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尾全责自己要出钱吗:突发脑溢血 抢救应争分夺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39:25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发生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就是高血压,凡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都是脑溢血的高危人群。

判断

1、前驱症状:

发病前数小时或数日有头痛、头晕、呕吐、精神障碍、视力模糊。出血多在白天,情绪激动,过度用力,精神紧张,或休息、睡眠时发病。寒冷季节多见。

2、脑出血起病急、进展快,典型症状有:

头痛剧烈,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昏迷,发热,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血肿入脑室可出现高热、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如何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抢救中风病人? 

中风主要是脑梗塞和脑出血

无论何种中风,在医生到来之前,均应注意下几点:

1.保持安静,嘈杂混乱的环境易使患者感到大祸临头,加重血压、心率及呼吸等生命指征恶化。

2.头部略抬高约30度,可避免加重出血,还可防止脑水肿,防止痰液、异物等堵塞气道引起的窒息。

3.应尽量减少震动。无论在搬运过程还是翻身拍背均应保持头部相对稳定以免加重中风。

4.人在应激状态时血糖明显高于正常,无论中风是否糖尿病引起,均不应给病人服糖水及甜食,昏迷病人应禁食,以防窒息。

5.头部放置冰块可减少脑细胞的耗氧,以保护脑细胞功能,为医生进一步抢救赢得时间。

6.研究表明,脑中风最佳的抢救时间为6小时内,因此,“时间就是脑细胞”。

总结一下:当中风发生时,应立即将病人送到有条件(如可做CT检查)的医院就诊,护送时让病人平卧,尽量少搬动和颠簸病人,争取尽早判明病因,对症合理治疗,以减轻患者脑组织损伤程度。

脑血栓患者如果溶栓成功,可不留后遗症。

急救

急救原则:制止继续出血,防止并发症。

急救要点:保持呼吸通畅。

脑溢血一般在高紧张体力和脑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容易发病。起病非常急,通常出血量决定表现症状。脑出血量较小的病人有头痛较剧,血压升高,眼底出血而视物不清的问题。如果观察到患者意识不清,说明出血部位不好,出血量大,危险系数极高。脑出血病人常表现为倒在路边、厕所、床旁地上,意识不清鼾声大作,大小便失禁,半身不遂。这些就是发病的信号,有高血压患者的家庭都要学会辨别。如果家中有人出现了上述症状,家人得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尤其,发生脑出血的最初5分钟至关重要:

1、如果病人倒在厕所、浴池等狭小场所,尽快转移到宽敞之处。具体做法因地制宜,只要别震动头部,保持头部水平位搬运都可以,以免堵住呼吸道,造成窒息。

2、对脑出血病人,家属应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切勿大声叫喊、哭闹或随意搬动或颠簸病人。病人周围的环境应保持安静避光,减少声音的刺激,让患者安静卧床,头抬高30度左右,保持安静。尽量减少搬动,同时,应专人看管,以免病人因躁动而坠床。立即呼叫急救车。如果情况不严重,也可以待病情较为稳定后立即送医院急救。

3、病人舌根后坠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因而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家人要立即采取措施保证呼吸道通畅:松解患者的衣领,取下义齿(如果有的话),取侧卧位头往后仰,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或用纱布包住病人舌头拉出,清除口腔的粘液、分泌物和呕吐物,以保持气道通畅。一旦窒息,尽快掏净口腔,并进行人工呼吸。

4、调整血压。可以让血压较高,且神志清楚的脑溢血者口服心痛定;如果患者神智不清者,有条件者可用小量利血平治疗或硫酸镁10毫升深部肌肉注射,或在医生的监护下使用硝酸甘油等静脉降压药物。

5、降温。头颈部用冰帽或冰袋降低脑部温度,有利于减轻脑水肿和颅内压。

恢复时注意事项:

1、预防再出血。重要的是预防血压过高,情绪要稳定,大便常通顺,饮食、生活要规律。

2、功能锻炼。意识清醒后,瘫痪的肢体即应开始活动,越早效果越好。失语者,应早做语音练习。针灸、导引效果理想。

3、药物治疗。胞二磷胆碱每支200mg(2ml),静脉注射,成人1日200~600mg,每次200mg,5~10日为一疗程,能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尼莫地平每日3次,每次1片口服,此药优先作用于脑部的小血管,调节血管张力,影响脑介质平衡,改善脑出血、记忆障碍和情绪不定等,但对肝肾功能损伤、低血压者和妊娠哺乳期忌用。还可口服脑、复康等。

