的「精氣」,甚至引申至精氣在體內所產生的作用,例如感覺、身體運作、控制能力等等。在修真而言,魂魄相交是以人身的靈性中最高層的部份(魂),與身命中最精華的部份(魄),相互交合,有如滿月的時候,日光與月體交會的情況。 呂純陽師尊於【前八品仙經.氣合伭元品第七】有云:『精受於陽修煉性命所致,聚而靈者曰魄,如日日光以附月,譬之於人,以魂育培育魄;氣受於陽,散而神者曰魂,如月質受日日光,譬之於人,以魄檢檢制、約束魂。』
靈性的演化大致可分為「魂性、神、心、意」四個層次,所謂魂運生神,神動生心,心判生意。心與意之別在第九篇已有說明,神與心之別在第三篇也已提及,不再贅述。魂神心意皆有識,層次愈低,愈受後天環境、身體、智識所影響,好像水愈深,愈難接觸到陽光一樣。有時魂之所欲,由先天演化至後天,因受後天環境、身體、智識所影響,後天心意之決定,往往與魂之所欲背道而馳!人人皆知自已的意,煉過靜坐的修仕,或有根器的人,能在稍高的層次,察覺自己心思的活動,
內修精氣神 之十二
煉神返還
欲返還"神與魂"的層次,首先要放棄身識,並且放棄心念,無情無思,杳杳冥冥,無為而至。但不是頑空,蓋因"空靜"有自然而然者,也有用心識而覺空,若覺覺不斷而空靜者,仍是魄的作用,而不是魂的本性。須知魂動生神,神遊萬里,九天九地,片刻歷遍,不受形軀所拘滯;用心識而覺空者,覺覺皆空,其實受魄所拘束,無感應之可言也。 北斗星君有言:『軀體之內,元神即魂藏焉,凌太虛之外,駕五臟於內…辛巳年九月十二日乩文』,可知元神可凌駕八方,遠及太虛之外,近在己身之內。 北斗星君更留下煉神訣,剛好是煉神返還之法,故特此介紹,順作詮釋:
引言:『悟道之要,首重修身,動以煉形精氣以至筋骨皮肉,靜以煉神返本,動靜相兼,剛柔相濟,動中求靜,靜極思動待陽氣滿足而動,動靜相因因循而生變化,一陰一陽謂之道。生等修真有年,各具慧根,惜塵緣未了,世事繁紜多而亂,悾心空惚恍惚待迎,故須動中求靜(這裡寫出了都市修仕的問題及需要)』。
功法:『身心放鬆,舌頂上顎,眼垂簾一線,止於鼻端眼觀鼻準,左手手心向天,大拇指輕按食指末端,右手手心輕放於右膝蓋上, 男女老幼姿勢相同,調息綿綿…而入靜,靜中無形無象,無有分別,無有執著…日夜行持,不可間斷,百日之內,厥功至偉。』
功理:萬物皆有北斗存焉,天上有北斗七星,斗有斗柄,是為天罡,天罡所指,萬物所依,斗柄正月子時指向寅東偏北,二月向卯正東,五月在午正南,八月見酉正西,十一月到子正北,萬物皆依時令而進退升降。斗有斗杓音削,斗子舀湯的部份,斗杓最末二星,指向北極星,北極星之所在,乃天中不動之處,不隨萬星升降浮沉,無有生滅,無有得失;無極衍生萬有,萬有歸循無極。北鬥在人為[心],一切帝皇宰輔,貴賤眾生,含靈蠢動,莫不有心,所有行為皆由心使。真訣中的「北斗照心胸」,即以心參照天中北斗,修真是參照斗杓回指天中不動點,而歸循無極;而「時時定斗柄」,即修真時要「時時定心」。
指端所藏之秘訣,就是左手拇指輕按食指之末端。手圖中,拇指所擺放的位置,拇指尖剛好指向指訣中之"東"位。星君之降壇詩曰:『修持全憑意念專,身口意齊合為一』,[手]替身口意進行做作,亦是身之縮影,身中之一切情況,無不在手中反映出來(請參閱庚辰年版金蘭特刊橫排第八十八頁之全息論)。天地一周流,人身亦然:大我即一身上下變化能影響小我我的手,小我變化亦能影響大我,故說「萬化在手中」。
精神魂魄意水火木金土為身中之五行,魂屬東、魄屬西,我今指訣向[東]來修真,即向[魂]而修,亦即從心意之後天層次,煉神返還,轉向魂之先天層次,再循無極;而真訣中「刻刻轉向東」之句,即刻刻逆返之意。
(未完)
內修精氣神 之十三
魂魄統一
修真之士,洞悉天地的道理,通曉陰陽的變化,外則立功行善,奉行九美八德;內則修煉精氣神,性命雙修。內修者初煉靜定;次而匹配陰陽,令水火升降、氣液暢旺;再而煉習聚散水火,燒煉丹藥於下田;下丹元鞏固者,則可煉神於中黃……
常人以心識為主使,心識掩蓋本性以魄魂,事事唯物,所以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修真放棄心識,直煉人性之根本,煉魂御魄精氣。但須留意切勿「執著於法」,若每每以心為主使,執著於修煉法門,仍是以魄拘魂。譬如煉靜者,只知空靜,強烈抑制一切精神活動;煉下丹者,只知追求丹田發熱,將心意都集中在燒煉上,執於一法,所以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未能達到魂魄之和諧統一。精修者知靈性為根本,知精氣晦明有時,安於任何景況,不生追求之心,不加妄意,故能寂滅隨順,返歸真如,所以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 龔中成祖師有言:『不執一法,能生萬法』是其故也。
應合天地四時
天地陰陽有一年的週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日月陰陽有一月的循環,弦上下弦,即初八及二十三望月圓晦三十朔初一;地球自轉有一日的變化,子午卯酉;還有潮水一日兩次的漲落。修真如能應合天地日月,則得天地日月之助,有同步相助的效應,反之則事倍而功半。丹經有云:『上觀日月辰,下察地形流,中稽於人心,參合考三才。』,如何才能應合天地日月之陰陽變化?
先討論一年之陰陽變化:譬如今天(農曆十月十一日)在立冬、小雪以後,大雪之前,天地陽氣索滅,萬物潛藏,直至冬至;冬至陰氣已極,一陽始生。故在此之時,易於斂氣藏精,靈性蟄音直伏,直待一陽之初生,只要身心收斂,無須任何之做作,似蛇、蛙之冬眠,能將生命節律減慢,歸根寂靜。
冬至通常在陽曆12月22日至23日中的某個時辰,此日(在北半球)黑夜最長,白晝最短,在卦為[復],民間有商旅不行的習俗。【後漢書】有記載云:"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冬至一陽潛動,應在下丹田,此時宜涵養初陽,潛龍勿用,不可鼓風橐鑰,有傷初陽,若冬不養陽,春[泰]難啟。養陽之法如雞之抱卵,只可微微用神觀照丹田,似有若無,只宜文火,不可武煉。(未完)
內修精氣神 之十四
修真 -- 練心性
人人身中本有圓明"真性",但受宿業所障,情慾所擾,凡塵所染,識心所蓋,以致真性受陰霾所矇蔽。"修真"可以將陰霾除去,修復圓明真性,使之圓佗佗,光灼灼。修真不分男女,人人可達,老少可修。修真靜坐,心靜返神,從後天身體機能參與運作的層次返先天靈性的層次,神凝見性。
心心念思想源於性靈性,性者心之元也,性與心的關係有若君臣、父子的密切關係。蓋元神靈魂是生生輪迴的種子,有元神才能有身命,有了身命,心念才可運作,可惜常人察覺不到自己的靈性,只知到自己的心意而已。修真者卻可以自我驗證,在心、神匯聚,神火與心思同時盛熾的時候,靈性與心識識神運動之同時,能省覺及分辨心、性的存在。常人受身體、智識、環境、物質所影響,心意只顧眼前物質的世界,一切取向皆以凡軀為主,錯誤顛倒,久而久之,引致靈性受陰霾矇蔽,令元神沉淪於生死輪迴苦海之中…。
雖然心源於性,心與性不一定和諧,常有互相背馳的現象,甚至產生災難般的影響,《黃帝陰符經》是道教修真的寶典闡述了個中的利害。經曰:「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經文引喻在人身這小天地之內,性好比 "天",心 猶如"人",身命如象"地";天發殺機比喻人性受宿業、宿怨前生怨恨、身心拖累的影響,引起元神發難,猶如上天將日月星辰移易位置,改變軌跡,降下殞石冰雹、狂風暴雨、天旱疫癘,災厄苦困等等大小災劫。地發殺機喻身命發病病有身病、時病、因果病、孽債病,猶如山崩地震,天地心性不寧,所謂龍在天蛇在地起陸受驚動是也。人發殺機喻人心違道,錯認顛倒,背離永恆安和之法則,敗性壞命,猶如乾坤傾倒,天地性命反覆。
歸依自性
倘若人心覺悟,能體念於性,心皈依性;性所發者皆合天,如此「天人合發」,則萬化在身命中由此定基矣。
六祖有云:「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不須外求。自歸依者,除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謙遜抑己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
禪宗對心性有修持妙法, 六祖有佛偈曰:「心地無非沒有妄想自性戒,心地無痴沒有痴念自性慧,心地無亂沒有散亂自性定…」。 六祖更有「無相頌」,依頌行持能消宿世罪:「吾有一無相頌,若能誦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頌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佈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貪瞋痴三毒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內修精氣神 之十五
性 與 心
性與心如「江水之本源」 山澗溪流之水 與「江河之流水」,下游之水本自源頭,但發展下來,水質及污染各異;兩者雖是一脈相承,兩者又同時運作,發揮著不同影響。
注 1 四大:
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
