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是怎么死的:长白山望祭殿与松花江神庙 - 诚一道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47:05
长白山望祭殿与松花江神庙
怀古思今 2010-08-14 00:55:48 阅读9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933年拍摄的位于吉林小白山的长白山望祭殿

“五岳”、“五镇”与长白山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古代,有一个崇祀“岳镇海渎”,即祭拜名山大川的礼制或文化传统。追溯起来,这种礼制发端于远古的原始宗教。数千年前,在文明初始阶段,古代先民出于对自然界的无知和敬畏,曾经把一切超越人力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都看做是神力所致,举凡日月星辰和风雨雷电都被视为神灵。其中,对于“山林、川谷、丘陵”等,一方面是“取财用也”,即从中取得生存的衣食所需,另一方面,又因“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礼记·祭法》),因而产生出观念里的山川之神。后来,进一步为神灵划分等级,一些高山的神灵被尊为大神。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有了“岳”的概念,有了明确的“四岳”和祭祀岳神的礼仪。
此后,大禹治水,将天下分为九州,并为每一州确定一座“镇山”。在《周礼》和其他古籍逐一开列的九座“镇山”中,除四岳而外又增加了五座。“镇”是用威灵保障地方安定的意思,这也就是说,在禹的年代又增加了“镇山”的概念。经过夏商周的延续,形成所谓“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礼记·王制》)的祭祀礼制。到了秦汉时期,秦始皇和汉武帝曾分别进行了巡视和封禅活动。他们所巡行的,也正是这一些“岳”山和“镇”山。也是在这一时期,将嵩山奉为中岳,从而形成传至今日的“五岳”格局。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杨坚登基为帝,后又兴兵削平陈和后梁等地方政权,结束了自“八王之乱”以来二百余年的战乱和分裂局面。凭借大一统的气势和不断壮大的国力,隋王朝重新厘定了祭拜礼制,并于开皇十四至十六年(公元594-596年)在修缮各地庙堂的同时为五座镇山分别建造了专用祠庙,使“岳镇海渎”礼制中的名山祭拜更为完备。隋以后,历代王朝都沿袭了这一礼制,稍有不同的是统一的王朝是到所在地祭拜,分裂或偏安一隅的王朝只能对辖区外的岳镇举行遥祭。
长白山当然是一条雄伟的山脉,它的山峰高耸入云,也有着足以媲美“五岳”的磅礴气势,只是因为它坐落在东北地区,远离中原,故而未能列入到“岳”山与“镇”山之中。但是,这座大山同样为国人所知,从先秦时代的《山海经》开始,它就以“不咸山”、“徙太山”(《魏书·勿吉传》)、太白山(《新唐书·渤海传》)等名字记入典籍,并且与肃慎─勿吉─渤海─女真─诸申即满洲族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它以丰饶的物产养育了上列古老民族;另一方面,它也博得了相关民族世代相承的景仰和崇敬。公元12世纪,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曾于世宗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后又晋升为“开天弘圣帝”(章宗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这一诰封使长白山也得到了朝廷给予的至高无上的尊崇。
清王朝建立后,承袭了明代的政治体制和礼乐制度。在入关之初的顺治初年,就举行了“岳镇海渎”的祭拜仪典。同时,对于东北地区的所谓“龙兴之地”和其中的长白山,清的几代帝王也怀有与金世宗、章宗完全相同的民族感情。康熙十六年四月十五(公元1677年5月27日),康熙帝谕令宫廷内大臣觉罗武默讷、一等侍卫兼御前侍卫费耀色等“长白山系本朝祖宗发祥之地,今乃无确知之人。尔等四人前赴镇守乌拉地方将军处,选取识路之人,导往详视明白”。该四人受命后,当即奔赴乌拉将军驻地吉林城……康熙帝对于回奏甚为满意,当即谕称“长白山发祥重地,奇迹甚多,山灵宜加封号,永著祀典”(《吉林通志·圣训志》)。此后不久,经礼部会同内阁详议,“诏封长白山神,秩祀如五岳”(《清史稿·礼志二》,中华本2521页),从此,清王朝便将对长白山的祭拜正式纳入“岳镇海渎”的祭典之中,使之享有与“五岳”即五座岳山完全相同的尊荣。
“四海”、“四渎”与松花江
在“岳镇海渎”礼制中,除祭拜名山的“岳”、“镇”而外,还有“海”、“渎”两项,是对江河湖海的祭拜。
“海”,又称“四海”。在古人的观念中,我国为中央之国,居大地之中,四境为大海环绕,故而也产生了对海神的敬畏和“四海”的泛称。其中可以确指的,是包括今渤海、黄海、东海等在内的“东海”,还有在地理学上又称为南中国海的“南海”。另两处不好确指的是远离现代国境的“北海”与“西海”。自秦汉以来,历代王朝都在与之相关的“南海神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庙头村)、“东海神庙”(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属莱州市海庙口村,已不存)和另两个指定地点举行祭拜。
