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你是我的缘歌曲: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22:54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包括“毛泽东品评三国演义”、“毛泽东品评红楼梦”、“毛泽东品评水浒传”与“毛泽东品评西游记”),其实这不完全是一本单纯的关于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的图书,它还包括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毛泽东一生阅读四大名著的经历和故事、毛泽东平时提到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或人物或语句、毛泽东在工作或学习和生活中实际运用四大名著中的内容和观点、毛泽东评价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包括四大名著的作者罗贯中、曹雪芹、施耐庵、吴承恩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毛泽东评价与四大名著有关的当时历史时代的事件与人物等等。我们的意图,就是想把这些知识都传达给读者。所以说,这是一部广义的关于毛泽东与四大名著的百科全书;当然,它还是以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为主。         据有关书刊记录,毛泽东早在1906年(13岁)就接触到了《三国演义》。他在少年时代就是"三国迷",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手不释卷。四川成都武侯祠馆长谭良啸曾对盛巽昌说:"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开会期间,来武侯祠参观。他问讲解员:'你知道诸葛亮一生坐过几次车,骑了几次马?'"这说明他读书很仔细,那些往往为人所忽视的细节他也注意到了,并且提出新颖的见解和观点。          序言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字润之,又曾自取名"二十八画生"、"李得胜"等,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冲(今韶山市)人。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1902年入韶山附近南岸私塾就读,从此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1904年他转入关公桥私塾;1905年他又转至桥头湾私塾;1906年他再转至井湾里私塾。此后他曾经一度辍学。1910年前后他在湘乡东山学堂学习。辛亥革命时期他参加革命军。1913年他在长沙进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毕业。

  毛泽东一生好读书,读好书。有几部书伴他走过了光辉的一生,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包括《三国志》)、《红楼梦》、《水浒传》和《西游记》,都是他最钟爱的书籍。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包括"毛泽东品评三国演义"、"毛泽东品评红楼梦"、"毛泽东品评水浒传"与"毛泽东品评西游记"),其实这不完全是一本单纯的关于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的图书,它还包括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毛泽东一生阅读四大名著的经历和故事、毛泽东平时提到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或人物或语句、毛泽东在工作或学习和生活中实际运用四大名著中的内容和观点、毛泽东评价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包括四大名著的作者罗贯中、曹雪芹、施耐庵、吴承恩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毛泽东评价与四大名著有关的当时历史时代的事件与人物等等。我们的意图,就是想把这些知识都传达给读者。所以说,这是一部广义的关于毛泽东与四大名著的百科全书;当然,它还是以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为主。

  所以,阅读本书,你既能阅读到这四部古典名著本身,还可以了解到伟人毛泽东与四大名著的许多知识,可谓一举两得,惊喜颇多,让你购有所值、读有所值。

  而且,作为书稿的延伸部分,对其中牵涉到的许多历史典故,我们都作了简要的补充说明;对其中一些字词、成语,我们也进行了简要的解释。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大家阅读和理解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该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该书牵涉到大量参考文献,包括图书、报刊、文章等。在文献之后,我们对其出处均一一作了详细而准确的附录。读者若感兴趣,也可以参考这些文献。

  该书是盛巽昌先生在上海市图书馆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从事数十年的文献资料收集和整理、历史文化研究与考证的结晶。作为盛先生的助手,李子迟先生在整理资料、编纂书稿中也花了年余时间。

  由于我们认识不够,或所知有限,且时间仓促,本书在观点、材料、表达上一定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恳请广大读者与专家批评指正,以使它在将来再版时能得到修订与完善。

  李子迟

  2010年9月
 第一卷 毛泽东品评《三国演义》

  毛泽东与《三国演义》、《三国志》的故事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是毛泽东终生都喜欢读的两部书。

  据有关书刊记录,毛泽东早在1906年(13岁)就接触到了《三国演义》。他在少年时代就是"三国迷",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手不释卷。

  四川成都武侯祠馆长谭良啸曾对盛巽昌说:"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开会期间,来武侯祠参观。他问讲解员:'你知道诸葛亮一生坐过几次车,骑了几次马?'"

  这说明他读书很仔细,那些往往为人所忽视的细节他也注意到了,并且提出新颖的见解和观点。

  他爱读的书籍,有二十四史,其中一部就是《三国志》;也有四大名著,其中一部就是《三国演义》。《三国志》是史书,也是文学;《三国演义》是小说,也有史事。毛泽东一生的读书生活都没有离开过读《三国演义》。

  从有记载的文字佐证,他从少年时代到人生结束,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已成习惯。井冈山时期,他想起《三国演义》。当在茶陵谭延闿的老家找到了一部《三国演义》时,他简直欣喜若狂,不禁说:"这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言。"

  《三国志》毛泽东也读了数十年,是他爱读的一部史书。他还提倡大家都来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

  他到哪里都忘不了这两部书,也喜欢提到其中的那些主要人物。

  古今中外,还没有人能像毛泽东那样善于运用三国故事,并赋予《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以时代的含义,传播他那深睿的哲理。

  他谈论三国故事纵横捭阖、如数家珍;他应用三国典故也是娴熟自如、恰到好处。虽然他所说的、所写的,并非鸿篇巨制,多是片言只语,但它仍是中华民族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毛泽东为20世纪中华文化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从小就是"三国故事大王"

  当少年毛泽东识的字足够他看一些简单的故事书时,他便弄到一些他大致能看明白的小说。在他住的那个小村里,书是极少的。大家都爱看的,正好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本小说。前者讲的是一百零八将聚义的壮举,后者讲的是三国打仗的故事。毛泽东对这两本书入了迷。在农忙中,一有空闲,他就去读这两本书。(萧瑜:《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把儿子送到韶山井湾里,拜堂兄毛宇居为师,在毛宇居开设的私塾读书。有一次,毛宇居讲完《增广贤文》,让学生反复诵读、背熟。此时毛泽东正在偷看《三国演义》。毛宇居背着手踱了过来,毛泽东连忙用《增广贤文》盖在《三国演义》上面,摇头晃脑读了起来。但还是被毛宇居发现了,他厉声喊:"毛润之,你在干什么?""遵老师嘱咐,我在读《增广贤文》。"毛泽东回答。"那你给我把书背出来!"毛宇居扬一扬手中的竹板说,"你若背不出,我这竹板可不认人哪!""老师请莫急。"毛泽东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流利背诵,"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羊城晚报》,1996年9月9日。)

  1910年,毛泽东在远赴湘乡东山学堂读书时,就携带着这两部书。他讲三国头头是道、对答如流,因此被同学公认为"三国故事大王"。

  萧瑜(萧子升)在《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里写道:

  毛泽东准备去县城东山学堂读书。他把杂物卷成一捆,扎到扁担的一头;另一头系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他的两本宝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该书第10页)

  毛泽东在东山学堂拼命用功学习,5个月后已经突飞猛进……毛泽东惊喜地发现,自己现在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比以往容易多了。很快地,他的伙伴们公认他为有关三国历史和一百零八将的故事大王。他常常给他们讲述书中的故事,他们聚精会神地听得津津有味。(该书第13-14页)

  少年毛泽东认为《三国演义》是历史,有多家记述。据萧瑜回忆:"然而,《三国演义》实际上并不是记录三国时代的历史书。它是对历史事实进行高度艺术想象后的产物。这一点,少年毛泽东简直不敢苟同。这些故事在毛的生命中扎下了根。"

  美国学者R·特里尔所著的《毛泽东传》中说:

  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和历史教师发生过争论。对任何同意那位教师观点的同学,他都对其大加指责,甚至用椅子打了一个同学……

  关于小说的争论,他甚至找到校长那儿。当这位博学的校长也不同意他的观点,即不认为《三国演义》是三国时期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时,他给湘乡县令写了一封请愿书,要求撤换校长,并强迫进退两难的同学签名。

  因此,孙琴安在《毛泽东和中国文学》(未刊稿)中说:"少年时的毛泽东一直是把《三国演义》当做历史来读的,并认为通过这本小说可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因此,他对《三国演义》等小说都读得非常认真,绝不是泛泛而读,只作消遣。"李锐在《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中也曾说:"毛泽东在读《三国演义》等旧小说时,'极其用心,也像读正课一样,打上圈点等记号,或写上批语,这是他一直保持的一种优良的读书习惯'"。

  1912年,毛泽东考取长沙市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符定一(20世纪50年代初曾任中央文史馆首任馆长)认定毛泽东将来定成大器,必须好好栽培。喜欢研究古典文学、历史和文字学的符定一,当即拿出《资治通鉴》供毛泽东阅读。毛泽东如获至宝,自此以后天天阅读此书,许多章节背得滚瓜烂熟,以致到老不忘。(赵志超:《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30~431页。)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接触到了《三国志》。从此,他在论述和讲演里,也经常将它和《三国演义》结合引用,寻章摘句,挥斥方遒。

  1913年,毛泽东就读于湖南第四师范(翌年并入第一师范)。在冠名"讲堂录"的"修身"和"国文"笔记里,记有"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而已"。"魏司马朗复井田之议,至易代而后行。元虞集京东水利之策,至异世而见用"。(《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87页。)
 司马朗(171~217),司马懿兄,汉建安十三年(208)出任曹操的丞相主簿。他建议恢复西周时推行的井田制,以发展生产。

  虞集(1272~1348),元朝学者、官员。他在任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时,建议在大都(今北京)以东沿海筑堤拦水为田,让富牧民开垦,既可拦挡海潮,又可捍卫京师。此建议虽没有被采纳,但后世海口设万户,大都采取他的办法。

  毛泽东在《讲堂录》里谈到那些"办事而兼传教之人",认为他们不仅成就了事功,而且其思想也影响于社会。他写道:"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前如诸葛武侯范希文,后如孔孟朱陆王阳明等是也。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也,范曾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也。"(《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91页。)

  范希文,即范仲淹(989~1052),北宋官员,江苏吴县人。他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后人称道。

  孔孟朱陆王阳明。孔,孔子;孟,孟子;朱,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婺源(今属江西)人,被称为集理学之大成者,后人辑集有《朱子大全》、《朱子语录》;陆,陆九韶及其弟陆九龄(1132~1180)、陆九渊(1139~1193),南宋学者,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通称"陆学";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8),明朝理学家,浙江余姚人,创立"心学",有《王文成公全书》。

  韩范。韩,韩琦(1008~1075);范,范仲淹,两人同时出镇西北,又同拜相,故后人常并称之。

  曾左。曾,曾国藩(1811~1872),清朝官员、理学家,湖南湘乡人,有《曾文正公全集》;左,左宗棠(1812~1885),清朝官员,湖南湘阴人,有《左文襄公全集》。两人因均为镇压太平天国和办理洋务的重臣,又都系湖南乡党,故后人常并称之。

  1914年在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比较致力的功课是国文、修身、历史和地理等。除《韩昌黎全集》和《昭明文选》中许多文章读得最熟外,也喜好孔融、陈同甫、叶水心等人的文集。(李锐:《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8~39页。)

  孔融(153~208),东汉末期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文举,孔子后裔,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融"三岁让梨"的故事,流芳千古。他曾任北海(今山东昌乐西)相,后任将作大匠、少府,为曹操所杀。有《孔北海集》,为明朝人辑。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孔融为曹操所杀",见《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

  《韩昌黎全集》,唐朝韩愈(768~824)的诗文集。

  《昭明文选》,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主编的自秦汉以来的诗文选,有60卷。

  陈同甫(1143~1194),即陈亮,字同甫,南宋思想家、词人,有《龙川文集》。
叶水心(1150~1223),即叶适,字水心,南宋思想家,有《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

  1918年,毛泽东在杨昌济的所授修身课的教材《伦理学原理》(德国泡尔生著)上,做了多达12000字的眉批。其中涉及三国史论,他写道:"吾知一入大同之境,亦必生出许出(多)竞争抵抗之波澜来,而不能安处于大同之境矣。是故老庄绝圣弃智,老死不相往来之社会,徒为理想之社会而已。陶渊明桃花源之境遇,徒为理想之境遇而已。即此又可证明人类理想之实在性少,而谬误性多也。是故治乱迭乘,平和与战伐相寻者,自然之例也。伊古以来,一治即有一乱,吾人恒厌乱而望治,殊不知乱亦历史生活之一过程,自亦有实际生活之价值。吾人揽 (览)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至若承平之代,则殊厌弃之。非好乱也,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急,乃人性之所喜也。"(《〈伦理学原理〉批注》,见《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185~186页。)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文学家。他所作《桃花源记》,以避世隐居的佳境为题,描写农耕社会的理想国。

  战国,通常称三家分晋(公元前475年)后到秦王嬴政灭齐,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公元前221年)前时期。此间200余年,因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故称为"战国"。

  "刘项相争",秦末刘邦、项羽响应陈胜起义,合军亡秦。尔后,两人相争天下,历时五年(公元前206~前202),始称为"楚汉战争",亦作"楚汉之争"。

  "汉武与匈奴",西汉刘彻(汉武帝)在做皇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时,曾多次命将军卫青、霍去病等攻打或反击匈奴。

  毛泽东在后来同美国记者斯诺的一次谈话中说:"1919年,我曾沿着洞庭湖做了徒步旅行。到保定时,我沿着城墙走了一圈。在北海的冰上散步。《三国演义》里有名的徐州府城墙和历史上也享有盛名的南京城,我都徒步环行过一次。最后,我登上了泰山绝顶,又游览了孔墓。这些事情,我在当时看来,都是可以同我在湖南的经历和徒步旅行相比美的成就。(《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5页。)
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

  那是1928年,毛泽东率部在井冈山打游击。那时,他们经常神出鬼没地打土豪劣绅。一次,毛泽东想到土豪家里去看看是否有《三国演义》一类的书,因为他实在想重新阅读一下。可一位农民却告诉他:"没有了!没有了!昨天共了产。"毛泽东听了,只得遗憾地作罢。〔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96页。另,参见孙琴安:《毛泽东和中国文学》(未刊稿)。〕

  不久,毛泽东的书篓里多了一套他爱不释手的书。那是他的部队在攻打井冈山附近的茶陵县高陇圩时,闯进了谭延闿的老家。谭延闿曾是清末进士,后来出任湖南省都督、湘军总司令。在谭家的藏书中,毛泽东得到了一套《三国演义》。虽说他早年多次读过《三国演义》,可眼下再读,却别有新意,从中可以学习许多作战的经验。所以,毛泽东曾说:"这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言。"(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3页。)

  据贺子珍后来回忆:1929年前后,在井冈山的艰苦生活中,读书也许是毛泽东最大的乐趣了。他的口袋里常常装着一本书,有点空闲就拿出来看。所以,后勤部门为他做服装,都根据他的意思,把衣服的两个口袋做得大大的,好往里面装书。他博览群书,什么书都爱看。他读过几年私塾,古文根底很深,也喜欢李白、陆游等人的诗词,不但熟悉他们的作品,而且喜欢逐篇进行评价。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他最喜欢《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每种都看过好几遍。他的记忆力很好,看过的书都记得很清楚,而且善于汲取有用的东西,加以应用。

  后来,贺子珍听说有人诋毁毛泽东,说他指导革命不是用马列主义,而是用中国的旧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贺子珍毫不客气地反驳说:"这种说法不对!我们的党领导土地革命,是受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指导的。那时候,马列的书翻译过来的不多,尤其是我们在偏远的山区,能够看到的就更少了。记得当时在井冈山上,只有少数几本马列的书:《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毛泽东让用油印机印出来,发到各个连队学习。他还尽最大的努力普及马列主义知识。他同军队中的政工干部,经常轮流到各个连队讲课。当然,毛泽东是很熟悉中国的历史的,常常引用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作为工作的借鉴。古代的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著作中的人物及事件,也常常被他引用来借古喻今。这些发生在古代中国土地上的事例,能够为中国的革命所用,这不是很正常、很好的事情吗?有什么不对呢?"(王行娟:《贺子珍的路》,作家出版社1985年版,第114~115页。)

  1930年5月,毛泽东作江西《寻邬调查》。他在"寻邬的文化"一节中写道:

  女子可以说全部不识字,全县女子识字的不过三百人。男子文化程度并不很低,南半县文化因交通与广东的影响比北半县更加发达,依全县人口说,约计如下:不识字百分之六十;能识字百分之四十;识字二百个,百分之二十;能记账,百分之十五;能看三国,百分之五;能写信,百分之三点五;能做文章,百分之一。初小学生百分之五(五千人);高小学生百分之八(八千人);中学生五百人,大学生三十人;出洋学生六人,秀才四百人,举人一人。(上列的百分数,是每一项对于人口总数的比例。)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4页。)

  1932年1月,在那次批评他为"机会主义"、"狭隘经验论"的赣南会议之后,毛泽东又生病了。他带着贺子珍以及警卫班13个人,到东华山去了。东华山在瑞金东面二三十里外,山上树木蓊郁,山顶上有座古庙。毛泽东看中了这座古庙,住了进去。毛泽东在东华山住了50来天,连春节也是在那座古庙里冷冷清清地度过的。直到3月上旬的一天,周恩来派项英专门来请他下山。毛泽东在世外桃源般的东华山,埋头读书,津津有味地读《水浒传》、《三国演义》之类。(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5页。)
据汪澍白编著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34页):"1932年临时中央到达根据地,不但剥夺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而且在《革命与战争》等刊物上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从理论上对他进行批判。教条主义者嘲讽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把古代的《三国演义》无条件地当作现代的战术;古时的《孙子兵法》无条件地当作现代战略;更有好些博览群书的同志,拿半个世纪以前的曾国藩作为兵法之宝'。"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多次这样谈及:"1935年前后,当时党内有同志说我打仗的方法不高明,是照着两本书打的,一本是《三国演义》,另一本是《孙子兵法》。其实,打仗的事怎能照书本去打?那时,这两本书,我只看过一本--《三国演义》,另一本《孙子兵法》当时并没看。那个同志硬说我看过。我问他《孙子兵法》共有几篇?第一篇的题目叫什么?他答不上来。其实他也没有看过。从那以后,倒是逼使我去翻了翻《孙子兵法》。"(黄允升:《〈遵义会议纪实〉若干史实辨正》,《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2期。)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相传为春秋末年孙武所撰,现存13篇。这是中国和世界最古老的兵书,曹操曾为它作注和编"辑要"。

