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零食店名字大全:史记那些人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57:57

史记那些人儿

黄 帝

公孙轩辕五帝①首,

战罢炎帝战蚩尤②。

封禅岱宗祭天地③,

镇抚四方教貔貅④。

劳勤心力⑤耳目锐,

节用水火材物稠⑥。

抽丝蚕茧惠后世⑦,

播种五谷冀丰收⑧。

①五帝:黄帝轩辕氏、高阳颛顼氏、高辛帝喾氏、唐尧、虞舜。

②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③东登泰山筑坛祭天为“封”,辟基祭地为“禅”。

④貔貅代军队。

⑤劳心劳力并举。

⑥厉行节约。稠:多。

⑦嫘祖为黄帝正妃,养蚕济世。

⑧神农尝百草,黄帝播五谷,俱有功于后世。

 

尧 帝

帝喾之子曰放勋①,

其仁如天知②如神。

富而不骄贵不舒③,

就之如日望如云④。

黄收纯衣⑤睦九族,

彤⑥车白马和万民。

首开禅让帝位制⑦,

不以天下利一人⑧。

①放勋:即唐尧帝。

②“知”同“智”。

③舒:放纵胡为。

④就:近看。望:远观。

⑤收:冠冕。纯:黑色。

⑥彤:红色。

⑦尧帝把帝位传给了舜,而不传给其子丹朱,因为丹朱“凶顽”。

⑧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舜 帝

舜乃上古第五帝①,

历山躬耕雷泽渔②。

父顽母嚚弟象傲③,

几番加害险化夷④。

任命八恺揆百事⑤,

流徙四凶⑥御魅魑。

百岁南巡崩苍梧⑦,

湘妃斑竹泪千滴⑧。

①舜帝接替尧帝摄行天子之政。

②舜曾在历山耕作,在雷泽打鱼,在河滨烧陶,在寿丘制器。舜居住的地方,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③舜以孝顺著称,而家人处处为难他。顽:顽固不通情理。嚚(yín):蠢、诈。

④舜父瞽叟偏爱后妻子,用纵火焚廪(檀)、下土实井的毒计加害舜,舜张笠而下,穿井而出,得以脱险。

⑤八恺:高阳氏时八位才子,善于治理国家。

⑥四凶:混沌、穷奇、梼杌、饕餮。

⑦舜帝二十岁以孝闻,三十岁被举荐给尧,五十岁行政,六十岁继帝位,一百岁南巡时,崩于苍梧之野,葬零陵。

⑧尧帝二女娥皇、女英闻舜帝崩,哭到湘江泪洒斑竹而死,成为湘水之神。

 

夏 禹

踏遍九州治洪荒①,

疏导②百川入东洋。

日瑞月祥星光灿③,

君明臣良庶事康④。

智慧超群嘉德满⑤,

功勋卓著令名彰⑥。

而今天下兴水利⑦,

麦浪翻滚稻花香⑧。

①夏禹时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②禹之父鲧治水用堵塞之法,禹治水用疏导之法。

③日、月、星:比兴之法,先言自然再言人事。

④庶事康:平民过上小康生活。

⑤禹说:“知人则智,能官人;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知能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

⑥禹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卑宫室”,“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辇”,“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⑦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则农业兴。

⑧麦、稻:代天下农作物。北方以麦为主,南方以稻为主。

 

夏桀  商纣

夏桀商纣①亡国君,

民众咒日与俱焚②。

鹿台巨桥③靡靡乐,

宫室苑囿啾啾鸣④。

喜妹妖孽丧犬泣⑤,

妲己狐媚牝鸡晨⑥。

自古暴君多酷刑⑦,

哪管奴隶死与生⑧?

①桀:履癸,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纣,辛,殷商的最后一个君主。二人均为暴君。

②民众诅咒夏桀:“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意谓“这个太阳何时毁灭,我要与你同归于尽!”

③鹿台、巨桥:纣王时建筑的供其淫乐之所。《史记》称:“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

④宫室苑囿多有“狗马奇物,野兽蜚鸟”。

⑤丧犬:丧家之犬。丧犬哭泣,国破人亡。

⑥牝鸡:母鸡。晨:司晨报晓。母鸡报晓,家道破败。

⑦纣制炮格、虿盆之刑;醢九侯之身,剜比干之心。

⑧暴君总是极端享乐,纣“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周 王

文王开疆始兴周①,

武王伐纣纵马牛②。

成王年少周公辅③,

康王在位毋刑囚④。

厉王暴虐国人谤⑤,

幽王烽火戏诸侯⑥。

赧王宝鼎西入秦⑦,

八百周朝自是休⑧。

①文王姬昌,在辛纣时为西伯,笃行仁义,敬老慈少,礼贤下士,诸侯顺之。

②武王姬发,率诸侯兵在牧野一战灭纣王。后来马纵南山,牛放桃林。

③成王姬诵年少,周公姬旦辅佐他七年,作《周官》等。

④康王姬钊时,天下安宁,不用刑罚。

⑤厉王姬胡,暴虐奢侈,国人敢怒不敢言,道路以目。

⑥幽王姬宫湦,宠褒姒,废太子,为搏褒姒一笑,数燃烽火戏诸侯。后在骊山被犬戎所杀。

⑦赧王姬延时,秦取周九鼎宝器。后秦庄襄王灭掉周朝。

⑧周朝自文王至赧王,传八百余年。

 

嬴 政

蜂准长目挚鸟膺,

豺声狼心轻食人。①

三十六郡车同轨,

四千万口书同文。②

泰山刻石颂秦德,

湘江遇险怨河神。③

焚书坑儒销陨石,

旅游途中真人崩。④

①大梁(河南开封)人尉缭说:“秦王为人,蜂准(凖),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②嬴政十三岁登基,三十八岁吞并六国,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设置郡守、尉、监官阶。收集天下兵器,铸成金属人放在宫廷中。统一度量衡。修筑官道。统一制造车辆。秦朝有人口四千万,统一书写文字。

③嬴政号称始皇帝。他40岁,即公元前219年,东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镌刻石碑记录秦朝功德。同年,秦始皇南渡湘江,遭遇大风袭击,危险万分。秦始皇问博士:湘水之神是谁?回答说是娥皇、女英。秦始皇大怒,命人伐树烧山,以示惩戒。

④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李斯批评愚儒“道古害今”,建议凡是《诗》、《书》一类的百家著述,一律在三十日之内烧掉,只准保留医药、卜筮、种树相关的书籍。凡是谈到《诗》《书》的人都要处死。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建议,下诏传到各郡执行“焚书”事宜。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卢生议论始皇帝“刚戾自用,刑杀立威……”并决定逃离。秦始皇听说,大怒,命御史捕获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坑杀在咸阳郊区。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东郡(河南濮阳一带)落下陨石,有人在石上刻一行字:“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知道后,派遣御史追查刻字人。由于无人承认,便把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部杀死,然后销毁陨石。三十七年,出游东南各郡县,到达云梦、九嶷山、丹阳、钱塘江、会稽、瑯邪、之罘、平原津等。秦始皇曾命徐市征发童男童女入海求仙。曾听信卢生的“真人”骗术。卢生说:“真人,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秦始皇说:“我慕真人。”然后自称“真人”,不称“朕”了。秦始皇做了多年“真人”梦,结果在他五十岁时病死在沙丘平台(河北广宗西北)。

 

项 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横扫千军如卷席。①

巨鹿城下破强秦,

鸿门宴上失良机。②

八年征战霸西楚,

四面楚歌别虞姬。③

尽管身负十大罪,

尤有清照人杰诗。④

①借用《项羽本纪》里项羽自为诗“力拔山兮气盖世”句;借用毛泽东词《反第二次大围剿》“横扫千军如卷席”句。借用这两句,意在说明项羽的武功超群。

②项羽的武功最突出的表现在巨鹿大战中。破釜沉舟的果决,一以当十的勇猛,令天下豪杰折服。项羽的失策主要表现在鸿门宴上。刚愎自用,沽名钓誉,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不可沽名学霸王。”

③秦朝灭亡,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垓下之围,项羽在乌江渡口自刎。

④楚汉相争,广武之间,刘邦列举项羽十大罪状;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倒是很欣赏项羽的,她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刘 邦

赤龙降世气如虹①,

斩蛇起义号沛公②。

约法三章封府库③,

烧绝栈道王汉中④。

垓下设围灭项氏⑤,

故里纵酒歌大风⑥。

从善如流得天统⑦,

拔乱反正第一功⑧。

①刘邦母刘媪尝息大泽陂,梦与神游。是时雷电晦冥,刘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②刘邦曾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到丰西泽中,有大蛇当径,刘邦拔剑斩之,亡匿芒砀山泽中。陈涉起义,刘邦响应,推举为沛公。

③刘邦最先入关,召秦诸县父老豪杰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封存咸阳重宝财物,以待项羽。

④刘邦迁为汉王,听从张良计策,烧绝所过栈道,向项羽表示无意东向扩张。

⑤汉四年,刘邦从张良陈平计,约韩信、彭越、黥布、刘贾、周殷、随何等围困项羽于垓下,逼得项羽在乌江自刎。

⑥汉十二年,刘邦回故乡沛县,悉召故人豪饮,教儿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⑦刘邦最大的短处是狎侮官吏,贪酒好色;最大的长处是从善如流。他听从张良、陈平、萧何、韩信、樊哙、刘敬的建议,成就了汉朝一统江山。

⑧刘邦出身低微,出秦末乱世,十多年的戎马倥偬,创业守业,拔乱反正,功劳最高。

 

吕 雉

吕公生女名吕雉,嫁与刘邦兴汉室。①

平生最恨戚夫人,永巷幽闭害母子。②

迎娶外孙做儿媳,后宫得幸审食其。③

亲子病殁泣不下,背盟称制王诸吕。④

假腹生子延帝嗣,饿死赵王见日蚀。⑤

民务稼穑衣食足,刑罚罕用罪人稀。⑥

生前得遂翻覆志,死后焉知覆翻事?⑦

两千多年封建史,男权为主女权次!⑧

①单父(山东菏泽)人吕公生女儿吕雉。吕公与沛县(江苏省沛县)令是最好的朋友。一天,吕公到沛县令家做客,席间看中了刘邦,即将女儿许配给他。吕雉嫁给刘邦后,生了一男一女:汉孝惠帝、鲁元公主。刘邦做亭长时,吕雉带着两个孩子种田,很是辛苦。楚汉相争时,吕后历经艰难,支撑危局。《史记》说:“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②刘邦为汉王时,得定陶(山东定陶)美女戚夫人(戚姬),生子刘如意。刘邦认为吕后的儿子刘盈“不类我”,而戚姬的儿子刘如意“类我”。有废太子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意思。全靠大臣们力争和张良的谋划,刘盈才保住了太子的地位。但吕后深恨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刘邦死后,吕后下令将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宫中监狱)之中,砍断戚夫人的手足,挖掉她的双眼,烫焦她的耳朵,灌哑药给她吃,丢在厕所中,叫做“人彘(猪)”。派人毒死了刘如意。

③吕后作主为儿子操办了一桩婚事:汉孝惠帝娶了自己的亲外甥女张氏做皇后。婚礼很是隆重,仅聘礼就用黄金两万斤。可是,这是一桩荒唐的婚姻,吕后为了亲上加亲,竟将亲外孙女嫁作儿媳。吕后曾任命陈平为右丞相,审食其为左丞相。楚汉相争时,审食其为保卫刘邦的家人出生入死,功勋突出,被封为辟阳侯。吕后提拔他为左丞相,但他“不治事,令监宫中,如郎中令。故得幸太后,常用事,公卿皆因而决事”。

④公元前188年,在位7年的汉孝惠帝英年早逝,年仅22岁。发丧那天,吕后哭儿子,但没哭下眼泪来。原因是什么呢?张良的儿子张辟强猜中了她的心事:担心朝中大臣阻碍她行使最高权力。陈平、周勃等人为了保全刘家天下,违心地请求吕后封吕氏一族为将为王,掌握军队,让吕后安心。吕后这才哭下眼泪来。吕后临朝称制让大臣们商议立吕氏为王之事,丞相王陵认为不能违背白马盟约,陈平、周勃认为可以。吕后削去了王陵的相权,立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吕通为燕王。吕禄掌管北军军权,保卫皇后所居的长乐宫,吕产掌管南军军权,保卫皇帝所居的未央宫。

⑤孝惠帝的张皇后无子。吕后叫张皇后伪装怀身,后宫的美人同时怀了孩子。美人生下了孩子,就将美人杀死,夺了她的孩子,说是张皇后的孩子,并将孩子立为太子,抚养长大,以此来延续孝惠帝的后代,成为帝王传人。刘邦的儿子刘友为赵王,吕氏之女为刘友的王后。刘友不爱王后,却爱其他的姬子。王后又妒又气,到吕后的面前打刘友的小报告说:“刘友怨恨吕氏一族,他说:‘吕家人怎么能做王呢?等太后万年之后,我一定会铲除吕氏’!”吕后听了很恼火,就派人把赵王刘友叫到京城的官邸,令卫士围住官邸,不给刘友饭吃,致使刘友饿死。刘友饿死前作了一首歌,表达自己对吕氏的痛恨。歌词大意是:吕氏在朝中掌权,刘氏的天下处在危颓。吕后胁迫各个王侯,强迫我娶吕氏之女为后。王后妒恨我,在吕后的面前把我诬诟。吕后听信了谗言,祸乱国家,可是皇上并未觉悟。难道朝中没有忠臣了吗,为什么他们要弃国不顾?我身为赵王却要将我饿死,我要托付上天给我报仇!刘友饿死后,出现了日蚀,吕后不高兴了,以为这是上天在示惩戒了。

⑥汉孝惠帝及吕雉统治十五年间,“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民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⑦吕后利用威权将刘邦的规定篡改了,她成了中国历史上毋须垂廉而能号令天下的女强人。她死后,吕氏一族就惨了,吕禄、吕产、吕更始、吕媭、吕通,吕家男女老少全部被杀。吕后所立的孝惠帝后宫子梁(吕)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少帝刘弘(义)全部被杀。

⑧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男权占尽上风,女权委屈其下。吕雉开了中国历史上女权的先河,她与后来的武则天的区别在于没有正皇帝位,没有更改朝代名称。

 

刘 盈

孝行事事听生母,

惠德声声哭人猪。①

十五税一减民负,

修筑长安固国都。②

推学黄老废秦令,

效法高祖和匈奴。③

日里饮酒夜行乐,

自残身躯意何如?④

①刘盈是刘邦的次子,吕雉所生,继刘邦之后为汉朝第二代皇帝。刘盈的谥号:孝惠。刘盈生性柔弱,小时候一直生活在颠沛流离和惊恐不安之中。楚汉相争时,刘盈屡次逃亡,等到位极九重后,又被母亲吕太后专权压制,凡事按母亲的意旨去办。真可谓有“孝行”。刘盈看到母亲迫害戚夫人,大哭不止,生了一场病,病了一年多时间,不理朝政,并责怪吕太后迫害戚夫人过头了,“非人所为”,真可谓有“惠德”。

②刘盈继位之初,下诏减租,恢复“十五税一”,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继位第二年(公元前194年),开始动工修筑长安城,四年完成,诸侯来会,十月朝会。长安城周围墙有25100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

③刘盈统治时期,在思想、文化政策方面作了较大调整。当时,不仅黄老思想已取代秦的法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的主导地位,而且对各种思想也开始解禁。公元前191年,孝惠帝下令废除秦始皇为“焚书”而颁布的“挟书律”,从而使得思想、文化的发展摆脱了一定限制,民间藏书纷纷出现,特别是秦代受到压制的儒家思想又重新抬头,为以后汉武帝“独尊儒术”奠定了基础。在外交上,孝惠帝效法高祖,继续与匈奴冒顿单于和亲。

④刘盈这个帝王,当的很窝囊,母亲作主替他娶了姐姐的女儿为皇后,母亲要害他的哪个自家兄弟,也没有办法保护。他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自己作不了主,干脆日夜饮酒作乐算了。他生不了孩子,在位七年就驾崩了,享年仅22岁。刘盈是帝王中的悲剧人物。

 

刘 恒

初登九五赐民爵,

母亲生病亲尝药。①

修改法律免连坐,

诏遣王侯之封国。②

不舍白金建露台,

只以瓦器置棺槨。③

天上星星亿万颗,

怎比文帝仁德多?④

①刘恒,刘邦次子,薄夫人所生。孝惠帝、吕后当权时,刘恒为代王,谨守代地(河北省境内),以仁孝闻于天下。公元前180年即帝位。即位之初,“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聚会饮酒)五日”。刘恒是二十四孝子之一,他母亲生病,亲自煨药,亲口尝药,然后给母亲服药。刘恒仁孝宽厚,成为大臣们选立的重要条件。

②汉法:一人犯法,罪及三族甚至九族。刘恒当了皇帝,认为此法不妥,要求修改,免除了这一“连坐”之罪。此后,变成了“一人犯法一人当”。为了巩固皇权,刘恒在继位的第二年,就下了一道诏令:列侯都要到各自的封国去;有官职在身不能离开,或朝廷特许留住的,也要把太子送到封国去。列侯们托辞不走,想在京师寻到权力更大的官职。过了一年,刘恒再次下诏,要周勃带头走人,挡回列侯们不受器重的怨言,表明这样做是治国的需要,是对列侯们真正的器重,周勃被免了丞相之职,到他的封地山西省曲沃县东去了。

③刘恒在国事开支和个人用度方面,都精打细算,简朴从事。在位23年,宫室、苑囿、狗马及各种装饰器物都无所增加。他曾经想在骊山建一座供宴游用的露台,找来工匠合计了一下,需要“百金”,这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他作罢了。他派人在霸陵建墓,只用瓦器作为装饰,不用金银铜锡,这样节省为的是“不烦民”。

④汉文帝刘恒的“仁德”的确很多:他统治中国23年,采取的基本国策是与民休息,安定百姓。他曾下过两道旨在赡养鳏寡孤独、贫困老小的诏书。为了刺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他曾“开籍田,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又采纳晁错“贵五谷而贱金玉”的主张,实行以粮食换取爵位或赎罪的政策。他多次降低田税,还曾一度“除田之租税”。他曾下令修复南越王赵佗先人的坟墓,派人慰问赵佗在真定(河北正定县)的亲人,给其亲族兄弟尊贵的地位,允许南越自治,与汉友好往来。对于北方的匈奴,他采取和亲与防御政策。“徙民实边”,边塞安定。他常穿粗糙的黑色绸料衣服;他宠幸慎夫人,但不让她穿拖到地面的长衣,帷帐不准用有绣花的贵重丝织品,以免沾上奢侈浮华的风气。他曾与大臣讨论刑罚问题,先后废除了“连坐法”和“肉刑”。他曾听冯唐,恢复魏尚云中太守的职务;听张释之,赦免了渭桥下的惊马者。他允许民众“诽谤”皇上,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右贤左戚,先民后己,至明之极。他开创了“文景之治”,“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

 

刘 启

打死王子惹祸殃,

三十稅一重农桑。①

诛晁平叛废太子,

饿周节粟易丞相。②

和多战少蓄强势,

承上启下振朝纲。③

布义行刚谥曰景,

清静恭俭抑豪强。④

①汉景帝刘启为太子时,吴王刘濞的儿子吴国太子在京城陪同刘启一起饮酒下棋,因为争执一着棋局,刘启误用棋盘子打死了吴国的太子。吴王刘濞痛失爱子,极为愤怒,从此对皇太子怀恨在心,便加紧谋划造反,发誓要报杀子之仇。公元前157年,刘启即位之初就大赦天下,将汉文帝的“十五税一”减半,即改为“三十稅一”。刘启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使百姓都有地可种,以提高农民生活,刘启及时地调配了人口和土地。他改变了当时不准百姓迁徙的政策,允许百姓从土地少的地区迁徙到土地多的地区,一能开发土地资源,二能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

②晁错为人刚直而又严峻苛刻,他博学多才,善于分析,汉文帝拜他为太子家令,精心辅佐太子,并得到宠幸,被称为“智囊”。刘启即位后,先提拔晁错做了内史,然后又升到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是当时的重臣。晁错认为当时最危险的能威胁中央集权的势力就是藩王,他建议“削藩”。刘启听信了晁错的建议,决定先削夺吴国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见朝廷开始动手,不愿束手就擒,联合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打着诛杀晁错安定国家的旗号反叛作乱,史称“七国之乱”。为了不给叛军借口,保卫国家安全,刘启错杀了晁错一家。结果还是靠周亚夫、窦婴、郦寄、栾布等人平息了七国之乱。刘启即位的第四年,立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立王娡的儿子刘彻为胶东王。第七年,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立刘彻为太子。第九年,临江王刘荣在中尉府(郅都审案的地方)自杀身亡。刘启另立太子后,对权倾朝野的条侯周亚夫最不放心,又寻机处置了他。公元前143年,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周亚夫削职下狱,一代名将五天不吃东西,最终吐血而冤死。逼死周亚夫与冤杀晁错一样,都说明刘启“寡恩忍杀”,惯于过河拆桥。刘启在位时,地震、瘟疫等自然灾害频发,为了节省粮食,诏令不得用粮食喂马。刘启善于用人。窦婴在平定“七国之乱”中为大将军,很有功,又是外戚。窦太后好几次让景帝封窦婴为丞相,景帝不顾母亲的埋怨,觉得窦婴不太稳重,所以一直没有答应。最后还是让更合适的卫绾做了丞相。

③刘启即位第一年,匈奴入侵代地,与约和亲。第九年,匈奴入侵燕地,遂不和亲。第十三年,匈奴入侵上郡,派将反击。景帝刘启时期是匈奴“最强大”的时期,匈奴骑兵南下进攻汉地,烧杀抢掠,严重威胁西汉王朝。此时汉朝社会经济有了恢复和发展,但要战胜匈奴,条件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景帝怎样处理汉匈关系呢?总的来说,是有战有和,但和多战少,以和为主。景帝坚持和亲,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军事冲突,为经济发展赢得了时间,为以后汉武帝大举反击做了准备。当然景帝并不是一味妥协,也进行了必要的抵御。在不多的反击匈奴的战斗中,涌现了李广、程不识和郅都等一批卓越的将领。景帝除了支持李广、程不识等边将对匈奴抵抗,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为以后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做准备工作,主要有两点:一、马政:“造苑马以广用”。他下令扩大设在西边(如北地郡)、北边(如上郡)的马苑,鼓励各郡国及民间饲养马匹。由于养马业的发展,军马生产颇具规模,属于官府的马匹发展到40万匹,民间的不计。二、实行“卖爵令”及“赎罪之法”。文帝时,晁错提出这两条举措,文帝批准实行。景帝继续执行并使之更完善。大批徒民充实于边地,成为一支兵农混一的垦戍队伍,不但减轻了内地百姓的徭役,而且争取到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刘启在位16年,他的政绩(治绩)在于:上承文帝德政,下启武帝盛世,世称“文景之治”,或称“大汉盛世”。

④据周代《谥法解》,“景”是个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刘启统治时期,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他的仁德:1、推迟徭役年龄;2、减轻五种刑罚;3、赦免阳陵囚徒;4、遣散宫人回籍。后人对刘启的评价四个字:清静恭俭。清,为政少事;静,安定百姓;恭,善待臣民;俭,节省用度。刘启推广文翁办学模式,弘扬文教礼仪;任用酷吏宁(成)周(阳),严厉打击郡国豪强。刘启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口翻番,国府殷实。刘启临终对刘彻说:“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不但要知人,知己,还要知机,知止。

 

刘 彻

太阳入怀贵人降,

金屋藏娇稚语狂。①

罢黜百家尊儒术,

开拓疆土镇四方。②

丝漆外传邦交好,

盐铁官营国运昌。③

五十四载帝业史,

威强睿德千古彰。④

①刘彻的出生有点神化:传说他的母亲王美人梦见太阳入怀才怀上他的。在迷信横行的那个时代,这一传说已经能够镇住人心了。按理说,刘彻不算一个正统皇帝,他是捡的一个便宜,因为他的父亲汉景帝刘启废掉了“栗太子”刘荣之后才提他当太子然后继承皇位的。刘彻当上太子还得亏一个人,就是汉景帝刘启的姐姐刘嫖。刘嫖想把自己的独生女陈阿娇嫁给刘荣,刘荣的母亲栗姬没有答应,使得刘嫖很愤怒。她又转而探刘彻母亲王美人的口气,王美人满口应承下来,问只有六岁的刘彻愿不愿意娶比他大四岁的陈阿娇为妻。刘彻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金屋藏娇”这个成语故事源出于此。

②刘彻继位(公元前140年)不久,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儒学教育制度,用儒家思想来培养封建地主阶级的接班人。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具有包含政治、哲学、教育、伦理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特点,它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观和道德观,使它便于被统治阶级全面利用,尤其在升平时代以控制人民,更有适应性。不过刘彻统治时期从来不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刘彻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法为主以儒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教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刘彻开拓疆土:北方,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疆土长时间稳定,保护了京师的安全,保障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东北,派兵灭了卫氏朝鲜(今朝鲜北部),置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西北,经过卫青、霍去病、李广利、张骞等人的前赴后继的努力,西域首次并入中国版图。西南,消灭了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权,在西南建立了七个郡,最南端超过了今天的胡志明市,使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刘彻剑指各方,使汉朝的势力到达今天西方的中亚,西南的云贵川,东北的黑吉辽,南方的海南与福建,勾勒出现代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

③刘彻派张骞等人向外传出了汉朝的冶铁、凿井、丝绸、漆器等技术,向内传入黄瓜、胡萝卜、葡萄、汗血马等,建立起中西各国的友好往来。刘彻统治时期,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同时禁止诸侯国铸钱,使财政权集于中央。“盐铁官营”是刘彻在经济上采取的得力措施,一直延续至今,盐铁经营权力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

④刘彻16岁登基,70岁病逝,在位54年,有25项历史性的首创,经历了由盛转衰的统治历程,晚年政治决策失误,百姓怨苦。刘彻颁下《轮台罪己诏》:“朕自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政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公元前88年,刘彻叫人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让他辅佐小儿子刘弗陵做皇帝。子幼母壮,为了防止太子的年轻母亲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刘彻狠心找借口处死了她。《谥法》曰:“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做武。刘彻的谥号为“武”,其旷世武功,千古文治,令后人对他“毁誉参半”。

 

吴太伯  季札  阖庐  夫差

纹身断发奔荆蛮①,

周朝歌舞面面观②。

阴养勇士刺王镣③,

吴灭方悔子胥言④。

①周太王古公有三个儿子:吴太伯、仲雍、季历。季历贤能,又有“圣子”姬昌。太王打算立季历为王,顺次传位给姬昌。吴太伯、仲雍听说,纹身断发,逃到吴越地界去与民同俗,让位给季历。吴太伯、仲雍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戴,先后做了地方首领,一直延续共二十五代:吴太伯——仲雍——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强鸠夷——余桥疑吾——柯卢——周繇——屈羽——夷吾——禽处——转——颇高——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昧——僚——光(阖庐)——夫差。

②季札是寿梦的小儿子。寿梦想传位给季札,季札坚辞不受,让位给大兄诸樊,诸樊传位给弟弟余祭,余祭传位给弟弟余昧,余昧传位给弟弟季札。季札还是不受,逃离而去。季札是一个“闳览博物”的人。余祭让季札出使鲁国。季札在鲁国观赏周乐(歌舞),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豳》《魏》、《唐》、《陈》、《郐》《小雅》、《大雅》、《颂》、《象箾》、《南籥》、《大武》、《韶濩》、《大夏》、《招箾》。他品评周乐(歌舞)有的勤而不怨,有的忧而不困,有的乐而不淫,有的俭而易行,有的思而不贰,有的直而不倨,有的如“天之无不焘也”,有的如“地之无不载也”。他说的确有独到之处。季札也是一个见微知著的人。他到齐、郑、卫、晋,给晏子、子产、蘧瑗、叔向等人提了一些应时的建议,都被采纳并验证了。季札还是一个诚信守诺的人。他出使北面数国,遇到徐君。徐君很喜欢季札的宝剑。但季札因为要出使“上国”,不能将宝剑送给徐君,只是在心里许诺:“等我回转之后再送给你。”季札完成使命后到徐君家,不巧徐君已死。他解开宝剑系在徐君墓旁的树上。随从问:“徐君已死,您还送给谁?”季札说:“我的心里已将宝剑送给了徐君,怎能因为他死了就违背我的承诺呢?”