“渎”即“四渎”。在古汉语中,“渎”的本义是沟渠,因而也有畅通的意思。《尔雅·释水》篇解释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这就是说,古人是把从源头流出后不汇入其他江河而直接入海的河流称为“渎”。按照这一标准,被尊为“渎”的河流一共有四条。
第一,是河,即黄河,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河,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第二,是江,即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第三,是淮,即淮河。第四,是济,即济水。
松花江也是一条伟大的河流,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它未能列入“渎”的行列。最早把它纳入祀典的也是金朝。世宗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在册封长白山神为“灵应王”之后不久,以“有司言:‘昔太祖征辽,策马径渡(混同江),江神助顺,灵应昭著,宜修祠宇,加赐封爵’。乃封神为兴国应圣公”。
松花江支流众多,据统计有辉发河、伊通河、饮马河、嫩江、呼兰河、汤旺河、拉林河、牡丹江等930条,故而水势浩大,水体含沙较多,水色微黄,而黑龙江则水质清澈,呈幽黑色。两水相汇时,北黑南黄,“泾渭分明”,经一段流程后很快又交汇融和、混而为一。由此,古人把它称为“混同江”,金代给它加以封号时所使用的正是这个名称。显而易见,这个名字是用汉语取的,体现了浓重的中原文化。但它在历史上又有几个与当地民族相关的名字,如“涑沫水”(北魏)和“松嘎里乌喇”、“宋瓦江”、“松阿里乌拉”(元明)。前者,是缘于生息在这一流域的女真部族,后者则是女真─诸申即满族语中“天河”一词的读音。这样一条总长4400公里的大河,即使不是从它曾养育几个古代民族,又滋生出夫余、渤海和金王朝等地方政权着眼,单凭它的流程、流量也足以与“四渎”相比列。
因此,当对长白山的诰封完成后,清高宗弘历便于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九月发布一道“朕维吉林之松花江,萦护陪京,滋演亿载灵脉,向未建庙专祭,无以仰答神庥,著交福康安于吉林城外沿江处所特建松花江神庙” 的上谕,然后即由时任吉林将军的福康安于次年在吉林城的“东莱门外,北江岸”修造了一座“松花江神庙”(《吉林通志·舆地志·坛庙》影印本455-456页)。
两座祠庙的特殊地位
“长白山望祭殿”建造于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松花江神庙”建于又隔45年后的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8年),是同类神殿中建造最晚的两组建筑。它们的建筑规模也远不如经历代扩建重修而最终形成的几座“岳”庙和“渎”庙那样宏伟。但是,在有清一代,这两座神庙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和礼仪规格却高于那些同类的“神”庙。
这首先表现在帝王的祭拜上。对“岳镇海渎”的祭拜是朝廷大典。按礼制,除每年在“地祇坛”定期祭祀外,凡帝王登基、发生战事,或遇有灾异“为元元祈福,始遣大臣分行祭告”,也即由朝廷派出官员分别到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与长白山、松花江的相应神庙去拜祭。这一定制和实际的施行是没有差异的。但是,在由帝王本人的祭拜上却显示出了差别。遍查相关资料之后我们看到,有清一代,除“东岳”泰山因居于“五岳独尊”的特殊地位,又正处在从京师(北京)到江、浙的交通线上,因而有康熙和乾隆在南巡途中亲身拜祭的记录外,其他四座“岳”山和五座“镇”山,很少能得到这一“殊荣”。与之堪成对比的是,长白山和松花江得到了朝廷和几代帝王的更多关心和重视。仅以亲身祭拜而论,就有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于康熙年间两次专程祭拜的史实。这一时期,“长白山望祭殿”还没有兴建,但祭拜的仪典仍是十分隆重的。此后,康熙的四子接替帝位,秉承乃父的意旨,于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动工建造了“长白山望祭殿”。但这位帝王很快短命而死,没有机会亲自祭拜,于是就由他的嗣子也即康熙帝的孙子高宗弘历步其祖父足迹,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八月初七甲寅日,“至吉林城,以将军署为行殿”,次日,“乙卯,上诣温德亨山望祭殿,望祭长白山神。至松花江岸祭江神”(《高宗实录》卷470页)。
上述这样由三代帝王持续表达热忱,在“岳镇海渎”的祭典中是仅此一家,别无二例的。
