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党的生活纪律:古农佛学答问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6:24:09
四)六度

问:六度之法若何。

答:此乃佛教积极之法,菩萨所修之行也。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进,五曰禅定,六曰智慧。此六者,谓之六波罗蜜。波罗蜜此云彼岸到,与渡义同。故译曰度。

 

问:修布施度若何。

答:曰见一切来求索者,随力所能,无不施与,或以财物施,或以无畏施,或以佛法施。不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曰度。

 

问:何谓无畏施。

答:见有厄难恐怖危逼,方便救济,使无怖畏,谓之无畏施。

 

问:修持戒度若何。

答:佛说教戒,止人过非。其重禁者,不外杀盗淫妄邪见五事。若详言之,有五戒八戒,在家人应持者也。十戒二百五十戒,出家人应持者也。十重四十八轻,则为菩萨大戒。不论在家出家,但发心修菩萨行者,皆得受持之。持戒清净则障惑永除,得证涅盘,故曰度。

 

问:修忍辱度何如。

答: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皆当忍之。谓于顺逆之遭,不动于心,安然忍受也。

 

问:修精进度若何。

答:所谓修诸善行,必不懈退,常劝策励。若初学者,多诸业障,或为世务所缠,或为病缘所迫,益宜勇猛精进,书夜六时礼拜诸佛,供养赞叹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无上菩提,发大誓愿,无有休息,令恶障销灭,善根增长。

 

问:何谓禅定度。

答:禅法三门,别而言之,世间禅仍堕生死,不可云度。出世间禅,二乘所修,虽得无生,度非究竟。出世间上上禅,乃是菩萨大士所修,得证佛果,方为究竟度。若通而言之,皆是入道因缘,故曰禅定度。

 

问:何谓般若度。

答:般若是佛智,佛已究竟解脱。故曰度。菩萨修行般若当成佛道,故亦曰度。

 

问:菩萨云何修行般若。

答:知法本不生,不起妄念知法界一相,不起分别。知法相随缘,不坏假名。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为修行般若。按达摩尊者所传直指一心见性成佛之法,乃是般若法门。彼以炼丹出神为参禅,而且托为达摩所传者,亦何妄耶。

 

问:何谓法界。

答:此即万法本体之名,界有因依义,为万法所依之体,绝对唯一故称一相。

 

问:何云六度为佛教积极之法。

答:菩萨修六度,不独自度,亦为度他。且以度他为自度,所谓度尽众生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是也。既以度人为务,岂非积极之法乎。又观菩萨所发誓愿,一曰众生无边誓愿度,二曰福智无边誓愿集,三曰佛法无边誓愿学,四曰如来无边誓愿事,五曰无上正觉誓愿成,岂非积极之行乎。然此诸行不出六度,故六度为积极之法也。

 

(五)性理

问: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性善之说也。但人既生而性善,不知与谁习而相远,若谓人之环境不同,然则人除与人接触外,再则为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何以能使本善变成不善也。请问。

答:儒家性善之说,至孟子而益彰。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是乃所谓善也。是性之善,实由情善而推得之者也。情之发也,久则易偏,久则为习矣。或偏于柔,或偏于刚,而远于中和,则恶矣,是故守性而折情,则常中和而为善。若任情而失性,则偏乖而为恶矣。无论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若从情久习,未有不与性相违者。

 

问:佛经中往往以心性二字对举,是否性以体言,心以用言。

答:性言体,心言用可也。但心性二字并非相对,犹云心之体耳。如云法性为法之体,色性为色之体也。

 

问:佛家说一念心性不落内外中间,惟一无二。但见有人举刀将蜈蚣斩成五六段,明见段段皆动,此时蜈蚣之心性,不知究在那一段。

答:心性既不落内外中间无所不在,故段段上皆具心性。心性惟一无二,一在一切在,故一动一切动耳。须知物质有段心性岂有段哉。

 

问:全真即妄,全妄即真,二说,出何经作何义。

答:全真成妄全妄即真二句,台宗师释经之常用语。其义谓我人之妄念,即迷此真心所成,一迷全迷。故曰,全真成妄也。既迷全真而成妄,则妄性原空,即是全真。故曰,全妄即真也。

 

问:吾人最初,因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而有无明。倘依教修证,复本具之真如佛性,未识本具之佛性,与后修证之佛性,有无差别。