心以「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為感覺之器官 觸角 ,在身內外獲取信息作為運算之憑據;"性" 不用六根亦能感知,蓋靈魂離體也有感覺器官的功能。故心只隨肉身而有,並只知今世的事情;而性 隨靈魂 卻有宿志過去世之志願、宿怨、宿業。 佛祖有云:『六根四大 1 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 指普眼菩薩 ,此虛妄心,若無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 則不能自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圓覺經第三章
心不知性,性卻知心。 道祖曰:『…眾人皆得神元神亦即靈魂,下同而生不自知,神自知之;君有德於百姓,而百姓不知得君之德也。』 2002年3月31日 道祖駕臨金蘭觀賜示。心意是身體機能 六根四大 的活動,對靈性活動的內容,毫不知情。相反,靈性卻清楚心意之內容,猶如人看不見仙佛,仙佛卻看得見人。儘管人不愛神,神常愛人;雖然心不知性,但是神卻時常提點人,發出訊息:如頭痳、眼跳、手足剌跳、掌上痳痛、心悸、靈感、玄光等等,顯示靈性的反應,畀人趨吉避凶;靜定安慮,細心留意,便能察覺。若能心性一致,齊向修真之路,則修真的基礎已定,所謂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陰符經 。

心乃性與命之橋樑,心為身的主使,能操控精氣神;而身乃為神之車也、神之舍也、神之主人也,主人安靜,神即居之,躁動神即去之(離人) 西升經第十七章 。當年 文始真人向 道祖求授修真一要,得以守元, 道祖曰:『吾重誡爾,爾其守焉:除垢止念,靜心守 "一"。眾垢除,萬事畢,吾道之要誡!』 西升經戒示章第三十九
眾位 師尊及祖師的訓示之中,對 "一" 的重複講解最多,次數多不勝數。 李道明師尊有曰:『玄妙真諦無多語,識破原來笑煞人:人身陰陽、天地陰陽,和合統一,天得一以清,人得一成聖,地得一則寧。一陰一陽謂之道,一字之淺,男女老幼,貧富貴賤,無分彼此,一心一志,一鼓作,一衝天以陽氣化去性中陰霾…』2001年6月17日乩文。
真諦既然一字之淺,修真為何這麼多層次?又這麼多道法、詞彙、關竅?令人覺得目不暇給、深不可測?皆因人生多垢,心未能靜,氣未能平,障礙重重,陰陽未能統一,心性未能歸一,精氣神未能聚一,魂魄未能合一。去年 北斗星君臨壇賜示「心神匯流」之法,至今已有五個多月,試問大成者有幾人?是故本來自然無為之法,常人反而難以一蹴即就,但按層次循序漸進、堅貞篤道的修者,雖然修真路長,卻各有所得,各有所悟。
內修精氣神 之十六
三 盜
"性"、"心" 與 "精氣" 三者互相影響,所影響之內容在 【黃帝陰符經】就有這樣的描述:『天地 乃 萬物之盜,萬物 乃 人之盜,人 乃 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 天地人 既安。』天與地即指人之"靈性"與 "五官百骸";萬物喻人身之"精氣";而人好比"心"。盜者盜奪也,取而未問,用而不還。宇宙之內,任何運作皆以能量推動;天地如是,人身亦然。人的靈性、思想與心念,與及四肢百骸的運作,全賴精氣維持。是故靈性、百骸與心智皆能耗 盜 用身中精氣,而且沒有互相協調的機制,隨時有爭奪龍虎交戰 的情況。但身體又賴人心來管理調治,精氣才能長養,人心若是忙於事緣,機巧不停,不停損耗精氣,不知葆命養性,破壞性命和諧,違義背道,反受「精氣著於外緣」所盜,以致身體衰敗,百病叢生。
煉心之道
煉心之道在於看得開、放得下,攝心歸性 歸一 ,棄妄歸真。 呂純陽師尊之【百句章】有云:『無念方能靜,靜中氣自平,氣平息乃住,息住自歸根,歸根見本性,見性始為真…』這裡雖然短短三十字,甚多修者卻辦不到,以為無念是心的問題,與氣無關,其實有莫大的關係:人的通病就是對事物妄執,心意多多,我見多多,認為多多,引致欲靜時"氣突"、氣憤不平;氣尚且不平,息如何能住,又如何能歸根見本性?
是故修心者入靜之時要將心放開 打開絳宮 ,將心氣放下,氣沉"丹田",保持氣平息和,無令氣突,如此漸入冥杳之境。最重要者,就是偶有任何念頭迴繞,或是覺有任何景象,也不加禁制,不作響應,唸過不起追思;蓋止念也是起念,能令氣突。
如來隨順覺性
佛法有無限平等的心智,能成就最圓滿的覺性。 世尊曾對 清淨慧菩薩有言:『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能、愚痴,通為般若 智能;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無上的智能;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 心性 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圓覺經.第六章】 如此心智,於一切時,心氣平和;於定觀時,無有罣礙,定慧相生。 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後天逆轉返先天
修真貴乎後天返先天,怎樣的心法才能導引全身精氣由後天返先天? 李道明師尊有云:『知往者順,知來者性也逆,逆轉河車…』 2001年10月7日乩文 。意謂:心性活動,不斷運轉,猶如流水一樣,不斷流過。知往者為順:如覺知順著流水,俱往下游,即順向著後天的方向,由中向外;知來者為逆:如覺知逆著流水方向,追攝上游,即逆著後天的方向,由外向中,是為逆返,由心返性,心歸於性。如此合道,精氣由是從後天而返先天,先天一由是而招攝,似是外來,實由內孕。
內修精氣神 之十七
道本一
"道" 先天地之生而有;天地生成已來,"道" 無處不在;天地壞滅(將來),"道" 亦不失,可見 "道" 充斥宇宙,不受時空之拘束,永不壞滅。道之作用本於 "一" (在無極狀態為 "混元一";在太極狀態為 "先天一")。一周流宇宙,生成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人身營衛(內外)之氣,亦依賴一之演化孕育而成,是故一運行於周身,身命乃能安和, 師尊有曰:『先天一號虛無,運轉能教骨不枯』。既然一周流宇宙,人人皆可得而用之,人身又何來生病呢?身命又何來衰敗呢?答案在於 "人心"。
"道" 可以合、可以違,猶如空氣可以吸、可以不吸,人人可以自主;空氣吸之則生,不吸則死,淺而易見。"人心" 乃人身之主使,能操控精氣神;人在濁世,心與道違,「人之心與一之來源恰成相反,道之所喜者,人必惡之;道之所惡者,人必喜之。譬如:道好寧靜,而人好爭勝;道主清,人好濁(好奇、好名利、好多務);道旡妄,人心好念;道不沾七情六慾,而人心偏愛之;道無邊際,而人心狹窄;道重三精氣神清,而人則千千萬萬自趨於俗海污泥而不自覺」文意摘自外修篇第七章 呂純陽師尊之訓文。
仙佛能體道之最,蓋其靈性靈命以一而存,與道合途,同途則同路,同路即合道也;道永恆常在,仙佛靈命亦永恆不生不滅。而人則倚賴空氣和水谷之氣而活命,任何有形有質之物,皆有「生成壞滅」的規律,故人壽亦有限數。 仙真佛聖臨壇演道說法,萬說亦不能離道,萬變亦不離其宗,以仙佛之體驗來演繹合道的心法,更以此心法傳導給在場侍壇的每一位壇生善信,善根深厚者自然感受良多。
故人欲學道,必先修心,修心又以得 "一" 為主要目的, 龔中成祖師有言:『心為身主為君』,得一即合道,得可以養性葆命,可以修仙煉佛。人常能守身舍神,謹慎行藏而不過於作勞,遠三毒,棄六慾,不隻身命可以持久,而行道得之機會亦能大增。可惜人心每多違道而不自覺,如是雖智亦愚也。道門之士更應時常自省,不要以為入了道門便是修道,也不要以為每天靜坐一會便已修真,出坐以後可以任意妄為。是故 純陽師尊有云:『時時拴意馬,刻刻鎖心猿。』也是為了修心。
知止
知止是修心的妙法,蓋心萌是由於心中有未了之事緣,知止就是感覺上沒有未了的事緣,事事已經完滿,對現在的情況已很滿足,一切的安排已是最好的,沒有任何意見,安於現況。知止能停止慣性追求之心、忿忿不平之心、不安於現況之心、難於平伏之心。這不是自我瞞騙、自我催眠之法,而是上乘的智能。須知現在的一切的狀況,都是自己在過去多生多世的因累積而成的果,又可以怪誰?又試想想忿忿不平、不安於現況、回轉不停的心又能改變事實嗎?尤其是在入靜的時候,更加是敗道有餘。大學有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內修精氣神 之十八
三態
所有元素、化合物皆有 "三態" -「固態、液態和氣態」。萬物必有先天之因由,才有後天的物理。人身的精氣神也是一樣 ── 精可化氣,氣可生神,神可凝氣,氣可還精,精氣神可以互化。這裡所指之精氣神,乃屬先天的層次,可以匹配身中靈性,供養靈性在身中的延續,甚至影響靈性的狀態,而後天的 "精血" 是不能在體溫下作三態循還互化的。現時的科學,還未能將精氣神予以化驗,攝錄圖像及提供理據,但修真者從每天的感受和驗證,對精氣神的存在和特性,是實在而不是虛幻的。
陰陽升降
天地有陰陽:一年有四時,一月有晦明,一日有晝夜,潮水有漲退 一日有二次 ,此乃天地之大象,陰陽進退之機。
卦象
少陽
陰中生陽
老陽
陽中生陽
少陰
陽中生陰
老陰
陰中生陰
一年
月份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一月
月相
上弦
初一 至 初八

月望
初九 至 十五
下弦
十六 至 廿三

月晦
廿四 至 三十
一日
時間
正子卯
12 - 6 am
正卯至午
6 - 12 pm
正午至酉
12 - 6 pm
正酉至子
6 - 12 am
潮水
潮起
潮漲
潮落
潮退
天地陰陽升降對身中的影響
一周流天地,人身同受天地陰陽升降所影響,如何將 "陰陽升降" 應用於修煉之上?
