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搜秀国际影城影讯:一人拥有680套住房在“撼”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5:13:35
一人拥有680套住房在“撼”什么?

作者:午夜星辰1968/应县章春成


最近,国家发改委特聘研究员、深圳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教授语出惊人:我的一学生在广东东莞买了680套房。他建议投资者今年不要买房,不然很可能会成为最后一棒。国教授的这句话给了那些持“高房价是刚性需求”观点者一个响亮的耳光!


这句话给中国人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安居乐业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可是中国人离这一梦想却是愈来愈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中国古话有“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穷人为什么无立锥之地,是因为富者“连田阡陌”,当今中国的穷人为什么买不起能够放下一张床的住房,是因为富人拥有680套住房。


一个人拥有680套住房“撼”得是社会的公平正义。住房建设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这个自然资源应是全人类共有的资源,住房的建设需要大量人的艰辛的劳动,这个艰辛的劳动由普通的劳动人民承担,然而,普通的劳动人民却无法享受他们劳动带来的成果。为什么会这样呢?国教授一句话道出了天机,一个人拥有680套住房,也就是说,一个人就占用了680户人家的住房资源,就意味着有679户人家无房可住。在中国,像这样一个人拥有680套住房的人何止千万?那就意味这亿万的劳动人民无法圆安家乐业的梦想。


自从房改以来,作为人们生活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住房,从公益性质转换为商品,房价便一路飙升。住房是商品,谁控制了金钱,谁就可以控制这一社会资源。金钱垄断了这一社会资源,囤积居奇,人为制造住房供不应求局面,让房价飙升,让普通的劳动人民失去了获得住房的机会,让普通老百姓安家立业的梦想永远不会成真。


一人拥有680套住房“憾”得是国家的经济安全。一人拥有680套住房的现象为中国的经济制造了可怕的泡沫。是一个人拥有680套住房,让房价飙升的,而房价的飙升会刺激更多的人拥有680套住房,而拥有了680套住房的人,会让他的住房的套数向780套、880套飞升,中国会因为房地产而把经济泡沫越吹越大。既然是泡沫,总有破裂的一天,这个泡沫被吹的越大,中国的经济就越危险。


房地产泡沫破裂,首先是房地产业的全部破产,中国的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所占的比例很大,房地产业的破产会使中国的经济面临毁灭性的灾难。房地产的破产会使中国的各行各业陷入全面的萧条,工厂、企业纷纷破产,工人失业,基本的生活难以保障,进一步会导致国家政局的动荡。因为中国的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所占比例要比美国的房地产业在美国经济所占比例大得多,所以,中国的房地产业泡沫破裂要比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威力大得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的经济大萧条的局面可能在中国上演。


不要以为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住房价格的急速下跌就会让无房者有房可住。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会导致经济的严重萧条,虽然物价会狂跌,但劳动人民的经济收入会更加微薄,基本生活无法保证,住房会更加变为奢侈品,劳动人民更是无法实现“安居”的梦想。


劳动人民无法实现“安居”的梦想,不是因为房间过高,房价过高只是一种表象。本质是贫富严重分化和房地产完全市场带来的后果。完全市场化,意味着谁掌握金钱,谁就可以可以控制国家的资源,而生产住房所需的资源都是国家紧缺的资源,所以富人们就把控制住房作为控制国家资源的首选。穷人没有控制金钱,也就无法掌握住房资源。泡沫破裂虽然会使房价大跌,但贫富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只能让穷人更加无房可居。


完全市场化的房改据说是为了跟国际接轨。其实完全市场化的自由经济制度,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早已被西方的主要国家抛弃。现在,西方国家对经济的指导和干涉已越来越多,西方的经济已经有了向计划经济靠拢的迹象。中国接的只是已被西方国家抛弃的完全市场化的自由经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经济模式给西方国家制造过非常的灾难。这个被西方国家抛弃的裹脚布,却被中国的经济精英当做香饽饽供奉起来了。为什么呢?原因是当前西方的经济制度,在人民斗争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也有了几分人性的表现,只有那个完全的自由经济,才能对人民的利益进行彻底的掠夺。


一人拥有680套住房,“憾”得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现在,连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都被特权阶层与先富起来的一些人垄断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哪里?都说先富起来的人会带动人民共同富裕,但事实是先富起来的人抢夺人民的生活资料。一人拥有680套住房的现象,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彻底扔进了“垃圾堆”。


一个人拥有680套住房,实在是太震撼了!故宫博物院的那个“撼祖国强盛”,其实,根本“憾”不了什么。要“憾”国家的安全,还的靠“一个人680套”住房!(午夜星辰1968/应县章春成)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须注明作者和出处


欢迎网友光临午夜星辰博客探讨交流


http://blog.sina.com.cn/yxwy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