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少女矿山开启:2008-2009年中国长篇电视剧读剧报告-搜狐滚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8:23:02
来源:《视听界》  2010年11月28日16:22   跟踪2008-2009年中国长篇电视剧,有这样几个印象:

  一、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比较正常

  首先是产业政策比较正常。这两年政府管理部门未曾出台诸如黄金时间不得播出涉案剧或者其他限制性的政策。这是电视剧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次是产业规模比较平稳。虽然电视剧的价格呈上涨趋势,但每年12000集的生产总量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第三,电视剧单剧规模越来越长。大多在30集以上,50集以上的也有不少。这一方面源于市场的需求,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电视剧创作者的创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第四,在产量平稳的同时,电视剧质量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电视剧质量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题材继续拓展。题材的拓展是电视剧创作者无时不在努力的功课。这种拓展一是对新题材的发现,如《小姨多鹤》对日本遗孤生活的描写,就是此前电视剧甚至文艺作品中未曾表现过的。二是对旧题材的发掘。如《潜伏》,同样是写地下斗争,却写出了不一般的境界。对题材的不断拓展保障了电视剧题材资源的永不枯竭。

  其次是主题更加深刻,有的富有批判性和战斗性。比如《蜗居》,它从一个角度为时代画像,尽管不够全面,但却焕发出现实主义的光芒,这在电视剧这一“普罗”艺术中是十分难得的。再如《人间正道是沧桑》,对国共斗争史进行了更加真实可信的演绎,不仅呈现了历史,而且把握了历史的走向,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让人洞若观火。

  第三,故事和人物都有新收获。电视剧的魅力在于故事,电视剧的价值在于人物。近两年的电视剧创作在故事和人物层面都大有值得称道之处。如《我的兄弟叫顺溜》的顺溜,《潜伏》中的余则成,《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杨立仁,《大秦帝国》中的秦孝公和商鞅,这些形象的塑造都达到了典型的水平,将在中国电视剧史的人物画廊上占据重要的位置。

  第四,制作质量日益精进。技术进步催生艺术进步。用电影语言拍电视剧甚至用大片手法拍电视剧,是近年电视剧的一大特色。比如《人间正道是沧桑》一改连环画式的电视剧叙事方式,而用多重时空镜头叙事、表意、抒情,美不胜收。比如《大秦帝国》多次用好莱坞大片一样的镜头重现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让人联想起电影《指环王》。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以前难以想象的主观镜头或特技镜头让观众大开眼界。随着高清电视的推广,高清电视剧也日益增多,电视剧的画质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与往年相比,电视剧的顶尖作品又更上层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大秦帝国》、《蜗居》,都在各自题材的电视剧中独占鳌头。这意味着电视剧创作的标杆又有了新提高。

  三、一些缺点或不足未有大的改观

  一是平庸之作仍然远远多于优秀之作。这是一个老问题,而且可能就是一个规律性的问题。从量与质的关系来说,可能永远也改变不了这一现象。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电视剧的基准线不断上移。

  二是比较2008年和2009年的电视剧,感到并不均衡,也有大年小年之分。2009年的电视剧佳作迭出,2008年的则弱了许多。

  三是真正当代意义的电视剧偏少,质量不高。这一问题短期内尚难解决。

  四是与电视剧创作的繁荣相比,电视剧的批评却严重失调。放眼望去,只有炒作,哪有批评。明星的绯闻代替了艺术的评论。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电视剧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也为了给中国电视剧留一份记录,现将两年来的读剧报告汇总如下。这是一份有选择的报告,明显带有个人审美偏好的印记。

  残酷之美:战争中的爱情

  《夜幕下的哈尔滨》(33集,出品:华夏视听环球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黑龙江电视台,编剧:高光,导演:赵宝刚、王迎,摄像:甘运全,主演:陆毅、李小冉,首播:2008年8月25日)

  这是一个借爱情说战争或者说是借战争说爱情的戏,也是老剧翻拍的成功案例。不论是结构还是规模,故事还是人物,新剧都大大超越了二十年前的旧剧。

  夜幕下的哈尔滨,阴森可怖,危情四伏。故事主要在王一民、卢秋影和玉旨一郎这个三角之间展开。大家小姐留学日本,与关西贵族青年玉旨一郎相爱,如果没有战争,两人本可成就一番异国情缘佳话。但是战争爆发了,它将王一民推到卢秋影的身边。从此,三人的情感便被卷入了时代的大波,歧路艰辛,撕心裂肺。卢秋影与玉旨一郎成了两条平行线,只能顾盼生痛。

  主人公王一民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共产党员,白天教书,夜晚杀手,却是一个悲情英雄。他的身份,他的使命,使他不能有爱情,面对卢秋影,面对他深爱的关静娴,他只能躲避,躲避再躲避,甚至让人觉得冷酷。

  关静娴是一个出色的地下党,生逢乱世,爱情只能在梦里。

  心心相印却无缘牵手,这是战争造成的悲哀。还有柳絮飞与塞上萧,李汉超与妻儿,甚至还有刘勃、何亦萍等人,都难逃战争的厄运,爱情在血雨腥风中被撕成碎片……

  这就是《夜幕下的哈尔滨》所呈现的残酷之美。

  《潜伏》的价值

  《潜伏》(32集,出品:南方电视台,编剧:姜伟,导演:姜伟、付玮,摄像:徐红兵,主演:孙红雷、姚晨,首播:2008年11月24日)