  1960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他的67岁寿辰时,在与部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聚餐时的谈话中,他又谈到了这件事。他说,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先后受到过三次大的处分。"那时我没有事情做,走路坐在担架上,做什么?我看书!他抬他的担架,我看我的书。他们又批评我,说我凭着《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指挥打仗。其实,《孙子兵法》当时我并没有看过,《三国演义》我看过几遍,但指挥作战时,谁还记得什么《三国演义》?统统忘了。"(忻中:《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党史文汇》杂志,1994年第8期。)

  因为爱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长征行军途中,毛泽东还让警卫员去给自己找书来看,以致引起误会,闹出取来"仨锅"、"水壶"的笑话。

  据喜民编著的《璀璨的星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毛泽东对他自己的学习一直抓得很紧。在长征途中,有一次,因随身带的书看完了,到一个村子驻扎后,他对警卫员讲:"你去给我弄部水浒和三国来。"警卫员找到一户读书人,说要借个"水壶"和"仨锅"用。老先生看了看他,知道他是为穷人打天下的红军,就把自己正在用的水壶借给了他,并说家中没有三口锅,只有一口;且自家每天都得用,实在腾不出来。

  警卫员谢过老先生,提起借来的水壶,兴奋地去见毛泽东,一进门就说:"主席,水壶拿来了,仨锅没找到。"毛泽东抬头一看,禁不住笑了。他把警卫员叫到身边,耐心地告诉他:"我要的不是烧水的水壶,也不是烧饭的大锅,而是中国的古代名著《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是两部古书。"说罢,他又拿来一张纸在上面写出来,交给了警卫员,并告诉他今后要注意抓紧时间学习,干革命可不能闹笑话呀!
1942年,邓宝珊将军在陕北榆林时期,常和部下讨论毛泽东在一些著作中阐明的观点,认为毛泽东精通辩证法,对问题看得远、看得深。他还说毛泽东学问渊博,读书很多,住的窑洞的书架上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也有《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还有陕北各县的县志。(《肝胆篇》,《武汉文史资料》,1986年第4辑,第13页。另见,全国文史资料委员会等编:《邓宝珊将军》,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6月版,第186页。)

  据赵超构访问延安的回忆:1944年6月12日,晚餐以后,我们在大礼堂看戏。这是由此间的平剧研究院演出的,演的是《古城会》、《打渔杀家》、《鸿鸾禧》、《草船借箭》四出戏。和我比肩的,正是毛泽东先生。戏早已上演了,他非常有兴味地听、看,从始到终。对于《古城会》中的张飞,对于《打渔杀家》中的教师爷,对于《鸿鸾禧》中的金老头,对于《草船借箭》中的鲁肃,他不断地发笑,不是微笑而是尽情地捧腹大笑。当演出张飞自夸"我老张是何等聪明之人"那一副得意的神情时,当教师爷演出种种没用的丑态时,当金老头在台上打诨时,他的笑声尤其响亮。在这时,我理解到毛先生和我们一般人是有共通的幽默与趣味的。他并不是那些一读政治报告,便将趣味、性灵加以贬斥的人物。他虽自谦"对于平剧没有研究",但也承认:"很喜欢看看。"(赵超构:《延安归来》,南京新民报出版社,上海1946年2月再版。)

  "关羽、张飞在古城相会",见《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

  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前夕,江青替他准备了一批书,但他只挑选了《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几种。(李清华:《雾都较量》,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1946年12月1日,朱德六十大寿。毛泽东题词"人民的光荣",以向朱德祝贺;晚上他还参加了祝贺晚会,观看了京剧《捉放曹》和《定军山》。(阎长林:《英明的决策--回忆毛主席1947年撤离延安的日子》,见《工人日报》1978年12月26日。)

  《捉放曹》,据《三国演义》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故事写曹操献刀谋刺董卓没有成功,逃亡回乡。途中在中牟县被捕,但县令陈宫却弃官与曹同奔。路遇曹父故友吕伯奢,在他家留宿。吕家磨刀杀猪款待,曹操闻刀声顿起疑心,杀死吕伯奢及其全家。陈宫怨曹操残忍,夜投宿时,题诗弃曹而去。

  《定军山》,据《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故事写东汉末年,曹操大军攻葭萌关,诸葛亮用激将法,命老将黄忠迎战。黄忠杀退曹军勇将张郃,攻占屯粮的天荡山;又以逸待劳杀死夏侯渊,夺取了要塞定军山。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华北军区政委薄一波,派李和曾为团长的华北京剧团到河北平山西柏坡演出。毛泽东一连两天都观看了演出。第一天,第一出戏是《宋江杀惜》,这是宋江被逼上梁山的一个故事,李和曾演宋江。第二出戏是《王佐断臂》,这是阿甲的拿手戏。最后一出戏,演的是《失空斩》,由李和曾扮演诸葛亮。(阎长林:《在大决战的日子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第184页。)
《失空斩》,即《失街亭》、《空城计》和《斩马谡》,《失街亭》三出戏的合名。故事写诸葛亮初出祁山,选择将领守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要塞。马谡讨令驻守,但他刚愎自用,不听副将王平劝告,竟在山顶扎营,被魏将张郃断了水道,蜀军大乱,失了街亭。《斩马谡》是写马谡失街亭后,与王平回营请罪。诸葛亮虽然爱惜马的才能,但因军律,只得挥泪把他处死。

  1950年初,李和曾多次到中南海为毛泽东演出。据他回忆,有一次,他给毛泽东清唱高(庆奎)派代表作《逍遥津》以后,毛泽东说:"解放以后的演员应当高歌,黄钟大吕,不要阴沉沉的。高派的唱法是好的。所有的流派,包括高派,都要继承,又要发展。(李和曾:"毛主席给了我艺术生命",见《毛泽东同志八十五诞辰纪念文选》,第196~197页。)

  《逍遥津》,即《曹操逼宫》,据《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故事写伏皇后和其父伏完受汉献帝密诏,拟联合孙权、刘备,里应外合,以铲除威逼汉室的曹操。不料泄密,曹操带剑入宫,把伏皇后乱棒打死,并杀了伏完全家。

  1958年9月11日,毛泽东到湖北武汉军区司令部参加晚会。据张治中日记称:该部文工团演出"农业大跃进"的舞蹈,相声《洋迷信》、河南梆子《洗菜歌》和龙舞等精彩节目。相声《洋迷信》是对洋迷信讥讽嘲笑,使人笑痛肚子,主席也为之大笑不止。在对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中,相声确实是一个通俗有力的工具。最后,由武汉市京剧团演出《长坂坡》。(张治中、余湛邦:《张治中与毛泽东--随从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日记》,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长坂坡",指张飞在长坂坡一人拦住曹操百万大军,威不可档。此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毛泽东从不轻易放过别人研究三国的成果。20世纪50年代末,他在《北京日报》上读到了作家吴组缃的《关于〈三国演义〉》(三),就嘱咐秘书去找以前连载的两篇来看。

  据《社会科学论坛》1995年第l期一篇文章中说:1959年4月23日,毛泽东阅读本日《北京晚报》连载的吴组缃《关于〈三国演义〉》(三),在旁作批示:"请秘书代为查找该文的第(一)、(二)两节,想看看。"

  1960年,毛泽东在浙江杭州南屏召开会议期间,在文艺晚会上,聆听了宋宝罗唱的京剧《空城计》。(李林达:《情满西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242页。)

  1961年5月1日,毛泽东在上海过"五一"国际劳动节。据当时在上海市委机关从事接待工作的张玉华回忆:当天早上3时,我们几个人接到通知,说毛主席请我们同桌吃饭,一起欢度节日,真使我们喜出望外。我们上了主席餐车。吃饭时,毛主席对我们说,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很快过端午节了,你们为我工作很辛苦,我请你们共同过节,表示感谢。当时,餐车上放了粽子。毛主席问我们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我们回答,是纪念屈原,但具体缘由讲不清楚。毛主席说,我把关于屈原的故事讲给你们听,然后你们每人吃两只粽子,不然我就吃亏了嘛。一番话说得我们大笑起来。当毛主席讲完故事,我们把粽子吃掉后,毛主席很高兴地说,看来你们的饭量都不小,为了帮助消化,我再唱一段京剧助助兴。随即他唱了一段高庆奎的《逍遥津》。(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毛泽东在上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231~232页。)
据毛泽东的卫士尹荆山回忆:1962年的一天,毛泽东走出书房,在台阶上住了脚,仰天凝视,深吸一口气,忽然放开喉咙,唱出两句京戏。记得是《空城计》。卫士们一怔,随即交换眼色,无不流露欢颜。这两句京戏似乎宣告了三年困难时期的结束,我们都产生出"一唱雄鸡天下白"的感觉。到吃饭时间了,在尹荆山的建议下,毛泽东和家人一起吃了一顿饭。家常便饭,四菜一汤。毛泽东并不因为与家人一道吃饭而破坏习惯,仍然是手不释卷,边吃边看。不过,这次看的是小人书《火烧连营》,完全是放松大脑的一种独特方式。(孙宝义:《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杭州的一次讲话中说:"国民党的军官,陆军大学毕业的都不能打仗,黄埔军校只学几个月,出来就能打仗。我们元帅、将军,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的。我本来也没有读过军事书,只读过《左传》、《资治通鉴》,还有《三国演义》。这些书上都讲过打仗,但是打起仗来,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我们打仗,一本书也不带,只是分析敌我斗争的形势,分析具体情况。"(王子今:《毛泽东和中国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页。)

  俗话说,老不读"三国"。但在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患老年性白内障,仍然还坚持读《三国演义》,经常在书房里翻阅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有平装的也有线装的;又读有关三国的史传,如《晋书》的《羊祜传》、《杜预传》等。

  据忻中的记载:"1973年,毛泽东还先后两次向我要过《三国演义》,一次是3月9日,一次是5月26日。这两次送给主席的《三国演义》,都是徐业夫秘书让我从中国书店新购来的。"忻中还看到,毛泽东晚年在游泳池的书房里,除存放着多种平装版本的《三国演义》外,还一直放有两种线装木刻大字本的《三国演义》。其中一种是上海涵芬楼版,全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还常在书房里很有兴趣地翻阅这两部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忻中:《毛泽东晚年读书生活》,《党史文汇》杂志,1994年第9期。)

  1975年8月13日,芦荻向毛泽东请教《三国演义》、《红楼梦》和《水浒传》等几部古典小说的评价问题。这天,毛泽东先谈了《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几部书,接着又谈了《水浒传》。(杨建业:《在毛主席身边读书--访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光明日报》,1978年12月29日。)
 读《三国志》也有60多年

  1912年,毛泽东第一次接触到三国史事的记载,源自时任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长的符定一给他读的《资治通鉴》。他得到这本书后,如饥似渴,有好多天天天阅读,很多章节还能倒背如流。1918年,他在北京,因患足疾,住在协和医院1个月,也读了1个月的《资治通鉴》,且作了眉批。

  1918年4月,罗章龙去日本。临行前,新民学会在长沙北门外的平浪宫聚餐,为他饯行。毛泽东写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洞庭湖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61~162页。)

  "诸公碌碌皆余子"。诸公,指当时的当权人物。《后汉书·祢衡传》:"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文举,孔融字;德祖,杨修字。他们二人在《三国志》中均有传。

  纵宇一郎,罗章龙(1896~1995)的化名。

  1931年春,毛泽东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作后有其自注:"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国语·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三国时吴国韦昭注:贾侍中(指后汉贾逵)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颛顼氏衰,共工氏侵凌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当其(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绝。'"毛按:诸说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5页。)

  韦昭(203~273),三国吴史学家。他曾任太史令、侍中。他著有《吴书》等多种。他因触犯吴主孙皓,下狱被杀。他在《三国志》中有传。

  贾逵(30~101),东汉经学家,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著有《国语解诂》。

  1943年8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讲话说:"最近国民党出了一本书,是蒋介石著的,名叫《中国之命运》。他在这本书中说,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不知他是从哪里考证出来的。各位有看过历史书和小说的,《三国志》、《水浒传》、《封神榜》、《红楼梦》上都没有国民党,还不是照样有中国。"(《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页。)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多次读《三国演义》。大概在此同时,他读到了现代学者卢弼的《三国志集解》。卢弼是三国研究考证大家,他毕其一生所撰的《三国志集解》,多为史家奉为圭臬。但是,毛泽东却从不迷信权威,经常向《三国志集解》发难,表示指责和批评。
 1952年前后,在毛泽东的藏书中,购置了一部清朝乾隆时期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含《三国志》)大字本。毛泽东对这部史书圈画批注最多,十分爱读。从这年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生命历程结束,无论在京或外出,无论健康或生病,毛泽东都用了相当多的时间,锲而不舍地攻读不辍,几乎全都通读了一遍;对其重点史册、篇章,还二遍、三遍、四遍地读。(张贻玖:《毛泽东读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22~24页。)

  建国以后,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毛泽东到外地去,总要带上一大批他爱看的或者是他常读的图书,《三国志》、《汉书》、《后汉书》、《史记》等《二十四史》大字线装本是必带的书籍。(忻中:《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党史文汇》杂志,1994年第8期。)

  毛泽东读《三国志》的又一个热潮,是在1958年提倡大跃进的非常年代。他向全党干部推荐的四篇列传,也都是在这个特定时间提出来的。

  他在列车上反复读了几遍《张鲁传》,接着在郑州会议上谈了一通,一个月就此传写了长达千字的按语;第二天,又重新写了按语,说五斗米道"吃饭不要钱","近乎政社合一,劳武结合"。这些被作为红头文件,发给高级干部。

  他要干部们都读《刘晔传》:"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

  他又介绍大家读《郭嘉传》,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做事要多谋。"此人足智多谋,协助曹操南征北战,策谋帷幄,出了许多好主意,值得我们学习。"

  他十分赞赏"吕蒙勇而有谋",由此提倡读《吕蒙传》,说:"现在我们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参加革命后才学文化的,他们不可不读《三国志·吕蒙传》。"到20世纪70年代,他又号召读《吕蒙传》,"文化不高的也可学文化"。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鲁肃传》:"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卢弼注:"临淮郡见《步骘传》。东城见《魏志·吕布传》注引《先贤行状》:'陈登为东城太守。'胡三省曰:'东城县,前汉属九江郡,后汉省,当是袁术复置也。'弼按:《郡国志》下邳国有东城,即临淮之东城,下邳本临淮也。胡注误。"批语:"卢注亦不确。"毛泽东又在同传卢弼注:"《一统志》:凤阳县西三里有西鲁山,相传为鲁肃屯兵处。"批语:"《一统志》明指凤阳。"(《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57页。)

  鲁肃(172~217),字子敬,东吴谋士。汉建安十三年(208),他就曹操南侵,力主联合刘备抗曹,辅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周瑜死,代领其兵,并力劝孙权借南郡(荆州)与刘备。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

  根据毛泽东的意图和指示点校、注释和印刷的"大字本",是他晚年阅读历史古籍、古典辞赋诗词的产物,由当时在上海的几个历史学家参与其中的点校、注释工作。据参与者、现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刘修明说,1972年12月31日下达了6篇古文注释任务,包括屈原《天问》和柳宗元《天对》(合一册);《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合一册);《史记·项羽本纪》;《明史·朱升传》。1973年2月1日完成并上送,也是15份。为何注释这些古文,没有交代。〔刘修明:《序言》,《毛泽东晚年过眼诗文集》(上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975年9月,毛泽东对芦荻说:"学文科的人必须懂历史,这是基本功。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所谓野史也大半是假的。可是你不能因为假的多,就自己来搞一套历史,那是形而上学,是傻子。所以,还必须要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不仅二十四史,过去所谓的稗官野史也要读。"毛泽东曾两次指示芦荻要细读《三国志》、《晋书》、《南史》和《北史》。毛泽东特别提到李延寿写的《南史》和《北史》比较好,说他倾向统一。至于毛泽东自己,对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损了。毛泽东说,读书要三复四温。(杨建业:《在毛主席身边读书--访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光明日报》,1978年12月29日。)
 《三国演义》"不看是不行的"

  据邵华介绍:1939年,当毛岸英、毛岸青在苏联学习时,毛泽东曾两次托林伯渠寄书给他们并"所有小同志"。其中有《精忠说岳传》、《三国志》、《水浒传》、《官场现形记》等。在一封信中,毛泽东特意嘱咐毛岸英"要看历史小说,明清两朝人写的笔记小说"。(丘际龙等编:《中国大悲剧的人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据朱霖回忆:20世纪40年代,"毛主席曾号召我们:做干部工作的同志要看《三国演义》和《水浒》,我看后得益匪浅"。(朱霖:《大使夫人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328页。)

  毛泽东要干部们都来读《三国演义》。1942年,他还向全党发出号召:"做干部工作的同志,要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那时,延安和晋、冀、豫解放区等都先后出版了《三国演义》。

  皮定均将军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刘伯承送给他的麻纸本《三国演义》,石印,每页中间对折,空心的,一部比一块砖头还重些。这部《三国演义》跟着他,到中原突围后还捎带在身边。

  那时,徐海东将军在去华中新四军就职前,向毛泽东辞行。当他说到在马列主义学院读了一些书时,接着说道:"只是你说的那三部小说还没有看完呢!""什么三部小说?"(即《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可毛泽东已经忘了,当他知道后,哈哈大笑起来。(张麟、宁凡:《徐海东大将》,海燕出版社,1987年8月版。)

  据刘松林、邵华回忆:新中国成立后,每逢节假日,他们都要去看毛泽东:"主席最爱和他们谈读书,他总是希望他们多读些书。松林那时学历史学得不好,年代、朝代搞不清,总把这个年代的事弄到那个年代。毛主席常常笑着说,你一下子就把历史抹掉几千年。毛主席要求刘松林注重历史学习,并亲自为刘松林开了学习历史的书目。要求她从《资治通鉴》、《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书开始学起。"(《文汇报》,1983年12月23日。)

