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高潮 痉挛 avi:张海迪:国人精神偶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11:01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地上传诵着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她的名字叫张海迪。张海迪,山东人,1955年9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五岁的时候,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在 1960年到1976年间,先后动过四次大手术,身体从第二胸椎以下失去知觉。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低头认输,她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坚持做斗争,经受了命运的考验,对自己的人生始终充满了信心。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她就靠自学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阅读了政治、文学、医学和外语方面的书籍一千多册。张海迪还先后自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其中英语达到了大学程度。她不顾自身的病痛,从十五岁起钻研《针灸学》等医学书籍,并用自学的医学知识和针灸技术在农村和县城为群众治病一万人次以上。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就重印三次,并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的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了100万字。

198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宋熙文的稿子:《瘫痪姑娘玲玲的心像一团火》,全文仅1100余字,在山东省引起了轰动。张海迪的事迹开始为人所知,她的人生轨迹也从此转变。1982年5月,莘县和聊城地区开展起向张海迪学习的活动;1982年2月,山东省政府授予张海迪“劳动模范”称号,3月,中共山东省委又做出向张海迪学习的决定,在全省掀起了学习张海迪的热潮。1982年11月,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张海迪“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2月24日,张海迪进京,被安排住进了中央团校大院里的万年青宾馆,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王兆国看望了张海迪,并让医生为她进行检查治疗。28日下午,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的胡锦涛主持召开了“首都新闻单位听取张海迪同志事迹介绍会”。1983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以及张海迪的自述《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3月5日,首都各界集会隆重纪念学习雷锋20周年,张海迪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就座,并受到了万里、习仲勋、王震等领导人的接见。3月7日, “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命名大会”召开,王震、陈丕显等领导人出席并讲话。3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报告文学《向命运挑战———记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3月9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张海迪、朱伯儒(解放军学雷锋标兵)事迹万人报告会。3月11日,张海迪在人民大会堂做事迹报告,这场报告的实况录像于3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向全国播出。

这股学习热潮席卷全国,张海迪成了亿万中国人的精神偶像。1983年4月22日,共青团书记处中共山东省委向党中央提出了《共青团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宣传张海迪活动的报告》,报告中“建议各级党委加强对学习张海迪的活动的领导”,“要把学习宣传张海迪作为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5月9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共山东省委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宣传张海迪活动的报告》,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叶剑英、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等也先后为张海迪题词。5月12日,总政治部发出了《总政治部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宣传张海迪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张海迪是“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继六十年代号召学雷锋之后,又一次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张海迪是在党和人民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优秀代表,是青年的先锋,时代的楷模”。学习活动期间,各地还陆续出版了关于张海迪事迹的书籍。1983年3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4月,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主编的《闪光的生活道路——张海迪事迹》出版;7月,工人出版社出版了《张海迪》、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张海迪书信日记选》、战士出版社出版了《青年先锋张海迪》;9月,共青团中央又编写了《闪光的道路——张海迪事迹续编》。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向一切苦难低头!”—— 为什么这样的英雄人物霎时成了全国无数青年心中的楷模?正如当年5月《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发扬张海迪精神》所说的,张海迪是“全国人民向四化奋进时代脱颖而出的一个时代精英”,“八十年代张海迪,适应了我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要求,形成了代表当今青年一代风貌的海迪精神”。

在当时的条件下,无论人们年龄大小、生活境遇如何,张海迪的价值观都能得到认同,因而成为了改革开放之初一代中国青年的典范,成为80年代以来所涌现出的突出典型。(张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