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别人qq空间:罗庄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28:21
罗庄区一九三五年学校分布概况

    罗庄区基本上和1935年时的原临沂县行政区第二区的东南部相仿,只不过当时的盛庄、朱陈、湖西崖属原一区,罗西乡的西部属郊城县罢了,二区的西北部今属兰山区。

    解放前文化非常落后。临沂县志说:"临沂教育,自废学馆立学校,十数年间成立百余所。载旧《志》,迄今三十余年,设立三百四十二所,男女学生一万四千八百余名,比较户口,不过百分之一二·,其去普及尚远。"

    现已普及初中教育,比1935年所谈的"普及"小学教育"尚远"天地之别。为进行新旧对比,特对1935年的学校概况,整理如下:

    一、县级实验区学校(包括完小和初小):
    区立盛庄初级小学:
    校长:韩兆恩;经费:学田66.884亩。
    区立湖西崖初级小学:
    校长:刘宪贞;经费:基金1000元。
    区立东高都初级小学:
    校长:肖汉章;经费:学田84·17亩,校林29.85亩。
    区立付庄初级小学:
    校长:韩辅民;经费:学田84.54亩,当契5·72亩,
    基金1000元,付庄会款全年50元。
    区立老母店初级小学(今称劳模店):
    校长:杨廷藻;经费:学田40亩。
    区立西高都初级小学:
    校长:李宗圣;经费:学田20亩。
    区立十里堡初级小学:
    校长:王令凯;经费:学田20亩。
    区立中坦初级小学:
    校长:李恒山;经费:学田50亩。中坦集花生行年捐25元。
    乡教实验区朱陈小学(完小):
    校长:刘可大;经费:学田186.494亩,乡村教育实验区开支。
    实验区是搞普及农村义务教育试点的,特约小学二处:第一乡村实验学校是埠前店小学,第二乡村实验学校是朱陈小学。实验区小学、完小一处,初小8处(只一二区有,90%在今罗庄区)。

    二、区立完全小学;
    区立南头小学:
    校长:徐儒勤;经费:学田23亩,基金430元,后村年助2·5元,同沂庄年助5元,峰山7·5元。
    区立大塘崖小学: 校长:李雨亭;经费:学田22亩。
    区立三冲小学:校长:陈凤莪;经费:学田140亩,基金312·5元,三冲行年捐百元。
    区立石埠小学:校长:杨昆;经费:学田13亩,基金2699元。

    三、初级小学:
    1、县立初小
    县立三岗店初级小学:校长:刘杰;经费:县拨款528元。
    2、区立初小区立大山前初级小学:校长:曹宗文;经费:基金275元。
    区立石杭岭初级小学:校长:姜培华;经费:学田29·5亩,基金130元。
    区立刘家三岗初级小学:校长:张明贵;经费:学田5亩,基金445元。
    区立岑石初级小学:校长:郭景会;经费:基金239元。
    区立朱张桥初级小学校长:田中莪;经费:学田62亩,基金225·6元。
    区立五寺庄初级小学:校长:尚玉爵;经费:学田径35亩,基金150元。
    区立老沂庄初级小学:校长:上官淑慎;经费:学田215亩。老沂庄集交款62元。
    区立车辋初级小学:校长:尚广恩;经费:学田33·2亩,基金60元,花生行年捐25元。
    区立潘墩初级小学:校长:杜元善;经费:学田32亩。
    区立册山初级小学:校长:李祥华;经费:学田71亩,册山行年捐10元。
    区立小塘崖初级小学:校长:李漱村;经费:学田40亩。
    区立杨河湾初级小学:校长:杨其康;经费:基金550元。
    区立沙沟初级小学:校长:徐登云;经费:学田38亩,当去16亩,基金1165元。
    区立小丁庄初级小学:校长:刘祥;经费:学田65.75亩。
    区立同沂庄初级小学:校长:郭贞;经费:学田57·3亩。
    区立后村初级小学:校长:朱绍洛;经费:学田11.65亩,芦汪一个,基金1002元。
    区立萧庄初级小学:校长:马克敬;经费:学田11段,亩数未详,基金650元,又存当价30元。
    区立大河湾初级小学:校长:刘浚汾;经费:学田10亩,基金200元。
    区立常旺初级小学:校长:王之翰;经费:学田14.487亩,基金500元。
    区立大毛旦初级小学:校长:程淑濂;经费:学田18亩,基金400元。
    区立西石埠初级小学:校长:王春藻;经费:基金500元。
    区立西三冲初级小学:校长:王相恒;经费:学田19亩(内有树林7亩),基金210元。
    区立破石桥(今新桥)初级小学:校长:郭明朗;经费:基金250元,当校舍动支100元。
    区立大埠东初级小学: 校长:韩兆磷;经费:基金300元。
    现在的罗西乡,部分村庄属郯城县。当时的侨区非地很多,行政隶属有别,我区的"朱地村"则隶属郯城县,同样"大槐树"、"八里屯"是郯城县地面却隶属临沂县,大槐树属二区,现为苍山县。
初级小学共25处,其中县立一处,区立24处。