  毛泽东向来关心身边工作人员的学习情况。1955年,有一次,毛泽东在火车上问卫士李连成:"小李,你来的时间不算短,半年多吧?"李连成说:"10个月了。""我说话你还听不懂吗?""能听懂。"毛泽东说:"说明你不是听不懂话,而是学习少,没看过书,《聊斋》没看过,《红楼梦》没看过,《三国演义》也没看过,做一个中国人,这些书不看是不行的。你应该去学习学习啊!"(权延赤:《红墙内外》,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毛泽东还向罗瑞卿等人推荐读《三国志·吕蒙传》。他说:"公安干警应成为有文有武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要求。"回京后,罗瑞卿仔细阅读了《吕蒙传》,并请人将它译成白话文,印发给公安部门各级干部学习,用此激励大家学习文化的热情。(张贻玖:《毛泽东读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54页。)

  后来罗瑞卿自己也回忆说,他当公安部长的时候,主席曾经要他看《三国志·吕蒙传》,勉励他和公安战线的广大干部刻苦读书。(《解放军报》,1978年8月15日。)

  到哪里都忘不了三国

  1918年8月,毛泽东和李维汉、罗章龙等人,离开长沙赴北京,为赴法国勤工俭学进行活动。据罗章龙回忆:我们由毛泽东率领,从长沙坐火车前往北京。当火车到达河南郾城县时,因沙河涨水,铁路淹了十几公里,我们便在漯河车站宿了一夜。第二天,毛泽东、我、陈绍休坐临时车子到了许昌,在那里停留了一二天。许昌是三国的魏都,但旧城已荒凉。毛泽东对此很感兴趣,建议去看看。他们就向当地一些农民了解了魏都的情况,知道旧址在郊外,乃步行前往凭吊魏都旧墟,并作诗纪行。前几年,河南有同志来谈,还提及当地农民记得这件事。(罗章龙:《回忆新民学会》,见《峥嵘岁月(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14页。)

  许昌,汉时为许县,属豫州颍川郡。汉建安元年(196),曹操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迎汉献帝刘协于此定都,取名许都,为最后一个汉都。曹丕称帝后,改名为许昌,定为魏都之一。今故城址在河南许昌市东郊。

  "曹操迎汉献帝刘协于许昌"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1935年4月,由彭德怀和杨尚昆率领的第三军团,其先头部队第十一团在团长张爱萍指挥下,夺取了北盘江畔白岑的一个大渡口,准备从这里过河。索尔兹伯里在其所写的关于中国红军长征的著作中写道:毛泽东在白岑渡河时说了什么,没有文字记载,不过他的胸中一定涌起了对祖国往事的回顾,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吧。这时,他身在白岑,与诸葛亮安息的地方孔明冈相距不过一二英里。在白岑,毛泽东有没有花上一两个小时,以拜谒他所敬仰的大英雄的安息之地呢?没有文字记载说明他去过,可要使人们相信他没有去过也是不可能的。(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198~199页。)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死后葬于汉中定军山(今陕西勉县城北),但民间于其葬处多有传说,此处称在白岑孔明冈,也是其一。

  据阎长林回忆:1947年前后,在转战陕北的艰苦斗争的日子里,毛泽东充分利用行军打仗的间隙时间学习。他对战士们说:"你们的文化低,读理论书有困难,可以先看小说,引起读书兴趣,文化提高后再慢慢读理论书。小说的内容很丰富,有政治、有军事、有文化、有生活,看小说不仅能够增长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能够提高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接着,毛泽东就由《水浒传》讲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什么借东风、七擒孟获、大观园等,说得生动有趣。(孙宝义:《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1953年2月23日,毛泽东视察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他登上天堡城,对陈毅说:"当年诸葛亮曾对孙权说过'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的话,用以概括金陵形势。龙盘虎踞,就是指紫金山像条龙蜿蜒盘旋,南京城像老虎似的踞在那里。今天,这个形势依然如故也!"(《光明日报》,1978年12月22日。)

  "钟阜龙蟠,石城虎踞",见《六朝事迹》:"诸葛亮论金陵地形云: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蟠"亦通"盘"。北朝周庾信之《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虎踞龙盘",今形容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雄壮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也为帝王必据之所。

  另据: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亲临南京的讲话中说,南京这个地方,我看是个好地方:龙盘虎踞。但有一位先生,他叫章太炎。他说,龙盘虎踞"古人之虚言",是古人讲的假话。看起来,这在国民党是一个虚言,国民党在这里搞了20年,就被人民赶走了。现在在人民手里,我看南京还是个好地方。(《新华日报》,1977年9月11日。)

  章太炎(1869~1936),即章炳麟,字太炎,浙江人,近代革命家、学者。他早期参加反清运动,撰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后曾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晚年他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对中国哲学、史学和文学都有很高造诣。

  1958年,毛泽东在由黄石港坐船到安庆时,问曾希圣:"安庆对岸是什么地方?"曾答:"是东流、贵池。"毛泽东于是由贵池谈到和韩信、彭越同时的大将黥布在贵池打仗的故事,谈到黥布到洛阳去见汉高祖刘邦,因而又说到刘邦,谈到朱洪武,谈到曹操,谈到诸葛亮,谈到包拯。又由人物谈到地理,如说诸葛亮是湖北襄阳人,原籍是山东,因而又谈到历代地理上沿革的掌故。(张治中、余湛邦:《张治中与毛泽东--随从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日记》,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8页。)

  韩信(?~前196),西汉初期,刘邦的主要将领。

  彭越(?~前196),秦末起事,后附和刘邦攻打项羽,在项羽后方战斗。

  黥布,即英布(?~前195),出身刑徒,因脸上被刺字而得名。始为项羽将,后附和刘邦,在淮南对项羽作战。

  1959年6月27日,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在路过宁乡县曹家坳时,他下了车,来到附近的社员家里访问。在一户社员家里,毛泽东从堂屋走到灶屋,详细察看。见到一位年老的社员,他问道:"这里叫什么地方?"那社员回答说:"叫曹家坳。"毛泽东频频点头,风趣地说:"是不是曹操那个曹呀?"大家高兴地笑了,并回答说:"是的。"(萧心力:《巡视大江南北的毛泽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6页。)

  1962年2月15日,毛泽东和家人在上海锦江饭店礼堂观看京戏《击鼓骂曹》。(赵志超:《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39页。)
《击鼓骂曹》,写祢衡击鼓后裸体谩骂曹操。据《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吉太医下毒遭刑》。

  1963年4月,毛泽东来到杭州。在参加浙江省委组织的舞会上,有的演员把一些杭州的歇后语说给毛泽东、周恩来猜。毛泽东也给大家说了几句歇后语,把大家逗得乐不可支。他说的歇后语多带有古典味,如:杨宗保和穆桂英的姻缘--打出来的,周幽王点烽火--一笑值千金,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林冲上梁山--官逼民反。(李林达:《情满西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页。)

  "吕布戏貂蝉",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等多处。

  1975年10月21日,毛泽东接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基辛格问毛泽东身体如何。毛用手指指他的头,答道:"这个部分还灵,我能吃能睡。"他拍拍大腿说:"这些部位运转不行了,我走路时感觉无力,肺也有点毛病。"他停顿了一下,说:"总之,我感到不行了。"然后,他笑着说:"我是供来访者观看的展览品。"接着,他用一种谈话的语气说:"我不久要归天了。我已经接到了上帝的请柬。"(许祖范、姚佩莲、胡东:《毛泽东幽默趣谈》,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归天",即诸葛亮逝世。见《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对三国中的人物如数家珍

  1927年3月,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他在文章里向农民宣传破除迷信。他说:"不要农民会,只要关圣帝君、观音大士,能够打倒土豪劣绅么?那些帝君、大士们也可怜,敬了几百年,一个土豪劣绅不曾替你们打倒!现在你们想减租,我请问你们有什么法子,信神呀,还是信农民会?"(《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34页。)

  "关圣帝君",即关羽。唐宋以后,帝皇多有崇信道教,他因而被供奉为尊神,由凡入圣。至明末,关羽又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简称"关圣帝君"。

  1940年11月23日,毛泽东、朱德接见被选送到苏联学习航空机务工程归国的王弼,并就组建工程学校的问题作了指示。毛泽东说:"热心发展航空事业意见是好的,但要有决心和耐心。"说话之中,毛泽东详细询问了王弼的姓名和在苏联的学习情况,然后风趣地说:"我国历史上也有个王弼,和你同名同姓,他是个文人,你是个武将。你这学武的要争取胜过学文的。"中国历史上的王弼是三国时期的玄学家,好说儒道,辞才逸辩,毛泽东很爱读他的作品。现在身边又来了一个叫王弼的人,毛泽东自然印象深刻,故有此言。(殷理由主编:《毛泽东交往百人丛书(军事人物篇)》,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6页。)

  王弼(226~249),魏国哲学家,山阳(今河南焦作)人。他倡导玄学,与何晏等开清谈风气。他的著作有《周易注》、《老子注》。《三国志》中有其传。

  1943年秋,毛泽东邀请柯仲平、杨醉乡、马健翎到延安枣园一见。他们三个见到毛泽东,毛泽东迎上前去握手说:"请来'三贤',有两位'美髯公',一位'佘太君'。你们是苏区的文艺先驱,一个抗战剧团,一个民众剧团,好像两个深受群众欢迎的播种队,走到哪里就把抗日的种子撒到哪里。"(许祖范、姚佩莲、胡东:《毛泽东幽默趣谈》,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223页。)

  "美髯公",见《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内称,关羽须长,"帝曰:'真美髯公也!'因此人皆呼为'美髯公'"。

  1947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陕北米脂杨家涧,对晋绥平剧院演出队讲话《改造旧艺术,创造新艺术》。他说:"你们平剧院接受旧的艺术,还要创造新的艺术。旧的艺术是有缺点的,尤其是它的内容,我看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历史本来不是帝王将相创造的,而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可是在旧戏中,比如孔明一出场就神气十足压倒一切,似乎世界就是他们的,劳动人民不过是跑龙套的。"(《毛泽东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5页。)

  1948年11月15日,毛泽东为新华社起草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电稿,开头指出:"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4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63页。)

  张绣(?~207),东汉末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西南)人。董卓部将张济之侄,张济死后代领其部。曹操南征,降。因曹操纳张济妻,逐偷袭曹营,杀死曹操长子和侄子。官渡之战前,他又降曹,受到重用。汉建安十二年(207)病死。张绣与曹操在南阳打仗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

  1949年6月,北平电影制片厂的摄影科长侯波和徐肖冰,一道去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的住处,为他拍照。据侯波回忆:毛泽东见了她,"首先问我家乡在什么地方?我回答是山西省夏县"。毛泽东笑着说:"啊,你是关云长的老乡呵,那是一个好地方。抗日战争时陈赓就在你们那个地方打仗。"(《毛泽东生活实录》,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页。)

  据杨尚昆1986年9月5日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召集的一次座谈会上回忆说:毛泽东有许多事情、许多优点是一般人不了解的。比如毛泽东提倡学习,不是说说而已,他买了很多书来读。他拼命读书,像二十四史,他至少通读了一遍,其中有些部分还读了不止一遍。他外出到哪个省,总要预先对那个省的省志及某些县的县志都翻阅一下。见了省里、县里的干部,他总要先讲讲开玩笑的话。比如到石家庄附近的正定县,他就讲,赵子龙是你们这里的人,你们知道不知道?到河南,他就讲关云长不是山西人,是河南人;说关云长本不姓关,因为在河南有了人命案,逃往山西,到了潼关,人家问他姓什么,他一下子说不上来,一看这里是潼关,就说我姓关。后来我看到笔记小说上有这样说的,毛泽东大概也是从这种书里看来的。像这样的掌故,毛泽东知道得很多。(《杨尚昆忆毛泽东--关于对毛主席的几点回忆》,见《中共党史风云录》,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湖南湘潭韶山冲,和家乡人谈话。他就1958年的有些事,再次说道:"否则的话,人们就会像蒋干一样抱怨:'曹营之事,难办得很哪!'"(李湘文:《毛泽东家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蒋干,字子翼,九江人,曾为曹操手下幕宾。其故事开始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

  据毛泽东当年的警卫员回忆: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主席的案头床边堆满"事";处理之余,他却迷上了小人书。那套《三国演义》连环画册,他也摊开在案头床边看得津津有味,而且一连几天反复看,吃饭睡觉也不放手。一天,卫士尹荆山叫他吃饭,他靠在床上看小人书,不愿动弹。尹荆山说:"主席,您还迷小人书啊?"他翻着书说:"小人书不简单啊,言简意赅。就那么几句话,多少大事、多少人物就交代出来了,道理一目了然。"他给尹荆山讲赤壁大战,讲彝陵之战。他说孙刘联盟,一把火烧了曹操,烧出一个三国鼎立。刘备犯了错误,被火烧连营,死在白帝城。诸葛亮临危不惧,安居平五路,稳定了蜀国局势。他讲这些故事似有所指又无所指,影影绰绰,扑朔迷离,至今尹荆山没想透。毛泽东很欣赏"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语,说这符合辩证法。他认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汉朝的张良和三国的诸葛亮都比较出色。他想象力极丰富,尹荆山说:"我不可能追踪理解。"(孙宝义:《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157页。)

  "安居平五路",故事详见《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但此事不见于史传,乃小说家言。

  张良(?~前189),西汉初人,字子房,刘邦主要谋士,被誉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毛泽东在1964年的春节座谈会上风趣地说,中国革命是一些"老粗"凭借"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长矛","关、张、赵、马、黄的武器"赢得的。(戴知贤:《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7页。)

  "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长矛",见《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据史传,关羽的武器,可能也是长矛。

  "关、张、赵、马、黄",指刘备五大部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

  1965年6月10日,毛泽东在接见华东局书记处同志们的谈话中说:"《讲话》算是放了一阵空炮,什么曹操、赵子龙、张飞,帝王将相在台上乱跑,劳动人民在台上只能打旗帜跑龙套。现在可要改一改,让劳动人民当主角,在台上跑。让旧戏里的帝王将相根本一风吹。这样才符合我们的现实情况。"(陈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43~244页。)

  1974年前后,毛泽东曾几次提到华国锋,"国锋同志是山西人,关云长的同乡"。(师东兵:《决定中国命运的28天--粉碎"四人帮"集团纪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1974年12月,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对周恩来说:"批林容易批孔难,世界上的事,说起来难,做出来并不难。现在四书五经也批了,孔夫子是文圣打倒了,关云长是武圣也打倒了。说批林批孔是第二次文化大革命是不对的。"(贾思楠:《毛泽东人际交往实录》,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42页。)

  唐朝封孔子为文宣王,姜子牙为武成王。其庙分别称为文宣王庙、武成王庙。明时始称为文庙、武庙;以孔子为文圣,并以关羽顶替姜子牙为武庙主神,称武圣。
毛泽东如何品评《三国演义》与《三国志》

  三国故事汇集中国农耕社会几千年智慧,写了各种善恶观,也写了各路人马众生相和以他们为载体的文化道德观。它也是构架人际语言思维、民族情感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华人世界不知道三国故事是很少的。华人知识群不读三国也是不多见的。

  毛泽东曾经表示,读《三国演义》这类有动感的书,能使人聪明,能"对社会多了解一些,也会对事物增加分析能力"。

  毛泽东向高级将领和普通战士都提出读《三国演义》,并指导他们:"不要去注意那些演义式的描写,而要研究故事里的辩证法。"

  毛泽东说:"要学会当评论员。""《三国演义》很有意思,你看看人家是怎么打仗,怎么布置兵力的。""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的评论,言简意赅,也渗透了他的情感教育。他常用人们熟悉的三国人和事作比喻提高教育者的认同感,如,他以刘备彝陵之败谈统一战线重要;说"张飞在古城相会时,怀疑关云长,是有高度的原则",以说明审干重要;用"少讲'过五关斩六将'"来开导赴越南的韦国清;讲诸葛亮能对孟获七擒七纵,我们"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用张松献地图的故事,比喻汪精卫之流的卖国求荣……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有很高的评价。巨人是站在历史巅峰上评说的。

  毛泽东也常说:"《三国志》不错,看起来很有意思。"

  他也常用史传开导干部。有一次,他对王震说了两句评论关羽、张飞的话:"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惜小人",即以此勉励,"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

  毛泽东善于运用《三国志》,使《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同样成为人际交流情感的载体、教育党员干部的工具。
《三国演义》"很有意思"

  20世纪20年代后期,在井冈山上一个寒冷的冬夜,毛泽东写累了,他放下笔,活动着酸痛的手指,抬头一望,正好与对面的贺子珍那双脉脉含情的眼睛相遇。他心头一热,起身走到贺子珍身边,温柔地抚摸着妻子的肩膀,紧贴她坐下来。"你不困吗?先睡去吧。""不,我看你写。""写东西有什么好看的?""人家想看嘛!""你呀,你要是想陪我,就看看书嘛。你喜欢看什么书?""我喜欢《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怪不得说你是井冈山上的女豪杰呢。我也喜欢这两本书。还有《红楼梦》,《红楼梦》也是一本好书。"(权延赤:《卫士长谈毛泽东》,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5月版,第359~360页。)

  1938年,毛泽东曾经对贺龙、徐海东等人说:"《三国演义》、《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都不算中国人。"

  此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对贺龙说:"中国有三部名小说:《三国》、《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贺龙连忙说:"没看过,没看过,不过我不是外国人。"毛泽东又问在场的徐海东:"海东,你看过这三部小说没有?"徐海东说:"《三国》看过,《水浒》也看过。这《红楼梦》嘛,不知是什么意思,没看过。"毛泽东笑着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张麟:《徐海东将军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版,第228页。)