③阖庐也即公子光。他是诸樊的儿子。可是余昧的儿子公子僚在季札不肯当吴王的情况下捡了一个便宜当上了吴王。公子光认为既然小叔季札不肯当吴王,自己才是真正的继承人。于是有了杀吴王僚以代立的野心。公子光的这种野心被伍子胥猜中了,他就帮公子光物色了一个勇士专诸。几年后,专诸借献鱼之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代立为吴王阖庐。吴王阖庐任用孙武、伍子胥等曾称霸一时。后来阖庐在攻打越王勾践的战斗中,被射中手指,伤病而死。临死前,遗嘱儿子夫差报仇。

④夫差接位后首先就是训练军队以报父仇。不到三年,夫差在会稽打败了越王勾践,几乎将越国灭了。十多年后,越王勾践卷土重来,反而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临死时才悔恨道:“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绝境)。”

 

齐太公姜尚

年迈垂钓渭河滨,

太公望子周以兴。①

曾赎西伯脱羑里,

亦著兵书倾商政。②

誓于牧野斩商纣,

散发钱粟赈贫民。③

因俗简礼治齐国,

五侯九伯得专征。④

①齐太公姜尚,西周的政治家、军事家。姜尚出仕西周之前,在渭河边上钓鱼。周西伯姬昌准备出郊打猎,叫人卜筮一下凶吉。卜筮人告诉姬昌:今天你出外打猎,“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姬昌果然在渭河边上遇到了姜尚,两人一谈就中。姬昌高兴地说:“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这话一出,后来就有人叫姜尚为“太公望”。

②据传,姜尚和散宜生、闳夭为了将西伯从监狱中救出来,访求美女奇物,献给纣王。救出西伯后,姜尚出谋划策,撰写兵书,使西周逐渐强大,三分天下有其二分,使殷商逐渐倾颓直到灭亡。

③周武王九年,出师北伐殷纣,消息传到各地,八百诸侯齐会盟津。姜尚作《太誓》与诸侯立誓:“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周武王十一年正月,在牧野这个地方誓师伐纣。灭掉纣王之后,姜尚将鹿台、巨桥的钱粮分发给贫苦百姓,放出在囚的箕子,为比干树碑,迁移九鼎,建立新的王朝。

④武王封姜尚为齐国国君。姜尚到了齐国的营丘,公布施政纲领,依其民俗,简化繁琐的周礼,将齐国治理得很好。到了成王的手里,更加倚重齐太公姜尚的实力。成王派召公传达诰命:“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也就是说,齐国成为征伐大国。

附:齐国国君小档案

齐太公(姜尚)——丁公(伋)——乙公(得)——癸公(慈母)——哀公(不辰)——胡公(静)——献公(山)——武公(寿)——厉公(无忌)——文公(赤)——成公(脱)——庄公(购)——釐公(禄甫)——襄公(诸儿)——桓公(小白)——孝公(昭)——昭公(潘)——懿公(商人)——惠公(元)——顷公(无野)——灵公(环)——庄公(光)——景公(杵臼)——悼公(阳生)——简公(壬)——平公(骜)——宣公(积)——康公(贷)——齐威王(田和)

 

鲁国公姬旦

辅翼姬发灭殷商,

戴璧秉圭告三王。①

捉发吐哺摄行政,

利国便民有文章。②

天降福祉禾双穗,

鲁祭周公礼一桩。③

三千年后恩公出,

平易近人理朝纲。④

①鲁国公姬旦,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以仁孝著称。武王即位,周公辅翼。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作《牧誓》,破灭纣王,攻入商宫,公布纣王大罪,安抚百姓。武王封姬旦为鲁公。武王有病,周公设祭坛,戴璧秉圭祷告周太公(古公),周王季(历),周文王(昌)说:“如果三位先王欠负上天一个子孙,就用我姬旦代替武王去死吧!”

②武王病殁,成王年少,周公担任丞相,叫儿子伯禽到封地鲁国曲阜去,自己操劳国事。捉发吐哺:发未洗完而停洗,饭未吃完而停吃。摄行政:代理执掌政权,处理天下大事。为了利国便民,周公写了《周官》、《立政》等文章。为了告诫成王敬天保民,周公写了《多士》、《毋逸》等文章。(可见周公著述颇丰)

③周公辅政期间,唐叔得到一种禾苗,两根茎共长一穗,以为祥瑞,献给成王,成王赠给周公,周公命人种植在田里,并写了《嘉禾》、《鸱鸮》等诗文。周公病殁,成王命鲁国人郊祭,褒扬周公之德。鲁国的礼乐也从此开始。

④三千年后又一周公诞生,他是周恩来。周恩来生前平易近人,日理万机;病殁后,天安门前“四五运动”爆发,各界纪念“周公”,一时轰动天下。

附:鲁国国君小档案

鲁公(伯禽)——考公(酋)——炀公(熙)——幽公(宰)——魏公(费)——厉公(擢)——献公(具)——真公(濞)——武公(敖)——懿公(戏)——(伯御)——孝公(称)——惠公(弗涅)——隐公(息)——桓公(允)——庄公(同)——湣公(开)——釐公(申)——文公(兴)——宣公(俀)——成公(黑肱)——襄公(午)——昭公(裯)——定公(宋)——哀公(将)——悼公(宁)——元公(嘉)——穆公(显)——共公(奋)——康公(屯)——景公(匽)——平公(叔)——文公(贾)——顷公(雠)

 

 

燕召公姬奭

成王年幼时,姬奭为三公。①

决狱棠树下,尽职朝廷中。②

外迫蛮貉近,内交齐晋通。③

人民作甘棠,怀念燕召公。④

①周武王灭纣,封姬奭于北燕,为燕召公。周成王即位,齐太公、鲁周公、燕召公辅政。燕召公位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中的太保。

②燕召公常常到乡邑(乡村)去巡视(调研),在棠树下问案决狱,很得老百姓的信赖(爱戴)。燕召公曾怀疑鲁周公的行为(当国践祚)。周公作《君奭》一文向召公陈述隐情,使召公释疑。在朝廷中,燕召公处处以身作则,使百官各居其职,和谐有为。

③燕国外与蛮、貉相迫近,内与齐、晋相交通,地理位置不太好,人事很复杂。但在召公及其后代的治理之下,也曾雄据一方。蛮、貉:贬称少数民族。

④召公逝世后,人民作《甘棠》诗篇,反复表示勿伤其棠梨树,以怀念召公。(《甘棠》在《诗经·召南》里。原文: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译为:葱茏杜梨树,请勿去砍伐,召伯曾居住。葱茏杜梨树,请勿去折断,召伯曾停歇。葱茏杜梨树,请勿去弯曲,召伯曾停驻。甘棠:杜梨树。蔽芾:树木葱茏貌。翦:即剪。茇、憩、说:同为暂时滞留之意。败:折枝。拜:屈枝。)

附:燕国国君小档案

召公(奭)——(九世)——惠侯——釐侯——顷侯——哀侯——郑侯——穆侯——宣侯——桓侯——庄公——襄公——桓公——宣公——昭公——武公——文公——懿公——惠公——悼公——共公——平公——简公——献公——孝公——成公——湣公——釐公——桓公——文公——易王——燕哙——子之——昭王——惠王——武成王——孝王——今王(喜)。

 

管叔姬鲜   蔡叔姬度

管蔡二叔相武庚,一同治理殷遗民。①

不守本份谋作乱,蚍蜉撼树惹祸根。②

①周文王有十个儿子: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武王“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

②《史记》载:“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徒七十人从。而分殷余民为二,其一,封微子启于宋,以续殷祀。其一封康叔为卫君,是为卫康叔。封季载于冉,冉季、康叔皆有驯行,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冉季为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

附:蔡国国君小档案

蔡叔(度)——蔡仲(胡)——蔡伯(荒)——宫侯——厉侯——武侯——夷侯——釐侯(所事)——共侯(兴)——戴侯——宣侯(措父)——桓侯(封人)——哀侯(献舞)——缪侯(肸)——庄侯(甲午)——文侯(申)——景侯(固)——灵侯(般)——蔡公(弃疾)——平侯(庐)——悼侯(东国)——昭侯(申)——成侯(朔)——声侯(产)——元侯——侯齐。(为楚惠王所灭)

曹国国君小档案

曹叔(振铎)——太伯(脾)——仲君(平)——宫伯(侯)——孝伯(云)——夷伯(喜)——幽伯(强)——戴伯(鲜)——惠伯(兕)——穆公(武)——桓公(终生)——庄公(夕姑)——釐公(夷)——昭公(班)——共公(襄)——文公(寿)——宣公(强)——成公(负刍)——武公(胜)——平公(须) ——悼公(武)——声公(野)——隐公(通) ——靖公(露)——伯阳。(为宋景公所灭)

 

陈胡公妫满  杞东楼公

武王克殷求舜后,得之妫满封陈侯。

舜德如山享祭祀,绵延不绝夏殷周。①

武王克殷求禹后,得之东楼封杞侯。

禹德似岳享祭祀,绵延不绝夏殷周。②

①陈胡公妫满,虞舜的后代。周武王时封妫满为陈胡公,承担帝舜的祭祀。舜德至大,享受夏殷周三代祭祀。

②杞东楼公,夏禹的后代。周武王时封东楼公于杞,承担夏禹的祭祀。禹德至大,享受夏殷周三代祭祀。武王让虞舜、夏禹的后代分担祭祀的任务,这就是所谓“继绝世”,是有德的表现。

附:陈国国君小档案

胡公(妫满)——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公(圉戎)——幽公(宁)——釐公(孝)——武公(灵)——夷公(说)——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鲍)——厉公(佗)——利公(跃)——庄公(林)——宣公(杵臼)——穆公(款)共公(朔)——灵公(平国)——成公(午)——哀公(弱)——惠公(吴)——怀公(柳)——湣公(越)。

杞国国君小档案

东楼公——西楼公——题公——谋娶公——武公——靖公——共公——德公——桓公(姑容)——孝公(匄)——文公(益姑)——平公(郁)——悼公(成)——隐公(乞)——釐公(遂)——湣公(维)——哀公(阏路)——出公(敕)——简公(春)。

 

卫康叔姬封

周公兴师杀武庚,

乃封康叔做卫君。①

卫君谨遵周公教,

治国之道务爱民。②

①周公代理成王行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与武庚谋划作乱。周公奉成王之命兴师讨伐,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封康叔做卫国国君,统领殷代遗民。

②康叔既为卫国国君,周公作《康诰》、《酒诰》、《梓材》三篇诰辞(古代一种告诫性的文章),告诫康叔“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康叔到卫国后,谨遵周公的教诲,“能和集其民,民大悦”。

附:卫国国君小档案

康叔(姬封)——康伯——考伯——嗣伯——榅伯——靖伯——贞伯——顷侯——釐侯——共伯(馀)——武公(和)——庄公(扬)——桓公(完)——宣公(晋)——惠公(朔)——黔牟——惠公(朔)——懿公(赤)——戴公(申)——文公(燬)——成公(郑)——穆公(遫)——定公(臧)——献公(衍)——殇公(秋)——襄公(恶)——灵公(元)——出公(辄)——庄公(蒯聩)——悼公(黔)——敬公(弗)——昭公(纠)——怀公(亹)——慎公(颓)——声公(训)——成侯(遫)——平侯——嗣君——怀君——元君——君角。(秦二世废君角为庶人,卫绝祀)

 

宋微子  箕子  比干

纣王无道纵酒色,

微子数谏听不得。①

箕子预测象箸弊,

比干喋沥七窍血。②

肉袒膝行军门告,

麦秀诗斥狡僮贼。③

圣人也称殷三仁,

一野一奴一死节。④

①宋微子名启,殷纣王的长兄,周成王时封为宋国国君。纣王沉湎酒色,荒于朝政,微子屡次进谏,纣王不听。于是微子逃亡在外。

②箕子,纣王的亲戚。纣王开始用象牙做筷子。箕子叹息说:“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箕子预知纣王奢侈淫乱,直谏无用,于是“被发佯狂为奴,鼓琴自悲,传之曰《箕子操》”。比干,纣王的亲戚。他见箕子为奴,就说:“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③武王已灭殷纣,微子带着祭器,直达军门,露出身子,绑了手臂,跪着前行,请求武王“勿绝殷祀”。箕子朝见周王,经过殷朝的故都,看见宫室毁坏,长着庄稼,黯然伤心,写下《麦秀之诗》:“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他把纣王比作狡僮,指斥狡僮误国误民。

④孔子称颂微子、箕子、比干为“殷之三仁”。武王封微子为宋国国君,封箕子为朝鲜国君,比干却早已死争而尽忠节。“三仁”的结局虽不同,但青史留下美名很是一致。

 

晋唐叔姬虞

手捏虞字来世上,

削桐成珪封于唐。①

启以夏正疆戎索,

垄生嘉禾现瑞祥。②

①姬虞,字子干,史称唐叔虞,为晋国的始封诸侯。姬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幼子,周成王姬诵的同母弟。他的母亲邑姜,是姜太公之女,周武王之妃,后世被尊为圣母。传说,姬虞出生时,手上有一个“虞”字,因此名“虞”。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用桐叶削成珪的样子递给叔虞,说用这个东西分封叔虞,史官记下来了,请成王择吉日,分给叔虞封国。成王说是玩,不能当真。史官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成王只好把唐国封给了叔虞。唐国在现在的山西南部冀城、曲沃、绛县之间,汾水浍水流域,是一个依山枕水、美丽富饶的地方。

②周成王在盛大的策封典礼上,封赠姬虞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之甲、沾洗之钟等名贵器物,以及怀姓九宗,职官五正等异性贵族人口,并“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就是用夏政去教导夏民,以戎法治理戎人。这是周天子给姬虞规定的施政方针。唐国地处夏人的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唐国一带的叛乱刚刚平定,局势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因此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夏戎之政法治理夏戎人民,维护夏代以来传统的政治制度和风俗习惯,暂不实行周公制定的那一套新的礼乐制度和井田制度。姬虞受封治唐,执行了既定方针,农业牧业得到发展,政绩斐然可观,“感召”上苍,田里长出“异苗同颖”的穗株,即“嘉禾”,显瑞祥之兆,丰收在望。

 

楚子男熊绎

荜路蓝缕处草莽,

桃弧棘矢御邪瘴。①

跋涉山林事天子,

开辟荆山居丹阳。②

庄王问鼎王孙满,

平王纳媳斩忠良。③

怀王入秦扣留死,

负刍无力挽狂澜。④

①熊绎,颛顼高阳的后代,姓芈氏,楚国的开创者。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子男之田为五十里)。熊绎时的楚国还是一块蛮荒之地。他必须艰苦创业,才能繁衍生息。荜路:柴车。蓝缕:破衣。乘柴车穿破衣,身处草莽,开辟山林。桃弧:桃木制的弓。棘矢:棘枝制的箭。用简易的工具(武器)与禽兽格斗。御邪瘴:可以避邪消灾。

②出没于山林之中,忠诚周王的嘱托,开辟荆山取农副产品,营建丹阳为安居之所。荆山:位于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丹阳:湖北秭归东南。

③楚庄王熊侣八年,“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有轻视周王朝之意。楚平王熊居(弃疾)二年,派费无忌到秦国去为太子建媳妇。平王见秦国女子漂亮,就自己娶了,再给太子建媳别的女子。四年之后楚平王囚杀了太子建的师傅伍奢和他的儿子伍尚。

④楚怀王熊槐三十年,秦昭王将楚怀王骗至秦国,扣留下来,强迫楚怀王割地。三年之后,楚怀王病死于秦国,楚国人悲怜。此后,楚国与秦国时战时和,但楚国势力越来越弱。到了楚王负刍五年,秦王派王翦、蒙武灭掉了楚国,将楚地分为三郡。

越王勾践

禹之苗裔封会稽,夫椒一战丧军旅。①

称臣唤妾献宝器,卧薪尝胆待时机。②

围攻姑苏夫差死,会盟齐晋周王赐。③

长颈可与患难共,鸟喙莫教享乐齐。④

①勾践,夏禹的后代,其先人“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二十几代后,传到允常的手里,与吴王阖庐结怨。允常死之后,勾践继位为越王。吴王阖庐听说允常死,便兴师伐越,在檇李这个地方被吴兵射中,病痛而死。临死,遗嘱儿子夫差报仇。第二年,越王勾践兴师伐吴,在夫椒这个地方被吴兵打败,只剩下五千兵力困守会稽。

②勾践困守会稽,派文种告诉吴王夫差:自己愿为臣子,妻子愿为妾奴,听候吴王差遣。夫差没有答应。文种又为勾践献美女和宝器给吴国太宰伯嚭,托伯嚭在吴王面前替勾践请求赦免,吴王夫差终于答应了,勾践得以活命。勾践夫妇在“为臣为妾”的过程中受尽了凌辱,吃尽了辛苦。他们的“忠心”感动了吴王夫差,放他们回国。勾践回国后,“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劳”。他叫范蠡治军,文种立政,随时准备报仇雪耻。

③十年之后,勾践趁吴王夫差北会诸侯于黄池国内空虚之机,兴师伐吴,杀了吴国太子。再过四年,勾践又兴师伐吴,将吴王夫差围困于姑苏山上达三年之久,迫使夫差自杀身亡。随后,勾践北渡淮水,“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

④范蠡认为:“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于是,范蠡在勾践灭吴之后逃离而去,在齐国海边耕田煮盐致富,后来在陶都(江苏省宜兴市)经商致富,号“陶朱公”。

 

郑桓公姬友

厉王少子初封郑,

河洛之间便民生。①

只因不遇英明主,

骊山青冢裹冤魂。②

①郑桓公姬友,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姬友于郑国(陕西华县以东)。姬友到郑国,制定了很多便民方略(措施),当地民众很爱戴他。

②姬友由于政绩突出,口碑又好,周幽王调任他为周王朝(中央部门)的司徒(官名,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劳役。与“司马”、“司空”合称“三司”)。可是周幽王是一个花花公子,他为博褒姒一笑,竟然烽火戏诸侯。犬戎真的杀来了,却无人援手。结果周幽王和姬友都被犬戎杀害于骊山之下。

 

赵武灵王赵雍

胡服骑射反古制,

穿越邻国全无敌。①

消弭秦国皮外癣,

拔除中山肉中刺。②

自号主父专军事,

诈充使者观秦棋。③

不立长子立幼子,

饿死沙丘嗟何急!④

①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295年),名雍,战国时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为了适应同周边国家的军事竞争,也为了解决以代郡和邯郸为代表的两种文化政治势力造成的南北分裂局面,武灵王决定穿胡服习骑射,与朝中群臣商议,只有楼缓、肥义、仇液赞同,大多数人都反对,为了说服大家,他说:“反古未可非,循礼未足多。谚曰: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最后定下了胡服骑射的国策。为了证明胡服骑射的强兵效果,武灵王率领精锐部队,从南至北穿越中山国,如入无人之境。他又继续从赵国与楼烦的边镇无穷之门(河北张北南)穿越楼烦和林胡的势力范围,向西折向黄河,渡过黄河,登上西侧林胡人长期活动的黄华地带。这次军事旅行,他与敌国游牧民族骑兵发生多次战斗,无一败绩。这是极富传奇性的政治活广告,极大地增强了赵国军民对胡服骑射的信心和向往。

②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5年趁秦国内乱,西渡黄河,攻取了秦国与林胡接壤的榆中地区(陕西北部与内蒙古交界的河套地区),对秦国造成严重的压迫之势。后来又攻取了云中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消除了秦国对赵国的不利因素。赵武灵王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了对中山国的进攻。公元前296年,终于灭掉了中山国,拔掉了楔入赵国版图的“肉中刺”。

③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传位给赵惠文王赵何,任命肥义为赵何的相傅。武灵王自号“主父”专心赵国的军事建设和对外战争,国内的政治经济事务全交给儿子及大臣负责。公元前298年,武灵王向秦王施压,迫使宣太后任命楼缓为秦相,以便为赵国谋得更多的利益。楼缓入秦时,武灵王假装随从人员进入秦地,对沿途的风土人情细加考察,为以后攻秦时所用。楼缓入咸阳,会见了秦国许多大臣,武灵王在侧观察,对秦国大臣的贤庸强弱有了深入了解。武灵王在离秦国之前要亲眼见一见秦昭王和宣太后,了解其为人,以利于以后对秦决策。宣太后和秦昭王对武灵王深窥秦政大感忌惮。

④赵武灵王二十岁,娶韩国女子为夫人,生子赵章。十年后又娶吴娃为妻,生子赵何。赵章是长子,赵何是幼子。武灵王偏爱吴娃,立赵何为赵惠文王,封赵章为安阳君。公元前295年,主父和他的儿子赵章、赵何同游沙丘,住在沙丘宫内。兄弟反目相攻,结果赵章被杀,主父饿死,成为千古悲剧。

 

魏文侯姬都

任用西门治邺郡,

师从子夏学经艺。①

武卒演武扩疆域,

盐池产盐获丰利。②

劳食功禄赏贤能,

躬耕细作尽地力。③

父子兄弟不足恃,

君欲治国从身始。④

①魏文侯姬都(也叫魏斯),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公元前403年,正式成为诸侯之一。魏文侯使用大臣不看出身,重视能力,提拔了很多平民和有戎狄背景的人才:吴起和李悝来自卫国的平民;乐羊、西门豹来自魏国的平民;翟璜是戎狄出身……魏文侯曾委任西门豹治邺。邺(今河南安阳市北)是抑制赵国南进中原与魏国争利的战略据点。漳水经常泛滥涌向邺地,老百姓深受水灾之苦。西门豹入邺后,巧妙地制服了当地的三老和廷椽,废除了为河伯娶妇的陋习,开渠灌田,经济复苏,政绩卓然。魏文侯拜卜子夏(孔子的学生)、田子方、段干木为老师,学习儒家经典艺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建立起西河(黄河与洛水间)学派,对魏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有很深的积极影响。

②为了保疆扩域,魏文侯任命吴起、子击等人训练一支精锐的常备军——武卒,要求武卒能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驱百里,到达战场能立即投入战斗。魏国境内有当时著名的盐池(在山西运城),盐池产的盐销往周边的国家获利颇丰,是魏国的重要收入。魏文侯用盐业的收入供给军费开支。

③魏文侯对劳苦功高的人,一定予以奖赏,对贤能之士尊重有加。他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拓者,他重用李悝,推行尽地利之教的精耕细作政策,推广农副业成功经验,综合利用魏国的田地和山川,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④魏文侯曾问狐卷子:父、子、兄、弟、臣能够依赖吗?回答都是:不能!狐卷子还说:“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意思是:指望别人的人不能达到目的,依赖别人的人不可能长久。你想把国家治理好,就要从自身做起。

 

韩献子韩厥

朝升暮杀无私党①,

秘保赵家烟火香②。

因功获拜六卿首③,

开拓韩氏子侯王④。

①韩厥,春秋时期晋国上卿。晋灵公时,赵盾推荐韩厥为中军尉,执掌军中刑律。秦晋河曲之役,赵盾为中军元帅,他派出办事的人驾着他的战车横冲直撞,扰乱行军序列。韩厥当即将驾车的人逮捕,依法处死。有人为他担心说,韩献子朝升暮杀,元帅肯定不会饶恕他。赵盾不仅没有加罪,反而赞扬他不党不私的高尚行为。

②晋景公时,司寇屠岸贾要诛杀赵氏一门。韩厥提出异议,劝赵朔(赵盾之子)逃走。程婴保住赵氏孤儿于深山之中,韩厥是知道的,但他并没有外泄。直到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韩厥才将赵氏孤儿赵武举出以续赵氏烟火。

