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固委蛇:中国体操原是古代医者创造的保健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51:35
中国老体操——古代医者创造的保健操  

中国体操男团事隔4年后将上届奥运会痛失的金牌拿下,这一刻让世界看到了我国在体操运动上的实力。

其实,我国早在古代就有了徒手体操,因为没有器具辅助,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动作难度也不大。但这种徒手体操做起来很优美,例如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产生的“熊经鸟伸”的健身体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五禽戏、按摩功、八段锦、太极拳等体操形式相继被创造出来,在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方面起了作用。

体操·最早

健胃消食操社会上层才操练

我国古代体操起源于养生,因为导引是从养生的目的出发,《吕氏春秋·尽数篇》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天地万物都在运动,人体也需要运动。人体的外部运动能促进人体内部精、气的流动,从而增进健康。

正是在这种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的推动下,战国时期有了专门研究养生的“导引之士”,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体操运动员。他们通过研究、观察和模仿生物活动,创造了熊攀树、鸟伸翅的象形动作,以操练身体。并且有了“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的健胃消食操。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健身体操的记载,时间在2500多年前。

健胃消食操解说

产生时间:战国

技术含量:★

难度系数:★

健胃消食操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体操,也是技术含量和难度系数最低的体操。

可以想象,奴隶主和士大夫在吃饱了以后经常会做这种简单的体操。

体操王子

由于当时能那么悠闲地练这种健胃消食操的人基本上都是社会上层,所以当时的体操王子也都出自于大腹便便的奴隶主和满口之乎者也的士大夫。

代表动作:熊攀树、鸟伸翅

体操·最形象

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健身体操,又称“五禽操”。相传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最早记载了“五禽戏”名目的是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五禽戏由5种动作组成,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模仿了相应的动物的动作。

五禽戏解说

产生时间:汉代

技术含量:★★

难度系数:★★

五禽戏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难度,要想练好需要一定的条件。练五禽戏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形神合一。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之中寓有轻灵,将其彪悍性表现出来;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练猿戏时要仿效猿的敏捷灵活之性;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

体操王子:华佗

华佗不仅是东汉时期的一位神医,同时也是一名五禽戏的高手。他身材瘦小灵活,自幼就喜好模仿各种动物,最终发明了五禽戏,成了东汉名副其实的体操王子。

代表动作

熊戏: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先右腿屈膝,身体微向右转,同时右肩向前下晃动、右臂亦随之下沉。左肩则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然后左腿屈膝,其余动作与右侧相反。如此反复晃动,次数不限。

虎戏: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右腿,左脚掌虚步点地,同时两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后,抬至口前两拳相对翻转变掌向前按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左手。

猿戏:右脚向前轻灵迈出,左脚随至右脚内踝处,脚掌虚步点地,同时右手沿胸前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掌撮拢成钩手,左手同时收至左肋下。

鹿戏:右腿屈膝,身体后坐,左腿前伸,左膝微屈,左脚虚踏;左手前伸,左臂微屈,左手掌心向右,右手置于左肘内侧,右手掌心向左。

鸟戏:右脚前进与左脚相并,两臂自侧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时下蹲,两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随之深呼气。

体操·最正规

按摩功专业人员做医疗保健

唐代出现了一种按摩功,并逐渐发展为正规医疗保健体操,而且有了专业的体操从业人员“按摩博士”和“按摩师”。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当时在太医署之下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并从九品下,掌教导引之法”。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所著医书《备急千金要方》中也记叙了按摩功的疗疾保健作用。

唐代的保健体操有两种,一是天竺按摩法,共十八势;二是老子按摩法,共五十二势。如果一日依法按摩三遍,可以“补益延年,能食、眼明、轻捷,不复疲乏”。孙思邈所说的按摩功,就是一种徒手体操动作,这种保健体操在唐代非常流行。

按摩功解说

产生时间:唐代

技术含量:★★★

难度系数:★★★

天竺按摩法和老子按摩法共有70个招式,是有相当的技术含量和难度系数的,要想学会需要一段时间,并要勤加练习。

体操王子:孙思邈

孙思邈把天竺按摩法和老子按摩法两种保健体操操练得炉火纯青,当时的官员文人无不向其模仿请教,称得上是唐代风靡一时的体操王子。

代表动作

据留传至今的《逍遥子导引诀》记载,按摩功的代表动作有:“兜体治伤寒”即两手按揉外肾;“叩齿牙无疾”即上下牙齿叩击;“升冠鬓不斑”即两手手指按搓额际,能减少皱纹;“运睛除眼臀”即眼球转动,消除眼袋;“掩耳去头旋”即两手掌掩耳,手指轻敲枕骨;“搓涂自美颜”即两手涂搓面部;“闭摩通滞气”即以手按摩腹部。

体操·最科学

八段锦已符合现代体操编制

宋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研究养生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有些文学家,如欧阳修、苏东坡、沈括等,都很重视体操运动对健身的作用,也都撰写了一些有关养生的著作。如南宋诗人陆游老年时坚持练习体操,使他虽老而不衰。他说:“老夫垂八十,岩电尚烂烂。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夜半。”

后来,在总结历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宋代人编成一套八段锦体操,据说是南宋名将岳飞手下的大将牛皋得自神仙的传授。

南宋人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说:“《八段锦》一卷,吐纳导引术也。不题撰人。”《八段锦》在宋代就有了刊本,但是没有作者的姓名。

八段锦解说

产生时间:宋代

技术含量:★★★★

难度系数:★★★★

八段锦的一整套动作是从上肢开始,依次为腰、腹、背、下肢的全身运动,基本上符合现代体操编制的原则,但是练起来要想身体每个动作都符合标准,是很复杂、很困难的。八段锦是我国900年前的体操,这说明古人对体操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独到的成就。

体操王子:陆游

陆游作为宋代的大文豪,不仅在文学上有很大造诣,而且还喜欢研究和接受新鲜事物。他年轻时喜爱击剑、打球、骑马、狩猎等活动,在练习了八段锦后更是喜爱异常,坚持天天练习,可谓宋代的体操王子。

代表动作

八段锦有文八段和武八段之分,都有口诀传授,简便易行。其中武八段的动作最具代表性:“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体操·最优美

太极拳创编求养生防身效果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体操得到更为广泛的发展,八段锦发展为十二段锦,这一时期体操发展最大的成就是创编了太极拳,并开展了太极拳运动。

太极拳之名来源于《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明代的内家拳主练气,以静为主;外家拳主练力,以动为主。太极拳吸取内外家拳术的精华,刚柔相济,动静结合,“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所以称之为太极拳。

太极拳解说

产生时间:明清

技术含量:★★★★★

难度系数:★★★★★

太极拳要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

体操王子:张三丰

《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称张三丰为“元明著名道士,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又作‘君宝’,号玄玄子。以其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张三丰虽然邋遢,但练起太极拳却干净利索,是位传奇的体操王子。

代表动作

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代表动作有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手挥琵琶等。练拳时要求正腰、收颚、直背、垂肩,有飘然腾云之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