  1942年4月,据当时毛泽东的警卫员王涛回忆:在毛主席身边的几年,我的文化程度提高得很快。后来,毛主席又建议我多看《解放日报》,并教导我可以看看小说。那时,延安出版了《三国演义》。他说:"《三国演义》很有意思,你看看人家是怎么打仗,怎样布置兵力的。"按我当时的文化水平,看《解放日报》还是很费劲的。我一边看文章,一边查辞典,遇到一个生字,就在下面画一道杠杠。往往一篇文章看下来后,杠杠就画得满满的,生字不少。《三国演义》是半文言文,看起来就更加吃力。有一次,毛主席看见我拿着一本《三国演义》在发愁,就笑着对我说:"不一定看通本,可以抽一些片段读。我抽时间先给你们讲讲,讲完你们再看。"毛主席工作那样忙,但好几次利用休息时间,给我们警卫员讲"三国"的故事。每一次,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听过毛主席讲故事以后,我们再去读书,就感到特有情趣,也好懂得。(董述秋、王涛:《我们在毛主席身边》,广东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据范明回忆:1942年秋,他在延安向毛泽东汇报,赵寿山有三条可以入党。毛主席听完后,屈了的三个指头许久没有伸开来。他深深地吸了几口烟,闭着眼睛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我,读过《三韬》、《六略》、《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吗?我说:"读过。""读过了好,做统战工作不但要有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基础,还应有中国古老哲学的方法论。中央原则上同意赵寿山的申请,可作为一个特别党员。但为了防止暴露,不举行入党仪式,不办理入党手续,在党内不公开。待时机成熟后,再追认党籍,党龄可以从'双十二'算起。"(《党的文献》,1995年第4期,第61页。)

  1947年6月中旬的一天,转移陕北的中央纵队在田次湾宿营。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人坐在火堆旁。毛泽东耳听木柴燃烧的劈啪声,仍然是若有所思的神情。"主席又在想什么?"周恩来小声问,谈心一般。"小时候我喜欢看《三国》,读起来就放不下。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怎么书里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我纳闷了两年,种田的为什么就没有谁去赞颂呢?后来我想通了,写书的人都不是种田的人!"毛泽东继续说:"《三国演义》算我读到的第一本军事教科书吧。可也受了一点骗,许褚好像不得了。现在发觉算不得什么。我们警卫排的战士都是种田的农民,我看哪个都比许褚厉害。关云长就不如我们的彭老总!"江青在火堆一侧听到了,大声说:"我听说必成(当时周恩来的化名)同志4岁读唐诗,9岁读完《三国演义》和《水浒》,而且能背诵许多精彩段落。""是吗?"毛泽东望着周恩来说,"我十几岁才开始读《三国》。""是这样,我喜欢古典小说,不满9岁就读了许多,特别是《三国演义》和《水浒》。"周恩来坦然承认,似乎毫不经意地讲了一件极普通的事实,"但是我就没想到那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直到刚才我才想到,并且同时得到答案:写书的人都不种田!"任弼时叹服地望一眼周恩来--恩来是谈话的大师。(权延赤:《卫士长谈毛泽东》,北京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180~181页。)
许褚,东汉末期曹操部勇将。史传称他力大可以拖牛,"一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归顺曹操后,屡建功勋,受宠信于曹操。因勇猛知名,军中号为"虎痴"。许褚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间韩遂》等多处。

  据薄一波回忆,对《三国演义》毛泽东评价很高。他(毛泽东)对我说:"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他的意思是说,外来的干部一定要同地方的干部很好地团结在一起,才能做出一番事业。(薄一波:《再忆毛泽东同志》,见《领袖·元帅·战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3版,第23页。)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还反复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做一个中国人,这些书不看是不行的。"又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这三部书,不看它三遍太遗憾了。""《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这些好书,至少要读它三遍。"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经毛泽东审阅、修改的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内称:"我们的语言经历过多少千年的演变和考验,一般说来,是丰富的、精练的。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和思想界的领导人物一贯地重视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并且产生过许多善于使用语言的巨匠,如散文家孟子、庄子、荀子、司马迁、韩愈等,诗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王实甫等,小说家《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等。他们的著作是保存我国历代语言(严格地说,是汉语)的宝库,特别是白话小说,现在仍旧在人民群众中保持着深刻的影响。"(《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405~406页。)

  1955年夏季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时,问警卫员张玉生近来在看什么书。张玉生说:"看政治书,也看小说。"毛泽东说:"看文学作品很好,要多看些文学方面的书。文学方面的书包括很广,知识很丰富,里头反映社会情况,里头有历史,有风俗习惯,还有各种人物。你要多看嘛!多看,会使你聪明,对社会了解得多一些,也会对事物增强分析能力。要看《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要吸收其中的好东西。"(《光明日报》,1977年9月6日。)

  1955年的一次,毛泽东问警卫员葛来亮:"来亮,你在看什么书?""在看一本苏联小说,书名叫《远离莫斯科的地方》。"葛来亮说。毛泽东说:"我国的三部名著《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你看过吗?"葛来亮:"没有。"毛泽东摇摇头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这三部书,不看它三遍太遗憾了。"继而他又说:"要学点历史、哲学、辩证法,不懂历史,不懂哲学,不懂辩证法,就不能很好地处理问题,工作起来就不自由。"(李林达:《情满西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02~203页。)
 据李越然回忆:1957年,毛泽东在向他提了一个诸葛亮和曹操谁厉害的问题后,回答说自己对《三国演义》只有一些浅薄的知识,毛听说之后说:"那不行,对三国,要多看,起码看三遍。""三国里有许多战例,蕴含着很深的战略战术。"(张素华等:《说不尽的毛泽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0页。)

  1960年4月14日,毛泽东在西郊钓鱼台邀餐。同在者有章士钊、程潜、李烛尘、唐生智、王季范、陈叔通、傅作义、张治中、蔡廷锴、徐冰,共12人。在漫谈中,毛泽东说:"劳动工农最聪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红楼梦》的作者,都不是科名显赫的人。"(许汉三:《黄炎培年谱》,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页。)

  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在春节座谈会上又说:"历来的状元,出色的没有几个。唐朝的李白、杜甫两大诗人不是状元,也不是进士、翰林。韩愈、柳宗元、杜牧是进士,是二流的。王实甫、关汉卿、施耐庵、曹雪芹、罗贯中、蒲松龄等都不是进士,曹雪芹和蒲松龄是清朝的拔贡。"(戴知贤:《山雨欲来风满楼》,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7页。)

  李白(701~762),唐朝诗人,有《李太白文集》,存诗990余首。

  杜甫(712~770),唐朝诗人,有《杜少陵集》。

  杜牧(803~852),唐朝后期诗人,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杜",有《樊川文集》。

  王实甫,元朝戏剧家,著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等杂剧。

  关汉卿,元朝戏剧家,著有《窦娥冤》、《拜月亭》、《救风尘》等杂剧。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

  曹雪芹(1724或1715~1764?),清朝小说家,《红楼梦》作者。

  蒲松龄(1630或1640~1715),清初文学家,山东人,屡试不第,至71岁始为贡生,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裴松之注三国"有极大的好处"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山西兴县高家村,与《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在谈话中,他对《晋绥日报》的某篇新闻通讯、某个编者按语,也都记得清楚。他赞赏用"编者按"的形式,对报纸发表的材料加以批注。他说,后来的批注虽然有缺点,但是那种负责精神是好的。他还说,金圣叹批注《三国志》,有人说不好,我看是好的,使人看时有个头绪。当然,批注得不完全对。(纪希晨:《忆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山西文史资料》第31辑,第11页。)

  金圣叹(1608~1661),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评天下才子书有六:《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但并未听说他批注过《三国志》,此处也许有误。

  毛泽东在全国解放后,立刻要求组织史学家从事《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标点。他首先指定标点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李一氓:《毛泽东同志与中国古籍》,见《光明日报》,1983年12月18日。)

  在二十四史中,毛泽东特别爱读裴松之注的《三国志》。毛泽东对裴松之的注批注说:"长篇大论搜集大量历史资料,使读者感到爱看!"(张贻玖:《毛主席的书房》,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裴柏村人。刘宋元嘉三年(426),奉皇帝命令为《三国志》作注,于元嘉六年(429)完成。注文共有32万余字,略少于原著。他先后查阅了魏晋时期142家史籍,参考了200多种文献。他的做法有:(1)补充缺漏;如三国大科学家马钧,《三国志》只字未提,便须增补。(2)疏其详略;如关羽、赵云等人的活动,《三国志》过于简捷,即引《蜀记》、《赵云别传》补充;"屯田"甚略,即引《魏书》补充。(3)考信纠误;如官渡之战,《三国志》记曹操"兵不满万",裴注以"记述者以少见奇,非实是也",如当时钟繇就支援了战马2000匹。(4)提出质疑;叙其不同之说,对同人同事的不同结论,尽以罗列,供人们日后判断,如曹操杀吕伯奢就有了新说。《三国志》注所引的魏晋时人所著史书,除少数如《华阳国志》,大多都已失传。

  三国以《史记》、《汉书》和《东观汉纪》为三史;尔后宋有十七史,明有二十一史之目;清朝乾隆时又增《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合为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有武英殿刊本(《殿本》),商务印书馆《百衲本》及建国后中华书局的点校本。据《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毛泽东的这部"二十四史",系清乾隆十二年(1747)武英殿版,同治八年(1869)岭南舴古堂重刻本。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魏书·刘晔传》,批语:"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刘晔(?~234),曹操主要谋士。魏明帝曹睿想讨伐蜀,征求他的意见。刘晔与皇帝密谈"可伐",但当同僚问他时,却说"不可伐"。皇帝责问他为什么出尔反尔。他以不得泄露机密为借口。后来他责问泄露机密的杨暨:"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子诚直臣,然计不可采,不可不精思也。"

  魏明帝曹睿,曹操之孙,曹丕之子,后继曹丕位。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

  1958年12月7日,毛泽东读卢弼的《三国志集解》,为《张鲁传》写了段批语,并且印成了铅印件。现录如下:

  这里所说的群众性医疗运动,有点像我们人民公社免费医疗的味道。不过那时是神道的,也好,那时只好用神道。道路上饭铺里吃饭不要钱,最有意思,开了我们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先河。大约有1700年的时间了。贫农、下中农的生产、消费和人们的心情还是大体相同的,都是一穷二白,不同的是生产力于今进步许多了。解放以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人们掌握了自己这块天地。但一穷二白古今是接近的。所以这个《张鲁传》值得一看。张鲁的祖父创教人张陵,一名张道陵,就是江西龙虎山反动透顶的那个张天师的祖宗,《水浒传》第一回描写了龙虎山的场面。三国时代的道教是遍于全国的。在北方有天公将军张角三兄弟最为广大的革命的群众运动,他们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苍天,汉朝统治阶级。黄天,农民阶级。于吉在东吴也有极大的群众运动,是那时道教的一派。张道陵、张鲁是梁、益派。史称这派与北方派的路线基本相同。其后,历代都有大小规模不同的众多的农民革命斗争,其性质当然与现在马克思主义革命运动根本不相同。但有相同的一点,就是极端贫苦的农民和广大阶层梦想平等、自由,摆脱贫困,丰衣足食。在一方面,带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的性质。另一方面,则带有原始社会主义的性质,表现在互助关系上。第三方面,带有封建性质,表现在小农的私有制、上层建筑的封建制--从"天公将军"张角到天王洪秀全。宋朝的摩尼教,杨么、钟相,元末的明教、红军,明朝的徐鸿儒、唐赛儿、李自成,清朝的白莲教、拜上帝教(太平天国)、义和团,其最著者。我对我国历史没有研究,只有一些零星感触。对上述性质的分析,可能有错误。但带有不自觉的原始社会主义色彩。单就贫苦的群众来说,而不是就他们的领袖们(张角、张鲁、黄巢、方腊、刘福通、韩林儿、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等)来说,则是可以确定的。现在的人民公社运动,是有我国的历史来源的。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来得及将农民中的上层和中层造成资本主义化,但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联盟,却在几十年中将大多数农民造成了一支半无产阶级的革命军,就是说,替无产阶级造成了一支最伟大最可靠最坚决的同盟军。(《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42~148页。)
张陵(34~156),即张道陵,东汉沛国丰县(今属江苏)人。他曾在西川鹄鸣山造作道书,创立道派,为原始道教定型。因参加者须出五斗米,所以他被称为"五斗米道"。后世道教尊他为"天师",子孙世代相替,居江西龙虎山,称"张天师"。

  张角(?~184),东汉末黄巾起义领袖,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他创建太平道,自称"大贤主良师",信徒遍及全国州郡。汉中平元年(184)率众起义,自称"天公将军"。他部众都头缠黄巾,由此称"黄巾军"。不久病死,所部主力黄巾也失败,但余部仍坚持斗争了20年。

  于吉(?~200),东汉末期方士,琅琊(今山东胶南)人。相传他著有《太平青领道》。以符水为民间治病,他有很多信徒,后为孙策所杀。

  洪秀全(1814~1864),近代中国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领袖,广东花县人。在他广西组织"拜上帝会"。清道光三十年(1851),在广西桂平金田村他率众起义,称天王。后占领南京,建立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农民理想国方案。清同治三年(1864)病死。

  摩尼教,系公元3世纪波斯人摩尼所创立的宗教,它以光明和黑暗象征善与恶的本原。公元7世纪末传入中国。宋宣和二年(1120)的浙江方腊起义,即信奉摩尼教,提倡"是法平等,无有上下"。

  钟相、杨么。钟相(?~1130),南宋初湖南洞庭湖农民起义领袖。以秘密宗教宣传组织群众达20余年,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有众10余万人,后失败。杨么(?~1135),即杨太,继承钟相基业,在洞庭湖起义,人数多达几十万,后为岳飞所击败,他也被俘杀害。

  明教,由摩尼教嬗化的宗教,崇拜日月,认为光明必将战胜黑暗。元末,明教曾多次组织农民起义。

  红军,此指元末红军,也称"红巾"。公元14世纪,韩山童(?~ 1351)、刘福通(?~1363)等组织白莲教发动起义,以"红巾"为号,称"红军"。因信奉白莲教,又名"香军"。韩山童被捕杀害后,刘福通等拥立其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又坚持起义多年。

  徐鸿儒(?~1622),明末白莲教领袖,利用闻香教(白莲教支系)秘密活动20年。天启二年(1622),在山东西北武装反清。

  唐赛儿,明末山东白莲教领袖。永乐十八年(1420),在山东益都等地武装反清。失败后不知所终。

  "清朝的白莲教"。白莲教宗旨崇尚光明,它源自北宋末的摩尼教,后又结合了佛教、明教等部分内容。清嘉庆元年至十年(1796~1805),白莲教在四川、湖北和陕西等省发动大起义,主要首领有王聪儿、姚之富。嘉庆十八至十九年(1813~1814),又有天理教(白莲教支系)林清、李文成在北京、河北、河南和山东发动起义。

  1958年12月10日,毛泽东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又为《张鲁传》另写批语。全文如下:

  我国从汉末至今一千多年,情况如天地悬隔。但是从某几点看起来,例如,贫农、下中农的一穷二白,还有某些相似。汉末北方的黄巾运动,规模极大,称为"太平道"。在南方,有于吉领导的群众运动,也是道教。在西方(以汉中为中心的陕南川北区域),有"五斗米道"。史称,五斗米道与太平道"大都相似",是一条路线的运动。又称张鲁等行五斗米道,"民夷便乐",可见大受群众欢迎。张陵(一称张道陵,其流风余裔经千年转化为江西龙虎山为地主阶级服务的极端反人民的"张天师道"。《水浒传》第一回有洪太尉误走魔鬼戏极神气的描写,一看使人神旺,同志们看过了吧?)、张衡、张鲁祖孙三世行五斗米道。其法,信教者出五斗米,以神道治病;置义舍(大路上的公共宿舍);吃饭不要钱(目的似乎是招徕关中区域的流民),修治道路(以犯轻微错误的人修路);"犯法者三原而后行刑"(以说服为主要方法);"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近乎政社合一,劳武结合,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这几条,就是五斗米道的经济、政治纲领。中国从秦末陈涉大泽乡(徐州附近)群众暴动起,到清末义和拳运动止,二千多年中,大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几乎没有停止过。同全世界一样,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48~151页。另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期,第629~630页。)

1960年,毛泽东在读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后,谈话说:"为了搞经济学,要参考一下古代人怎样搞学问。像《史记》这样的文章和后来人对它的注释,都很严格、准确。裴松之注《三国志》收集了很多的资料。"(《党的文献》,1992年第1期。)

  毛泽东很赞赏裴松之注。在此前后,他在读《后汉书·光武帝纪》时批语说:"李贤好。刘攽好。李贤贤于颜师古远甚,确然无疑。裴松之注三国,有极大的好处,有些近于李贤,而长篇大论搜集大量历史资料,使读者感到爱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此之谓欤?譬如积薪后来居上。章太炎说,读三国要读裴松之注,英雄巨眼,不其然乎?"(张贻玖:《毛泽东读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25页。)

  李贤,指唐朝李贤(唐高宗、武则天之子)注《后汉书》。

  刘攽,宋朝刘攽曾为《后汉书》作按语。

  颜师古,唐朝颜师古曾为《汉书》作注。

  据忻中《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一文里写道:毛泽东要读《三国志》,逄先知送给他的除标点本《三国志》外,还有卢弼的《三国志集解》。这部《三国志集解》后来一直放在他的书房里,上面写了许多的批语。其中的两处批语,其一是裴松之在《魏书·武帝纪》一段注释中,引用了曹操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十二月写下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其主要内容是叙述他自己辗转征战的经历及当时许多的心理活动,表明他守义为国,并无取代汉帝以自立的意思。他让出受封的阳夏、柘、苦等三县,以消除时人对他的误会。卢弼对此除做了一些考证、订谬外,对曹操还提出了许多指责。曹操在文中写道,自己并没有背叛汉室之意,他死后,妻妾无论改嫁到哪里,都希望要为他说明这一心迹。卢弼对此指责说是"奸雄欺人之语"。曹操在文中又写道,自己不能放弃兵权,"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这是"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卢弼对此指责这是"皆欺人语也",并说陈寿撰写的《三国志》对这些话"削而不录,亦恶其言不由衷耳"。曹操在文中还写道,自己打仗,"推弱以克强,处小而擒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卢弼认为曹操的这些话是"志骄气盛,言大而夸",并在注中又列举了曹操打过的败仗。