③韩厥之功:晋灵公、晋景公、晋厉公时,韩厥担任中军司马、中军主将、中军元帅,在晋秦河曲之战、晋齐鞍之战、晋楚鄢陵之战中,屡建战功。韩厥的政治主张是素朴的人民本位的思想。他建议齐景公将都城从绛(山西冀城县东南)迁到新田(山西侯马),因为那里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晋设六卿(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之位,韩厥位居第一,号称“献子”。

④韩厥因为立德立功,开创了韩氏后代的尊显爵位:子爵——宣子、贞子、简子、庄子、康子、武子;侯爵——景侯、列侯、文侯、哀侯、懿侯、昭侯;王位——宣惠王、襄王、釐王、桓惠王。景侯时,韩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田完 田乞 田和田因齐

观国之光宾于王,凤凰蜚齐五世昌。①

小斗收税大斗贷,扶贫济困德渐彰。②

放逐康公海中岛,自称太公代齐姜。③

毁得上赏誉加戮,以人为宝霸东方。④

①田完,陈厉公的儿子陈完。出生时,周太史卜得一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意思是:这可以看到国家的荣光,利于做天子的贵宾。陈完与陈宣公的太子御寇是好朋友。陈宣公想立宠妃之子为太子,就借故杀了太子御寇。陈完恐祸及己,就逃到齐国。齐桓公很欣赏陈完的才华,欲拜他为上卿,但陈完不肯接受,于是改任他为工正(掌管手工业的官职),封田邑为他的食邑,陈完就改姓田氏。凤凰蜚齐:指陈完逃到齐国去。五世昌:到田完第五代田乞时昌盛发达起来。

②田乞为齐景公大夫,他以小斗收税大斗放贷的扶贫政策赢得民心。田乞因立齐悼公而拜相,由此控制朝政。晏婴出使到晋国,与叔向私语说:“齐国的政权最终要落到田氏的手里。”

③田和是田完的第九代孙。公元前391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岛之上,自立为齐君,号“太公”。公元前386年。田和请魏文侯传话给周天子立为诸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齐国姜氏被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

④田因齐是田和的孙子,继父田午之位为齐威王。继位后九年,齐国上荒下嬉,内乱外患,国将不国。齐威王被淳于髡一激(国中有大鸟的隐喻),振作起来,招见七十二位县令,重赏了被左右诋毁却颇有政绩的即墨大夫;惩办了被左右赞誉却毫无政绩的阿城大夫;还把人才提高到国宝来认识,重用驺忌、田忌、孙膑、檀子、朌子、黔夫、种首等人;内修政事,外御强敌,使齐国变得最强大,自称为王,雄霸东方,号令天下。

 

孔 子

从小陈俎豆,崇周习礼仪。①

我岂瓠瓜哉,焉系而不食?②

学道不倦怠,诲人不厌息。

乐以忘忧愤,不知老将至。③

一旦为宰辅,四方皆则之。④

困厄陈蔡间,发愤著六艺。⑤

四体不勤劳,五谷不分析。⑥

太山毁坏乎,梁柱摧折兮;

天下无道久,莫能宗于予。⑦

常人没则已,至圣仰行之。⑧

①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有“百世师表”之称。“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意思是: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孔子崇尚周代的礼乐,他说:“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周代的礼乐借鉴了夏、殷两代,文采斐然啊。我依从周代的礼制。俎豆:祭祀、宴客用的器具。

②孔子说:“我岂瓠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意思是:我哪能是瓠瓜呢,怎么可以挂在那里而不能食用?表明孔子希望从政,有更大作为。瓠瓜:一种圆筒形的草本瓜果。

③孔子自评其人格:“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是:(我)学习道德一点儿也不感到倦怠,教导别人一点儿也不感到厌烦,发愤著述废寝忘食,安贫乐道忘却忧郁,简直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

④孔子51岁时,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中都的地方官,掌管刑事),“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56岁时,“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与之以归”。可见他是很有治国才能的。

⑤孔子曾在陈、蔡两国讲学。“吴伐楚,楚救陈,军于城父,使人聘孔子。陈蔡大夫……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孔子)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他与弟子编撰六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⑥一天,子路遇见一位“荷蓧(古代除草用的农具)丈人”,问:“您见着孔夫子吗?”丈人回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子路还想问,丈人已不睬,“植其杖而芸”。

⑦孔子73岁,病的很厉害。子贡看望孔子。孔子叹息说:“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孔子流泪对子贡说:“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

⑧司马迁说:历代做君王的人,或者是“贤人”,生前荣耀得很,可是死后就很少有人提起。孔子就不同了,他虽是个“布衣”,死后二百多年,就是天子王侯也得向他顶礼膜拜,向他学习看齐。就像《诗》里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令人敬仰,大道值得遵循)。没:通“殁”,死亡、寿终。至圣:圣人中的圣人。陈胜  吴广

佣耕时论鸿鹄志①,

袒臂一呼天下应②。

王侯将相宁有种③,

披坚执锐诛暴秦④。

①陈胜、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佣耕:受人雇佣而从事耕作。鸿鹄:天鹅,因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②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时,规定义军“袒右”,即露出右臂以为标志。贾谊《过秦论》中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会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起而亡秦族”。

③宁有种:难道就是天生的贵种?

④披坚执锐:身穿铠甲,手拿锋利的武器,参加战争,出生入死。诛暴秦:诛灭残暴的秦朝。司马迁十分肯定陈胜“亡秦”的首功。

  

萧何  曹参

汉初臣功谁最著?

萧曹文武数第一。①

萧何后方定律令,

补给粮饷与军力。②

曹参前线破敌众,

身被创伤七十余。③

二人次第做宰辅,

萧规曹随合时宜。④

①萧何、曹参都是秦朝时沛县(江苏省沛县)小吏,与刘邦一起起兵灭秦。萧何文治第一,曹参武功第一。

②萧何镇守关中,收藏秦朝图书,制定法令约束军民,源源不断运送粮草士卒上前线,帮助刘邦打天下。

③曹参的军工:“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身负伤七十余处。

④萧何为刘邦第一位丞相,惠帝二年病死。曹参接替做丞相,“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以黄老“清静无为”之术治国,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张 良

狙击始皇,

亡匿下邳。①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②

举荐四翁,

辅佐太子。③

以貌取人,

失之子羽。④

①张良的先人做过韩国相国。秦灭韩,其家破落。为报仇,张良尽散家财,得力士重椎,在博浪沙中(河南阳武县境内)狙击秦皇,误中副车。后改名换姓避难下邳。

②张良得黄石公所授《太公兵法》,多次为刘邦出谋画策,西入武关,解鸿门之危,烧绝栈道,荐韩信、黥布、彭越三人破楚等等。

③刘邦晚年宠戚夫人,欲易太子。张良举荐四老——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辅佐太子,因而太子得以保其位。

④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若以貌论人,则子羽必见恶于人了。子羽:孔子弟子澹台灭明,状貌甚恶,而有贤德。语出《韩非子·显学篇》,司马迁引用来证明不能以貌取人。

  

陈 平

穷巷敝席食糠麸,①

伟岸英俊好读书。②

欺兄盗嫂污垢有,③

亡楚归汉诚信无。④

屡施奇谋救刘季,⑤

伪听太后封诸吕。⑥

宰相自有宰相事,⑦

莫管决狱与钱谷。⑧

①陈平少时家贫,住吃条件很差。

②陈平一表人才,好学黄帝、老子之术。

③其兄耕田养活陈平,陈平却在外游学。其嫂厌恶他“有叔如此不如无”。其兄逐妇。

④陈平初从魏咎,再归项羽,后附刘邦。

⑤汉三年,楚汉荥阳之战时,陈平施反间计疏远项羽君臣;夜出女子二千人城东,而与刘邦出城西逃入关内。汉七年,刘邦被匈奴围困在平城,陈平贿赂单于阏氏,因此解围。

⑥吕太后掌权时,欲封吕姓人为王侯。陈平“从欲阿意背约”,听之任之,充当好人。

⑦宰相之事:“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

⑧汉文帝刘恒问周勃“一岁决狱,钱谷几何”,周勃不能应对;问陈平,陈平回答:“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周勃  周亚夫

织箔吹箫从沛公,

绛侯自有战绩弘。①

为人敦厚嘱大事,

诛吕安刘第一功。②

天子巡视细柳营,

营前执戟不通融。③

坚守昌邑绝粮道,

三月攻破吴楚兵。④

①周勃,西汉开国功臣,江苏沛县人。周勃少时家贫,靠编织养蚕用的蚕箔为生,还常给办丧事的人家吹箫。沛公起兵,周勃随沛公屡立战功,灭掉秦朝,打败项羽,平定叛乱,由中涓一步步升为五大夫、虎贲令、将军、太尉。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赐封周勃列侯的爵位,享有绛县八千一百八十户的食邑,号称“绛侯”。

②周勃为人憨厚刚正,高祖称他可委以大事。高祖逝世,吕后专制,吕禄、吕产掌握着军权。周勃虽为太尉,却不得进入军营大门;陈平担任丞相,却不能处理政事。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病死,周、陈联合共谋诛吕安刘之计。这年八月,齐王刘襄率先讨伐诸吕,吕产派灌婴抗击,灌婴却按兵荥阳,与齐王共讨诸吕。周、陈见齐王发兵,把郦商作为人质,使其子郦寄诱劝吕禄交出兵权,归其封国。吕禄交出将印,周勃得以控制北军,派兵助刘章入宫诛杀诸吕,共立文帝。在匡扶汉室的事业中,周勃功居首位,名垂后世。

③周亚夫,周勃次子。周亚夫初为河内郡守,因德才兼备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汉文帝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进犯北疆,文帝急调边将镇守防御,警卫京师。文帝派三路军队分别驻守:宗正刘礼在灞上,祝兹侯徐厉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在细柳。文帝为鼓舞士气,亲自到三路军队里去犒劳慰问。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到了,军营都主动放行。文帝到细柳却截然不同了:前面执戟门卫不肯放行,并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文帝派使者拿自己的符节进去通报,周亚夫才命令打开营门迎接。守营的士兵还严肃地告诉文帝的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车夫只好控制住缰绳,不让马走得太快。到了军中大帐前,周亚夫一身戎装,出来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礼:“介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以军礼拜见。”文帝听了非常感动,欠身向将士们行军礼。劳军完毕,出了营门,文帝感慨地对惊讶的臣下说:“这才是真将军啊!那些灞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是儿戏一般。如果敌人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也要被俘虏了。可周亚夫怎能有机会被敌人偷袭呢?”一个月后,匈奴兵退去,文帝命三路军队撤兵,升任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师的兵权,负责京师的警卫。

④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发动叛乱。景帝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这时的叛军正在猛攻梁国,但周亚夫并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难以取胜。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击溃叛军。”景帝同意了他的计划。周亚夫绕道进军,到了灞上遇到名士武涉。武涉建议再往右绕道进军,以免半路受到叛军的袭击。周亚夫听从了,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雒陽。此时的叛军轮番急攻梁国,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却派军队向东到达昌邑城(在今山西巨野西南),坚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梁王只好给景帝写信,景帝下诏要周亚夫增援,周亚夫还是不动。但他暗中派军截断了叛军的粮道,还劫去了叛军的粮食。叛军只好先来攻打周亚夫,但几次挑战,周亚夫都不出战。时间一长,周亚夫军中都有些军心不稳了。一天晚上,营中突然发生混乱,嘈杂声连周亚夫的大帐里都能听见。但周亚夫始终躺在床上不动。一会儿,混乱自然就平息了。几天后,叛军大举进攻军营的东南,声势浩大,但周亚夫却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结果在西北遇到叛军主力的进攻。由于有了准备,所以很快击退了叛军,叛军缺粮,最后只好退却。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胜利。叛军头领刘濞的人头被越人割下送来。这次叛乱经三个月就很快平息了,战争结束后,大家这才纷纷称赞周亚夫的用兵之道。

 

梁孝王刘武

千秋万岁传于王,

此语一出如泼汤。①

入则同辇出同猎,

富可敌国贵敌皇。②

暗拨千金赐中尉,

阴使贼客杀袁盎。③

案发谢罪宫阙下,

网开只缘孝亲娘。④

①刘武是汉景帝刘启的弟弟。他们的母亲就是窦太后。汉文帝继位,封刘武为代王,后来又改封为淮阳王、梁王。汉景帝与梁王刘武宴饮,说了一句醉话:“千秋万岁后传于王。”意思是将帝位传给弟弟。刘武听了暗自欣喜,窦太后也有此意。汉景帝一句醉话不打紧,撩发了刘武的野心和后来一系列的事件。

②刘武本有兄弟四人:刘启、刘武、刘参、刘胜。偏偏是两位小的先离人世。窦太后伤心过后只得把所有爱心都寄予在刘启、刘武身上,特别是刘武。刘启也很珍视兄弟同胞之情。刘武入朝,刘启命人持节乘驷马车到关外去迎接。到了京城,刘启与刘武同乘一辆车入宫,同乘一辆车外出游猎。刘武以睢阳(河南商丘)为王都,“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③刘武在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时功劳最大,又为大国,拥有四十多座城市,实力强盛。他做着皇帝梦,招延四方豪杰,重用轩丘豹、韩安国、羊胜、公孙诡、邹阳等人。特别是公孙诡,诡计多端。刘武一见到他就叫人赏赐给他千金,封为中尉(警卫王都的最高军官),号曰“公孙将军”。刘武叫人制作兵器(弓弩矛)数十万,随时准备有所作为。可是刘武想成为皇位的接班人,大臣们都反对,窦婴、袁盎反对尤狠。刘武一气之下,暗中派人刺杀了袁盎等十余人。刘启追查此事,抓住刺客一审,知道是梁王所为。

④刘武的案件大白,羊胜、公孙诡成了替死鬼。刘武派内史韩安国托长公主向窦太后谢罪(也是说情)。窦太后哭泣,生怕刘启杀刘武。刘启出于孝悌,只好宽释刘武。刘武入朝服罪,与母亲兄长相见,欢欣无比。刘武以孝道称名,每次听说母亲有病,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希望能留在京城服侍母亲。公元前144年,刘武发高烧而薨,谥为“孝王”。

 

伯夷  叔齐

武王起兵伐商殷,

伯夷叔齐叩马云:①

父死不葬何为孝,

以臣弑君何为仁?②

不食周粟只为义,

饿死首阳已称名。③

举世混浊清士见,

天道无亲报善人。④

①伯夷、叔齐: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县一带)君的两个儿子。他们的父亲打算立叔齐为国君,叔齐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说罢,逃离而去。叔齐不肯当国君,也跟着逃离而去。

②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很能够养老,就去归附。等到了西伯地界,姬昌却病故了。姬昌的儿子姬发叫人用木头雕了一尊姬昌的像,用车载着,号为文王,东伐纣王。伯夷、叔齐刚好遇着,跪在姬发(武王)的马前劝谏说:“父死不葬,却大动干戈,怎能算孝道呢?以臣杀君,怎能算仁德呢?”武王身边的人要杀他俩,姜太公阻止说:“他们是高义之人呀!”叫人把他俩扶走了。

③姬发(武王)平定天下。伯夷、叔齐不愿做周朝的臣民,也不吃周朝的粮食。他俩隐居在首阳山(在今甘肃渭源县),靠采摘巢菜为食。后来,竟然饿死在首阳山。但他们的高义之名闻名天下。

④司马迁引用经典语言: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意思是说:世道昏庸但也存在着头脑清醒的人士,多多行善积德的人才能得到上天赐予的福报。

  

管仲  晏平

管鲍之交天下闻,

不计小过较大行。①

匡扶桓公成霸主,

政绩只为顺民心。②

晏平不满六尺身,

见义勇为赛巨人。③

进思尽忠退补过,

节俭力行国之琛。④

①管仲,鲍叔牙都是春秋时齐国人,历史上称为“管鲍之交”。管仲投靠在公子纠的门下,鲍叔牙投靠在公子小白的门下,二人各事一主。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死了,管仲遭到囚禁。鲍叔牙极力举荐管仲,因此管仲获释,并得到齐桓公的重用。管仲说了一段话,表明了鲍叔牙的知人之明。管仲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②鲍叔牙对齐桓公说:“ 我有五点不如管仲:1、宽以从政,惠以爱民;2、治理江山,权术安稳;3、取信于民,深得民心;4、制订礼仪,风化天下;5、整顿军队,勇敢善战。”齐桓公问管仲:“我想使国家富强社稷安定,要从什么地方做起呢?”管仲回答说:“必须先得民心。”“怎样才能得民心呢?”“要得民心,应该先从爱惜百姓做起。国君能够爱惜百姓,百姓就自然愿意为国家出力。爱惜百姓就得先使百姓富足,百姓富足而后国家得到治理。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齐桓公又问:“百姓已经富足安乐,兵甲不足又该怎么办?”管仲说:“兵在精不在多。兵的战斗力要强,士气必须旺盛。士气旺盛,这样的军队还怕训练不好吗?”“士兵训练好了,如果财力不足又怎么办?”“要开发山林,开发盐业、铁业发展渔业,以此增加财源。发展商业,取天下财产,互相交易,从中收税。这样财力自然就增多了。军队的开支就可以解决了。”“兵强、民足、国富,就可以争霸天下了吗?”“不要急,还不可以。争霸天下是件大事,切不可轻举妄动。当前迫切的任务是百姓休养生息,让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不然很难实现称霸目的。”管仲主张尊重民意,他说:“顺民心为本。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废,在逆民心。”

③晏平,山东潍坊市高密人,春秋齐国名相,辅佐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达40余年。他的个子很矮,“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六尺”只相当于现在的1.5米,但是他能“见义勇为”:齐庄公被贵族崔杼杀死了,晏平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带着随从前往齐都(临菑)去吊唁齐庄公。他径自闯进崔家,脱帽捶胸,扑在齐庄公尸体上号淘大哭一场,然后起身离去,崔杼的左右要杀掉晏平,崔杼对晏平也早已恨之入骨,但他有顾忌,便对身边的人说:“他是百姓所景仰的人,杀了他,我就会失去民心。”杀死齐庄公后,崔杼便和另一个大贵族庆封拥立齐庄公的异母兄弟杵臼为国君,这就是齐景公。为了巩固权势,树立威信,他把满朝文武大臣都驱到太公庙上,派兵内外把守,逼迫大家歃血而盟,表示效忠于他。稍有违忤,即将处死。已经杀了七个人,气氛十分恐怖。轮到晏平了,大家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晏平。他从容举杯,义愤填膺地对天盟誓:“我只忠于君主和国家。凡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者均不得好死!”说罢一饮而尽。崔杼恼羞成怒,恶狠狠地用剑顶着晏平的胸膛,要他重新发誓。晏平毫不畏惧,厉声回答:“崔杼,你读过《诗经》吗?诗曰‘莫莫葛藟,延于条枚,岂弟君子,求褔不回。’不管你用刀砍头,还是用剑穿胸,我决不屈服!”崔杼怒不可竭,这时身边的一个心腹悄悄对他说:“千万使不得!您杀庄公,是因为他无道,国人反应不大;您如果杀了晏平,那可就麻烦了。”崔杼没奈何,咬牙切齿看着晏平拂袖而去。

④齐景公即位之初并没有重用晏平,只让他去治理东阿地方。他治理东阿,修桥筑路,努力为百姓多做好事;判狱断案,不畏豪强,依法办事;表彰举荐节俭勤劳尊师友善之人,惩罚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人;处理外事,迎来送往,循章蹈矩,决不曲意奉承。景公知道晏平的贤能,就将国政委给了他。晏平经常趁机进谏景公,“犯君之颜”。他曾以“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告诫国君不要过分压榨百姓,不要重用那些无德无才的人。晏平虚怀若谷,闻过刚喜。他曾辞退了“三年而未尝弼过”的高纠,主要嫌这个人三年都没有指出过自己的过错。晏平已任齐国之相,“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则衡命。”晏平生活十分俭朴,吃的是“脱粟之食”,“苔菜”,可谓“食菲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粗茶淡饭,素食当家。穿的是“缁布之衣”。上朝坐的是弊车驽骊。住的是“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的陋仄之室。他不仅如孔子所说的“戒得”,也十分注意“戒色”。景公见晏子妻“老且恶”,欲以爱女嫁他,他坚辞不纳。他说:“去老者,为之乱;纳少才,为之淫。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

 

老子  韩非

非鸟非鱼非走兽,

李耳犹龙乘风去。①

清静无为隐君子,

修德养寿全无敌。②

韩非著书以继之,

孤愤五蠹秦王迷。③

李斯不念同门谊,

竟使吏卒害帅车。④

①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儋),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在东周做过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评论他:“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②老子见周室衰微,就到各地去云游,经过函谷关时,令尹留他著书。老子就写了《道德经》一书,五千多字,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即无为而听任自然的变化,保持清静便能得事理之本。老子是一位隐士,有人说他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人说他活了二百多岁。他以“修道”和“养寿”而著称于世。

③韩非是战国后期韩国的公子,与李斯一同师从荀卿。他为人口吃,但很会著书,写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多万字。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看了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④秦国攻打韩国。韩王平时没有重用韩非,急时想起了他,派遣他出使到秦国去。秦王倒是很高兴,可李斯、姚贾等人容不下韩非,劝秦王杀韩非以除后患。秦王听信了,叫酷吏将韩非关押并毒死。帅车:国王身边的辅翼。

 

司马穰苴

文能附众武威敌,

齐相晏婴荐穰苴。①

军门依法斩庄贾,

犹如孙武斩宠姬。②

扞燕御晋保国土,

致令田氏尊于齐。③

身为将军须三忘,

只著列传莫论书。④

①司马穰苴是齐国田完的后代,因此也可以称他为田穰苴。齐景公时西北边晋国和燕国侵略齐国,晏婴向景公举荐司马穰苴说:“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见司马穰苴,同他一起谈论军事,提拔他当将军。

②司马穰苴当了将军,即将率军打仗,恐人微言轻,士卒不附,请求景公派重臣监军。景公派庄贾前往。穰苴与庄贾约定在明天中午齐会军门。庄贾迟到,穰苴按军法处死了庄贾并杀了为庄贾驾车的人,全军震恐。

③司马穰苴斩了庄贾之后,亲自为士卒平分粮食,问疾医病,慰劳老弱。出师那一天,士气高涨,病弱争奋,晋国和燕国听说,退师而避。司马穰苴率军追击,一举收复齐国失地。得胜回朝,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尊司马穰苴为大司马。田氏家族显贵于齐。扞:抵御。

④司马穰苴认为,身为将军必须做到“三忘”: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他写了一本书叫《司马穰苴兵法》。太史公为他作传,只提到这本书“闳廓深远”,世多有之。

  

孙子  吴起

孙子兵法十三篇,

用兵如神天下传。①

围魏救赵捣空虚,

减灶诱敌斩庞涓。②

国宝在德不在险,

吴起最美是此言。③

曾为魏楚将与相,

早视生死若等闲。④

①孙子名武,齐国人,带着自己写的《兵法》去进见吴王阖庐。阖庐读了孙子的《兵法》后,就叫孙子操练女兵,结果斩了吴王的两个宠姬,将女兵训练得中规中矩。从此阖庐知道孙子能用兵,任命他为将军,“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

②一百多年后,孙武的后代里出了一个孙膑。孙膑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学成之后,庞涓就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打了几次胜仗。庞涓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生怕孙膑超越他,就暗里派人去“请”孙膑到魏国来共叙兄弟之情,共享荣华富贵。孙膑被骗到魏国之后,庞涓就残忍地叫人砍断了孙膑的双腿,并在面上刺字,像对待猪狗一样对待孙膑。孙膑装疯卖傻,逃过了庞涓的魔掌。不久,齐国使者到魏国大梁,暗里将孙膑带回齐国,让他住在齐国将军田忌的宅子里,替田忌出谋划策:首先,孙膑让田忌赛马取胜;接着,孙膑帮田忌在桂林之战(围魏救赵)中大获全胜;后来,孙膑在马陵之战中打败庞涓。

③魏武侯与吴起一道乘船在西河游览,看到西河美景,武侯对吴起说:“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回答说:“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则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说:“善。”

④吴起本是卫国人,少年时学习兵法,师从曾子,出仕鲁国。齐国攻打鲁国,吴起杀妻(齐女)为将,大破齐军。鲁君疑之,吴起投靠魏文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袭击秦国,夺占五座城池。魏文侯让他做西河太守,备战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之后,吴起辅佐魏武侯。武侯疑之,吴起投靠楚悼王。楚悼王任命吴起为相,“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但因得罪楚国贵戚,结果被射杀。伍子胥

平王无道纳儿媳,

谗贼迫害伍子胥。①

子胥奔吴事阖庐,

阖庐伐楚入郢畿。②

子胥怒鞭平王尸,

数谏夫差北伐齐。③

临死抉眼悬东门,

忍看越寇笑吴痴。④

①伍子胥是楚国人,父亲叫伍奢,兄长叫伍尚。父子三人都在楚平王朝中当职。楚平王为太子建娶秦女,见秦女绝美,因自娶之,叫“父纳子媳”。费无忌在楚平王面前尽讲伍奢(太傅)的坏话,惹得楚平王欲杀太子建和伍奢父子三人。结果杀害了伍奢和伍尚。太子建和伍子胥逃走了。

②伍子胥为了替父报仇,死里逃生,至宋、奔郑,最后投为吴王阖庐的谋臣。九年后,伍子胥、孙武帮吴王讨伐楚国,攻入郢都。

③伍子胥攻入郢都后,倒行逆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下后已。吴王阖庐死后,夫差继位,打败越国,称霸一时。吴王夫差打算北伐齐国。伍子胥谏曰:“勾践不死,必为吴患。……夫越,腹心之病……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夫差不听,反疑伍子胥有异心,赐剑令伍子胥自裁,

④伍子胥临死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仲尼弟子

仲尼弟子七十七,

各自胸中藏珠玑。①

颜回德行居首位,②

冉求政事数第一。③

端沐言语说四国,④

卜商文学堪经师。⑤

天上星星参北斗,

地上人人拜仲尼。⑥

①世称: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七十七人载于列传之中。孔子说:“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或词句。这里可用“异能”来解释。

②颜回,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颜回的德行排在第一位。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迁怒,不贰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尽白,病死,孔子恸哭不已。

