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赢之城视频:实现双达标,远离肝硬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0:39:30
《 生命时报 》( 2011年05月31日   第 10 版)
肝硬化、肝癌往往是导致慢性乙肝患者死亡的“终极杀手”。在近日闭幕的第46届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年会上,我国肝病专家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不仅有助于预防肝硬化、肝癌,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肝硬化的进程。
慢性肝炎如果迁延不愈,会使肝细胞反复死亡,并代之以瘢痕组织,肝脏内外布满了硬化的结节,故称之为肝硬化。如不及时控制,肝脏功能会进一步受损并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发展成肝癌,从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2005年及2010年两个版本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都将“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列为重要的治疗目标。
研究表明,肝硬化发生与乙肝病毒DNA水平及e抗原状态等息息相关,如果乙肝病毒DNA水平居高不下,或者病毒e抗原检测始终阳性,肝硬化的风险就会增加。“我国慢性乙肝患者中六成为e抗原阳性。对这部分患者而言,从降低肝硬化风险的角度考虑,最科学的治疗目标就是‘双达标’。也就是说,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同时e抗原消失及e抗体出现。”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顾问、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医师、资深教授巫善明指出。
在本届EASL年会上,台湾大学学者杰西卡·刘研究表明,乙肝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实现“双达标”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显著降低,生存时间也会显著延长。据悉,在现有的口服抗病毒药物中,替比夫定实现“双达标”的能力最强。广东南方医院肝病专家侯金林教授在本届EASL年会上展现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长期服用替比夫定的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水平明显降低。巫善明教授介绍道:“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别名,纤维化的水平也就是肝硬化的程度,这说明实现‘双达标’不仅能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或许还有助于肝硬化的逆转。”
既然“双达标”的作用如此关键,是否意味着替比夫定是慢性乙肝患者最好的选择?巫善明教授指出,没有一个药物是百分百最好的选择,“近年来强调优化治疗,一项重要的要求就是个体化。打个比方,就好像结婚对象,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如果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能够个体化,就能取得最优化的效果,”巫善明教授说,“具体到替比夫定治疗,如果患者在接受治疗24周时应答情况良好,则应维持治疗方案,否则应适时给予调整,这将有助于最后治疗目标的实现。此外,患者治疗前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以及乙肝病毒DNA载量也会影响长期治疗的效果。例如,对于治疗前ALT大于或等于80单位/升、且乙肝病毒DNA载量低于109拷贝/毫升的e抗原阳性患者,及乙肝病毒DNA载量低于107拷贝/毫升的e抗原阴性患者,疗效会更佳。”“这就好比婚姻,首先要选对最适合自己的另一半,在婚姻的人生旅途中还有不断的互相适应和调整,才能有幸福的生活。同样,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抗病毒药物,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应该是今后抗病毒治疗的一种趋势。”巫善明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