陰中生陽
陽中生陽
陽中生陰
陰中生陰
陽氣
一陽潛動
陽氣伸展
一陰始生
歸根養陽
所應
宮位
坎宮
外腎,下丹田
干宮
上丹田,坭丸
離宮
絳宮生汞
坤宮
中黃,下丹田
功法
煉精化氣
煉氣化神
煉氣生液
歸聚丹府
利於
煉 鉛
修 性
生 汞
煉 命
鉛汞
狀態
震動
發熱,生光
冷卻凝聚
凝汞成珠
修真如能應合天地日月,則有同步相助的效應,反之則事倍而功半。春天陰中生陽,萬物復甦,陽氣寶貴,乘冬天之斂藏(見內煉精氣神第十三篇) ,應儘量疏條通達,給予培育的機會;如草木之剛生,應讓其儘量生長,而不予阻礙或抑制其生長。
夏天陽中生陽,陽氣蓬勃,向外伸展,若根基 丹元 鞏固,則可開關展竅,煉氣化神,修靈性於上丹田。
三伏天
所謂冬煉三九,夏煉三伏。三伏天就是夏天陽火最盛熾的時候,由夏至日 通常是每年的陽曆6月21日 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計算,每十天為一伏,三伏就是三十天。三伏又分為初伏 第一天 、中伏 第十一日 、末伏 三伏完結後之日 。今年的初伏是陰曆六月初二 庚辰日 ,中伏是六月十二,末伏是七月初二。
夏火炎炎,過熱則中暑;修真如是,過火則陽亢傷丹。是故於三伏天修真應伏火於內,全身放鬆,不兩手抱丹、不收肚腹 不聚火於丹田 ,不施橐鑰 不鼓動風生丹田之火 ,不聚神內觀 不生神火 。舌舐上顎,保持津液之生,以制離火;入無有之鄉,求清靈之初覺,生自家水;有覺則與外腎聯,令癸水之宮,氳氤蓬勃;有身感則散於全身皮膚。(
內修精氣神 之十九
如何應用陰陽?
天地陰陽有六十年一個甲子的週期,一年有春夏秋冬,一月有弦望晦朔,一日有子卯午酉,還有潮水的漲落,都影T著修真。一個週期性的陰陽升降,分之為四,可歸納為陰中生陽、陽中生陽、陽中生陰、陰中生陰;分之為六則為六氣:少陽、陽明、太陽、少陰、厥陰、太陰。分之為八則為後天八卦:干坎艮震巽離坤兌。更可細分為十二,廿四,卅六,六十…視乎細微需要。天地陰陽,各各獨自運行,大部份時間並不是同步的,而且彼此陰陽交替,五行錯落,奧妙難測;如何能將天地陰陽,應用在修真之上?
修真要義一──後天返先天
無論陰陽如何交替,五行如何錯落,修真宗旨目標總是不變,所謂 "萬變不離其宗"。 李道明師尊臨壇傳授丹訣,不厭其煩,反覆提示真機(十次臨壇總有五、六次提及):『兩重天地,四個陰陽;先天乾坤,後天坎離。抽鉛添汞,取坎填離,道在其中。』  師尊意謂:『後天的身坎、心離為後天的天地,先天性干、命坤為先天的天地,是謂兩重天地,其中「坎(陽)離(陰)干(陽)坤(陰)」便是四個陰陽;從後天的天地狀態,修返先天的天地狀態,只是利用身中的水火,初以 "心中之火" 移至 "腎中之水" ,使水火相交,務求:腎中生氣,腎氣即 "鉛",坎中之陽也;心中生液,心液即 "汞",離中之陰也。抽鉛、添汞:鉛生於水府,不抽搬運不能到達 "離宮";心若不靜定,汞難以添加,添汞以定位,即陰即位而生陰以留陽坎中之陽。取坎填離:取坎中之陽鉛,填到離中之陰汞,鉛中有真陰,汞中有真陽,陰陽合而生太極,真陰真陽相合而生黃芽又稱金華、月華,合黃芽而結就大藥,乃曰 "金丹"。』
是故修真宗旨是不受五行錯落所影響的,但是在身中運用水火的時候,卻受天地陰陽所影響:順之則易,違之則難;如在煉精化氣之時,需要陽氣推動,依時陽氣生時則易化,違時陰氣生時則難化;又在一陽潛動之時,容易在下丹田生火,在一陰滋生的時候,容易在離宮生汞。
要義二──陰消陽長要平衡
師尊又曰:『二八陰消,九三陽長,消長平衡,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在後天返先天的過程中,陰陽合而生太極,陰消消失陽長生長要平衡,調和既濟,平衡和諧,心安神靈。蓋 "二八陰" 是以卦象而言,即離中之陰(離卦中的陰爻); "九三陽" 即干的陽氣。從離心轉為干自性的時候,離之陰消,干之陽長,憑鉛汞之相合,鉛汞之量要相當,丹經有云:「鉛半斤,汞八?」,若水火不平衡,仍生陰陽之動變,未能得 "一"。
天地日月之陰陽升降,影響人身水火之升降,進而影響陰消陽長的平衡,所以在炎夏修真,火多水少之時,以 "伏火" 為平衡的用神;寒冬修真,水多火少之時,以 "生陽" 為平衡的用神。所謂冬煉三九,夏煉三伏。
時間之始,萬物所依
年月日時,四柱八字,亦包含了八個陰陽五行的原素,現今科技雖然測不到八字在物理上所產生的影響和變化,但天命流行,影響萬物。人人皆有出生的時間,"生辰八字" 乃人生時間之始,人命所依。八字的陰陽五行偏屬人人不同,在時空轉移之下,氣運受到天命所影響,所以有修者在某些時間,煉功特別好,但在某些日子,煉得很差。(
內修精氣神 之二十
時間之始,萬物所依? (續上)
天地陰陽升降,皆在反覆地運轉著 ── 陰極陽生,陽極陰生,週而復始。《道德經》第四十章云:『反者道之動』。但是無論怎樣的運轉變化,也是以 "道" 為本體,也依循著 "道" 的變化法則。萬物生物與事物在時空之內,總逃不出「生、成、壞、滅」的法則。譬如嬰孩生長,不會無止境地長大;天氣炎熱,到了秋天,也一定會轉涼。但是萬物在起始發展的時候,動力是非常大的。胚胎在發展初期,細胞分裂,由一變二,由二變四,生長率十分驚人;種子發芽,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長出根莖嫩葉,比種子大出很多陪。它們雖然正在劇烈的變化,卻很少人會察覺得到此中的重要意義。所以《道德經》第四十章又云:『弱柔嫩者道之用』。修真之士,如何應用天地陰陽,以盜此動力之權呢?
天地也有陰陽交媾的時候,如一日的夜半子時,一月的三十至初一,一年的冬至;當此之時,一陽潛動,滋生萬物。【周易參同契】有云:『晦三十至朔旦初一,震來受符。當斯之際: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撢音探持,雄陽播元施,雌陰化黃包,混沌相交接,權輿音如樹根基。經營養鄞音銀鄂音岳,凝神以成軀,眾夫蹈以出,蠕動莫不由。』。批註:晦朔之間,日月並會於北方 "虛危廿八星宿北方七宿之中" 之地,陰極陽生,一陽來復,正應震卦之初爻。當其交會之時,仿如天入地中,有媾精之象;月包日內,有撢同探持之象。干主施精,以元中真陽下播於地;坤主受化,以黃中真土順承而包結之,如父精母卵之交接,復返混沌。混沌中又自相交媾而產出真種,奪身中萬化之權,為金丹之根基。此一點真種,是為 "鄞鄂",須要經營保養,不可令其散失,久之漸漸凝聚,以成元神之軀體。此一點真種,不特為人生身受?之本,也是眾生生命之根,下至蠕動含靈之生物,莫不由此一點以生育。
是故 李道明師尊重複提示真機(丙子年四月初三、六月初六,戊寅年十一月初二),於『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潛動處,萬物未生時,乾坤爐裡煉,日月水火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 師尊又云:『天地陰陽年一合,日月光華月一合,人身氣液晝夜一日合…』,指出人身精氣交媾時間,在於一日,而機要在於 "子"。此乃初修者修煉丹基之最精要處,切勿蹉跎。
十三四五六相連
另一個 呂純陽師尊時常提及,與日月陰陽有關的時段─「十三四五六相連」。雖然是指一月的十三、十四、十五、十六這四天,但也暗喻「魂魄交合」之完全。所以 師尊又曰:年中有月,月中有日,日中有時。上篇所討論之抽鉛、添汞:鉛中有真陰,汞中有真陽,陰陽合而生太極,真陰真陽相合而生黃芽又稱金華、月華,合黃芽而結就大藥,結就大藥而成金丹。至於如何採取?如何結就呢?
