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丽热巴像日本艺人:数据结构教程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5:44:28

第十七课

本课主题: 实验三:栈的表示与实现及栈的应用

教学目的: 掌握栈的存储表示方式和栈基本操作的实现方法

教学重点: 栈的基本操作实现方法,栈的应用

教学难点: 栈的存储表示

实验内容:

一、栈的实现

实现栈的顺序存储。

栈实现示例

二、栈的应用

1、利用栈实现数制转换 2、利用栈实现单行编辑

以上任选一题。

数制转换示例

单行编辑示例

这里是实现栈的头文件

回目录 上一课 下一课

第十八课

本课主题: 数组的顺序表示与实现

教学目的: 掌握数组的定义,数组的顺序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 数组的定义,数组的顺序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数组的顺序表示方法

授课内容:

一、数组的定义

几乎所有的程序设计语言都把数组类型设定为固有类型。

以抽象数据类型的形式讨论数组的定义和实现,可以让我们加深对数组类型的理解。

数组的定义:

ADT Array{

数据对象:ji=0,...,bi-1,i=1,2,...,n;

D={aj1j2...jn|n(>0)称为数组的维数,bi是数组第i维的长度,ji是数组元素的第i维下标,aj1j2...jn (-ElemSet}

数据关系:R={R1,R2,...Rn|

Ri={|

0<=jk<=bk-1,1<=k<=n且k<>i,

0<=ji<=bi-2,aj1...ji...jn,

aj1...ji+1 ...jn(-D,i=2,...n}

基本操作:

InitArray(&A,n,bound1,...,boundn)

若维数和各维长度合法,则构造相应的数组A,并返回OK.

DestroyArray(&A)

操作结果:销毁数组A.

Value(A,&e,index1,...,indexn)

初始条件:A是n维数组,e为元素变量,随后是n个下标值.

操作结果:若各下标不超界,则e赋值为所指定的A的元素值,并返回OK.

Assign(&A,e,index1,...,indexn)

初始条件:A是n维数组,e为元素变量,随后是n个下标值.

操作结果:若下标不超界,则将e的值赋给 所指定的A的元素,并返回OK.

}ADT Array

列向量的一维数组:

a00

a01

a02

...

a0,n-1

a10

a11

a12

...

a1,n-1

...

...

...

...

...

am-1,0

am-1,1

am-1,2

...

am-1,n-1

行向量的一维数组:

把二维数组中的每一行看成是一个数据元素,这些数据元素组成了一个一维数组A.

A0

a00

a01

a02

...

a0,n-1

a10

a11

a12

...

a1,n-1

...

...

...

...

...

am-1,0

am-1,1

am-1,2

...

am-1,n-1

A1

...

Am

 

二、数组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以行序为主序的存储方式:

a00

a01

a02

...

a0,n-1

a10

a11

a12

...

a1,n-1

...

am-1,0

am-1,1

am-1,2

...

am-1,n-1

数组的顺序存储表示和实现:

#include

#define MAX_ARRAY_DIM 8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base;

int dim;

int *bounds;

int *constants;

}Array;

Status InitArray(Array &A,int dim,...);

Status DestroyArray(Array &A);

Status Value(Array A,ElemType &e,...);

Status Assign(Array &A,ElemType e,...);

基本操作的算法描述:

Status InitArray(Array &A,int dim,...){

if(dim<1||dim>MAX_ARRAY_DIM) return ERROR;

A.dim=dim;

A.bounds=(int *)malloc(dim *sizeof(int));

if(!A.bounds) exit(OVERFLOW);

elemtotal=1;

va_start(ap,dim);

for(i=1;i

A.bounds[i]=va_arg(ap,int);

if(A.bounds[i]<0) return UNDERFLOW;

elemtotal*=A.bounds[i];

}

va_end(ap);

A.base=(ElemType *)malloc(elemtotal*sizeof(ElemType));

if(!A.base) exit(OVERFLOW);

A.constants=(int *)malloc(dim*sizeof(int));

if(!A.constants) exit(OVERFLOW);

A.constants[dim-1]=1;

for(i=dim-2;i>=0;--i)

A.constants[i]=A.bounds[i+1]*A.constants[i+1];

return OK;

