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梅洋梅花什么开:欧版金融危机在劫难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58:38

欧版金融危机在劫难逃

21世纪经济报道 史晨昱 2011-05-27 
核心提示:与三年前的金融海啸相比,欧债的持有者主要局限在欧洲内部,其冲击将相对有限。

欧债危机自爆发以来,一直老病不愈,又添新伤。5月以来,多个国家因债务问题风声鹤唳,使得欧洲俨然成为全球最大的风险体,金融风险螺旋式攀升。

希腊仍是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在苦苦煎熬一年多后,再次被打回原形。依然严峻的希腊债务问题。令国际三大评级机构轮番拿其评级“开刀”。面对现实的窘迫,希腊仍在努力削减国内赤字水平,其政府5月23日同意在下个月底之前出售包括希腊电信等公司在内的股权,旨在推进其总额500亿欧元的私有化项目,此外削减60亿欧元的预算,以让债权人相信其可以在无需重组债务的情况下偿还贷款,并如期获得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定在6月发放的120亿欧元救命贷款。

上述做法契合了欧盟的暗示。16日,欧盟财长会议并未处理烫手的希腊问题,而是一致通过了为期三年、总规模780亿欧元的葡萄牙救助计划。根据救助案的要求,葡萄牙到2013年时必须改变预算赤字过高的局面,并改革该国的医保和公共管理制度,同时实施大刀阔斧的私有化计划。这其实已经摆明了欧盟对希腊的态度:葡萄牙是榜样,也是希腊的出路。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盟思路是尽可能在一国内部解决问题,要求其制定极其严厉的财政紧缩措施。但对于该国干涸的经济而言,欧盟处理危机的手法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 。欧元区实行货币统一后,成员国丧失利率、汇率等货币政策,只保留财政政策。这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内生经济增长能力落后的边缘国家,由于财政政策由各国国会自己掌控,自然多从本国利益来考量,呈现最明显的盎格鲁—萨克逊经济体特征,稳定的经常账户赤字,政府财政赤字倚赖,高企的消费水平,以及由此堆积起来的高额负债。他们实际上需要的是宽松货币环境,稀释负债压力。

以已经申请欧盟和IMF救援的两个债务危机国——希腊和爱尔兰为例,它们2010年政府赤字占GDP的比例分别为9.3%和32%,主权债务总额占GDP的比例分别为142%和90%。单单依靠目前两国陷于衰退中的经济,市场难以相信它们能够负担每年占GDP比例5%-6%的利息(以欧盟提出的5%的融资成本来计算)。

正因此,真正解决债务国问题的钥匙并不在债务国政府手中,而要看欧盟和欧洲央行。从未来看,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将希腊等剔出欧元区。这种威胁到希腊政局的做法在政治上难成现实。 二是债务重组模式。欧盟的援助除了使得希腊的债务负担变得更为沉重之外,其它方面并无明显改观。往后看,欧盟还将需要不断地给希腊提供贷款之类的救助,并要求希腊实施更多、更严厉的财政紧缩方案,进一步打击经济,因此如不尽早重组,希腊的债务问题将是个无底洞。

然而,对于欧盟而言,希腊的债务重组却“宜迟不宜早”。欧盟不愿在2012年前直面希腊的债务重组。从欧洲债务危机演变至今的形势来看,主权债务违约危机和银行业危机已经相互纠缠到密不可分。欧洲债务危机起源于欧洲银行业。正是为了救援深陷上一轮金融危机中的欧洲银行业,欧洲财政赤字水平才如此凶猛地从2008年开始飙升。而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众多欧洲银行出于避险的需要而大量买入当时最安全的资产——欧元国债,不论是德国国债还是希腊国债。当时安全的国债如今成为有毒的资产,起源于欧洲银行业的主权债务危机又把故事演绎回到欧洲银行业本身。

欧盟政策之所以未能起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欧盟一直把债务危机当做单纯的流动性危机来处理,忽略了银行业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之间的关联。与美国银行业相比,欧洲银行业在危机后剥离坏账的工作仍未完成。一旦银行业风险大到需要政府援助,又会加剧政府债务风险,形成典型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如果不彻底查清欧洲银行业的状况,恢复银行系统的稳定,启动希腊债务重组将开启欧洲银行业的潘多拉魔盒。首先,希腊银行体系将会崩溃。希腊的银行体系持有大量的国债,债务重组将对其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造成重大打击,银行挤兑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其次,与之牵连的欧洲银行业都将受到冲击,就连欧洲央行都不能避免。目前希腊约3800亿欧元债务中,1100亿为欧盟和IMF的联合贷款,另外2620亿则是依靠市场筹资。 其三,当上述两点出现后,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的债务危机也将爆破,并极有可能牵连出新的债务国家。

无论如何,希腊危机恶化都是欧版金融危机的先兆。欧盟已宣布将展开新的压力测试。一旦测试结果公布,欧元区银行业重组势在必行,其中包括为一些仍然可以继续经营的银行注入资金,并关闭一些无法运营的银行。从此角度而言,欧版金融危机在所难免,这或许也是解决债务危机的必由之路。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与三年前的金融海啸相比,欧债的持有者主要局限在欧洲内部,其冲击将相对有限。不过,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将继续因之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