【呂祖五篇注之採金歌】云:『…此妙訣,要師傳,不得真師枉徒然,築基工夫往前進,火候屯蒙要抽添。要抽添,認真鉛,十三四五六相連。審黃道,知端的,亦要看經五千言《道德經》。藥苗新,用心看,鉛光發現三日前,癸水將至須急采,差之毫髮不成丹。未採藥,立匡廓,交合之時用橐鑰。用橐鑰,近我身,不看天體枉為作。知癸生,曉癸現,三十時辰兩日半,採取只在一時辰,六候只於二候見。外四候,別有干,得藥之時勿貪亂,如痴如醉更省言,牢關牢鎖牢上圈…』。(
內修精氣神 之二十一
升降抽添之綱領
天地日月之陰陽升降並不同步,互相交錯,神妙莫測,難以掌握。譬如子時一陽潛動,利於燒煉丹田以進陽火,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之時;遇上月中之"十七",月華始虧、月陰始生,卻有利於退陰符、凝氣生液之候。此兩者之不同步,還未將年中之陰陽及潮水之漲退加在一起計算。或進或退之時,修者應如何取捨以應真機?
【修真傳道論?論抽添第十一】有至理云:『可升之時不可降,可抽之時不可添』。進陽火為升,退陰符為降。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無不用火,為修煉之基礎。火候不足,精氣未化,本旨未達,猶炊飯之未熟,退火為不當,故云:『可升之時不可降』。同理,於抽鉛以補"離"中之陰的時候(上篇有言,添汞心液為合鉛腎氣之用,鉛汞合而生黃芽),抽添有序,若腎氣未抽,添汞何用?故云:『可抽之時不可添』。若火候鉛汞俱足,則金晶滿目,乃採藥結丹之時。是故機要只在乎修者的狀態,功夫未臻之時,難言取捨。
干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復攝天根
修煉精氣神的過程中,不外乎水火之聚散,離宮修定,抽鉛添汞,取坎填離,凝神返性,後天返先天;處中以制外,不及者扶之,太過者抑之。"升降抽添" 常不主動而為,卻視乎外因而為。當神火內聚山根的時候,初修者可能枯寂無光,觀不出端倪,但修持有素之士則能以神將精氣集中,令光華內現。蓋眼為神竅,觀能定則神凝,神凝則光華隨之而凝。若心動則神動,神動則心陰生,心陰生則光華亦隨之而旋動。當光華旋動之時,切不可使強而令之停;於此之時,應下照丹田,進陽火以消陰霾。若散漫不足,則以腎精補固之,即以神下守陰蹺,煉精化氣。此法亦即 邵夫子所云之「干遇巽時觀月窟」是也。
神守下元,守之既久,但覺丹田為坤為地氣暖,從寒轉熱,陽氣潛生,下元精氣氳氤蓬勃;在丹田熱力連綿之下,下動湧泉,氣沖奇經八脈,打開陰蹺、陽蹺之竅,沿脊柱從下而上,從後而前,直達山根,山根即天根也。此時又以神固攝精氣於山根,亦即「地逢雷復攝天根」是也。
如此升降抽添,遇陰而降,遇陽而升,前降後升,升降浮沉於山根月窟之間,莫非:「天根月窟閒來往」?
如是陰漸消而陽漸長,直至先天一,周流乾坤,周天三百六十度,前後三十六宮,遍體精氣,盡皆陽精陽氣,豈不「三十六宮總是春」?
內修精氣神 之二十二
陰陽交媾
時空之內,萬物皆在 "生、成、壞、滅" 的軌跡之上;由初生到成長,由成長到衰老,由衰老到死亡,沒有任何生物能逃出這個定律。然 "上天" 有好生之德,故大地之生物無處不有。萬物之所以能經歷億萬年的歲月,全賴 "陰陽交媾",生殖繁衍,延續後代,生生不息。試想萬物若不能繁衍後代,一切飛潛動植早就已經滅絕了!
人身暗合天地,天地長養萬物,人身則長養精氣。萬物有生成壞滅,精氣也是時空的過客,也逃不過新陳代謝、此生彼滅。精氣之生化,全賴後天呼吸與水谷之氣維持著;一旦氣斷,有者實時壞滅,魄身軀包括精氣之功能,也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逐一失去。
精氣的繁衍,本是自然之事,奈何人到中年,外因生計而勞役其神,內因情慾而損耗其精,太和之破散,遂使精氣下行力弱,火聚於上,陰積於下。所謂「人老腳先老」,腎功能不足,下則:腰痛腿麻,膝節痠軟,腳底涼冷;上則:肩頸火赤,頭熱眼昏,耳鳴發白,此乃水不交火、水火不濟的表現。久而久之,根部精氣濡養不足,生精能力自然下降,生殖能力亦隨之衰退,加速人身衰老;【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言及常人女子七七四十九歲、男子七八五十六歲 "天癸" 竭癸音貴,生殖之腎精。 純陽師尊【真經歌】最末二句云:『度人須用真經度,若問真經癸是鉛』,丹經所說的 "鉛" 就是指 "天癸" 而言。修真三段功夫訣亦即三關「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其中之 "精" 也是指 "天癸" 而言。生命之泉源與內修性命的腎精,原來相同!
"衰老" 是自然現象,是萬物 "生成壞滅" 軌跡之中,"壞" 的階段,常人是無法抗衡的。道教修真,透徹衰老的原因,掌握聚散水火的能力,令水火相濟;倣傚天地,令陰陽交媾,逆施造化,抽鉛添汞,取坎填離,盜取殺壞滅中之生氣。歷史有名的長壽者,也絕多數是修真有道之士,如 彭祖世壽八百歲, 青鸞子世壽一千歲, 廣成子仙翁世壽一千二百歲,可見修真可抗衰老,真實不假。所以不能者,皆因方法不合道或功夫未臻而已。
真水真火相交
修真本是為了歸復 "無極",超出陰陽外,不受時空拘束,脫離塵世一切災劫,免受輪迴之苦,永享逍遙。可是在修真的法程之上,卻內藏抗衰老之奧秘。丹經【入藥鏡】有曰:『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註:腎主水,腎中生氣是為鉛,氣中有真一之水,是為真水,抽之可以上升。心主火,心中生液是為汞,汞中有正陽之,是為真火,驅之可以下降。以橐鑰內呼吸令真水真火相交,真轉動,修復了因水火不濟所引致的精氣敗散,若長期晝夜行持,則無水火不交之患,故能「永不老」。
真火下降,丹田常溫,手腳漲暖;湧泉為水火二氣之根,精氣到根,湧泉漲暖跳動,下元精氣氳氤蓬勃,精關暢美。真水上升,長養丹藥真種,消除頸梗肩赤,驅去雜想迴繞,心意寬容,前額清涼,精神專注。細心留意,這些身體的效應,剛巧解除水火不濟的病徵。真水真火相交的作用,當不止此,更有修真妙用…(
內修精氣神 之二十三
論玄關
修真有 "玄關" 一竅,為修道者所重視,認為玄關是通往元神的 "關竅",後天返先天的 "門徑",不知玄關,等於不知修真的 "正門" 在那裡;更有丹書教人叩問玄關,來辨別真師。 呂純陽師尊在《黃鶴賦》云:『然欲希至道,須密叩玄關』。可是 "玄關" 一詞,卻有不同的演繹,引喻在不同的關竅之上:有者指「眉心」之內,有者指在「山根」之處,也有指「黃庭」為玄關,更有指「中」為玄關,各有各的妙理,令初修者難辨方向。玄關究竟在那裡呢?