    此外,富裕户、名门,有设家塾的,私塾现象极少,杨河湾杨举人家有设。
    学校学制7年,初级小学四年、高等小学3年,后改为6年,初小四年、高小二年,沿用至文革前。
    学生数目极少,当时全县学员14800名,八个区,二区只占1/8,何况二区又包括现在兰山区的西部:兰山办事处和银雀办事处的西部,大岭、义堂、朱保、马厂湖等乡镇,这样就应以1/16计,所以当时的在校学生,不过千人左右。
    至於中等学校、高等学校更谈不上有,数字为零。仅有小学共38处。
校舍破陋,桌椅残缺,灯光暗淡,学权难保的局面,更不用说。看当时,我区和一区(城关)还是文化发达区呢!实验区为什么设在朱陈,就是因为文化发达,文化不发达的区就可想而知了。
                             (西高都镇政协办供稿 刘岱俊整理)



日伪军火烧张家楼

    记得从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张玉如爷爷就不厌其烦地向年青人讲述着日伪军火烧张家楼的故事。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直到他老人家去世,这个故事整整讲了三十年。

    一九四二年古历七月四日早上五点多钟,李华源领导的游击队在苍山义堂附近和一股日伪军交火后,因寡不故众,边打边退,按计划向沂河岸边撤退。日伪军依仗武器精良,人多势众,对游击队紧追不舍。当天下午约六点半钟,游击队六十余人风风火火地翻过庆云山,经过老沂庄,向东直奔五寺庄而来。游击队撤退的速度很快,说是走,倒不如说是小跑更确切。

    五寺庄村东是一片红高梁地,无边无际,直到沂河岸边。游击队进村后马不停蹄,化整为零,钻进了高梁地,向现在的"江风口分洪闸"方向奔去。

    江风口分洪闸,地处沂河种武河的分叉处,又是临沂与郊城的交界。沂河与武河之间夹着一块东西宽千余米,南北长数十里的狭长陆地,中间村庄连着村庄。这块狭长地带,是一片茫茫的林海,河边灌木丛生,芦苇荡漾。这样的地形,对游击队的隐蔽与运动极为有利。据当地人讲,那次游击队就是从这个绿色走廊向南撤向郯城方向的。

    话分两头。就在游击队进村十几分钟后,约有三百多名日伪军杀气腾腾地追来。日伪军领队龟田大佐指挥日伪军在村里搜了个遍没见游击队的踪影,又到高梁地边看了一会也没发现有大部队经过的样子。龟田和汉奸翻译马丙三嘀咕了一阵,他们误认为"土八路"上了紧靠村东北角的张家土炮楼。
张家土炮楼,有二座,一南一北,中间相距70余米。北边的炮楼,底座方8米,墙用三合土砸成,厚度2·5米,高12米;南边的一座,结构、造型与北边的那座基本一致,只是矮了点;高度为9·5米。两座炮楼的四周是围墙。围墙系用三合土砸成,东西长200余米,南北长150余米,占地三万余平方米,是张玉如、张玉连、张玉良三兄弟合资兴建的。这座土城堡,在当时的城南一带,显得雄伟、气派。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对付土匪、盗贼,曾经起了重要作用。现在,要用它来对付日伪军,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就在游击队进村的时候,南、北两座炮楼的岗哨就发现了,感到情况异常,哨兵就吹号、摇旗。族长张玉如命令关闭四门(四方大门),围墙内的所有人员都上了炮楼,做好了应付不测的准备;在龟田的指挥下,日伪军迅速包围了土围子,用手雷炸开了四门。在靠近二座炮楼的房顶上各架起了二挺机关枪,由日本兵亲自充当射手。机枪架好后,就是一阵猛打。炮楼上的窗户,被子弹打了个稀巴烂,墙壁上的弹孔,就象蜂窝一样密。尽管日伪军的机枪一阵阵吼叫,炮楼上的射手居高临下也毫不示弱,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还击。这一还击不要紧,龟田和马丙三还真以为"土八路”就藏在炮楼上。因为南、北两座炮楼上的人不断地向日伪军进行还击,所以敌人无法接近炮楼,日伪军只是远远地躲在简易工事里用机枪、步枪朝二座炮楼上疯狂地射击。过了不多久,龟田又叫伪军喊话:"土八路,你们被包围了;皇军优待俘虏,缴枪不杀。"此时,五寺庄的东北角,枪声、土炮声、手榴弹爆炸声、喊话声、鸡飞狗咬声响成一片。秋日的傍晚本来那种安静、温馨的气氛,现在己荡然无存,笼罩在村民心头的是恐惧与毁灭。刺鼻的硝烟象浓重的大雾,在东北风的吹动下,向村的西南方向缓缓移动。