  以上的这段文字,特别是卢弼的注,毛泽东看得很仔细,差不多都画了圈点。卢弼对曹操的看法和评价,毛泽东很不赞成,认为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以,毛泽东在该书的天头上写了这样的一段批语:"此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太白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此为近之。"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的诗句,引自李白的《望鹦鹉洲怀祢衡》一诗。祢衡是东汉时代人,史籍说此人狂傲而有才气。曹操对这个人的才能不仅没有引以重视,而且还污辱了他,因此被祢衡大骂。祢衡后被黄祖所杀。鹦鹉洲据说是祢衡曾在此作赋的地方。李白的这首诗,对曹操统一北方的功绩是肯定的,同时又指出他轻视祢衡的失误。李白对曹操的这种评价比较符合历史实际,也比较符合毛泽东本人的看法,所以毛泽东在此特引了李白的这句诗。

  毛泽东在读《魏书·刘表传》时还写了两条有关曹操的批注。《魏书·刘表传》裴松之的注中,有一段说刘表初到荆州时,江南有一些宗族据兵谋反,刘表"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毛泽东读到此注,对"皆斩之"的做法是不赞成的,所以,他在"皆斩之"三字旁画了粗粗的曲线,又在天头上写下了这样一条批语:杀降不祥,孟德所不为也。毛泽东的这条批语,表明了他对曹操"不杀降"的赞许。在《魏书·刘表传》中,卢弼也有一段注释,刘表于建安五年 (公元200年)"攻张怿平之",有"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郊祀天地,自立为帝。毛泽东读了这段注释又在天头上写了一条批语:"做土皇帝,孟德不为。"这里,毛泽东既表明了他对刘表做法的蔑视,且又再一次称赞了曹操。(忻中:《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党史文汇》杂志,1994年第9期。)

  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全诗如下:"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不可等同视之

  《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史书。毛泽东作了界定,他说:"两者不可等同视之。"

  他经常用《三国志》印证《三国演义》,使《三国演义》增强真实感;也习惯用《三国演义》解释《三国志》,使人物形象生动,使史事栩栩如生。两者互补,相得益彰,以至再上层楼,丰富思维力度,穿插在报告、文章里,或据不同对象开展教育,恰到好处。

  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武昌,他满有兴趣地对李井泉、柯庆施等人说:"今天找你们来谈谈陈寿的《三国志》。"他接着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虽然是两部不同类别和不同文体的著作,但从内容上来说,这两部著作具有密切的关系。"

  据陶鲁笳(时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回忆:

  1958年11月20日正午,毛泽东召集柯庆施、李井泉、王任重和我四个人,到他在武汉东湖畔的住所开座谈会。原来我们都认为,主席要座谈的是预定在明天,即11月21日开始的中央工作会议和相继召开六中全会的问题。谁也没有料到,当主席和蔼可亲地招呼我们在客厅坐定之后,一开头他却说:"今天找你们来谈谈陈寿的《三国志》。"他习惯地拿起一根烟,一折两截,把一截放在桌上,一截插进烟嘴,点燃后轻轻吸一口,然后问大家:"你们都看过这部书吗?"柯庆施首先回答:"看过,还看过《三国演义》呢。"

  毛泽东侧身坐在座椅上,向我们环顾了一下说道:"不过,《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史书,二者不可等同视之。若说生动形象,当然要推演义;若论真实性,就是说更接近历史真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不如陈寿的《三国志》啰!"

  毛泽东还特意说:"比如,旧戏里诸葛亮是须生,而周瑜是小生,显然诸葛亮比周瑜年纪大。这可能是来源于演义。而在《三国志》上记载,周瑜死37岁,那时诸葛亮才30岁,即比周瑜小7岁。"

  这时李井泉插话说:"书中那么多人物、事件,看过就忘了,不如主席记得那么清楚。"毛泽东说:"为什么记不清楚呢?要想记得清楚,看书就得讲究方法。读书的方法无非两条,第一条要学会用联系的方法看书中的人物、事件;第二条要学会当评论员。"

  毛泽东爱读《三国演义》,也很爱读《三国志》。在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中,这两部不同体裁、不同类别的书,他实际上把它们当作一部书了。(忻中:《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党史文汇》杂志,1994年第8期。)
  曹操"这个案要翻"

  1916年7月25日,毛泽东写信给萧子升,就10日前总统黎元洪下令惩办洪宪帝制祸首杨度、孙毓筠、顾鳌、梁士诒、夏寿田、朱启钤、周自齐和薛大可等八人之事,称道:"此衮衮诸公,昔日势焰熏灼,炙手可热,而今乃有此下场!夫历史,无用之物也。居数千年治化之下,前代成败盛衰之迹岂少,应如何善择,自立自处?王莽、曹操、司马懿、拿破仑、梅特涅之徒,奈何皆不足为前车之鉴?史而有用,不至于是。故最愚者袁世凯,而八人者则其次也。"(《致萧子升信》,见《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1页。)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三国时期重要的政治活动家、军事家、文学家,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他从汉建安元年(196)到建安十六年(211),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统一了北方,为建立三国中最强的魏国打下了基础。其故事在《三国演义》里见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等多处。

  黎元洪,当时北京政府副总统。袁世凯帝制失败后,继任总统。

  杨度等人,系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后建立参政会的成员。翌年发起成立"筹安会",积极策划复辟帝制。

  王莽(前45~23),西汉末期贵戚,后掌握政权,称帝,改国号为新。后世人皆以他为篡位者模式。

  拿破仑,即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法国皇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创建者。他建立了竭力强化中央集权的军事官僚国家机构。

  梅特涅(1773~1859),奥地利帝国首相兼外交大臣,"欧洲神圣同盟"的主要组织者,力图恢复欧洲封建统治。

  1927年,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其实,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读到鲁迅此文中上述论点时,用粗重的红铅笔画着重线,表示他对鲁迅有关曹操的看法是非常赞同的。(孙宝义:《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224页。)

  1952年,毛泽东读《南史·曹景宗传》,对曹景宗治军不严,他的部下"军士皆桀黠无赖,御道左右莫非富室,抄掠财物,略夺子女。景宗不能禁"作了这一段批语:"曹孟德、徐世勣、郭雀儿、赵玄郎亦用此等人。"(张贻玖:《毛泽东读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88页。)

  曹景宗(457~508),南北朝萧梁将领。徐世勣,即李勣(594~669),唐初名将;以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去世字,并赐姓李。郭雀儿,即五代后周太祖郭威(904~954),因颈项刺雀,所以得此谑名。赵玄郎,即宋太祖赵匡胤小名。

  1954年夏天,毛泽东来到北戴河。每天工作之余,他一定要去游泳。一天,游泳过后,毛泽东在沙滩上漫步,嘴里念念有词。保健医生徐涛问他念的什么。毛泽东便一句一句地念给他听:"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徐涛问:"主席,这是谁的诗啊?""写得好吗?""很有气魄,很美。""这是曹操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观沧海》。""曹操还会作诗呀?""哩,你这个大学生呀,确实该补补课。"毛泽东缓缓地说,"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徐涛听了大吃一惊。他从没听说过这种肯定曹操的话,便疑惑地问:"曹操?哪个曹操?""还有哪个曹操?三国的曹操。""他,他不是白脸奸臣吗?""嘁,你知道个屁,"毛泽东愤然时便这样斥责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李越然全神贯注地聆听,并暗自翻译。毛泽东说着说着,忽觉李越然听得出神,便直呼其名地问道:"李越然,你读过哪些古书?"

  李越然回答道:"《三国》、《水浒》……"

  "《三国》、《水浒》这些好书,至少要读它三遍,"毛泽东说,"不要去注意那些演义式的描写,而要研究故事里的辩证法。"

  接着,毛泽东又由《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讲述了一番唯物辩证法。(李越然:《外交舞台上的新中国领袖》,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151、157~158页。)

  王粲(177~217),字仲宜,东汉末期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初跟随刘表,后归顺曹操。他的代表作有《七哀诗》、《登楼赋》。《七哀诗》前篇是:"西京乱无像,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被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1958年,毛泽东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说:"殷纣王(通常称之为'暴君')精通文学和军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84页。)

  殷纣王,商朝末代国君。按传统说法,他是沉湎酒色、残害忠良的帝王。

  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湖北武昌,与吴冷西、田家英就实事求是、反虚夸讲话。他说:"天下事有真必有假,虚夸古已有之。赤壁之战,曹营号称83万人马,其实只有二三十万,又不熟水性,败在孙权手下,不单是因为孔明借东风。安徽有个口号,说:'端起巢湖当水瓢,哪里缺水哪里浇。'那是作诗,搞水利工程不能那样浪漫主义。"(吴冷西:《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页。)

  "曹营号称83万人马,其实只有二三十万",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引《江表传》载曹操与孙权信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但据周瑜估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刘)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曹营号称83万人马",见《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操从其计,一面发檄遣使赴东吴;一面计点马步水军共83万,诈称一百万,水陆并进,船骑双行,沿江而来。"

  毛泽东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很注重考虑作者创作和作品形成的社会背景,并且把这一社会背景与作品的主题紧密地联系起来。就拿对曹操这个人物评价来说,作者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汉贼"、"奸雄",这正是作者"扬刘抑曹、蜀汉正统"的皇权正统思想的体现。但毛泽东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有他自己的看法。1958年11月20日,在武汉东湖畔他的住所召开的座谈会上,在谈到曹操时,毛泽东说:"你们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注意了没有,这两本书对曹操的评价是不同的。"座中有的同志说:"一个是贬,一个是褒。"
 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

  1924年1月,毛泽东作联,擅长古为今用,旧瓶装新酒。他在挽陈子博的联中,借用了杜甫《蜀相》诗的尾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孙宝义:《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310页。)

  唐朝诗人杜甫的《蜀相》,是唐肃宗乾元三年(760),作者定居成都时游武侯祠所作。全诗为:"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是杜甫悼念诸葛亮的诗作。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蜀汉丞相,琅琊阳都 (今山东沂南)人。曾在隆中(今湖北襄阳西)隐居,经刘备三顾茅庐,方才出山辅佐之。根据他的《隆中对》,在联孙攻曹、取得赤壁大捷后,又乘机占领荆、益,建立蜀汉政权。蜀汉建兴元年(223)封武乡侯,通称武侯。刘备死后,他主持军国大事。在平定南方后,他又对西南各族采取和好政策,促进了边缘地区的开发。而后他北伐。蜀汉建兴十二年(234)他病逝。遗作编有《诸葛亮集》。

  诸葛亮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

  1928年3月,毛泽东在中村得到湘南起义失利的消息后,便立即率领部队,同湘南农军向井冈山转移。在离开中村之前,毛泽东向全体指战员讲话时说:上级让我当师长,但是,本人"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可是,中国有句俗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我们有这么多战士,这么多干部,大家都来当参谋长,大家都来当师长,只要群策群力,不愁打不好仗。(马玉卿、张万禄:《毛泽东成长的道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89页。又见,朱永来:《寻淮洲将军传》,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89页。)

  "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虽然每个人并不是很优秀,但几个人联合起来,力量就很大了。比如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就能想出好办法来。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经常在讲话中引用"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这句俗语。1928年3月,袁文才、王佐奉命下井冈山,接应湘南暴动的朱德、陈毅部队及湘南农军上山。临行时,王佐向毛泽东说:"毛委员,你就放心吧。你不在,还有党代表和我老庚(指袁文才)呢。你不是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吗?到哪里打仗都是一回事,没有了不起的事。"(黄仲芳、李春祥:《王佐将军传》,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283页。)
据贺子珍回忆说:1929年前后,毛泽东爱用鱼水关系来形容红军同群众的关系。他说过,三国时候的刘备,把诸葛亮比作水,把自己比作鱼,用这个譬喻说明诸葛亮重要。我们共产党是把群众比作水的,只有把根子扎在群众中,我们才能打胜仗,立于不败之地。这个道理,红军上上下下都懂得。(王行娟:《贺子珍的路》,作家出版社,1985年版,第152页。)

  "把诸葛亮比作水,把自己比作鱼",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玄德曰:'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

  红军长征出发后,留守中央苏区的粤赣军区司令员蔡会文,有次和战士讲刘备三顾茅庐故事。他说:"诸葛亮鞠躬尽瘁,非常出色地干了27年,他成了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毛委员曾经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只要我们有诚心、有耐心,就能在湘粤赣边里培养千万个'诸葛亮'。把他们动员起来,参加我们的斗争,那我们干出来的事业就一定比当年的诸葛亮不知要伟大多少倍。"(刘普庆:《蔡会文将军传》,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234页。)

  1935年,红军长征到了川西大渡河边的安顺场。毛泽东一看到大渡河,立即前往渡口,向刘伯承、聂荣臻了解战斗情况,研究渡河问题。他还沿着渡口的沙地,边走边观察大渡河的情况。中午,中央首长在先遣部队司令部吃饭,席间端上缴获来的米酒。毛泽东首先端起大碗米酒,向先遣司令和干部战士们祝贺胜利。接着,他又向刘伯承详细询问彝海结盟的情况。他问道:"诸葛亮七擒七纵才使孟获心服。你怎么一下子说服了小叶丹呢?"刘答:"主要的是我们严格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毛泽东又问:"你跟小叶丹结拜,真的跪在地上起誓吗?"刘答:"那当然,彝人最讲义气,他看我诚心诚意,才信任我们。"毛泽东爱打破砂锅问到底:"那彝人下跪是先跪左腿呢,还是先跪右腿呢?"这个问题刘伯承可没有注意,他被问住了。(蒋建农、郑广瑾:《长征途中的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第170页。)

  "诸葛亮七擒孟获"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至九十回。它记诸葛亮于蜀汉建兴三年(226)率军南征,对孟获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战略;曾7次生擒孟获,又7次释放,而令其信服。又,"七擒孟获"故事和孟获此人均不见《三国志》,仅见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孟获,系当地民族领袖。另据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他后来还在成都蜀汉中央政权做过御史中丞。

  小叶丹,彝族头人,后被红军任命为"中国彝民红军沽鸡 (基)支队长"。当时刘伯承是红军总参谋长,与他加强友谊,从而使红军顺利通过了彝族地区。

  据温济泽回忆:在延安上党建课时,教本上第一课,就讲共产党和群众的关系是鱼水关系。毛泽东加了眉批说,水可以没有鱼,鱼不能没有水。毛泽东经常教导我们,要把党和党员都看作不能离开水的鱼。(温济泽:《忆毛主席的几次谈话》,见《缅怀毛主席》,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376页。)
 1943年11月,毛泽东在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说:"我们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问题上,一定要能够同群众相结合。如果我们的党员,一生一世坐在房子里不出去,不经风雨,不见世面,这种党员,对于中国人民究竟有什么好处没有呢?一点好处也没有的,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人做党员。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见世面。这个风雨,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这个世面,就是群众斗争的大世面。'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3页。)

  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里谈到知识分子时,又说:"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你们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魏、蜀、吴三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知识分子,有高级的知识分子,有普通的知识分子,那里穿八卦衣、拿鹅毛扇子的就是知识分子。梁山泊没有公孙胜、吴用、萧让这些人就不行,当然没有别人也不行。无产阶级要翻身,劳苦群众要有知识分子,任何一个阶级都要有为它那个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奴隶主有为奴隶主服务的知识分子,就是奴隶主中的圣人,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我们中国的奴隶主也有为他们服务的知识分子,周公旦就是奴隶主的圣人。至于封建时代的诸葛亮、刘伯温,《水浒传》里的吴用,都是封建社会里的知识分子。"(《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2~343页。)

  公孙胜、吴用、萧让,都是小说《水浒传》里的梁山聚义头领。公孙胜、吴用任副、正军师;萧让善写字,任起草文书等事务。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他代表作有《形而上学》、《工具论》等。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老师。

  周公旦,即姬旦,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之弟。因封邑在周 (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他曾佐周武王伐纣,又辅周成王(周武王儿子)治理国事。他因建立奴隶制各项典章制度,被称为孔子前的大圣人。

  刘伯温(1311~1375),即刘基,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他博通经史,才识过人,是民间传说里诸葛亮式的军师人物。

  1945年5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选举问题对中央委员们说:"不一定要求每个人都通晓各方面知识,通晓一个方面或者稍微多几个方面的知识就行了,把这些人集中起来,就变成了通晓各方面知识的中央委员会。中国有句老话: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毛泽东:《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方针》,见《党的文献》,1995年第2期。)
1948年10月31日,毛泽东在10月25日和27日撰写《蒋傅匪军妄图突击石家庄》、《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匪军进扰》两条消息由新华社发布以后,于当天又为新华社撰写了一篇评论《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在评论中,毛泽东写道:"蒋介石最近时期是住在北平,在两个星期内,由他经手送掉了范汉杰、郑洞国、廖耀湘三支大军。他现在任务已经完毕,他在北平已经无事可做,昨天业已溜回南京。蒋介石不是项羽,并无'无面目见江东父老'那种羞耻心理。他还想活下去,还想弄一点花样去刺激一下已经离散的军心和人心。亏他挖空心思,想出了偷袭石家庄这样二条妙计。"评论广播之后,傅作义的军队一枪未放,便惊惶地撤回了北平(今北京)。不久,连保定驻军也撤回了北平。一纸书就吓退了傅作义的大军。毛泽东唱了一嗓子京剧《空城计》。他的湖南腔唱京剧很有意思:"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忽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唱罢,意犹未尽,又加一段《三顾茅庐》中诸葛亮的唱段:"我本是卧龙冈……"〔解力夫:《解放战争实录--两种命运的决战》(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47-348页。另见,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119页。〕

  《三顾茅庐》,其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和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内称东汉末年,刘备经徐庶举荐,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重振汉室,共图大业。诸葛亮深受刘备感动,出山襄助。

  "三顾茅庐",典出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现用来比喻诚心诚意邀请别人。

  1950年4月27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接见国民党绥远起义将领董其武。毛泽东说:"有人害怕共产党,那有什么可怕呢?共产党心口如一,表里一致,没有私利可图,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把我们国家搞好。你看过《三国演义》吧?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蒋是搞码头,搞宗派,他是必然要失败的嘛!希望你们团结起来,努力把国家的事情办好。"〔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等编:《呼和浩特史料》(第5集),1984年版,第82页。〕

