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锅炉品牌:从蒋介石父子家书管窥1949年大溃败内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7:29:30
   
   本文摘自《蒋介石父子1949危机档案》,王丰著,九州出版社,2010.9

  蒋介石恐怕连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人生的最后二十六个寒暑,会在台湾这个蕞尔小岛度过。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起,他一步都不曾离开过台、澎、金、马的范围,直到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在台北士林官邸咽下最后一口气。

  蒋介石风光了半辈子,从北伐初期的黄埔军官学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长、国民政府主席,一路做到行宪后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在大陆当权的二十三年间,纵使神州大地遍处烽火,但是,他几乎等于是当代中国一呼百诺的皇帝。人们会说,他之所以会从大陆败退台湾,这完全是天命,天命不可违。蒋介石败退台湾,或许正应验了天命,然而,他会选择台湾作为败退与安身之所,确实是一个神来之笔的抉择。

  蒋介石为什么会择定台湾岛,作为他与共产党斗法的“复兴基地”?人们可以想出这样那样各种理由及说法,但我们在蒋介石父子的往来函电中找到了答案。于是,顺着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的函电、信件一路追踪下去,许多原本莫衷一是的疑惑,在堆积如山的函牍当中,发现了真正的原因;许多原本暧昧难明的问题,在这里寻找到了解答。

  是的,蒋介石为什么会选择台湾作为负隅顽抗的“复兴基地”?答案就在蒋经国呈给蒋介石的一封家书里边。蒋经国于一九四八年六月二十六日发出的那封信,是这样写的:

  父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最近二星期以来,儿曾与沪杭等地之负责官员,深谈国事,并私访民间,接近商民、工人,以至乞丐、难民,在各方面所得之感想殊深,经过日夜之考虑,儿不得不忍痛直呈 大人者,即多数人之心,皆惶惶然而不知如何是好。我政府确已面临空前之危机,且有崩溃之可能,除设法挽回危局之外,似不可不作后退之准备。儿决非因消极或悲观而出此言,即所谓退者,亦即以退为进之意也。有广东,方有北伐之成功;有四川,才有抗日之胜利。而今后万一遭受失败,则非台湾似不得以立足。望 大人能在无形中从速密筹有关南迁之计划与准备。儿对此考虑或有过分之处,但以目前局势之演变而论,军事与经济并非无崩溃之可能,实不可不作必要之防备也。为儿者心有所思,不敢不直呈于 大人之前也。

  蒋经国这封沉痛告白,想必触动了蒋介石内心深处。这封信必定是蒋介石展开秘密南迁计划的一大催化剂。蒋经国劝告他的父亲“从速密筹有关南迁之计划与准备”,蒋介石心知肚明国民政府之大势已去,深知以国民政府当时的客观条件,打不过共产党。国共内战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接连失利,恶性通货膨胀及金融乱局危如累卵,一如蒋经国所言,“军事与经济并非无崩溃之可能”。

  正因这封信触动了蒋介石的灵魂深处,蒋介石从各个方面预为布置,台湾,成为两蒋父子亟思东山再起之地。从蒋经国早岁归国以来和父亲之间长年通信及往来函电当中,我们可以观察蒋氏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父子亲情与爱国情怀交织其间,家事与国事盘根错节,相互纠缠之下,一个故事脉络,就像是一条时光大河,从浙江、江西、四川、南京、上海、广东、台湾,一路蜿蜒而下,原本看似各自独立的书信、函电,原来也可以编缀成一首生命组曲。

  笔者父母均来自祖国大陆,他们生长于中国最艰难的忧患岁月,对领导国人外御国侮、浴血抗战的蒋介石父子,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影响所及,耳濡目染,笔者亦对两蒋感怀不已,这种感情,至今不灭。无奈,历史工作者必须秉笔直书,基于职责,吾人必须面对历史,尊重事实,如有造次,情非得已。个人学术修为有限,书中谬误在所难免,尚请各界方家斧正,为盼。本书引述之蒋氏父子函电档案,多系源自“国史馆”藏存之大溪档案,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