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师教材:转发:"什么是口述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3:48:44

转发:"什么是口述史学"

2006-11-20 07:28:02 来自: 知本狼

什么是口述史学
2006-11-20 06:54:43   来自: woniu3(DDF) (广州)

  口述史学也称口碑史学,主要指一种搜集和利用口头史料研究历史的方法和流派。口述史学渊源流长,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9世纪以前,口头传说一直是很重要的史料来源,直到德国兰克学派兴起,档案库的资料被看作最可信的记录,口述资料才遭到冷落。但是20世纪初年,兰克学派的治史主张开始受到各国史学家的批评,口述资料又重新受到史学界的重视。1938年,美国历史学家A.尼文斯出版了《通往历史之路》一书,首次发出开展口述史学研究的呼吁。二战以后,也就是1948年,尼文斯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口述史料学研究室,1960年出版了第一部《口述史料汇编》倒1971年,已收集到2500种各界人士的谈话记录,达2425000页之多。在尼文斯的带动下,口述史学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整个西方发展起来。总起来看,当代西方的口述史学和传统的口述史学已有明显不同:传统史学只把口头传说当作一种辅助性的东西,而当代口述史学则把口述资料作为研究写作历史的主要依据;传统史学记载口述资料主要靠一支笔和一张纸,当代口述史学记录资料则广泛应用了打字机、誊写机、录音机、电影、电视等现代化手段;传统史学对口头资料的搜集,是一种比较粗糙和简单的活动,当代口述史学则已经有了专门的理论探讨,比较著名的成果有美国历史学家W.鲍姆的《口述史料的抄录与编写》、S.柯蒂斯的《口述历史指南》P.汤普森的《往昔的回声:口述史学》等等。另外,当代口述史学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组织。1966年,美国口述史学的研究机构已超过90个,1967年,成立了美国口述史学协会,1971年出版了《口述历史评论杂志》;传统史学的口述资料主要来自社会的上层,当代口述史学则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的下层。例如在美国,以往不受重视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口述史学得到较大发展,口述资料在社会史、地方史、企业史、劳工史、城市史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运用。从这一点上来看,口述史学的出现适应了当代西方史学发展的趋势。
  
  口述史学在西方史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口述资料可以作为文献资料的补充。当代西方的口述史学家都强调指出,口述资料和文献资料在历史研究中各有利弊。文献资料的优点是排除了心理因素,从时间上看,事件发生当时的文件和书信比后来记载下来的口述资料更可靠一些。但如果文献资料遭到有意无意的曲解,任何人都毫无办法,因为一些文献当事人已经死亡,而口述资料的当事人却是活的,历史学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立场对口述资料作必要的修正。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口述资料反而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其次,口述史学恢复了普通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传统史学所以忽视人民群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料不足,而口述史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另外,口述资料的应用还使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更加全面。过去的文献资料大都来自统治阶级,往往是一面之词,而口述史学则揭示了被统治阶级的看法。第三,口述史学再现了落后国家的历史,有助于打破欧洲中心论的传统模式。比如非洲历史上就几乎没有什么文献记载,在殖民者的历史著作中,非洲史不是一片空白,就是遭到污蔑和歪曲。非洲独立以后,一些研究非洲历史的学者到各个部族收集口述资料,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最终恢复了非洲历史的基本轮廓,肯定了非洲人民对世界历史的巨大贡献。第四,口述史学还是一种动态的历史教育方法,其通俗、生动、形象的特点容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兴趣。美国许多大学和中学都把口述史学作为正式的历史课程,有的大学还设置了口述史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
  
  但是口述史学存在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比如口述资料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采访谁不采访谁都是由口述史学家决定的。史学家的立场是否公正,材料来源是否可靠,这些都值得怀疑。口述资料有时可能脱离历史实际,因为口头传说往往都是一代人一代人传下来的,难免有些误差。另外,口述史学只适用于缺少文献资料的特定领域和细小的问题,对于研究比较庞杂的问题就不太适合。对于以统计为主的经济史和以原始文件为主的政治制度史,口述史学也难有用武之地。

来自:
  口述历史小组
  “口述历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个人的、访谈式的历史,与官方的、文献式的历史相对。口述历史从个人的生活和经验出发,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官方说的、报纸上登的、文件上写的是那么回事吗?背后的来龙去脉?依我个人经验,真相往往隐藏在“历史”背后——说的人多了,也许离真相更接近一点。
  口述历史是鲜活的历史。它用口语化的叙述,抛弃了干巴巴的学术腔;对个人、家庭、生活的描述和回忆,使得我们不仅仅用时代的视野看历史,也学会用显微镜来观察一个个体的“人”,观察从一滴水折射出的完整的世界。
  口述历史是以人为本的历史。“一将功成万骨枯”,以往的史书只记载下了“成者为王”的寇,“功成名就”的将,口述历史引导我们把目光也投向“万骨枯”,那被“历史巨轮”隆隆碾过的芸芸众生。

(摘自《我们为什么要收集口述历史》)







  • 2006-11-20 07:30:46 知本狼

     大家来做“口述历史”
      日期:2006-03-31 作者:曹静 来源:解放日报
      
      
      
