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妻成瘾:善人桥藏着一位“山中宰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25:35
善人桥藏着一位“山中宰相”
2011年05月05日 09:41:52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大中小〗


藏书羊肉店资料图

小隆中石刻
总 策 划:詹 刚 王显军
执行策划:赵燕萍 袁小洪 何建平 孙传红
撰 稿: 沈红娣
章太炎曾为李根源写楹语一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三国时之曹操比之李根源,可见李根源在章太炎心目中的地位。事实上,满腹经纶,未出草庐,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将所居之所命名为“小隆中”;住在山里,却每天有“大人物”进进出出;同时又肯为百姓出头“惩恶除霸”,李根源这个“山中宰相”确实名不虚传。直到如今,藏书一带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当年李根源有个“山中宰相”的绰号,一提起他更是竖起了大拇指。
8岁不惧苍鹰有胆有识凭一个“反钩”救下一群人
恬静的边远小镇,明净湛蓝的天空有一只苍鹰在盘桓,在镇上冷冷清清的街道上,有个男孩子,手里提着刚从集市上买来的一斤猪肉,正一蹦一跳地往家里跑。忽然间,空中盘旋的苍鹰,欺孩子年幼,像流矢一样俯冲下来,要攫取那块猪肉,就在那凶猛的苍鹰接近猪肉的一瞬间,小男孩眼疾手快,反手将鹰捕获,苍鹰被抓后,拼命挣扎,小男孩则使劲挥动着苍鹰,以免被其弄伤。过了一会,小男孩感到力气不济,才纵鹰任其飞逸。小男孩看到鹰逃之夭夭后,仰天大笑起来。而这场精彩搏斗的胜利者,便是当年仅有8岁的李根源。
这个故事的出处来自陆星著的《李根源传》。我们虽然无法考证故事的真假,但李根源自小聪慧,饱读经书却是有据可考。6岁时,祖母便教李根源读《三字经》、《百家姓》等,稍长,父亲教读《出师表》、《正气歌》等,母亲阙氏则常以“为学宜恒,立身宜正,做事宜诚”相诫免。嗣后,进私塾得塾师教读经史,常讲太平天国故事,传授爱国道理。甲午战争爆发后,15岁的李根源已知关心国家大事,常读《上海新闻报》以悉国事。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则是李根源用一个“反钩”救下了一批进步人士的千古奇笔。
1949年9月,云南即将解放。蒋介石得到军统云南站站长沈醉就90名进步人士处置的请示电报,回电时就八个字:“情有可原,罪无可逭”。幸好当时密电收发先送云南省主席卢汉手中,然后再转送沈醉,否则90名进步人士立即就有生命危险。已决心投靠共产党的卢汉,将电文交给李根源,当时李根源正和卢汉一起策划起义,任高级顾问。李根源看了电文,仔细思索一会,接着拿笔将电文打了一个反钩,把电文顺序倒过来,改成了“罪无可逭,情有可原”,让译电员重新去译。这样一来,意思完全变了,成了罪不能逃脱,但情有可原,不必去追究。原先的密杀令,变成了不杀令。蒋介石去台湾后回想起云南90名爱国人士为啥没枪毙之事,百思不得其解,反而责怪机要秘书,为啥把他口授的电文颠倒了,而机要秘书也说不清楚不好申辩,只好自认倒霉。然而从昆明档案中查出的电报史料证明,蒋介石的密杀令是真的,原文上有人打了一个反钩,这一反钩正好留下了李根源老先生的千古奇笔。
植树修路办学堂教化村民学“文明”
李根源隐居苏州,可在苏州期间并非仅仅养老一事无成,而是非常有作为,深得苏州乡邻的尊敬和厚爱。
金云良回忆,李根源在离其母亲阙茔数十丈处建造了一个祠堂,共有平房十余间。李根源就在这里倾心结客,雅爱留宾,与当地百姓往来频繁,亲如眷属。
李根源先生很尊重农民,他在阙茔村时,家里晚上经常有很多附近的村民来玩。大家谈生产,拉家常。他告诉村民,自己也是农家孩子。要求农民学文化,讲卫生。如有村民邀请他,只要没事情,他总是欣然前往,不摆一点架子。
阙茔村下面就是朱店村,他的侄女马翠云现在就住在朱店村,村里一条泥路,路旁一条水沟,下雨天泥泞难行,大家称之为“阎王路”。李先生就发动农民清水沟,拓路面,铺石块。朱店村的农民可通过这条新路直接到达官路,出行方便了。大家把这条路称为“青龙路”,至今,这条路仍旧发挥着作用。
阙茔村舍落成后不久,他便在村里建造了五六间平房,办了一个阙茔小学。本来,小王山附近的村子,如南竹坞、仰家场与塘冈头等均无小学,孩子们读书要步行几里路才能到藏书庙小学。风雨雪天,小学生们苦不堪言。李根源针对这情况即创办了阙茔小学(现改称为小王山小学),当即招收小学生多人,先后聘请徐光荣、马楚久、姚文登等名师任教。由于师资和经费的缘故,采用简易形式,即一个教师在一个教室里,教4个班级的学生。渐渐地,经李根源努力,学校初具规模,设备开始完善,有图书室、乒乓球台,室外操场上有单杠、跳高架、足球架、跷跷板、荡千秋等体育运动器具。每当李根源看到学生们在操场上活跃地运动时,往往高兴得在一边拍手哈哈大笑。