  《潜伏》是一部好剧,一部难得的好剧。

  如果一个人一生中能够记住100部好的影视作品的话,《潜伏》应在其列。

  《潜伏》的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不仅写得好演得好拍得好,而且具有形而上的意义。

  写得好,是指从小说到电视剧已经脱胎换骨了。小说《潜伏》其实是简单的,它对电视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剧名以及余则成和翠平这样一组人物关系。作为电视剧的《潜伏》,绝大部分都是编导的二度创作了。这一点不能不让人感佩。

  演得好,在于剧中的角色几乎个个出彩。不用说主角余则成和翠平,就是配角吴敬中、马奎、李涯、陆桥山、谢若林、左蓝……哪一个不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担当配角的演员大都没有名气,但却大放光彩,这是为什么呢?除了一剧之本优秀之外,我以为就是演员的创造和发挥了。演员也是可以相互激发的。在这样一个创作群体中,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最大的释放。

  拍得好,其实有几层意义。首先是导演好。导演就是控制。情节是否合理、演员表演是否合符规定情境,戏剧节奏是否得当,都是考验导演功力的命门。《潜伏》在这三个方面都经得起推敲。其次是摄影,整个影调的把握与剧情非常契合,强化了艺术张力。再次是美术,这部电视剧是最具电视剧艺术特征的,某种意义上它也是一部室内情景剧,可以看出置景成本低廉,而拍摄效率极高。最后是后期剪辑和制作,处处让人觉得恰到好处,鲜有不适之感。即使以专业的眼光去挑剔,也难以找到多少硬伤。

  有了上列几点,《潜伏》就应当受到欢迎得到好评了,但是《潜伏》的价值却不止于此。

  有人说《潜伏》不仅写了潜伏,还写了官场;有人说《潜伏》不仅是潜伏,还是职场指南。一部谍战剧,却让观众有如此认识,充分说明它已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游戏了,而是具有某种更高的概括力了。它对当下的世相是有观照的,也因此,它对特定时空的描绘获得了永恒而普遍的意义。

  这是最为难得的,也是最为可贵的。

  它使《潜伏》超越了一般的谍战剧。

  这才是《潜伏》的价值所在。

  晋商题材的新拓展

  《走西口》(51集,出品: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影视部、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弘基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剧:俞智先、廉越,导演:李三林,摄像:林伟、李刚,主演:杜淳、富大龙、苗圃等,首播:2009年1月2日)

  《走西口》作为2009年的开年大戏,受到了观众的关注和好评。但平心而论,它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显然不如2007年的开年大戏《闯关东》。它在情节、结构和主题诸方面都比《闯关东》单薄了许多。

  不过,仅就晋商题材而言,《走西口》还是有其特点和价值的。

  2003年的《白银谷》(40集),2006年的《乔家大院》(45集),是描写晋商的两部大戏。两剧的历史背景基本相同,写的都是清朝咸丰光绪年间的故事。不同的是,《白银谷》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晋商金融传奇剧,再现了晋商票号运作过程及其发展历程。在剧中,观众可以看到:义和团风波与八国联军入侵给商家票号带来的危机与震荡;面对动荡的局势和对手的暗中设局,武林镖局又是如何保证银元运输安全的;面对票号的弊端和洋行的东进,票号内部保守派与改革派如何斗争,西洋教会在山西的遭遇及其对政局与剧中人物命运的影响等等。在这些矛盾纠葛中,主人公康三爷的形象鲜活如生。

  《乔家大院》是以历史上的晋商名人为原型而创作的,它侧重于表现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人生。乔家的兴衰史,乔致庸的个人奋斗史说明,清朝政府的腐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是晋商商业之路充满艰难险阻的原因,乔致庸的辛酸挣扎和无奈,他的理想未竟、英雄末路,既让观众扼腕叹息,更引人深思:商家的命运、商业的出路、商人的理想,都是与国家社会、时世紧密相联的。

  《走西口》所表现的历史背景是在《乔家大院》之后,这是军阀割据、土匪肆虐、政局动荡不已的血腥时代,革命党人寻求救国之道的时代。主人公田青也是康三爷、乔致庸命运的延续。田青家道中落,为了重振家业而远走西口,其间经历了黑道土匪的绑票,贪官污吏的冤狱等等,在革命党人徐木匠和诺颜王子的无私相助下,他从性命不保到经商成功、完成赎回祖业的心愿,又在徐木匠和诺颜王子等人的影响下卖掉家产支持革命,从为己为家,到舍小家为国家,他走过的人生道路,既具有传奇性,更具有思想启迪性。

  《走西口》不仅写了晋商的发家之路,还写了他们的革命之路,因而田青也避免了康三爷和乔致庸的悲剧命运。

  值得深思的是,自从余秋雨《抱愧山西》一文后,人们对晋商文化的热捧形成了一个有意思的文化现象,而《白银谷》、《乔家大院》和《走西口》这三部长篇电视剧的陆续推出,更将这一文化热点推向民间,推向高潮。电视剧创作的这种“晋商现象”富有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开掘不同文化资源和不同题材领域方面,大有可为。

