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注册查询:[转载]让教育拥有生命的温度——探寻高效课堂的密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47:12
(原文地址:让教育拥有生命的温度——探寻高效课堂的密码作者:李炳亭

    在新课改走过十年历程的节点上回顾过往,一个不断被追问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真正高效?
    全国各地都在探索高效课堂的建设,试图能找到一个支点,撬动问题巨石,突破高效课堂建设的瓶颈。然而记者通过数月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和教学管理者在探索这一路径的过程中,过于关注课堂的技巧和模式,没有真正参透新课改的理念,导致误入忽视生命自然成长规律的歧途。
   新课改是要通过对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转变,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出真正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生命,这种转变必然带动课堂价值追求的质变。也因此,高效课堂的建设必须围绕人的发展,必须尊重孩子的天性,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让师生共享美好人生。
    余文森教授提出了衡量课堂效率的三个维度:宽度(教育广度)、深度(学科厚度)、温度(人文温度)。他认为,学科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情感和心灵世界的加温,只会让学生变得越来越冷漠。因此强调要在挖掘并赋予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课堂的人性化、情感化、态度化、品格化,从而使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联系统一起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尊重生命自然成长的规律,给生命以温度,让师生的心灵都能在课堂上体会到温暖,找到归宿,这应该是课堂高效的旨要所在。
    本期,我们关注高效课堂的建设,希望通过记者的观察思考和教育一线的名师及专家的实践探索,能对正走在高效课堂路上的老师们有所启发。


                  从“知识”到“生命”的回归——高效课堂的内涵剖析
                                   本刊记者/朱亚娟
    优秀的教育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变得更优秀。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以人为本,以学为本,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着力建设高效课堂,让每个孩子都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把自然人打造成合格的社会人,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原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现任全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长的冯恩洪先生在日前教育论坛上的这段讲话引起大家的共鸣。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课堂在学校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只有打造高效课堂,让教育从关注知识转变到关注生命,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稳步向纵深发展。

 

现状:从分析思考到实施突围

“知识本位”与“教学相长”的距离
    记者多次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发现:在一些农村学校,“满堂灌”依然在唱主角。学生坐在教室里,眼睛盯着黑板,心思却在无边无际的遐想中遨游,完全成为了课堂的局外人;教师则以“主人”的身份掌控课堂,满腔激情地唱着“独角戏”。这样的课堂,教师讲得自我陶醉,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讲得豪情满怀,学生听得索然无味。
    在那些低效甚至负效的课堂上,教师把教材、教辅、教案视为宝典,围绕重点、难点、易错点亦步亦趋、照本宣科,这样的课堂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种课堂教学的引导之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死记硬背的现象,学生的终身发展就无从谈起。
    “课堂一旦堕落为‘知识本位’,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便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唯有敢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经历’‘经验’,学习的过程才会充满生命的律动,并因这样的律动而激发出师生的情感,又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李炳亭如是说。
    在与一些专家进行交流时,他们对这种“知识本位”的低效课堂普遍甚为担忧。原国家副总督学、现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在谈及此时说道:“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由课堂来决定。《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中国的教育过于强调尊师,太少鼓励质疑;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太少鼓励创新。这正是我们培养不出大批创新人才的原因,所以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原山东省兖州一中校长杜金山对此进行过形象的剖析,他认为在低效课堂中,教师提着一桶水,学生每人手里有一只空碗,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桶中的水倒到学生碗里,毫无创意地做“二传手”,等多年的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带着一只空桶和满身疲惫离去,学生呢,碗里装满的只是教师倒给的水,不会进行加工和创新。而在高效的课堂中,教师是一个装满茅台酒的坛子,学生手里都有一只杯子,与之前不同的是,这只杯子不是空的,已盛了些酒,有二锅头,有五粮液……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举杯同饮,相互碰撞,这个过程中会有交融,会有争辩,也会有创新,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从“知识本位”到“教学相长”,这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课堂教学改革行进的速度决定了这个历程的长短。课堂教学应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完善,摆脱“知识本位”的桎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共同去探究和发展,逐渐缩短与“教学相长”的距离。
“理念先行”与“行动滞后”的困惑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目前的大多课堂都已经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有了一些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然而,“理念先行”与“行动滞后”始终困扰着新课改的推进。
    自2006年刮起“杜郎口旋风”之后,一时间,杜郎口成为最火暴的名校。全中国的学校都蜂拥至杜郎口学习,希望能从杜郎口找到一种方法和途径,实现突围,以此来推动学校发展。
事实上,任何一种成功都有促成其“生长”的土壤。“桔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正是这样一个道理。对于新课改倡导的理念,大多教师都已耳熟能详,却迟迟不行动,或者仅是照搬模式的“假行动”,这样只关注外在的方法和途径,不去探究改革的实质,注定都会失败。