答:本具佛性,犹矿中之金,修证佛性犹炼出之金。但在矿出矿之异,金无殊也。

 

问:有人问,佛法谈空。但〔空的究竟〕若何。

答:一切法相,从颠倒心生者,如我相,人相,法相,非法相等,故应空之。以其如梦如幻,本来不有也。能观此空相,证得空理,即是颠倒心灭,真如心显。则法法皆真,头头是道矣。是为空的究竟。

 

问:吾人现前一念灵知,是否即真如本性。证真如是以心证心,抑以识证心。

答:前后际断,曰现前。不落差别,曰一念。非昏非掉曰灵知。若此者,即是始觉,究竟始觉合本觉。本觉者,真如本性也。证真如者,以心证心。即始觉合本觉。此义须研究台宗之性具法门,非一言所可尽。

 

问:真如觉性遍满十方,是集合体抑可以分离。一滴之水,微生虫不知其数,是否个个皆具有佛性。使皆具有佛性,然为菩萨也,则丈六金身,堕于微虫也,何以性之缩小如是。殊为费解。

答:真如既称觉性,非一相非异相,非一异俱相。那里是集合体可以分离乎。说大说小,是相非性。相有性空,不可并为一谈矣。譬如水具湿性,大海之水,盂中之水大小不同,而湿性原无有异。丈六微尘,应作如是解。

 

问:周子茂叔之言无极太极,乃指心言,佛说一真法界,与真如三昧,似乎亦属心法,(增上定学)似乎定中所见之境界。然此等境界,未知是否由于色究竟天或他化自在天天子加持变现所致者耶,抑否耶。

答:佛学中言事之本来如是者曰性,言事之做成如是者曰修。一真法界属乎性,真如三昧属乎修,不可混同。若言真如,即指一真法界之德。而所谓心者,法界作用所显著者也。真如离四句绝百非超乎有无之表,入乎有无之中,故言无则曰真空,言有则曰妙有。无极太极之说,能与是相侔者乎,是未可以为例矣。真如三昧,即是会证真如之一种作用,乃佛力所加持,法界力所显现。来问云云,未免唐突。

 

问:陆象山曰,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如是则又圆成唯心论之宇宙观矣。西洋有唯心论哲学,儒家有陆子之宇宙即心说佛法则又有一切唯心所造之说,如是宇宙唯心之说,当是定论矣。但此种原理,未知是否纯同于定中所得之心境界而致知者耶。直觉直证而得之者耶。抑别有他法可以证明之耶。

答:宇宙唯心之说,不若唯心所造之说之圆妙也。圆妙何在,即体用兼赅是。此种原理,乃是般若之所抉择而得者。所谓如理智如量智也。此二智者,若非经过戒定之功,撤尽烦恼所知二障,莫能成就。然此乃就现量所证者而言也。若就此量言,则境随心转,其例正繁。如证以圣教量,则一大藏教,无非铁案。

 

问:程明道之谈心也,曰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此似乎与佛法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之说相似。未知程子所谓寂然不动与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否即是真如三昧。

答: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只写得不变随缘与寂而常照景象,所谓从体起用也。至用不离体之随缘不变,与照而常寂,尚未梦见。安得谓之真如三昧。

 

问:古佛有偈云: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真心本无生灭,其因境而有者,想是分别前尘之妄心,故两心字似乎前一指真后一指妄。未知然否。未句是否作罪福如幻而起亦如幻而灭解。均祈示之。

答:此偈心境对待,均是妄心。若前一指真,而真心本无生灭,安能因境而有耶。因境而有亦复因境而灭,故曰心亦无也。如幻起灭解,不误。此偈全体是如幻三昧也。

 

问:百法门论所述与心相应法,尚易明白,至与心不相应法,则甚不明了。是否离相则与性体之心不相应。又其生中廿四法以法性宗如何融解。又何谓三位差别。

答:与心相应者,为与心王相应,即类于心之谓也。与心不相应者,为与心王不相应,即不类于心之谓也。其实不但不类心,亦不类色,为非心非色而但依色心心所之分位而假立。如〔得〕非解得之人,亦非所得之物,能所凑合,乃有此得,故是假法。闻教而得智慧,心之分位也。削木而得器具,色之分位也。心心所色三法之位置差别而已。非别有体。故曰三位差别也。所云离相则与性体之心不相应一句,殊属费解。至法性宗摄相归性,则万法性具,三谛中之俗谛也。

 