4、大面积脑血栓所致脑梗塞引起广泛而严重的脑水肿,而后引发脑疝者预后不良。

5、未合并严重脑水肿者,早期神经功能即有改善。肢体尚保存一定随意运动能力者,恢复可能性大,预后较好。

6、弛缓性瘫痪60天内无随意运动乾,恢复可能性不大。

7、感觉障碍突出者恢复差。

8、70岁以上首次发病者死亡率接近50%,多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

特别注意:

脑出血是十分危险的疾病,而且现在脑出血的发病年龄渐渐年轻化,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一下几种情况:

头晕、头痛。很多青壮年人不重视头晕、头痛,认为这是小毛病,休息休息就好了。虽然这种想法在很多时候是对的,但脑出血的最早期表现也可仅仅是头晕、头痛,应引起重视。

肢体麻木无力。这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症状。随着电脑的普及,在青壮年人中,颈椎病的发病率很高。很多人认为,肢体麻木、无力只是颈椎病的表现,常不以为然。殊不知,这也很可能是脑血管病的早期信号。

恶心、呕吐。很多胃肠道症状可能并不是消化道本身的疾病,而是其他系统疾病的表现。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病变也可引起恶心呕吐的症状。因此,当发生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特别是剧烈呕吐时,绝不能自己去药店买胃药服用,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控制高血压就是控制脑溢血。脑溢血虽然是定时炸弹,但平日积极预防能取得良好效果。凡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在经过积极治疗后,脑溢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未接受治疗或中断治疗者低。因此,预防脑溢血,首先要避免血压的骤然升高。现在眼下正是盛夏高温季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的老年人应摒弃“中风在寒冷季节才会高发”的观点,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将大幅上升,夏季高温应谨防热中风。因为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较少,夏天身体容易缺水。身体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这会使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增加中风的发生几率。

夏季保健

夏季老年人还应避免过度贪凉。老年人的血管大多硬化,忽冷忽热的气温易使其发生意外。因此,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8℃为宜。同时,及时补水,防止血液黏稠出现血栓,引发中风、心绞痛等病症。对于有过中风史的老年人来说,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频频打哈欠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中风 别太指望放血救命

2011年05月17日 20:50
来源:凤凰网健康论坛 作者:自诊

在百度搜索里输入“中风放血救命法”,在短短0.04秒里就能搜到约11600条相关网页。多数是网络论坛的帖子,并宣称这是“很多孝子后悔没早日看到的帖子”。

大脑示意图

原来,“中风放血救命法”据说是台湾老中医所传。帖子上还详细讲述了放血救命的具体办法:发现中风者后,要先原地把患者扶起坐稳以防再摔倒,然后开始放血。放血时可用注射用的针头或缝衣针,在患者的十个手指头尖儿(没有固定穴位,大约距离指甲一厘米之处)刺上去,要刺出血来(血不出来,可用手挤),等十个手指头都流出血来(每指一滴),大约几分钟之后,患者就会自然清醒。

现在正值初春,乍暖还寒,中老年人难以适应,容易发生中风。因此,这个“中风放血救命法”也就格外盛传。但是该方法是否真的奏效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陈可远告诉记者,这说法不科学。放血疗法的确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手段,但是中风是经过很长时间血管被血栓堵塞引起的,放血很难奏效。

有专家还表示,人的手指尖上有个十宣穴,可以配合人中等穴位通过针灸或点刺,起到辅助治疗中风、中暑、晕厥、癫痫等疾病的目的。但是只靠针刺该穴位治疗某种疾病的效果不大。而且目前也没有看到放血疗法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或文献记载。

中医讲究辨证对症治疗,一种方法不可能适合所有患者。因此说靠放血救中风患者的命不大可能。如果家里出现中风患者,还是要尽早送往医院治疗。

中风患者最常见的三大后遗症

2011年05月18日 21:15
来源:凤凰网健康论坛

中风病人最常见的后遗症:

1、偏瘫:

中风的后遗症中最多见的就是偏瘫。偏瘫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中风病人偏瘫发生在脑部病变的对侧,因为大脑的神经支配是交叉性的。如果是左侧的脑出血或脑梗塞,引起的是右侧的偏瘫,反之亦然。偏瘫病人还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偏身感觉障碍。有时还有同侧的视野缺损,表现为平视前方时看不到瘫痪侧的物品或人,一定要将头转向瘫痪侧才能看到。以上这三种症状,总称为“三偏”。

2、失语

大多数人(右利手者)的优势半球在左侧,当中风发生在左侧时,语言功能有时会受到影响。运动性失语表现为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但语言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感觉性失语,即语言表达无障碍,但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表现为答非所问,“自说自话”。

3、精神和智能障碍

中风的范围较大或多次复发后,不少病人会有精神和智力的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和计算力下降、反应迟钝、不能看书写字,最后发展为痴呆,连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病人还可以出现胡言乱语、抑郁狂躁、哭笑无常等病态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