③冉求,字子有,小孔子二十九岁。冉求为季康子的宰丞。孔子说:“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可见冉求是从政的天才。

④端沐赐,字子贡,小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利口巧辩,做过鲁国和卫国的国相。他曾游说齐、吴、越、晋四国,“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

⑤卜商,字子夏,小孔子四十四岁。卜商精通《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孔子生前嘱咐卜商:“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卜商到西河当教授,成为魏文侯的老师。

⑥每个人从小就要接受教育,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的祖师爷是孔子。尊师重教是人生的美德。

公孙鞅

商鞅变法先立信,

徙木北门五十金。①

太子犯法刑师傅,

乱民议令迁边城。②

至言为实苦言药,

得人者兴失人崩。③

孝公一死祸随起,

只缘平生积怨深。④

①公孙鞅,本姓姬,生于卫,封于商,因此也叫卫鞅、商鞅。商鞅在魏国得不到重用,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就去进见秦孝公,分别以帝道、王道、霸道和强国之术劝说,博得秦孝公的好感,任命他为左庶长(官爵名称,统领非王族大臣)实施变法。商鞅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为了取信于民,叫人在都城南门树立一根三丈的木头,告示老百姓说,若有人能够将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他十两金子。大家很奇怪,都不敢做。又改告示说,赏五十两金子。有一人真的搬到北门,当即就得到了五十两金子。这事传开后,老百姓都确信无疑。

②商鞅新法:“令民为什五,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新法实施一年,有些人认为新法不好。太子(后来的秦惠王)犯法。太子是储君,不能够施刑。怎么办?商鞅决定,判太子的师傅公孙贾和公子虔的罪。新法实施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先前说新法不好的人转而说好起来。商鞅认为他们是“乱化之民”,就把他们迁到边城去受苦。

③商鞅实施新法,卓有成效,升任为大良造(秦国最高军政长官)打败魏国,将秦国都城从雍(陕西凤翔县)迁到咸阳。秦孝公将秦国的於、商等十五座城镇封给商鞅,号为商君。可是秦国的宗室贵戚怨恨商鞅。赵良劝说商鞅归还封地,普施仁德。商鞅虽然明白赵良的话是至熟的果实和苦口的良药,但没有听进去(也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应了《诗》里面的一句名言:“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同样也应了《书》里面的一句名言:“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④秦孝公一死,太子立为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谋反。秦惠王命人捕拿商鞅。商鞅逃来逃去,仍没逃脱秦兵的追杀。秦惠王将商鞅车裂示众,家人也遭灭顶之灾。

  

苏 秦

东之齐国事鬼谷,

出游数岁知音无。①

困而归家蒙哂笑,

闭门伏案习阴符。②

说动六国听从约,

莫教秦兵窥函谷。③

位高钱多人敬畏,

致令太史评三苏。④

①苏秦,东周洛阳人。起初他到齐国拜鬼谷先生为师,出外游说多年,但没能找到知音。

②苏秦困倦回家,家里人都讥笑他不务正业,专费口舌,活该遭罪。苏秦听到讥笑,惭愧得闭门不出,拿出所有的书精读细研,特别是一本周书《阴符》,硬是读得滚瓜烂熟。他认为自己可以凭平生所学为王者之师了,这才踏上游说之途。

③苏秦先游说周显王、秦惠王。周显王、秦惠王不信用。苏秦就去游说赵肃侯、燕文侯、韩宣王、魏襄王、齐宣王、楚威王,使六国从亲(联合起来),共同抗秦。苏秦为从约长官,佩戴六国相印。苏秦派人投书给秦惠王,使秦国十五年不敢窥视函谷关(东向出兵)。

④苏秦富贵了,路过洛阳,周显王敬畏他,使人扫清道路,到郊外迎接;家人敬畏他,唯恐恭维不及。苏秦死后,他的弟弟苏代、苏厉继续游说燕国、齐国、魏国等,使各国再度从亲,共同抗秦。司马迁评价苏氏兄弟“长于权变,显名诸侯”。

  

张 仪

张仪亦师鬼谷子①,

游说楚国吃鞭笞②。

往投故人③反见辱,

西靓秦惠④始遇知。

几番登山将相位⑤,

连横说服六国离⑥。

三晋多出权变士⑦,

直教七雄无仇匹⑧。

①张仪是魏国人,与苏秦同师。

②楚相亡璧,门下怀疑张仪,鞭打数百。

③故人:苏秦。

④秦惠:秦惠王。

⑤张仪相继相秦、楚、魏。

⑥离:分裂。

⑦“权变士”除张仪,还有陈轸、犀首等。

⑧仇匹:牢固的邦交关系。

 

樗里子  甘茂

智囊人物樗里子,

伐赵攻楚窥周室。①

遗嘱葬于渭南坳,

两宫夹墓分东西。②

甘茂发迹秦武时,

贫女借光振子妻。③

幸有孙辈曰甘罗,

十二相秦史称奇。④

①樗里子,秦惠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滑稽多智,秦地人称他为“智囊”。他为将军伐赵,虏赵将军庄豹;攻楚,杀楚将军屈匄。他为丞相出使周王朝显摆威风,窥探其虚实。

②樗里子事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名符其实的三朝元老。他临死叮嘱后人把他葬在渭水南边章台以东。他预言百年之后,有天子的宫殿夹住墓地。后来,汉朝建长乐宫在墓地的东面,未央宫在墓地的西面,武库刚好在墓地的附近。

③甘茂是下蔡(安徽省凤台县)人,先后在秦惠王、秦武王时当过将军、丞相,曾为秦国平定汉中、蜀地,攻克韩国的宜阳(今河南宜阳西)等。后来因为与秦昭王手下的向寿、公孙奭政见不和,逃亡到齐国为上卿(相当于宰相职位)。齐国派苏代出使秦国,甘茂的家人在秦国。甘茂给苏代讲了一个“贫女借光”的故事,希望苏代能借出使秦国的机会将自己的儿女妻子拯救出来。

④甘茂有一个孙子叫甘罗,十二岁在文信侯吕不韦手下当差。甘罗在秦国有两大功劳:一是劝说张唐到燕国去;二是劝说赵国联合秦国攻打燕国。结果使秦国获得了十几座城池。秦始皇封甘罗为上卿。太史公评樗里子、甘茂、甘罗为“战国之策士”。

 

魏 冉

昭王之母宣太后,

有弟魏冉封穰侯。①

举荐白起代向寿,

怂恿西帝傲东周。②

贵极富溢擅权柄,

身折势夺填壑沟。③

人生际遇似塞马,

得失无常又何求?④

①魏冉,秦昭王的亲舅,初为将军保卫咸阳,后为相国,封于穣,号曰穰侯。

②昭王十四年,魏冉举荐白起代替向寿为将军攻打韩、魏、楚、赵,每战必胜。秦昭王十九年(公元前288年)称西帝,齐闵王称东帝,有凌驾于东周王之上的意思。

③魏冉为相国,屡战东面诸国,扩大秦国地盘,功劳很大,比王室还富有。但在昭王三十六年,范睢任用于秦,免掉了魏冉的相国,罢出关外封邑,忧死于陶这个地方。

④人生难得一帆风顺。塞翁得(失)马,焉知非祸(福)?“人生好比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有得有失,时起时落,似乎已成定律。

  

白起  王翦

郿人白起善用兵,

昭王时封武安君。①

长平一战坑赵卒,

不免赐剑自刎颈。②

频阳王翦好用兵,

始皇时为大将军。③

父子相继灭五国,

天下武功谁与伦?④

①白起,秦昭王时武将,他由左庶长、左更、国尉、大良造逐步提升为武安君。

②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白起在长平之战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人。后来与应侯范睢有隙。昭王四十九年,白起称病不去攻打邯郸。五十年,昭王将其逐出咸阳,并在杜邮这个地方赐剑自裁。

③王翦,秦始皇时武将,常与士卒同甘共苦屡建奇功,与蒙恬齐名。

④王翦与其子王贲,辅助始皇统一六国,除韩国外,其余五国均为父子所灭。

  

孟轲  荀卿

邹人孟子号亚圣,

只因衣缽出孔门。①

游说诸侯皆不用,

孟子七篇传后人。②

荀子曾为兰陵令,

弟子李斯亦相秦。③

青出于蓝胜于蓝,

千古名言天下闻。④

①孟子曾在子思的门下求学。子思是孔子的弟子。孟子学说实出孔门。

②孟子所处的时代:“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主张用孔子崇尚的道德来治国,不合时宜,因此著述《孟子》七篇,流传至今。

③荀子,赵国人,五十岁在齐国当老师,任过祭酒之职。后来又到楚国,春申君赵歇任用他做了兰陵令。李斯是他的学生,在始皇时当了丞相。

④荀子的《劝学》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田 文

齐国孟尝君,

名字叫田文。①

家产万金富,

食客三千人。②

狗盗献狐裘,

鸡鸣出关门。③

冯驩弹剑唱,

终得报君恩。④

①田文,田婴之子。田婴,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宣王九年,田婴相齐,相齐十一年,宣王卒,湣王即位,即位三年,封田婴于薛。田婴贱妾生田文。田文五月五日出生,田婴认为不吉利,令妾弃之。田文长成,代父立于薛。

②田文家累万金,门下食客三千余人,不分贵贱,无论身份,皆善遇之。

③齐湣王二十五年,田文入秦国。秦昭王欲以为相,有人劝止。秦昭王软禁田文并欲谋杀。田文手下鸡鸣狗盗者帮助他脱险回齐国,齐湣王任田文为相。

④冯驩也是田文门下食客。初来时弹剑作歌,要求食有鱼,出有车等特殊待遇。田文尽量满足他。后来,在田文为难的时候,冯驩出面收债务,烧债券,使田文赢得好名声;又游说秦王和齐王,使田文恢复相位,广益封地。

 

赵胜  虞卿

平原赵胜颇得士,

美人笑躄因杀之。①

毛遂自荐脱颖出,

寸舌强于百万师。②

虞卿游说孝成王,

恰逢长平之战时。③

料事揣情谋国策,

穷愁著书刺得失。④

①赵胜,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他杀了笑躄子的美人,以示“贵士而贱妾”。

②秦兵在长平之战后围攻赵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救,毛遂请从。到了楚国,平原君与楚王谈论联合抗秦的事,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谈妥,毛遂手提宝剑,冲入殿内,逼使楚王派兵救赵,因而保住了邯郸城。

③虞卿在秦赵长平之战时,劝说赵孝成王派使者与楚、魏联合,然后再派使者去向秦王求和。赵王不听,只派郑朱去向秦王求和,秦王不许,继续攻赵,赵军大败。

④长平战后,秦军围攻邯郸。赵王派使臣向楚魏求救。楚、魏救兵到,秦军撤围。虽然解除了邯郸之围,但赵王怕秦军来年又来攻打,想以割六县为代价求和。虞卿力劝赵王,不要割让六县,而与东面的齐国,南面的魏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这就是当时赵国的国策。后来,虞卿与魏齐一起离开赵国,到了梁地,著《虞氏春秋》一书,刺讥国家得失。

  

魏无忌

礼义待士封信陵,博弈之时晓敌情。①

劫符救赵存赵国,趣驾归魏破秦兵。②

朱亥铁椎击晋鄙,侯嬴夷门刎脖颈。③

不耻下问孔夫子,不耻下交信陵君。④

①魏无忌,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安釐王即位,封无忌为信陵君。一天,安釐王与无忌下棋,忽然北边传来消息说:“赵王率兵侵犯边界。”安釐王放下手中棋子,要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无忌阻止说:“这是赵王在狩猎,而不是要入侵我国。”说罢与王继续下棋,可是安釐王恐惧不安。过了一会儿,又从北边传来消息说:“赵王是在狩猎,没有入侵我国。”安釐王吃惊,问无忌为什么知道赵王不会入侵。无忌说:“我所供养的客人当中,有探知赵王事情的,总会来告诉我。因此,我才会知道赵王不会入侵我国。”

②秦军围攻邯郸城,赵王和平原君多次派人向魏王求救,信陵君魏无忌也力劝魏王救赵。魏王命晋鄙为将军率十万众救赵却停在邺邑观望。魏无忌请如姬盗取兵符到邺邑夺了晋鄙的兵权,及时救赵,解除了邯郸之围,使赵国得以存在。“劫符救赵”的魏无忌对赵国有功,对魏国则是不忠。他害怕魏王怪罪,就留在赵国不回达十年之久。秦国趁无忌不在魏国,派蒙骜为将进攻魏国。魏王害怕秦军,派人请无忌回国抗敌。无忌赶回魏国,率五国之兵击溃秦军,使秦军不敢出函谷关。

③朱亥、候嬴都是魏无忌的食客。“劫符”是候嬴给出的主意;并以自刭方式送别无忌。无忌到邺邑,晋鄙不肯移交兵权,朱亥椎杀晋鄙。二人有勇有谋,以死报效主人。

④孔子有“不耻下问”的言论,魏无忌有“不耻下交”的故事。魏无忌在赵国时,曾与地位低下的毛公、薛公交游。后来,二人劝无忌救魏国,功在当时,名垂后世。

 

黄 歇

四君之一有黄歇,

辩才足以称豪杰。①

上书昭王止攻楚,

暗潜太子归故穴。②

北救弱赵并灭鲁,

西伐强秦兼卫国。③

欲学不韦献赵姬,

致令满门遭灭绝。④

①“四君”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黄歇是楚国人,博闻善辩,广纳贤士,辅佐楚考烈王,称雄一时。

②黄歇曾作为楚国使臣出使秦国,他听说秦昭王要联合韩、魏攻打楚国,就上书给秦昭王,力陈伐楚之弊,使秦昭王中止了攻打楚国的计划。黄歇与太子完一起留在秦国当人质。楚顷襄王病重,秦昭王不放太子完回国。黄歇用计叫太子完扮成楚使者的车夫逃离秦国,回到楚国,即位为考烈王。故穴:指楚国。

③楚考烈王即位,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黄歇相楚五年,率兵救赵,解邯郸之围。八年,灭了鲁国。二十二年,楚赵魏燕韩五国攻秦,战于函谷关,五国兵败而退。为了避免秦军袭击,楚国将都城从陈迁到寿春。

④楚考烈王无子,黄歇将宠幸的李园妹献给考烈王,立为王后,生子即为后来的楚幽王。二十五年,考烈王卒,李园杀害了黄歇一家。

 

范睢  蔡泽

范睢在魏背冤枉,

改换姓名入秦邦。①

远交近攻定国策,

德偿怨报志气昂。②

蔡泽继蹱取卿相,

东收周室扩封疆。③

二人若无困厄苦,

哪得史记美名扬?④

①范睢,魏国人,家贫投靠在中大夫须贾的门下。须贾出使齐国,范睢随从。齐襄王听说范睢善辩,派人送一些钱和吃的给他。须贾知道这件事,以为范睢告密,非常恼火。回国后,把这件事告诉魏相魏齐。魏齐大怒,叫手下鞭打范睢,打折了肋骨,打落了牙齿,用席子卷后丢在厕所里,任人撒尿以示惩戒。魏人郑安平带范睢逃脱,更改姓名叫张禄。后遇秦昭王使者王稽,得以入秦。

②范睢为秦昭王谋霸业,远交齐楚,近攻魏韩,逐步扩张,一统天下。范睢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范睢在秦昭王面前说郑安平和王稽的好处,昭王就任命郑安平为将军,拜王稽为河东太守。须贾出使秦国,范睢用马吃的碎豆子招待他,用伐魏的威胁逼魏齐外逃自杀。

③蔡泽,燕国人,在范睢为难的时候,西入秦国,劝说范睢功成名就全身而退。范睢听从,称病免相。蔡泽代之,使秦国的势力继续向东发展,在秦庄襄王时,灭掉了在巩都的东周王朝;在秦始皇时,燕太子丹入秦作人质。

④范睢、蔡泽二人在得志前都遭遇过困苦厄运。蔡泽多年游说各国,建议总得不到采纳。“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于涂。”蔡泽到赵国,被赶出国门。到韩、魏,途中被人抢夺厨具。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乐 毅

乐毅为燕上将军,

率兵攻打齐国城。①

五年攻下七十余,

临菑财宝输燕京。②

王使骑劫代乐毅,

乐毅降赵保自身。③

一篇报遗燕王书,

直教策士泪沾巾。④

①乐毅,乐羊子的后人。初在赵国,后到魏国,以魏昭王使臣身份出使燕国,燕昭王留用,以亚卿待之。燕昭王恨齐湣王趁燕国内乱伐燕,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组织五国(赵楚韩魏燕)之兵共伐齐国,在济南打败齐军。

②乐毅乘胜追击,五年里攻破齐国七十余座城市,包括齐都临菑,将临菑积蓄了数百年的财物运往燕国首都蓟丘,燕昭王封乐毅为昌都君。

③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听信齐国的反间计,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乐毅害怕被杀,投奔赵国保全自己,赵王封乐毅为望诸君。

④乐毅在赵国写《报燕王书》,大意是不愿意归燕被杀,免得重蹈伍子胥的复辙,以致伤害先王(昭王)知人之明而使现王(惠王)背负杀害先王大臣的不义之名。司马迁说,秦汉时策士蒯通和武帝时策士主父偃读了《报燕王书》后,激动得放下书哭泣。

遗(wèi):赠与。

  

廉颇  蔺相如

一为将兮一为相,

将相团结坚如钢。①

完璧归赵靠智勇,

负荆请罪倚谦让。②

纸上谈兵赵括死,

大勇若怯李牧强。③

国有良将山河稳,

谁敢侵犯谁灭亡!④

①廉颇、蔺相如为赵国将相,共同担负着保卫赵国的任务,使秦国不敢轻易侵略赵国。

②赵惠文王时,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愿意用十五个城镇换取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呈上和氏璧。秦王得璧。却无意以城交换。蔺相如只得将璧诓到手,派随从将璧送回赵国。蔺相如因能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上逼迫秦王击缶维护赵王尊严,赵王拜他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扬言要侮辱蔺相如,蔺相如处处躲避他,以免发生冲突。当廉颇知道蔺相如是为大局着想时,他非常惭愧,马上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两人从此成为刎颈之交。

③秦赵长平之战时,赵孝成王派赵括代替廉颇为将,结果赵括全军覆没,因为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并无指挥才能。李牧是赵国良将,长期镇守在北部雁门一带,抵御匈奴。每次匈奴来犯边境,李牧总是退保关隘,以示怯弱,却在暗中加紧练兵,后来大破匈奴十余万骑,使匈奴不敢靠近赵国边城。

④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都是赵国的忠臣良将,有了他们,才能击破强秦,保全赵国。

 

田 单

断轴傅铁避强敌,

劓卒掘墓激士气。①

首创一例火牛阵,

直教田单垂青史。②

①田单,齐国人,在乐毅攻打齐国安平城时,田单将其车全部截去车轴两端多余的部分,并给轴头包上铁帽,得以逃脱东保即墨。为了保卫即墨城,田单与士卒一起分工筑城,将家人编入防卫部队,散发食物与士卒同吃,使反间计离间燕惠王与乐毅。为了反攻首先激怒士卒,他故意唆使燕军割掉齐国降卒的鼻子,挖掘齐人祖先的坟墓,烧死人。

②“火牛阵”是田单的发明。首先给牛穿上暗红色的纱衣,画上五彩龙纹,在牛角上绑上尖刀;然后在牛尾上系着灌满油脂的芦苇筒。等到反攻的时刻,就点燃牛尾上的油筒,驱赶牛群撞入敌营,触杀敌兵,夺得胜利。这符合《孙子兵法》里所说的“以奇胜”。就因为田单发明了“火牛阵”收复了齐国的所有城池,史学家给他立传让他名垂青史。

  

鲁仲连  邹阳

只有仆役会帝秦,

只有浮叶不归根。①

宁为贫贱轻世俗,

不为富贵屈自身。②

客游梁地陷囹圄,

比物连类述怨情。③

夫差国破身亡日,

只悔枉杀大忠臣。④

①鲁仲连是齐国人,秦兵围邯郸时,他力陈尊崇秦昭王为帝的害处,建议联合抗秦,得到平原君的赏识。后来又劝说守卫聊城的燕将不计前嫌,回归燕国。

②鲁仲连多次拒绝赏赐与爵禄,逃隐海上。他不愿因为要享受富贵而屈身于人,只愿固守贫贱过舒心的生活。

③邹阳也是齐国人,西汉孝景帝时游学于梁地,遭到陷害入狱。他在狱中写《报梁王书》,列举了大量的人物史实陈述自己的怨情,希望梁王用人不疑,诚信待人,摒弃谗言,善待忠良。

④吴王夫差曾雄霸一时,只因他杀害了伍子胥,放归了越王勾践,最后导致国破身亡。邹阳在书中提到伍子胥被杀之事,是为了告诫梁王不要误听谗言,错杀忠良。

屈原  贾谊

举世浑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①

怀瑾握瑜又何用?

鸾凤缄默鸡犬鸣。②

伯夷贪兮盗跖廉,

莫邪顿兮铅刀铦。③

党人鄙妒谋弗用,

英年早逝有谁怜?④

①渔人见屈原“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问他为什么被流放,屈原说:“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②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内图国家大事,外接诸侯宾客,才能可堪栋梁。然而楚怀王、楚顷襄王听信上官大夫、郑袖、子兰等人的谗言,疏远及至流放屈原,使屈原不得伸其志,“楚日以削,为秦所灭”。瑾瑜:比喻美好的才德。鸾凤:比喻像屈原这样忠直大人。鸡犬:比喻像上官大夫这样的谗佞小人。

③全是反语。昏君立朝必有是非混淆、黑白颠倒之事。

④党人指西汉孝文帝时的公卿绛、灌、东阳侯、冯敬之之流。他们害怕贾谊年少得志,因此在文帝面前指责贾谊“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贾谊提出重大建议,均不用,抑郁不得志,写《吊屈原赋》、《鸮鸟赋》,死时年仅三十三岁。

  

吕不韦

贩贱卖贵累千金,

设计秦王继承人。①

爱姬有身献子楚,

亲子顺理登九尊。②

官至极品食万户,

意纵宦者淫后宫。③

仲父难逃饮酖死,

秦朝灭于孺子婴。④

①吕不韦商贾出身,在赵国经商时,结识在邯郸的秦国人质子楚,并帮子楚登上太子之位。

②吕不韦的爱姬怀有身孕,子楚看见了很爱慕,吕不韦就将爱姬献给了子楚,生了儿子嬴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③子楚继秦孝文王之后,成为秦庄襄王,封吕不韦为丞相,文信侯,享受洛阳十万户的供奉。始皇帝时,吕不韦私自献嫪毐给太后淫乐,嫪毐与太后私生二子,谋欲作乱。始皇帝查觉,夷其三族。

④吕不韦因嫪毐之事受到牵连,免除相国之位,贬往四川去住,因而服毒自尽。秦始皇本是吕不韦的儿子,虽灭了六国建立强秦,但传了两代就灭亡了。

  

曹沫 专诸 豫让聂政荆轲

挟持桓公归鲁地,

刺杀王僚立阖闾。①

漆身吞炭袭襄子,

皮面决眼刺侠累。②

风萧水寒壮士去,

图穷匕见秦王急。③

五百年间五刺客,

无非拼死报知己。④

①曹沫是鲁国的将军,多次与齐国交战,但屡战屡败,丢掉了鲁国的不少地盘。齐桓公与鲁庄公会盟于柯,曹沫上坛劫持齐桓公,迫使其归还鲁国地盘。专诸是吴国人,伍子胥举荐给公子光。公子光利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即吴王阖闾。

②豫让是晋国人,为了替主人智伯报仇,他用漆涂身改变面容,吞下炭块作哑巴,躲在桥下伏击赵襄子,未成,用剑刺了几下赵襄子的衣服,然后自杀。聂政替濮阳严仲子杀了韩相侠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是谁,竟用刀划破脸皮挖出眼珠,剖腹自尽。

③荆轲是卫人,与燕国处士田光相好。田光举荐给太子丹,太子丹以上等待遇供养他。行刺秦王前,荆轲准备了三样:樊于期的头、督亢地图、徐夫人匕首。出发了,太子丹等人送至易水边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献上地图,地图舒卷开来,匕首现出来了,荆轲刺杀秦王不中,反被其所杀。

④春秋战国之时,从曹沫到荆轲共是五位刺客,他们都是以死相报君主或主人的。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李 斯

学成帝术辞荀卿,

贫贱无为非士情。①

灭侯有如扫灶垢,

逐客无异藉寇兵。②

劝焚诗书愚黔首,

屈从宦竖施严刑。③

阿顺不免腰斩死,

公卿难与比平民。④

①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少年时从师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辞别老师说:“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②李斯劝说秦王(始皇):“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灭侯:灭掉诸侯(六国)。扫灶垢:扫除灶上的灰垢,极言容易。李斯劝秦王不能驱赶外来的人才,如果驱赶,等于是“藉寇兵而赍盗粮”。藉寇兵而赍盗粮:意谓奉送给敌人士兵和粮食,于己不利。

③李斯上书怂恿秦王焚毁《诗》、《书》,愚弄百姓。他与赵高合谋,伪造诏书,废长立幼,滥施酷刑,“死人日积于市,杀人众者为忠臣”。

④李斯的儿子李由为三川郡守。陈胜、吴广起义,有人诬告李由剿灭不力。李斯怕受牵连,只得上书讨好胡亥,但赵高专权,仍将李斯腰斩于咸阳市。刑前,李斯抱子哭着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逐狡兔:行猎。比喻自由的布衣生活。

 

蒙 恬

蒙骜蒙武至蒙恬,

三世为将非等闲。①

北御匈奴筑长城,

长城脚下有奇冤。②

①蒙骜、蒙武、蒙恬祖孙三代在秦昭王、秦庄襄王、秦始皇时当将军,战功卓著,备受重任。

②蒙恬在秦始皇时率领三十万大军“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暴师于外十余年,威振匈奴”。可是就因为修筑长城,百姓死者不计其数,世传《孟姜女哭长城》就是一例;蒙恬在秦二世时被害。

  

