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王者国语下载:史上最火的“赝品”之一 辨识真假“宣德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17:49
史上最火的“赝品”之一 辨识真假“宣德炉”

     《焚香问器》一文引起一位市民对其"传家宝"的浓厚兴趣。"我家祖传了一只铜炉,底款上有’大明宣德年制’。"家住沙溪镇的阿宝告诉记者。

    这消息让听者不禁心念一动。在收藏界,宣德炉非比寻常。它来头不小,乃明朝宣德年间,由皇帝亲自下令、宫廷官员主持创制并烧造的一批质地优良的铜质焚香炉。然而,宣德炉的传世量也是少之又少,且它同时又被民间、后世仿制无数,历经劫难。以致它成为史上最火的"赝品"之一,当前要想寻得一只真正的宣德炉,宛如大海捞针。

    在本报记者的牵线下,阿宝带着他的"传家宝"与本地收藏家杨杰祥与余乃刚先生见了面。藏家一见此炉,便指出:"这是一件清代的仿制品。"然而,虽然阿宝没有得"宝",却依然感觉收获不小,因为,在"鉴宝"的过程中,他对先辈留下来的这份"财产",多了一层文化的认知。

    包浆触感平滑阿宝感言:

    玩收藏的人知识面很广,真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特别精通历史,宛如一本活字典。我对收藏更感兴趣了,会进一步了解相关收藏知识。

    明宣宗与宣德炉

    据说,洪武三十一年的一天,燕王朱棣做了一个梦:太祖皇帝朱元璋赐他一个象征着权力的大圭,大圭上镌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正当他半梦半醒、回味无穷之际,有人来报皇孙朱瞻基降生了。朱棣心念一动。不久,明太祖去世,朱棣以“清君侧之恶”为名发动靖难,成为永乐皇帝,皇孙朱瞻基深受宠爱,其父朱高炽也因他被册立为皇太子。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瞻基即位,改元宣德。他就是被后世誉为“太平天子”、“守成之君”的明宣宗,明朝“永宣盛世”的开创人。

    盛世之下,宣宗的生活充满情趣,颇具艺术修养的他热爱书画、喜斗蟋蟀。宣德三年(1428年)初,暹罗国(今泰国)进贡的数万斤精美“风磨铜”触动了他改善郊坛、太庙及内廷之鼎彝陈设的想法。在此前的几千年里,中国的鼎器多以青铜铸造,少有如此黄金般的光泽。

    一道旨令使工部、礼部等官员忙碌起来。他们翻查史籍记载、研究宫中所藏,最后选定出29种典雅样式,皇帝亲自审定了117种图谱,包括鼎、炉、鹤、鬲、簋等器物。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等人奉命督办,铸造了一批精美绝伦的鼎彝。有记载称,除去乐器,兵器等,真正算是“宣炉”者有一万八千件。除御用外,明宣宗也将其分赐给诸王、臣子,以及京内各郊庙祭坛、各地著名寺院,但不过几千件。

    但因种种原因,许多宣德炉后来散落或遭到销毁,加之后世出现大量的“宣德炉”仿制品,以致如今真正的“宣德炉”确是寥若星辰。

    真假“宣德炉”

    根据中国农业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贾文忠的《话说“宣德炉”》,宣炉的形制多为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耳或腹部置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取上等材质、以失蜡法铸造的它外表光滑细腻、内蕴奇光,如女子鲜嫩的肌肤。宣炉色皮的种类大约有三十种,仅斑色就有仿宋烧斑色、仿古青绿色、朱砂斑、黑漆古斑、葡萄斑不等,皮色更是丰富,呈枣红色、猪肝色、甘蔗红、海棠红、桑椹色、石榴皮色、茄皮紫、杏黄色、蜡茶色、粟壳色、棠梨色、秋白梨色、骆色、褐色、藏金色、绿色、鹦羽绿、秋葵花色、茶叶末色、蟹壳青、水银古色、鸡皮色等多种。

    以阳文铸写的铭款是许多玩家辨识真假宣德炉的凭据之一。它们的位置大多在炉外底正中央,也有一些在炉前的口沿下居中处,或几炉一侧,在内底正中的非常罕见。据说该字体分小篆和欧阳询体楷书两种。虽然,并非所有落款为“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就是为宣德皇帝所铸炉,但可能出于对皇帝的尊敬,根据中国文字书写中的讳省习惯“德”字中“心”上一横笔常被省略。

    再说阿宝的“宣德炉”,它口径11cm、高7.5cm、重约850克,唇外卷、束颈、鼓腹,腹下收敛,圈足,两旁铸有做工细腻的兽面铺首(此纹样盛行于浪漫主义的汉代,它起源于史前人们对兽类的崇拜,被赋予了驱妖避邪吉祥寓意。其造型常常嘴中含环,如今仍可见于门环装饰中),底有“大明宣德年制”的楷书。它整体造型饱满,手感厚重,包浆触感平滑,炉内可见自然氧化而成的斑驳铜锈。仔细端详那底款的“德”字,果然也有那笔特别的省略。

    然而,两位藏家一眼扫过,便认为它是晚清“宣德炉”的民间仿品。

    他们认为,从底款字体看,它给人感觉略为平庸呆滞,倾向中规中矩的清朝书法,欠缺明代书法的灵动之气。同时,从器形看,此物厚重敦实。有藏家认为,在同类器物中比较,年代越早的器形越扁,愈发近似于“按(广东音)扁橘”的形态,但此物“身材”给人感觉相对舒展,可见是后期作品。

    “不过,此物胜在包浆平滑厚润,也算是清仿品中的一件民间精品。不过,这可是祖传下来的香炉,可不能把它给卖了。”收藏家们的幽默解释引得在座开怀而笑。来源:中山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