    到了晚上8:00多钟,日伪军依然没有攻克南、北两座土炮楼。于是龟田除了命令日伪军加强岗哨外,还在东、西、南、北四个门各点起了一一堆大火,并且派出部分日伪军破门人户抢粮、捉鸡搞给养。

    北边那个炮楼,里边有三十多棵步枪,还有二门"生铁牛"土炮,在张玉如的指挥下,反击的火力猛,日伪军始终未能靠近。南边那个炮楼,枪支少,没有重武器,又多是老人、妇女及小孩,抵抗力较弱。

    凌晨一点多钟,龟田指挥日伪军用机枪、步机做掩护,命令抓来的村民把柴草堆放在南个炮楼的四周,并用集束手榴弹把炮楼底座炸了个大洞。然后点燃柴草,高大的炮楼就象一个大烟筒,把巨大的火苗吸进了楼内。炮楼内的楼板是用木板做的,不长时间,楼板被点燃,大火从楼内烧起来。炮楼内的所有人员,除一名刚满周岁的小孩被她母亲用被子包好从窗口扔了出来死里逃生外,其余人员全部被烧死。其中青壮年7名,妇女9名,小孩11名。

    早秋的气温虽然有所下降,但夜间的温度仍然超过20多度,被烧焦的尸体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气味。
天亮之后,北边那个炮楼里,不断地向外打枪、打炮。龟田一夜没睡觉,眼睛有点红,在他那蓬乱胡须的衬托下,极象一头吃人的猛兽。借着早上的阳光,龟田不时拿望远镜朝北边那个炮楼上望去,眉头紧皱,琢磨着攻打的办法。"门道"终于被龟田看出来了。北边那个炮楼的东墙紧靠着东西方向的十五间大瓦房。龟田和翻译马丙三说了几句日语,马丙三命令十几名伪军在东山墙上开了一个大洞,随后有一个班的日军从屋内接近了北炮楼,也是用集束手榴弹把底部炸开了一个大洞。日伪军故伎重演,把靠近炮楼的几间房子放满了柴草,放火猛烧。半个小时后,滚滚的浓烟就从炮楼最上层的窗户向外冒。炮楼内的几十号人被烟熏火燎,无法忍受。他们接受了南炮楼里的人被烧死的教训,冒死先后顺着事先固定好的六根粗麻绳滑到了地面。三百多名日伪军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把从炮楼上下来的四十三人紧紧围在中间,只等龟田一声令下,便处决他们。马丙三围着人群看了几圈,又把每个青壮年的手仔细看了一遍,每个人的手上都是老茧突起,脸色黝黑,短裤、短褂,浑身哆嗦,没有一点军人的样子。龟田的看法与翻译马丙三的看法不谋而合,确认这些人不是游击队,而是地地道道的老百姓。龟田一夜没睡觉,又没逮着游击队,恼羞成怒,发疯似地举起皮鞭朝人群打去,日伪军见状也狐假虎威,用枪托狠砸。当时有三十三个人被砸成重伤。龟田出够了气,率队回临沂城去了。

    日伪军火烧张家楼的惨案虽然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它在五寺庄人心中留下的伤痕永远也抹不掉;受害者的亲属每当回忆起那件往事,至今还有一种令人心碎的感觉。

    张玉如老人生前把这个故事讲给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听,我想,他的真正用意,一方面是为了揭露日军的侵华罪行,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教育青年一代: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奋发拼搏,建设强国。
                      (册山镇政协办供稿张玉如口述 张士义整理)



民歌《十三个月》

(寄调"打花鼓")
    小序:一九三八年初,日本侵略军因久攻临沂不下,乃以一部绕道艾山进入朱陈,制造了"血洗朱陈惨案"。亲身经历此次惨案的本村塾师诸葛昌,据实作此民歌,生动地描绘了地方的遭遇。因朗朗上口,当时有不少人都能传唱。出于日久年远,现在能全文唱诵的人已不能见。经访问故老,相互印证,语句不通者加以修正,意境欠佳者予以补充,几经整理,不失原貌。今发表如下:
正月(城北战争激烈,伤兵很多)
    正月里来正月正,朱陈公所抬伤兵,扎担架、穿苘绳,扣榫上,铁条拧,副官押路快如风。崔庄家西路修平,转运伤兵南北通。看伤兵好伤情,带重伤唉哼哼,抬到柳庄转回程。
    
    二月
    二月里来风扬天,庄长隅长不得闷,要小米要白面,黑黄豆和鸡蛋,还要麸草牲口餐。这些东西刚要完,接着派来公项钱。拿升斗安笸篮,捧算盘把账算,不够升合使秤盘。