问:金刚经中之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二句,当作何解义。

答:若照常义言,则如是二字,即指下文佛所说示者,不必深求。若以别义释者,则如字表真谛,是字表俗谛,合而言之,即是中谛。行者契入中道,则为如是住,如是降伏矣。

 

问:金刚经前段即言无住相布施,福德如虚空之不可思量,后屡言以世界七宝布施或恒沙等身布施,不如持此经四句偈之功德。予窃揣经意,假令其布施为无住相,则无论所施之多少大小,其功德已不可思量。虚空不可思量,即充分至极绝对待之谓。已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相应,其功德即与持此经相等。而彼世界七宝恒河沙身布施者,则指未至无住相之境界者言也。全经著重在无相,无相即无为法,而布施时为无相之勘验际也。未知当否,乞教之。

答:所见甚是。所以者何,无相即是实相,诸法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布施若无般若,不成波罗蜜。不但布施,前五度皆然。故般若波罗蜜,名为第一波罗密,复次,无相布施因忆。无相福德果也,虚空无相,故以虚空为喻因果相当,不差毫未。夫实相者,无相而无不相(经言是法无实无虚)故曰福德不可思量。经云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所谓菩萨欲成就布施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持此经者,即学般若波罗蜜之谓也。

 

问:金刚经第四分,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不住相,是否指不住六尘之相言,菩萨布施,是法施否。与财施身命施有无分别。福德是否福德性,抑福报。祈指教。

答:不住相,是指不住六尘之相也。菩萨布施,不定是法施。其财施身命施时能不住相,则与法施无别矣。福德是福报。然是称性之福报。故不可思量也。

 

问:金刚经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阅净宗仪式与金刚经有相反之意,甚为不解,恳请开示。

答:佛有三身,法身离相,报身圆满相,应身随化相。金刚经偈指法身如来,故须离相见。净业法门,念报应身佛,故须观相修。然三身非三,本是一体,故金刚经之离相,亦即相之离相,并非竟尔拨空也。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昔藉益大师曾翻前偈曰,不以色见我,不以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法以中道为归,但即相固非,但离相亦非,要在不即不离,此乃金刚般若之宗旨。世人认为谈空,误矣。

 

问:一卷金刚经,钩玄提要,说者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足以代表全经。盂子曰,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必有怵惕恻隐之心。若果不动,则任此孺子堕入井中乎。明知此问太笨。经曰,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所谓不动者,乃指根尘结合六识发动时此心决不被动,并非一概不动。是耶非耶。

答: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可为无住生心之注脚。可为金刚经说行之提要。如于真如即是不动,犹云世间相常住也。非谓不动其心。尽动而不失其正,亦言不动耳。如引盂子为难,但以盂子之不动心答之足矣。

 

问:金刚经真空无相之义。

答: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则真必无相,无相故曰空,乃至空无空相,故曰真空。然无相者,相本是无,非相有而无之本也。本无相而世人以为有者,必有所住耳。故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方便奈何,则曰观一切法如梦幻泡影露电可矣。

 

问:楞严经谓一土一石亦如来藏妙真如性,但未知土石是否亦是活物,亦与人类无异耶。

答:土石与人类较,显然不同,但是人类之依报,与人类同为消长。然依报是共业所感,故未可以个人生灭而生灭之。

 

问:楞严有见性旋复与闻性旋复两句,如何解释。

答:见性闻性,皆是如来藏性。因背觉合尘,故与藏性远离。若旋转而背尘合觉,则复归藏性矣。

 

问:楞严宝镜疏第二卷五十二页第四行第十字起云:正为显示心无体相,亦无方隅,一句,在文相上,心字指真心,真心有体,何以云无体相。真心体遍一切,不滞在一处耳。又楞严宗通卷一第五十页第二行第十四字下云:示以真心无体之妙,一句。亦说真心无体,更难了解。

答:镜疏宗通两书,无书在手,未查得。得依义解之,真心无体者,真心绝待,无可指陈,不同物体,故曰无体。然虽无体,而即万德以为体,故曰妙。至无体相云者,即所云体遍一切而无定相也。又复应知真心离有无四句,不可说体无,亦不可说体有,方为正解说有说无皆方便耳。

 