  凤凰男与灰姑娘的相互错位

  《王贵与安娜》(32集,出品:天津市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编剧:六六、滕华涛、曹盾,导演:滕华涛,摄像:曹盾,主演:林永健、海清、奚美娟等,首播:2009年1月29日)

  这是一部家庭伦理剧,也是一部轻喜剧。

  所有的喜剧效果都来源于人物关系的错位,所有的错位又都是时代大波推动的结果。贫苦农民王贵本来应该与远房表妹李香香结婚,不想共产党的革命成功却让他鲤鱼跳龙门,进了省城大学念外语系,从此脱胎换骨,成了“凤凰男”。洋房小姐安娜的初恋是会拉小提琴的科大预科班同学,两人一起做着出国留学的梦,因为同样的原因,二人劳燕分飞,安娜进了工厂当了学徒,成了“灰姑娘”。在人事科长的私心和妈妈的老谋深算下,安娜满腹委屈嫁给了凤凰男王贵,开始了他们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吃相、“用水”、乡下来的婆婆、第二胎、家庭账本儿、出外扒分、小老乡女同事、回国的老情人……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将“王贵与安娜”粘成了一个固定词组,洋溢着滚烫烫、热乎乎的体贴与宽容、快乐与幸福。

  与《金婚》相同的是,该剧也表现了憨厚朴实的进城男子对大城市女性的爱慕追求到组成家庭;表现乡下婆婆与城里媳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面对强势具有优越感的妻子,丈夫的隐忍与精神的出轨,磕磕碰碰、摩擦不断,最后携手到老、相守一生。

  与《金婚》不同的是,此剧淡化了时代环境与背景的描摹,更纯粹地表现了家庭、夫妻、伦理人情,模糊了历史与时代,既单纯却也单薄,少了些历史的厚重感。

  也许是为了某种弥补,该剧以生活细节取胜,夸张凸显了家庭生活中的喜剧性因素;林永健、海清等的表演,时时让人捧腹,是该剧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此剧前后风格似有不一:前面喜剧味特别强烈,特别是安娜与王贵的相亲、安娜随王贵回乡探亲、王贵母亲进城照看孙子等情节与场面,有似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后面却越来越是正剧了。

  电视剧艺术的里程碑

  《人间正道是沧桑》(50集,出品: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编剧:江奇涛,导演:张黎、刘淼淼,摄像:黄伟,主演:孙红雷、黄志忠、孙淳、柯蓝,首播:2009年6月2日)

  五十集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下简称《沧桑》),已经成为一个收视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收视率高开高走,一路飙升。看过的都叫好,没看的也听说它是一部好剧,这样的口口相传,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实在了不起。

  在这样一个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大众文化过度消费的时代,人们的审美疲劳本是不言而喻的。是什么使得《沧桑》脱颖而出,让人们本来已经有些麻痹的神经又如此敏感起来?或者说,《沧桑》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磁力、魅力或魔力?

  我以为可能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故事精彩,情节传奇。杨瞿两家交织着国共双方的爱恨情仇,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到让你难以置信的程度。立仁暗恋林娥,林娥却嫁了瞿恩;立青爱瞿霞,瞿霞却嫁了老穆;立华爱瞿恩,瞿恩却娶了林娥。有情人难成眷属,都是因为时代大波的推动。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信仰,就注定了不平凡的人生道路。这样的关系已远远超越了往日作品中常见的三角四角。文如看山不喜平。这是编剧无所不用其极的艺术追求使然。更为难得的是,每一组人物关系都打着时代的印记,都承载着历史的重荷。不仅恋人之间如此,同学、师生、兄弟之间,也都因为主义之争而失去常态,变得极端戏剧化。

  其次是人物鲜活,个性分明。这是编剧导演和演员合谋的结果。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编剧提供的第一基础。演员精湛的表演是人物获得生命最重要的因素,而导演恰到好处的把握,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论是立青还是立仁,不论是瞿恩还是董建昌,不论是林娥还是瞿霞,这些人物,你很难概括他们的形象特点,其性格的复杂性达到了可以写人物论的程度。瞿恩的布道与殉道,立青的忠诚与强干,立仁的执着与冷酷,董建昌的精明与自利,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第三是思想厚重。这部电视剧不同于一般电视剧的杯水风波,它是直接描写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因而主义、道路、战略、战术、权谋、斗争……都让它具有了特别的思想深度。国共两党的主义之争注定了它们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也注定了它们各自的命运,注定了共产党的必然胜利和国民党的必然败退。而家国同构的艺术构思,既让观众细细回味了这一历史进程,也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未来合作统一的可能。这样的主题和副题不仅可作建国60周年献礼片,而且对于当下和未来也富有启迪意义。