    在河南某县一所小学听课时,记者深有感触。教师的确不再“满堂灌”了,但却退居二线观看学生表演;教材的确不再被视为宝典了,取而代之的却是布满习题的“导学案”,而教材上与生活结合紧密的应用实例却被束之高阁;课堂气氛的确活跃了,但却成了少数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为了严格遵循学来的教学模式,教师多次强硬地打断学生的提问,以便留几分钟进行反馈小结。看上去8人一组的合作探究,其实只是用来营造“合作”氛围而已,孩子们多数时间只是在各顾各地独学。
    这样的课堂在全国也很有代表性。某些公开课、观摩课为了制造课堂紧张热烈的气氛,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刻意地让学生展示,却没有关注学生内在的需求,没有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不是人性化的课堂,而是一个作秀的场所。
    江苏省张家港市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的校长徐翔认为:“现在的课堂确实存在照搬照抄模式的现象,这与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严重背离的。严格地说,模式是要不得的,不是从尊重学生生命来考虑的教育都是非人本的、非自由的。然而,依据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有一定发展空间的。就像我们刚开始写字时要用‘米’字格或‘田’字格的纸一样,需要有这样一个方框或者范式来约束的过程,但是,大家都知道,真正的书法是不需要任何框框的。”
    我们不缺理念,缺的是自主的探索和行动。引用教学模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学情,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其本土化。否则,如果只是空谈理念,或者生搬硬套模式,那么,这将与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初衷完全背离、完全脱节。
    有专家指出,课程改革方案在理论上的自我论证,在价值观上的自我肯定,导致它缺少技术层面的考虑与支撑;课堂教学在方法上的自我完善,在过程上的自我安慰,导致课堂教学缺少目标层面的思考与引领,这是目前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脱节的主要原因。 

 

探索:从关注知识到尊重生命

以学评教——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一切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手段都必须指向于学生,归依于学生,服务于以学生为核心、以能力提升为旨归、以尊重情感体验为前提的学。离开了学,任何的教都没有意义。
    因此,必须“以学评教”,以学生的学来审视、考查课堂,以学生的学来检验教师的教、转变教师的教,以此促进课堂“学习生态”的形成,变传统教学的“惟教”和“惟师”为高效课堂的“惟学”和“惟生”,亦即重建以“惟学”为本的教学关系和“惟生”为本的师生关系。
只有以学生的学来评判课堂,我们才能找到课堂的症结所在,才能真正探索课堂的内涵,找到解放课堂的源头活水。
    李炳亭认为,什么知识都是教不会的,只有“学”才能会。他以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证明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不认字的老太太想学打麻将,那么按教学的理论来讲,需要语文老师给老太太补拼音、补习繁体字,数学老师教加减法知识,校长还要开设财会课,同时还要请专家做“麻将技法20讲”的报告。这样下来,需四年的“本科”时间才能教完。结果很可能是,老太太还没学完就累死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找三个老头儿陪着她练习,只需一个下午,保管老太太学会。
    “学会打麻将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只需让打麻将发生在老太太身上。而课堂也是如此,高效的课堂也很简单,一个秘诀就是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李炳亭说。
     对此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也高度赞同:“人只对自己的东西,或者是自己曾经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东西才会怀有喜爱之情。要让我们的课堂高效,必须让学生参与课堂。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越深,他对课堂的喜欢程度就越大,同时还要让学生意识到课堂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学生对课堂的主人翁意识越浓,他对课堂的热爱程度就越大,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高效。”
因需施教 ——实现“教”和“学”的无缝对接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必然是在深入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借鉴外来的模式,一定要使其本土化,只有结合学情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活跃课堂,为学生所接受。
    依据学情调查来因需施教,这样才能在课堂上避免教师做无用功,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无缝对接,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如果学生对某部分知识的理解只能达到40%,那么教师的“教”就得从41%的部分讲起,这样可以避免课堂上的重复啰嗦,既节省时间,又能及时实施空白覆盖,不会出现“断带”现象。
    徐翔认为:“因需施教需要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来进行。我认为课前的学习不叫预习,而叫自学,从接触文本那一刻起,学习就已经开始了。自学之后是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就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因需施教。”
    尉氏县蔡庄镇刘庄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王新如告诉记者:“老师依据课前学习掌握情况来引导大家学习,对大家都懂的,老师不讲;对一部分同学不懂的,老师进行启发引导;对绝大多数同学都不懂的,老师进行重点讲解。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让我们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进步。”
武陟县实验中学教研室主任范通战在探索高效课堂时,借鉴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沁阳永威学校的优秀经验,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研究,抛弃浮躁的表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形成了自己的“一点两步四环节活动式训练课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完善,不仅切实实施因需施教,改善了课堂的氛围,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范通战告诉记者,他从不让学生预习,也从不使用导学案,而是让学生阅读文本,然后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只要学生一做、一说、一反馈,那么,他会不会、会多少,就完全呈现在师生面前了。当问题凸现之时,正是教师展开有效教学的节点,同时也是实现“教”和“学”对接的关键点。
    因需施教,是落实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范通战认为,因需施教除了要考虑学生知识上的需求外,还要考虑其情感、心理、志趣等多元化的需求。
    武陟县教研室主任马汉君的观点与此不谋而合:“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某种知识,获得技能,培养习惯,进行创新,这个前提是学生必须想学、会学。要让学生想学,必须先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高效的课堂是充分了解学情的课堂,是学生面对未知,探究热情高涨的课堂,是学生能感受到幸福,教师能体会到成就的课堂。”
“活”“实”结合——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