张耳  陈余

大梁名士交谊深,

通缉无奈看城门。①

陈涉袒右起大泽,

项籍沉船破秦兵。②

廉蔺释怀结莫逆,

张陈反目成仇人。③

相慕时诚相倍戾,

势利之交如断云。④

①张耳、陈余都是大梁人,结成父子关系。秦始皇时下令通缉二人,二人改名换姓,在陈县看守城门。

②陈胜在大泽乡起兵时,命令部队露出右臂作为标志。陈胜打下陈县,张耳、陈余进见陈胜,陈胜给他们三千士兵去攻打赵地,收复赵地四十余城,在“诛暴秦”的过程中颇有战功。项羽在巨鹿之战时“破釜沉舟”打败章邯,从此诸侯将军都归附项羽。

③廉颇、蔺相如曾经不和,后来廉颇“负荆请罪”,二人结成生死之交。但是张耳、陈余在秦兵围困巨鹿的时候,张耳在城中,陈余在城北,张耳指责陈余不去救援城中而在城外观望,陈余辩解无效并交出赵国大将军的印章,由此二人结仇。

④张耳、陈余二人关系好的时候,相互真诚以待;关系不好的时候,相互诋毁仇恨。这或许就是势利交情吧,不能持久的。

  

魏豹  彭越

魏豹之兄曰魏咎,

只因抗秦献头颅。①

魏豹继兄王魏地,

时叛项羽时叛刘。②

彭越起兵巨野泽,

袭扰项王志不得。③

垓下围定王梁地,

洛阳宫中就斧柯。④

①魏豹是魏国的公子,他的兄长魏咎在陈胜时立为魏王。章邯围攻临济,魏咎为了保全民众,向章邯约降后自己烧杀而死。

②魏豹逃到楚怀王孙心处,求得几千士卒再去攻打魏地,打下二十余座城镇,立为魏王,引精兵从项羽入关灭秦。后来在楚汉相争中忽而叛楚忽而叛汉,被周苛杀于荥阳。

③彭越在巨野以渔猎为生。陈胜、吴广起义时,他开始修整军队侍机而出。楚汉相争时他依附刘邦,多次在项羽的后方破袭城池,断绝粮道,使得项羽顾此失彼,疲于奔袭。

④垓下之围前,刘邦听从张良之计,封彭越为梁王,,韩信为齐王,黥布为淮南王,率兵合攻项羽,逼项羽在乌江自杀。五年之后,刘邦、吕后以谋反罪杀了彭越,将其尸肉剁成酱后盛在罐子里分送给其他王侯。

  

黥 布

鄱阳湖里群盗生,

惟有英布受黥刑。①

攻城略地拔头筹,

骁勇善战冠三军。②

夜坑秦卒廿万众,

追杀义帝一班人。③

只因妒媢生祸患,

竟至灭国戕自身。④

①黥布,本叫英布,因为受了黥刑,也称黥布。秦末,他被派往骊山去服役,逃到江湖中以盗为生。

②陈胜、吴广起义后,黥布率众叛秦,兵属项梁,后属项羽。他在“诛暴秦”的战斗中,常以少胜多,战功卓著。他常是军队的前锋,最先登城杀敌。灭秦后,项羽立黥布为九江王,刘邦立黥布为淮南王。

③巨鹿战后,项羽引兵至新安城,担心秦兵反叛,叫英布、蒲将军趁夜坑杀二十余万秦兵于城南。项羽灭秦后,建都彭城,立怀王孙心为义帝并催促义帝迁都长沙。项羽暗中叫英布派人在中途截杀了义帝。

④黥布疑爱姬与中大夫为乱,中大夫诣长安告发黥布谋反。刘邦亲征,黥布被杀。刘邦立七皇子刘长为淮南王。

  韩 信

家贫寄食南昌亭,

袴下受辱笑市人。①

滕公刑场释连敖,

萧何月下追韩信。②

汉王设坛拜大将,

大将决策定三秦。③

勇略震主狡兔死,

功盖天下走狗烹。④

①韩信少年时家里贫穷,常在乡里南昌亭长的家里寄食(讨饭吃),亭长的妻子嫌弃他,趁早把饭煮了吃了,等韩信到,没吃的了。淮阳市上有少年叫韩信钻袴下(胯裆),韩信匍匐钻了,市中人都笑他胆小怕死。

②韩信入蜀投汉,仅做了一名连敖(管理粮仓的低级官吏),犯了法条应当斩首。临刑前,因出语不凡,滕公(夏侯婴)释放了他并举荐给汉王。汉王给了韩信治粟都尉的官职,叫他去管粮仓。韩信嫌官职小,趁夜逃出。萧何听说,来不及报告汉王,骑马追回韩信并劝汉王拜韩信为大将。

③汉王听信了萧何的话,“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出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平定了“三秦”,即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三人所辖的关中地区。

④韩信当了大将军之后,率军出关东下,收复魏国(魏豹)、代地(夏说)、赵国(赵歇)、齐国(田广)等,频频分兵给汉王保荥阳、成皋,抗击楚军。垓下之会,韩信三十万大军合围,更是功劳最大。说韩信为汉王打下了半壁江山也不为过。他的勇敢、他的智谋盖过了刘邦,所以,刘邦无时不小心提防他,伺机剥夺他,甚至必欲除掉他而后快。

 

卢 绾

家居同里生同日,

刘邦卢绾如手足。①

汉朝天下本属刘,

东北燕王却姓卢。②

燕地偏远近东胡,

异姓为王恐遭诛。③

动摇胡汉浑不悟,

只知伸展不知屈。④

①卢绾与刘邦都是丰人,同日出生,里中人送羊酒同贺两家生子。二人自小相好,长大后又相帮。刘邦入汉中时,卢绾为将军。灭项羽后,卢绾为长安侯。

②刘邦得天下后,只封了异姓王七人,其中,卢绾为燕王。卢绾是刘邦最亲幸的人之一。

③燕地东北部与匈奴相接。卢绾害怕吕后诛杀异姓王。为了保全自己燕王地位,他常派使者与匈奴讲和,把匈奴当作自己的退路。

④卢绾在选择汉和选择胡之间举棋不定。选择汉,害怕被诛杀;选择胡,胡人又太野蛮。刘邦在世,他向刘邦当面谢罪;刘邦一死,他率众亡入匈奴。后来他的子孙又降归汉朝。

  

田儋 田荣 田横

秦末失其鹿,

天下共逐之。①

田氏三兄弟,

相继竟王齐。②

田儋杀狄令,

田荣怨项籍。③

田横五百士,

殉主于海矶。④

①秦二世时,赵高专权,恣意杀戮,帝位不保,群雄争夺天下。陈胜、吴广首先起义,其他豪杰纷纷响应,称王割据,终灭秦朝。

②齐国本是吕尚的封地。到了齐康公吕贷的手中,吕氏绝祀。田和继之为齐威王。齐国从此姓“田”不姓“吕”。秦末乱世,直到刘邦为帝,田儋、田荣、田横先后自立为齐王,与诸侯战争,结果以输收场。

③田儋举事时,杀了秦朝的狄令自立为齐王略定齐地,领兵救魏咎,在临济被章邯所杀。田荣在项梁抗击章邯时,没有发兵救援项梁,因此与项羽结怨。项羽灭秦后,没有封田荣为王。田荣怨项羽,自立为齐王,割据齐地叛楚。项羽引兵伐齐,田荣兵败被平原人所杀。

④田横在田荣兵败后,收集散兵数万人,反击楚军,复定齐国。韩信破袭齐军时,田横自立为齐王,反击汉军,兵败投奔在梁地中立的彭越。刘邦称帝,封彭越为梁王,田横率五百余人守海岛中,不愿做汉臣。刘邦担心田横为乱,几次下诏催促田横至洛阳,田横自杀,其他五百人也自杀。

 

樊哙 郦商 滕婴 灌婴

丰沛屠狗者,出生正当时。①

撞入鸿门宴,化解刘公急。②

高阳监门者,攻城拔敌旗。③

老来被劫持,故得诛吕氏。④

沛县司御者,曾救孝惠帝。⑤

北阙头等宅,近我尊异之。⑥

睢阳贩缯者,善将郎中骑。⑦

军功居上游,人臣位第一。⑧

①樊哙与刘邦是同县人,并且是刘邦的姨妹夫。他是丰沛地方上一个屠夫,以宰狗为业,适逢秦末乱世,同刘邦一起起义,战功卓著,封为舞阳侯。

②鸿门宴上,亚父谋杀刘邦,樊哙见事情危急,持铁盾闯入营中,责让项羽听信小人之言欲谋害沛公,使事态有所改变,刘邦得脱虎口。

③郦商是高阳人,曾当看守城门之差。陈胜起义时,他聚众投刘邦,因战功显赫,封为曲周侯。

④郦商晚年有病。其子郦况与吕禄关系很好。吕后崩,大臣周勃等劫持郦商,叫郦况骗吕禄外出游猎,趁机逮住,夺取兵权,诛灭吕氏家族。

⑤夏侯婴(滕婴)初为沛县的一名车夫,很会驾车。楚汉彭城战役中,他曾救过吕后子女刘盈和鲁元公主的命,因战功突出,封为汝阴侯。

⑥吕后赏赐给夏侯婴一座靠近皇宫北阙的住宅,并题名“近我”,表示一种特殊的优于群臣的尊礼。

⑦灌婴初在睢阳市上贩卖丝绸,学得一身武艺,很会骑马打仗,曾做骑军将军,屡立战功,封为颍阴侯。

⑧灌婴在群臣中的军功是屈指可数的,他的官位也多次升迁,最后官至丞相。

 

张 苍

汉家言律历,

自然说张苍。①

身壮如立柱,

肤白如瓠瓤。②

秦时为御史,

汉时为丞相。③

平生德王陵,

只缘救危亡。④

①张苍是汉朝律历的制定者,说起汉朝的律历,必然要说起张苍其人,张苍认为汉朝当为水德,崇尚黑色,与秦时一样以十月为岁首。

②张苍身高八尺余,肤色白皙,是位美男士。

③秦朝时,张苍为御史,掌管天下四方文书。汉朝文帝时为丞相,为百官之首。

④王陵曾经救过张苍。张苍为了报答王陵,就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他。王陵死后,张苍常常沐浴干净,供奉王陵的夫人饮食。德:因有救命之恩而感激、尊崇。

  

周 昌

汉时说木强,

自然提周昌。①

陛下桀纣主,

直面斥高皇。②

期期不奉诏,

左迁为赵相。③

敢忤吕后意,

难保如意郎。④

①周昌是汉朝的御史大夫,为人梗直倔强,敢于直言犯上,皇上、吕后、群臣敬惮之。

②有一次,刘邦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周昌:“我是什么样的主上?”周昌回答:“您是桀纣一样主上。”当面斥责刘邦。刘邦放了周昌。

③刘邦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刘如意为太子。周昌在朝会上力争,由于口吃,总喜欢“期期”开头,决不答应废太子之事。刘邦只得打消念头。刘邦担忧死后赵王刘如意年少,没有辅佐,吕后会加害,于是安排周昌去做赵相,这样降级处理,的确委屈了周昌,但保护了赵王如意。

④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多次使人召赵王进京,周昌叫赵王称病不去。吕后于是先召回周昌,再召回赵王如意。赵王如意回长安不久,就被吕后毒死。周昌虽然能违拗吕后,但结果还是没保住刘如意。

  

郦食其  陆贾

书生落魄性自狂,

说取陈留与敖仓。①

慷慨就烹壮烈死,

致令子孙封侯王。②

马上岂可治天下?

著书新语述存亡。③

辩才说得南越附,

谋画一出可安邦。④

①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好读书,家贫落魄,以看守城门为生。沛公起兵至高阳时,郦食其已经六十多岁,他劝沛公攻取陈留,因为陈留地理位置四通八达,又多储粮。楚汉相争时,他又劝汉王取守敖仓,因为敖仓“藏粟甚多”,可资军食。

②郦食其奉汉王之命说服齐王田广归汉,田广信之,因此放弃了历城的战备。没想到韩信听信了蒯通的话,便去夜袭齐城。田广、田横等人以为郦食其出卖了他们,于是烹杀了郦食其。汉十二年,高祖封郦食其的儿子郦疥为高梁侯,不久改为武遂侯。孙辈郦平世袭为武遂侯。

③陆贾常在刘邦面前提到《诗》、《书》。刘邦不喜儒生,骂陆贾:“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意思是:“老子是凭武力得到天下的,岂用你这等腐儒之书?”陆贾晓之以理,著“新语”十二篇评论秦朝的成败得失,劝喻帝王“行仁义,法先圣,文武并用,长久之术”。

④陆贾曾两次说服南越王赵佗归附汉朝管理,“称藩臣,奉贡职”。陆贾曾为陈平出计,叫陈平与太尉周勃联手挫败吕氏之谋,立刘恒为孝文皇帝。

 

付宽 靳歙 周绁

或为舍人或中涓,

俱随沛公打江山。①

阳陵信武蒯成侯,

载入史册名难湮。②

①舍人、中涓,都是亲近之臣。付宽、周绁以舍人的身份从沛公,靳歙以中涓的身份从沛公。三人跟随沛公起兵西至霸上,入汉中,定三秦,东击项羽,破军降城数十,军功显赫。

②付宽被封为阳陵侯,孝惠五年卒,谥为景侯。靳歙被封为信武侯,高后五年卒,谥为肃侯。周绁被封为蒯成侯,孝文五年卒,谥为贞侯。《史记》第九十八卷为三人立传。

  

刘敬  叔孙通

关中可以都,

匈奴不可击。①

智献和亲策,

谋定秦中居。②

三年训弟子,

十月制朝仪。③

樱桃献宗庙,

大直若弯曲。④

①刘敬是齐地人,本姓“娄”。娄,刘音近,刘邦给他赐姓“刘”。汉初建都洛阳。刘敬在洛阳见到刘邦。劝他迁都关中,加上张良进言,刘邦即日车驾西都关中,汉七年,刘邦派刘敬出使匈奴观察动静,刘敬回来后告诉刘邦“匈奴不可击”,因为匈奴藏匿壮士、肥马,以老弱、羸畜外露,必有伏兵。刘邦不听,叫人监押刘敬,结果被围于白登,几乎难脱危机。

②刘敬分析汉朝初建,士卒疲惫,不能用武力征服匈奴,加上冒顿单于杀父代立,不能用仁义说服,只能采取和亲政策与之交好,免生祸端。刘敬又为刘邦谋画,将六国旧贵族及天下豪富迁徙到秦中居住,一来可以充实人口财富防御西北边患,二来可以控制那些强悍者免生变乱。如是诚可以高枕无忧矣。

③叔孙通是薛地人,初为秦朝文学博士,培养了一批研习礼乐的弟子。后来归降汉王,为汉朝制定了系统的朝仪。汉朝以十月为首,群臣在十月朝觐皇帝,必须按朝仪办事。刘邦拜叔孙通为太常、太傅。

④孝惠帝每个月都要备法驾载高祖的衣冠到高庙巡回一次。正值春巡,叔孙通建议献桃祭祖,孝惠帝同意了。从此,用各种瓜果祭奠祖先的习俗就沿袭下来。叔孙通习礼仪,时识务,轻钱财,诤皇帝,以“屈”求存,以“直”求官,堪为汉家儒宗。

 

季布  栾布

初为楚将窘汉王,①

摧刚为柔匿朱家。②

当庭痛斥樊哙谀,③

一诺千金传中华。④

初为燕奴报主仇,⑤

祠哭彭越洛阳下。⑥

趣汤如归知所处,⑦

贫困富贵志向差。⑧

①季布是楚地人,项羽军中的将军,多次窘迫汉王,深得项羽器重。窘:逼迫难堪。

②项羽败后,刘邦发榜通缉季布。季布被周氏卖到鲁国的朱家当奴隶。朱家通过滕公的关系,求刘邦赦免了季布。

③季布在孝惠帝时为中郎将,当着吕后和众大臣的面,斥责樊哙“以十万之众横行匈奴中”是欺君“可斩”。谀:讨好欺骗。

④楚人有谚语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曹丘生以此替季布扬名天下。

⑤栾布是梁地人,与彭越相好,栾布被人抓去卖到了燕地为奴,为他的家主报仇,得到燕将藏荼的赏识,举荐为都尉,藏荼后来成了燕王,栾布做了将军。藏荼谋反,汉军攻打燕军,捉住了栾布。梁王彭越听到了,上书给皇帝,求皇上饶赎栾布,并要栾布去做梁大夫。

⑥栾布还没有到梁地,彭越一家就被斩首于洛阳。皇上下诏谁也不准给彭越收尸。栾布赶到洛阳。在彭越的头下诉说交情,将彭越的尸首运到祠堂里供奉祭祀,痛哭不已。

⑦趣汤如归:犹言“视死如归”。趣汤,趋赴汤镬就死。知所处:知道死的意义。栾布因给彭越收尸,被逮捕归案,皇上要烹杀栾布,栾布说了一席话才免遭烹杀,拜为都尉。

⑧孝文帝时,栾布为燕相。栾布说:“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意思是:在穷困潦倒时不能忍受屈辱降低志向的人,不能做人;在富贵时不能畅遂心意的人,不算是贤人。他厚报那些对己有恩的人,用法律惩治那些对己有仇的人。后来在平叛中立有军功,封为俞侯。燕齐之间人民为他立社,叫做“栾公社”。

  

袁盎  晁错

君礼臣骄何足取?高世之行慰文帝。①

尊卑有序上下和,智愚失度君臣疑。②

慨将侍儿赐从史,善把博徒当宝玉。③

只为干预皇家事,安陵门外伏杀机。④

济南从师学尚书,智囊迁为中大夫。⑤

更法削地遭非议,安刘危晁恐见诛。⑥

吴楚叛逆谋已久,袁晁对立恨难纾。⑦

劝君莫吃皇家饭,皇家饭里有毒酥。⑧

①汉文帝时,绛侯周勃为丞相。早朝完毕后,文帝礼恭毕敬地送周勃出朝。周勃略显骄傲得意的样子。袁盎当着文帝的面,说周勃“非社稷臣”,只是“功臣”罢了,不值得文帝过分礼遇。淮南王刘长因罪囚禁迁往蜀地,半路病死。文帝非常自责,哭着不肯吃饭。袁盎劝慰文帝,说“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高世之行:比世人更高的品行。文帝的三桩“高世之行”,指孝敬、勇武、礼让。

②文帝曾带着皇后、慎夫人去游上林苑。三人就坐时,袁盎把慎夫人的坐位移走了。为此,文帝和慎夫人都有些忿怒。袁盎对文帝说:“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文帝听袁盎一说,觉得有道理,就转怒为喜,并且把袁盎的意思跟慎夫人说了。慎夫人赐给袁盎五十斤金币。袁盎劝说丞相申屠嘉礼贤下士,日广见闻,以免因愚昧而被圣主废黜。申屠嘉以为很有道理,因此厚待袁盎。

③袁盎为吴相时,有一位从史暗中与袁盎的侍女相通。袁盎知道后,不但没责罪,反而将侍女赏给了从史。吴楚叛乱时,吴王要杀袁盎,从史灌醉士卒,救出袁盎。吴楚叛乱平息后,袁盎为楚相,善待洛阳任侠剧孟。

④汉景帝时,梁王因窦太后宠,要求成为皇帝继承人。袁盎谏阻景帝,梁王由此怀恨在心,派人刺杀袁盎于安陵门外。

⑤晁错是颍川人,少年时学习申、商刑名之学说,后到济南伏生的家里学习《尚书》。晁错辩才出众,与太子(景帝)关系很好,太子家里给他取个外号叫“智囊”。文帝认为晁错很有才干,提拔他做了中大夫。

⑥景帝时,晁错为内史,提出更改法令,削减诸侯的支郡,遭到朝中不少人的反对。晁错的父亲跑到京城诘责儿子:“皇上即位不久,你就为他谋画,侵夺诸侯的封地,离间皇族关系,很多人都在抱怨你。难道你不知道吗?”晁错说:“我知道有人怨恨我。但如果不削减诸侯的封地,等他们势力扩张,皇权就会削弱,国家也难保长治久安。”父亲说:“刘家的天下安稳了,可晁家岌岌可危啊!”说了这话,他就回去服毒自尽了。死前还说:“我不愿看到祸及家里。”

⑦吴楚七国蓄谋已久,借杀晁错为名发动叛乱。为了不给叛军口实,窦婴、晁错建议斩晁错丢卒保车。景帝不得已,叫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受刑。晁错已死,但吴楚七国仍然不罢兵,朝廷只好发兵平叛。袁盎与晁错是一对政敌,结果两人都没有得到好下场。

⑧晁错削藩完全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但因此而丢掉了性命。可见皇家事掺合不得。司马迁引俗语说:“变古乱常,不死则亡。”

  

张释之  冯唐

人微言卑无高论,堵阳张季事孝文。①

不拜啬夫上林苑,追止太子司马门。②

高庙盗宝判弃市,渭桥犯跸当罚金。③

公卿相与结亲友,只缘廷尉持议平。④

人言赵将李齐贤,冯唐无忌犯龙颜。⑤

君主阃内文武事,将主阃外赏罚权。⑥

北逐单于东破胡,西抑强秦南支韩。⑦

魏尚得为云中守,岂容匈奴寇汉边?⑧

①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汉孝文帝时为谒者,常跟文帝提建议,文帝说“卑之无甚高论”。转而跟文帝论秦汉得失,文帝称善,拜他为仆射。

②文帝游上林苑,登上虎圈,问上林管理员禽兽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管理员回答不上来。倒是虎圈的小工能如意回答。文帝教张释之拜小工为上林令。张释之经过考察后没有拜小工为上林令。张释之当了公车令。有一次,太子和梁王同乘一辆车入朝,经过司马门也没有下车。张释之追上去,叫太子停车,并以“不敬”的罪名奏上文帝。就因这事,文帝拜张释之为中大夫。后又升为中郎将、廷尉。

③文帝有一天乘车从渭桥上经过。有一人从桥上跑出来,使文帝的马受惊吓。文帝叫人抓到惊马的人交给张释之治罪。张释之只罚了那人的款就放了。后来有人盗取高帝庙里的玉环,抓捕归案,张释之只判了盗宝的一人死刑,而没有牵连其家里人。

④当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开见张释之能公平处事,相与结为亲友,因此张释之的声誉更加彰显。

⑤文帝时,有人跟文帝提到赵将李齐贤能。冯唐认为李齐不如廉颇、李牧。文帝听冯唐说后,捶着腿子说:“唉,我能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将军,还怕匈奴吗?”冯唐说:“只怕您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才,也不能信用啊。”文帝有点恼火,责问冯唐,为什么当众揭我的短。冯唐说:“我不知有忌讳。”

⑥冯唐认为,君王负责处理好朝中的事务,而把军队的大权交给将军。阃:国门。

⑦李牧为赵将时,“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时,赵国几乎成为霸主。

⑧魏尚为云中太守,除军饷如数发给士卒以外,还分给士卒薪金,还把自己的俸金买牛椎杀后招待手下人。匈奴人惧怕魏尚,不敢接近云中边塞。

  

万石奋  卫绾  直不疑  周文  张叔

一门孝谨事五帝,一生敦厚尽臣职。①

买金偿主称长者,溺袴污身得赏赐。②

治刑从轻不从重,爱人大保无大欺。③

讷于言而敏于行,斯人庶与君子匹。④

①万石奋,赵国人,十五岁为高祖的待从。孝文帝时官至太中大夫。孝景帝时为九卿。他与四个儿子石建、石甲、石乙、石庆,都以孝谨著称。孝谨的事迹:过宫门必下车步行;子孙有过失,不吃饭;闲居在家时,也要穿上朝服见子孙;皇上赐食,必定叩拜后才吃。卫绾,代地人,文帝时为中郎将。景帝时因功封建陵侯,拜为太子太傅,升任御史大夫、丞相。卫绾一生以敦厚著称。敦厚的事迹:景帝做太子时,招集文帝身边的人饮宴,他托病不去;文帝赐给他六把剑,他保存得很好,到景帝时仍然很新;他常代人受过,不与别将争功。

②直不疑,南阳人,文帝时为郎官。有一天,一位郎官误拿了同舍的钱袋回家。同舍的怀疑直不疑。直不疑不加辩解,反而向同舍的道歉赔款。没几天,拿错了钱袋的郎官回来将钱袋还给了同舍。同舍的因此非常惭愧,称直不疑为“长者”。周文,任城人,学医见长。文帝时为太中大夫。景帝时为郎中令。周文常穿烂衣服,把尿撒在裤裆里,污秽自己以免后宫接近。他凭借不言人过,不近后宫,成为景帝的亲信之臣,得到很多赏赐。官员送钱给他,他拒不接受。

③张叔,文帝、景帝时以负责判案而著名。武帝时为御史大夫。张叔能做到非常公正地断狱处案,能够免刑的尽量免刑,重案要案不能免刑的,流着泪而判刑。其仁爱如此。同朝官员称他为“长者”,遇事也不敢欺瞒他。

④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依据万、卫、直、周、张的为人,司马公认为他们够得上“君子”了。

 

扁鹊  仓公

年少为舍长,神人授禁方。①

透视辨脏脾,确诊调阴阳。②

能令太子起,难救桓侯亡。③

病有六不治,逡巡丰都迒。④

临菑太仓公,小女名缇萦。⑤

上书为官婢,赎父免肉刑。⑥

仓公效扁鹊,悬壶济生灵。⑦

皇上问医案,一一道实情。⑧

①扁鹊,齐国渤海郡人,姓秦名越人。他当过舍长,长桑君传给他禁方药书。

②扁鹊得了药书后,按照长桑君的话饮药三十日,能够透视人的五脏症结,以诊脉为名,给人看病,非常灵验。

③扁鹊从虢都经过,听说太子暴死,他就用针灸和汤药救活了太子。从此,扁鹊能起死回生的消息传扬了出去。扁鹊从齐国经过,齐桓侯把他当作客人招待。他对齐桓侯说“君有疾”,桓侯不信,以致贻误了治疗时间,最后痛死。

④人病疾多,医病道少:人忧虑疾病多,医生忧虑治病的方法少。医生有六种病人不治:骄恣悖理、轻身重财、衣食不适、藏气不定、形羸不服药、信巫不信医。这六种病人只能在死亡线上挣扎并越来越远。