  第四是电视语言的不同流俗。由于特定的历史传承,中国的电视剧艺术经过了影视同源和影视分流两个阶段。早期,除了接受状态的差别,电视剧和电影在艺术本体的分界是比较模糊的,都是用视听语言讲故事,塑人物,表情达意。但由于市场的作用和电视的特点,影视又开始分流,电影大片化,电影语言特别着重营造视觉盛宴,电视则向室内剧发展,篇幅越来越长,镜头却越来越简单。而《沧桑》一剧却呈现出影视合流的状态,它几乎是用电影语言来拍电视剧了。其镜头不仅用光考究,影调富有质感,内外部运动也张弛有致,而且具有双重时空,一是进行时,一是过去时(闪回),还有构成隐喻象征的系列镜头,既保证了故事进程,又扩展了人物的心理空间。许多特写镜头和空镜头更是导演匠心所在,调整了电视剧的节奏。一些看似“闲笔”的镜头更体现了导演的功力,对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电视语言在当前电视剧中真是难得一见,让观众大饱眼福。人们都说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但是《沧桑》却不仅如此,它还是导演的艺术。它对提高观众的审美水平功不可没。

  第五是恢弘的史诗品格。《沧桑》将镜头对准1925-1949年的中国革命史。从历史的长河看,在这段特定时空,风云激荡,既异常惨烈也精彩纷呈;英雄辈出,既气壮山河又可歌可泣。一个个政治事件,一个个英雄人物,让人目不暇接。《沧桑》将所有重大事件囊括其中,虽然不是正面描写事件本身,却把其背面表现出来。血雨腥风,惊心动魄。更为难得的是,《沧桑》在表现历史的同时,还张扬了历史的诗情。这种诗情体现在人物对信仰的执着、对爱情的忠贞上,体现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维妙维肖的刻画上,还体现在对历史精神或者说是“人间正道”的准确把握上。

  假如《顺溜》只有20集

  《我的兄弟叫顺溜》(26集,出品:小马奔腾影视公司,编剧:朱苏进,导演:花菁,主演:王宝强、张大强,首播,2009年6月12日)

  26集电视连续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在央视播出以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多有赞誉。我不能每天随央视播出进度观看,只得在家中看碟。看过之后,感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究其原因是被注水了,虽然没有《我的团长我的团》那样卖相难看,但也损害了作品应有的艺术品质。我想,假如《顺溜》只有20集,甚至更短一些,《顺溜》是有可能更“顺溜”的。

  《顺溜》的开篇是精彩的,很少有长篇电视剧的第一集能有如此章法,真正做到了诙谐有致、张弛有度。编剧朱苏进不愧是当代小说界和剧作界的大家,功力了得。但是三集过后,情况大变。戏松了,不好看了。特别是战斗场面太多太长,缺少节制,影响了节奏。

  《顺溜》中所体现的抗战史观新意不够。在《亮剑》、《狼毒花》之后,《顺溜》的历史价值未能继续攀升。仅有一点值得肯定,作者提出了不仅要在肉体上战胜敌人,还要在精神上战胜敌人。顺溜在最后没有直接击毙坂田,而是打落太阳旗和打坏喇叭,就是精神上战胜敌人的表现。这一细节值得喝彩。当然,《顺溜》是一个传奇,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不能较真。

  方言在剧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国家语委会反对在电视剧中过多地使用方言,但是方言其实是有魅力的。顺溜、陈大雷、文书、三营长是该剧的四驾马车。这四个形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演员使用了方言。特别是三营长的湖北官话非常生动,让这个人物平添了几多神韵,这种神韵是普通话所无法体现的。顺溜的河南官话几乎与“许三多”如出一辙,与人物身份高度契合。陈大雷的东北腔有同样的作用,只是电视中东北方言太过强势,它给人的新鲜感就要比三营长弱一些了。不过,文书的台词很“文学”,普通话也很标准,但恰恰与剧中的氛围显得“隔”。

  还有一个不足是该剧整体风格不够协调。如果全剧都能保持住第一集那样亦庄亦谐的风格,那它的艺术质量不知要高出多少了。

  掀起了窗帘的《蜗居》

  《蜗居》(33集,出品:上海电视传媒公司、北京金盾盛业影视文化公司、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吉林电视台,编剧:六六,导演:滕华涛,摄像:曹盾,主演:海清、李念、张嘉译,首播:2009年7月29日)

  看完《蜗居》,心中有许多感慨,欲说还休。从电视剧的角度,你几乎挑不出它多少毛病。情节环环相扣,人物栩栩如生,主角配角的表演无一不恰到好处,电视语言的运用几乎达到无技巧的状态。当然,35集的精品,如果能够浓缩一下,可能成为30集的经典。每念及此,我总是感到商业的强大、艺术的无力,总是为商业对艺术的伤害而扼腕叹息。

  尽管网上炒得很热,我觉得这些议论大都比较皮相,甚至无聊。有的对所谓床上戏是否越位喋喋不休,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某种商业的力量在操弄。现在很少有较为纯粹的文艺批评了,有的往往是商业的炒作,不是“捧杀”就是“棒杀”,目的就是以惊人之语吸引眼球,产生“注意力经济”,哪有真诚和学术可言!