    教学过程并不是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完成的,有许多内容是随时生成的。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会有许多难以预料的“凝滞”存在,或许是学生频繁的提问,或许学生之间的碰撞,或许是课堂临时发生的一个小摩擦,这些都可能成为阻止课堂顺利推进的障碍,但是,老师,请您这时候一定不要只为实现教学目标而粗暴地打断学生,如果您能关注这些“凝滞”,真正为学生着想,和学生一起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比仅仅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强上几百倍。
    高效课堂时而凝滞,时而流畅,也可以说是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一体。山东省兖州一中的语文教研组长李平对此有详解:“动,在生,有动身、动心(脑)和动情三个层次;在师,不仅有预设,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是生成;在师生共同体,课堂还必须有充分的互动。教学变‘交’学,教学一体化,师生一体化,发展一体化。”
    高效课堂追求生命的多样性、教育内涵的丰富性,体现在教学形态上要“活”,体现在教学要求上要“实”,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上应该是“活”中有“实”,“实”中有“活”。这就需要老师在课下不断思考、积累,在课堂上不断改进、提升,做到收放自如,一切以学生为本,尊重生命自由成长的天性,为培养人格更健全的学生个体而不懈努力。
    南召县现代中学教师李纳新用“冰山理论”来解释课堂这种传承关系:“课堂上的‘火’熊熊燃烧,正如海面上1/8的冰山,它离不开冰冷海面下那7/8的冰山,高效课堂7/8的冰山就是教师大量的积累和思考。”
    郭振有在日前的会议上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说:“我们的教育不是以分为本的教育,也不是以校长为本,而是以人为本,以每一个学生为本,以全校师生的发展为本。同样体现在课堂上,也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主。”
   依照课堂教学的目标,课堂要实现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就需要让学生实现从学会知识到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的转变。归根结底,课堂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服务,以人为本,让学生主动学、乐于学。
    课堂,不仅仅是教学的场所,更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课堂必须回到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上,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只有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孩子天性的尊重,这样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才是真正人性化的课堂。

 

理想课堂:从知识超市到精神园地

 知识超市——让孩子都能找到适合的教育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是让有差异的学生忍受听不懂的、统一标准的教育,还是让所有的学生都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教育就是要实现从让学生忍受标准的教育到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的转变。服务于中国的教育不应该是某个特定形式的教育,中国要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口强国的转变,核心是让每个孩子都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冯恩洪先生的这段话引人深思。
    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种对于工具价值的过分关注,严重地破坏了人的内在自然,从而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而课改已经看到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乃是内在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中的,必须坚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人格。可是,我们发现,尽管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年,如今的课堂在关注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上还存在着差距。
    面对个性各异的学生,许多学校提供的依然是无差异的标准教育,结果导致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这样课堂的气氛就不会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完全调动起来。
    许昌市某高中的学生李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在班里是属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上几何课时,我仿佛进入了迷宫,对老师讲的内容,我一点儿都听不懂。但我喜欢短跑,喜欢那种冲刺的感觉,可是我们的体育课太少,我无法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课程,常常是人在教室心在外,这让我很郁闷,也很痛苦。”
    教育社会学指出,人不仅是有差异的,而且还是有感情、有潜能的,教育应尊重人的个性差异,挖掘学生的潜能,并发挥到极致。要真正从行动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就应该依据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提供丰富多彩、深浅不一的教育,把课堂变成一个知识的超市,让学生各取所需。
   “教育应该体现出对学生和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权、自主性,体现在课堂上,就要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义性,琳琅满目、各取所需,谓之知识超市。”李炳亭如此解释。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班级人数不超过30人时,教师很容易关注学生个体。但是当一个班级学生人数超过30人时,教师的注意中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变为对班级的控制,他更多关注的是集体,而非个人。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班级很多人数都在50人以上,甚至有80人的班级存在。
    面对这样的现状,上海市建平中学建立了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制度,每个行政班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不同学科的不同学习程度自愿选择教学班。如在102教室的门口,你会看到,门牌上还挂着数A班、英C班、语B班。一个教室可以出现不同的教学班,这是学生根据自身差异选择适合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学生对自愿选择的适合自身学习水平的教学班兴趣大增,自然也会全身心地投入。
    冯恩洪在谈到适合教育时说,要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教育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问题的关键是,你是否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是否给有差异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多关注课堂中听不懂的孩子,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和教法。
      师生共享——让课堂成为精神园地
    新课改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强调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既然是交往的过程,就应该人人参与,也就是说教师将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真正与学生平等对话。