问:华严经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不知如何解释。

答:此偈示心佛无差别之皆。人皆有心,故人皆可以为佛。其差别只在迷悟耳。不了知者,迷也。欲了知者,在迷而求悟也。观法界性者,悟之之方也。应观者,要其悟也。三世一切佛广矣大矣高矣邃矣。不可思议矣。然人若了知,不外心造。欲了知者,其法奈何。是在观法界性而已。法界者,三世一切法,千差万别。自凡言之,则为众生法。自圣言之,则为佛法。性者,不妄不变之体,所谓真如也。从千差万别法界之中,而观察其真如之性,自能恍然于心具法界,心造法界,而即此广大高邃不可思议之佛法,皆我性分中事耳。苟明此理,而不发菩提心者,未之有也。苟既发心,而不能成佛者,未之有也。地狱众生,闻此偈而得度,不亦宜哉。

 

(六)唯识

问:唯识所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未识心与识之不同安在。

答:心指其总体,识指其个别。识有八种,而统名曰心王。又心就第八识(阿赖耶)之集起义而得名,识就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了别义而得名,尚有第七识(未那)名曰意者,以思量得名也。

 

问:万法唯识,固矣。但人死后识能随人而转生欤,抑已消灭欤。

答:人死后前七识都灭,惟第八识不灭。以第八识全体,即是成就一切心色之功能。成就前一组心色之功能消失时,即是死。成就后一组心色之功能发展时,即是转生。

 

问:或谓唯识落空,无甚价值。但唯识有八识及六根六尘之说,似乎与物理生理等科学相仿佛,并不落空。如佛菩萨之灵感因果报应等之记载,则可以证明神佛与六道轮回之实有,证据确凿,非但可以研究现象的物质界,而并可以研究精神之玄秘也。何谓落空。但未知此说是否有当。

答:所说是。

 

问:唐大圆居士著唯识方便谈,释所缘缘云,必所虑所托二义无阙,方名所缘缘。举例如眼识缘空中华,虽是所虑,然空花无体,非是所托,故不名所缘缘。然太虚法师答某君问,则谓独影境惟是意识之亲所缘缘。(见第七年二期海潮音第廿页)考独影境即不从实种生,又无实体用,其中用无质独影,更无质可托,不知何以能为意识之亲所缘缘。

答:所虑是缘义,所托是所缘义。空花无体,即是无所托之物,不成所缘义也。至于独影境之于意识,在意识上非无其境(在五识上从无其境)故曰亲所缘缘。若此境如另有本质,而意识所缘,不过其间接之影,则为疏所缘缘矣。问中〔又无实体用〕句,不应理也。何以故,体即意义故。

 

问:太虚师既谓独影境为意识之亲所缘缘,另一条又谓他心及自身他识但托为本质,为疏所缘缘。然唐大圆居士则云〔意识缘自身五根,及缘他人心心所,托质变影名为有质独影〕同是独影境,又有亲疏之差,是与前说有冲突矣。如何,祈指示。

答:意识对于有质独影境为疏所缘缘,对于无质独影境为亲所缘缘,并未冲突也。

 

问:基师述记中所云持业释依土释依主释,完全不解。大圆讲唯识中最明白显易,乃不见解释及此。后阅贤首起信论义记,亦多用此名。不胜 **然。祈以最浅之言,开我茅塞。

答:此乃梵文名词构造之方法。二字相合义相即者,如第七识亦名意识,而意即是识也。此为持业二字。义偏重者,如第六意识为意根之识,依主释也。依士释与依主释相类,但非为其所属而为其所用耳。如毛笔。

 

问:第八识之种子业习气,经谓因有善恶,果则无记。是否以法性宗约相因凡夫位而言,即无明薰染真如,亦即非无,故曰因有善恶,约体果圣地而言,熏习无自性,亦即非有。然非待成圣方称无记,即在凡夫位已是无记,惟不自证知无记耳。所谓果是无记,是否无覆无记。又无记是空也,是否约体而说,一切识无记之空亦空之。总之究应如何理解也。

答:第八识又名异熟识,异熟果,故此果指众生来世之业报身。克实而言,即来世之第八识也。前世业种有善有恶为因,及所得来世之业果,则为非善非恶之无记性,非善非恶,即可善可恶。譬如前世为人造上恶业,来世得地狱果报,而此地狱报身,原不属于善恶二性,何以故,可善可恶故,故曰无记。又前世为人造上善业,来世得天道果报,而此天道报身亦不属于善恶二性,何以故,可善可恶故,故曰无记。第八识本是无覆无记性,因是善恶(有记。)果是无记,名曰异熟,异性而熟也。不间于果误认为圣果,于无记误解为非有非无之空义。不知所云矣。