由于学生们都来自普通的山农之家,所以他们的名字往往夹着粗俗的字眼,有的还用小名与奶名。为此,李根源还兴趣盎然地为学生们取名字。他按照"志、祖、云"等字辈题名,不再被金木水火土传统排行选字框住,有了脱俗更新的开端。当地老百姓称阙茔小学为“洋学堂”。在学校教室旁边的乡公所,内设群众阅书报处。乡公所再下数十步处,李根源特意为乡民们建立了一所日本式的浴室,供大家劳动后洗澡。浴室是水泥结构,在当时农村是罕见的卫生设备。
惩恶除霸出头露面为民排忧解难
李根源除了提倡文明生活,为当地农民造福外,还常常为村民出头露面,排忧解难。
小王山周围的几个村农民冬天要去周围集镇和苏州市里开羊肉店。这种小本经营的生意,很容易受到城里仗势欺人的有钱人和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的敲诈。有一次,一个阔少在店里闹事,还打了开店的村民。李先生知道后,就出面找了那个阔少的家人。说开羊肉店的村民都是他的乡亲。第二天,那个阔少和家里人拿了礼品,点了大红蜡烛,来赔礼道歉。至此,藏书卖羊肉的人找到“保护伞”才得以在苏州城里落脚。大家对开羊肉店的藏书人不敢欺负了。周土龙的祖父是较早进城开藏书羊肉店的。当时李根源还到其祖父的店里吃过羊肉,并送过一副对联给其祖父。周土龙就亲耳听到父辈们说过,没有李根源就没有今天遍地开花的藏书羊肉。上山砍了柴去城里卖掉是村民的一项重要收入,但送柴草进城要经过关卡,常被敲诈勒索。李根源知道后,要求警察局严惩那些敲诈勒索者,后来他们再也不敢轻易伸手要钱要物了。
金门今天已是苏州观前到石路的主要通道,然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观前街到石路,西面到虎丘,只有阊门一条最近通道。当时,苏州人口增加与经济快速增长,阊门显得拥堵不堪。破解这一交通瓶颈,李根源和其余诸老功不可没。
苏州自石路开埠以后,火车一通,旋为闹市。有点像今天私家汽车飞速增长的交通状况。阊门出口显得窄小拥挤,车马相争时有事故。于是,李根源等有识之士开始奔走呼吁,策划并敦促当局凿门造桥。据说,几个人还专门开了个茶话会议研究,分工合作,有人去踏勘水陆地势,张一麐和李根源负责说服吴县县长筹措经费。李根源等几位老人面子很大,对县长说,如果政府不拨经费,他们就联名到南京找蒋介石要钱。县长 一听,哪有这个道理,还是乖乖掏钱罢。城门按计划开出,因在堪舆学上西属金,所以新城门取名金门。于是,在苏州城西就有了两座城门——阊门和金门。
乱世桃源有“逸民”
隐居山中“聊为梁父吟”
从表面上看,李根源在小王山葬母,开辟“松海”园林,好像过着平静恬怡的生活。但实际上,他的内心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一直关心着国家大事。尤其当日寇侵华,得寸进尺,大有蚕食鲸吞之势时,他义愤填膺,不甘亡国受辱。这种抑郁不得志的心情,在《松海》集李根源与知己之辈唱和的诗词中,表达得很清楚。
章太炎与李根源私交甚好,而其夫人汤国梨对李根源的了解更为透彻,曾作诗称:“未许斯人说避秦,十年养志息征尘。凭君莫问兴亡事,乱世桃源有逸民。 ”身处内忧外患的时代,李根源定居小王山确非“避秦”,想当“逸民”。而好友惠善恩说得更明白些,他称李根源是“山中宰相陶宏景,天下英雄刘使君”。陶宏景虽隐居深山,但明政大事,辄就咨询;刘备失意落魄,寄居曹门学种菜,其实他胸有大志,只是忍气吞声苟安一时罢了。“卧狮窝”石壁上刻着张溥泉的一首诗:“大王卜宅小王山,野服芒鞋意自闲。遥指吴宫无限恨,太湖明月一沙湾。 ”
挚友们的诗文,道出了李根源的内心世界。实际上,李根源在“松海”筑屋时,自己也作了一首题为《小隆中》的诗,诗曰:“苟全于乱世,不觉入山深。高卧小隆中,聊为梁父吟。 ”他自喻卧龙岗“小隆中”的诸葛亮,满腹经纶,雄才大略,未出草庐,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可惜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爱国有志,报效无门,壮志难酬。因此只好发出“聊为梁父吟”的感慨了。
然而,没多久,李根源最终还是恋恋不舍走出了小王山,重返政治舞台。
小王山因有了李根源,而精华荟萃,盛况空前,这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到来,使当地百姓感叹不已,为此,他们赠送李根源“山中宰相”的绰号,实在是发自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