  "开诚心,布公道",其典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后成为成语"开诚布公",即以真心实意和公正无私相待,意思就是诚恳无私。

  "集众思,广众益",其典出《三国志·蜀书·董和传》,"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后成为成语"集思广益",集中群众智慧,增多有益的意见。
1953年,毛泽东强调,要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锻炼部队。他说,战场就是学校,司马懿打仗是练兵,孔明七擒孟获也是练兵。(《红日照千秋》,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953年2月16日,毛泽东赴南方巡视,来到郑州。在听了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的汇报后,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特别欣赏脚踏实地并善于调查研究的同志,也经常告诫干部们: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诸葛亮。(林一山、杨马林:《功盖大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85页。)

  1953年8月,贵州匪患已基本肃清,惟有程莲珍这名布依族女匪首仍然逍遥法外。当时的公安机关在通缉令中这样写道:"该匪首狡诈多变,行动敏捷,枪法甚精,捉捕时务必提高警惕。"但匪首再狡诈,也逃不脱人民的法网恢恢。通缉令发出后不久,剿匪部队终于将她缉拿归案了。当时,贵州军区党委把程的情况上报到了西南军区。这时正值李达参谋长启程赴朝鲜访问,他指示将此案暂时搁一下,留待归国后处理。

  8月中旬,李达由朝鲜回国。在京期间,他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交谈中,李达汇报了西南地区的剿匪工作,当谈到程莲珍一案的处理意见时,李达向毛泽东汇报说:"这个女匪首,下面要求杀。"但毛泽东明确指示:"不能杀。"并半庄半谐地指出:"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主席的意思是……""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七擒七纵,我们擒了个程莲珍,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连两擒两纵也不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刘光荣等:《毛泽东的人际艺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64~165页。)

  1956年,毛泽东读《资治通鉴》:"初,越隽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卷七十一,《魏纪》三)批语:"初战亮宜自临阵。"

  同期,毛泽东读《资治通鉴》:"(太和五年)六月,亮以粮尽退军,司马懿遣张郃追之。进至木门,与亮战,蜀人乘高布伏,弓弩乱发,飞矢中郃右膝而卒。"(卷七十二,《魏纪》四)批语:"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

  1956年,毛泽东在列车上,一边吃饭,一边听他喜爱的京剧。据王爱梅回忆说:"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毛泽东听的是张学津唱的《借东风》那个唱段,他听得很入神。或许是他的情绪感染了我,我也听得很有兴趣。听完唱片,我对诸葛亮的足智多谋非常赞叹,也非常喜欢张学津的唱腔,对他说:'张学津唱得真好。'毛泽东说:'京剧是有韵调的,这是什么板眼你知道吗?'我摇摇头说:'不知道。'他扳着自己的手指说:'这是二黄导板回龙。'又扳着第二个指头说:'还有二黄原板和二黄散板。'我点点头说:'主席,其实您比诸葛亮高。'他好像才从《借东风》的思绪中回到了现实,慢慢地'哦'了一声,问我:'怎么个高法?我怎么比诸葛亮强啦?'我说:'您总结出的游击战争的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不都比诸葛亮高嘛!我们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不都是您指挥的吗?'毛泽东摆摆手对我说:'得,得,这次聊天你胜啦!'我听后得意洋洋的。他看我这得意忘形的样,用手指着我说:'小鬼,下次聊天我还考你京剧。'"(《中华儿女》杂志,1995年第2期,第5页。)
 1956年,藏区发生叛乱。在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后,中央把民族地区的同志留下来,为此专门研究讨论。一天,毛泽东请天宝和瓦扎木基到他家里做客,探讨一些政策问题。毛泽东对待民族工作中的问题是十分慎重的,而且一向注意听取少数民族同志的意见。毛泽东让天宝、瓦扎木基等分别坐在他的两旁,然后把一张全国地图铺在桌上。他一边询问叛乱的情况,一边对照地图,核实发生叛乱的地方。他总是以商量的语气谈话,虚心征求天宝等人的意见。天宝说:"我们对平叛的决定是拥护的,没有异议。"当谈到藏区喇嘛的问题时,毛泽东问:"天宝同志,你看喇嘛庙怎么处理?"天宝回答:"我认为喇嘛庙事关重大,应该慎重,搞不好会使群众反感。"毛泽东马上肯定说:"好!喇嘛庙就暂时不动。"当谈到一些叛乱分子被捉放回后又叛乱的问题时,毛泽东告诫说:"诸葛亮就是七擒七纵,我们共产党为什么不可以百擒百纵呢?"(殷理由主编:《毛泽东交往百人丛书(军事人物篇)》,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毛泽东读史时,对一些能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政治家,是十分推崇的。他说:"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在《诸葛亮传》中,毛泽东在裴松之引《汉晋春秋》的一段注文旁边,加了很多圈。这条注文,记载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及平定云南后用当地官吏管理南中的事迹。毛泽东说:"这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芦荻:《毛泽东谈二十四史》,《光明日报》,1993年12月20日。)

  据裴松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引习凿齿《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苦祗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帅而用之。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诸葛亮七擒七纵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及平定云南后用当地官吏管理南中的事迹",其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

  1957年前后,毛泽东在读朝清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时,就其中的若干文篇评点。在宋朝苏洵《权书·项籍》的一段:"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若夫秦汉之故都,沃土千里,洪河大山,真可以控天下,又乌事夫不可以措足如剑门者而后日险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帛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毛泽东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06页。)
"隆中对",见《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是指汉建安十三年(208)春,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就当时天下形势和走向的一次谈话。他提出今后的军事战略是:"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建安二十年(215),刘备在占领益州之后,以诸葛亮留守,自引军北攻汉中,尔后又命关羽由江陵北上进攻襄樊。

  1957年7月9日,毛泽东在上海干部会议上讲话,指出:"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也像鱼跟水的关系一样。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一个领导,一个被领导。"(《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82页。)

  "如鱼得水",像鱼得到了水一样,比喻得到十分适合的人物或环境。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中,在谈及党内团结要讲辩证方法时,说:"任何一个人都要别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这是中国的成语。中国还有一句成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27页。)

  1958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提纲中,提到了"甘罗、贾谊、刘(邦)项(羽)、韩信、释迦、颜子、红娘、荀灌娘、白袍小将、岳飞、王勃、李贺、李世民、罗士信、杜伏威、马克思、列宁、周瑜、孔明、孙策、王弼、安眠药发明者、青霉素发明者、达尔文、杨振宁、李政道、郝建秀、聂耳、哪吒、兰陵王"。他在讲话中列举了这些人的事例后,说:举这么多例子,目的就是为了说明年轻人是要战胜老年人的,学问少的人可以打倒学问多的人,不要为大学问家所吓倒。要敢想,敢说,敢做;不要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208页。)

  甘罗,战国后期秦国官员,楚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他12岁便出使赵国。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雒阳(今河南洛阳)人。他18岁以文才闻名全国,20岁任博士。

  刘项,刘,刘邦;项,项羽。他们都是秦末的农民领袖。

  韩信(?~前196),西汉初军事家,淮阴(今江苏清江西)人。秦末他佐刘邦击败项羽。

  释迦,即释迦牟尼,古代尼泊尔王子,佛教创始者。

  颜子,即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红娘,元杂剧《西厢记》里的人物,小姐崔莺莺的丫环,助其小姐与书生张君瑞成全婚姻。

  荀灌娘,东晋官员荀菘之女,13岁冲出重围,讨得救兵为城解围。
"诸葛亮弩机",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的连弩法,其法矢长8寸,一弩可发10矢。1964年,四川郫县曾出土的蜀汉景耀四年(161)制作的铜弩机,即系此种武器。

  1967年7月,毛泽东在上海听取了杨成武的汇报后,对他的几位老战友进行了评价。在说到叶剑英时,毛泽东说:"剑英在关键时刻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这个了'说到这里,毛泽东幽默地摸摸脑袋'。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萧心力:《巡视大江南北的毛泽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383页。)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党中央决定由叶剑英主持军委工作。毛泽东再一次引用"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句话,来高度称赞叶剑英的历史功绩。(宋时轮:《最艰难处显奇才》,见《萦思录》,第62页。)

  1974年10月,毛泽东在长沙听取王洪文的诬告后,批评他说:"有意见当面谈,这么搞不好。你要注意涵养,不要跟她(即江青)搞在一起。你回去后找总理、剑英同志谈谈。总理的工作能力强哟,你王洪文比起总理来差得远哩。还有剑英,功劳很大呢,他腹有良谋。'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你根本不是对手。你们四个人不要搞成'四人帮'。别人不敢批评你们,大概只有我了。记住,回去多和总理、剑英商量。"(师东兵:《决定中国命运的28天--粉碎"四人帮"集团纪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384页。)
对关羽、张飞要"取其长去其短"

  1927年11月,毛泽东来到井冈山茅坪,张子清率领的三营走散了(后来在湖南桂东县和朱德部会合)。毛泽东要寻找他们的下落,团长陈浩以为他们"即令没有被消灭,也会投降敌人的"。毛泽东说:"不会的!三国时代的关云长,曾与刘备失去联系。曹操为收用关云长这员大将,又是封官赐爵,又是赠送金银、美女,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费了多少心机!可是,关云长一旦得到刘备的消息,便毅然离开拥有雄兵百万的曹操,骑上吕布的赤兔马,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迢迢,终于回到兵微将寡的刘备身边,成为千古美谈。张子清是我们党的干部,就比不上古人关云长?"( 李前:《不落的星》,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吕布(?~198),字奉先,汉末五原九原(今山西定襄附近)人。他好勇力,善搏斗。他初从丁原,后归董卓,又与王允杀董。汉建安三年 (198),在下邳(今江苏邳县南)为曹操所围,降后他被杀。他所骑马名赤兔,为罕见良骏。当时有谚语:"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曹公,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张子清(1901~1930),湖南益阳人。1927年他任国民政府警卫团三营副营长,随警卫团参加秋收起义,后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1930年5月他在江西永新病故。

  据赖传珠回忆:1930年,古田会议决议后,毛泽东在江西寻邬专门召开了一次大队以上的干部会,详细地讲解了如何对部队进行管理教育。在讲到"宣传鼓动重于指派命令,反对命令主义"时,毛泽东给大家讲了三国时黄忠老将大败夏侯渊的故事。他说,黄忠本来年迈、体衰,很难取胜夏侯渊。可是诸葛亮使用了"激将法",把黄忠的勇气鼓起来了。于是黄忠立了军令状:如不斩夏侯渊于马下,提头来见。结果,黄忠果然杀了夏侯渊。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战士是有高度阶级觉悟的,我们用不着"激将法",但我们却要学习诸葛亮善于做宣传鼓动工作,用宣传鼓动提高战士的觉悟,启发大家的革命英雄主义。(赖传珠:《古田会议前后》,《伟大的历程--回忆战争年代的毛主席》,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84~85页。)

  "黄忠斩夏侯渊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黄忠(?~220),字汉升,南阳(今属河南)人。他初为刘表部中郎将,守长沙。赤壁战后,他归刘备。汉建安十六年(211),他随刘备取蜀,立有大功。后参加争夺汉中,连败曹军,并于定军山诛杀夏侯渊,不久病死。

  夏侯渊(?~219),字妙才,谯(今安徽亳州)人。他跟随曹操起兵,任将军。汉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取汉中后,他任征西将军,留守汉中。后为黄忠所杀。

  1934年前后,毛泽东曾对王震说起过《三国志》中对于关羽和张飞描写的两句话:"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惜小人。"并举此勉励王震:"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王震以此作为警语,在革命实践中这样去做了。(《肝胆篇》,见《武汉文史资料》,1986年第4辑,第187页。)

  1944年10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原题为《新四军的胜利出击》,毛泽东把它改为《新四军的胜利出击与中国的救国事业》。社论说:"华中的伪军,呼新四军为'四老爷',他们常常对着自己的枪说'枪啊,我是替四老爷保存的'。"毛泽东在"呼新四军为'四老爷'"之后,加上了"比之为赵子龙"几个字。(《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332页。)

  赵子龙(?~229),三国蜀汉名将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刘备在河北时即追从他,以勇敢善战、端严谨慎著名。旧剧常以赵云为刘备四弟;由此以排辈行,呼赵云为四将军。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1944年10月25日,毛泽东到延安中央党校作报告。在谈到审干问题时,他说:"张飞在古城相会时,怀疑关云长,是有高度的原则性的。关羽形式上是投降了曹操,封了寿亭侯,帮曹操杀了颜良、文丑。可他又回来,究竟是干什么来了?我们一定要有严肃性、原则性。当然过火是要不得的,所以去年抢救运动,开展了十几天,我们马上就停下来了。"(忻中:《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见《党史文汇》杂志,1994年第8期。)
 1947年,彭德怀率军在陕北战场歼灭国民党军长刘戡所部。在战役打响前,彭德怀曾打电话问毛泽东:"刘戡这个龟儿子,主席要活的还是要死的?"毛泽东在电话里笑道:"《三国演义》里说,张飞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彭德怀就说:"主席,我立军令状。"结果果然击毙了刘戡。(权延赤:《卫士长谈毛泽东》,北京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375页。)

  据李锐《庐山会议实录》:在1959年7月31日的中共中央常委会上,彭德怀说:"'张飞'这个绰号是主席取的。"故此处有以彭德怀比喻张飞之说。

  "张飞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见《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内称关羽斩颜良后,"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吾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探囊取物",伸手到袋子里取东西。现比喻此人本事很大,事情很容易办到,易如反掌。典出《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1947年,毛泽东撤出延安时,在问新四旅的特点时,警卫排长阎长林说:"新四旅河北人最多。"毛泽东放声大笑:"哈哈,河北人就一定打胜仗?三国时候,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不是叫山西人关云长给杀了嘛!"李银桥(当时是周恩来的卫士)在一旁小声说:"山西人也不一定行,关云长就不如彭老总。关云长走麦城,彭老总可是三战三捷。""噢,你还是很有见解么。你也是河北人吧?"李银桥脸红了,轻轻点头。(权延赤:《卫士长谈毛泽东》,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5月版,第185~186页。)

  "关云长走麦城",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

  1949年12月,毛泽东在与楚图南等人握手以后,很有风趣、十分幽默地和他们讲起了《三国演义》中古城会的故事。他微笑地说:"当时在古城的三弟张飞,看见从敌人营垒回来的二哥关羽,对他提出种种疑问,是张飞有警惕性的表现,是完全正确的。但关羽一旦斩了蔡阳,用行动表示了与敌人划清界限,张飞于是开门迎接关羽,又兄弟团结共同对敌。"(孙琴安:《毛泽东与名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0页。)

  1952年,毛泽东读《梁书·韦睿传》,就其中魏中山王元英"众兵百万,连城四十余",包围钟离城。"(韦)睿自合肥径阴陵大泽,过涧谷,辄飞桥以济师。人畏魏军盛,多劝睿缓行。睿曰:'钟离今凿穴而处,负户而汲,车驰卒奔,犹恐其后,而况缓乎?'旬日而至邵阳"。毛泽东批语:"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页。)
 据《关西故事》记载:蒲州解梁县关公,本不姓关,少时力最猛,不可检束,父母怒而闭之后园空室。一夕,月甚明,启窗越出,闲步园中。闻墙东有女子啼哭甚悲,兼有老人相向哭声,怪而排墙询之。老者诉云:我女已受聘矣。而本县舅爷,闻女有色,欲娶为妾。我诉之尹,反受叱骂,以此相泣。公闻大怒,仗剑径往县署,杀尹并其舅而逃。至潼关,闻关门图形,捕之甚急,伏于水傍,掬水洗面,自照其形。自水洗后,颜已变仓赤,不复识认。挺身至关,关主诘问,随口指关为姓,后遂不易。(详见清朝褚人获之《坚瓠秘集》卷三。)

  欧阳修有《为君难论》。该文称赵王用赵括、秦王用李信,分别遭到失败,"予又以谓秦、赵二主,非徒失于听言,亦由乐用新进,忽弃老成,此其所以败也。大抵新进之士喜勇锐,老成之士多持重,此所以人主之好立功名者,听勇锐之语则易合,闻持重之言则难入也"。毛泽东1957年读至此,批语说:"看什么新进。起、翦、颇、牧,其始皆新进也。周瑜、诸葛亮、郭嘉、贾诩,非皆少年新进乎?"(《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97页。)

  "起、翦、颇、牧",指战国后期的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他们都是当时有勇有谋的将军。贾诩(146~223),字文和,曹操主要谋士。曾先后跟从李催、段煨和张绣。归曹操后,为他出过很多好主意。

  1957年3月20日下午1时至2时,毛泽东在由南京飞往上海的途中,当飞临镇江上空时,他书写了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楼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毛泽东还向随行的林克解释了这首词的意思和词中的典故。(林克:《忆毛泽东学英语》,见《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61~262页。)

  毛泽东写完后,说辛词里的"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借引了杜甫诗中的句子;"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借引了曹操的语句。他讲到《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一节时说:"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接着,毛泽东指出:"尽管刘备比曹操所见略逊,但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毛泽东是位渊博睿智、潇洒自如的政治家,他一再借古喻今,强调不讲政策,丧失人心,必然失败;而只有会用人,能团结人,才可成一番事业。(李林达:《情满西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曹操煮酒论英雄",见《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里也说:"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当为此故事蓝本。
"生子当如孙仲谋",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引《吴历》,曹操见孙权军,"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1957年4月上旬,毛泽东在四省一市省市委书记思想工作座谈会上,在谈及提拔青年干部时又说:"赤壁之战,程普四十多岁,周瑜二十多岁。程普虽是老将,不如周瑜能干,大敌当前,谁人挂帅?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大都督的帅印。孔明27岁成名,也未当过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嘛,也是个新干部嘛!赤壁之战以前无名义,之后才当军师中郎将。古时候可以破格用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大胆提拔。"(《社会科学论坛》,1995年第1期。)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就陆逊在彝陵大战前奉行以逸待劳,"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持,不相听从。逊按剑曰:'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任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批语:"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61~162页。)