 

问:遍行心所五法中之触,与色法十一中之触,有何分别。何以重复。

答:遍行之触是心所法,色法之触是色法,此即分别。心所之触,是根尘识三堪能接触之媒介。色法之触,是身识所觉之各种状况,如冷热轻重涩滑等。为法各殊,并非重复。

 

问:太虚法师与唐大圆居士所著唯识注解,稍有不同之点如下。( 1)遍行——一说通一切性,一说通无记性。(2)随烦恼——一说小随通恶性,中随通无记,大随通恶及无记,一说大中小皆通恶(3)不定——一说通三性及染净,一说不定造恶造善。(是否无记)统请指示,以何说为是。

答:遍行通一切性是,随烦恼皆属恶性,惟大随通无记(有覆。)不定通三性是,既通无记,故不造恶造善。然上以体言,后以用言也。

 

问: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则第八识中之种子因有善恶果则无记之无记,及三性中之无记,抑是有覆或无覆,抑何者为有覆何者为无覆,何以皆不标示明白。遍行既通一切识一切性,是否当以其通第八识者曰无覆无记,其通第七识者曰有覆无记。至于随烦恼中之无记,是否因通第七识不通第八识,故可说有覆无记。未知然否。请纠示。又烦恼亦通前七识,亦通有覆无记否。

答:第八识中之种子,具足三性,有覆,无覆。惟第八识之异熟果,即无覆无记。问中因此因果关系有误故意不明了。后半问各句,均无误。

 

问:寻伺之分别,是否六识依根对尘曰寻意识依末那识分别细察推量曰伺。请示。

答:寻伺但于意识缘境时起作用,不关前五识也。寻则急而粗,伺则徐而细。此其分别也。

 

问:带质境之质字,是否指第八识之见分。

答:心缘色时,以第八识之相分为质。心缘心时,以任何识之见分为质。

 

问:谛师注散位独头意识,缘受所引色是带质境,敢问受引色四字作何解释。带质有真似二种,此言是带质境者,指真谛质欤。抑指似带质欤。

答:受律仪戒时,因受所引而得一种无表色,即所谓戒体也。得此体后,方能自在持戒。此色是法尘所摄,此亦似带质也。

 

问:能缘心之见分缘所缘心之见分云云。敢问能缘心是否指第七识。所缘心是否指第八识。再能缘之见分,与所缘之见分为何。祈详示之。

答:第七缘第八,亦是一例。第六识亦有缘心之用。须知能缘所缘,相对而言。凡心缘心,必缘见分。凡心缘色,必缘相分。故或以见分为所缘,或以相分为所缘也。

 

问:依境生心,心之经行谓之缘。然以心缘心,是否作依心生心解。

答:亦可作依心生心,心之经行,谓之缘也。得依生言其缘起,经行正明缘相耳。

 

问:独影境与似带质有何差别。

答:独影境宽,因有二种,一为有质独影,二为无质独影。似带质境,即是有质独影也。

 

问:颂曰带质通情(末那)本,(赖耶)似与意识无关。奈谛师注谓真带质者,以意识通缘一切心心所云云。其中有矛盾。祈详解之。

答:言意识者,以情本之情作意识解。古人有解末那为传送识者,谓传意识之情熏于赖耶之本而成种子也。谛师用此意,故与意识关涉矣。

 

问:第六与前五识均通三性,唯三性中之无记性有无覆有覆之别,故明昱法师有四性之说。然则第六识之通三性者,是否为善恶与有覆无记。(意根为有覆)而前五识之通三性者,是否为善恶与无覆无记性。(第八识以前五根为相分故)。

答:三性无记,即对善恶而言。有覆无覆,为染净二法之别。七识未转时,总是染法。故此无记应通有覆。第八相分,是五根非五识。勿相涉也。

 

问:明昱法师注前五识随根立名,具五义故,其第五义之所谓〔如根之识俱有情数之所摄〕者,作何解。

答:因前五根俱是色法,色法非有情之类。今五识虽如五根而不是色法,故曰有情数之所摄也。

 

问:虚师分性境为胜义与世境二种,且谓胜义性境言在果中才能证得,因中不能证,请言其故。

答:后得智证真如时之性境,为胜义性境,故非因地所能证也。

 

