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消防车品牌:情智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29:05

情智数学——我的追求

六年的历练,六年的探索。在小课题研究引领下,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培植数学生活的情感、获得情智数学的素养”成为我实践新课改的追求。

一、 情境——生活数学的主线

(一)课堂教学

1、新课的引入由过去的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改为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2、学生练习的习题由过去的人为编造变成解决与生活紧密相联的有价值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

3、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由过去的个体被动接受、独立钻研转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课例1: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时,由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入对称图形,教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教师进教室前故意把自己的夹克衫的一边掖到裤带里,一边的领口别到里面。当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都哈哈大笑。有的学生提醒老师注意衣服。

师生问好后,教师问学生为何发笑?

学生说老师的衣服很特别。

老师问:“好看吗?”

学生说:“不好看!”

师:为什么?

生:两边不称。

师引出并板书:“对称”。再出示相关实例及挂图使学生感受对称的美,再由对称物体抽象出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

课例2:教学平移和旋转知识时,把一个图形按要求平移是难点,为突破难点,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移动棋子体验点的移动距离和方向,会移动点了,那移动整个图形也就不再是难题了。

课例3:教学公因数和公倍数时,教师通过“开办班级超市”,让学生进行总钱数不变,购买不同单价物品的游戏,发现单价和所买物品的数量是两个变化的量。通过对应“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式写出的整数算式,体会这实际是在找一个数的两个因数,说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又通过单价一定,模拟购买同品种物品的游戏,写下有关的算式感悟到:单价一定,随着同种物品的数量增加,所需付出的总钱数也在成倍增长。这是在找一个数的倍数,说明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接着启发学生在长方形的纸片内折出若干个小正方形来,通过操作体会这是在找长和宽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用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长方形拼出一个大正方形来,从而感受这是在找长和宽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最后让学生看书质疑,理解教材中主题图的意义,做游戏“找两个不同学号的公因数朋友和公倍数朋友”。

(二)教师培养

1营造环境,积极“引导”

新课程改革对许多教师,特别是农村数学教师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从“如何教教材”,“如何忠实而有效地向学生传递既定的课程”到“如何选用教材去教”,“如何利用身边资源去开发课程进行教学”。同样,农村学生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无所适从,从“中规中矩完成书本学业”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从文本的理解到人本的创生,使学生对为什么学习、如何去学习产生了种种疑虑。挑战传统教育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在“引”字上做文章,多方面造势,引导教师与新课改齐步走,主要从三方面做起:

(1)设计问卷调查,走进新课改

促进学生和家长了解、认识、甚至喜欢、投入新课改。“逼”教师去解读新课改。学生章敏的妈妈通过问卷调查、随堂听课,写了一篇《听课有感》,谈了自己对新课改的认识,学校及时组织教师学习,提出“家长认识提高了,我们怎么办?”的讨论,提高了教师的课改意识。

(2)案例宣讲,认识新课改。

课改到底是什么样子,新在哪里,我们搜集了大量实验区的案例,通过教师、学生、家长之口进行新课改宣讲,获得感性认识。不断感受课改新收获,进而扩大课改影响,形成课改氛围。

(3)成长分析,渲染新课改

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成长分析,找出各人的优势,去寻找理念支撑和修正,然后进行放大、渲染,突出个体生长点,为课改所用,化优势为胜势。如我校一位青年女教师,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写作功底较强,我们突出宣传她的这一优势,并交给课改任务,提出具体目标,不到一年,她一人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案例文章5篇,并写了几万字的课改体会。校长祝中录写成《让学生学好自己的数学》一文发表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上;《农村实验学校如何实验》的课改方略被《中小学管理》推广。

(4)课题研究,推进新课改。

我校从2004年起参与姜堰市省级数学研究课题“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研究”。接受课题后,我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根据我校的实际分解目标,落实任务,组织研究。活动中,不少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得到提高,陈珍老师还为泰州市在我校召开的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上了一节研究课,效果较好。