  不过,我相信,尘嚣过后,《蜗居》还是经得住看、经得住品、经得住评的,因为它不仅创造了审美价值,还提供了历史价值。它掀开了生活的窗帘,让我们看到了许多隐秘的镜头。这些镜头是如此直接、刺激、逼真和残酷,让我们无法否认、无可回避甚至无地自容。总是有人在为时代立传。《蜗居》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幅画像,这是近年来国产电视剧一个可喜的收获。

  《蜗居》的成功在于紧紧抓住了当下观众人人面临的住房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共鸣。它在揭示房产商官商勾结谋利的同时,描写了市井小民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将海萍海藻两姊妹的不同性格不同心态不同命运刻画出来,给人以感动、震撼。

  相比较而言,海萍这一文学形象是传统的,并没有多少新意。其价值在于将其所代表的传统价值观置于当今时代的锻打之下,呈现出某种极致的状态。这一形象似乎让人信服传统价值观依然是有力的、不败的。只要坚持,就能胜利。但是我们很难说,它有多少不是理想主义的成分。

  有新意的是海藻。她是作为海萍的反面而存在的。这一形象所体现的种种价值观是有违传统的、非主流的。她向巨大的生存压力举手投降,放弃了真爱,沦于情欲和享乐之中,不是通过自我奋斗去实现个人理想,而是寻找靠山,甘作“小三”。她的最终结局虽然是悲惨的,但是这种悲惨,很难否认不是作者为了讽谕教化而故意为之。

  作者对海藻的描写往往处于失控状态。有时真的让人想起那句“笑贫不笑娼”的俗话,让人看到这个时代真的变得多元和宽容了。为什么会失控呢?当人性与道德发生冲突的时候,作家的天平往往会不自觉地向人性的一边倾斜。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是被反复证明了的。

  看了《蜗居》,我联想到十九世纪的两部名著:一部是老托尔斯泰的《复活》,一部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想到了这两部小说的女主角:一个是玛丝洛娃,一个是苔丝。我觉得《蜗居》中的海藻就有她们的影子。夸张一点说,《蜗居》可能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复活》或《苔丝》。

  《人活一张脸》的另一张“脸”

  《人活一张脸》(35集,出品: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编剧:林和平,导演:黄力加,摄像:高琦,主演:吕丽萍、刘威、辛柏青,首播:2009年10月4日)

  “人活一张脸”是一句大俗话,却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它体现了民间的一种价值观念。如果翻译一下,即:人要活得有尊严。尊严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之一。

  可是,我们很多时候却缺少这张“脸”,活得没有尊严,活得不像个人。我们什么时候才真正有了尊严呢?电视剧告诉我们,自从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才一天天开始活得有尊严了。这正验证了古人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的论断。

  电视剧中贾裁缝和潘凤霞共有三儿一女,分别名为文武君臣。宝文和宝君在农村插队,宝武和宝臣在身边,一家人过着庸常而困顿的生活。幸而中国迈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们的生活发生了似乎不由自主的变化。在经历了高考和知青回城以后,贾家四兄妹走上了不同的人生历程。面对工作、婚姻、住房、升迁、生儿育女等许多现实问题,四兄妹之间以及四兄妹与父母之间逐渐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矛盾和纠葛,但老贾家秉承做人的原则,依靠不懈的奋斗,赢得了社会的承认,得到了真正的尊严。不仅如此,电视剧还以老贾家为中心讲述了一个大杂院内几户家庭的日常生活故事,时间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从这些普通人的柴米油盐、儿女情长、是非恩怨中折射出社会的巨大变革,以及变革中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变化。

  当然,如果电视剧仅有这样的文化意义是不够的。《人活一张脸》的成功还在于它有着另一张“脸”独具的艺术魅力。

  这种魅力首先在于语言的生活化。对生活语言的提炼是编剧的非凡功力所在。这种语言主要体现在人物台词上。编剧林和平对东北方言的敏感和提纯与老舍对北京话的敏感与提纯相类似,真正做到了“人言言殊”,或“言人人殊”。同样是市井小民,贾裁缝与赵剃头的语言不一样;同样是大姑娘,贾宝臣与栾书杰的语言也不一样。更不要说栾局长、栾夫人和小市民的语言差别了。

  其次是人物形象的生动丰满。一母所生的弟兄三人个性分明,宝文的执拗、宝武的“文气”、宝君的鲁莽都活灵活现。三个女孩也一样,贾宝臣、栾书杰、赵爱党也各有个性。潘凤霞的明理、贾裁缝的本分、赵剃头的势利、唐快嘴的俗气,一个个栩栩如生。

  再次是情节的自然顺畅。《人活一张脸》没有离奇的情节,却有层出不穷的细节。许多细节被放大直接推动剧情的发展,实际上起到了情节的作用。这一艺术特点让人感到一股“生活流”扑面而来,仿佛是在看邻家的生活,甚至是看自家的生活。能达到这种艺术境界的作品真是罕见。

  《人活一张脸》还有一特点就是主角不明,它是靠人物群像取胜的。这种结构方法对一部电视剧来说其实是很大的冒险。如果不是因为上述语言、人物和情节的三大特点,这一结构是难以支撑这部电视剧的。不过,这种创新也许值得肯定,但是可能并不值得鼓励。

  《小姨多鹤》的传奇与价值

  《小姨多鹤》(34集,出品:大连天歌传媒股分有限公司,编剧:林和平,导演:安建,摄像:朱定忠,主演:姜武、杜源、孙俪、阎学晶、萨日娜等,首播:2009年10月28日)

  这是根据作家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题材独特,情节传奇,表现了日本战后遗孤在中国的生存经历。此剧从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写起,一直写到解放以后、“文化大革命”、知青下乡、改革开放,展现了半个世纪的时代风云与小人物的家庭悲欢,既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又兼具人性和亲情之美。