        1
        “口述历史”在悄悄升温:电视屏幕上,陆续出现了《口述历史》、《往事》、《大家》等纪实性栏目;出版界陆续推出“当代中国口述史”系列、“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丛书、《口述历史》丛刊等。“口述历史”,默默地在读书界、知识界产生绵延的影响力。
        曾经,我们的先人用语言讲述过去的人和事,有心的人聆听它、记录它。在希腊史家希罗多德、中国史家司马迁的传世巨作中,不乏口述历史的影子。但直到上世纪中叶,口述历史才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发端于美国,传播至欧洲,流行于世界各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中国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眼光和学术取向,其背后是更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我们处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时期,人们意识到,以往所认识到的历史———帝国君王、政治、经济、战争,都是形式化的正史,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非正式历史的存在。
        而另一方面,开放、丰富的年代,也是需要思考的年代。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味方式在逐渐改变中,在感受过庄严宏大的叙事后,转而欢迎扎扎实实的个案梳理。确实,很少有人喜欢灌输式的套话,相反,人们更希望多看到些事实,因为摆事实就是另一种方式的讲道理。因此,以朴实的语言说清事实真相,尊重和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更能为人们所接受。
        从小角度切入、感受以往忽略或掩盖了的鲜活历史———口述历史,作为对历史理解的一种新表达和新实践,自然而然地为读者和观众所关注,为更多的学者、专家乃至非专家所选择。
      
        2
        历史学家曾经为“怎样的人才能成为被访谈者”而有过争论,这也是“口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争论。
        在美国,第一个成立的口述历史档案馆———哥伦比亚口述历史研究室,曾刻意避开所谓的“一般平民”,专门访谈政界、商界和社会名流。此后,历史学家为“精英”和“非精英”访谈的优劣争辩了多年,一直到1970年代,新一代美国历史学者才开始着手撰写“来自社会底层”的历史。
        事物的发展之路总是相似的。在大洋这边的中国,“口述历史”大致也经过了这样的变化:口述者从近现代史中的名人、关键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到普通的红军战士、抗日战争中的冀中妇女、慰安妇幸存者……“口述历史”日渐平民化、多样化。而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一转变只用了很短的时间———社会进步至此,是将麦克风交给普通人的时候了,是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的时候了。
      
        3
        举一个例子,这本《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就是一部平民大众的非正式历史。
        口述者李耀宇,一个历史洪流中的小人物。1933年,他参加红军,跟随红四方面军亲历长征,先后担任过黄祖炎、张苏等人的勤务员,曾在陈云、李富春身边工作,后来到延安枣园。在八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他做过的最大的“官”是厂长,对他的身份最准确的描述,是“一个参加中国革命的普通士兵”。
        阅读本书,猎奇者会失望。书中既没有透露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内幕,也没有描写革命过程的奇峰险峻和波澜壮阔。作为历史细节的见证人,作者只是忠实地记录了中国革命过程中平实的一面和革命领袖们在战争年代的普通人的一面。
        他讲述延安时期的毛主席。过年时毛主席给丁玲拜年,第一句话是:“过年了,秀才们好吧!丁玲同志还好吧?”“有一回我正看戏,有人轻轻地拍我的肩膀:‘小同志让一下,让这个年纪大的负责同志坐一下。’我往一旁挤了一挤,露出一段板凳。来人从后面跨过凳子,一屁股坐下来,像倾倒了一座山。这是谁呀?扭头一看,原来是毛主席。他朝我一笑,与我紧紧挤在一起。”如此精彩的细节,让小说家都拍案叫绝。
        书中,他讲述毛泽东、陈云、李富春等领导人,讲长征,讲整风,没有什么“传奇”,但充满了此类生动的描述。尽管平凡、琐碎,但原汁原味的历史细节,见证了伟大和光荣。口述历史的意义便在于此———大历史中的私人记录,并不简化或颠覆历史描述,而能使历史更加丰富,也更加有趣。
      
        4
        把时间往前推18年。
        1988年的一天,《新闻联播》播出马海德逝世的消息,电视机前的李耀宇发出一声叹息,感慨地说:“马海德还给我看过病呢”。随后,他向儿子李东平讲述了当年的故事。李东平把记录文稿投寄报社,不久,文章见报。这引发了他的写作兴趣,这个从事管理工作的中年人,开始像“挤牙膏”一样,向父亲索取红色历史故事。
        18年后,这本书终于出版,李东平感慨万分。
        对这位记录者来说,如此耗费光阴,是为了感受父亲、解读父亲。而对讲述者,80多岁高龄的老人来说,却难以说清如此耗费心力去做这件事情的原因。“《马海德为我看病》的文章见报时,父亲戴上老花镜聚精会神地读了报纸,一言不发地呆坐,深邃的目光向窗外久久地凝视。”
        口述历史,从宏观来说,是在浩瀚的历史海洋中增加一滴水,微观来说,是为子孙后代留一个记录,留一段记忆,乃至留一种精神。当一个人开始叙述时,他的人生充满了历史感和价值感,哪怕他是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回到“怎样的人才能成为被访谈者”的问题。现代人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记录技术越来越先进,甚至出现了口述者、记录者合而为一的趋势。人人都可以来做“口述历史”,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有做“口述历史”的愿望和意念———如果他活得没有历史感和价值感。
        提倡大家都来做“口述历史”,不为别的,为了让人人都能够活出历史感和价值感。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李耀宇口述,李东平整理,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