对教师提出如下要求:

a、积极参与活动包括课题研究、集体备课、课改沙龙、课堂教学竞赛、问题研讨等教学研究,参加市、校两级教材培训。

b、自我学习:学习业务杂志、写读书笔记、教学随笔、记数学日记。c、建立学生数学学习档案、与同事相互研讨交流、登陆“小学数学教学”网站学习、参与讨论等。

d、师徒结对,开办教师成长学校,引导教师写阶段教学体会,叙说自己的成功与困惑。

二、情感——活动数学的主流

实践出真知,行动出成果。我们在课改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农村数学教师有教育教学生活,如何让丰富的数学教学生活在新理念的滋润下激发活力,我们的做法是通过谈论教育、感受教育,进而理解新课改。

1.案例——讲述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故事和学生温馨的童话。

首先,突出案例学习。对农村数学教师而言,学习课改理念应先从课改案例学习开始,从感性走向理念更切合农村教师的素质实际。我们通过收集、撰写教育案例,让教师自己讲述自己的教育经历、教育做法和教育感受。比如“教学案例”(类似于“教案”)、“教学反思案例”(类似于“教后记”)、“数学教教学生活故事”、“学生个案跟踪”、“教育对话”等等。以案例学习为切入点,让教师透过案例,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观,从而积极投身新课改实验中。我们编写了(教育日记撰写构想)(教育个案杂谈)(教学案例反思)等校本培训材料,进行教育日记的评比、专辑出刊,让教师回味自己教育教学经历,为自己而感动,从实践中感悟教育,品味教育教学。

其次,进行案例点评与分析。不少老教师感慨地地说:“教了几十年书原来教育还可以这样!”

还有一位教师风趣地说:案例,使我们在实践中人性化地找回了失落的东西。

因此,学习、分析、编辑案例的整个过程既是培训教师的过程,又是教学的过程,课程设计的过程,更是师生全身心投入,个性张扬的过程。

2、坚持“做起来再说”的课改行动理念

课程改革落实到技术和操作层面上是有好多事情需要我们面对的。我们鼓励教师不怕困难,先做后说,逐步接受新的课程理念。例如合作学习,理论一大堆解决不了如何合作的问题,我们就先从建立学习小组开始,规定一定的时间和次数给学生讨论,教师面向合作学习小组组织教学等,先建立起一个粗糙的框架,引领教师逐步深入,不断总结、反思,直至初步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一位老师写的《追求“诗意“的过程》、《生产数学好“问题”》、《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等数学论文的观点都成为教育杂志的引领话题。

三、情智——有用数学的主旨

课堂是课改的落脚点、主阵地,我们把工作的重心定位在狠抓课堂改革,牵住课改的牛鼻子,在“改”字上下工夫,促使农村学校新课改与新的课堂教学共生共兴,相得益彰。

我校着重进行了如下尝试:

1.改革备课方法——“个性化备课”

学校制定了“个性化备课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个性化备课,突出教师独特的课改理念,实现课堂教学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达到师生共同成长和发展。要求站在学生心理、生活角度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个性化备课展现教师独特魅力。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一道分数应用题时,发现学生对多种解法有独到的见解,于是,灵机一动,便让大家对该题的“三维”目标进行有益探索,效果特好。课后将该案例写成《对一道习题的三维目标的审视》一文被《江苏教育》作为冠栏论文发表。该同志还把数学备课体会写成《好玩的数学题》、《新课改需要什么的教学设计》、《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告诉”》被《中小学教学研究》等多家杂志分别登载。进而,引领教师竞相挖掘自身的教学创新潜能。十几位数学教师的观摩课受到省内外专家、同仁的好评。