⑤太仓公即淳于意,曾做过齐太仓长,从师乘阳庆学医,受黄帝、扁鹊之脉书,医术精湛。他生有五个女孩,小女缇萦。

⑥淳于意因不为人治病而结怨于人。有人告发他,传唤到长安去受刑,缇萦给文帝上书:“臣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文帝看后,免去了淳于意的刑罚,并宣布从此免除肉刑法。

⑦淳于意曾给许多人看病,能切脉确诊,能治好气鬲病、涌疝病、热气病、尿血病、腹泄病、头痛病、龋齿病、经痛病等等。

⑧皇上问淳于意,给哪些人看过病,是些什么病,病是怎么得来的,如何诊断出来的,用什么药治疗,治的结果如何,这些医道是跟谁学来的,传给了哪些人,诊病有没有失误过,等等。淳于意都如实回答,记在《史记》里。

 

刘 濞

豫章铸铜钱,

海滨煮白盐。①

百姓无另赋,

亡命有搭连。②

太子遭博杀,

藩郡拟削减。③

七国因此反,

唯以吴当先。④

①刘濞,刘仲的儿子,刘邦的侄子。汉十一年封为吴王,拥有三郡五十三座城市。豫章郡有铜山,吴王私自铸铜钱,煮海水为盐,国中富饶。

②由于吴国富饶,老百姓毋须缴赋。吴王招来天下逃犯,壮大势力,预谋反叛朝廷。

③孝文帝时,吴王太子与皇太子饮茶下棋,为争一步棋,吵了起来,皇太子拿棋盘打死了吴王太子。到了景帝时,晁错削藩,准备削掉吴国的豫章郡、会稽郡。这两桩事,都是激怒吴王叛国的重要原因。

④七国指吴、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景帝三年正月,吴王(已六十二岁)为首,以诛晁错为名,起兵于广陵,不到十个月,七国兵败被杀。

  

窦婴  田蚡

高祖江山父子传,梁王岂可以弟翻?①

天下有急王孙受,宗室无如窦婴贤。②

得势尽破吴楚寇,失怙不许城南田。③

腹诽心谤横祸起,枝大于本命不延。④

身为孝景皇后弟,初为郎官学槃盂。⑤

武安前堂罗钟鼓,丞相后房任骄滋。⑥

诚信打折遭侵谩,贪欲不止酿仇郤。⑦

竟以杯酒陷窦婴,心里有鬼命归西。⑧

①汉朝江山父子相传,没有兄弟相传的。梁孝王是孝景帝的弟弟,受其母窦太后的宠爱。景帝酒后许诺“千秋之后传梁王”,窦婴当即劝阻,因此得罪太后。翻:改变。

②吴楚七国叛乱,考查窦氏宗室之中的人只有窦婴最贤能。景帝召见窦婴,窦婴托病不见。景帝责让:“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天下有急:指七国之乱。王孙:指窦婴。让:推辞。不能“让”那就只能接受了。

③景帝拜窦婴为大将军,平息七国之乱,封为魏其侯,位至丞相,贵极一时。后来失位,又不把城南田让给武安侯田蚡(时为丞相),因此结怨。怙:权势。

④窦婴因灌夫的案子而与田蚡相互诋毁,势不两立。为了救灌夫,窦婴把景帝遗诏搬出。武帝以“矫诏”罪杀了窦婴。腹诽心谤:口里不言而心里谩骂。枝大于本:大臣的地方势力盖过了朝廷。

⑤田蚡是孝景帝皇后王夫人的同母弟弟,孝武帝的舅舅。田蚡在窦婴发迹的时候只是一个侍酒的郎官。到了景帝晚年,逐步做到了太中大夫,很有辩才,得益于学习《槃盂》等书。

⑥武帝初即位,田蚡为武帝谋划了许多镇抚措施,封为武安侯。后又升为御史大夫、丞相,过上了穷奢极欲的生活。“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前堂罗钟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

⑦田蚡已为丞相。有一次许诺灌夫来日去看望窦婴。可是到了第二天中午还没去。灌夫等得不耐烦了,亲自去请,田蚡正睡。驾车去的路上,田蚡故意走得慢,更激怒了灌夫。席间,灌夫敬酒,田蚡不还礼。由此,灌夫用语言刺激了他。侵谩:刺激、骂詈、冲撞。田蚡派籍福请窦婴让出城南的田园。窦婴不肯,灌夫也骂籍福。田蚡听说,深恨窦、灌不识好歹,因此结怨。

⑧田蚡娶燕王女为夫人,凭王太后诏召列侯宗室往贺。窦婴、灌夫也往。席间,灌夫“骂坐不敬”;田蚡命手下绑捕了灌夫。窦婴为了救灌夫,在朝中为他辩护,又传遗诏上书武帝,请求免除他的死罪。结果,田蚡以种种罪名处死灌夫一家;又以假传遗诏罪处死窦婴。不久,田蚡也病死。死前命巫师捉鬼,则见窦婴、灌夫守在身边要杀他。

  

韩长孺

初学韩非子,

名显抗吴时。①

盛赞梁王孝,

力主和亲值。②

为人多大略,

举贤皆国器。③

辗转屯边城,

忠厚为臣子。④

①韩长孺(安国)是梁地人,学习《韩子》及杂家学说,在梁孝王处做中大夫的官。吴楚七国乱时,梁孝王拜韩长孺、张羽等六人为将,阻挡吴军过梁地。张羽力战,韩长孺持重,名显诸侯。

②梁孝王可以自作主张任命官员,车骑仿佛天子一般。景帝担忧。窦太后也责备梁王所为,不见梁使者。韩长孺为梁使,见长公主,尽说梁王如何如何忠孝的话,使窦太后、景帝改变了对梁王的态度。武帝建元六年,韩长孺为御史大夫,力主与匈奴和亲,得到众大臣的一致赞同,武帝也答应和亲。值:有意义、有好处。

③韩长孺很有谋略,举荐壶遂、臧固、郅他,皆为天下名士,天子视为“国器”。

④田蚡死后,韩长孺代理丞相,不幸摔伤了腿子,职位下降,只当了卫尉,屯守渔阳,又屯守右北平。在与匈奴的交战中,韩长孺败绩无功,郁郁不乐,在元朔二年病殁。但他忠厚的人格是令人仰慕的。李 广

世代受射射虎狼,

常为太守守边关。①

捉缚雕者解鞍卧,

推坠胡儿驰马还。②

其口讷言其身正,

律人宽缓律己廉。③

七十余战战匈奴,

生不封侯死也难。④

①李广是甘肃成纪人。他的先人李信,在秦朝时做将军,追获燕太子丹。李家世代传授射箭技术,能射杀虎狼。文帝时,李广因击胡有功,又善格斗,封为中郎,迁武骑常侍。景帝时,李广为骑郎将,迁骁骑都尉。他先后做过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扼守边关。

②李广做上郡太守时,射杀两个射雕的匈奴人,活捉一个。匈奴大军赶来,李广叫手下都下马解鞍而卧。匈奴以为是为了诱敌,不敢进击,连夜退兵。第二天早晨,李广所率百余骑得以归队。武帝时,李广为将出雁门关击匈奴,被匈奴擒获。半路上,李广将一胡儿推下马,取其弓箭射杀追骑飞驰而还。

③李广不善言谈,却能以身作则,爱护士卒,深受部下拥戴。李广驻军简易,人人自便,士卒逸乐。遇到饮食匮乏,士卒不先喝好,李广不喝;士卒不先吃饱,李广不吃。李广得到赏赐,必然分给部下共享。四十多年,拿朝廷无数俸禄,家中没有什么财物。

④李广同匈奴打了七十多次仗,临死时也没得封侯。这是李广一生的遗憾。李广死时,百姓尽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对李广人格魅力的好评。

 

冒顿  稽粥  军臣  伊稚斜

乌锥  乌师庐  呴犁湖  且鞮侯

自作鸣镝射爱妻,四十万骑围高帝。①

旃裘完善湩酪便,不事稼穑学驱驰。②

公主入塞战事歇,长城之下通关市。③

反复无常屡为寇,遁向漠北避汉袭。④

休养士马习射猎,不用和亲难为质。⑤

经营西北好杀戮,受降不成身已死。⑥

以叔继位更仇汉,杀人掠财毁城池。⑦

自称儿子敬老子,围困李陵降贰师。⑧

①秦汉之交,匈奴单于叫着冒顿。其父头曼所爱阏氏,生小儿子。头曼打算立小儿子为继承人。冒顿制作响箭,命令手下:响箭射向哪里。必须射向哪里,否则力斩不饶。冒顿将响箭射鸟兽,射自己的好马,左右也跟着射。凡是不跟着射的人,立即斩之。后来,冒顿如法炮制,射死了自己的爱妻、生父,自立为单于。鸣镝:响箭。汉高帝时,冒顿率众攻打太原,到了晋阳。高帝率众迎击,到了平城,冒顿率精兵四十万围困高帝,七天没有粮饷救济。高帝派人厚送阏氏。阏氏进言冒顿,冒顿撤围。高帝从缺口逃出,派刘敬和亲。

②汉孝文帝时,冒顿死,其子稽粥立为单于。教匈奴人拒穿汉衣,拒食汉食,只穿旃裘(用兽皮制成的衣服),只食湩酪(兽乳制成的食品),以示匈奴的强大,决不依附汉朝。教匈奴人制成比汉朝更长的书牍,更大的印章,以示匈奴的尊贵,决不屈尊汉朝。教匈奴人不学种植,只学骑马打仗,掠夺汉朝边关财物。

③稽粥死,其子军臣立为单于。汉文帝和景帝都采取和亲政策,在长城下开关贸易,彼此相安无战争。到了武帝时,诱杀单于不成,重开战事,互有胜负。

④军臣死,其弟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匈奴经常袭击汉朝北疆重镇代郡、定襄、上郡、朔方,杀害官吏民众。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左、右贤王,逼迫匈奴单于逃往漠河以北,避开汉军锋芒,保存实力。

⑤伊稚斜死,其子乌锥立为单于。匈奴无力与汉朝争战。于是休养生息,狩猎放牧,派使者向汉朝重提和亲之事。汉朝派使者劝单于称臣纳贡,叫太子到汉朝去做人质。单于认为汉朝不恢复原来的和亲政策,就决不同意去做人质。双方扣留使者,小有摩擦。

⑥乌锥死,其子乌师庐立为单于,游牧于西北地区云中、酒泉、燉煌一带。乌师庐年少好杀戮。左大都尉想杀他降汉。汉朝筑受降城迎接。事未成,乌师庐觉查,诛杀左大都尉,并攻打受降城。不久病死。

⑦乌师庐死,其叔父呴犁湖立为单于,攻入定襄、云中、酒泉、张掖等边城,杀人掠财,毁坏汉朝设防的城郭。不久病死。

⑧呴犁湖死,其弟且鞮侯立为单于。且鞮侯担心汉朝攻打,放归汉朝不肯投降的使者,自称“儿子”,称汉天子为“丈人”。但暗中养兵,骄纵不服。后来围攻骑都尉李陵,迫使李陵投降。又与贰师将军李广利连战十多天。李广利听说家人因巫蛊罪被杀,也就投降了匈奴。司马迁写《匈奴列传》也就到此为止。

  

卫青 霍去病

出身低微牧羊群,钳徒相之曰贵人。①

七击匈奴战功赫,仁善退让大将军。②

匈奴未灭何为家,将军一语壮中华。③

六击匈奴战功著,茂陵山上映彩霞。④

①卫青是平阳(山西临汾)人,他的父亲叫郑季,母亲叫卫媪。卫媪是平阳侯曹时(曹参之孙)的妾。卫青的姐姐叫卫子夫(后来成为汉武帝的皇后)。卫青小时候放过羊群,挨过打骂,可是甘泉居室里有一位受过钳刑了的相士说卫青是“贵人”,可以“封侯”。卫青不信。

②卫青从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29年)起,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17年),共七次攻打北方强悍民族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先被封为长平侯,后被授予大将军。卫青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也被封为宜春侯、阴安侯,发干侯。父子享受一万五千七百户的供奉(11800+3900=15700户)。卫青为人仁善退让。比如李广的儿子李敢怨恨卫青,因此砍伤了卫青。卫青却将此事隐蔽起来没有追究。卫青对待士兵也很好。比如干渴掘井,士兵不先喝好,他就不喝;部队撤退时,他总是最后渡河。

③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西汉名将。小时候学骑射,武艺高强,汉武帝很喜欢他,叫他当了贴身侍卫。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从军,他18岁,有了军功,被封为“冠军侯”。武帝为他造了一座豪宅,叫他亲自去看看满意不满意,他感谢皇恩浩荡,但慷慨陈词:“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意思是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没有理由建置家业啊。就是这句话流传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华军人气节的象征。

④霍去病六次攻打匈奴,消灭和俘获的匈奴人超过二十万,降服匈奴浑邪王数万之众,基本上肃清了西北部的边患,享受一万五千一百户的供奉。可惜,他只活了24岁就病死了,葬在陕西的茂陵地方,现已成为人们凭吊的名胜。

 

公孙弘

少年家贫为狱吏,

博士弘论自恢奇。①

人主心胸装天地,

人臣节俭穿布衣。②

五条通道儒家序,

三件通德自治宜。③

百僚之率万民表,

只重道德不重赀。④

①公孙弘是齐国薛县人,家里贫穷,在东海边养猪营生。年青时在薛县做过看管牢狱的小吏。40岁才学《春秋》等书,以孝顺著称。60岁被征召为朝廷中的贤良博士。恢奇:豁达、奇伟,有过人之处。

②公孙弘认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意思是,人主最忌的短处是度量不广大,大臣最大的短处是生活不节俭。换言之,作为领导者胸襟要开阔,有容人之量;作为下属或者一般人都要有节俭意识,懂得“成由节俭败由奢”的道理。“富民为治国之道,节俭为富民之要”。

③五条通道: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这是儒家学说排列的五项应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三件通德:即智、仁、勇,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们应自觉做到的行为准则。怎么去做?“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

④公孙弘先拜为博士,再升为御史大夫,后至丞相,封平津侯,位列三公,居万人之上,是百官的头要人物,万民的表率。他做得怎样?《史记》上说他“身行俭约,轻财重义”;盖布被,吃粟饭,俸禄分给下属,家无余财。可谓廉者矣。赀:资财,俸禄。

 

主父偃

初学长短纵横术,

晚学春秋百家诗。①

北游燕赵难遂意,

西入关中始登墀。②

春蒐秋狝不忘我,

日暮途远倒行之。③

揭人隐私终自毁,

钢遇烈火化作泥。④

①主父偃是齐国临菑人,学过游说家的学问,学过《易》经、《春秋》等学问,懂法律,知战事,算得上一个博士类的人物。

②主父偃在齐国遭遇到众儒生的排挤,北游燕、赵、中山,得不到厚待器重。于是西入关中,见卫青大将军。卫青多次向皇上举荐,然而得不到召见。主父偃只得上书自荐,写了九道奏章,其中八道谈论法律,一道劝谏皇上攻打匈奴。皇上看后,相见恨晚,提拔主父偃并徐乐、严安三人为郎中。主父偃又多次上书,得到皇上亲信,拜偃为偈者,中大夫,一年中连升四级。登墀:入朝为官。

③春蒐:春天打猎。秋狝:秋天打猎。这里指一年中适时搞军事演习,积极备战。日暮途远:天已晚了,道路很长。喻指主父偃虽已到了晚年,但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愿顺人意去做违心的事,而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根本不管他人的感受如何,因此有“倒行逆施”的成语出现。

④主父偃喜欢揭发人的隐私。比如他向皇上告密燕王奸父姬、夺弟媳的丑行,使燕王自杀。他抖出齐王的乱伦之事,使齐王也自杀。他在朝中与公孙弘有仇,时公孙弘任御史大夫,劝皇上杀了主父偃。一块好钢遇上烈火会化成水,一个小官得罪了权贵会被捏成泥。

 

赵 佗

北面负山东临海,

东西三郡千里连。①

五世为王九三载,

一朝国亡归汉园。②

①南越之地在现在的广东、广西。北面有岭南山隔着,南海是其南面的天然屏障,东西有几千里之地相连。秦时设置桂林、南海、象郡。汉时南越王的首府设在番禺。

②赵佗、赵胡、赵婴齐、赵兴、赵建德五人相继做南越王,共九十三年。汉文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朝派兵灭掉了南越王,将南越分为九郡,由汉朝中央管辖。

  

驺无诸 驺摇

东越实指闽和浙,

故都东瓯与东冶。①

勾践一时称霸处,

至今人犹说余烈。②

①东越之地在福建、浙江。秦时设置闽中郡。汉初驺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二人各霸一方。他们都是越王勾践的后代。

②战国之时,越王勾践曾雄霸东南。汉武帝元鼎六年,灭了南越,又灭东越,将东越的百姓迁徙到江、淮之间,使东越地方空虚荒蔽。据传,越人是夏禹的后人,禹是三皇之首,人们很崇拜他,连他的后人也因此沾荣。

 

王满  右渠

东北蛮夷曰朝鲜,

时称外臣时寇边。①

地险城固固然好,

不若奉诏附中原。②

①王满、右渠祖、孙二人在汉时做朝鲜王,首都叫王险。朝鲜地处东北边境,与燕国接壤。王满本是燕国的亡命之徒,结集党羽称王,做汉朝的外臣,保塞外蛮夷,不侵扰汉朝边境人民。但到了王满的孙子右渠的手里,就不那么驯服了,搞起独立来了,影响到东北部的和谐。

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发兵朝鲜。右渠妄想凭险固守,但他的内部主降者很多,结果他被手下杀害,地方分为四郡。假如右渠能按汉朝中央的指令去做,继续称外臣,进贡物,审时度势,内外修好,也许可以保住他的国家和王位吧。

  

庄蹻  多同

西南当指云贵川,

明珠天池嵌其间。①

夜郎怎知汉之大,

蜀出枸酱与竹箪。②

①西南夷地处云南、贵州、四川。庄蹻、尝羌等做过滇王,多同做过夜郎王。汉时西南曾分为七郡:犍为郡、牂牁郡、越巂郡、沈犁郡、汶山郡、武都郡、益州郡。云南昆明有滇池,像一颗明珠镶嵌在西南边陲。

②贵州西部有个地方叫夜郎。夜郎国君问汉朝使臣:“你们汉朝大呢,还是我们夜郎国大呢?”“夜郎自大”的典故由此而出,比喻妄自尊大。四川出产的特产有用枸杞子做成的酱菜,用棉花织成的布料,用竹节制成的手杖、盛器等。张骞出使大夏国时,看到了四川的特产哩。

  

司马相如

犬子更名著子虚,①

当炉酤酒谋食衣。②

世俗多传凤凰匹,③

难效斯人文笔奇。④

①司马相如是成都人,字长卿。少年时喜欢读书击剑,父母亲给他取了个小名叫“犬子”。他敬仰蔺相如的为人,把名字改为“相如”。景帝时,他在朝中与邹阳、枚乘、庄忌等文化人交游,写《子虚之赋》,但并没得到重视。

②司马相如回到成都老家,失业无助。他去拜访好朋友临邛县令王吉,王吉设计让司马相如在富人卓王孙、程郑面前露脸,赢得了卓王孙女儿卓文君的好感,于是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可是,司马相如家里贫穷得很,他们不得不到临邛县开了个酒店,卖酒营生。当炉:站柜台。酤酒:卖酒。

③民间风传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恋故事,有郭沫若的剧本说司马相如写过《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说他们是凤凰匹配,一段好姻缘。

④司马相如著述颇丰,有《子虚赋》、《告巴蜀民檄》、《谏猎疏》、《大人赋》、《论封禅书》、《遗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等等。其文采旖丽、文字生涩,读之颇难。从他的著述中可以提炼的成语有:子虚乌有、义无反顾、兼容并包、参天贰地、人迹罕至、枯木朽株、始于忧勤终于佚乐、兴必虑衰安必思危等等。

 

刘长 刘安 刘勃 刘赐

自小依附吕太后,

常呼文帝为大兄。 ①

辎车囚身竟饿死,

兄弟二人不相容。 ②

从文编撰淮南子,

从武轻言天下通。③

四十二年谋反复,

一朝自刭似流萤。④

吴楚反时坚守城,

却效吴楚弃前功。⑤

祸起萧墙信不爽,

衡山酷与淮南同。⑥

①刘长是高帝的小儿子,赵王张敖所献的赵美人所生,赵美人生了刘长就自杀了。高帝叫吕后抚养长大。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5年)封刘长为淮南王。文帝继位,刘长曾与文帝同车围猎,称文帝为“大兄”(大哥),用铁锤打死辟阳侯审食其,文帝赦免了他,他更加骄横。

②刘长身为淮南王,犯下逆天大罪。丞相张仓、御史大夫冯敬等人(大臣)联名上书告诉文帝,请治刘长死罪。文帝不忍心,只废了刘长淮南王的封号,用囚车把刘长送往蜀地去受苦。一路上,都不敢打开囚车,以至于刘长饿死了。文帝听说,哭得厉害,处死了那些不打开囚车让刘长进食的人,淮南地方有人作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辎车:囚车。兄弟二人:指刘恒和刘长。

③刘安是刘长的儿子,文帝封他为淮南王。刘安在文学、音律等方面很有成就,他组织编撰过《淮南子》一书;但在武功方面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结果做了多年的皇帝梦,化为泡影了。

④刘安做了四十二年的淮南王,历经三朝(文帝、景帝、武帝),密谋推翻中央,但优柔寡断,举事不密,以自杀为了局。流萤:飞窜的萤火虫。

⑤吴楚七国联合反叛的时候,刘勃为衡山王,坚守城池,不与同反,受到朝廷的褒奖,说他“贞信”,迁任济北王,让刘赐当衡山王。刘赐不久怨恨起朝廷来,密谋反叛事宜。

⑥可是他家里很不和气,各种丑事外泄,招来朝廷的追究,刘赐也效刘安自杀身亡。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

  

孙叔敖 子产 公仪休 石奢

叔敖一言郢市复,①

子产病死郑民哭。②

拒鱼焚机逐家妇,③

忠孝两全自伏诛。④

①孙叔敖在楚庄王时做楚相,将楚国治理得很好:上下和顺,民俗优美。官吏尽职,盗贼绝迹,市贸繁荣,交通便利。楚庄王嫌钱币轻小,改造重钱,但老百姓用起来很不方便,导致市场冷落。孙叔敖劝庄王仍用轻币,市场又活跃起来。

②子产是郑国的大夫,后来做了郑相,将郑国治理得很好:老少和顺,商贾不欺,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田器不归,丧期治服。子产病死时老百姓痛苦着说:“子产死了,我们怎么活呀!”

③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后来做了鲁相。他奉公守法,廉洁从政,成为百官的表率。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投其所好,给他送来鱼,他拒不接受说:“我的确喜欢吃鱼,但鱼要靠自己劳动去挣,如果我接受了馈送,那我这个官就当不成了,还怎么能得到鱼呢?”他的妻子很会织布,他竟然将他赶回了娘家,还烧掉了织布机。理由是:你织的布这么好,定会卖到好价钱,那老百姓织的布还能卖得出去吗?这不是与民争利吗?

④石奢是楚庄王时的楚相。有一天,他到县里去搞调研,遇到了一桩杀人案件,追查下去,杀人者竟是他的父亲。杀父吧,是为不孝;不杀吧,是为不忠。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他选择了自刎而死。理由是:以死代父罪,既全忠孝,也尽本职。

  

汲 黯

傲骨难与公孙处,

直谏惹得皇上怒。①

治理东海东海治,

肃清淮阳淮阳肃。②

重足而立骂廷尉,

后来居上怨人主。③

耗费财物养降奴,

庇叶伤枝何足取?④

①汲黯是河南濮阳人,为人倨傲少礼,直谏犯上。武安侯田蚡是皇舅又是丞相,官员进见行跪拜礼,汲黯只行拱手礼。大将军卫青地位显赫,官员进见行跪拜礼,汲黯也只行拱手礼。汲黯在朝堂当面指斥丞相公孙弘是欺诈小人,阿谀奉承之徒。武帝招揽儒生意欲有为,汲黯直讽道:“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意思是说:皇上您从表面上是以仁义治天下,实际上是按您个人的意志去做,这怎么能建立起像尧、舜那样的功业呢?武帝听了,面有怒色,宣布退朝,并愤愤地说:“你汲黯也太放肆了!”群臣见皇上震怒,都替汲黯担心。汲黯却说:“皇上设置三公九卿,决不可以一味顺承皇上的意思,使皇上干出不合国家和人民的事情来,我们做臣子的,怎么能只顾保全自己而辜负国家的期望呢?”