    三月
    三月初五是清明,朱陈遭遇最苦情,下三点来飞艇,燃烧弹往下扔,东北隅里一片红。炸死炸伤十七名,各家痛哭放悲声。保安队把令行,快救火莫消停。捉拿汉奸紧把四门封。不料鬼子来得凶,保安队逃跑快如风。孙乡长(滋源)把心横,提短枪站街中,高叫乡亲快逃生。众家老小争逃生,车重牛笨不能行,撂粮米丢丝绒,呼爹娘唤弟兄,分文没带两手空。侥幸没死逃残生,无计奈何奔亲朋,说好话把腰躬,求粮米度残生,若要不死报恩情。穷人要饭更可怜,挨门乞食到万难,看家狗把门拦,恶狠狠地将人嫌,未曾开口心发酸。
日寇占据朱陈村,粮食财产化灰烬。杀树木堵围门,埋炸弹暗伤人,还把秫秸撒在围墙根。围攻枪炮火连天,四十军扼守在蟠龙山,十三师马兵团,五十九军把北边。抗日健儿意志坚,昼夜攻打不停闲,尸横遍野血成滩,军民死了一千三,天昏地暗实在惨,抗日美名天下传。
昼夜血战十七天,鬼子撤退到城关。众村民回家园,战后情景好凄惨。房屋烧尽墙倒塌,尸体成堆血成滩。众乡亲扛撅锨,埋死尸把土添,谁不崇敬为国捐躯的好儿男。
这场灾难非等闲,家家户户不周全,妻子离父母散,哭爹娘肝肠断,纵死九泉泪不干。

    四月
    四月里来四月八,村公所把"吃二馍"的抓,孙乡长动刑罚,爬二梁压杠压,若要善办把钱罚。不少坏人皮肉苦,漏网之鱼把财发,猪羊肉天天割,聚宾朋把酒喝,到处宣扬他与"大座"有接洽。

    五月
    五月里来割麦忙,家家户户打麦场。谢副官(建奎)敲竹杠,他说鬼子来到南门上,张开机头要开枪,百姓不言心里亮,实是为了要大洋。说好话,递银洋,要求副官别开枪,好让群众打打场,副官溜走喜洋洋。

    六月
    六月里来天气热,鬼子来回跑汽车。老百姓心胆怯,担子挑牲口驮,扶老携幼下湖坡。湖坡躲藏天更热,传染病非常多,日本鬼假弥陀,憨百姓去要药,竟说鬼子心眼差不多。

    七月
    七月初一雨纷纷,张专员(里元)抗战来朱陈。宝泉寺扒后门,南门里埋伏下人,巧打日本抖精神。不料日军早得信,打来的炮弹似雷沉,机关枪点不分,保安队逃出北门,一气跑到石埠村。
    闰七月
后七月十七大水来,专员抗战在辣河崖。南大寺垒炮台,扒后门通往来,为打日本巧安排。谁知大水漫桥不能走,日军绕道往北来,苑庄河里人正多,死伤惨重甚伤怀。钱乡长(立钧)有将才,得洋马笑颜开,他说这次发了洋财。

    八月
    八月十二仲秋天,专员抗战涑河湾。宝泉寺安营盘,大淋塘、冒花泉,军队埋伏了上百千。南来的鬼子到河南,北来的鬼子到了北山,大炮弹似连环,机关枪象火鞭。保安队西逃水里钻。

    九月
    九月十二严霜天,日军又来住二番。插木寨吊铁环,洋油桶挂上边,家家户户往外搬。日本鬼要建政权,威胁利诱把戏全,周桓臣(宗武)上贼船,维持全村免祸端,成了一个大汉奸。

    十月
    十月里来立了冬,日本鬼子要回城。大队长传下令:周恒臣你是听,同上汽车莫消停。日本鬼刚起程,专员人马来抖威风,拆大桥把崖轰,使巧计用火攻。半夜三更撤了钢丝绳。

    十一月
    十一月里三九天,日本的汽车来回窜。大雪地加冰天,风刺骨天气寒,一天要跑好几番。逃难的状况甚凄惨,钱粮俱无衣单寒。既缺吃来又少穿,难民个个泪涟涟。都说难见太平年,不如一死万事完。

    十二月
    十二月里一整年,东股公路已修完。日本鬼走东路,得安居谢老天。数九严冬天气寒,投亲奔友告艰难,借一斗还一担,弄点吃的好过年。搭窝铺御风寒,何时重建新家园?一年遭遇不平凡,苦咸酸辣五味全,人民疾苦说不尽,编成歌曲永流传。
                  (双月湖办事处供稿 周澍 王立德整理)


山东省政府在老沂庄

    1945年9月11日,临沂城解放。罗荣桓、陈毅、黎玉、肖华于14日发来贺电。随即中共山东分局、 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军区及山东省临时参议会等省级机关,便由莒南县大店镇迁驻临沂城。当时,

    作为山东省首府驻地的临沂,一度成为山东解放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部队开始向解放区进犯,并提出了"寸权必夺、寸利必得"的口号,时常派飞机在临沂城上空骚扰,兼有美国的飞机光顾并投弹。为防空袭,保证安全,山东省政府、省文教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等部分省级机关,于1946年夏,分别迁至册山区(现为册山镇)的老沂庄、后村、东册山、五寺庄村。