古時的大門是對掩的,若要把門打開,門後一定要有 "空間",世人稱 "正門" 之後,門廊間的空位為玄關,卻被引用為修真之時,擺脫了六識主事的狀態,而進入靈性天地的信道;亦即由後天識身的感覺,晉而為先天「元神」的靈覺,所依的關竅。
後天六識在於眼耳鼻舌身意,由後天返先天,必依從後天之假體,透於玄關,才能返於先天,其機要在於 "目";蓋「魂晝寓目」,人在清醒的時候,靈魂寄寓於眼。欲擺脫六識主事的狀態,當須以眼集 "神",內觀返照,專注不二,脫離身心一切障礙,漸漸凝神成性,乃見元神。由此而知,所謂玄關者,即起手集神的聚焦處,神光彙集的關竅,也是「心與性」相通的橋樑。但是集神的聚焦處,可上可下,皆可彙集神光。譬如兩眼上照,神光匯聚於眉心之內,眉心之內則為玄關;若然神光匯聚於山根,則山根為玄關;溫養哺育,神守黃庭,又以黃庭聖竅為玄關。引而申之,泥丸上丹田九宮 1,皆可聚神,故黃庭經云:『泥丸九真皆有房泥丸有九真神,每神皆有神室,方圓一寸處此中每房方圓一寸而真神居於其中,同服紫衣飛羅裳九真同穿紫之服裳,但思一部壽無窮但能存真守神於一房,則長生可冀矣。』。 李道明師尊有云:『泥丸九宮,另立八卦』─以泥丸為中心,依先天八卦之排列,將腦部分為九宮,譬如山根在震宮,天目在兌宮;而各宮之特性,日後另文探討。
1 黃庭經批註─泥丸九宮:兩眉間入一寸為明堂宮,卻入二寸為洞房宮,入三寸為泥丸宮,入四寸為流珠宮,入五寸為玉帝宮。明堂宮上一寸為天庭宮,洞房宮上一寸為極真宮,泥丸宮上一寸為玄丹宮,流珠宮上一寸為天皇宮。
除障
初修者要脫離身心一切障礙,以眼集 "神",專注不二,開啟玄關,並不容易。強而為之者會引起水火不濟、肝陽上亢、虛火上炎、頭昏腦脹、下肢酸痲的弊病。要去除身心之障,使精氣神結聚,歸真反璞,正是修煉的中心所在。譬如火箭,要脫離地心吸力,升上太空,一定要有足夠的動力、燃料以及適當的結構、負載。修真亦然,要去掉業障、事障及身心之障,亦需多方面下苦功:
一. 內修精氣神 ─ 匹配陰陽,聚散水火,抽鉛添汞,取坎填離,內修動力。
二. 悟道 ─ 了悟無明,看澹世情,除情遣欲,樂於自然,無為清靜(減輕負載)。
三. 外修功德 ─ 參師侍壇,為壇服務,代天宣化,濟渡有緣,行道助道,修廟建宇,捐印善書,見善勇為…
四. 守戒 ─ 三皈五戒,以道德約束身心,克己復禮,維護正義。
內修精氣神 之二十四
正眼流通
修真靜坐,閉目垂簾,心安意靜,神下注丹田,調煉下元。當下元精氣氤氳蓬勃的時候,自然沿脊柱而升,本來濛霧般的視覺背景開始透徹玲瓏,景深有如深邃星空,兩眼光華內現,仿似陽光初露。此時若把兩眼朝著山根,將視覺焦點內收,上下齒牙閉合 舐撮之功,兩眼周圍的肌肉,配合兩眉,也向焦點收攏,則兩眼神左右相交,與下元精氣彙集,向中心聚合。精氣神能如此聚合,一團神,狀似金黃光球,隱約存於觀覺之中。此時不可以眼根看之,不可以動意念,蓋六根一動則神散矣;但憑不斷之元維持其間,無識無慾,無情無思,恍恍惚惚之間,脫離身心障礙,漸漸進入先天靈覺之中。當斯之際,結丹凝,金晶四滿,覺圓精微,恍恍惚惚,元神漸現,識神退聽 仿聞竊竊私語,嚴然已進入先天元性之門,所謂:「「玄關」大啟,正眼 由觀覺轉而為靈覺 流通」是也。
智與慧
呂純陽師尊在【外修篇】有云:『凡人後天之性通明不易 通達無惑,心正神定,是謂「智」;先天所賦予之元性不脫 雖有後天之識神運轉而不失掉,謂之「慧」。慧從先天生,智在後天啟,二者均共存於人之靈感之中。…,內外不惑,諸念常寂之際,則智通而明,慧生光而潔。此時也,光之所照,萬物 先天元性所照之事物 俱現,明之所覺,七情均寂;若以一動之 心念一動,智則藏於本,慧則慝 音剔 於根,隱而不見。』。 外修篇第十七章
「後天心意」與「先天靈性」的關係及特點,已有專文探討。陰符經云:『性有巧拙 動靜,可以伏藏…』,可是性之巧拙如何能知?常人心不知性,心性又如何溝通?答案在於「定觀」。「玄關」既是通往先天靈性的「大門」,故亦是心性溝通之橋樑。
靈寶天尊有【靈寶定觀經】,賜示修慧之妙法,經云:『夫欲修道,先能捨事;外事多絕,無與忤心,然後安坐,內觀心起 定觀下手 …以無事為真宅 本性無為,以空寂為真宅,有事為應跡 訊息流通,慧用無邊,有事皆通,故為應跡,若水鏡之為鑑 猶如以水鏡鑑物,則隨物而現形 遇物皆能反照,善巧方便 如鏡子般善巧方便,唯能入定 但也能寂靜入定。慧發遲速則不由人,勿令定中急急求慧,急則傷性 急求慧發,貪著諸相,本性自傷,傷則無慧 本性雜染則不靈應矣。若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名真慧,慧而不用,實智者愚 能慧發者而不用,雖若愚者,實大智也,慧益資定 慧發本有事,若能益助寂定,雙美無極 寂照齊融,定慧自如,無以復加。若定中念想,多感眾邪,妖精百魅,隨心應見;所見諸天仙真人 若見諸天仙真佛聖,是其祥也 雖是吉祥,但也不可動心取著,蓋動後天之心不能直接影響先天之事物也。唯令定心之上,豁然無覆;定心之下,曠然無基 前念不生,後念不起,上而無蓋,下而無載,了無雜染。舊業日銷 業障自除,日漸銷毀,新業不造,無所罣礙,?脫塵籠,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初修者不可急於求慧,須先煉就漠漠不動之心,否則元性一傷,後患無窮;更須足神壯,不然只能收得一些淡影,不知所然。其實,心性溝通也不一定要在玄關,譬如耳聽聲聞、頭痳眼跳、心血來潮、手腳有震跳點等等,此乃靈性所發出之警訊,當用心留意將要發生的事情…(
內修精氣神 之二十五
輔煉下丹法兩則
"冬至" 節氣 陽曆12月22~23日,天地陰氣已極,陽氣初生,一陽潛動,在卦為 "復",是為「雷在地中」;由此日起,陽氣漸長,陰氣漸消,直至 "驚蟄",是為雷鳴 在卦為 "大壯"。在人身而言,冬至正應陽氣潛動於下丹田,修真者以天地之陽生引動自身陽生 生 "真一之",產生共震,天人相應,這是修煉下丹的大好時機。 李道明師尊有曰:『…人身雖小,暗合天地,廿四節氣,冬至陽生,一陽潛動,當斯之際,把握時機,勤篤潛修…』 2002年12月8日乩文。
下手之法,於安坐後,以兩手相搓,至熱為度,左掌疊在右掌背上,右掌輕按肚臍 兩掌勞宮對肚臍,若溫熱感不足,可以重複搓掌一至兩遍,然後以 "意" 內守下丹田,如雞抱卵,神息相依,借用兩掌之溫熱,導入丹田,令丹田溫熱、元精元相依。冬至前後宜藏精聚氣,所謂「潛龍勿用」,待春天陽氣壯盛,再行煉化。
修真者若對丹田爐火的發生,與及熱度的強弱,未能掌握自如,以下兩則輔助法,可提高修真者控制丹田爐火的能力。
真元對位
人身之內,無論在任何時刻,包括靜修、平常生活與睡眠時,俱有不同之水火狀態。譬如在興高采烈、面紅耳赤之時,"水火相濟之濟心" 請參閱庚辰年版金蘭特刊橫排第88頁之河車北斗 多在頭部 火高水少;但在心意靜定、手腳漲暖之時,這 "濟心" 卻在腹部或以下 水多火低。修真結聚精氣神成為 "真元" 或號胎仙、內丹,雖在平日活動時,真元不散,其位置原來就在水火相濟之濟心!不同的身體行為,可令內丹上下升降:譬如兩眼存神內觀 "山根",可令內丹上提;「吸舐撮閉」四法中之 "撮閉",亦復如是。但放鬆指、趾、膝,尤以 "陰蹻" 前陰近會陰處,加之以舌舐上顎,真津下降,默訥冥心,能令內丹下降。水火氣液升降也會隨著一天的陰陽變化而自然升降,一日一週,其軌跡正是包含三十六宮之周天,前降後升,陽升陰降,其升降有如北鬥鬥柄之回轉,其指向真一不二,所謂 "北斗河關" 是也。 丹田火熱灼閃,兩腎湯煎,真震動,實乃精氣神內聚、激發內丹以生 "真一之" 所致。修煉者未能掌握爐火之發生,時發時不發,蓋因入靜之初,每每是神識高漲之時,未能令真元 水火交濟濟心 下降至丹田位置,心欲發而內不從也。是故修者須注意水火之調降,雖在行住坐臥之中,亦可調煉,只要將真元調降與丹田同位,加上巽風橐鑰,丹田爐火斷無不發生之理…
掌心聚焦
丹田爐火之熱度,視乎精氣神結聚的情況,三者相互影響:精令火聚,氣令火旺,神令火熾。熱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於精神散渙,不懂得令其聚焦於丹爐之內。修煉者可先向掌心聚焦,蓋用掌心聚神氣,以初修者而言,較在體內容易;因為掌心敏感,一般動功多有煉習,就算閒時也可以定眼觀之,也可以借助觀想 置一珠於掌心內。修煉時,兩掌心對肚臍,先用掌心聚集神氣,然後用掌心之神氣灌注於丹田之內,以掌心灌注神氣,控制熱力。(
內修精氣神 之二十六
三五與一
呂純陽師尊於壬午年五月廿日及十月十二日,重複提及【悟真篇】中第十四章:
『三五一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稀,
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己自居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
嬰兒是一含真,十月胎完入聖機。』
註:三、五、一這三個字,古今修煉之士,能明悉其中奧妙者,實然稀少。成仙之機理只是煉聚人身之精華─ "精、神、魂、魄、意",由五而合三,是為三家;由三而合一,是為三家相見。
東三即「魂」也,五行屬木,其數為三;
南二即「神」也,五行屬火,其數為二;
北一即「精」也,五行屬水,其數為一;
西方即「魄」也,五行屬金,其數為四;
戊、己二土即陰陽「意」也,本自居中,中數為五(上述之數乃自 "河圖"),是故東三與南二同 三加二 而成五,北一與西四共之 一加四 也是五,三組五合而成一。一是甚麼?一乃 "嬰兒",不是血肉的凡胎,卻是「一含真」的仙胎。胎養中宮,十月胎完,如嬰兒之出生,成就仙聖之基。
師尊寄望金蘭觀壇人能及早成道,寄望之殷可見。這章雖是短短五十六字,已是修真的中心方向、結丹及胎養的機理,并包含了「五行攢簇 音全促」、乾坤相交通無極、收貯金玉、寂心固攝 "一含真" 的義理;初修者也可以此為目標,下手築基。
驟眼看來,此詩的文意雖然不是很深,但如何實踐?東三 魂 何能與南二 神 同成五?北一 精 如何與西方四 魄 共之?三家如何可相見?會於何處?先後次序又如何?能通明者,則知修真法程之編排及其意義之所在矣!