    毋庸置疑,我们今天的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是教师讲、学生记的单向传输,不再是让教师从“一桶水”往“一碗水”倾倒的简单行为,学生也不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已不能只传授已知的知识,还要与学生一同了解未知的知识。教师一次充电、终身放电的时代早已结束,不仅自己先要拥有一桶水,更要成为“自来水”和带领学生寻找水源的人。这些改变都在说明,理想的课堂必须是师生共享、共同成长的课堂。
    山东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说:“学生坐在座位上时,会走神,会做小动作,一旦站在讲台上成为聚焦人物时,他就会因在乎自己的表现而全神贯注。理想的课堂应是每个学生都专注于自己的角色,及时展示自己观点的课堂。学生表述观点时,所有的思维都在为自己的观点服务。老师也会因学生的观点受到启发,师生的观点会发生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这样彼此都有收获。这才是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理想课堂。”
    徐翔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对一些名词作了调整,比如对师生上课的那个房间,不叫教室,而叫“学堂”;师生共同面对的那个课本,不叫教材,而叫“学材”或者“文本”;教师最好叫“先生”,因为只是比学生先懂一点儿而已。课堂上不是教师教学,而应该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共同成长。有专家认为,徐翔这种改变教育名词名称的做法,变动的是对教育的本质的认识,是在真正践行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师生共同学习。
    范通战在多年的“一点两步四环节活动式训练课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归真教育,认为教育教学应回归到符合生命、生活及教育教学最本质的规律上来,大力倡导做真教师,行真教育,育真人才。归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教育来完成整个社会人的改造,让人性归真,人品归真,人格归真,人的行为归真,从改变师生的生命状态及生活质量入手,为师生的精彩生命奠基,为师生的幸福生活铺路。
    归真教育的提出让我们的课堂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的自然成长规律,真正关注师生长远的幸福。归真教育以课堂教学为原点,立足课内,面向课外,向学校、家庭、社会多元辐射,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呈现昂扬向上的生命状态,获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综合的实践能力,为其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课堂也需要归真。课堂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新花样,真正需要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教育本质的坚守,即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使其个性和兴趣都得到发展。也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成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成为师生共享的精神园地。

                                           高效课堂尊重生命体验
                                    山东省兖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杜金山
    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和任课教师的区别是:校长先有思想,后有模式,模式是思想的载体;任课老师是先体会模式,在操作和实施这些模式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和感悟现代教育思想。
    山东省兖州一中在2004年开始进行现代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2005年初步形成“三步六段”教学法,2008年开始,又采取“35+10”的课堂分配模式,把课堂上的学习和课下学习结合起来,形成了循环课堂。
    在“三步六段”教学法中,“三步”指课前、课中和课后,“六段”分别指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和课堂小结。
课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编写导学案,学生则在导学案的帮助下进行预习。导学案的编写是对教师学科专业功底的真正考验,而预习则是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的开始,目的是建立学生的认知前提,获取课堂对话的资格。预习的初期同样需要教师的全力引导。认知前提解决得越好,课堂学习的效率越高。
    对一个人来说,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有你善于思考,才能在看到一些现象后进行深思,否则只是充耳不闻、熟视无睹。教师职业同样如此,只有在认真思考过课堂的问题后,你才会真正关注课堂,才会看得见、听得到学生的表情和声音。
    课中不是课堂的全部,只是整个大课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有35分钟的时间。下面我简单剖析一下六个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个阶段应完成的内容。
    高效课堂追求师生的身心合一,不仅可以使学习的效益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师生都可以享受这样的学习过程,优化课堂生态,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发展的乐园。课堂的开放性会使其看起来很“乱”,必须让师生“神”聚。“神”聚在哪里?聚在目标,聚在知识发展的逻辑主线。所以,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申目标、注重目标、强调目标!
    学情调查需要因需定教,解决教和学的衔接以及提高课堂处理问题的针对性。这个步骤主要通过“收”“看”“听”来完成。“收”指上课前老师把学生做的导学案收起来,通过快速浏览,对本班学情有一个初步掌握;“看”指在学生板书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观察,对各组所犯错误,进一步掌握;“听”指在学生进行小组展示交流的时候,进一步了解学生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
    问题汇总,需要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类,这不是提前备课预设好的,而是根据对本班学情的调查而临时生成的。在学生回答问题的间隙,教师不是在简单地进行对错判断,而是在脑海里对问题快速地重组和归类,把学生不懂的问题归纳成几类来进行精讲点拨。
    精讲点拨是“点石成金”,给学生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面对学生在课前认真思考却没有解答出来的问题,教师微微一笑,“一语道破天机”,拨开学生心头的雾霭,把看似深奥的问题进行层层剖析,直至变得简单易懂。这样一个变高深为简易的过程,让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和尊敬之情油然而生,由此奠定了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需要指出的是,在精讲点拨的部分,还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如果有学生已经搞清楚了,那么教师就要适时放权,让学生来讲。说不定学生比教师讲得更易于懂呢!
    当堂检测主要用于消除学生的疑虑。生活中有很多的问题和困难都不是通过考卷来检测的,课堂的成效亦是如此。我们把学生学习的知识分成四个级别:识记、理解、应用和拓展。识记的部分属于必须死记掌握的内容。对于理解部分的内容,就需要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准确表达。仅仅是听懂了,那不叫理解,感同身受才叫真正理解。殊不知,这世界上有多少道理是人人都知道、却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因此,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需要与生命体验结合起来的,只有这样的理解和应用才是真正的学习。课堂深处应该是生命的体验,是感情的迸发。至于拓展,要结合学生的体验,拓展到社会、拓展到现代科技的最前沿。只有这样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才不会与生活隔膜,课堂才能与生命息息相关,才能一步步走向内涵发展,走向对生命和生活的尊重。