  陆逊,其故事开始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战猇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就清朝钱振鍠评彝陵之战,"陆逊破先主,无他奇策,只令军士各持一把茅耳。意先主连营,皆伐山木为之,故易火;若土石为之,逊其如之何",批语:"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61页。)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就火烧连营后,"又(刘)备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谦等各竞表言:'备必可擒,乞复攻之。'"清朝何焯评:"大胜之后,将骄卒惰,溯流仰攻,转馈又难,一有失利,前功尽弃。昭烈老于兵,得蜀已固,非若曹仁之在南郡,可惧而走也。连兵于西,主客异势,决还者中人所能知也,盛、璋、谦如豕突耳。"批语:"何评有理。"(《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62页。)

  1958年,毛泽东曾几次谈及陆逊。他在读《南史·贺琛传》时,就其中梁武帝萧衍刚愎拒谏,责骂贺琛,"朕有天下四十余年,公车谠言,日闻听览,每苦倥偬,更憎惛惑。卿珥貂纡组,博问洽闻,不宜同于阘茸,止取名字,言我能上事,恨朝廷不能受。"批语:"此等语,与孙权诘陆逊语同。"(《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207页。)
据《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陆逊因不附和鲁王孙霸(孙权四子)争夺太子事,多次上书孙权,"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而为孙权责诘,忧死。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骆统传》,就骆统与孙权疏:"每有征发,赢谨居家,重累者先见输送。小有财货,倾居行赂,不顾穷尽。轻剽者则送人险阻,党就群恶。百姓虚竭,嗷然愁扰。""方今长吏亲民之职,惟以办具为能,取过目前之急,少复以恩惠为治,副称殿下天覆之仁、勤恤之德者。官民政俗,日以凋敝,渐以陵迟,势不可久。夫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愿殿下少以万机余闲,留神思省,补复荒虚,深图远计。育残余之民,阜人财之用,参曜三光,等崇天地。臣统之大愿,足以死而不朽矣。"批语:"买壮丁","振古如斯"。(《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60页。)

  骆统(193~228),会稽乌伤(今浙江义乌)人。东吴大臣,任乌程相,曾随陆逊参加彝陵战役。

  陆逊在彝陵大战中火烧连营,打败蜀军,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步八阵图》。

  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讲话。他提出:"要人们敢说,精神振作,势如破竹,像马克思、鲁迅那样,敢说。把顾虑解除,把空气冲破一下,搞出一种新气氛。邹容十八九岁写了一篇《革命军》,直接骂皇帝。章太炎写文章驳康有为,也是精神百倍。年纪越大,用处越不多,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要有用处就要鼓点劲。当然,年纪大的也还要,掌舵。三国时刘备不好,还是老头子挂帅。要冲破党内的沉闷气氛。"(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33页。)

  刘备"还是老头子挂帅",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

  1958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第一次讲话中,主要讲了"破除迷信"的问题。他说:"青年人打倒老年人,学问少的人打倒学问多的人,这种例子多得很。周瑜、孔明都是年轻人,孔明27岁当军师。程普是老将,他不行,孙权打曹操不用他,而用周瑜做都督。程普不服,但是周瑜打了胜仗。周瑜死时才36岁。这里还有我的老乡黄盖,湖南零陵人,他在这个战役中立了功,我们老乡也不胜光荣之至。"

  毛泽东又说:"三国末年有个王弼,他十七八岁就是哲学家,做《庄子》和《易经》的注释。他死的时候才24岁。"(王子今:《毛泽东和中国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99页。)

  黄盖(?~215),东汉末年泉陵(今湖南零陵)人。他初随孙坚,后又在孙策、孙权帐下为将。汉建安十三年(208),在赤壁之战中,他建议用火攻,并以诈降计,乘机纵火,大破曹军。其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作第二次讲话。他说:"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十个指头九个好,一个指头有问题。华者花也,不要只开花不结果实;不要粗而不细,要学张飞粗中有细;要看到我们的弱点、缺点,以免秋后达不到指标的要求。"(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342页。)

  1958年6月7日下午3时,陈毅率黄镇和另外几位回国的大使,一同来到中南海游泳池。池水和天空一样蓝。毛泽东出水后,披上浴衣,向池边的藤椅走去。他招呼大使们入座,递一支烟给陈毅。陈毅摆摆手:"我戒了。"毛泽东笑着把烟放在嘴上,说:"还是你有决心,我戒不了。"毛泽东伸手划开眼前淡薄的烟雾,十分沉着地望着变成许多不规律的烟雾在慢慢挥发,随便谈了起来。

  在说到外交上也要破除迷信时,毛泽东便开始了他擅长的"古为今用":"人太稳了不好,野一点好。子路是个野人,孔夫子离不开他。因为他有'打手'的作用。孔子自从得了子路,就比较平静了些,当然不是压服的办法。"

  毛泽东兴致极高,掐灭了一支烟,又点上一支。他对多少有点吃惊的外交官们继续发挥自己的思想:"三国时关、张开始因孔明年轻不服气,刘劝说也不行,没封他官,因封大封小都不好。后派孔明到东吴办了一件大事,回来后才封为军师。东吴程普是老将,但叫周瑜挂帅,打了赤壁之战的大胜利。""自古以来多是年轻的代替老的。"毛泽东说了一句总结性的话。(尹家民:《将军不辱使命》,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页。)

  子路,即仲由(公元前542~前480),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主要门生之一。他为人刚直、鲁莽,有勇力。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曹公败于赤壁,引军还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诸葛亮担任的所谓"军师",乃《三国演义》所称,不见于史传。

  1958年9月21日,毛泽东在由南京赴上海、杭州的火车途中,同行的有民主人士张治中和时任公安部长的罗瑞卿。据张治中日记:

  在去杭州的火车上,我和罗部长到主席的车厢去,主席手上拿着一本《三国志》在看。主席说:"《三国志》不错,看起来很有意思。"我想起在武汉某次晚会上听到的相声《歪批三国》,就从这里打开了话匣子。主席想起这个相声就大笑:"编相声的人对《三国演义》是相当的熟。他们说《三国演义》中三件奇怪的事,指出诸葛亮一年四季不管冷热,手上都拿把羽毛扇,真好笑。"由此谈到陈寿,谈到周瑜、鲁肃、曹操、刘备、孙权,和对曹操、刘备的评价;接着又谈到赤壁之战;谈到刘备入川,干部少而弱,南方干部多,北方干部太少;谈到曹操并不姓曹,关羽并不姓关。

  后来又谈到《三国志》里的周瑜、鲁肃、吕蒙合传。主席告诉我们:"这个合传特别是吕蒙部分不可不看。吕蒙是行伍出身,以后孙权劝他念书,做了东吴的统帅。"然后他又说:"我们现在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以后才受到教育的,他们不可不看《吕蒙传》。"罗部长列举许多高级军官都是行伍出身的。我提到陆逊,主席就说:"最初陆逊是吕蒙手下的一个中级军官,以后继吕蒙当了统帅。……关羽攻曹军手上的樊城,吕蒙用计骗关羽把全军开到前方,然后轻骑疾趋南郡(今宜昌),南郡太守糜芳投降。关羽将士的家眷留在南郡。吕蒙进城后做得很好,对他们不但不加损害,还特加照顾,对年老的慰问,对疾病的给医药,对饥寒的给衣服粮食,对关羽的财产丝毫不动,对关羽派来的人很优待,使他和将士家属相会,结果起了很大的作用。关羽的将士知道了,军心涣散,士无斗志,使得关羽不得不败走麦城。"
 主席还谈到陆逊的儿子陆抗,孙子陆机、陆云,这两兄弟在晋代是有名的文学家。他又说:"陆机的《文赋》是有名的,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只是写得冗长些,能压缩一半就好。陆机写文赋时很年轻,才20岁吧。"我说我没有读过《文赋》。主席说:"范文澜也没看过,我曾告诉他看了。"(张治中、余湛邦:《张治中与毛泽东--随从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日记》,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2页。)

  据余湛邦回忆:在武汉军区举办的晚会上,著名相声演员连阔成演出了《歪批三国》,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插科打诨,引人入胜。他谈到《三国演义》中有三件怪事,其中一件是诸葛亮不管春夏秋冬,不分天热天冷,在家在外,手里都拿着一把鹅毛羽扇。然后引出诸葛亮和黄承彦女儿的恋爱故事。描写他们两人都是军事政治全才,上精天文,下通地理,古今战史、奇门遁甲、经史子集、三教九流,无所不精。说是黄氏女把这渊博的学问都写在这羽扇上,因此诸葛亮爱不释手,一遇到疑难,只要翻扇一看,一切精确答案能马上找到,所以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都是这位黄氏女贤内助的功劳。大家一听,都知道是编的,但编得入情入理,引人入胜,因此都感到津津有味。诸葛亮手拿羽扇,这是千千万万人都看到的,但都没想到为什么。经相声演员点出,都不禁哑然失笑。第二天,张治中到毛泽东住处,毛还津津乐道地说:"看来,这些演员对《三国演义》是读透了的,所以能够娓娓而谈,惟肖惟妙,情节曲折,群众喜怒哀乐随之。"(同上,第162页。)

  吕蒙(178~219),字子明,东吴将领,勇而有谋。他后代鲁肃领兵,袭取荆州。不久他病死。吕蒙少年就投军,没有读过多少书,当了将军后,努力学习兵法和历史书。他常能提出很好的看法,由此人们称他是"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吴下阿蒙"后来便比喻一个人进步很大,今非昔比。

  "吕蒙取南郡",见《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南郡,为汉荆州六郡之一,治所在今湖北宜昌附近。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晋太康十年(290),他集合三国的官私著作,撰《三国志》65卷,以纪传体例分记魏、蜀、吴三国史事。因文笔简练、叙事明了,他被时人誉为良史之材。

  陆逊(183~245),字伯言,吴国名将。他曾与吕蒙合计取荆州,后代吕蒙为将。吴黄武元年(222)他出任大都督,率吴军在彝陵用火攻大败蜀军。

  糜芳,原系刘备部将,后任南郡太守。降吴后,他授将军,后不详。

  陆抗(226~274),陆逊之子,继承了父亲的优良品质,东吴后期将领。

  陆机(261~303),陆抗第四子;陆云(?~303),陆抗第五子。陆抗死后,陆机、陆云与兄陆晏等分领父兵。吴亡,隐居,后至洛阳做官。他俩都是著名的文学家。


  又一本书中说,三国时代的名将吕蒙,《三国志》的作者在评价他时引用了孙权的话:"吕蒙勇而有谋。"毛泽东十分赞赏这个评价,在这6个字旁加了密密的红圈。一个将领,既要做到有勇,又要做到有谋,是极其难得的。(高梁红主编:《毛泽东重视的历史人物》,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1959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庐山,就人民公社等事情说:"你说我不放大炮吗?我也放了三个:一个人民公社,一个大炼钢铁,一个总路线。彭德怀同志讲的,张飞粗中有细,他说他粗中无细。我说我也是张飞,粗中有点细。我讲公社集体所有制,到全民所有制要有个过程。当然那个过程,现在看起来,可能过于短了一点,我讲大体两个五年计划。"(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1959年7月3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扩大会上说:"人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不可能如同孔明那样,事先安排定锦囊妙计。"(同上。)

  "锦囊妙计",现比喻预先制订的、到一定时候再拿出来的好计策。见《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1959年8月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就政治挂帅和军委工作批评彭德怀说:"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参加中央的会,等于没参加。周瑜是政治家,程普开始不顾从,他是老将军,同当右军都督。你为何不能容纳这些元帅,无非乱中求治,没有周瑜那种气概,年龄比周瑜大,经验也多。其他元帅经验不见得比你多,也没有程普那么老。元帅团结在自己周围,疙瘩解开。"(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页。)

  1964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指出:"现在必须提拔青年干部。赤壁之战,群英会,诸葛亮那时27岁,孙权也是27岁。孙策起事时只有十七八岁。周瑜死时才不过36岁,那时也不过30岁左右。鲁肃40岁,曹操53岁。事实上,年轻人打败了老年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社会科学论坛》,1995年第1期。)

  1965年1月23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又说:"看起来还是年轻人行。群英会上的英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人,诸葛亮当时才27岁。孙策初干事时,不到20岁。孙权更小。"(同上。)

  1971年9月10日,毛泽东的专列在靠近绍兴的一条专线上,他与浙江省党政军负责人南萍、陈励耘、白宗善作了谈话。这次谈话,讲了庐山九届二中全会的问题、党的历史上几次路线斗争的问题、军队干部的团结问题、战略问题等。谈话中,毛主席还说:不要带了几个兵就翘尾巴,就不得了啦!打掉一条军舰就翘尾巴,我不赞成,有什么了不起。三国关云长这个将军,既看不起孙权,也看不起诸葛亮,直到麦城失败。毛泽东在这次谈话中,再次批评了林彪、黄永胜。〔汪东兴:《毛主席在粉碎林彪反革命政变阴谋的日子里》,见《中共党史资料》(第49辑),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
 1975年5月3日,毛泽东召集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开会。很长时间,毛泽东都没有召集政治局会议了。毛泽东在外地休养了10个月,刚刚回到北京。在会议最后快结束时,毛泽东对自己所作《水调歌头·游泳》一词的前两句作了解释:"我说才饮长沙水,就是白沙井的水。武昌鱼不是今天的武昌,是古代的武昌,在现在的武昌到大冶之间,叫什么县我忘了,那个地方出鳊鱼。所以我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孙权后来搬到南京,把武昌的木材下运南京,孙权是个能干的人。"

  毛泽东念了辛稼轩的一首《南乡子》中的两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当今惜无孙仲谋。"他指着叶剑英说:"他看不起吴法宪。刘是刘震,曹是曹里怀,就是说吴法宪不行。"毛泽东让叶剑英念这首《南乡子》。叶剑英随口念道:"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毛泽东很高兴,对大家说:"此人有文化。"他指的是叶剑英,并且又重复了一遍刚才念过的这首词中的那两句,以及吴法宪不行,曹、刘为谁的话。(贾思楠:《毛泽东人际交往实录》,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51~352页。)

  "古代的武昌",即今湖北鄂城,三国时期称武昌,一度曾为吴国的都城。

  华佗"读的是几年制?"

  傅连暲长期负责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的保健工作。1934年秋,毛泽东在江西于都突然病倒,持续高烧,病情严重。当时正值第五次反"围剿"的紧急关头,毛泽东肩负着调查突围路线的重任。谢觉哉、张闻天急电召傅连暲赶赴于都。经傅连暲详细了解病情,确诊为恶性疟疾,随即千方百计抢救治疗,使毛泽东得以迅速痊愈。事后,毛泽东半开玩笑地对身边的同志说:"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有个医生叫华佗吗?"接着,他讲了华佗的故事,讲完了又说:"我们现在也有华佗,傅医生就是华佗。"(徐富俊等:《英武满华堂--毛泽东和他的将军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又见,边齐:《傅连暲与卫生保健工作》,《人民日报》,1994年12月18日。)

  华佗(?~208),字元化,东汉医学家,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与曹操同乡。他是麻醉术的发明者,尤擅长外科,被誉为"神医",后为曹操所杀。《三国志·魏书》有《华佗传》,记述他的医术高明甚详,华佗由此千百年来被民间奉为中国古代医生的代表。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1935年前后,毛泽东刚到陕北时,对"抗大"(即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的学习抓得很紧。他常说:"要当先生,必须先当学生。"记得在一次校务办公会议上,他对大家讲:"我们要来一个读书比赛,看谁读的书多,掌握的知识多。只要是书,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正面的、反面的,大家都可以涉猎。但不能一目十行。三国中那个庞统能一目十行,我是从来不信的,那是神话。读书先是粗读,有个大概的印象;然后是复读,重温一下重要章节,也叫精读。在这个基础上再写点读书笔记,问几个为什么,联系实际思考一下周围的事情。这样才能防止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穰明德:《毛泽东同志要求我们多读书》,见《湖南日报》,1983年12月9日。)
 "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速度很快,而且记忆力、理解力、反应能力也好,过目便能掌握。

  庞统(179~214),字士元,东汉末期襄阳(今属湖北)人。时与诸葛亮齐名,号称"凤雏",被刘备任为军师中郎将。他后从刘备入蜀,在围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时,中流矢死。庞统"一目十行"的故事,不见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出处不详。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

  1952年,毛泽东在武英殿版《二十四史》重刻本的若干列传中作了眉批,其中涉及三国人和事的有多篇。如在《南史·王弘传》中,就其中一段"宋武帝召补镇军咨议参军,以功封华容县五等侯,累迁太尉左长史。从北征,前锋已平洛阳,而未遣九锡。弘衔使还都,讽朝廷。时刘穆之掌留任,而旨乃从北来,穆之愧惧,发病遂卒",批语:"略似荀彧。"(《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90页。)

  荀彧事见《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荀彧系曹操主要谋士之一。他倡导曹操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后任尚书令。汉建安十七年(212),董昭等建议曹操晋爵魏公。他以为做人应该忠诚、谦让,不须过分讲究名禄。曹操知道后很不高兴,南征时,故意留他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还送去空食盒。他知道曹操用意,就自杀了。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

  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与他们进行了亲切交谈。在谈到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时,他说:"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现在要周瑜当团中央委员,大家就不赞成!团中央委员尽选年龄大的,年轻的太少,这行吗?自然不能统统按年龄,还要按能力。"〔《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第700页。〕

  "程普等老将不服",见《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原来程普年长于瑜,今瑜爵居其上,心中不乐,是日乃托病不出"。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吕蒙说:"岂不闻昔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事虽决于瑜,然普自以旧臣而居瑜下,颇不相睦,后因见瑜才,方始敬服。"

