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班室内亲子游戏:游泳池和枪,哪个更危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47:04
苹果橘子经济学——
游泳池和枪,哪个更危险?
许多看似幽默怪诞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问题」,一旦用经济学的剖刀切开,里头竟和表象大为不同。专家所推销的恐吓言论,最言听计从的莫过于为人父母者。问题是他们的资料往往都经过修饰或夸大不实,要不然就是断章取义。
最近数十年以来,各式各样的亲子专家冒出头来。他们谈论问题时,主要是巩固自己的立场,而非广泛考量问题的不同层面。因为专家发言如果语带保留或态度含蓄,通常就不会引起太多注意。如果希望自己的理论能跻身传统观念之林,胆子就得放大。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诉诸群众的情绪,只要情绪一上来,就毋需再谈什么理性辩论。而各种情绪中,又以恐惧的力量最强。
美国儿童淹死泳池的机率 比玩枪丧命高一百倍
专家所推销的恐吓言论,最言听计从的莫过于为人父母者。问题是,父母往往担错了心。
假设有个八岁女孩名叫茉莉,她的两位好朋友艾咪与爱曼尼就住在附近。茉莉的父母知道艾咪家里有把手枪,所以禁止女儿到她家。茉莉常去爱曼尼家,她家后院有游泳池。茉莉的父母自认他们的决定很明智,可以保护女儿的安全。
不过根据客观资料,他们的选择其实并不高明。美国每年平均每一万一千个家庭游泳池会淹死一名儿童。(美国家庭游泳池约六百万个,也就代表每年会淹死五百五十名十岁以下儿童。)至于死于枪枝的儿童,则是每百万枝枪还不到一人。(以全国两亿把枪而言,每年约一百七十五名十岁以下儿童死于枪下。)至于游泳池的致死率(一万一千分之一)与枪枝致死率(低于百万分之一)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茉莉淹死在爱曼尼家游泳池的机率,几乎比在艾咪家玩枪丧命高一百倍。
不过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和茉莉的父母一样,对机率的评估相当外行。自称「风险沟通顾问」的山德曼(Peter Sandman),二○○四年初针对美国仅因单一狂牛症病例引发的反牛肉风潮指出:「基本的事实是,让民众受到惊吓的风险以及民众真正致死的风险是两码事。」
一九九○年代晚期,美国教育部进行了一项划时代的研究计划,称为幼儿长期研究(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ECLS),测量两万名以上学童由幼儿园到五年级的学业进步情形。受测者是由全国各地选出,足以精确代表美国学童的横剖面特性。
ECLS除测量学生的学业表现,也搜集他们的基本资料:种族、性别、家庭结构、社经地位、父母教育程度等。ECLS还访问家长(还有老师与学校行政人员),提出一长串比一般政府调查更深入的问题:父母是否体罚、频率如何?是否会带子女上图书馆或博物馆?小孩看多少电视?
下面是八个与考试成绩高度相关的因素:
父母教育程度高。
父母社经地位高。
母亲生第一胎时三十岁以上。
小孩出生时体重偏低。
父母在家中说英语。
小孩为领养。
父母参与学校家长会。
家里有很多书。
下面八个因素没有作用:
家庭关系亲密。
最近搬到较好的社区。
母亲在小孩出生后到上幼儿园前没有上班。
小孩参加过学前辅导。
父母会定期带小孩上博物馆。
小孩常挨打。
小孩常看电视。
父母几乎天天念书给小孩听。
以下我们两两对照分析:
相关:父母教育程度高
不相关:家庭关系亲密
父母教育程度高的小孩,通常在校表现良好,这应该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书香世家往往重视教育。不过更重要的可能是IQ高的父母通常教育程度也较高,而IQ有很强的遗传性。至于家庭关系是否亲密对儿童成绩影响不大。我们前面提过,一些研究发现家庭结构对孩子人格没有影响,同样地,对成绩好像也没有影响。这当然不代表家人就该各行其是,但至少对美国近两千万名单亲家庭的学童而言,这应该具有一些鼓舞作用。
相关:父母社经地位高
不相关:搬到较好的社区
社经地位高与考试成绩好高度相关似乎相当合理。社经地位堪称成功的代表性指标──通常意味着较高的IQ与教育程度──而成功的父母也比较可能有成功的子女。至于搬到较好的社区并不能改善小孩在校的表现。或许搬家本身具有破坏的力量;更可能的是,房子变好不能改善数学或阅读能力,就像穿上好球鞋也很难让你跳得更高。
