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轴承型号查询:样卷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33:09

 

2003年大余县公开选聘中小学校长笔试题

 

 

 

 

2009年学校中层干部竞聘选拔笔试试卷(上)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

1、当代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d )

A、国民素质还不够高            B、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C、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D、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a  )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   D.制度化、法制化

3、网络上的游戏可以开发智力,但部分学生由于痴迷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   )

A.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C. 规律是客观的              D.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规定

4."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b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 b  )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c )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8.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c )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9.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d  )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10.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c )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D.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11.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a    )

A.表象   B.想象   C.后象   D.印象

12.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   )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13.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利于改善同伴关系的课堂目标结构类型是(  b)

 A.竞争型   B.合作型   C.个体化型   D.放任型

14、某寄宿学校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后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   b )

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1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 d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009年学校中层干部竞聘选拔笔试试卷(下)

 

 

二、填空题:(每空各1分,共15分)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2、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___社会 __现象和__认识 ___现象。

3、我国的   学记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

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国民_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 学校 ___教育制度。

5、学生是教育的___客体  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主体  __

6、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_观察法   _;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_。

7、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小组 ___活动和_ 个人  活动。

8、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9、《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10、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学的 教育性   规律。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3、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四、论述题:(每道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学校和自己工作实际,请你谈谈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在工作中实施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培养品德高尚,身体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实践证明:素质教育能更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能更好促进受教育者终身发展的需要。能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各个领域拨尖人才。

 我认为,促进人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独立人格意识与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无论是“建设者”还是“接班人”,他们首先都是人,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任由老师捏造的泥巴。

教师在本职工作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应做到如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以前的教育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教、就不学。这条老路是一条片面发展的道路,不适应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需要。以分数取人,能选拔人才,也能埋没人才。所以我们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危害性,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广泛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引导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重视素质教育的浓厚氛围。

2.素质教育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1)人的全面发展

  是指人在自由王国里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由于人的个体差异,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技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人。我们所说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儿童、少年的全面、主动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它只能牺牲其它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所以,只有人们的生活条件,亦即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提供了这方面的可能并提出出了这方面的需要时,才有可能实现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全面发展。

  (2)人的主动发展

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当成正在学习承做社会人的人,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当成正在学习选择、学习提高社会责任的未来的国家的主人。发展只能是他们的主动行为,没有主动性就没有发展。每个学生都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珍惜这些特点,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儿童、少年的全面、主动发展。而不是向以前那样学生是教师手中的提线木偶,他们只是“材”(材料),而不是“人”,不是那种有权决定自己学习发展方向,发展速率与最终发展程度的、自己生命的主人。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平等对待有差异的个性,平等地看待在某些方面发展程度不同的受教育者,不但不歧视暂时或长远“后进”的人们,而且要尊重他们们在某些方面后进的权利,鼓励他们全面、主动发展他们的优势。素质教育不能使所有人都成为牛顿、爱因斯坦、马拉多那、……

3.素质教育是一个新事物,人们对素质教育还有不同的认识,素质教育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实践上,也创造出了很多模式,什么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总结。

只要我们努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就一定能实现。

 

 

 

 