其次,表现在平时的祭拜上。按礼制,所有“岳镇海渎”只是在新君继位、重大政务,或祈雨、灾异时,才由朝廷遣官祭告。而在平时,一般只交付当地州府负责守护。而长白山望祭殿与松花江神庙的守护规格则高得多。这样的礼制也是其他神庙所未有的。
第三,表现在两所神庙的作用上。所谓“岳镇海渎”,计有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和长白山、松花江总共20个单位。除“西海”、“北海”一直未建专庙外,其余16座分别建在16个城镇,惟独吉林城竟由朝廷主持建有长白山与松花江两座神庙。这固然与这座城市的山环水绕有关,也确实是一种格外重视。更有甚者,是“北海”的祭祀未建专庙,从隋至清初的历朝历代一直都在“北渎大济之神” 的“济渎庙”附祀。鉴于“河南地属中州,且非滨海,因于事理未协”,因而由乾隆帝降旨,“嗣经改于吉林东门外望祭”,直到后来在山海关之澄海楼旁单独建造一座“北海神庙”后才移走。而在此之前,吉林城的两座神庙实际负有三重祭祀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视文化建设,也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国内现存的五座“岳”庙、一座“镇”庙和两座“渎”庙,都得到了修缮,成为所在省或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在文化传承和发展旅游产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吉林城内的两处同类建筑却都未能保存下来,这不能不让人感到痛惜。赵友三
长白山望祭殿与松花江神庙 - 诚一道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美丽的长白山天池 - 白梅映雪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不该忘记的中国神圣--吉林市小白山望祭殿和松花江神庙 引用 引用 转轮圣王与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的关系 - 玄青道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埃及文明之二: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五座“宏伟的神庙” - 仰望星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1962年中国为何将长白山和天池的一半划给朝鲜 - 乾坤狼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三个桐柏道人:一个海龟博士,一个老外,一个看山老人 - 清静无为的周道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缠中说禅” (一) - aklh0362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一) - wenna520yyg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浅析VC与matlab接口编程(一) - Kris Lee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也辩清浊-Ⅳ-实与幻 - 一帆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古代豪宅(精品一) - 与我同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精美日志边框(一) - 静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推荐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端方与清末新政》---了解端方之一 - 江南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一座神庙引发的战争 一座神庙引发的战争 净素道人的博客 净素道人的博客 《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 - 播遠堂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发生在日本拘留所内警察与女犯的风流一夜 - 偶尔一笔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值得你花时间一读的---人与人生之心灵对话 - 艾伦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山海经》大破译 一 - njchina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生活小常识(一) - 居作夫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第5军 - 一炮手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