  1945年日本战败,住在黑龙江的日本开拓团的村民逃难,奄奄一息的多鹤在逃难中被张俭的父母救回家中。张俭的老婆朱小环曾因日本鬼子的追撵跳崖流产并丧失生育能力。为报答张家的救命之恩,多鹤同意为张家生孩子。解放后多鹤改变身份成为小环的妹妹、孩子们的小姨。直至多年后,多鹤的母亲从日本找来,张家的孩子才知道了他们的身世。

  严歌苓的小说更多地表现了人物命运的传奇性,也花了很多笔墨写小姨多鹤和张俭之间性的吸引与偷情行为。电视剧却大大淡化了男女性的描写,而是着力表现人物命运的坎坷和艰辛,表现亲情与人性美。特别表现了小姨多鹤命运的辛酸,她的坚韧和母性的一面:为了亲生的几个孩子,她对姐姐小环的忍让,她的刻苦,她的纯情善良与善解人意。而深爱丈夫的朱小环在自己不能生育、张家却要传宗接代的情况下,让丈夫与多鹤生下一女二男,并一直担当着女主人和母亲的角色,剧中真实细腻地展现了她的泼辣与善良,大度与敏感,她对丈夫、对家庭、对孩子的尽力保护,以及作为女性和母亲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剧中男主人公张俭形象也很独特丰满:他对妻子小环恩爱有加、依恋顺从,在父母和妻子的要求下与多鹤生儿养女;他对多鹤从厌恶、怜悯、同情到产生亲情乃至爱情;当看到多鹤准备和同事小石结婚,他的痛苦和克制,他的理解和尊重。张俭这一人物表现了中国男人的本分厚道、善良和朴实。张俭的母亲对日本遗孤博大的母爱,是小姨多鹤一生知恩感恩的源泉,更让观众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力量。

  电视剧与小说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电视剧增强了对时代环境的描写与渲染。通过“文革”中人物行动与命运的展现,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人性在政治风云变幻中的沉沦升华,令人震撼,引人深思,使得这部情感剧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与沧桑感。

  此剧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与表达上,也相当精彩。比如剧中对20世纪40年代东北雪原和乡居生活的民俗展现,对“文革”中红卫兵造反、工厂停工等历史环境与氛围的再现,皆真切到位,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密战》:一部好莱坞式的行业片

  《密战》(30集,出品: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编剧:梁振华,导演:穆德远,摄像:甄春晓、王雁,主演:刘佳、王策、墨阳等,首播:2009年11月17日)

  这是一部保密题材的行业片,也是一部惊险新奇的谍战剧。

  作为行业片,它全面深入地展现了我国当代社会生活中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也是对全民进行的一次保密意识教育。它出色地完成了关于保密安全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危险性的主旨阐述。它着力歌颂了战斗在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默默无闻、不怕牺牲的敬业与奉献精神。它告诫人们:对金钱与权位的贪婪攫取,会让人陷入迷途,或成为敌人的帮凶,最终走上不归路。

  作为谍战片,它具有相当的可看性:这部作品不是把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战争年代或者解放初的反特大潮中,而是聚焦于当代国防科技领域,以国际间谍组织企图窃取正研制的星讯六号卫星的设计数据为情节线索,故事情节充满现代信息战争色彩,在题材内容上填补了我国影视剧的一项空白。

  其次,剧情设计悬念迭起,环环相接,扣人心弦。围绕“星讯六号卫星”从设计、数据校正到总装的进程,敌我双方展开了一场间谍与反间谍、泄密与反泄密的智慧交锋与生死对决;从322所,到727站,再到19院,有似古希腊的三联剧,地点场景和人物不断变换,其间较量不断升级,一波才平,一波又起,一个迷局解决了,新的迷局和险情又出现,虽然长达30集,故事却始终充满悬念与紧张感。

  再次,它不是以残酷血腥的严刑拷打、敌我暗杀等惊险刺激的场面夺人眼目,而是向观众展现了敌我双方在网络上的攻防之战:实时监控、网络跟踪监测、语音处理技术、手机窃听等高科技窃密装置;利用信息技术窃取机密、追查疑犯的过程,皆让观众大开眼界、耳目一新。这在电视剧中似属首部。当然,在展现敌我双方技术较量的同时,剧中也有隐秘狡猾、手段高超残忍的间谍与公安战士之间的现实中的短兵相接,其场景之逼真,细节之神奇,剧情之紧张,堪比《007》与《反恐24小时》。

  剧中人物形象极具特色,富有个性。如主人公武梅事业心强,智慧干练又感性充满母性;安全局唐局长睿智果断深沉,既有组织性原则性又充满人情味;还有小庞的机智灵活与风趣,刘志军的温情浪漫与冷静,既表现出职业的共性又具有个性魅力,这与《007》与《反恐24小时》中人物形象普遍的冷酷冷面有如机器人,有明显的不同。

  美中不足的是:人物关系设计俗套,如武梅与周旭的夫妻矛盾、最后的大团圆结局等。在剧情节奏把握上,虽做到张弛有致,但夫妻、同学、父子或父女等日常生活情境与场景,铺展过多,庸常拖沓,这与表现敌我双方交锋的紧张相比,有失衡之处,影响了整部戏的节奏与风格。