2、做为学校的中层干部,你如何理解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具体来说,学校中层干部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岗位认知能力。
  学校中层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角色定位要准。每一个中层干部就像足球场上的运动员一样,要十分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后卫”,还是“前锋”?自己这个位置活动范围有多大?自己在这个活动范围内要完成哪些任务?什么时候不能“越位”?什么时候需要“补位”?什么时候加入“助攻”?这些,都要求运动员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足球运动员,心中装着集体的目标,真正进入竞技状态,场上跑动积极,注意用“大脑”踢球,讲究和同伴相互配合,才能赢得整个球队的胜利。
  2.政策领悟能力。
  学校中层领导对校长、副校长负责,又要主持处、室的工作,他们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中层干部要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法规,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执行时以法治教。另一方面,要吃透校长的决策,真正领悟校长的决策意图、过程、内容和效果,并以此作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做到执行时不片面,不偏向,不走样。草率行事,不仅不会达到目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3.计划条理能力。
  中层干部对校长决策意图的理解,具体体现在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中。每学期,各个部门、处室都要根据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部门计划,围绕学校的总体思路,结合部门特点,落实可行的措施。重大活动、重点工作还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拿出时间表。要保证部门与学校工作的整体性、一致性、连贯性。在制定计划、方案的过程,多请教师参与,多听取采纳教师的意见、建议,把部门的要求变成教师的自觉认同。
  4.组织实施能力。
  这是中层领导干部最重要的能力,是把可能变成现实、蓝图变成行动的过程。其核心是指挥得当、调控有力、激励有方。学校中层干部要能通过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教师的潜能,实现管理决策层的用心、中层的上进心、教师的责任心“三心”最佳组合。对全体成员进行考核,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教职员工的自我管理。采用必要的物质奖励和有效的精神嘉奖相结合的方式,让教职员工产生归属感。在检查、激励、反馈的过程中,完成组织目标、任务。
  5.全面协调能力。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起来的。作为学校中层干部,起的是桥梁、纽带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协调就是沟通,就是及时上传下达,倾听“民心”,反映“民意”,解读校长之声,是共识协调;学校中层干部直面教职员工,碰到的现实问题要多一些,协调就是理顺,创设人与人、人与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往环境,是关系协调。最好的协调原则就是实现共赢。
  6.深刻洞察能力。
  这是一种判断思维能力。学校中层干部虽然不是学校的决策者,但是应该义不容辞地为校长决策提供事实依据。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认真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提炼出真实的信息,供校长决策参考。对教职员工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或改革中的一丝曙光,能洞察先机,及时予以抑止或张扬。未雨绸缪,是有洞察力的表现。
  7.有效授权能力。
  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亲历亲为,学校中层干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培养下属共同成长,成就下属就是成就自己。因此,无论是管教学的,还是抓后勤的,都应该最大限度地赋予助手、下属责、权、利,全体教师才有成就感和责任感。同时,中层干部要勇于为教职员工承担工作中的失误,不把属于自己的责任推给学校领导。
  8.大胆创新能力。
  中层干部应该时时、事事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执行不是简单复制领导的命令,不是机械地照搬教条,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制定计划、实施方案的过程,要有中层干部自己的智慧,不断地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向创新迈进的过程。这样,校长的决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就能不断完善、科学,创新也在执行过程中成为组织解决问题的文化。
  
  怎样提升执行能力
  
  在全校营造想干事的氛围,培养能干事的素质,打造干成事的机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竞聘——确保能者有位。
  学校中层干部的产生由“伯乐相马”改为“赛马”,全员竞聘上岗。首先,由校长室公布学校中层干部的职数,采用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的办法,确定每个岗位的候选人。然后,每个候选人在“自我展示台”上陈列反映自己绩效的材料,并进行竞岗演讲,与全体教师对话、答辩。最后,组织全体教师对候选人进行投票,按得票多少产生每个部门的领导。要保证所有的操作程序规范、科学,实施阳光操作,让真正有才能的后备人选脱颖而出,进入中层干部岗位。
  2.分工——确保上者可干。
  学校中层干部分工要十分明确,防止由分工失误造成的工作的重复或管理的盲区;每个中层干部都要十分清楚自己所分管工作的职责,知道自己的服务对象。只有这样,中层干部上了岗才有事可做,工作起来才胸有成竹。当然,这种分工是建立在互相协作的基础之上的。
  3.历练——确保上者能干。
  为了提高中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只有让他们在岗位上摔打锤炼,为他们“加钢淬火”,在“赛马”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一是要加强学习,加强品德和人格学习,提高个人修养,增强团队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眼界,提升境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丰厚的知识基础;加强组织管理方面的学习,培养灵活而扎实的管理技能。二是在实战中操练、反思。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工作中,要为中层干部的进步提供广阔的天地,注重压担子,培养他们独立工作能力。中层干部的能力相当于球的半径,能力越大,工作的空间也越大。三是外挂进修。学校应当为中层干部拓宽学习、培训的渠道,可以外挂到兄弟学校任职务,接受不同风格学校文化的浸染,也可以与科研单位、院校挂钩,脱产学习。
  4.考核——确保上者愿干。
  对中层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们的工作,是中层干部工作的原动力。加强对中层干部考核,以考核促能力提高,以考核促工作干劲,以考核结果奖优罚劣,这样才能保证上岗的中层干部愿意全心全意去干工作。考核时,把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能力考核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考核结果作为再聘的依据。在中层干部中,实行“‘三干’并存,动态转换”的机制,把中层干部依据考核结果分成优秀干部、合格干部、试用干部,并实行动态转换,到期换届的交替更迭制度。对他们的物质、精神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加强学校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层干部的桥梁作用,形成政令畅通的中枢;充分发挥他们的纽带作用,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凝聚队伍的合力;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形成完成任务的突击队;充分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形成工作中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