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买卖:香港:脱离北京台面临无尽劫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16:28

香港:脱离北京台面临无尽劫难

 

  《香港商报》日前刊文说,60年来,台湾的稳定和发展一直得益于实际上的“一国两制”,是两岸一致的“一个中国”立场消除了武力对决的浩劫。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吸引广大海外华侨的认同和归属,吸引卓有成就的海外华人参与台湾的研究和开发,使台湾经济取得瞩目成就。

  文章摘要如下:

  “一国两制”是经过历史检验的、适合两岸关系的合理形式。现时,民进党正苦思大陆政策的“中国论述”,其实“一国两制”就是最佳选择。否则,一旦脱离大陆,台湾必然面临无尽的劫难。

  “一国两制”聚集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高超智慧。1957年,周恩来在上海工商联座谈会上发表《关于香港问题》讲话:“香港是纯粹资本主义市场,不能社会主义化。对香港的政策同内地是不一样的,如果照抄,结果一定搞不好。香港要完全按资本主义制度办事,才能存在和发展,这对我们是有利的。”

  “一国两制”是智慧结晶

  1960年代初,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主持下,大陆与台湾就两岸统一问题进行了多次接触和商谈,毛泽东为和谈确定了原则,史称“一纲四目”(见新华社澳门回归专稿《历史的丰碑》,人民日报1999年12月20日):实现国家统一后,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外,(1) 台湾军政、人事委于蒋介石、国民党;(2)台湾财政独立,不足部分由中央拨给;(3) 台湾现行制度不变,社会改革从缓,条件成熟后征得台湾同意后再改;(4) 互不派遣特务,不破坏对方团结。虽然当时没有谈成,但毛泽东、周恩来已经为中国的和平统一确立了“一国两制”的形式和具体原则。

  1974年,周恩来、邓小平陪同毛泽东会见了来访的时任英国首相希思,毛泽东与希思达成共识:香港在1997年应该有一个平稳的交接。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挟马岛战争胜利余威访问北京,希望能保留香港“治权”,被邓小平坚决拒绝。其后,邓小平将国家统一政策归纳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画龙点睛,毛泽东、周恩来画龙,邓小平点睛总其成。“一国两制”聚集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高超智慧和心血,是经过历史检验的、适合两岸关系的合理形式。

背离“一个中国” 台将陷困境

  60年来,台湾的稳定和发展一直得益于实际上的“一国两制”,是两岸一致的“一个中国”立场消除了武力对决的浩劫。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吸引广大海外华侨的认同和归属,吸引卓有成就的海外华人参与台湾的研究和开发,使台湾地区的经济走在中国其它地区的前面,取得瞩目的成就。

  在肯定台湾60年成就的同时,必须理智地看到,台湾区域很小,人口只有2300万;市场狭小;并且,台湾企业基本是中小型企业结构,占重要地位的电子工业主要是加工贸易型,以中间产品为主,缺少自己的品牌;在目前世界日益发展的规模化竞争中,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市场危机、发展危机,甚至生存危机。

  当前,各国经济普遍面临饱和的困局。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全球性生产过剩,区域性经济联合是大势所趋。台湾若想加入美国的区域经济,地理上不允许,并且台湾对美国的意义主要在政治、军事,不在经济上。只有融入中华经济体系,台湾经济才能显出其先进性、可发展性。傍依大陆巨大市场,台湾产业结构才能升级,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台湾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大陆需求拉动,绝没有离开大陆而发展的可能,融入大陆是台湾的不二之选。当然,这不等于台湾要放弃资本主义制度。两岸目前都面临经济调整大难题,把各自的事情搞好,两岸的成就都是中华民族的成就。

  台湾的住民99%以上根在唐山,都是大陆人,由于战乱,或早或迟,从中国的其它地方,迁到中国的另一个地方——台湾地区。当前,走向统一是大趋势。中华民族甲午年同为台湾的沦陷哭泣,1945年同为台湾的光复欢呼,同本同根,台湾和大陆何以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