②汲黯早年为东海太守,他用黄老之清净无为学说:“责大指,不苛小”,将东海治理得很稳定很和谐。汲黯晚年为淮阳太守。淮阳是个很乱的地方,那里有人违法私自铸造五铢钱。汲黯到了淮阳,肃清了那里的不法之徒,使淮阳变得清明安定。

③汲黯对廷尉(朝廷中的执法高官)张汤挑剔小过执法严酷的行为深为不满。他骂张汤:“你这种刀笔之吏做不得高官,一旦做了,必然会使天下人心恐怖,不知所措。”重足而立:后脚跟挨着前脚,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汲黯当了九卿之一的官(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等人还只是小吏。可是公孙弘、张汤后来爬到汲黯的上面去了,做了丞相、御史大夫。汲黯很不服气,冷讽皇上道:“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意思是说,您任用群臣像堆柴禾,后堆的在上面。“后来居上”的成语由此诞生。

④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浑邪王降汉。汉朝为了接纳降兵而动用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影响到长安地区的人民生存;不仅如此,皇上还要杀害接纳不力的官民。汲黯及时劝阻:“耗费数以百万计的资源去奉养匈奴,我认为这是保护了树叶而伤害了树枝,不值得。”皇上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不久罢免了他。过了几年才起用他为淮阳太守,直到终老。

  

郑当时

夜以继日交名士,

馈赠不过算器食。①

举贤唯恐落人后,

正当招抚四夷时。②

①郑当时是河南陈县人,凭侠义之胆救出张羽,在地方上很有名气。景帝时成为太子的舍人(好朋友好帮手)。他派人在长安市郊辟出客庄,专门接交天下名人,不分昼夜,唯恐不及;还安排车马接送,生怕招待不周。他做过这些官:中尉、太守、相、右内史、詹事、大农令、太史等。右内史就是九卿之一。他当了官不分贵贱,平等接待来访的人;送礼不过是些小小的食物。因为他廉洁送不起奢侈品呀。

②郑当时常向皇上谈到天下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希望得到重视任用。只要发现了能人,听到了美言,就赶快向皇上举荐,希望皇上任用采纳。那个时候,正值多事之秋,国家需要人才呀。

  

申培公 辕固生 韩太傅 伏生

高堂生 田生 胡毋生 董仲舒

诗经开篇吟关雎,

尚书教诲人谦虚。①

易学究天天行健,

礼数导民民规矩。②

春秋仁义礼智信,

儒林天地君亲师。③

不食马肝亦知味,

不言汤武岂算愚。④

①《诗经·国风》以《关雎》为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有格言:“满招损,谦受益。”

②《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键,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在汉以后二千多年中,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

③《春秋》把“仁”视为最高道德,仁即“爱人”。董仲舒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长地久的经常法则。《三字经》称其为“五常”,成为做人的原则。“天地君亲师”,儒家宣扬的“五伦”,成为古代祭祀的对象,遍及千家万户,具有肯定宗法关系,强化建设意识的作用。

④辕固生、黄生在汉景帝面前争论。辕认为汤、武是“受命”,黄认为汤、武是“弑君”。景帝说:“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受命”也好,“放杀”(弑君)也好,不须争论不休,只要知道改朝换代是社会必然法则就行了。

 

郅都  张汤

舍姬保皇赐百金,

执法严酷号苍鹰。 ①

匈奴畏惮离雁门,

太后奈何斩忠臣?②

掘鼠问案父大惊,

一意孤行专职能。③

扬人之善蔽人过,

长史奈何害廉臣?④

①郅都在景帝时为中郎将。有一天,他跟随皇上一同到上林苑,贾姬上厕所,一头野猪也进厕所,皇上目视郅都赶走野猪,郅都没有去。皇上要亲自去救贾姬,郅都挡住皇上说:“少一个贾姬还可以去再找一个来,可是皇上您就不能冒这个险了,刘氏江山指望着您哩!”皇上返回,野猪也去了。这件事被太后知道了,认为郅都做得对,保住皇上算是有功,因此叫人赏给郅都百斤金钱。郅都当了济南太守,惩办了地方恶棍;当了中尉,执法不顾皇亲贵戚,一律依法严办。朝中人给他取了外号“苍鹰”。

②匈奴屡犯边关。景帝拜郅都为雁门太守。匈奴人听说郅都当了雁门太守,都不敢接近雁门。匈奴人做了一个郅都的偶像,骑马射偶像,总射不中,可见害怕得很。后来,窦太后杀了郅都,因为郅都与临江王自杀一事有干系。景帝认为郅都是忠臣,保也保不住。

③张汤小时候守在家里,老鼠将肉拖到洞穴里去了。张汤的父亲回家,对着儿子发火,并要抽打张汤。张汤找来工具挖出洞中老鼠及剩肉,列在桌上问案,写好诉状,判处老鼠死刑。父亲见到儿子此举就像大法官,感到很吃惊,并预知儿子长大准有出息。张汤做到御史大夫的高官,参与制定新的法令,一切按法令的条款处案,不讲私情,不避祸福,尽到本职而已。一意孤行:这里指一切按律处案,不讲私情,不给面子,不计后果。

④张汤做廷尉时,凡遇到大案要案,提请皇上裁决。皇上说应该怎么做,他也就怎么做。如果释放犯人,就说是皇上的意思,让皇上做好人。如果要上递奏文,就说是某人的意思,让某人做能人。向皇上推荐官吏,只说别人的好处,不说别人的过失。他之所以能做大官,得益于他个人的修养。可是这样一位能臣最后却被三位长史——朱买臣、庄助、王朝合谋害死,家产不过五百金,都是一些俸禄和赏赐,可谓廉者矣。

  李 广

世代受射射虎狼,

常为太守守边关。①

捉缚雕者解鞍卧,

推坠胡儿驰马还。②

其口讷言其身正,

律人宽缓律己廉。③

七十余战战匈奴,

生不封侯死也难。④

①李广是甘肃成纪人。他的先人李信,在秦朝时做将军,追获燕太子丹。李家世代传授射箭技术,能射杀虎狼。文帝时,李广因击胡有功,又善格斗,封为中郎,迁武骑常侍。景帝时,李广为骑郎将,迁骁骑都尉。他先后做过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扼守边关。

②李广做上郡太守时,射杀两个射雕的匈奴人,活捉一个。匈奴大军赶来,李广叫手下都下马解鞍而卧。匈奴以为是为了诱敌,不敢进击,连夜退兵。第二天早晨,李广所率百余骑得以归队。武帝时,李广为将出雁门关击匈奴,被匈奴擒获。半路上,李广将一胡儿推下马,取其弓箭射杀追骑飞驰而还。

③李广不善言谈,却能以身作则,爱护士卒,深受部下拥戴。李广驻军简易,人人自便,士卒逸乐。遇到饮食匮乏,士卒不先喝好,李广不喝;士卒不先吃饱,李广不吃。李广得到赏赐,必然分给部下共享。四十多年,拿朝廷无数俸禄,家中没有什么财物。

④李广同匈奴打了七十多次仗,临死时也没得封侯。这是李广一生的遗憾。李广死时,百姓尽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对李广人格魅力的好评。

 

冒顿  稽粥  军臣  伊稚斜

乌锥  乌师庐  呴犁湖  且鞮侯

自作鸣镝射爱妻,四十万骑围高帝。①

旃裘完善湩酪便,不事稼穑学驱驰。②

公主入塞战事歇,长城之下通关市。③

反复无常屡为寇,遁向漠北避汉袭。④

休养士马习射猎,不用和亲难为质。⑤

经营西北好杀戮,受降不成身已死。⑥

以叔继位更仇汉,杀人掠财毁城池。⑦

自称儿子敬老子,围困李陵降贰师。⑧

①秦汉之交,匈奴单于叫着冒顿。其父头曼所爱阏氏,生小儿子。头曼打算立小儿子为继承人。冒顿制作响箭,命令手下:响箭射向哪里。必须射向哪里,否则力斩不饶。冒顿将响箭射鸟兽,射自己的好马,左右也跟着射。凡是不跟着射的人,立即斩之。后来,冒顿如法炮制,射死了自己的爱妻、生父,自立为单于。鸣镝:响箭。汉高帝时,冒顿率众攻打太原,到了晋阳。高帝率众迎击,到了平城,冒顿率精兵四十万围困高帝,七天没有粮饷救济。高帝派人厚送阏氏。阏氏进言冒顿,冒顿撤围。高帝从缺口逃出,派刘敬和亲。

②汉孝文帝时,冒顿死,其子稽粥立为单于。教匈奴人拒穿汉衣,拒食汉食,只穿旃裘(用兽皮制成的衣服),只食湩酪(兽乳制成的食品),以示匈奴的强大,决不依附汉朝。教匈奴人制成比汉朝更长的书牍,更大的印章,以示匈奴的尊贵,决不屈尊汉朝。教匈奴人不学种植,只学骑马打仗,掠夺汉朝边关财物。

③稽粥死,其子军臣立为单于。汉文帝和景帝都采取和亲政策,在长城下开关贸易,彼此相安无战争。到了武帝时,诱杀单于不成,重开战事,互有胜负。

④军臣死,其弟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匈奴经常袭击汉朝北疆重镇代郡、定襄、上郡、朔方,杀害官吏民众。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左、右贤王,逼迫匈奴单于逃往漠河以北,避开汉军锋芒,保存实力。

⑤伊稚斜死,其子乌锥立为单于。匈奴无力与汉朝争战。于是休养生息,狩猎放牧,派使者向汉朝重提和亲之事。汉朝派使者劝单于称臣纳贡,叫太子到汉朝去做人质。单于认为汉朝不恢复原来的和亲政策,就决不同意去做人质。双方扣留使者,小有摩擦。

⑥乌锥死,其子乌师庐立为单于,游牧于西北地区云中、酒泉、燉煌一带。乌师庐年少好杀戮。左大都尉想杀他降汉。汉朝筑受降城迎接。事未成,乌师庐觉查,诛杀左大都尉,并攻打受降城。不久病死。

⑦乌师庐死,其叔父呴犁湖立为单于,攻入定襄、云中、酒泉、张掖等边城,杀人掠财,毁坏汉朝设防的城郭。不久病死。

⑧呴犁湖死,其弟且鞮侯立为单于。且鞮侯担心汉朝攻打,放归汉朝不肯投降的使者,自称“儿子”,称汉天子为“丈人”。但暗中养兵,骄纵不服。后来围攻骑都尉李陵,迫使李陵投降。又与贰师将军李广利连战十多天。李广利听说家人因巫蛊罪被杀,也就投降了匈奴。司马迁写《匈奴列传》也就到此为止。

  

卫青 霍去病

出身低微牧羊群,钳徒相之曰贵人。①

七击匈奴战功赫,仁善退让大将军。②

匈奴未灭何为家,将军一语壮中华。③

六击匈奴战功著,茂陵山上映彩霞。④

①卫青是平阳(山西临汾)人,他的父亲叫郑季,母亲叫卫媪。卫媪是平阳侯曹时(曹参之孙)的妾。卫青的姐姐叫卫子夫(后来成为汉武帝的皇后)。卫青小时候放过羊群,挨过打骂,可是甘泉居室里有一位受过钳刑了的相士说卫青是“贵人”,可以“封侯”。卫青不信。

②卫青从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29年)起,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17年),共七次攻打北方强悍民族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先被封为长平侯,后被授予大将军。卫青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也被封为宜春侯、阴安侯,发干侯。父子享受一万五千七百户的供奉(11800+3900=15700户)。卫青为人仁善退让。比如李广的儿子李敢怨恨卫青,因此砍伤了卫青。卫青却将此事隐蔽起来没有追究。卫青对待士兵也很好。比如干渴掘井,士兵不先喝好,他就不喝;部队撤退时,他总是最后渡河。

③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西汉名将。小时候学骑射,武艺高强,汉武帝很喜欢他,叫他当了贴身侍卫。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从军,他18岁,有了军功,被封为“冠军侯”。武帝为他造了一座豪宅,叫他亲自去看看满意不满意,他感谢皇恩浩荡,但慷慨陈词:“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意思是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没有理由建置家业啊。就是这句话流传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华军人气节的象征。

④霍去病六次攻打匈奴,消灭和俘获的匈奴人超过二十万,降服匈奴浑邪王数万之众,基本上肃清了西北部的边患,享受一万五千一百户的供奉。可惜,他只活了24岁就病死了,葬在陕西的茂陵地方,现已成为人们凭吊的名胜。

 

公孙弘

少年家贫为狱吏,

博士弘论自恢奇。①

人主心胸装天地,

人臣节俭穿布衣。②

五条通道儒家序,

三件通德自治宜。③

百僚之率万民表,

只重道德不重赀。④

①公孙弘是齐国薛县人,家里贫穷,在东海边养猪营生。年青时在薛县做过看管牢狱的小吏。40岁才学《春秋》等书,以孝顺著称。60岁被征召为朝廷中的贤良博士。恢奇:豁达、奇伟,有过人之处。

②公孙弘认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意思是,人主最忌的短处是度量不广大,大臣最大的短处是生活不节俭。换言之,作为领导者胸襟要开阔,有容人之量;作为下属或者一般人都要有节俭意识,懂得“成由节俭败由奢”的道理。“富民为治国之道,节俭为富民之要”。

③五条通道: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这是儒家学说排列的五项应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三件通德:即智、仁、勇,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们应自觉做到的行为准则。怎么去做?“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

④公孙弘先拜为博士,再升为御史大夫,后至丞相,封平津侯,位列三公,居万人之上,是百官的头要人物,万民的表率。他做得怎样?《史记》上说他“身行俭约,轻财重义”;盖布被,吃粟饭,俸禄分给下属,家无余财。可谓廉者矣。赀:资财,俸禄。

 

主父偃

初学长短纵横术,

晚学春秋百家诗。①

北游燕赵难遂意,

西入关中始登墀。②

春蒐秋狝不忘我,

日暮途远倒行之。③

揭人隐私终自毁,

钢遇烈火化作泥。④

①主父偃是齐国临菑人,学过游说家的学问,学过《易》经、《春秋》等学问,懂法律,知战事,算得上一个博士类的人物。

②主父偃在齐国遭遇到众儒生的排挤,北游燕、赵、中山,得不到厚待器重。于是西入关中,见卫青大将军。卫青多次向皇上举荐,然而得不到召见。主父偃只得上书自荐,写了九道奏章,其中八道谈论法律,一道劝谏皇上攻打匈奴。皇上看后,相见恨晚,提拔主父偃并徐乐、严安三人为郎中。主父偃又多次上书,得到皇上亲信,拜偃为偈者,中大夫,一年中连升四级。登墀:入朝为官。

③春蒐:春天打猎。秋狝:秋天打猎。这里指一年中适时搞军事演习,积极备战。日暮途远:天已晚了,道路很长。喻指主父偃虽已到了晚年,但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愿顺人意去做违心的事,而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根本不管他人的感受如何,因此有“倒行逆施”的成语出现。

④主父偃喜欢揭发人的隐私。比如他向皇上告密燕王奸父姬、夺弟媳的丑行,使燕王自杀。他抖出齐王的乱伦之事,使齐王也自杀。他在朝中与公孙弘有仇,时公孙弘任御史大夫,劝皇上杀了主父偃。一块好钢遇上烈火会化成水,一个小官得罪了权贵会被捏成泥。

 

赵 佗

北面负山东临海,

东西三郡千里连。①

五世为王九三载,

一朝国亡归汉园。②

①南越之地在现在的广东、广西。北面有岭南山隔着,南海是其南面的天然屏障,东西有几千里之地相连。秦时设置桂林、南海、象郡。汉时南越王的首府设在番禺。

②赵佗、赵胡、赵婴齐、赵兴、赵建德五人相继做南越王,共九十三年。汉文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朝派兵灭掉了南越王,将南越分为九郡,由汉朝中央管辖。

  

驺无诸 驺摇

东越实指闽和浙,

故都东瓯与东冶。①

勾践一时称霸处,

至今人犹说余烈。②

①东越之地在福建、浙江。秦时设置闽中郡。汉初驺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二人各霸一方。他们都是越王勾践的后代。

②战国之时,越王勾践曾雄霸东南。汉武帝元鼎六年,灭了南越,又灭东越,将东越的百姓迁徙到江、淮之间,使东越地方空虚荒蔽。据传,越人是夏禹的后人,禹是三皇之首,人们很崇拜他,连他的后人也因此沾荣。

 

王满  右渠

东北蛮夷曰朝鲜,

时称外臣时寇边。①

地险城固固然好,

不若奉诏附中原。②

①王满、右渠祖、孙二人在汉时做朝鲜王,首都叫王险。朝鲜地处东北边境,与燕国接壤。王满本是燕国的亡命之徒,结集党羽称王,做汉朝的外臣,保塞外蛮夷,不侵扰汉朝边境人民。但到了王满的孙子右渠的手里,就不那么驯服了,搞起独立来了,影响到东北部的和谐。

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发兵朝鲜。右渠妄想凭险固守,但他的内部主降者很多,结果他被手下杀害,地方分为四郡。假如右渠能按汉朝中央的指令去做,继续称外臣,进贡物,审时度势,内外修好,也许可以保住他的国家和王位吧。

  

庄蹻  多同

西南当指云贵川,

明珠天池嵌其间。①

夜郎怎知汉之大,

蜀出枸酱与竹箪。②

①西南夷地处云南、贵州、四川。庄蹻、尝羌等做过滇王,多同做过夜郎王。汉时西南曾分为七郡:犍为郡、牂牁郡、越巂郡、沈犁郡、汶山郡、武都郡、益州郡。云南昆明有滇池,像一颗明珠镶嵌在西南边陲。

②贵州西部有个地方叫夜郎。夜郎国君问汉朝使臣:“你们汉朝大呢,还是我们夜郎国大呢?”“夜郎自大”的典故由此而出,比喻妄自尊大。四川出产的特产有用枸杞子做成的酱菜,用棉花织成的布料,用竹节制成的手杖、盛器等。张骞出使大夏国时,看到了四川的特产哩。

  

司马相如

犬子更名著子虚,①

当炉酤酒谋食衣。②

世俗多传凤凰匹,③

难效斯人文笔奇。④

①司马相如是成都人,字长卿。少年时喜欢读书击剑,父母亲给他取了个小名叫“犬子”。他敬仰蔺相如的为人,把名字改为“相如”。景帝时,他在朝中与邹阳、枚乘、庄忌等文化人交游,写《子虚之赋》,但并没得到重视。

②司马相如回到成都老家,失业无助。他去拜访好朋友临邛县令王吉,王吉设计让司马相如在富人卓王孙、程郑面前露脸,赢得了卓王孙女儿卓文君的好感,于是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可是,司马相如家里贫穷得很,他们不得不到临邛县开了个酒店,卖酒营生。当炉:站柜台。酤酒:卖酒。

③民间风传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恋故事,有郭沫若的剧本说司马相如写过《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说他们是凤凰匹配,一段好姻缘。

④司马相如著述颇丰,有《子虚赋》、《告巴蜀民檄》、《谏猎疏》、《大人赋》、《论封禅书》、《遗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等等。其文采旖丽、文字生涩,读之颇难。从他的著述中可以提炼的成语有:子虚乌有、义无反顾、兼容并包、参天贰地、人迹罕至、枯木朽株、始于忧勤终于佚乐、兴必虑衰安必思危等等。

 

刘长 刘安 刘勃 刘赐

自小依附吕太后,

常呼文帝为大兄。 ①

辎车囚身竟饿死,

兄弟二人不相容。 ②

从文编撰淮南子,

从武轻言天下通。③

四十二年谋反复,

一朝自刭似流萤。④

吴楚反时坚守城,

却效吴楚弃前功。⑤

祸起萧墙信不爽,

衡山酷与淮南同。⑥

①刘长是高帝的小儿子,赵王张敖所献的赵美人所生,赵美人生了刘长就自杀了。高帝叫吕后抚养长大。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5年)封刘长为淮南王。文帝继位,刘长曾与文帝同车围猎,称文帝为“大兄”(大哥),用铁锤打死辟阳侯审食其,文帝赦免了他,他更加骄横。

②刘长身为淮南王,犯下逆天大罪。丞相张仓、御史大夫冯敬等人(大臣)联名上书告诉文帝,请治刘长死罪。文帝不忍心,只废了刘长淮南王的封号,用囚车把刘长送往蜀地去受苦。一路上,都不敢打开囚车,以至于刘长饿死了。文帝听说,哭得厉害,处死了那些不打开囚车让刘长进食的人,淮南地方有人作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辎车:囚车。兄弟二人:指刘恒和刘长。

③刘安是刘长的儿子,文帝封他为淮南王。刘安在文学、音律等方面很有成就,他组织编撰过《淮南子》一书;但在武功方面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结果做了多年的皇帝梦,化为泡影了。

④刘安做了四十二年的淮南王,历经三朝(文帝、景帝、武帝),密谋推翻中央,但优柔寡断,举事不密,以自杀为了局。流萤:飞窜的萤火虫。

⑤吴楚七国联合反叛的时候,刘勃为衡山王,坚守城池,不与同反,受到朝廷的褒奖,说他“贞信”,迁任济北王,让刘赐当衡山王。刘赐不久怨恨起朝廷来,密谋反叛事宜。

⑥可是他家里很不和气,各种丑事外泄,招来朝廷的追究,刘赐也效刘安自杀身亡。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

  

孙叔敖 子产 公仪休 石奢

叔敖一言郢市复,①

子产病死郑民哭。②

拒鱼焚机逐家妇,③

忠孝两全自伏诛。④

①孙叔敖在楚庄王时做楚相,将楚国治理得很好:上下和顺,民俗优美。官吏尽职,盗贼绝迹,市贸繁荣,交通便利。楚庄王嫌钱币轻小,改造重钱,但老百姓用起来很不方便,导致市场冷落。孙叔敖劝庄王仍用轻币,市场又活跃起来。

②子产是郑国的大夫,后来做了郑相,将郑国治理得很好:老少和顺,商贾不欺,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田器不归,丧期治服。子产病死时老百姓痛苦着说:“子产死了,我们怎么活呀!”

③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后来做了鲁相。他奉公守法,廉洁从政,成为百官的表率。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投其所好,给他送来鱼,他拒不接受说:“我的确喜欢吃鱼,但鱼要靠自己劳动去挣,如果我接受了馈送,那我这个官就当不成了,还怎么能得到鱼呢?”他的妻子很会织布,他竟然将他赶回了娘家,还烧掉了织布机。理由是:你织的布这么好,定会卖到好价钱,那老百姓织的布还能卖得出去吗?这不是与民争利吗?

④石奢是楚庄王时的楚相。有一天,他到县里去搞调研,遇到了一桩杀人案件,追查下去,杀人者竟是他的父亲。杀父吧,是为不孝;不杀吧,是为不忠。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他选择了自刎而死。理由是:以死代父罪,既全忠孝,也尽本职。

  

汲 黯

傲骨难与公孙处,

直谏惹得皇上怒。①

治理东海东海治,

肃清淮阳淮阳肃。②

重足而立骂廷尉,

后来居上怨人主。③

耗费财物养降奴,

庇叶伤枝何足取?④

①汲黯是河南濮阳人,为人倨傲少礼,直谏犯上。武安侯田蚡是皇舅又是丞相,官员进见行跪拜礼,汲黯只行拱手礼。大将军卫青地位显赫,官员进见行跪拜礼,汲黯也只行拱手礼。汲黯在朝堂当面指斥丞相公孙弘是欺诈小人,阿谀奉承之徒。武帝招揽儒生意欲有为,汲黯直讽道:“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意思是说:皇上您从表面上是以仁义治天下,实际上是按您个人的意志去做,这怎么能建立起像尧、舜那样的功业呢?武帝听了,面有怒色,宣布退朝,并愤愤地说:“你汲黯也太放肆了!”群臣见皇上震怒,都替汲黯担心。汲黯却说:“皇上设置三公九卿,决不可以一味顺承皇上的意思,使皇上干出不合国家和人民的事情来,我们做臣子的,怎么能只顾保全自己而辜负国家的期望呢?”

