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另一个自己作文500:“只生一个好”的经济代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5:26:54
“只生一个好”的经济代价 真的是只生一个好吗?
从中国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来看,中国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的经济成本远远高于政府愿意承认的水平。
中国政府声称生育率是1.8,低于保持人口总量稳定所需的2.1。生育率指的是妇女一生中预计所生孩子的平均数量。
但要是政府过于乐观了呢?中国人口学家一直在说,生育率实际上大幅低于官方声称的数值。国家统计局在2010年进行的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他们的话或许是对的。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Brookings-Tsinghua Center)驻北京的中国人口学专家王丰说,普查数据说明生育率确实是1.5或更低水平。
1.8和1.5的差别看起来或许并不是那么大。但以中国这么大的人口总数,在经过较长时期过后,生育率的微小差别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据联合国预测,如果生育率确实是一直维持在1.8的水平,那么2030年之前劳动年龄人口将接近10亿。而据美国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预测,1.5的生育率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5年达到顶峰,到2030年将下降至9.4亿。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Conference Board)首席经济学家范阿克(Bart van Ark)说,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以来的头20年里,劳动人口的增加平均每年为中国经济增速贡献了0.9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长加快的同时,劳动力的过剩供给遏制了工资的上涨,并使通胀保持在低水平。在21世纪头10年,消费价格平均每年涨幅只有1.9%。
不管生育率问题上谁对谁错,经济增长都将不再获得劳动力增加带来的正面贡献。在两种预测中,劳动人口总量都已经见顶下跌。2015年过后,如果政府有关劳动人口数量将保持稳定的说法言中了,那么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受到负面影响。如果人口学家是对的,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就会拖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同样重要的是,人口老龄化将需要有更高水平的福利,而新加入劳动人口的人数减少,将开始推高工资、加剧通货膨胀。提高退休年龄或者是采取措施增加劳动参与率会缓解这种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方面曾经推动中国前进的顺风现在正在往反方向吹。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很可能是“只生一个好、生两个更好”。  人口普查给中国经济敲响警钟 (崔宇 )
4月2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十年一度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并发布了第1号公报。国家统计局同时表示,“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国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大量的基础数据,是一笔极为宝贵的信息财富……将陆续予以公布”。其实,人口普查更像是给面临老龄化威胁的中国经济敲响了一声极为宝贵的警钟。
从4月28日公布的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来看,有以下几点值得警惕。
一是人口总量和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且略低于此前的抽样调查数据。2010年,中国(不含港澳台)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2000-2010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0.5个百分点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意味着每年少增长600多万人。
在2001-2009年的非人口普查年份,中国每年都进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抽样比例大致在万分之九左右),其中,2005年还进行过1%人口的抽样调查。国家统计局根据这些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0年人口总量为13.41亿人,低于此次人口普查数据。不仅如此,联合国在2008年的全球人口展望中,曾预测2010年中国总人口会达到13.54亿。目前看来,中国人没想象的那么多。
人口总量和增速的放缓,也从侧面反映了出生率的下降。从0-14岁少年人口占比来看,2010年为16.6%,相比2000年的22.89%下降了6.29个百分点,而2000年比1990年仅下降了4.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过去10年少年人口占比在加速减少。

二是确认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87%,相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数据,2009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5%,如果按照2005年以来每年提高0.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2010年应为8.7%,这比人口普查数据略低。同时,联合国的人口展望数据,预测201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2%,更是大幅低于人口普查数据。这意味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似乎比大家想象的要快一些。

三是城镇人口高于抽样调查的数据,但仍然偏低。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城镇人口占比为49.68%,这意味着中国城镇化率接近50%,高出此前官方公布的47.5%。这是一个不小的变化,过去10年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的城镇化率,大概以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现在比预期的高出了2个百分点左右,意味着多出了约3000万城镇人口。

但这一速度仍然略显缓慢,也和日常新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的农村空巢现象不符。有学者测算,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应在55%-60%之间。因此,如果人口普查数据是真实准确的,则意味着中国近几年的城镇化速度并不尽如人意,土地、户籍制度以及城镇的高生活成本正在制约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对于前两点,如果乐观地静态地看,可以这样解读──尽管中国从2000年开始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由于人口总量的低预期增长(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低出生率),导致总的抚养比(0-14岁与65岁以上人口之和除以15-64岁人口数)依然在下降通道,从2000年的42.6%连续下降到2010年的34.2%,让中国经济在过去10年依然享受所谓的“人口红利”。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人口政策可能是成功的,推动了经济增长。
但是,如果悲观地动态地看,这种所谓的成功只是暂时的,因为人口出生率连续20多年(自1988年开始)下降,至少人为减少了5000万人口,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意味着未来15-20年间,在一面加速老龄化、一面劳动力减少的此消彼长作用下,人口红利将快速衰减。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推测,2025年中国的人口红利(以15-64岁劳动人口占比衡量)将下降到全球平均水平。
如果再加上上述第三点则更令人担忧。如果城镇化率由于各种制度障碍低于预期,从而导致不能充分释放农村的土地和劳动力,那么这意味着中国目前在“糟蹋”人口红利,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力资源。等他们在贫穷中衰老了,而新增的劳动力又不足,那么中国在15-20年后或许真的要面临未富先老了。
人口普查给中国经济敲响的警钟正在于此,在未富先老之前,经济增长必须以保障就业为核心,同时,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释放农村劳动力,根据人口流动的趋势合理推动城镇化建设,而不是让他们带着血泪“被城镇化”。只有安居乐业了,进一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使放宽了,也会因为“养不起”孩子而导致出生率继续走低。人可以老,但国家不能老,没有孩子,就没有新中国。