道祖曰:『善為書術者,必綏 音須,關切也 其文;善論達其事者,必通其言;勉而勤之得道矣!』 西升經善為章第三  註:善於寫文章的人,必關切於詞彙的運用及其意義;善於理論及實行於某事的人,必精通於其事的用語及言論;(譬如行軍者通於兵法,工程師通於力學,商賈精於貨財。)善於道的人也應勉力而勤於向道,道可得矣。
修真在於勤誠,願與大家共勉之!前述之修真問題,將在修真課程,逐一探討細研。對於學員身心之障,望能有所幫助。
內修精氣神 之二十七
守中
修真「守中 守持在中的狀態」,抱一無言,虛空忘我,寂靜隨順,方契大道自然之奧妙。所謂「中」者,即天地之中,上下之中,性命之中,有覺無覺之中, 精氣神三品之中。
此「中」非單指中間的一點,而是兩者之平衡和諧點。譬如「性命之中」就是「靈性」與「魄精」之中和狀態,性命雖有不同,但在先天狀態之下,「先天之氣」周流於性命之間,使性命無隔閡、偏盛與相斥,合而為一體,處於中和。上下、有無、三品之「中」,在先天時 內景相同,其理相通。
身心之障
初修者從後天返先天,所遇到的障礙不外乎身心二障。心障者:思想受七情六慾所擾,精結於塵俗事物,未能暫且將世情放下,心意起伏,不能靜定。須知心定才能返 「神」,神凝才能見「性」,所以仙佛時常教人「以欲遣欲」,以「清靜」之慾來遣除「七情六慾」。
身障者:精氣聚合能力不足,丹田爐火未強,精未能煉化為氣,陽氣動力不夠,一氣未能周流,河車 經絡運行軌跡 未能逆轉,以致性命隔閡,魂受魄制;所以修真又以「築固下元」為先。
守中──平氣進
進入守中狀態非只一途,唯修真者功力有高低,內景驗證也就不同;道法無崖,層次無限…。最自然而達守中者,則以平氣而進。此法簡易,身心放鬆,於入坐後(或站立)安靜之時,將心氣輕輕放下,安入中黃,保持氣息平和,無令氣突,漸漸氣平息往,聚而不動;兩眼稍向下,勿因昏睡而失覺,恍恍惚惚之間,冥冥杳杳之中,兩眼含光,似光透幃簾,內景晶瑩;神守於中,神寧定,虛空合道。此法之理:初以心氣安於中黃,聚於中,聚而不動,氣平息往;上則離宮修定,定眼凝神;漸則中黃之自然擒神,神依生,神相依,而進入守中的狀態。
止於至善
丹法無窮,下元鞏固者 下丹已成,可以移爐換鼎,遷下丹入中黃,而煉守中丹;更有於上田煉丹者,以中宮來溫養內丹。
今年值年卦為「艮」卦,有適時而止之義,利於守中。年初 李道明師尊談流年曰:『兩山重疊 即艮為山卦應守中,適時而止利享通,大道光明積善德,形神寧定太虛空 修真時守中之內景。』2003年3月九日降乩。蓋艮卦之特性,有動有錯,錯的代價可能比動更大,處世如是,修真亦然;故 師尊又云:『有動有錯貴知止,止於至靜 修真可致 利亨通…』。今年疫癘 非典型肺炎 流行,預防之法,首重修真;而今年修真亦以守中為上應天時, 師尊再云:『順水行舟 應守中 逍遙樂,逆時而動費功夫,功夫全憑真誠意,意想不到登瀛壺 美妙竟至如此!。』(
內修精氣神 之二十八
三昧真火
修真之士若能內煉 "三昧真火",能驅瘟疫。何謂 "三昧真火"?【指玄篇】有云:『吾有真火三焉:心者君火 亦稱神火也,其名曰上昧 音妹,低去聲;腎者臣火 亦稱精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 即臍下氣海 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聚焉而為火,散焉而為氣,升降循環而有周天之道…』。
1
踵音總,字義雖為腳後跟,在此即命蒂臍根也;真人呼吸在踵,其意即真人之呼吸能息息歸根,往來下丹田。蓋人在母胎中,以臍通母,修真者欲聚合精氣神而返其本源真元之,亦在臍內丹田。
2
修真之道,須明白以呼吸將通往靈性之門 玄關開闔。
3
神識下注氣海丹田,呼吸自然隨之而往,所謂意到氣到,呼吸帶動神識往來氣海丹田。
4
這就是所謂取坎填離了,取坎中之陽以填離中之陰。
5
坎水逆流是滋水濟火之法,請參看修真圖,有銀河自腎而上,上通泥丸。天下之水皆自上而流下,唯此銀河之水,自下而上,由北而南。
6
以定眼令心神靜定,心定返神。
7
上虛即心中寂靜,虛而無物;下實即精氣在下元氤氳蓬勃。
8
丹田火、心火、神火三火並生之同時,若火偏盛,則有火炎及陽亢之患,故須滋水 (放鬆,生津,意向下元,心寂等……) 以濟眾火。
9
三昧 音妹 真火即君、臣、民三火。心火者君火也,腎火者臣火也,膀胱火 丹田火 即民火也;聚合精氣神而生三昧真火。真火養神,凡火傷身。
10
真元即用精氣神所結聚之內丹,以真元生三昧真火。
11
丹田發熱、下元精氣氤氳蓬勃,此等內景乃水中生火,雪裡開花……,岔矕y述。
最近 "非典型肺炎" 肆虐,人心惶恐, 龔中成祖師遂賜示驅逐瘟疫之法:『凡人呼吸在胸,真人呼吸在踵 1,若問修真之道,須明橐鑰玄關 2,往來氣海丹田 3,正是取坎填離 4。坎水逆流 5,離宮修定 6,安神定魄,處變不驚,變幻原是永恆,萬變不離其宗。上虛下實 7,滋水濟火 8,三昧真火 9,驅逐瘟疫,盡在真元中 10……水中生火 11,雪裡開花,內景無窮,筆難盡錄。』 2003年4月20日乩文。
在金蘭觀修真有年的壇生,內煉真元,生三昧真火,驅逐瘟疫,絕非難事。蓋此法與修真法程之中,修煉下丹、鞏固下元 真元 是完全一樣的,而 "修煉下丹元" 卻是修真的重要過程。 請參閱【癸未年金蘭特刊】修真講義中之 "築固下元第一",內有詳述。
預防瘟疫法
內煉真元生三昧真火固然最妙,但是築煉真元不是在短時間內便可成功,而今卻疫癘重疊,前浪後浪,常人如何應急?是故在此介紹一簡易之法,初修者雖未可言能驅逐瘟疫,若能真心誠意,依法行持,預防瘟疫卻是綽綽有餘!方法簡單,分為三步。第一:先按坐姿準則安坐後,兩手相搓,至掌心發熱,兩掌相疊,按在肚臍上,兩掌勞宮穴對肚臍;第二:雙眼垂簾,以眼觀心 心念,心觀掌心所對,肚臍之內;第三以腹式呼吸 吸氣時肚漲,呼氣時腹部自然回收,將氣導入肚臍之內,息息歸於命蒂 肚臍 之中。所謂「三昧初從離下發,一符始自坎中浮。」此法能將精氣神結聚,並以呼吸推助三火;煉功得其法者,掌心與肚臍之間先發熱,繼而熱力增強在腹內鼓蕩,再而全身冒汗,體汗淋淋。是故修者不須害怕出汗,正是一分汗水,一分功夫;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甲 腠粵音臭,肌肉上的紋理曰腠理。素問舉痛論:寒則腠理閉。腠理喻由臟腑通往皮膚之信道,熱則信道開,沉宿疾可由汗孔排出,故云開鬼門,潔淨臟腑,以袪除病邪,而寒則腠理閉。
李道明師尊曾示 "真元之" 能驅除病邪之理:『真息真, 無火之,是曰先天之 中有火,火熱上升,灼熱開竅,展關達竅……火性屬陽,陽性發揮,鼓動臟腑,沉宿疾,渣滓污垢,汗孔而出;醫家曰之:腠理開 甲,開鬼門,潔淨腑。』 己卯年九月十六日乩文
內修精氣神 之二十九
火之用
上星期日 藥王菩薩臨壇,施 "三火" 於 "和胃茶" 中,以助壇生善信預防及驅逐瘟疫。人不能無 "火",火乃人身之能量、推動力,也是熱力、體光、防禦網。火的特性,不為物質臟腑所隔,亦可以憑經絡運轉於周身;譬如神火可以下照於身體各部份。火可助氣運行,推動身中之 "氣液" 循環,故修真之士起火於丹田氣海,生陽以推動氣液之周流,所謂「金烏 鉛玉兔 汞如梭轉」是也;此外,火性灼熱,向外發揮,鼓動臟腑,令沉宿疾、渣滓污垢,從汗孔而排出,潔淨臟腑;修煉下丹元者,燒煉丹田,還元煉藥,焉能無火?