②汲黯早年为东海太守,他用黄老之清净无为学说:“责大指,不苛小”,将东海治理得很稳定很和谐。汲黯晚年为淮阳太守。淮阳是个很乱的地方,那里有人违法私自铸造五铢钱。汲黯到了淮阳,肃清了那里的不法之徒,使淮阳变得清明安定。

③汲黯对廷尉(朝廷中的执法高官)张汤挑剔小过执法严酷的行为深为不满。他骂张汤:“你这种刀笔之吏做不得高官,一旦做了,必然会使天下人心恐怖,不知所措。”重足而立:后脚跟挨着前脚,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汲黯当了九卿之一的官(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等人还只是小吏。可是公孙弘、张汤后来爬到汲黯的上面去了,做了丞相、御史大夫。汲黯很不服气,冷讽皇上道:“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意思是说,您任用群臣像堆柴禾,后堆的在上面。“后来居上”的成语由此诞生。

④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浑邪王降汉。汉朝为了接纳降兵而动用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影响到长安地区的人民生存;不仅如此,皇上还要杀害接纳不力的官民。汲黯及时劝阻:“耗费数以百万计的资源去奉养匈奴,我认为这是保护了树叶而伤害了树枝,不值得。”皇上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不久罢免了他。过了几年才起用他为淮阳太守,直到终老。

  

郑当时

夜以继日交名士,

馈赠不过算器食。①

举贤唯恐落人后,

正当招抚四夷时。②

①郑当时是河南陈县人,凭侠义之胆救出张羽,在地方上很有名气。景帝时成为太子的舍人(好朋友好帮手)。他派人在长安市郊辟出客庄,专门接交天下名人,不分昼夜,唯恐不及;还安排车马接送,生怕招待不周。他做过这些官:中尉、太守、相、右内史、詹事、大农令、太史等。右内史就是九卿之一。他当了官不分贵贱,平等接待来访的人;送礼不过是些小小的食物。因为他廉洁送不起奢侈品呀。

②郑当时常向皇上谈到天下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希望得到重视任用。只要发现了能人,听到了美言,就赶快向皇上举荐,希望皇上任用采纳。那个时候,正值多事之秋,国家需要人才呀。

  

申培公 辕固生 韩太傅 伏生

高堂生 田生 胡毋生 董仲舒

诗经开篇吟关雎,

尚书教诲人谦虚。①

易学究天天行健,

礼数导民民规矩。②

春秋仁义礼智信,

儒林天地君亲师。③

不食马肝亦知味,

不言汤武岂算愚。④

①《诗经·国风》以《关雎》为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有格言:“满招损,谦受益。”

②《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键,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在汉以后二千多年中,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

③《春秋》把“仁”视为最高道德,仁即“爱人”。董仲舒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长地久的经常法则。《三字经》称其为“五常”,成为做人的原则。“天地君亲师”,儒家宣扬的“五伦”,成为古代祭祀的对象,遍及千家万户,具有肯定宗法关系,强化建设意识的作用。

④辕固生、黄生在汉景帝面前争论。辕认为汤、武是“受命”,黄认为汤、武是“弑君”。景帝说:“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受命”也好,“放杀”(弑君)也好,不须争论不休,只要知道改朝换代是社会必然法则就行了。

 

郅都  张汤

舍姬保皇赐百金,

执法严酷号苍鹰。 ①

匈奴畏惮离雁门,

太后奈何斩忠臣?②

掘鼠问案父大惊,

一意孤行专职能。③

扬人之善蔽人过,

长史奈何害廉臣?④

①郅都在景帝时为中郎将。有一天,他跟随皇上一同到上林苑,贾姬上厕所,一头野猪也进厕所,皇上目视郅都赶走野猪,郅都没有去。皇上要亲自去救贾姬,郅都挡住皇上说:“少一个贾姬还可以去再找一个来,可是皇上您就不能冒这个险了,刘氏江山指望着您哩!”皇上返回,野猪也去了。这件事被太后知道了,认为郅都做得对,保住皇上算是有功,因此叫人赏给郅都百斤金钱。郅都当了济南太守,惩办了地方恶棍;当了中尉,执法不顾皇亲贵戚,一律依法严办。朝中人给他取了外号“苍鹰”。

②匈奴屡犯边关。景帝拜郅都为雁门太守。匈奴人听说郅都当了雁门太守,都不敢接近雁门。匈奴人做了一个郅都的偶像,骑马射偶像,总射不中,可见害怕得很。后来,窦太后杀了郅都,因为郅都与临江王自杀一事有干系。景帝认为郅都是忠臣,保也保不住。

③张汤小时候守在家里,老鼠将肉拖到洞穴里去了。张汤的父亲回家,对着儿子发火,并要抽打张汤。张汤找来工具挖出洞中老鼠及剩肉,列在桌上问案,写好诉状,判处老鼠死刑。父亲见到儿子此举就像大法官,感到很吃惊,并预知儿子长大准有出息。张汤做到御史大夫的高官,参与制定新的法令,一切按法令的条款处案,不讲私情,不避祸福,尽到本职而已。一意孤行:这里指一切按律处案,不讲私情,不给面子,不计后果。

④张汤做廷尉时,凡遇到大案要案,提请皇上裁决。皇上说应该怎么做,他也就怎么做。如果释放犯人,就说是皇上的意思,让皇上做好人。如果要上递奏文,就说是某人的意思,让某人做能人。向皇上推荐官吏,只说别人的好处,不说别人的过失。他之所以能做大官,得益于他个人的修养。可是这样一位能臣最后却被三位长史——朱买臣、庄助、王朝合谋害死,家产不过五百金,都是一些俸禄和赏赐,可谓廉者矣。李 广

世代受射射虎狼,

常为太守守边关。①

捉缚雕者解鞍卧,

推坠胡儿驰马还。②

其口讷言其身正,

律人宽缓律己廉。③

七十余战战匈奴,

生不封侯死也难。④

①李广是甘肃成纪人。他的先人李信,在秦朝时做将军,追获燕太子丹。李家世代传授射箭技术,能射杀虎狼。文帝时,李广因击胡有功,又善格斗,封为中郎,迁武骑常侍。景帝时,李广为骑郎将,迁骁骑都尉。他先后做过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扼守边关。

②李广做上郡太守时,射杀两个射雕的匈奴人,活捉一个。匈奴大军赶来,李广叫手下都下马解鞍而卧。匈奴以为是为了诱敌,不敢进击,连夜退兵。第二天早晨,李广所率百余骑得以归队。武帝时,李广为将出雁门关击匈奴,被匈奴擒获。半路上,李广将一胡儿推下马,取其弓箭射杀追骑飞驰而还。

③李广不善言谈,却能以身作则,爱护士卒,深受部下拥戴。李广驻军简易,人人自便,士卒逸乐。遇到饮食匮乏,士卒不先喝好,李广不喝;士卒不先吃饱,李广不吃。李广得到赏赐,必然分给部下共享。四十多年,拿朝廷无数俸禄,家中没有什么财物。

④李广同匈奴打了七十多次仗,临死时也没得封侯。这是李广一生的遗憾。李广死时,百姓尽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对李广人格魅力的好评。

 

冒顿  稽粥  军臣  伊稚斜

乌锥  乌师庐  呴犁湖  且鞮侯

自作鸣镝射爱妻,四十万骑围高帝。①

旃裘完善湩酪便,不事稼穑学驱驰。②

公主入塞战事歇,长城之下通关市。③

反复无常屡为寇,遁向漠北避汉袭。④

休养士马习射猎,不用和亲难为质。⑤

经营西北好杀戮,受降不成身已死。⑥

以叔继位更仇汉,杀人掠财毁城池。⑦

自称儿子敬老子,围困李陵降贰师。⑧

①秦汉之交,匈奴单于叫着冒顿。其父头曼所爱阏氏,生小儿子。头曼打算立小儿子为继承人。冒顿制作响箭,命令手下:响箭射向哪里。必须射向哪里,否则力斩不饶。冒顿将响箭射鸟兽,射自己的好马,左右也跟着射。凡是不跟着射的人,立即斩之。后来,冒顿如法炮制,射死了自己的爱妻、生父,自立为单于。鸣镝:响箭。汉高帝时,冒顿率众攻打太原,到了晋阳。高帝率众迎击,到了平城,冒顿率精兵四十万围困高帝,七天没有粮饷救济。高帝派人厚送阏氏。阏氏进言冒顿,冒顿撤围。高帝从缺口逃出,派刘敬和亲。

②汉孝文帝时,冒顿死,其子稽粥立为单于。教匈奴人拒穿汉衣,拒食汉食,只穿旃裘(用兽皮制成的衣服),只食湩酪(兽乳制成的食品),以示匈奴的强大,决不依附汉朝。教匈奴人制成比汉朝更长的书牍,更大的印章,以示匈奴的尊贵,决不屈尊汉朝。教匈奴人不学种植,只学骑马打仗,掠夺汉朝边关财物。

③稽粥死,其子军臣立为单于。汉文帝和景帝都采取和亲政策,在长城下开关贸易,彼此相安无战争。到了武帝时,诱杀单于不成,重开战事,互有胜负。

④军臣死,其弟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匈奴经常袭击汉朝北疆重镇代郡、定襄、上郡、朔方,杀害官吏民众。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左、右贤王,逼迫匈奴单于逃往漠河以北,避开汉军锋芒,保存实力。

⑤伊稚斜死,其子乌锥立为单于。匈奴无力与汉朝争战。于是休养生息,狩猎放牧,派使者向汉朝重提和亲之事。汉朝派使者劝单于称臣纳贡,叫太子到汉朝去做人质。单于认为汉朝不恢复原来的和亲政策,就决不同意去做人质。双方扣留使者,小有摩擦。

⑥乌锥死,其子乌师庐立为单于,游牧于西北地区云中、酒泉、燉煌一带。乌师庐年少好杀戮。左大都尉想杀他降汉。汉朝筑受降城迎接。事未成,乌师庐觉查,诛杀左大都尉,并攻打受降城。不久病死。

⑦乌师庐死,其叔父呴犁湖立为单于,攻入定襄、云中、酒泉、张掖等边城,杀人掠财,毁坏汉朝设防的城郭。不久病死。

⑧呴犁湖死,其弟且鞮侯立为单于。且鞮侯担心汉朝攻打,放归汉朝不肯投降的使者,自称“儿子”,称汉天子为“丈人”。但暗中养兵,骄纵不服。后来围攻骑都尉李陵,迫使李陵投降。又与贰师将军李广利连战十多天。李广利听说家人因巫蛊罪被杀,也就投降了匈奴。司马迁写《匈奴列传》也就到此为止。

  

卫青 霍去病

出身低微牧羊群,钳徒相之曰贵人。①

七击匈奴战功赫,仁善退让大将军。②

匈奴未灭何为家,将军一语壮中华。③

六击匈奴战功著,茂陵山上映彩霞。④

①卫青是平阳(山西临汾)人,他的父亲叫郑季,母亲叫卫媪。卫媪是平阳侯曹时(曹参之孙)的妾。卫青的姐姐叫卫子夫(后来成为汉武帝的皇后)。卫青小时候放过羊群,挨过打骂,可是甘泉居室里有一位受过钳刑了的相士说卫青是“贵人”,可以“封侯”。卫青不信。

②卫青从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29年)起,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17年),共七次攻打北方强悍民族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先被封为长平侯,后被授予大将军。卫青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也被封为宜春侯、阴安侯,发干侯。父子享受一万五千七百户的供奉(11800+3900=15700户)。卫青为人仁善退让。比如李广的儿子李敢怨恨卫青,因此砍伤了卫青。卫青却将此事隐蔽起来没有追究。卫青对待士兵也很好。比如干渴掘井,士兵不先喝好,他就不喝;部队撤退时,他总是最后渡河。

③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西汉名将。小时候学骑射,武艺高强,汉武帝很喜欢他,叫他当了贴身侍卫。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从军,他18岁,有了军功,被封为“冠军侯”。武帝为他造了一座豪宅,叫他亲自去看看满意不满意,他感谢皇恩浩荡,但慷慨陈词:“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意思是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没有理由建置家业啊。就是这句话流传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华军人气节的象征。

④霍去病六次攻打匈奴,消灭和俘获的匈奴人超过二十万,降服匈奴浑邪王数万之众,基本上肃清了西北部的边患,享受一万五千一百户的供奉。可惜,他只活了24岁就病死了,葬在陕西的茂陵地方,现已成为人们凭吊的名胜。

 

公孙弘

少年家贫为狱吏,

博士弘论自恢奇。①

人主心胸装天地,

人臣节俭穿布衣。②

五条通道儒家序,

三件通德自治宜。③

百僚之率万民表,

只重道德不重赀。④

①公孙弘是齐国薛县人,家里贫穷,在东海边养猪营生。年青时在薛县做过看管牢狱的小吏。40岁才学《春秋》等书,以孝顺著称。60岁被征召为朝廷中的贤良博士。恢奇:豁达、奇伟,有过人之处。

②公孙弘认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意思是,人主最忌的短处是度量不广大,大臣最大的短处是生活不节俭。换言之,作为领导者胸襟要开阔,有容人之量;作为下属或者一般人都要有节俭意识,懂得“成由节俭败由奢”的道理。“富民为治国之道,节俭为富民之要”。

③五条通道: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这是儒家学说排列的五项应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三件通德:即智、仁、勇,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们应自觉做到的行为准则。怎么去做?“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

④公孙弘先拜为博士,再升为御史大夫,后至丞相,封平津侯,位列三公,居万人之上,是百官的头要人物,万民的表率。他做得怎样?《史记》上说他“身行俭约,轻财重义”;盖布被,吃粟饭,俸禄分给下属,家无余财。可谓廉者矣。赀:资财,俸禄。

 

主父偃

初学长短纵横术,

晚学春秋百家诗。①

北游燕赵难遂意,

西入关中始登墀。②

春蒐秋狝不忘我,

日暮途远倒行之。③

揭人隐私终自毁,

钢遇烈火化作泥。④

①主父偃是齐国临菑人,学过游说家的学问,学过《易》经、《春秋》等学问,懂法律,知战事,算得上一个博士类的人物。

②主父偃在齐国遭遇到众儒生的排挤,北游燕、赵、中山,得不到厚待器重。于是西入关中,见卫青大将军。卫青多次向皇上举荐,然而得不到召见。主父偃只得上书自荐,写了九道奏章,其中八道谈论法律,一道劝谏皇上攻打匈奴。皇上看后,相见恨晚,提拔主父偃并徐乐、严安三人为郎中。主父偃又多次上书,得到皇上亲信,拜偃为偈者,中大夫,一年中连升四级。登墀:入朝为官。

③春蒐:春天打猎。秋狝:秋天打猎。这里指一年中适时搞军事演习,积极备战。日暮途远:天已晚了,道路很长。喻指主父偃虽已到了晚年,但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愿顺人意去做违心的事,而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根本不管他人的感受如何,因此有“倒行逆施”的成语出现。

④主父偃喜欢揭发人的隐私。比如他向皇上告密燕王奸父姬、夺弟媳的丑行,使燕王自杀。他抖出齐王的乱伦之事,使齐王也自杀。他在朝中与公孙弘有仇,时公孙弘任御史大夫,劝皇上杀了主父偃。一块好钢遇上烈火会化成水,一个小官得罪了权贵会被捏成泥。

 

赵 佗

北面负山东临海,

东西三郡千里连。①

五世为王九三载,

一朝国亡归汉园。②

①南越之地在现在的广东、广西。北面有岭南山隔着,南海是其南面的天然屏障,东西有几千里之地相连。秦时设置桂林、南海、象郡。汉时南越王的首府设在番禺。

②赵佗、赵胡、赵婴齐、赵兴、赵建德五人相继做南越王,共九十三年。汉文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朝派兵灭掉了南越王,将南越分为九郡,由汉朝中央管辖。

  

驺无诸 驺摇

东越实指闽和浙,

故都东瓯与东冶。①

勾践一时称霸处,

至今人犹说余烈。②

①东越之地在福建、浙江。秦时设置闽中郡。汉初驺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二人各霸一方。他们都是越王勾践的后代。

②战国之时,越王勾践曾雄霸东南。汉武帝元鼎六年,灭了南越,又灭东越,将东越的百姓迁徙到江、淮之间,使东越地方空虚荒蔽。据传,越人是夏禹的后人,禹是三皇之首,人们很崇拜他,连他的后人也因此沾荣。

 

王满  右渠

东北蛮夷曰朝鲜,

时称外臣时寇边。①

地险城固固然好,

不若奉诏附中原。②

①王满、右渠祖、孙二人在汉时做朝鲜王,首都叫王险。朝鲜地处东北边境,与燕国接壤。王满本是燕国的亡命之徒,结集党羽称王,做汉朝的外臣,保塞外蛮夷,不侵扰汉朝边境人民。但到了王满的孙子右渠的手里,就不那么驯服了,搞起独立来了,影响到东北部的和谐。

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发兵朝鲜。右渠妄想凭险固守,但他的内部主降者很多,结果他被手下杀害,地方分为四郡。假如右渠能按汉朝中央的指令去做,继续称外臣,进贡物,审时度势,内外修好,也许可以保住他的国家和王位吧。

  

庄蹻  多同

西南当指云贵川,

明珠天池嵌其间。①

夜郎怎知汉之大,

蜀出枸酱与竹箪。②

①西南夷地处云南、贵州、四川。庄蹻、尝羌等做过滇王,多同做过夜郎王。汉时西南曾分为七郡:犍为郡、牂牁郡、越巂郡、沈犁郡、汶山郡、武都郡、益州郡。云南昆明有滇池,像一颗明珠镶嵌在西南边陲。

②贵州西部有个地方叫夜郎。夜郎国君问汉朝使臣:“你们汉朝大呢,还是我们夜郎国大呢?”“夜郎自大”的典故由此而出,比喻妄自尊大。四川出产的特产有用枸杞子做成的酱菜,用棉花织成的布料,用竹节制成的手杖、盛器等。张骞出使大夏国时,看到了四川的特产哩。

  

司马相如

犬子更名著子虚,①

当炉酤酒谋食衣。②

世俗多传凤凰匹,③

难效斯人文笔奇。④

①司马相如是成都人,字长卿。少年时喜欢读书击剑,父母亲给他取了个小名叫“犬子”。他敬仰蔺相如的为人,把名字改为“相如”。景帝时,他在朝中与邹阳、枚乘、庄忌等文化人交游,写《子虚之赋》,但并没得到重视。

②司马相如回到成都老家,失业无助。他去拜访好朋友临邛县令王吉,王吉设计让司马相如在富人卓王孙、程郑面前露脸,赢得了卓王孙女儿卓文君的好感,于是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可是,司马相如家里贫穷得很,他们不得不到临邛县开了个酒店,卖酒营生。当炉:站柜台。酤酒:卖酒。

③民间风传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恋故事,有郭沫若的剧本说司马相如写过《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说他们是凤凰匹配,一段好姻缘。

④司马相如著述颇丰,有《子虚赋》、《告巴蜀民檄》、《谏猎疏》、《大人赋》、《论封禅书》、《遗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等等。其文采旖丽、文字生涩,读之颇难。从他的著述中可以提炼的成语有:子虚乌有、义无反顾、兼容并包、参天贰地、人迹罕至、枯木朽株、始于忧勤终于佚乐、兴必虑衰安必思危等等。

 

刘长 刘安 刘勃 刘赐

自小依附吕太后,

常呼文帝为大兄。 ①

辎车囚身竟饿死,

兄弟二人不相容。 ②

从文编撰淮南子,

从武轻言天下通。③

四十二年谋反复,

一朝自刭似流萤。④

吴楚反时坚守城,

却效吴楚弃前功。⑤

祸起萧墙信不爽,

衡山酷与淮南同。⑥

①刘长是高帝的小儿子,赵王张敖所献的赵美人所生,赵美人生了刘长就自杀了。高帝叫吕后抚养长大。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5年)封刘长为淮南王。文帝继位,刘长曾与文帝同车围猎,称文帝为“大兄”(大哥),用铁锤打死辟阳侯审食其,文帝赦免了他,他更加骄横。

②刘长身为淮南王,犯下逆天大罪。丞相张仓、御史大夫冯敬等人(大臣)联名上书告诉文帝,请治刘长死罪。文帝不忍心,只废了刘长淮南王的封号,用囚车把刘长送往蜀地去受苦。一路上,都不敢打开囚车,以至于刘长饿死了。文帝听说,哭得厉害,处死了那些不打开囚车让刘长进食的人,淮南地方有人作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辎车:囚车。兄弟二人:指刘恒和刘长。

③刘安是刘长的儿子,文帝封他为淮南王。刘安在文学、音律等方面很有成就,他组织编撰过《淮南子》一书;但在武功方面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结果做了多年的皇帝梦,化为泡影了。

④刘安做了四十二年的淮南王,历经三朝(文帝、景帝、武帝),密谋推翻中央,但优柔寡断,举事不密,以自杀为了局。流萤:飞窜的萤火虫。

⑤吴楚七国联合反叛的时候,刘勃为衡山王,坚守城池,不与同反,受到朝廷的褒奖,说他“贞信”,迁任济北王,让刘赐当衡山王。刘赐不久怨恨起朝廷来,密谋反叛事宜。

⑥可是他家里很不和气,各种丑事外泄,招来朝廷的追究,刘赐也效刘安自杀身亡。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

  

孙叔敖 子产 公仪休 石奢

叔敖一言郢市复,①

子产病死郑民哭。②

拒鱼焚机逐家妇,③

忠孝两全自伏诛。④

①孙叔敖在楚庄王时做楚相,将楚国治理得很好:上下和顺,民俗优美。官吏尽职,盗贼绝迹,市贸繁荣,交通便利。楚庄王嫌钱币轻小,改造重钱,但老百姓用起来很不方便,导致市场冷落。孙叔敖劝庄王仍用轻币,市场又活跃起来。

②子产是郑国的大夫,后来做了郑相,将郑国治理得很好:老少和顺,商贾不欺,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田器不归,丧期治服。子产病死时老百姓痛苦着说:“子产死了,我们怎么活呀!”

③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后来做了鲁相。他奉公守法,廉洁从政,成为百官的表率。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投其所好,给他送来鱼,他拒不接受说:“我的确喜欢吃鱼,但鱼要靠自己劳动去挣,如果我接受了馈送,那我这个官就当不成了,还怎么能得到鱼呢?”他的妻子很会织布,他竟然将他赶回了娘家,还烧掉了织布机。理由是:你织的布这么好,定会卖到好价钱,那老百姓织的布还能卖得出去吗?这不是与民争利吗?

④石奢是楚庄王时的楚相。有一天,他到县里去搞调研,遇到了一桩杀人案件,追查下去,杀人者竟是他的父亲。杀父吧,是为不孝;不杀吧,是为不忠。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他选择了自刎而死。理由是:以死代父罪,既全忠孝,也尽本职。

  

汲 黯

傲骨难与公孙处,

直谏惹得皇上怒。①

治理东海东海治,

肃清淮阳淮阳肃。②

重足而立骂廷尉,

后来居上怨人主。③

耗费财物养降奴,

庇叶伤枝何足取?④

①汲黯是河南濮阳人,为人倨傲少礼,直谏犯上。武安侯田蚡是皇舅又是丞相,官员进见行跪拜礼,汲黯只行拱手礼。大将军卫青地位显赫,官员进见行跪拜礼,汲黯也只行拱手礼。汲黯在朝堂当面指斥丞相公孙弘是欺诈小人,阿谀奉承之徒。武帝招揽儒生意欲有为,汲黯直讽道:“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意思是说:皇上您从表面上是以仁义治天下,实际上是按您个人的意志去做,这怎么能建立起像尧、舜那样的功业呢?武帝听了,面有怒色,宣布退朝,并愤愤地说:“你汲黯也太放肆了!”群臣见皇上震怒,都替汲黯担心。汲黯却说:“皇上设置三公九卿,决不可以一味顺承皇上的意思,使皇上干出不合国家和人民的事情来,我们做臣子的,怎么能只顾保全自己而辜负国家的期望呢?”

②汲黯早年为东海太守,他用黄老之清净无为学说:“责大指,不苛小”,将东海治理得很稳定很和谐。汲黯晚年为淮阳太守。淮阳是个很乱的地方,那里有人违法私自铸造五铢钱。汲黯到了淮阳,肃清了那里的不法之徒,使淮阳变得清明安定。

③汲黯对廷尉(朝廷中的执法高官)张汤挑剔小过执法严酷的行为深为不满。他骂张汤:“你这种刀笔之吏做不得高官,一旦做了,必然会使天下人心恐怖,不知所措。”重足而立:后脚跟挨着前脚,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汲黯当了九卿之一的官(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等人还只是小吏。可是公孙弘、张汤后来爬到汲黯的上面去了,做了丞相、御史大夫。汲黯很不服气,冷讽皇上道:“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意思是说,您任用群臣像堆柴禾,后堆的在上面。“后来居上”的成语由此诞生。

④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浑邪王降汉。汉朝为了接纳降兵而动用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影响到长安地区的人民生存;不仅如此,皇上还要杀害接纳不力的官民。汲黯及时劝阻:“耗费数以百万计的资源去奉养匈奴,我认为这是保护了树叶而伤害了树枝,不值得。”皇上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不久罢免了他。过了几年才起用他为淮阳太守,直到终老。

  

郑当时

夜以继日交名士,

馈赠不过算器食。①

举贤唯恐落人后,

正当招抚四夷时。②

①郑当时是河南陈县人,凭侠义之胆救出张羽,在地方上很有名气。景帝时成为太子的舍人(好朋友好帮手)。他派人在长安市郊辟出客庄,专门接交天下名人,不分昼夜,唯恐不及;还安排车马接送,生怕招待不周。他做过这些官:中尉、太守、相、右内史、詹事、大农令、太史等。右内史就是九卿之一。他当了官不分贵贱,平等接待来访的人;送礼不过是些小小的食物。因为他廉洁送不起奢侈品呀。

②郑当时常向皇上谈到天下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希望得到重视任用。只要发现了能人,听到了美言,就赶快向皇上举荐,希望皇上任用采纳。那个时候,正值多事之秋,国家需要人才呀。

  

申培公 辕固生 韩太傅 伏生

高堂生 田生 胡毋生 董仲舒

诗经开篇吟关雎,

尚书教诲人谦虚。①

易学究天天行健,

礼数导民民规矩。②

春秋仁义礼智信,

儒林天地君亲师。③

不食马肝亦知味,

不言汤武岂算愚。④

①《诗经·国风》以《关雎》为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有格言:“满招损,谦受益。”

②《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键,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在汉以后二千多年中,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

③《春秋》把“仁”视为最高道德,仁即“爱人”。董仲舒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长地久的经常法则。《三字经》称其为“五常”,成为做人的原则。“天地君亲师”,儒家宣扬的“五伦”,成为古代祭祀的对象,遍及千家万户,具有肯定宗法关系,强化建设意识的作用。

④辕固生、黄生在汉景帝面前争论。辕认为汤、武是“受命”,黄认为汤、武是“弑君”。景帝说:“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受命”也好,“放杀”(弑君)也好,不须争论不休,只要知道改朝换代是社会必然法则就行了。

 

郅都  张汤

舍姬保皇赐百金,

执法严酷号苍鹰。 ①

匈奴畏惮离雁门,

太后奈何斩忠臣?②

掘鼠问案父大惊,

一意孤行专职能。③

扬人之善蔽人过,

长史奈何害廉臣?④

①郅都在景帝时为中郎将。有一天,他跟随皇上一同到上林苑,贾姬上厕所,一头野猪也进厕所,皇上目视郅都赶走野猪,郅都没有去。皇上要亲自去救贾姬,郅都挡住皇上说:“少一个贾姬还可以去再找一个来,可是皇上您就不能冒这个险了,刘氏江山指望着您哩!”皇上返回,野猪也去了。这件事被太后知道了,认为郅都做得对,保住皇上算是有功,因此叫人赏给郅都百斤金钱。郅都当了济南太守,惩办了地方恶棍;当了中尉,执法不顾皇亲贵戚,一律依法严办。朝中人给他取了外号“苍鹰”。

②匈奴屡犯边关。景帝拜郅都为雁门太守。匈奴人听说郅都当了雁门太守,都不敢接近雁门。匈奴人做了一个郅都的偶像,骑马射偶像,总射不中,可见害怕得很。后来,窦太后杀了郅都,因为郅都与临江王自杀一事有干系。景帝认为郅都是忠臣,保也保不住。

③张汤小时候守在家里,老鼠将肉拖到洞穴里去了。张汤的父亲回家,对着儿子发火,并要抽打张汤。张汤找来工具挖出洞中老鼠及剩肉,列在桌上问案,写好诉状,判处老鼠死刑。父亲见到儿子此举就像大法官,感到很吃惊,并预知儿子长大准有出息。张汤做到御史大夫的高官,参与制定新的法令,一切按法令的条款处案,不讲私情,不避祸福,尽到本职而已。一意孤行:这里指一切按律处案,不讲私情,不给面子,不计后果。

④张汤做廷尉时,凡遇到大案要案,提请皇上裁决。皇上说应该怎么做,他也就怎么做。如果释放犯人,就说是皇上的意思,让皇上做好人。如果要上递奏文,就说是某人的意思,让某人做能人。向皇上推荐官吏,只说别人的好处,不说别人的过失。他之所以能做大官,得益于他个人的修养。可是这样一位能臣最后却被三位长史——朱买臣、庄助、王朝合谋害死,家产不过五百金,都是一些俸禄和赏赐,可谓廉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