    当时省委书记由康生担任,黎玉任省政府主席,省府办公地点设在老沂庄小学。有陈毅、谭启龙、康生、黎玉等人招集的会议均在潘庄以西庆云山上的一座庙里举行,共商大事。省政府的迁驻,给册山区人民带来了福音,群众欢天喜地,热烈庆祝。南头村宣传队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演出了《送郎参军》、《小放牛》、《扬善除恶》等节目,进行慰问。省政府主席黎玉还亲自到东高都村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打土豪、斗地主、惩恶霸、分田地。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人民群众闹翻身、求解放的斗争精神和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册山区一度成为当时鲁东南模范解放区。当时的册山区分为东、南、北三大片:北片由册山区委书记王德明负责,辖东西高都、南坦、留邻、十里铺、薛庄及潘墩一带;南片由区委委员李苏负责,辖南头、新桥、围样、黑虎墩、房岭屯、石杭岭、同庄、侯庄等;东片由徐德一负责,辖肖庄、小李庄、刘沙沟、唐沙沟、白沙沟、房沙沟、义和村等村庄。随着形势的发展,为了工作方便,三大片又划分为四小片:小西南片,小西北片,中片和东南片,分别由肖广志、薛振东、李苏、周万成负责。主要工作是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搞土改,健全党的组织,组织青壮年积极参军参战。

    1945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册山通过《大众日报》向全省人民公布了《山东八年战争损失初步调查报告》。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向山东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6月26日,华东局、山东军区在省府驻地招待所后村由陈毅主持召开了党委、军区和野战军纵队领导干部会议,传达了中央的指示,分析了全国和山东的敌情,确定了各军区、纵队的任务。7月15日,中共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教务长朱达章同志到山东省人民政府驻地老沂庄研究工作,他住在后村村东头省府招待所里。7月22日下午,朱达章在后村村西头与宋日昌商谈工作至天黑,在回招待所的途中,朱达章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朱达章牺牲后,华东局、山东省府于8月初在册山后村为他召开了追悼会,陈毅致悼词,薛暮桥、陈辛等人敬送挽联。山东省政府主席黎玉在会上痛斥了国民党特务的卑劣及罪恶,颂扬了共产党人的英雄气节,沉痛悼念了朱达章这位革命队伍中文武兼修的斗士。朱达章烈士的遗体先安葬在后村家前,后迁至临沂市茶山烈士陵园。

    1946年10月,山东省参议会、省各救会等18个团体及机关和部队代表,在省府会议室(当时省府会议室设在老沂庄村西一座宽大的庙里)召开时事座谈会。会议痛斥了美蒋破坏停战协定,挑动全面内战的罪行,要求在华美军立即撤走。是年初冬,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国民党整编26师,在师长高树勋的指挥下由枣庄向临沂直扑。我新四军、八路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于卞庄一举将其消灭。随后部队转移,山东省人民政府及省文教厅、公安厅、省参议会等机关亦向北转移,撤出了册山区。
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及省属机关进驻册山期间,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军事会议,向全省人民发布了许多重要指示,直接领导了册山区的各项工作,为册山区培养了大批的军事和地方工作人员,使当时的老沂庄、册山、后村成为战争时期全省的军事、政治中心,在册山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一段历史佳话。
                   (册山镇政协办供稿 肖广志口述 顾文章 郑兴泉整理)


前黄土埝村的私塾

    私塾,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孔子,约公元前500年之前,历代沿袭至解放前。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秋,寒霜已降,农民由秋忙转入冬闲。那时候冬天老百姓没事干,有几家孩子大啦,没处上学,心急如焚。于是有李宣、周玉堂、孙兰春、寇应坤等人牵头办"学馆",大家一商讨,聘张金岩为老师,学堂就安在张老师的后园。经这几位老人一宣传,就有十几家的孩子想入学。学馆规定了"束修"(即私垫学费),选出吉日良辰,确定为农历十月一日开馆。开学这天,家长带领孩子一大早到齐,老师用大红纸写上"至圣先师孔子之位",贴在正中墙上。学生先拜了孔子,又拜了老师,学馆就算开了。老师和家长们准备了"戒尺"(约80公分长,6公分宽,两头齐的木板子),又制了"出人签"(约30公分长,4公分宽,一头齐,一头三角形。木制),学生大小便时持签出人,以限制学生,不准二人一起出去。
    学生先读《百家姓》,大家学习很努力,但是读书有快,有慢,老师的做法是分类施教,学生能学多少,就教多少,绝不吝啬。家长们先是经常到学堂看望学生,一到学堂门口,学生全部起立,家长进屋后学生才坐下。后来家长也知道学堂规矩,有句俗话说:"无事不进学堂",就来得少了。 学生读书都很有上进心,早晨约四点钟,就互相叫起床来,到学堂念书。温读约半个小时就到老师桌前背诵书歌,背完后转过身来,老师就教新书,每人每早晨必须征到三号书(即每人受教三次课)。约八点多钟,就放学吃早饭。吃过饭到学堂先写仿。初学是摹写,老师起个仿影,也叫仿格子,初仿大部分先写"上大人孔乙巳,化三千七十士,八九子尔小生,贵作人可知礼",把仿影铺在仿纸下摹写。当时用砚台磨黑墨,黑墨有"龙门"、“金不换"等名牌。写完仿开始写小字,即用"毛边纸"或"元书纸",下面有打上方块格子的垫纸。起初不拘多少,后来老师规定每天不少于300小字。中午放学前把大小仿本全交到老师的桌上。午饭后,学生全部到齐。老师盘仿,字写得好,老师圈上"0",写得差的批上"1",写错的字打上"X"号,并落上某月某日阅,再写上六个生字在大仿本上。老师点名叫学生过来,认生字,若一个字不认识,用戒尺打一板,回原位查出来再报告老师,这个字念什么。盘完仿后就温书朗读,所有念的书轮流温读,到下午四点左右再向老师背书。有时老师给提背,学生对答如流。背完后回原位,逐个背诵。下午放学,每到出学堂门时,有大学长排头,一字出门,不准走乱,严禁喧嚷,各自回家。