人身之火,本於天然,天然之火,六脈平均,人身賴此而得身榮。火還可以開啟愚蒙,蓋人腦的思維、推敲、運謀皆耗用腦力能量,若火盛強,並能以水濟火,調運得宜,則火旺而神明。
甲[太清玉冊.卷八】上屍彭倨名青姑,伐人目,居人頭,令人多欲、好車馬;中屍彭質名白姑,伐人五臟,居人腹,令人好食、輕恚怒;下屍彭矯名血姑,伐人胃命,居人足,令人好色、喜殺。
乙心靈隔閡,心難收攝,名為隔魄;肝火生紅,動而沖性,名為沖魄;脾經受挫,舉步不邁,有如被托,名為托魄;肺金有焦,礙其流潮,名曰焦魄;腎經宜暖,寒則礙安,此為寒魄;礙人之氣者謂之卸魄;礙人之血者謂之飄魄。【三教明宗】對此七魄有詳述。
【修真傳道論.論水火第七】中有云:『…燒三屍甲之累以除陰鬼,上行 火熱灼,展關達竅則一撞三關 尾閭、夾脊、玉枕,下運則消磨七魄乙,煉形成氣 煉精化氣而輕舉如飛 靈性輕清,煉氣成神而脫胎如蛻 音退,如蛹之變蛾,若此皆火之功也。』
火之宜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火能榮身,亦能侵性。蓋 "神" 亦屬火,同者相通,故火可通神而達於性,可以煉性,也可以礙性;善用火可以護養本靈,譬如心虛無物,定神定息,能封閉外來之侵擾。相反,性受火動,則火處於本靈之位,蓋其真性,火力猛而本靈之力不濟,以致本性受役,動亂於中,大礙真性,結果傷神損性,又有所謂「一把無明火,燒盡功德林」,更甚者有「走火入魔」之虞。查其起因,皆由修者於行功時 甚至平時聞見外物,或尋思外事,動心火、肝火 嗔怒、無明火或慾火等等,不加遏抑,有者更助長其勢,使火沖及靈台,性受火攻所致。
是故修者應待人以恕,排火以量,所謂心量廣大,肚可撐船,以防止諸火氾濫,損及本性。 道祖《清靜經》教人以空無所空,無無所無來修性;《陰符經》以至靜之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無六根、六塵,無眼界、意識界,無……。最近乩文經常提及中和之道,不是中和不是福,務使內火不動,返璞歸純,止於至善。
內修精氣神 之三十
三家相見
呂純陽師尊於壬午年五月廿日及十月十二日,重複提及《悟真篇》中第十四章,文中有玄妙至理,以先天河圖數,總持修真之法,引示五行攢簇、丹結中宮、歸復無極之道:
『三五一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稀,
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己自居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
嬰兒是一含真,十月胎完入聖機。』
以河圖之數而言之,神數二,屬火居南;魂數三;屬木居東。常人著於事物,魂有執而運,動而生神先天,及後神動而生心,落入後天。今修者若能雙目回視,神光內照,靜心返神,息心忘慮,定神以久,則神凝見性 魂者性之本體也,變成 "東三 魂" 與 "南二 神" 歸一而成五數,故云「東三南二同成五」。
宇宙由 "無極" 而化,無極運而生太極,太極動而產陰陽,此先天變後天的演化。逆修返還之道:陰陽合而返太極,乾坤先天合而還無極,此後天返先天之理法。精數一,居北屬水。人之生,「精氣神」三位分別附於人體,人身上元 鎖骨之上 為神府,元神藏焉;中元為氣府,人之元氣,保存於正中 心臍之中間;下元 肚臍以下 為精府,精藏於腎,精能養內固外;順後天運化者,損精於外,精盡人終,將人身中之至寶,平白浪費。
修真者依逆修返還之道,煉精化氣,抽鉛添汞,取坎中之陽,以填離中之陰;使真陰真陽相合,令元神從後天 後天離卦狀態 返回先天 干卦狀態,此即陰陽合而返太極也。
唯精不能自化,須以丹田火煉之。丹田火起自 "人身命蒂 肚臍" 之內,丹田位置在人身之 "西" ,是軀體 魄 之中心及起點 人身受孕育之位,也是氣機之樞紐。是故以丹田火煉精化氣,開關展竅,令竅穴相通,以致真陰真陽相合者,即以 "北一 精" 與 "西方四 魄",共成五數,故云「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己屬土,在人為先天及後天之真 "意",在人身為黃庭中穴,若自居中而不動,則元真之氣亦存於正中,其數自生為五,故云:「戊己自居生數五。」
太上道祖《內修篇》曰:『…元 氣屬虛無, 心意 動則生,寂則止,處於人身黃庭中穴。舉凡動 (心之所為,下同)、念、妄、邪、思、意及諸般情慾,均可使氣越 出 黃庭, 元氣 離位則旋轉於小天地 人身之中,若不納之回舍 黃庭,則雖有乾坤 後天返先天 之法,不足以為 保存 者。欲回其位,以精串之,精力既足,串力當大,精合氣合,其位自回也。二者既合,亦即附胎 真元 以凝也,再而求之於元神之門,則聖結 胎 之道,自在其中矣。(第十章)』
三家相見亦即三組五數所述之精氣神,會合於黃庭中宮,結就仙聖之胎,還有先後之法程,有待日後探討。
大道中和之數,修真中庸之理,五行攢簇之法,本非難及,奈何世人多偏執,過猶不及,學道者多,實修性命者少,丹成者渺,是故天下稀及之,故云:『三五一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稀。』
第六章  金蘭觀修真入門講義
靜坐的作用及準則
1. 令靜坐的時間可以最長。
2. 效果可以最大。
3. 靜坐中途不須改變坐姿。
4. 減少因長期靜坐而引起之不良生理後果。
1.   眼    -  眼皮垂簾,或全閉。
2.   耳    -  內凝,可用耳塞。
3.   舌    -  舌恬上顎。(腦漲不適者,舌恬下顎。無為者,舌可歸中)。
4.   口    -  微閉,帶一絲笑意。
5.   顎    -  微收,主氣升。微放,主液降。
6.   頸    -  頸正面正。
7.   肩    -  肩松,腋窩空。
8.   胸    -  胸開。
9.   腰背 -  腰正背平,腰背微反弓,自然為度,以預防放鬆時躬腰。
10. 大腿 -  外張,腳跟帶近前陰。
11. 兩手 -  兩手輕按膝蓋上。
12. 盤腿 -  單盤、散盤、前後腿。左右腿可以上下或前後互調。年老者可坐椅上,大腿須平。
收功法
靜坐出座之前,必須使﹕
一.   神識回覆在身體之內
二.    氣血回覆行動狀態
三.    感覺器官回覆操作狀態
故以下列之靜坐收功法輔助之
1.  先以兩手相搓,至手心發熱,以手心敷眼,兩手向左右分抹至髮鬢。重複一次至二次。
2.  開眼。
3.  以手指作梳由前額梳至後頸,梳擦頭皮。
4.  先用左手拍打右手,然後右手拍打左手,由肩至膊及臂至手。
5.  雙手輕拍胸腹,由上至下重複一次至二次。
6.  雙手五指合攏,以虎口合谷穴上下搓擦腰眼腎俞(音恕)穴至發熱為度,雙手貼沿帶拖至身前正中,重複一次至二次。
7.  雙腳解開,雙手拍打及搓擦雙腿,由股至膝及小腿至腳。
8.  雙手拇指按壓腳心湧泉穴至痳痺消散。
9.      起立,收功完畢。
練功的喜忌
對練功有利的事項:
時間充裕。
空氣流通。
地方清靜。
心境開朗。
胸背常溫。
專心一意,心不旁務。
恆心毅力。