    课堂小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会了许多知识,就好比手中捧了一大把的珍珠,如果稍不注意,这些珍珠就会洒落。课堂小结就好比用一条线把一个个珍珠串起来,把知识真正内化到孩子的心里。
    至于课后部分,我们需要做两个反思:学生的反思和教师的反思。学生的反思可以是把不明白的或者错的内容放在纠错本上或者下次的导学案上进行解决,也可求助于同伴及教师来进行解决。求助于同伴解决更好,解决的过程同时也是合作探究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很有帮助。
    教师的反思是必要且重要的。要想实现专业发展,教师必须经常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反思课堂生成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在下次课堂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叶澜教授曾说“反思三年成名师”。我们并不一定都成为名师,但是,作为一个热爱自己职业的教师,需要学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需要对每一堂课都进行认真反思,不断地否定自己、挑战自己、提升自己。
(作者原为山东省兖州一中校长。此文由朱亚娟根据讲课录音整理,经作者同意,有删改)

                                “知识树”: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王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解决“教什么和达到什么目的”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教育者的共识是教给学生具有迁移价值的知识,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灵活运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从学习论角度来看,学习是一个概括化的过程,越是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越具有迁移价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确立“材料式教材观”的教学理念,以教材内容为案例,教给学生概括化、结构化的内容和方法程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施主动学习。
    在系统科学中有三个基本概念:元素、结构、功能。元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各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构决定其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学科的基本概念,而且要教给学生结构性的概念,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会形成良好的认知系统。不同学科在认识和掌握概念、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存在差异,即存在各具特色的学科思想方法。掌握了学科思想方法,才能将教法转化为学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区域地理教材改革的一个特点,是选编一些典型的大洲和国家进行区域的地理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些大洲和国家地理的学习,帮助学生概括出区域地理的整体性知识。学生掌握了概括化的整体知识,就能有效地在其他大洲和国家地理知识的学习中迁移应用。(见右上图认识区域“知识树”)
     右图以树形的“纲要信号”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和思维方式进行了概括。教师可借助这一“知识树”引导学生掌握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一个区域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并利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研究学习区域地理。学生一旦掌握了认识区域“知识树”,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区域地理的认知结构。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我认为阅读的知识构成,不外乎“内容、主旨、表达”三个最核心的要素,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这些基本要素的呈现形式上各有差异,服务于不同的写作目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中,“内容”不外乎人、事、景、物,“主旨”不外乎知、情、趣、理,“表达”是最为丰富多样的,最有个性色彩的,其基本要素是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又可以分为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表现手法又可以从语言、选材、结构、表现形式几个方面来分,在不同的文体中,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因而构成各具特色的写法特点。这些知识组成了有内在层级关系的阅读知识结构。学生掌握了这样一个知识结构,很容易转化为自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例如对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百合花》和《绿》的阅读教学,两篇文章文体不同,前者是小说,后者是散文,我们都可以从“内容、主旨、表达”三个方面来整体把握文章,通过研究“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三个问题进行阅读探究。从内容上看,《百合花》侧重写人记事,《绿》侧重写景抒情;从主旨上看,《百合花》侧重抒发情感,《绿》侧重寄托情趣;从表达上看,《百合花》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细节描写打动人心,言浅意深,《绿》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借景抒情感染读者,情景交融。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构建阅读“知识树”,对于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培养良好阅读思维方式的帮助。
      阅读文章的方法程序包括查—读—品—悟四个基本环节。“查”指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读”是能用纲要图示的形式,概括文章大意和主旨。“品”是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探究文本在语言、选材、结构、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即探究文本最有特色的表达,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悟”指向感悟方法、升华情感。通过渗透方法程序意识的阅读实践,学生能自主地熟练运用这样一套操作步骤,就形成了阅读文章的认知策略。(见下图阅读“知识树”)
    综上所述,学生掌握了渗透学科思想方法的、概括化的内容后,就能有效地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升华为智慧,收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参与式学习变课堂为“智慧盛宴”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申宣成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他的《大教学论》,该书开宗明义:“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从此之后,班级授课制成为学校教育的固定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成为教育的核心话题之一。
