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名会跆拳道:历史上的德州“三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55:16
历史上的德州“三董”
编辑:夏玉艳 来源:德州新闻网-德州晚报 时间:2011-05-13 10:33 查




◎董仲舒与“三董”
曲阜有“三孔”,德州有“三董”。
地因为名人而有名。比如曲阜,圣人孔子的故乡,那里有“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使曲阜享誉海内外两千多年,至今仍方兴未艾。
德州是地灵人杰之地,其中历史最久、名气最大的人当数董仲舒。董仲舒虽故乡在今河北省景县,但这并不关碍董仲舒是德州人。这并不是名人故里之争,正如孔子原籍在河南那样。说董仲舒是德州乡贤名人,是千百年既成的史实。首先,董仲舒故乡在汉朝与今德州同为广川县,只是后来分开罢了。即便后来分开,但董仲舒的家乡仍属于平原郡,就是今德州。也就是说,董仲舒仍是德州人。在明代《德州志》中,就把董仲舒作为乡贤名人立传,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
更重要的是,董仲舒常年在德州读书、授徒、研究天人学问,留下永久的“董子读书台”,还有后来的董子祠、董子书院,这些都成为德州对董仲舒的永远纪念。而这“三董”,作为德州的历史骄傲,是千百年来德州的文化地标。历朝高官文士对德州“三董”颂咏不已,使德州名播四海,令人向往。
旧《德州志》记载历代颂咏董仲舒的诗文,最早的是元代葛罗禄迺贤的《陵州五言律》。葛罗禄迺贤是元代著名诗人,是“江南三绝”之一。他曾乘船沿运河过德州,沿途看见村落荒凉,听说这里久已绝粮,不禁伤咏“何人肯忧国,得似董贤良”?其后历经明清民国,旧志中有记载的吟咏“三董”诗文不下几十篇。新中国成立后,1960年3月初,胡耀邦到德州视察,还曾亲切地询问董子读书台的情况。
在明嘉靖《德州志》记载的德州“十景”中,“书台夕照”便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21首颂咏“三董”的诗词赞语。这些诗词的作者多是明代高官文士,其中有全国最高监察机构的长官、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陈凤梧,有明廷户部官员,有山东布政、按察两司官员,还有国子监祭酒严嵩。严嵩在历史上是劣迹斑斑的人物,那是他晚年的事。他来德州时还是国子监祭酒,是全国最高学府的长官,在德州写下了《董子书院》诗,是对董子书院的高度赞赏,不因他后来弄权而失色。
◎德州“三董”的史实疑惑
德州“三董”如今家喻户晓,但有些说法在德州文化学术界莫衷一是,有着太多的历史之谜。
比如“董子读书台”碑,都知它在明正统六年(1441年)重修德州文庙时发掘而出,重新复立,但初立于何时?
再如董子祠,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在州城西门外的卫运河东岸,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知州马明瑞从城内移建,那么它为何人何时所建?
还有董子书院,万历知州马明瑞移建董子祠,旁建醇儒书院。但比明万历早一百多年的明嘉靖年间,就有了《董子书院》诗,这又该作何解释?