好善重德。
節制耗損精神。
功後檢討、記錄、改善。
練功忌:
大風、落雨之空曠地方不宜練功。
冷氣直吹口面。
飯後半小時內。
突然干擾。
心浮氣燥,心緒不寧。
勉強捱功。
貪求速成,貪求效應。
用意太過。
偶而為之。
見景生喜噁心。
入靜的目的及作用
1. 休養百骸,修復精神。
2. 放鬆神經,調節氣及臟腑,恢複本有之功能。
3. 平衡內分泌,恢復免疫功能。
4. 開導經絡,暢通八,宿疾並消,回顏注色。
5. 守靜之篤,歸根覆命,葆壽延年,並能招攝先天之,
若能日積月累,則丹基可立。
6. 斷絕外緣,集中能力調控精氣神,進而修煉元神。
7. 搤制七情六慾,摒除雜念,使精不感,水源潔淨。
8. 制伏六根,淨慮心靈,明心見性,棄妄歸真。
9. 清靜無為、虛無冥杳乃道之根,唯靜可致。
輔助入靜的步驟及方法
1.   整理坐姿﹕
包括除下眼鏡、戒指、手錶。穿寬衣,備好地席、坐墊。然後入坐,戴上耳塞及整理坐姿。
2.   自我暗示﹕
一. 若有騷擾,不用驚恐,慢慢收功,然後處理。
二. 若有牽掛之事情,要暫時放棄,練功後再算。
三. 要進入深靜,姜髒b練功時間思索問題。
3.   體內調節﹕
一. 調節呼吸。
二. 全身放鬆,由頭面漸至腰腿,層觀式放鬆。
三. 生津化精。
4.   保持靜態﹕
空中寂然不動,身如塑石,心似寒冰,冥冥杳杳,一覺尚存,非睡非醒,入睡則昏,醒則念動。
5.   攝心止念﹕
凡有內心牽掛,未了事緣,或日間之精結,必引起念頭迴繞及雜念叢生。凡念起時,或可聞之,仿如私語﹔或可觀之,似置身其中﹔或有感覺,官感隨之。
此時,當守之如貓捕鼠,知幻即離。耳聞之音,意凝止之﹔觀覺之物,太虛代之﹔身上感覺,空身蓋之。恆練不綴,念可止矣。
靜坐時間長短
靜坐受以下之條件所影響﹕
1.   天  -  季侯、時間及天氣等。
2.   地  -  練功地點之環境、方位、用品、空氣及噪音等。
3.   人  -  練功者之﹕性格
心境、心理狀態
生理狀態
精神狀態
靜坐以進入靜功之基本狀態為目標,故不可以時間長短而限之,但練功在乎恆心,每日勤練,勤而有功,其功在誠,其誠必應。
靜功之基本要求
1. 制伏六識,絕慮忘言,真性如如不動。六識者﹕眼、耳、鼻、舌、身、意。起碼每次入靜要有一小段時間達到。
2. 雜念起時要有分辨知,可以停止雜念。
3. 若意守時,精神可以凝聚於穴,寂定不動。
4. 內觀時,全意溶入,心性不亂,直至預期效果。
深靜要素
1. 練靜坐若在太疲乏的狀態下進行,會產生瞌睡及注意力無法維持的現象,影響入靜。
2. 入靜是要將思想活動平伏,故入靜前避免刺激神識及情緒。
3. 避免服用含有安非他命(AMPHETAMINES)及咖啡因(CAFFEINE)等刺激及亢奮性的藥物和食品,以免思想亢奮,難於平伏。
4. 入靜需要時間,猶如入睡需要過程﹔疲勞神倦則易入睡,寡慾無慮則易入靜。
5. 全身肌肉放鬆靜定,致令神經放鬆靜定,導引神識靜定,內外相應。
6.  坐姿要舒服,避免中途變換姿勢,影響入靜。
7. 刺激合谷穴,使中腦產生內啡?(ENDORPHIN),鎮定神識。
8. 靜坐時溫度不宜熱,熱則神易昏﹔也不宜冷,冷則神經收縮,難於定靜﹔清涼令人舒暢。
9.  坐向北方,應合冬、子、北、水,歸根靜定。
10. 誠心向靜,一誠可感格天地也。
靜坐用品和作用
耳塞﹕
1.  都市修仕於入靜中,常受噪音滋擾而分神,戴耳塞可以減免滋擾。
2.  沒戴耳塞之時,聲音來源可能是外間傳來,或是自身之念頭迴繞。戴耳塞後,可以集中對付念頭迴繞,進而止念。
坐墊﹕
1.  初修之仕,坐於平坦地席時,腰背容易彎躬。坐墊可以幫助調節腰脊之平直。
2.  坐墊可以令坐姿舒服,容易放鬆,輔助入靜,及延長入靜時間。
3.  坐墊不宜太軟、太硬或有銳邊。太軟則虛浮,難於著力﹔太硬或有銳邊則易令肌肉痛楚,容易分神。
地席﹕
1.  地席可以令坐姿舒服,輔助入靜,及延長入靜時間。
2.  地席不宜太軟或太硬。太軟則虛浮,難於著力﹔太硬則易令腿肌痛楚,難於入靜。
衣物﹕
1.  靜坐時,衫褲要寬鬆,勿因緊束而影響氣脈。
2.  電話、無線電話及傳呼機要先關掉,免受干擾。手錶、眼鏡、戒指、皮帶要除下。
為何要放鬆!
神經緊張會引起很多病變。過份緊張令人心跳加快、呼吸急速、手腳僵冷、肌肉繃緊、瞳孔放大、胃部收縮、腎上腺劇增等。低度之長期性緊張會令人焦慮、失眠、精神亢奮、高血壓、胃痛、神經痛、虛火上升、肩頸火刺、脾氣暴燥、失去部份免疫功能、經絡及臟腑失調等。
但生活在都市,長期性緊張十分普遍,而且一般人無法自我消除,甚至有借助飲酒,服鎮定劑、止痛藥、安眠藥等來暫治。低度之長期性緊張可以通過每日段練放鬆法來調治。
放鬆的好處
神經放鬆可以安定情緒、搤制亢奮、恢復機能﹔調節內分泌、經絡、臟腑﹔降低心跳、血壓、腦波態﹔增加氣血循環。神經放鬆時出現腦波頻率下降、呼吸輕緩、前額清涼、身體溫暖、手足漲滿、精神內儉、心境平和。此等乃入靜之必需條件,故放鬆法為修身及修真之基礎。
如何放鬆?
1.  放鬆前額及眼部肌肉。
2.  放鬆下顎,使之松垂。
3.  放鬆肩膊,兩肩松垂。
4.  放鬆腰腹及兩手掌指。
5.  放鬆下元(前後陰一帶)及至股腿。
重複一至兩遍,直至全身放鬆。
呼吸在修煉中的作用
呼吸,亦名巽風、橐鑰、吐納。巽在五行屬木,木有舒展、疏調、通達之特性,故呼吸能疏通經絡、開導八。
譬如呼吸能將精氣導往意念所關注之部位。若以呼吸沉氣於下元,則能使精氣濡養腰腎,支持坐姿,不致腰酸。若神守丹田,同時鼓之以呼吸,則神入氣而氣入穴,開導丹田。
木能生火,故吸風可以養神。當神火下注於精氣集中之部位,若鼓之以巽風,則如風箱之橐鑰,風助火勢,火迫金行。
呼吸法
腹式呼吸
俗稱順呼吸。吸氣時橫隔肌下推,使腹部向外凸出,呼氣時橫隔肌上回,使腹部向內回收。
腹式呼吸可令橫隔肌下推之活動量增大數倍,加大吸氣量,並按摩隔下臟腑,利於氣沉下元。
胸式呼吸
俗稱逆呼吸。吸氣時胸腔擴張,呼氣時胸腔回收。
胸式呼吸易於通條肩背、頸脊、頭面之氣﹔便於氣往上提及集中精神。
入靜時,普遍採用順呼吸。但於肩頸、頭面之氣不暢時,則以逆呼吸而通調之。呼吸無論是用順或用逆,入靜時皆以鼻吸鼻呼為合,取其自然也。
五步矯正法
練功若出現問題,可用下列之辦法矯正之﹕
1.      鑑定出錯事項----------------- 「水」
2.      徹底尋找失敗原因----------  「火」
3.      設定矯正辦法----------------- 「金」
4.      推行矯正辦法----------------- 「木」
5.      檢討結果----------------------- 「土」
例:如練功時打瞌睡,則出錯之事項為精神不夠,細思失敗之原因是否應酬太多、不夠認真或編排不當。
空觀法
當雜念迴繞之時,可用觀空法代之。練習觀空法,可於清朗月晦之夜,遠離城市燈光(或於晴朗日間),仰臥觀天,極目遠眺,至最深邃之處,全意融入,與無限窮蒼混為一體。閉目,觀想窮蒼景象,若意景模糊,復開眼重頭再做,直至每次閉目,皆可觀想清晰景象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