    无可否认,教育是一个具有高度情境性和艺术性的工作,试图找到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技术范型是很难的,但是,只要认真反思自己的实践并参考相关的研究,相信每位教师都能理出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我的体会是:提高课堂效率,重在学生参与。
    十多年前我在河南省民权县一所农村初中工作,在担任副校长的同时还担负着和普通教师同样的任务:教语文课,面临名目繁多的抽考、统考。和同科教师不同的是,我很少进行“课课练”和“课课考”,其主要原因倒不是自己事务较多,时间不够,而是在经历了多年的 “考”与“练” 之后,我实在厌倦了这种简单而重复的劳动,一心想着独辟蹊径。当时读了“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的论著以及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探索》一书,觉得语文教学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于是就试着改变教法,尝试一些既新鲜又实用的“招数”。
    以往教《故乡》,我常常要用五六节课去讲析,自以为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听得恹恹欲睡。想想自己口干舌燥却换来如此的“下场”,情绪怎能不万分沮丧?最终,我决心不再“自说自话”,而是和学生协商:你们期望这课怎么上?几个学生建议搞一个课本剧试试。我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说干就干,各个小组迅速行动起来:编剧本、分角色、背台词、找道具,忙得不亦乐乎,而我也被各个小组轮番拉去当“场外指导”,大家沉浸其中,乐此不疲,“风干的课堂”一下子成了“智慧的盛宴”。课本剧、辩论会、演讲会等各种活泼的语文活动让大部分学生爱上了语文,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中——我教得少了,学生却学得多了,考试成绩自然也遥遥领先。对于我的做法,同事们先是怀疑,继而艳羡,最终被我“赤化”。
    有了这些经历,在我做了校长之后,改革全校的课堂教学就有了底气。6年下来,学校的教学质量从全县中下等一步步攀升到县前三名,而最让我自豪的是,在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中,教师收获了职业的幸福,学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1992年,美国公布了一项被称为“对当代美国教育最具影响力的十项研究之一”的科研报告——《学校学习的知识基础》,该研究发现,在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最大。联系自己的实践经验,我觉得这个结论很有道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课堂高效的前提;教师的力量,主要在于兴趣的激发、人格的濡染和学识的砥砺。
    在精心设计了表演、辩论之类的“课堂盛宴”之后,我们又开始把目光投向提问、讨论、评价等课堂教学的“一日三餐”,结果惊喜地发现,实现学生的参与式学习并不需要天翻地覆的改革和炉火纯青的技艺,一些看似毫不起眼的教学改变,就可以让你获得巨大的课堂效益。
一、注意提问的技巧
    提问或许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古老、最为常见的技术手段。一项针对小学和中学社会学科的课堂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平均1分钟要问1.5个问题左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提问主导着课堂,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一个完整的课堂提问过程可以分为叫答、候答和应答三个环节,而“魔法”就藏在这些环节里。
    第一,叫答的技巧。教学是“口耕”的事业,最能体现教师功力的,莫过于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比如一个教师在教七年级语文版教材中的《强项令》一文时这样叫答:“请问,在现代汉语中,‘强项’是什么意思?”结果一下子就把学生搞“懵”了。你想啊,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现代汉语”或许是一个比“强项”更难的问题,本来你想解开一个“套子”,反倒给学生戴上了一个“枷锁”,怎能不让学生更加“纠结”呢?如果我们换一种问法:“请问,你的强项是什么?”学生循着经验顺藤摸瓜,或许是一个更明智的叫答。
    除了清晰表述的技能,教师还要注意叫答的内容。在我们的课堂提问中,存在着太多虚假的、无效的提问,如“强项就是人们擅长的项目,对不对?”这样的叫答无异于教师诱导学生为自己打分,只能助长学生思维的惰性。课堂行为分析的数据显示,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超过86%的问题停留在记忆的水平上,这些问题不足以引发学生深度的课堂参与。设计有思考力的叫答有多种方法。钱梦龙老师的“拿手好戏”是采用“曲问”的形式,在教《愚公移山》一课时,他为了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且”字的理解,没有使用“文中的‘且’字是什么意思?”之类的问题,而是抛出了一个曲径通幽的问题:“愚公多大了?”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年且九十”这句话,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教师在共同备课时,不妨针对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设计一个能够启发学生深层理解的问题库(这些问题多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式问题),以备不时之需。启发学生思考的“秘籍”,最好莫过于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因为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比提供一个好的答案更重要。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尤其需要教师营造一个安全的、有信任感的课堂空间,为此,经常进行“头脑风暴”之类的“专项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第二,候答的技巧。候答的关键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1978年,美国发表了一项影响巨大的研究,研究发现,教师留给学生的候答时间平均只有1秒左右。当我把这个数据告诉同事的时候,很多人还不太相信,但当看了自己的教学录像之后,才发现这个数据并不夸张。由于候答时间如此之短,叫答这种本应该让所有学生分享的“福利”变成了彩票式的“抽取”——“中奖者”一人承担了所有的思考责任。而如果我们把候答的时间延长几秒钟,教学的效果就会有显著的不同。所以,当我提出一个需要深层理解的问题时,我总是按捺住自己的表达欲,忍受那段让人不安的“课堂沉寂期”,甚至强迫自己做一个“倒计时”,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
     第三,应答的技巧。应答的关键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可以不对错误回答自责的心理环境,我们需要再次强调,提问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而不仅仅是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如果我们接纳了这个观点,那么就应该在各种场合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个人的思考比正确的答案更重要,一个错误的答案说不定会让我们发现一块神奇的地域。同时,在应答的环节中,教师不仅要顾及所有的学生,而且要有“步步追问”的技能,在学生回答之后,不妨先悬置起自己的评断,带着微笑和期许,继续问一句:“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二、关照讨论的组织
    在新课程实施之后,小组讨论的形式受到了格外的重视,甚至在一些学校(如杜郎口中学)里,它已经成为所有课堂的主体活动。面对一哄而上的“讨论运动”,我们倒需要冷静地思考:它真是包治百病的“万灵丹”吗?它真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吗?所有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能更为积极地参与其中吗?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情境是复杂的,那么,在决定是否使用这种形式之前,我们就有必要做一次快速的成本效益核算:小组讨论是否适合我要达成的学业目标?我为小组讨论而付出的时间和劳动是否值得?还有没有更为高效便捷的教学途径?在确定了小组讨论的必要性之后,我们才可能满怀愉悦地讨论它的技术性。