对于“三董”的这些疑问,德州历史上很多文人学士为之求索。康熙年间,田雯以考证德州历史见长,但在其著作《长河志籍考》中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对“董子读书台”只说德州是董子读书之处,有此碑是合乎史实的。对董子书院,他考证认为,明成化二年(1466年)封董仲舒为广川伯,从祀孔子,此书院之所以设矣。这只是考证设书院的历史背景,而缺乏董子书院设立的史料记载,也难完全解释它的初建之谜。
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德州志》,记载了丰富的史实资料,但对许多历史问题的考证仍有欠严谨。在该书中,称“董子读书台”碑是隋碑,说“董子书院”大约在唐宋金元就有了。
这些说法,都没有史料依据,就武断地推测下结论,乾隆德州进士李有基对此十分气愤,他在《德州新志考误》中反驳说:说书台碑是隋碑,汉晋唐宋独不能作此碑吗?说董子书院从唐宋金元就有,无此文理。唐代内庭才有书院,郡县没有书院之称,到了宋代以后才有之。
这些关于“三董”的难解之谜,一时间成了打不清的学术官司。
在明嘉靖《德州志》中,有一篇程敏政撰写的《董子祠记》,写于明弘治九年(1495年),对董子祠做了较系统的沿革记叙。程敏政是当时官太常寺卿,是明廷翰林院的掌门人,掌皇帝制诰、国家修史等事,是全国文苑与学术的泰斗。如此顶尖的人物为董子祠作记,也表明了董子祠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程敏政还有许多轶事,他十岁时就被称为“神童”,被巡抚推荐给朝廷,明英宗见后大喜,破例让他进翰林院读书。中进士后以学问广博为名,官至礼部右侍郎。他还与唐寅有段不寻常的故事,先是他见到唐寅考举人的试卷后大加赞赏,接着又主持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会试,唐寅即在其中。不料试题泄露,程敏政被劾与唐寅通关节而下狱,出狱后被勒令退职,愤懑而终。《明史》记载认为他是受人排挤而遭祸。世人多知唐伯虎,而不知有程敏政。
但程敏政的《董子祠记》却一直流传下来,但他写此文时并不在德州,而是在北京应林元甫、钮清请求而写。林元甫是山东布政司参政,钮清是山东按察副使,都是相当于副省级官员。程敏政写《董子祠记》主要靠林、钮的情况汇报。林、钮二人虽领导了德州董子祠的修建,但对“三董”的历史沿革未必了如指掌。比如董子祠重修时,董子读书台、董子祠、董子书院三位一体,集中于董子祠中,但《董子祠记》中居然没有提到董子书院,导致后人对董子书院说不清楚。

◎“董子读书台”因董子受尊崇而立
董仲舒创天人三策,使汉武帝独尊儒术,从而使儒学成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这样的大儒,被后世尊崇是自然的。元文宗图帖睦尔,在至顺元年(1330年)颁布天下,各地文庙都要设董仲舒灵位,随从孔子每年享春秋二祭。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是放牛小子出身,但同样格外重视儒学,赶走元朝统治者后仍延续祭祀董子。明英宗时更追封董子为广川伯,董仲舒备受尊崇。德州作为董仲舒发奋读书之处,创立天人学说的发祥地,势必对董子崇奉有加。除在文庙配殿立牌位祭祀外,还在南庭下立起“董子读书台”碑来褒扬、纪念。碑石白壁如玉,碑文字如琅书,庄严立于肃穆的文庙中。
旧《德州志》中都明确记载:明正统六年(1441年),德州知州常景先重修文庙,在地下深处掘出“德州读书台”碑,访寻原址复立。因董仲舒曾做《春秋繁露》诗,又称为繁露台。德州有关于“董子读书台”的历史记载便从这里开始了。
但董仲舒被隆重祭祀,书台碑为何却被颠覆掩埋呢?旧《德州志》中并未透露一字。但历史告诉我们:元末明初,德州遭受了无数次战争的大破坏。元末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农民大起义,分三路北伐,占领山东,进入河北,威胁大都,与元军进行了一次次的殊死争战,最终将元在北方的统治力量基本打垮,朱元璋趁机而起。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11月,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师北伐,徐达率军挺进山东,血战三个月平定。山东连续几年泡在血战中,老百姓惨遭其害,抢掠饥饿、杀戮,十室九空。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后,面对的山东一带几乎是处处荒凉,这才有了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的大移民。大移民到山东之后,安顿生息,千里荒野渐见生机,朱棣又发动了“靖难之役”,德州百姓又遭遇灭绝性灾难,于是又有了明永乐年间从洪武移民其他安置地的人口再迁。如此几度浩劫,到处是断壁残垣,尸骨遍野。德州文庙、书台碑哪能幸免?