    立冬后,开始上"灯学",学算盘。先学"小九九",再学"九归篇"、归除等。学完算盘,增补学《千家诗》《治家格言》、《明贤集》等书。一至二年后就开讲二论典故,从子曰"学而时习之"讲起。开始老师先讲学生听,学生温习后再回讲给老师,算作测验。老师时而谆谆教导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有的家长对学生要求特别严,冬天晚上睡觉不让铺褥子,并把脚伸到被外,冻醒了起来念书,念累了再睡一会儿。就这样,读完"四书",即:《上论》、《下论》,《大学》,《中庸》,《上孟》、《下孟》;再读"五经",即:诗、书、
礼、易、春秋。在读书期间老师经常教学生做文章,老师命题如:"学而"或"人不知而不愠"等。文章满篇后,即读完"四书。、"五经"。

    1948年秋,临沂人民得解放,来了救星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各地纷纷办小学,我村也办了一处初级小学,从此私塾这种教学形式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罗西乡政协办供稿 李金城撰文)


老沂庄小学

    老沂庄小学坐落在庆云山脚下的老沂庄村东北处,它是一所古老而美丽的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自建校以来,历经80多个春秋,饱经沧桑。80多年来,学校由最初的一间草舍发展到今天的三层教学楼,12个教学班的规模。

    1917年,老沂庄小学建立,校址是一座破庙,残砖断瓦,充斥院内,教室矮小,桌凳不全,学生只好露天上课。由于人数少,编为2个复式班。解放战争初期,194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迁至老沂庄村,省政府办公厅及部分省直机关工作人员曾在此驻扎,办公地点即设在学校内,著名将领陈毅、谭启龙等在此运筹帷幄,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一个个胜利。解放后,学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1952年,学校首次扩建,新盖三间教室,一间穿堂。1956年,学校再次扩建,新盖教室间,学校由简易小学改为初级小学,班级也扩展到4个班。1960年,学校第三次扩建,班级达到6个班。1962年,学校改制为完全小学,成为册山镇最早设立高小的学校。1964年,学校又一次扩建,新盖教室十一间,并设立老沂庄农中,培训农民学员,校址设在潘庄,隶属老沂庄小学。1969年,农中迁至房庄,正式并入老沂庄小学,开始设立初中班,学校更名为老沂庄学校。1978年,学校大规模改造校舍,重新翻盖教室。1987年,学校停招初中班,名称恢复老沂庄小学。1995-1996年,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由老沂庄、房庄村委和春萌水泥公司三方投资80余万元,在原校址东旁建造一幢三层教学楼,即现在的老沂庄小学。教学楼造型新颖,结构严整,教室窗明几净,按规范化标准配备教学设备,使学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从此,老沂庄小学进入一个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的发展时期。

    80多年来,莘莘学子通过这里走上全国各地的高等学府,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当中有国家高级干部,有将领,有教育家,有公司经理,也有众多的英模人物,如:曾任四川省粮食厅厅长的官喜文,山西省委的曹中,太原市工业局党组书记曹世典,南京军区某部师长周明元,曲阜师大后勤处长杜俊彩等。他们现在还关心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他们成为老沂庄小学的自豪和骄傲。
回顾80多年风雨相伴的发展历程,老沂庄小学沿着历史发展的轨道,扎实而有力地走着每一步,在平凡中创造着辉煌。展望未来,老沂庄小学将会由硕果累累的今天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册山镇政协办供稿  赵高岭撰文)