(本文作者崔宇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其撰写的“财经点评”专栏曾获亚洲出版业协会2010年度“最佳评论奖”。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写信至yu.cui#dowjones.com或通过新浪微博与作者联系。)
 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中国最新一轮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减慢,而老龄化速度却在加快,引发了公众对政府做法的质疑──尽管中国一些主要人口问题专家对中国逐渐显现出来的人口结构危机提出了警告,政府仍然拒绝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1980年中国政府推出全球规模最大的人口试验时,政府说将需要约30年的时间才能控制住中国人口爆炸性的增长。毛泽东时期曾经鼓励多生孩子。
看起来中国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周四公布的初步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去年,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人口从2000年的12.7亿增至13.4亿。
换句话说,过去10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0.57%,较1990年至2000年的1.07%有所下降。
去年进行的人口普查还显示,60岁以上人口目前占总人口的13.3%,而2000年这一比例为10.3%。
此外,未来劳动力储备减少:14岁以下人口目前占总人口的16.6%,10年前这一比例为23%。
然而,中国领导人本周再次郑重承诺将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中国仍将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尽管出炉了最新一轮人口普查结果,以及一个由一流学术人士和前政府官员组成的非正式倡导组织进行的长达10年的努力。这些前政府官员冒着仕途受阻的危险,认为计划生育政策的科学依据有问题,而且是建立在政府既得利益基础之上。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于1981年,拥有50万全职雇员和600万兼职员工,每年征收的罚款达数百万美元。
中国领导人称赞计划生育政策让中国人少生了四亿人,帮助中国摆脱了贫困,限制了碳排放。
根据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很多(但并不是全部)有多子女的夫妇面临相当于数月工资的罚款,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甚至可能丢掉工作。计划生育政策还造成强迫堕胎和绝育。
据数位熟悉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人士说,据信该部门正在考虑进行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有限试点计划。
不过,上述由学术人士和前政府官员组成的非正式维权组织说,这些措施微不足道、为时已晚,无法解决中国人口结构问题,人口结构问题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经济和社会。
他们说,随着毛泽东时期婴儿潮时出生的人陆续退休,中国的老年人口在迅速增多,给社会承担老年人退休费用带来了新的负担。与此同时,中国的劳动人口预计将从2016年开始减少,一改此前廉价劳动力不断增多的人口结构现象,正是廉价劳动力推动了过去30年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由于二十年前较低的出生率以及寻求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数量在上升,年龄在20至24岁之间的工人数量正在下降。中国偏爱男孩的传统也意味着中国现在的男女比例为1.2:1。到2020年底前中国可能会有多达2,400万的年轻单身男性,这些人没可能结婚,也不会有自己的子女。
前述倡导组织的成员认为解决办法就是中国应尽快放开二胎政策,并鼓励夫妻生第二个孩子。
但中国的领导层似乎想拖一拖,不想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独生子女政策。因为十年一次的中共党内高层换届选举将于明年举行,领导层不想在这个时候出现风波。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目前负责计生工作,他很有可能成为下一届政府总理。
批评人士认为,高层的不作为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教授顾宝昌说,这个问题应该由最高决策机构来商议。顾宝昌曾担任国家计生委的顾问,现在是上述维权组织的非正式领袖。
顾宝昌说,我们原本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政策的转变只要短短几年就可以推广。因为从人口规模来说,这非常必要;从政治角度来看,这也很明智。但阻力却很大,比我们设想的要大得多。
许多专家希望去年计生政策推出30周年之际国家能重新审议该政策,或是在今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上能进行探讨商议。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细则只是承诺维持并“逐步完善”计生政策。
周二,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上向党内高层领导人宣布,中国将坚持并完善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将生育率稳定在较低水平。
中国目前的计生政策允许以下几类人群生育二胎,比如少数民族,头一胎为女孩的农村夫妇;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妻。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计生委正在考虑在五六个省份进行一项试验计划,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即可生育二胎。但上述维权组织的成员说,至少要两年才能看到试验计划的结果,这之后还要进行全国性的试验,这意味着2015年前中国是不可能放开二胎政策的。
与此同时,国家计生委继续压制异见人士。
3月11日下午六点左右,清华大学的两位教授王名和王丰正在赶往一场电视直播采访的路上,他们计划在节目中呼吁结束计划生育政策。
王名是全国政协委员,已经连续第二年提出取消计划生育政策的提案了。王丰是一位人口学家,也是上述维权组织的成员,还是位于北京的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Brookings-Tsinghua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主任。
快到演播室的时候,王丰的手机响了。