问:性境不随心之心字,是指第八识抑第六识欤。

答:即指能缘之心,不限何识也。

 

问:唯识学中所谓性境独影及带质境者,于儒书中有无相当之名称以配合之。再者无记性之性字,是否与性相近也之性字相当。

答:三境在儒书中恐无相当之名,因儒书中无如此观察者。无记性之性,乃习性非本性,与性相近之性不能相当。

 

问:某古德注性境即实根尘及定果色,请言定果色三字之义。

答:定已成就者为定果。在定中所受用之色境,为定果色也。

 

问:谛师谓意识若与发业无明相应,能造善恶引业,若与润生无明相应,能造善恶满业。请言发业与润生之差别,及其能造引业满业之理由。

答:发业无明,即痴烦恼。由痴而妄造,故曰发业。润生无明,即贪嗔等烦恼。由此贪等故而受生命,故曰润生。所造之业属于何趣,将来即报生何趣,全视其业之所引,故曰引业。所造之业,能使来生之报成就圆满,故曰满业。盖对于来生果报,发业无明所造之业,犹一种登记作用。润生无明所造之业,则能使登记者发生效用矣。

 

问:八识规矩补注证义有云。异熟通色心二法,性境应异熟色,独影带质应异熟心。夫异熟当指第八识,然所谓异熟色与异熟心者,其义若何。

答:异熟果有二种,一真异熟,二异熟生。第八识是真异熟,其相分之身根器界等属于异熟生者,即异熟色矣。其所生之前七识等属于异熟生者,即异熟心矣。

 

问:粗异熟果,与细异熟果,如何分别。请详示之。

答:凡夫分段生死为粗异熟果。圣人变易生死为细异熟果。

 

问:经文中于不共中不共,举眼等根为例,于不共中共,举扶尘根为例。兹请于此二例外,再各举一二例以利钝根。

答:大概依报是共,正报是不共,正报中就自受用,方面为不共,就他受用方面为共。眼等根兼净色根,但自作见闻觉知等用,故为不共。扶尘根亦为他所见相,故为共也。若以局部而论,犹某姓产对他姓产为不共,某姓产在一姓兄弟未分产时为不共中共,若已分产各得一分,则为不共中不共矣。

 

问:阿赖耶识内变根身,外变器界。根身有情为识所变,尚觉易解。山河无情亦云为识所变,不知其所以。请详为开示,并举俗事证明。

答:譬如梦境,情与无情,同为梦心之所显现。譬如电影,人物山河,同为影片之所显现。所以然者,阿赖耶识含藏万物种子,五根种子现行时即变根身,同时六尘种子现行即变器界,其所变之根身器界,同为阿赖耶识之所执持,故能不失不坏,相似相续,而成众生一期之正报依报,原无所谓内外也。其分内外者,乃前六识分别而生耳。

 

问:一切色法,不外四大和合而成。然四大从何和合。四大又何自而来。请将四大之成因详为开示。

答:四大为单纯的四个原子(借作科学名词)地以坚为性,水以湿为性,火以暖为性,风以动为性。正又是相依而立,如地大无水则散,无火则坏,无风则不可分。但地性独胜故曰地大,水大无火则无冷暖,无风则不流动,无地则无重量。但水性独胜,故曰水大。火大风大亦然。

 

问:世间分情世间器世间,情世间之成功易解,不知器世间如何成功。

答:情世间即众生之正报,器世间即众生之依报。正之于依,犹物之于器,既有物矣,必有承物之器,同为业力所感,赖耶所变也。

 

问: ‘ 识'居于何处。身外乎。身内乎。其静时之状态如何。其动时之状态又如何。圣人一念之起,起于何处。又灭于何处。

答:万法唯识,法处即识处也。识即是动的作用。经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念之起灭,如是而已。

 

问:八识是否六道众生皆有。

答:是众生皆有。惟根缺者,于前五识不起现行耳。

 

问:修行至四圣境地,其阿赖耶识尚在否。

答: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识体不灭也。但阿赖耶之名义,菩萨八地以上用不著矣。至佛地则转为大圆镜智。并识之名,亦用不著矣。

 

问:阿赖耶识由何而成。

答:集一切染净色心种子所成,此相宗说也。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生灭与不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赖耶识,此性宗说也。

 

问:研究唯识宗,如何成佛。

答:修唯识观,行六度行,断烦恼所知二障,证得菩提涅盘二果,则成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