战火中成立的册山武工队


     1947年农历正月,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指挥8个整编师20余万人向我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进犯。我华东野战军在完成阻击任务后主动放弃了临沂,撤至北线作战。2月,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八十三师占领临沂。尔后,国民党军控制的地区,以还乡团为主,普遍建立了反共政权,扩充反共武装,烧杀抢掠,绑架并杀害共产党干部,反攻倒算土改果实。为保存革命力量,支援前线,册山区区委书记王德明、区长连思敬召开区委扩大会议,决定按照县委的指示精神,组织册山辖区内各片的片长、民兵及干部家属北撤。
    
     北撤中的妇女和小孩用大车拉着,走在前头,民兵在后面断后。当队伍行进到李家白庄村时,正与区委组织委员李苏率领的担架队相遇。李苏担架队皆由基干民兵组成,他们刚刚从新泰、莱芜战役中接受县委的指示,回家乡组织武工队,扰乱敌人后方,打击还乡团的反动嚣张气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种财产安全。他们还带来了部队赠送和县委支援的刚从敌人那里缴获的新式武器,其中有19支步枪,一挺机枪,还有一门小火炮。两支队伍会合后,区委书记王德明、区长连思敬和组织委员李苏马上召集党员在李家白庄的娘娘庙内召开了党小组会议,研究策略。李苏认为,既然家乡已被敌军占领,不如就在此地组建一支武装队伍。大家一致同意李苏的建议。于是一支70多人的册山武工队在李家白庄正式宣告成立,队长由王德明担任。这一天正是1947年的清明节。

     武工队成立后就在山北头武德(今马厂湖)一带活动,并时常抽空回册山,他们经常在夜间张贴标语,向驻防的蒋军官兵喊话,给他们讲蒋军在前线溃败的消息,讲我军攻势的强大和全国的战斗形势,进行政治攻势。敌人前进,他们后撤,敌人停住,他们也停住。当时武工队员管这种斗争形式叫"贴术"。蒋军对此感到非常头痛,他们曾发誓要在短期内剿灭这支队伍。但武工队机动灵活,又有人民群众的掩护,敌人始终见不到武工队的踪影,反而被打死打伤多人。后来敌人继续北进,敌军不断增多,武工队于是撤离了本区,转移到费县作战,后又从费县西部经垛庄转人汤头。孟良围战役打响前期,上级(县委)命令册山武工队去支援大部队(华野)后方,给部队马匹筹备草料,运输粮饱,并配合主力部队向敌军开展攻势。孟良固战役结束后,武工队在洪瑞、蒋沟涯一带活动,进行游击战。麦子抽穗时节,武工队又来到郯城与当地的鲁南武工队会合,从黄山东部的华埠村西过沂河插入敌后,在神山、柳庄、西庄一带活动。

     敌人在孟良固战役失败以后,又派来了36个团来合击鲁南。此时的临沂县委已遵照中共中央华东局的指示向北撤退,武工队与县委失去联系,又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于是他们决定东渡沂河进行突围。6月7日夜半,武工队兵分三路突围成功,在临沭县的曹庄会合。因过河后天明就是6月8日,故武工队员们都称这次突围为"6·8突围"。突围后的武工队,摆脱了敌人的围剿,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在队长王德明、李苏等人的正确领导下,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时而河东,时而河西,与敌人周旋斗争。在斗争中册山武工队不断发展壮大,最多达到90个人,有三挺机关枪。
册山武工队的名气越来越大了,经常有周围地区的党组织请他们去打击当地的还乡团。其中他们帮助薛庄端掉了乡公所,枪毙了6个罪大恶极的还乡团分子,被茶山区委请去消灭了茶山的还乡团,几次大的战斗都取得了重大胜利。为感谢册山武工队,茶山区委给册山武工队员每人做了一身衣服。7月份,册山武工队又和鲁南武工队联合攻打郊城木柞的还乡团,在晚上行军时,队长王德明因抽烟不慎暴露了目标,被敌人照着烟火打了一枪,王德明被击中,当场牺牲,同志们含着热泪就地掩埋了队长。

     王德明牺牲后,队伍由李苏带领,县委还派来了一位懂军事的武装部副部长张忠臣来配合李苏工作。武工队先后组织了凤凰山大战、封山大战等比较有名的战斗,不幸的是在封山大战中张忠臣牺牲。1947年沂沭河流域发生大水灾,这一地区的老百姓逃荒要饭,流离失所,在1948年的年初,发生了历史上极为严重的春荒,生活非常艰难,别说粮食,就连树叶、树皮、玉米秸都被饥民抢着吃光了,可武工队的活动没有停止。他们每到一处,就按照县委的指示宣传党的政策,组织灾民生产自救,打击下乡抢粮的国民党保安队。1948年1月15日,武工队接受县委、党委的指示,在庆云山上的大庙里开展了"三查三整"运动。在队员中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同时进行整编。一部分年龄较大和出身有问题的同志下去了。这些同志,他们的革命积极性很高,都不肯离开武工队,到后来,还是流着眼泪离开了,留下的同志也都流下了眼泪。
整编后的册山武工队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他们有时单独打击敌人,有时配合大部队与敌人战斗。就这样,他们一直坚持到解放。
                (册山镇政协办供稿肖广志 口述 钟恩春 郑兴泉整理)