他说,是节目的一个制作人打来的,打电话是要告诉他迫于计生委的压力采访取消了。王名和王丰说,后来节目主持人告诉他们,不该提前预告节目的。
人民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解释说,这是一个政治上很敏感的问题。他今年连续第四年提出修改计划生育政策的提案。他说,问题是专家和官员的看法不同。
官员们的主张从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1798年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提出的理论,他们认为中国没有充足的土地和自然资源来支撑庞大的人口。
计生委多次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计生委一直否认压制公开反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学家。
不过,一位知名前政府官员在一次四个小时的采访中简要介绍了据她说是计生委中普遍存在的看法。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顾问马力说,这些所谓的专家都在胡说八道。2009年前,她曾担任计生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目前仍在该中心的办公室工作。
她画了一幅图表,说图表显示出中国人口红利还能再持续至少15年,因为2016年至2026年中国劳动人口将保持在约10亿的稳定水平。
她说,中国没有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我们的问题是人太多。
论战的另一方是上述维权组织。该组织成立于2000年,由20多位知名人口学家、经济学家和前计生委官员组成。他们知道,中国当初制定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缺少够资格的人口学家。计划生育政策从一定程度上是根据前导弹设计师宋健的计算制定的,他的计算得出2080年前中国人口可能达到40亿。
他们知道,由于鼓励晚婚、晚育、少生的政策,生育率从1970年的5.5个降到1979年的2.7个。生育率指的是每个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
他们还知道,1970年至1990年,其他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中国家生育率下滑速度与中国相仿。
他们开始证明一个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制定者来说几乎是异端邪说的观点:计划生育政策是没有必要的。
他们还通过哈佛大学教授考夫曼(Joan Kaufman)获得了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的资助。考夫曼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在研究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1996年至2001年曾在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工作。
考夫曼说,当这项研究开始时,研究人员相信,不断增加的证据会说服决策者。这种想法是天真的,因为计划生育政策不是一项基于证据作出的决策。
他说,中国政府有规模庞大的计划生育机构,让这些机构成为多余之物会给政府添麻烦;政府还存在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感觉,觉得如果它取消人口控制措施,所有人都会敞开来生孩子。
这一研究团队的人员以不声不响的实地调查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他们想证明的一件事是,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下降到了远低于人口替换率的危险水平。中国每名妇女只有平均生育2.1个孩子,中国人口总量才能稳定在目前水平。
据这些研究人员计算,如果计划生育政策得到恰当实施,并考虑进各种允许多生的情况,中国的生育率应为1.47。
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说,自从1991年以来,中国的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8左右的水平,因为它假定中国许多孩子都是偷偷生下来的,原因是孩子的父母想逃避超生罚款。但据这些研究人员计算,即使考虑进这一因素,中国的生育率仍然只有1.5至1.6。
他们2004年时曾向政府递交了一份陈情书,据他们说这份陈情书送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九名常委。研究人员小心翼翼地避免在陈情书中提及人权问题,也没有提及研究团队中海外人员的名字。
但中国领导人并未被他们说服。
温家宝总理说,这是一个不可能在一届政府任期内解决的长期问题。据研究团队中的一位成员说,国家主席胡锦涛曾问,他们是否有什么可替代现行政策的建议。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此后很快发起了反击。时任该委员会主任的张维庆(他是大学哲学系毕业生)主持撰写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拒绝接受这一研究团队的任何结论。
报告再次断言,自1991年以来中国的生育率一直是1.8,并且未来30年内应该继续保持在这一水平。报告说,生育率高于或低于这一水平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
报告说,一胎化政策使中国少出生了4亿人。它这种说法所依据的假设是,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生育率将一直维持在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而不是像其他发展中国家通常的那样出现自然下降。
报告还预测说,中国总人口会在2033年达到15亿这一峰值。而美国人口普查局和中国许多人口统计学家现在预计,中国的人口峰值将出现在2026年,届时人口总量不会超过14亿。
这份报告发表后,上述研究团队受到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排斥。其一些成员来到江苏省重新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显示,即使政策允许,当地许多人也选择不要第二个孩子。这一研究团队2009年再度向中国领导人陈情,但同样没有得到回应。
顾宝昌的团队现在说,他们的研究发现将得到人口普查数据的支持。此次普查将首次试图统计被偷偷生下的孩子的数量,政府承诺对于那些给无户口子女进行人口登记的父母可减免其超生罚款。最终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预计会显示,被偷偷生下的孩子没有以前估计的那么多。

这种情况是否足以促使政府采取行动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丰说,中国有句俗语: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