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大学生兼职的工作:自体开放植骨浅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30:57

自体开放植骨浅析

时间:2006-10-07 15:41来源:免费论文网 作者:魏武 郑继元 张树喜 点击:39次 开放植骨的开放是相对闭合而言的,开放意味着一部分植骨块将直接面向空气,单纯面向空气将导致这部分植骨块血运重建的丧失,但恰恰是这一部分骨块的牺牲使剩余骨块成功地建立了血运。我们植骨的目的是为了达到骨质愈合,因而绝大部分植骨区骨块经过血运重建进而爬行替代骨痂形成是开放植骨成功的标准,开放是部分开放,大部分闭合[1]。

  1 骨缺损手术选择的内因

  我们应该对开放植骨慎重选择,软组织修复水平及骨缺损量是手术适应证选择的内部决定性因素。

  1.1 闭合植骨条件 (1)软组织可覆盖骨缺损区。(2)软组织暂不可覆盖骨缺损区,可行皮瓣移位覆盖骨缺损区,一期或二期闭合植骨。

  1.2 开放植骨条件 (1)对于需长期换药创面清洁后方可行皮瓣移位覆盖骨缺损区的患者,开放植骨可缩短疗程,故选择开放植骨。(2)骨痂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血运的存在,这就要求受骨区能为植骨块提供相对良好的血供。植骨区创腔形状应该为口小底大型,口越小使面向空气的植骨块量越少,使血运重建失败的植骨块量越少。而这种创腔的产生有两种:一为被动的存在,即其病情所固有;二为积极的创造,即使用肌皮瓣移位技术覆盖大部植骨区。充分清创后创腔呈口小底大或较深的患者,即使其骨缺损量较大需较多自体骨,但创腔底与壁可为植骨块提供良好血供而使骨损失量较小,故选择开放植骨[1]。

  1.3 骨转移(Ilizarov技术)条件 (1)大量骨缺损是选择骨转移手术的决定性因素,对于清创后创腔呈口大底小的患者,自体骨需求较多超过供给且骨损失量较大,我们应该采用骨转移技术。(2)对于较长段骨缺损(一般长度>6cm)的患者,不管软组织是否可覆盖骨缺损区,均应一期或二期骨转移技术[1]。

  2 骨缺损手术的外因

  病人来源及技术因素是开放植骨得以进行的外部因素。骨质开放缺损肢体糟糕的原始软组织状况的来源有以下几种:(1)严重的开放骨折,原始的创伤导致了骨质外露,而骨质外露情况不能通过一期或二期皮瓣移位或皮瓣转移解决;(2)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骨质外露,不允许扩创一期或二期关闭创口。骨质开放缺损肢体固定物方式只能是外架,开放植骨不允许植骨区域外露内固定物的存在,因而若骨折需要固定,外架固定为其唯一选择,外架固定的使用一为开放骨折一期使用,二为内固定术后感染或(和)软组织坏死扩创取内固定物换外架固定。具备开放植骨技术拥有病源的才能进行开放植骨的,只接触闭合骨折或对任何种骨折都限于使用内固定的医院无法对病人进行开放植骨治疗,因为在该院使用内固定后骨质外露的病人将会对该院的治疗医生失去信任感进而到其他医院就诊,同时该院不能对就诊的外院内固定术后感染或(和)软组织坏死的患者提供外固定治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