    小组讨论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如以明确的分工保证人人参与和组织有序。中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我们就可以安排一个计时员和噪音控制员的角色;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我们就有必要提供一个角色卡,上面写上本角色的任务和指导语,如检查员要说的话是:“谢谢您给我们提供的观点,能否把它再解释一下?”为了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我们就需要在小组成员之间建立紧密的互赖关系,如资源互赖(让每个成员只有完成任务必需的一部分信息、资源或材料,为了达成目标,小组成员就必须合作)、环境互赖(通过物理环境的安排,把小组紧密联系在一起)、奖励互赖(把个人的成绩和小组的成绩捆绑在一起来评价)等。当然,与小组提问一样,富有成效的小组讨论活动也离不开教师清晰的程序表述和充足的资源提供。
三、发挥评价的功效
    我们大多数老师都把评价等同于考试,又把考试仅仅用于对学生的问责、排名和奖励,其实,这是一种极其狭义的理解,评价不但是针对学习的,更应该是促进学习的。
    我在基层学校当校长时,曾经观察过多位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结果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每次考试之后,他们都会尽可能多地和学生做单独的谈话,分析考试的结果,消除学生的焦虑。这些教师很聪明:他们真正把评价当成了工具,而不是目的;当成了起点,而不是终点。
    通过研究评价的实践和理论,我发现表现性评价对于我所钟爱的活动式教学的作用非同一般。于是,我把它作为博士学业的主攻方向,并和多位教师开展了合作研究。上个学年,我们在三个班级中开展了演讲活动,与10多年前不同的是,这次活动之前,我先和实验教师共同研讨并拟订了演讲的评分规则,使大家对好的演讲心中有数,然后和学生一起观看本校教师的演讲录像,在此基础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好的演讲,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好、中、差不同档次的演讲者形象,然后对照这些评价的“路标”进行演讲的实践。实践之后再看一些名人的演讲(如俞敏洪和李阳的励志演讲),进一步修改“演讲者形象”,并鼓励学生以各种有创意、易理解的形式把这些评分规则描绘出来,如有的学生就想出了“靶子公告牌”的好形式,教室里有了这样一个活动的“靶子”,学生在演讲时就不至于迷路。一年下来,经过相对严格的前测和后测,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不但在演讲方面学会了像专家一样思考和行动,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我们已经把这一实验扩展到了作文教学和课本剧的活动中,期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注师生关系中的“教学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周 
    人对自己熟悉的人总会善待一些。在上大学的时候,总觉得卖饭的人给我们太少,很多同学因此而抱怨这些人,谁知你越不给卖饭的人好脸色,似乎他给你的饭越少。后来我总算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我总是选择同一个窗口买饭,刚开始也是得不到足够的饭,可随着和卖饭人的关系越来越熟,倒是吃了几年饱饭。如果有人告诉你,把人际关系搞好了可以让你吃饱饭,你不会觉得意外了吧?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人告诉你,把师生关系搞好了,就能够把课堂教学搞好,你会相信吗?
“离课越近”与“离人越远”
    要当一位老师的确不容易,尽管老师的收入还不是很高,但对老师的要求并不低。作为老师,你总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吧;不敢说你是个电脑高手,但制作课件时你技术水平不能太低吧;不敢说你是个学科专家,但讲解题目时你的学科知识自然也不能太差吧;不敢说你要做一位成功的管理大师,但面对那些越来越有个性的学生,你的管理知识也不能太缺吧;不敢说你要做一位声名卓著的心理咨询师,但面对那些心理脆弱的学生,心理学知识也是不能不掌握的。类似于这样的要求还有很多很多,总之一句话:要做一名成功的老师,你在任何一个方面的努力都是需要的。于是,面对如此漫无边际的要求时,有的老师就主动投降了:既然不可能做到全面发展,那就干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但还有更多的老师,走上了这条追求知识越来越全面、综合能力越来越强的道路。
    在教师们的眼中,教师的本职就是把学科知识教得更好,把课堂教学搞得更吸引人,把学科成绩提得更高一点。今天的教师因此而变得异常繁忙。为了帮助学生考出好成绩,不但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教师自己也要不断学习与操练新的考试题目;为了让课更具有吸引力,更有水平,教师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考虑课件如何制作;为了让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还不厌学,或者在厌学的情况下不要去干扰其他同学学习,教师还要花时间去考虑如何治理课堂秩序。至于接受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至于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至于去读各种各样的论文或者书籍,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了。于是,为了成为一名有能力的教师,也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水平,教师们费尽心思也耗尽体力。
    可是,教师们的时间、精力与智慧毕竟是有限的,当教师们在为如何上好课而费尽心思时,却离学生越来越远。当教师们不得不花更多时间思考课件的制作时,就不得不放弃原本和学生在一起活动的时间;当学校管理活动和教研活动中教师的身影越来越多时,与学生在一起聊天、游戏的教师自然越来越少。的确,今天的教师不管是对学科知识的把握能力,还是对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能力,应该不会逊色于过去的教师,甚至可以说强了许多;但当教师们在这个方面强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对学生的了解却弱了许多。在教师们离学生越来越远的时候,尽管他们离课堂越来越近了,却似乎并没有看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用师生关系温暖“课堂气息”
    尽管我们对课堂教学寄予的希望很多,比如新课程所提倡的三维目标,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居于统治地位的还是学科知识的有效传授,最直接的表征就是学生能够在学科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只要高考和中考仍然存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高考和中考成绩,虽然这并不是唯一的标准,但却是社会、家长和学校容易达成共识的标准。如此强调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并不是鼓励大家专注于“应试教育”,而是提醒大家,既然考试成绩这么重要,那么对研究学生获得考试成绩这个过程也给予了同样的重视吗?如果只重视考试成绩,但不重视对成绩获得过程的研究,那应试教育就是必然的结果;如果将对考试成绩的重视与对成绩获得过程研究的重视置于同样的地位,甚至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视,那素质教育就指日可待了。
    当教师的教学业绩需要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证明时,教师就将课堂教学目标转移到了如何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个过程了。可是,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究竟是以教师教学为主,还是以学生学科学习为主呢?其实,不管教师把学科知识讲得多么到位,也不管教师花了多少时间在学科知识的讲授上,如果学生自己不听,或者学生上课听了但并不主动地去学,教师的教学都将毫无意义。因此,教师的教学肯定有助于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但并不都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起决定性的作用;学生是否愿意学习学科知识,是否真正掌握了学科知识,起决定作用的都是学生自己。