  《地下地上》的解构主义

  《地上地下》(40集,出品:江西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万科影视有限公司,编剧:王海林、闫刚,导演:楼健,主演:任程伟、巍子、王雅婕,首播:2009年11月17日)

  如果不是有《潜伏》的先入为主,人们对《地下地上》的评价可能要高得多。

  据说两者曾经打过官司,但最终不了了之。我想,假如我是法官,恐怕也很难明断是谁抄袭了谁,因为两者确实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人物关系基本一致,主体情节较为相似,引人入胜的手段也差不多,可谓悬念迭出,险象环生,扣人心弦。

  “地下”部分可以说和《潜伏》如出一辙。只是军统天津站换成了沈阳站。余则成换成了乔天朝,吴敬中换成了徐寅初。“地上”部分则别出心裁,将剧中人物关系来了个大逆转。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地下的到了地上,地上的恰恰到了地下。

  《潜伏》的成功在于王顾左右而言他,明写谍战,其实不仅写了官场,还写了职场的潜规则。《地下地上》则另有一番心思不太好说破。看完全剧,你会有一种恍惚感:历史上争斗的双方似乎没有了是非,没有了善恶。乔天朝对徐寅初并不能占据道德优势。他们的斗智斗勇,只是各为其主罢了。

  《地下地上》的结尾,更有深意在焉。

  八十年代,时过境迁。乔徐二人在香港重逢,当年捉对厮杀的老对手不胜唏嘘。这一场景看起来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其实自有迎合当下现实需要之意。其解构的力量不容忽视,主流意识形态的某些底线就这样被轻易地逾越了。其实,如何“历史地看待历史”,仍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

  人性的温暖与光辉

  《媳妇的美好时代》(36集,出品:北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北京电视台,编剧:王丽萍,导演:刘江,主演:海清、黄海波、柏寒,首播:2009年11月26日)

  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是近年来不可多见的上乘精品之一。它除了编得好、演得好、拍得好以外,其深得观众好评还应该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它真实地描摹了中国家庭中婆媳姑嫂、兄妹姐弟、公婆父母、后母继父、夫妻之间的生活情状,集中表现了所有中国式家庭的复杂关系和微妙矛盾,让千万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或周围人生活的影子,发现自己曾遇到过的境地,让观众感同身受感慨万千。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国当代家庭生活的一份样本,具有重要的典型价值。

  二是它充分显示了欢乐喜剧、幽默喜剧的特色,在表现家庭伦理剧题材的作品中独树一帜。家庭的纠葛矛盾,生活的复杂与现实的窘境,原来是可以幽默快乐的心态来面对的,以善良与智慧来化解的。它用夸张的手法、诙谐的语言、人物滑稽的动作与姿态,产生出滑稽幽默戏谑的效果。主人公余味在直率单纯的老婆、自尊偏执的老妈、挑剔古怪的妹妹和滥情自恋的小舅子等家庭成员制造的矛盾中游走周旋,他用善意的谎言来隐瞒真相,用滑稽机变的行为来讨得他们的欢心,用自我奉献与克己来换取家庭的和谐,其中有弄巧成拙,有尴尬难堪,有委屈酸楚,更有皆大欢喜。以喜剧来展现生活的酸甜苦辣,处处让人眼含热泪又忍俊不禁,轻松幽默又发人深省,深得喜剧的精髓。这也是此剧不同于同类题材的韩剧和港台剧的地方。

  三是剧中人物形象与性格丰满独特,在展示生活复杂多变、人性复杂多变的同时,更充分展现了人性的美与善。

  四是它所传达出来新的思想与观念,不同流俗。

  剧中的人物塑造打破了世俗的框框,焕发出令人难以置信又不得不信的新意。夜总会的歌女秦素素,原来是单纯善良、忠于爱情、自尊独立的女子;毛豆豆的父母,在人们的心目中应是保守的老年人,会本能地拒绝秦素素,但却对秦素素曾经的遇人不淑深表同情,对秦素素的女儿优优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姚静本是一个第三者的角色,但在剧中却是一个十分善良的继母,她开着一家广告公司,年轻貌美,经济独立,她理解尊重余味的父亲,也爱惜欣赏他的艺术创作,这是她赢得爱情婚姻的主要原因。进城打工的乡下妹子潘美丽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丑小鸭,而是能上网开博,很有见地的当代女青年。就连花花公子毛锋的朝秦暮楚也似乎情有可原,只是性格使然……所有这些,其实都是艺术“幻化”的结果,是艺术家的独特发现,是对生活的宽容和博爱。

  战地黄花分外香

  《战地浪漫曲》(36集,出品:江苏幸福蓝海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编剧:侯大康,导演:郑方南,摄像:张开宙,主演:林永健、陶慧敏,首播:2009年12月9日)

  战地有浪漫吗?战地能浪漫吗?

