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离合器异响:印度洋会成为“印度之洋”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12:20

印度洋会成为“印度之洋”吗

宋立炜 孙晔飞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03日   10 版)

    翻开世界地图,位于南亚次大陆下方的广阔海域就是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大国角逐的舞台。而一直谋求世界军事强国地位的印度更是不遗余力地扩充自己在印度洋的势力。印度外交家潘尼迦曾提出,“印度的安危系于印度洋,民族的利益在于印度洋,未来的伟大也靠印度洋”。正因为如此,自建国以来,主宰印度洋便成为印度的梦想。但是,除了囿于自身实力外,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军事存在和日益猖獗的海盗活动使“印度之洋”的梦想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三面环陆的地理位置使印度洋成为独特的“陆中之洋”

    印度洋之所以如此重要,首先源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印度洋处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的包围之中,总面积74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0%。海洋平均深度3800多米,南北最长10460公里,东西最宽处9655公里。

    在四大洋中,北冰洋距离大陆核心地带十分遥远,而太平洋和大西洋则像直通地球南北两极的海洋大道,唯有印度洋三面被陆地环抱。

    目前,印度洋周边地区共有47个国家,其中36个国家可直接通向印度洋。该地区的人口数量约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3,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从陆上俯视印度洋边缘,其东、西、南三面海岸陡峭平直,只有北部与南亚和中东陆地相接的海岸线绵延曲折,因而形成了多个重要的边缘海和海湾。其中,西北部为红海,北部是阿拉伯海,东北部则是安达曼海。而主要的海湾则包括了西北部的亚丁湾、波斯湾以及东北部的孟加拉湾。目前,这些边缘海和海湾已经成为陆地国家伸展其海上力量的重要前沿,也是海权大国入侵大陆的最佳跳板。

    另外,印度洋特殊的战略地位还体现在其掌握着多个关键性的海峡。

    英国海军将领曾将多佛尔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和好望角比喻为“锁住世界的5把钥匙”。在这5把钥匙中印度洋就控制了3把。

    东部的马六甲海峡是东亚各国通往中东航线的死穴,最窄处仅有37千米,极易被控制。西北部的苏伊士运河是中东通往地中海的咽喉,中东战争时期苏伊士运河的关闭给西方国家海上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充分证明了其重要的地理价值。好望角则是巨型轮船从美洲通往中东、远东以及大洋洲的重要通道。除此之外,由于波斯湾地区出口石油总量的90%要从霍尔木兹海峡运出,而曼德海峡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海上交通要道,从而也使这两个海峡的战略地位悄然上升。

    此外,印度洋中还分布着南北走向的三串岛链:西部的索科拉岛、马达加斯加岛、塞舌尔群岛;中部的拉克代夫群岛、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东部群岛的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苏门答腊岛。由于这些岛屿十分接近大陆架,其军事安全主要依赖于陆上大国和海权强国的支援和保护。因此,大多数具有战略价值的岛屿已被改造成重要的军港和空军基地。

    重要的海上航线使印度洋成为争夺石油资源的交汇地带

    波斯湾地区丰富的石油储量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军事发展的“血液”,而印度洋所控制的海上航线则成为输送石油通往东、西方世界的“能源动脉”。据统计,印度洋每年承担着世界50%的集装箱货物及70%的石油产品运输,经印度洋运送的石油超过世界海上石油运输量的一半。

    从西方进入印度洋有两条重要的海上航线,分别是“苏伊士航线”和“好望角航线”。苏伊士航线从西欧、北美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波斯湾地区,是连接西欧到印度洋能源区的最近通道。自1869年苏伊士运河建成以来,从欧洲和北美进入印度洋的航路缩短了1000多海里。好望角航线是非洲大陆南端进出印度洋的海上命脉,特别是对于美洲国家运送石油等战略物资来说,好望角航线可谓首选。

    从东方进入印度洋最为重要的航线当数马六甲航线,它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最便捷的海上航线。日本约90%的石油运输需要从这一航线通过。而对于美国来说,在印度洋地区发动的历次战争中,马六甲海峡对美国海上力量的快速投送和有力的后勤保障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出入印度洋的海上石油航道和海峡之所以成为世界大国关注和争夺的焦点,不仅仅取决于地理位置的因素,更多还是来自于陆权国与海权国的地缘利益之争。

    首先,纵观印度洋北部,从红海经过阿拉伯半岛、波斯湾、伊朗高原、南亚次大陆、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直到马六甲海峡形成一条弧形地带,这条弧形战略地带是连接大陆腹地与印度洋之间的唯一纽带。谁控制弧形地带,不仅意味控制印度洋的海上通道,同时还标志着打开了通往欧亚大陆内陆的大门。19世纪的英国就是通过印度洋的海上航线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而控制了整个南亚次大陆。所以,海权大国同陆地国家的矛盾纷争,不同程度地映射到了这片看似平静的海面上。

    其次,在这一弧形战略地带里,至今没有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性大国。相反,连年的战争使部分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从而导致海盗活动猖獗。因此,各国不得不投入军事力量维护海上航线的畅通。

    再其次,从资源角度看,印度洋波斯湾海底及其周围陆地是世界著名油气储藏区。迄今为止,波斯湾海底石油探明储量约为120亿吨,天然气储量7100多亿平方米,油气资源占中东地区探明储量的1/4。

    大国的军事存在和有限的国力使“印度之洋”梦难圆

    印度洋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英国海军有句流传已久的话,“谁能得到印度洋,谁就能控制世界。”

    从地理上看,突出的南亚次大陆深入印度洋1000多英里,将印度洋的北部海域一分为二,分别为印度半岛东西两侧的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广阔的海疆和在印度洋中心的地缘位置使印度在该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持续增长的综合国力和海军实力也使得印度控制印度洋的野心不断膨胀。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印度的海权之父潘加尼就提出所谓的“钢圈理论”,即在圈内打造一支强大的、足以保卫内海的海军,使印度近海变成一个安全区。当前,印度大力发展海上军事力量,其海军已经拥有一艘航母。未来几年中,印度还将从俄罗斯进口退役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加上新研制的“维克兰特”航母,届时印度可能会有三支航母编队进入印度洋地区。

    尽管印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但要想真正实现“印度之洋”战略仍然困难重重。

    首先,对美国来说,控制印度洋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至关重要。从反恐角度讲,美国控制住印度洋,可以更方便地输送反恐军事力量,切断恐怖组织海上的联络渠道,提升反恐效率;从防止大国崛起角度分析,掌握印度洋制海权,对俄罗斯等大国都能起到威慑作用。其次,对俄罗斯而言,控制印度洋对其反制美国则更加有利。此外,日本近期也借海盗问题,实现向海外派兵,实现在印度洋上“分一杯羹”的企图。

    可以肯定的是,印度想独享印度洋几乎是不可能的,平静的印度洋海面下将继续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