    要让课堂教学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有成效,第一步就是要学生在心理上愿意向教师学。如果学生主动向教师学习,哪怕教师教学水平差一点,教学效果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因为学生可以主动和教师配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学生自己不愿意向教师学习,哪怕教师专业水平很高,课堂驾驭能力也很强,在学生消极情绪的抵触下,教学效率也不会高到哪儿去。可是,怎么样才能够让学生愿意向教师学呢?还是以前那句老话“亲其师、信其道”管用。教师越是需要借助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教学业绩,就越要先与学生处理好关系;虽然学习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好的考试成绩也首先是学生自己受益;但毕竟好的考试成绩对教师也是有帮助的,当教师意识到这一点时,也就应该意识到搞好师生关系对学生搞好学习、对教师搞好教学的重要性了。
    “亲其师”要有两个条件,第一,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教师交流,第二,教师要有吸引学生与自己交流的资本。如果教师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相信敢于亲近教师的学生比例不会太高;如果教师自己的事都处理不完,学生肯定也不愿意去打扰您。所以不管时间还是态度,对于“亲其师”都是必要的。教师要有吸引学生与自己交流的资本,一方面是教师要能够给学生学习以帮助与指导,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在学生成长上给予全面的引领,毕竟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一个有待成长的人。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跳出学科的局限,用更全面、更长远的眼光来引领学生。如果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时刻关注自己学科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学生自然明白教师只是把他当做掌握学科知识的机器,由此还会把教师简单地理解成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机器。
基于师生关系的课堂提升之道
    当我们在打乒乓球时,假如你有一位配合很好的对手,哪怕你的水平很差,他也可以包容你,而且让你在提高水平的同时还打得很高兴。如果你的水平比他高,看他配合得这么好,你也会心甘情愿地带带他,这样你既赢了球,还带了一个徒弟出来,岂不更有成就感?可糟糕的是,你碰到一位完全不配合的对手,如果他的水平比你高,你就惨不忍睹了,他不但打得你落花流水,还让你一点自信都没有,直至再也不想打乒乓球了;如果你的水平比他高,你就会觉得这样打球既得不到精神上的愉悦,也得不到水平上的提高。由此可见,打乒乓球的幸福程度并不与水平的高低成正比,而是与对方配合不配合成正比;即使不谈幸福与否,仅仅谈水平的提高与否,对方的配合程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中的教与学也是这样的道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第一,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目标就从功利性的成绩获得,转向了人文性的师生可持续发展。有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当教师指责学生考差了时,学生不会想到这是因为自己考差了从而拉低了教师的教学业绩,而是认为教师之所以指责自己是因为恨铁不成钢。教师对学生有了深度认识后,当学生考差时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指责上,而是进一步深化到诊治上,通过诊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通过诊治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所以,教育目标的功利性与人文性,并不是外在规定的结果,而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如何认识的结果。良好的考试成绩可以是促进师生发展的人文性工具,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相互折磨的工具性目标。
    第二,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的“缺陷”就从不可容忍的“错误”,转变成了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成就感的“机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我们一直提倡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但说实话,不论教师专业水平如何提高,从建设一个完满课堂的要求来看,相信这个距离是永恒的,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中的“缺陷”是不可能完全弥补得了的。当师生关系不好的时候,学生上课的目的并不是如何让自己的学科知识得到丰富,而是以挑剔的眼光审视课堂,看教师在课堂上什么时候讲错了,于是用教师上课讲错了的案例来证明自己为什么没有学好。可是,如果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认为自己和教师是课堂共同的主人,当教师上课讲得非常精彩时,学生就会去欣赏和学习教师;当教师上课出现错误的时候,他们就会善意地提醒教师,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提醒教师的时候,自然也就提醒了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第三,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就不再是师生管理与被管理的战场,而是师生共同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家园。今天的课堂教学很有意思,有很多教师课上得越来越好,但感觉越来越差,效果也越来越差;学生上课也并没有因为教师的课上好了而轻松,却因为教师课上得越好,自己越紧张,对课堂的参与广度与深度也越来越小,生怕因为自己在课堂上参与而搅乱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美好预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本来课堂应该是一个日常化、生活化的家园,这个地方首先是让大家觉得安全与温馨的地方。可随着教师教学业绩压力的增加,随着学生学习成绩压力的增加,课堂变成了大家掘金的战场,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战友,而成了战场上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越努力,师生间的争斗越激烈。因此,今天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既不是教师如何教,也不是学生如何学,而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何有机地结合。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师生关系理解成是德育问题,认为师生关系的改善有助于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于是师生关系随着德育离课堂教学越来越远而越来越紧张。殊不知,不管是师生关系还是德育活动,他们的根都在课堂教学之中,离开了课堂教学去谈师生关系和德育,也就只是旁敲侧击而已。更重要的是,当课堂教学失去师生关系和德育的支撑时,课堂教学本身也就失去了人气,失去了灵魂,这样的课堂教学只剩下教师课堂教学的技能技巧,只剩下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学科成绩的优与劣。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够以有效与无效为标准,而不能以成长与否为标准,不能以幸福与否为标准。当课堂教学不再以成长与否为标准,不再以幸福与否为标准时,那就注定是无效的课堂。也就是说,虽然这样的课堂可能会提高考试成绩,但由于考试成绩提高所必须承担的成本,会远大于因为提高考试成绩而获得的收益。如果把成绩的提升看做是分子,那么分子在增大;如果把提高成绩的成本看做是分母,那么分母增大的速度远大于分子,这样的课堂自然离增值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