}

Status DestoyArray(Array &A){

if(!A.base) return ERROR;

free(A.base); A.base=NULL;

if !(A.bounds) return ERROR;

free(A.bounds); A.bounds=NULL;

if!(A.constatns) return ERROR;

free(A.constants); A.constants=NULL;

return OK;

}

Status Locate(Array A,va_list ap,int &off){

off=0;

for(i=0;i

ind=va_arg(ap,int);

if(ind<0||ind>=A.bounds[i]) return OVERFLOW;

off+=A.constants[i]*ind;

}

return OK;

}

Status Value(Array A,ElemType &e,...){

va_start(ap,e);

if((result=Locate(A,ap,off))<=0 return result;

e=*(A.base+off);

return OK;

}

Status Assign(Array &A,ElemType e,...){

va_start(ap,e);

if((result=Locate(A,ap,off))<=0) return result;

*(A.base+off)=e;

return OK;

}

三、小结

数组的存储方式。

数组的基本操作种类。

回目录 上一课 下一课

第十九课

本课主题: 实验四 串的实现实验

教学目的: 掌握PASCAL串类型的实现方法

教学重点: 串的操作

教学难点: 串的联接操作

授课内容:

一、PASCAL串类型的存储表示:

#define MAXSTRLEN 255

typedef char SString[MAXSTRLEN+1];

二、串的操作:

1、串的联接

mystrcat(SString s1,SString s2,SString t);

2、求子串

mysubstr(SString t,int pos,int len,SString sub);

3、子串定位

mystrindex(SString t,SString sub,int *index);

回目录 上一课 下一课

第二十课

本课主题: 广义表

教学目的: 广义表的定义及存储结构

教学重点: 广义表的操作及意义

教学难点: 广义表存储结构

授课内容:

一、广义表的定义

广义表是线性表的推广,其表中的元素可以是另一个广义表,或其自身.

广义表的定义:

ADT GList{

数据对象:D={i=1,2,...,n>=0;ei(-AtomSet或ei(-GList,

AtomSet为某个数据对象}

数据关系:R1={|ei-1,ei(-D,2=

基本操作:

InitGlist(&L);

操作结果:创建空的广义表L

CreateGList(&L,S);

初始条件:S是广义表的书写形式串

操作结果:由S创建广义表L

DestroyGlist(&L);

初始条件:广义表L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广义表L

CopyGlist(&T,L);

初始条件:广义表L存在

操作结果:由广义表L复制得到广义表T

GListLength(L);

初始条件:广义表L存在

操作结果:求广义表L的长度,即元素个数

GListDepth(L);

初始条件:广义表L存在

操作结果:求广义表L的深度

GlistEmpty(L);

初始条件:广义表L存在

操作结果:判断广义表L是否为空

GetHead(L);

初始条件:广义表L存在

操作结果:取广义表L的头

GetTail(L);

初始条件:广义表L存在

操作结果:取广义表L的尾

InsertFirst_GL(&L,e);

初始条件:广义表L存在

操作结果:插入元素e作为广义表L的第一元素

DeleteFirst_GL(&L,&e);

初始条件:广义表L存在

操作结果:删除广义表L的第一元素,并用e返回其值

Traverse_GL(L,Visit());

初始条件:广义表L存在

操作结果:遍历广义表L,用函数Visit处理每个元素

}ADT GList

广义表一般记作:LS=(a1,a2,...,an)

其中LS是广义表的名称,n是它的长度,ai可以是单个元素也可是广义表,分别称为原子和子表,当广义表非空时,称第一个元素a1为LS的表头称其余元素组成的广义表为表尾.

二、广义表的存储结构

广义表的头尾链表存储表示

typedef emnu{ATOM,LIST} ElemTag;

typedef struct GLNode{

ElemTag tag;

union{

AtomType atom;

struct{struct GLNode *hp,*tp;}ptr;

}

}

有A、B、C、D、E五个广义表的描述如下:

A=() A是一个空表,它的长度为零

B=(e) 列表B只有一个原子e,B的长度为1.

C=(a,(b,c,d)) 列表C的长度为2,两个元素分别为原子a和子表(b,c,d)

D=(A,B,C) 列表D的长度为3,三个元素都是列表,显然,将子表的值代入后,则有D=((),(e),(a,(b,c,d)))

E=(a,E) 这是一个递归的表,它的长度为2,E相当于一个无限的列表E=(a,(a,(a,...)))

上述五个广义表用以上的存储结构的存储映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