这就是“董子读书台”碑覆倒被掩于地下的历史原因。它反映了战争带给德州的巨大破坏和灾难,这也才有了后来正统年间的覆碑再立。
明正统六年(1441年),此时距明永乐年二次移民不过三十多年。经过移民后的经济发展,德州逐渐恢复生机,开始走向兴盛。明英宗同时也注重文化,加封董仲舒为广川伯,大势之下,知州常景先重修废弃的德州文庙与儒学,并将被掩埋的“董子读书台”碑发掘复立,董子被恢复了昔日的尊崇,德州也开始了人文汇兴。
另外,从明万历《德州志》到民国《德县志》,四五百年相沿传承的是复立书台碑者未知州韦景元,但明嘉靖《山东通志》却记为知州常景先。由于德州记载此事的旧志失存,难明真相,因而历代德州旧志都回避了对这个问题的辩证。直到通过明嘉靖《德州志》才得出正解:书中清楚记为知州“常景先”。
明正统六年(1441年)重修德州文庙与复立“董子读书台”碑,施工有些粗糙。七年之后,继任知州邹铭与德、左二卫指挥所傅旺、舒通重新大修文庙与儒学,书台碑之上加盖了精美的碑亭,面貌一新。文庙中董子配孔子享祭,祭品丰盛,香烟缭绕;庭院中书台碑亭庄严,令人景仰。
明成化九年(1473年),知州王缙与驻德州的户部监督分司员外郎毕孝,主持在“董子读书台”碑后建起八间祠堂,将董子灵位从文庙大殿中移入祠堂中,主享祭祀,同时把德州历史上著名的乡贤人物牌位列于德州两侧,共享祭祀,祠堂名曰“聚贤”。
◎董子祠的建立与“三董”合一
明弘治九年(1495年),山东参政林元甫与按察副使钮清来德州巡察,祭拜董子。这两位副省级的高官认为,董子在其发祥地德州不能同其他各地一样,与孔子配享不妥,应立有专祠祭祀,于是向山东巡抚熊翀提出建德州董子祠的建议。熊翀十分认可,随即命济南府(德州在明清时隶属于济南府)同知王从鼎来德州主持建筑。董子祠选址在文庙东邻,中建祠堂八间,堂前立“董子读书台”碑,碑上加盖了碑亭。祠中又建前后厢房十二间。董子书院就设于董子祠中。从此德州有了专祭董仲舒的董子祠,而且“三董”合一,创立了隆重纪念董仲舒的新格局。
建成之后,林元甫、钮清专程赴北京,清程敏政撰写《董子祠记》,使德州“三董”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神圣建筑。
明嘉靖六年(1527年),驻德州的户部监督分司员外郎史麟展拜董子祠,对董子书院为德州培养了众多人才而大发感慨,“广川之重,有得于书院之多矣!”史麟下决心再扩建董子祠,在德州管漕粮的户部监督分司是财富衙门,完全有扩展董子祠的实力,于是撤旧为新,将祠堂扩建为十二间,为董子塑像并建了神座,碑亭增新,厢房翻新。祠门内外各建一座牌坊,内坊题“斯文一脉”匾额,外坊匾曰“董子书院”。这是对董子书院最早的“挂牌”。
从嘉靖六年(1527年)“三董”合一,到明万历年后期,时光飞过八九十年,德州来了新任知州马明瑞。他是江南平湖举人,注重教育,亲自对德州儒学秀才每月考核,督促德州多出人才。同时他对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也很看重,见董子书院狭小破旧,便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大兴土木,将董子祠移至州城西门外卫河东岸开阔地上新建,周围高墙,南大门前为牌坊,上题“天人大儒”。院内有三道门,中建董子祠四间,肖像其中,“董子读书台”碑立于祠前。此祠建醇儒书院,还有膳室、茶寮等,建筑宏敞壮观。移建后仍“三董”一体,只是书院更名“醇儒”,所谓“醇儒”,取自史麟《董子赞》中“汉庭大儒,醇乎其醇”之句。
◎清代“三董”的演变
清代近三年,“三董”变动较多。
先是董子祠回迁为董颜合祠。明代在德州儒学东有颜鲁公祠,久废。崇祯初,被夺职回乡的工部尚书程绍,将小西门外卫河西月堤上的魏忠贤生祠改建为颜鲁公祠。康熙十七年(1678年),知州佟淮年将董子祠、颜公祠回迁至城内儒学东,改建为董颜合祠。这样,城西门外“三董” “二董”。变为
还有书院的变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驻德州的山东督粮道朱廷桢改醇儒书院为柳湖书院。
乾隆十八年(1753年),督粮道汪汉倬在儒学东新建繁露书院。至此城西门外“二董”只剩下“董子读书台” 一直到德州解放。碑,
光绪十六年(1890年),督粮道善联与满洲营联合,在城内东部卢家井街建正谊书院,“正谊”取自董子学问正谊明道之意,学校照顾落户德州的满营子弟读书。
从醇儒书院到正谊书院,都与董子书院一脉相承,代代传承,为德州的文化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水畔杉 供稿 记者 潘晓泉 整理 崔忠伟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