  电视剧《战地浪漫曲》令人信服地回答了这一疑问。

  该剧有三大特色:一是题材独特。它是革命军旅题材的长篇电视剧中第一部描写部队文工团生活的作品,展现了我军指战员的浪漫情怀和英雄品格。其次,以人物性格的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张二牛和毕中原、张二牛和叶清扬、张二牛和潘大头、张二牛和司令员等等,所有这些人物关系都形成了个性碰撞,增强了全剧的张力。第三,作品的轻喜剧风格让这一题材别开生面。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人物的个性和语言上,让人印象深刻。

  基于此,我们可以套用“战地黄花分外香”来赞美这部清新脱俗的军旅电视剧。

  《大秦帝国》:历史和审美的双重超越

  《大秦帝国》(51集,出品:陕西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编剧:孙皓晖,导演:黄健中,摄像:袁晓满、胡晓利,主演:侯勇、王志飞、孙飞虎、高圆圆、吕中等,首播:2009年12月18日)

  导演黄健中说这是他从影47年来见到的最好的剧本。我说,这是我观影观剧近30年来最好的电视剧或历史剧之一。《大秦帝国》在历史和审美两方面都开辟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

  先说审美。这部长达51集的电视剧第一次直面展示了大争之势的战国时代,第一次直面展示了战国时代大秦的崛起和各国的纷争。种种历史场景的再现,种种历史故事的演绎,种种历史人物的刻画,都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作为一部成功的历史剧,它无例外地较好地处理了写实与虚构的关系。“实”就是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脉络。“虚”就是某些具体的人物关系以及独特的情节和细节。这部《大秦帝国》其实可以又名“商鞅变法”,它通篇写的都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图强的故事。这些内容大都符合历史史实。这是实的一面。但是仅有史实,只是历史,不是剧。既是剧,就必须尊重艺术规律,才能焕发出艺术的魅力。“剧”是戏剧性,在历史剧中往往更加强调它的传奇性。这种传奇性少部分来源于历史本身,大部分则需要依靠虚构才能获得。《大秦帝国》的传奇性正是如此,它一部分来源于历史本身,比如徙木立信,比如刑杀七百,比如五牛分尸。但更多的来源于艺术虚构。剧中的几对人物关系如秦孝公与玄奇,商鞅与白雪,商鞅与公主,显然都是合理想象而成。玄奇的出现,带出了一系列的墨家的精彩故事,展示了墨家在战国时代特有的历史地位。而剧中商鞅、白雪、荧玉之间的三角看似俗套,却破了俗套。男女三角,俗套总是写其“争”或“斗”,而《大秦帝国》却写了他们的“让”与“容”。这就破了俗套。白雪也好,荧玉也好,她们的思想情感、行为性格,都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本色之美,敢爱敢恨,不避利害,重侠尚义,生死相托,这两个女性形象显然没有受到后世理学的种种束缚和污染,健康有力,让人有怀古之感。

  当然,如果仅有上述特色,《大秦帝国》可能还只是剧作的成功。作为一部杰出的电视剧,它的成功更在其卓越的艺术形式不同凡响的电视语言。它的战争场面气势恢弘:列阵厮杀、攻城对垒、战马驰骋、箭雨石流、长矛坚盾、短兵相接……无一不典型地再现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特点。它的历史场景闻所未闻:秦魏宫殿、市井客舍、山野民宅,公叔墓庐、墨家总院、函谷险隘……让人大开眼界。它的历史风俗雄奇新异:赳赳老秦、好勇善战、剑士忠义、侠女痴情、尚义轻死、重情疏财、肥羊炖肉、苦菜烈酒、峻法严刑、黥面劓鼻……大秦雄风,一览无遗。

  正是有了如此生动传奇的人物、场景、风俗、情节、细节,《大秦帝国》才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审美品格,才在当今海量的电视剧中独树一帜,打破了人们的审美疲劳,让人如饮烈酒,醒目提神。

  再说历史。一部成功的历史剧必须对历史精神有深刻的见地和表达。以此观之,《大秦帝国》也当仁不让。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曾经被忽视的重要章节。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治”。其实“秦政治”大都出于商鞅的秦法。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智力飞升思想觉醒的时代。没有商鞅,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可能要重写。《大秦帝国》聚焦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图强,使得积贫积弱的秦国开始崛起于诸侯之中,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这是对历史的发掘和发现。剧中秦孝公和商鞅的形象十分生动传神。秦孝公的雄才大略,商鞅的“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令人感动的是秦孝公与商鞅之间的信任与忠诚。正如商鞅所说“君如青山,我如松柏”,做到了忠贞不渝,生死相扶。不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艺术作品中,常见的是君臣相疑,是忠臣蒙冤,是能够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是君臣之间的有始无终。剧中秦孝公与商鞅之间的君臣无猜,实属罕见,它已经大大超过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秦孝公深知商鞅变法不容于老世族,一定会遭到他们的报复。为了保护商鞅,他在病死之前不仅留下密诏,还为商鞅预留了卫队。其情其义,感天动地。

  更加值得深思的是电视剧对商鞅之死的独特处理。《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秦孝公死,嬴虔举报商鞅谋反,商鞅四处出逃却无处容身,最终被杀而五牛分尸,但电视剧中却将商鞅之死写成了商鞅为了护法而作出的自我牺牲。有人认为这种改动与史不符,得不偿失。我却以为这一改动尽得人物之妙谛。司马迁的商鞅之死凸显了历史的悲剧,电视剧中的商鞅之死则更加凸显了人格的高度。商鞅的自我牺牲是电视剧中商鞅这一形象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艺术逻辑的必然结果。

  (作者: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室主任 刘旭东)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