相关:三十岁以后生首胎
不相关:母亲在家带幼儿
三十岁之后才生小孩的母亲,通常会比较注意孩子在校的表现。这种女性往往希望攻读较高学位,或是追求事业成就。她往往也会比十来岁的小妈妈更盼望小孩。这并不是说较晚开始生育的女性一定是较称职的母亲,但至少她让自己──还有小孩──处于较有利的位置。(请注意,十多岁时就初为人母,到三十岁再生第二个小孩的女性就不具有这个优势。ECLS资料显示,她的第二个小孩表现不会优于第一个。)另一方面,母亲等到小孩上幼儿园才去工作,似乎没发挥什么作用。过度认真的父母或许对此感到困扰──那么多亲子课程有什么意义?──不过资料就是这么说。
相关:小孩为领养
不相关:小孩常挨打
孩子为领养与学校考试成绩呈现高度负相关。一些研究发现,小孩学业能力受生身父母的影响大于养父母,而会把子女送人的母亲,IQ往往明显低于领养小孩者。
另外一个解释或许令人不舒服,但却颇符合经济学中自利的基本理论:决定把婴儿送人的孕妇,可能不会像准备自己抚养小孩者那么留心胎儿的发育。(试想一下──这或许更让人不舒服──你对待自己的车子和租来的车子有怎样的不同。)虽然领养的小孩成绩较差,但常挨打的小孩却未必。这听起来可能出人意料──倒不是体罚本身一定有什么害处,而是因为体罚传统上被视为不文明的行为,所以我们可能认定会打孩子的父母在其他方面也不文明。
不过实情或许并非如此,也或许我们该由另一个角度来看体罚。要知道ECLS调查中包括直接访问家长,设想他们与政府研究人员面对面而坐,还能亲口承认自己体罚小孩。这么做的家长若非不太灵光,就是──更有意思了──诚实到家。或许在教养子女上,诚实的正面影响超过体罚的负面影响。
相关:父母参与家长会
不相关:小孩常看电视
父母参与家长会的小孩成绩较好──这可能只是显示重视教育的父母会参与家长会,而不是父母参加家长会能让小孩变聪明。至于学童成绩与看电视时间并没有相关。虽然传统观念上认为看电视会让儿童脑筋变笨,但事实并非如此。(芬兰的教育制度为世界顶尖,当地儿童七岁才进学校,但经由观看配上芬兰文字幕的美国电视节目,大多在学前就自己学会阅读。)不过,在家中使用计算机却无法让小孩变成好学生:ECLS资料并未发现使用计算机与学校成绩相关。
相关:家里有很多书
不相关:父母念书给小孩听
多数人看到这种相关性都会推测其中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好比说:有个叫以撒亚的小男孩家里有很多书;他在学校的阅读测验成绩很好;这一定是他的母亲或父亲常念书给他听。以撒亚的朋友艾美莉家里也有很多书,可是她从来不碰。
她宁愿替洋娃娃打扮或者看卡通,不过艾美莉的成绩并不比以撒亚差。另外,以撒亚与艾美莉的朋友瑞基家里没有一本书,不过他每天和妈妈上图书馆;他是个阅读狂,可是他考试成绩不如艾美莉与以撒亚。
我们该如何解读这些事?如果念书给小孩听对课业成绩没有什么影响,那么是否代表只要家里放了书,就会让小孩变得比较聪明?书本是否能发挥神奇魔力渗到孩子脑袋里?果真如此,不妨给每个学前儿童的家庭都送去一卡车的书。
这种相关该如何解读?以下是一种可能的理论:多数会给小孩买很多书的家长,往往较聪明,教育程度也较高。(而他们把聪明才智与工作伦理传给了子女。)或者他们比较关心教育,也比较关心子女。(这表示他们营造的环境能鼓励并奖励学习。)
如果归纳一下,前八项因素描述的是父母「是」什么;而后八项描述的是父母「做」什么。教育程度高、成功、健康的父母,通常子女在校表现较好;但小孩是否常去博物馆、常挨打、参加过学前辅导、常听故事或常坐在电视机前,好像都无关紧要。对于执着子女教养技巧的家长或亲子专家而言,这该具有警醒的作用,因为他们似乎过度强调技巧。这倒不是说父母的因素无足轻重,他们当然至为重要。难题在于:等到多数人开始接触养育子女的书籍时,往往为时已晚。许多要紧的事项早已决定了──你是谁、和谁结婚、过怎样的生活。
如果你聪明、工作认真、教育程度高、待遇好,同时结婚的对象和你一样幸运,那么你们的子女成功的机会也较高。(当然,如果你诚实、思考周密、有爱心、对世界有好奇心,应该也很好。)不过重要的不是身为父母的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是谁。由这一观点来看,强迫型的父母很像相信金钱万能的候选人,但事实是,如果选民压根就不喜欢你,用尽世上财富也无法让你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