2.改善交流方式——倡导新课堂用语

倡导与新课改相适应的课堂用语。课堂用语要亲切、富有个性,能起到启发、组织、调动、研究、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我们选出了近二十条有代表性的课堂用语,通过比较、实际操作,进行扬弃,制订了行知课堂教学“十要十禁”用语,实践证明教师课堂用语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学会了与学生沟通、交流。

3.改变学生作业方式——实施“人性化作业”

突出教师的人文理念,改变作业的单调模式,使作业有味、有趣、有情。我们通过“人性化作业实施方案”的制订,向教师提出学生作业“六变”:变统一规定作业为多层自选作业;变学生做、教师查为学生、老师、伙伴多向交流;变批改查检式为多渠道评价欣赏;变教师单一设计作业为师生共创;变以巩固知识为单一目标为发展学生个性、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同伴互动等多层次目标;变单一学科作业为生动活泼的多内容、多学科交融。让学生在课改中展现本我,弘扬人性,提升人格品位。

4.改进评价方法——施行“双表”、“一袋”操作

双表:“新理念课堂教学观察表”和“新理念课堂教学评价表”。利用“双表”变单一他评为自评与他评的有机结合,使听课者有“法”可依进行课堂评价,更重要的是使上课者自身通过两表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调控、改进,以期形成“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反思”的课堂生活技能,达到教师与课堂的共生共创,和谐发展。

“一袋”:学生综合素质展示袋。我们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进行了有益改进,努力形成以展示为主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由单一的素质报告单变为学生综合素质展示袋,展示袋内除放置学生的各科自己满意的作业外,还放置一些学生课内、课外所思、所感、所做、所创能展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物件,引导学生从单一书本知识学习到自觉关注多种能力的发展。

四、创新目标,强化“科研”

农村学校科研底子薄、研究氛围不浓,但我们认识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科研,新课改需要科研。为了使新课改进一步融人教科研中,更进一步融人我们的职业成长之中,我校通过实施“一二三四五”行动,创新目标,以“研”促“改”,强调科研为课改服务,课改促进科研发展,使数学课改再上新台阶。

突出一个中心:这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中心,让学生学有趣、有用的数学。我们进行了多方面尝试①让学生与老师签订生师合同,让学生享受人文数学、人性数学;②启发学生开展多读有益的数学书报活动,自觉接受活的教育;③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学习日记,开展数学竞赛活动,充分彰显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创新本领,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④展评学生手抄报和数学学习名言集锦,把学会自立、学会参与、学会交流、学会评价作为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目标。

两方面结合:①科研课题与课改的结合。把“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研究”、“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与思维习惯培养”、“小学教师‘点、面互动’校本培训”等重点课题研究与课改培训结合起来,把科研课题融人课改实践中。②课改问题与研究、反思的结合。提倡教师结合课改实践提出各种问题,进行针对性、实践性研究;

三个同行:学校与教师共同设计了“课改,课题与你同行”、“课改,实践与你同行”、“课改,反思与你同行”等三个“课改与你同行”,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在研讨、反思、作答的过程中,提高研究水平,使课改渐融于职业活动之中。

四个专辑:为促使教师及时总结经验,研究教法,交流体会,展示成效,我们先后编印了50多万字的课改专辑,使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跟随课改的步伐:

1.课改反思:《一千个为什么》专辑——研究探索“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学工作新路子。

2.《情境教学案例分析》专辑——讲述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与思考。

3.师生《数学小论文》专辑——探索数学的生活化、情境化、情趣化、活动化、人性化的情感世界,演绎老师、学生动人的激情故事。

4.《课改两年来》专辑——教师从点击新课改到探索、反思新课改的心情流淌,真情感悟。

且行且思问题认识与思考:

五个问题与对策。即①怎样落实双基?②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③该怎样表扬学生?④如何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⑤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从研究的角度逐步深层次推进,把课改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上。

新教材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意识等培养,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切从学生的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则容易出现两种现象:一是预设的课堂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二是有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如何使知识探究与能力培养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