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浴火死神图片:中哈边境我哨所士兵补给靠空运 巡逻时需要驱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28:55


  空降哨所——河源

  


  感谢机组送来飞物资

  


  5月27日,按图行进进行巡逻

  


  5月27日,危险地段巡逻

  国防部网伊犁5月30日电 朱德华摄影报道:穿梭于大峡谷中的直升飞机渐渐地在目光中远去,15名官兵还在使劲的招手致谢,一群白鹅扇动着翅膀嘎嘎挤到队伍边……5月23日至30日,新疆军区某陆航部队第八次将伊犁军分区15名官兵及物资空运到霍尔果斯河源地区,河源哨所又开始履行神圣的戍边使命。

  “山静景无语,曲径行人稀。莫叹哨影单,花开香四季”,这首小诗是伊犁军分区某部干部石文斌到河源执勤哨所蹲点时写的。5月23日,笔者自伊宁市机场搭乘直升飞机飞向河源。已经是第三次自愿去河源执勤的阿拉马力边防连士官贾亚炜主动给我们当起了解说员。

  河源哨所与毗邻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卡赞古里哨所仅一河之隔,距离不到300米。河源哨所防区面积260多平方公里,原为中哈两军共管区。2004年7月,依据中哈《边界协定》,伊犁军分区15名执勤官兵及物资被空运送到执勤点。动用直升飞机空运哨所也属无奈。原来,河源地区四面环山,地势险峻,唯一一条通往哨所的大西沟陆路通道因路途艰险,被当地牧民称为“死人谷”。执勤官兵只能靠直升机空运往返,6月前后进入,10月份大雪封山前返回。河源哨所因故得名“空降哨所”。

  轰隆隆的发动机声音难以打消官兵俯瞰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山涧气候变幻难测,有着5000余小时飞行经历的特级飞行员崔建新上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以最好的飞行角度满足官兵欣赏风景的欲望。飞机忽而穿越山涧白云,忽而翱翔清澈蓝天。首次去河源的列兵王超兴奋地说道:“这里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能够去河源执勤戍边真是我的荣幸”。

  飞机飞行了45分钟平稳着陆。“河源,我们来了!”一下飞机,带队的某部副政委黄润庭就和14名官兵一起大吼了三声,响彻云霄的吼叫令人振奋,不远处哈方哨所的官兵也列队在河对岸,鼓掌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这边是搭建整齐的板房,各类物资保障齐全,而不远处的哨所,简陋、单一,心中不由升腾出一股暖意。

  直升飞机停留10分钟后返回阿拉马力边防连继续拉运物资,听崔机长说,此次有20个架次拉运物资、转移人员、空中巡逻的飞行任务,所以笔者决定等最后一个架次离开河源。

  送走直升飞机后,黄副政委带领大家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洗脸,整理军容。各种工作千头万绪,那么多的物资需要整理,看着笔者诧异的眼神,副政委神秘地说,等一会你就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洗脸了。不一会儿,官兵列队完毕,副政委宣布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官兵将一面崭新的国旗固定在旗杆上,暖风习习,花草飘香,官兵对着鲜艳的国旗举起了右手,山谷中迎来了最神圣的军礼。

  哨所人虽少,但是管理秩序正规。白天工作,晚上站哨。在经过三天时间的营院整饬,哨所开始了沿线巡逻。班长王龙告诉笔者,“虽然山高路险峰陡,却挡不住少数挖药材、捡鹿角等非法越境人员的步伐,官兵们的执勤任务很重。”跟队巡逻时笔者发现,巡逻地段多沼泽山谷,不时有官兵陷入泥潭、身体被荆棘划破,官兵们却没有停止脚步,依旧不辞辛劳、无怨无悔继续执勤。

  “朱干事,你肯定要在这里多待几日了。”5月26日,士官贾亚炜看着漫天乌云对我说道。我原定要于当天下站,因为气候原因飞机无法起飞,所以我也就只得继续留队。

  哨所官兵中流传着一个“姚一勺”的故事。哨长姚飞刚第一次带队到河源执勤,一个多月后,阴雨连绵,运送给养的飞机无法到达。生活物资告罄,官兵只能靠干馕维持生活。后来干馕也所剩无几,姚飞刚只好将馕切成碎丁放进锅里煮汤,战士每顿分一勺,保证肚子不断粮。为最大限度保持能量,姚飞刚命令除必须外出执勤的人员外,全部卧床休息。当时有个别战士建议在当地捕猎野生动物充饥,姚飞刚随即给大家上了一堂野生动物保护课,并给官兵鼓劲打气、进行心理疏导。干馕吃完了,哨所附近的野菜也被吃光了,在大家近乎绝望之时,天空撕开了一条缝儿,直升机将生活物资运到哨所。从此,姚飞刚便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姚一勺”。

  寂寞可怕,饥饿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每天与毒蛇打交道。河源原来是一片无人区,除了杂草丛生外,还有毒蛇随时伴随在你的脚下。有一年,排长娄基富主动前往河源执勤,可有一天深夜,暴雨不断,一条毒蛇爬卧在他的枕头边,早上他醒来发现时,毒蛇还在睡梦中,他才免遭不测。

  为了驱赶毒蛇,哨所官兵自己动手制作了巡逻途中用的驱蛇器,每次巡逻外出都随身携带。他们还从山外空运一些白鹅,圈养在营区内。据说,毒蛇闻到鹅粪味,就主动躲得远远的。从那以后,每年进河源哨所时,官兵都带200只小白鹅到哨所,一边养殖食用,一边作为驱赶毒蛇的“生物武器”。

  河源地区没有地下水源,战士们只能吃地表水,但是由于山上植被较多,各种腐烂的动植物毒性较大,对水源的安全有很大影响。饮水安全问题急坏了炊事班班长李刚。每天天不亮,他就要从一里外的河渠里提水倒进水缸里沉淀。半小时后,自己先尝一下水。时间长了,李刚的舌头都被水冻得麻木了。

  后来李刚想了个办法:在河渠边挖一个小池塘,并与河渠连通在一起;用纱布做成鱼网,捕来冷水鱼放在水塘里。如果水里有毒,首先水塘里的鱼会有反应,这些鱼既作为检测水质安全的“卫士”,还可以供战士们业余时间观赏,那些冷水鱼也因此获誉哨所“编外饮水检测员”光荣称号。

  河源气候多变,山洪时常暴发,执勤官兵的生命随时受到威胁。一次,士官马朋俭和战友一起外出巡逻,返回时,河水上涨,无法过河,他们只好逆流而上。由于山越爬越险,天黑前仍找不到过河之处。黑夜来临,气温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电台也发不出信号。情急中,马朋俭爬上最高山头,把脱下的衣服点燃,为哨所官兵指示信号。寒风中,他在帽子上写下遗书,准备长眠于深山之中,与他们一起执勤的军犬“哈里”爬上最高山头,不停地狂叫,救援官兵及时赶到,幸好留守人员及时赶来,挽救了他的生命。

  5月30日上午,天高云淡,山涧中响起了隆隆的直升机声,笔者不禁留恋这个地方。“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在这首红歌的激励下,15名执勤官兵发扬“敢吃苦、能吃苦、善吃苦”的河源卫士精神,真心献党、无怨戍边,站在直升飞机的悬梯上,笔者给哨所敬了个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