  程普(?~215),东汉末期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人。他初随孙坚,后又事孙策、孙权为将。汉建安十三年(208),他与周瑜为左、右都督,破曹操于赤壁。程普与周瑜不睦事,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欧阳修有《朋党论》,其中一段:"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咸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1957年前后,毛泽东先后有批语:称囚禁党人"在献帝以前";"似是而非,汉献、唐昭时,政在权臣,非傀儡皇帝之罪"。(《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93页。)
汉献,汉献帝(181~234),即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189~220年在位,达32年)。他为董卓所立。他先后是董卓、李催、郭汜和曹操所控制的傀儡。汉建安二十五年(220),他为曹丕所逼"禅让"。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唐昭,唐昭宗(867~904),即李晔,在位16年。他先后为宦官和地方军阀李茂贞、朱温等控制。他后为朱温所杀。

  1957年5月18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期间,他问列席的吴冷西(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你看过5月13日的《新民报》没有?报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先锋何在?》,署名林放即赵超构,内容相当尖锐,但文笔比较客气。"随后,毛泽东把当时新闻界已发表的议论归纳为四点,其中第三点是:"记者应当是先锋。'先天下之放而放,先天下之鸣而鸣。'过去出过许多名记者,现在没有,个个都是廖化。"毛泽东说:"《先锋何在?》一文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记者是先锋,这在原则上不能说不对,问题是怎么样的先锋。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说现在没有真正的先锋,个个都是滥竽充数,这恐怕不好说。"毛泽东又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只有相对的新闻自由,不自由的情况依据不同的阶级利害关系而不同。因为有自由,先锋总是要出的,不会只是出廖化。有新闻,就可以出先锋,旧闻也不是不能出先锋。发表《先锋何在?》一文的作者本人就起了先锋的作用。"毛泽东最后说:"现在新闻界议论很多,把教条主义攻一下有好处,不攻一下就只能出廖化,不能出先锋。我们要接受正确的批评,认真改进新闻工作。"(吴冷西:《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33~37页。)

  廖化(191~264),蜀汉官员。据《三国演义》,诸葛亮后期北伐和姜维九伐中原时,多以他充先锋。其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等多处。但《三国志·蜀书·廖化传》等并未有此记述。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就何焯评兖州刺史刘岱为青州黄巾所杀,"光武坚营自守。有出卤掠者,辄击取之,绝其粮道。积月余日,贼食尽,夜遁去。追至馆陶,大破之。此成败之可参质者也。明季与流贼相持者,皆不知此谋,督促出战,遂皆为刘岱之续"。批语:"明末事不能与汉末比。"(《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37页。)

  "青州黄巾",即东汉末年张角兄弟发动的黄巾起义,见《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等多处。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魏书·刘表传》,"天子都许,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治中邓羲谏表,表不听。"裴松之引《汉晋春秋》也称:"表答羲曰:'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大义也,治中独何怪乎?'"批语:"虽绝绍附操,终亦为操所吞。"毛泽东又在同传"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不变",批语:"中立。"(《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41~142页。)
 刘表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魏书·刘表传》。该传述说:刘表"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余,姿貌甚伟"。毛泽东对此批注:"虚有其表。"(孙宝义:《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页。)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陈武传》,内称陈武子陈表善于办事:"时有盗官物者,疑无难士施明。明素壮悍,收考极毒,惟死无辞。廷尉以闻。(孙)权以(陈)表能得健儿之心,诏以明付表,使自以意求其情实。表便破械沐浴,易其衣服,厚设酒食,欢以诱之。明乃首服,具列支党。表以状闻。权奇之,欲全其名,特为赦明,诛戮其党。迁表为无难右部督。"批语:"何不并其党赦之。"(《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59页。)

  陈武,吴国孙权手下著名将领。他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十五回。陈表,陈武之子,少时与诸葛恪等侍孙登(孙权长子)。因父战死,领兵,深得孙权信任。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裴注所引谢承《吴书》,就孙权遣返于禁,"后权与魏和,欲遣(于)禁还归北。(虞)翻复谏曰:'禁败数万众,身为降虏,又不能死。北习军政,得禁必不如所规。还之虽无所损,犹为放盗;不如斩以令三军,示为人臣有二心者。'权不听。群臣送禁,翻谓禁曰:'卿勿谓吴无人,吾谋适不用耳。'禁虽为翻所恶,然犹盛叹翻。魏文帝常为翻设虚坐",批语:"此事翻不如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59页。)

  于禁(?~221),字文则,曹操部将。治军严肃,作战勇敢。汉建安二十四年(219),援樊城,兵败,被逼降关羽,囚于荆州(今湖北江陵)。孙权取荆州,释放回去。于禁被关羽所擒拿一事,见《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虞翻(164~233),字仲翔,东吴大学者。为孙权谋士,因秉性刚直,屡遭贬斥。汉建安二十四年(219),献策取江陵、公安,擒杀关羽。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内称汉建安二十二年(218),"及蒙代(鲁)肃,初至陆口。外倍修恩厚,与羽结好。后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蒙上疏曰:'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病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批语:"《魏志》此时操在汉中,因夏侯渊之败正不得志,闻襄阳围急,东归到洛阳即死,非在居巢也。"(《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58页。)

  "操在汉中",曹操系汉东建安二十四年(220)三月,因夏侯渊败死,所以由长安出斜谷至汉中,在与刘备相持两月后,五月回长安。时因关羽军由南郡(今湖北江陵)北围襄阳,七月,于长安先后派出庞德、于禁援曹仁围军。同月,孙权攻合肥。十月,曹操由长安至洛阳,又派出徐晃军援襄阳;他未去居巢(今安徽桐城南)。翌年正月,孙权斩关羽之首于洛阳。十几天后,曹操病死。
 相关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

  据陶鲁笳回忆:1958年,从第一次郑州会议到上海会议,据我了解,毛主席一直在精读陈寿的《三国志》,并针对当时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讲《三国志》中的许多人物,讲的最多的是曹操和郭嘉。郭嘉是曹操的重要谋臣,毛主席说此人足智多谋,协助曹操南征北战,策谋帷幄,出了许多好主意,值得我们学习。(陶鲁笳:《一个省委书记回忆毛主席》,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曹操手下谋士,以多谋善断著名。官渡之战前,他正确分析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并提出东取吕布然后北击袁绍的战略。建安十二年(207),随曹操北征乌桓,中途病死。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郭嘉传》,见陈寿《三国志》卷十四。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全琮传》所引《江表传》:"(孙)权使子登出征,已出军,次于安乐。群臣莫敢谏。琮密表曰:'古来太子,未尝偏征也。故从曰抚军,守曰监国。今太子东出,非古制也。'"批语:"都是废话。"(《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62页。)

  全琮(?~249),吴国将军,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孙权婿,任卫将军等要职。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见于第九十六回等处。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吕岱传》:"(士)徽闻岱至,果大震怖,不知所出。即率兄弟六人肉袒迎岱,岱皆斩送其道。"批语:"杀降不武。"(《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63页。)

  吕岱(161~256),吴国官员,广陵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在任广州刺史时,杀死意图抗拒的士徽等人。他任大司马、上大将军。其故事在《三国演义》里见于第一百零八回等处。

  1958年11月,毛泽东到河南新乡地区视察,在安阳接见了新乡地县级负责干部。他在和安阳县委书记陈春雨握手时,面带微笑地说:"啊,你是安阳的,安阳是曹操起家的地方啊。曹操这个人懂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还注意疏浚河道,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毛泽东在与温县县委书记李树林谈话时说:"温县是司马懿的故乡。他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伟大领袖谈地名人名》,《中州今古》杂志,1994年第2期。)

  司马懿(179~251),魏国后期重臣,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他和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主持国政。由于理学的影响,他与曹操都被后世定为欺寡侮弱的典型。其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诸葛亮大破魏并,司马懿入寇西蜀》等多处。

  1958年11月2日至10日,毛泽东在郑州,召集由部分中央领导人和部分地方领导人参加的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毛泽东在会议期间说:"三国时候,汉中有个张鲁,曹操把他灭了。他也搞过吃饭不要钱。凡是过路人,在饭铺里头吃饭、吃肉都不要钱,尽肚子吃,这不是吃饭不要钱吗?他不是在整个社会上都搞,而是在饭铺里头搞。他搞了30年,人们都高兴那个制度,那是有种社会主义作风。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由来已久了。"(萧延中:《毛泽东晚年政治伦理观述描》,见《晚年毛泽东》,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张鲁(?~216),东汉末天师道(亦即五斗米道)领袖,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汉末占据汉中(东川),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三原,然后乃行刑"。后被东汉政府任命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汉建安二十年 (215),曹操攻汉中,降;被封阆中侯、镇南将军。曹操灭张鲁,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镇逍遥津》。

  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武汉说,现在人民公社搞的供给制,不是按需分配,而是平均主义。中国农民很早就有平均主义。东汉末年张鲁搞的"太平道",也叫"五斗米道",农民交5斗米入道,就可以天天吃饱饭。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农民空想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同志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这非常危险。北戴河会议规定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的5个条件,哪一条也不能少,缺一条也不能向共产主义过渡。(吴冷西:《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

  孙宝义在其文中写道:毛泽东在专列上读书学习,就是一大特点。这次,他读的这本书是《三国志》。毛泽东抓起书倒翻两页,这是因为他在家刚看过《张鲁传》,现在要重看一遍。三国时期的张鲁,曾在陕西汉中地区建立一个农民政权,在社会制度上实行某种程度的公有公享,各基层组织设置"义舍","义舍"置有"义米义肉","行路者量腹取足",颇有些世界大同的味道。毛泽东对张鲁的这个农民政权,是非常赞赏的。眨眼间,毛泽东重新看清了《张鲁传》。他曾号召人们读《张鲁传》,现在他心潮澎湃,读不下去了。他奋然起身,将书带声带响地掼于办公桌上,大步走到车窗前,凝望近处飞掠而过的树木、村镇,远处向后缓缓旋转一般移动的绿野沃田和辛勤劳作的农民……张鲁只搞了30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孙宝义:《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对其所作部分诗词加了批注。对《水调歌头·游泳》里的"武昌鱼",他的批注是:"三国孙皓一度从京口(镇江)迁都武昌,官僚、绅士、地主及其他富裕阶层不悦,反对迁都,造出口号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那时的扬州人心情如此,现在改变了。武昌鱼是颇有味道的。"(许若石:《毛泽东对其诗词的注释与修改》,《党史文汇》杂志,1993年第12期。)

  孙皓,字元宗,三国时期吴国的最后一位君主,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其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1959年6月,毛泽东和吴冷西谈话,就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说:"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刘备、孙权、袁绍都有这个缺点,曹操就多谋善断。""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要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曹操批评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没有头脑。还批评袁绍有其他缺点,兵多而分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地虽广,粮虽多,完全可为我所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15~216页。)
"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见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全句是:"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1959年7月11日晚,毛泽东在其庐山住处,与周小舟、周惠、李锐谈话。毛泽东说:"58年有些事,我有责任。提倡敢想敢干,'八大'二次会议达到高峰。其中也有些是胡思乱想,唯心主义。因此,不能全怪下面和各个部门。"毛泽东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是诚恳的,"否则的话,人们就会像蒋干一样抱怨:曹营之事,难办得很哪!"在座几位哄堂大笑:"主席,您说得太对了;下面有苦难言,而由您一语道破,太有意思了。"

  在谈话中,秀才们呼吁陈云出来主管经济。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对薄一波说:"在延安的时候,还没有发现陈云同志有'理财治国'的才能。"在上海会议上,毛泽东又说:"有时真理在一个人手里。"意思是指,大跃进以来,在人们头脑普遍发热的情况下,陈云是比较冷静的。

  今天,毛泽东又赞扬了陈云,并讲了曹操"败于赤壁,思念郭嘉"的故事。毛泽东说:"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郭嘉这个人足智多谋,初在袁绍麾下不得施展。他说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就跑到曹操那里。曹操说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可惜中年夭折。曹操大哭。大跃进出点乱子,不要埋怨。否则就是'曹营之事不好办'。或者叫你'欲与共济天下大难'!"毛泽东随即吐出一口烟,专心思索片刻,叹道:"国乱思良将,家贫念贤妻。"(彭程、王芳:《庐山·1959》,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52~55页。)

  "曹操败于赤壁,思念郭嘉",见《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也采用此话。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原出自《史记·魏世家》:"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蒙书《增广贤文》将其改为"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1959年7月17日,毛泽东在庐山找周小舟、周惠、胡乔木、田家英和李锐谈话。在谈到粮食问题和计委工作时,毛泽东又谈到袁绍之多端寡要,好谋无决,不会用将。《曹操传》、《郭嘉传》中对此都有反映。(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2页。)

  袁绍,字本初,东汉末年中原豪强势力之一,后为曹操在官渡大败。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二回。

  1956年前后,毛泽东读《资治通鉴》:"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操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邪?'"(卷六十七,《汉纪》五十九)批语:"观人观大节,略小故。"(《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郿县)人。原系益州牧刘璋新都令,张松之友,后投靠刘备,献策夺取西川。授蜀郡太守,倡议北略汉中。刘备为汉中王后,升尚书令。其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

  1959年4月,党中央在召开上海会议之前,为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毛泽东向全党连续发了四封《党内通信》,反对浮夸风等"左"的倾向。在上海会议上,他引导大家着重议论了多谋善断、留有余地等问题。毛泽东说,希望大家看看《三国志》中的《郭嘉传》。郭嘉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最初在袁绍部下,但他认为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后经荀彧推荐,他成为曹操的重要谋臣,追随左右,运筹帷幄,协助曹操南征北战,擒吕布,破袁绍,北伐乌桓,功绩卓著。郭嘉中年夭折,曹操非常惋惜,称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平定天下,谋功为高"。郭嘉足智多谋,而曹操能够问计于郭嘉等谋臣,听取他们的意见,果断作出决策,这说明他是一个知人善用、多谋善断的人物。毛泽东介绍大家看《郭嘉传》,意思是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做事要多谋。他说,多谋善断,这句话重点在"谋"字上。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要与各方面去商量,反对少谋武断。商量又少,又武断,那事情就办不好。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谋的目的就是为了断。他还说:要当机立断,不要优柔寡断。应当根据形势的变化来改变我们的工作计划。反对党内一些不良倾向,也要当机立断。这在今天也仍然可以给我们以启示。(薄一波:《崇拜和怀念--回忆毛泽东同志》,见《领袖·元帅·战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二版。)

  1959年仲夏,毛泽东视察途经浙江,下榻西湖畔的刘庄宾馆。他像往常一样,每日办公到次日凌晨,上午睡一会儿觉,下午起床后散步、读书、读英语、阅批文件。一天,毛泽东读完英语后,和秘书林克谈话讨论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郭嘉。当时,毛泽东正在读《后汉书》、《曹操传》、《郭嘉传》。谈话时,毛泽东要林克研究历史。他介绍说:"《后汉书》、《曹操传》、《郭嘉传》等史书,值得读一读。"并当即送给林克一本范晔的《后汉书》。

  讲到郭嘉时,毛泽东说:"曹操有个参谋叫郭嘉,是个河南人,初投袁绍,他批评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袁绍这个人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没有决心,不果断,结果兵败于官渡。所以有谋还要善断。"毛泽东扬了扬手,又说道:"后来荀彧把郭嘉推荐给曹操,郭嘉足智多谋,协助曹操南征北战,擒吕布,破袁绍,北伐乌桓,平定天下,深得曹操器重。"

  毛泽东一边抽烟,一边继续与林克交谈。毛泽东引用唐朝医学家孙思邈的话,说:"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接着又引用曹操批评袁绍的话说:"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景升父子皆豚犬",景升父子指东汉末期刘表、刘琮父子。刘表,字景升,《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历》称:"(孙)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曹操)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此句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

  据毛泽东晚年的保健医生徐涛回忆:毛泽东的自由体操是自编的,在散步中边走边做。我把它称为"毛式体操"。在散步时,他缓缓地行走,深呼吸,摇头晃脑,活动头颈部;有时屈伸肘腕关节,双肩一前一后,交替转动;同时也做腰部旋转扭动,比扭秧歌的动作还要有趣。这套动作,他常在独自散步又无旁人时练习。做操时的他,与平时严肃、庄重的毛泽东,完全判若两人。

  有一次,我跟他散步,他对我说:"三国时有个名医叫华佗,给曹操治过病。他学老虎、学熊、学猴子、学鹿、学飞鸟的动作,编了《五禽戏》。这你应该知道吧?我看不错,是很好的健身运动。这都是仿生运动。人们有很多运动都是从动物那里学来的,其实也是动物学动物。中国有螳螂拳、猴拳。你游泳的那蛙式,不就是从青蛙那里学来的吗?"我想,他年轻时一定看过许多古代养生书籍,参考了"八段锦"、"五禽戏"等,才编的这套"自由体操"。(徐涛:《毛主席怎样自我保健》,《中国档案报》,1996年12月26日。)

  1972年,当时社会上都知道毛泽东的三句话:"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很明显,这和《明史·朱升传》中的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有联系的。关于《吕蒙传》,据说毛泽东在谈到《吕蒙传》等《三国志》列传时,曾说过"文化不高的也可学文化",并举了东吴大将吕蒙的例子。《吕蒙传》注文中说,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注引《江表传》)。显然,毛泽东是借吕蒙读书一事勉励高级干部要重视文化学习。

  刘修明还说,有关《三国志》,还有"1973年2月7日布置注释的史传,有《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三国志·魏书·张郃传》、《旧唐书·李·传》,三篇史传合订一册,5月1日完成,上送15份"。(刘修明:《序言》,《毛泽东晚年过眼诗文集》(上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张辽(167~222)、张郃(?~231),都是汉末三国时期曹操麾下名将。张辽原是吕布部将,吕布败后降曹;张郃原是袁绍部将,官渡之战时降曹。两人均受到曹操信任和重用。张辽"吕布败后降曹",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1975年8月,毛泽东读《晋书》第三十四卷《羊祜传》、《杜预传》。(《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羊祜(221~278)、杜预(222~284),都是西晋大臣。羊祜曾镇守襄阳10年,定伐吴之策,未成,临死前推荐杜预继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晋太康元年(280),杜预统诸路军伐吴,完成统一大业。相关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
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李林达:《情满西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