说说俺村业余剧团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政治上翻了身,但文化还比较落后。党和政府号召办夜校,组织农民学文化,彻底摘掉"一穷二白"的帽子。广大农村纷纷响应上级号召,利用夜校、识字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农民学文化。俺郭家岑石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办起了夜校,青年农民被组织起来,进夜校学习。在夜校里,除了识字,还学唱歌,扭秧歌。业余剧团,就是在秧歌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剧团成立时,遇到了重重困难,但凭着大伙一股热情,所有困难都被克服了。没有服装道具,大伙凑点钱,买来布料自己做。那时刚刚解放,还很穷,都是把攒的鸡蛋钱拿来的。没有剧本,我们就跑到几十里外的地方去找。演员不识字,请来老师,口对口地教。演员们都迷上了剧团,白天干活,一到晚上,就集合在一起排练。那时没有电,照明是个大问题,后来买了两盏汽灯,解决了照明问题。剧团刚成立时,有30多人,后来发展到50多人,邻村的文艺爱好者也来参加了我们的剧团。到1952年,剧团已初具规模。剧团分为6个组,即演员组(22人)、音乐组(14人)、道具组(8人)、服装组(4人)、化妆组(2人)、灯光组(2人)。宋允亭、周宝珍任团长,周宝珍、张西安任导演。主要演员有:宋允义、宋允祥、李德均、张西安、郭宗霞、孙善夫、宋洪云、徐宝凤、李增权、宋玉窒、宋玉标、李德芝等。

  开始,因受服装道具限制,只能演一些歌剧现代戏,如《大生产》、《光荣灯》、《王宝山参军》等。后来,随着剧团发展,能演好几个剧种、几十出戏。既演现代戏,也演传统戏。演出的主要剧种及剧目有:黄梅戏:《拾棉花》。
吕剧:《小姑贤》、《王定宝借当》;《红嫂》。
柳琴戏:《挑女婿》、《墙头记》、《打干棒》、《喝面叶》、
《王小赶脚》。
歌剧:《两垅地》、《白毛女》、《三世仇》、《魏隆民》。
除此之外,还根据民间故事自编自演了《后娘毒》、《报仇记》及一些曲艺歌舞节目。十几年间,剧团除在本村演出外,还演遍了本乡30多个村庄及大岭、苍山等外县区村庄,另外,还多次参加县区会演,受到上级多次表彰。共演出600多场,观众达百万人次,深受群众欢迎。1967年,"文化大革命"席卷农村,所有服装、道具被当做"四旧"破坏,剧团自行解散。郭岑石业余剧团十几年的演出活动,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反映了农民精神风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稳定解放初期农村形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罗西乡政协办供稿 宋允亭 张西安提供 周文进整理)
  

战天斗地缚苍龙


  流经罗庄区的主要河流有沂河、南涑河、陷泥河、燕子河五大河流,分属沂河河系和中运河河系,分布于全区的25条主要干支流均属这两个河系,区内河流总长度186公里。全区有小麦、水稻、玉米、地瓜、谷子等粮食作物10余类,有花生、大豆、棉花、黄烟、蔬菜等经济作物品种300多个,还有林果、野生药材等。

  为抵御水旱灾害,夺取农业丰收,建国后,罗庄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治山治水,开发水利,抗旱防汛。经过50年的艰苦奋战,全区大部分耕地己建成了遇旱能灌、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的高产稳产田,不但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还为工业用水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保证,为罗庄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骨干河道治理
  1、邳苍分洪道:邳苍分洪道又称武河行洪道,是为承泄江风口分洪闸分泄沂河洪水,在1957年新挖的人工河道,流经临沂、郯城、苍山3县,在江苏省邳县注入中运河。行洪道全长74公里,上游右岸有5公里在区境内,是册山镇与郯城县黄山乡的界河。
该河由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校核分洪3000立方米/秒,上游在原武河两岸筑堤,下游平地挖河在两边筑堤,堤距由600米渐变至1·5公里,堤高3—4米,顶宽上游为2米,下游为6米,临水坡1:3,背水坡1:2·5。
  武河行洪道由临沂专区武河行洪道施工指挥部领导施工,组织苍山县3·5万民工分别于1957年、1958年两期完成。河道内不行洪时耕种,行洪时淹没。区境内有陷泥河、南辣河、燕子河注入。
  2、南涑河:南涑河是大岭、马厂湖、岑石、罗庄、付庄及盛庄等乡镇的主要排水河道,从南郭庄闸至老屯入邳苍分洪道,下游在郯城县。老河道弯曲狭窄,河底岩石裸露,芦草丛生,河床淤塞。境内沿河126个村庄,有涝洼地6·5万亩,每到汛期,村民提心吊胆,夜不敢眠。建国后,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人民多次治理南涑河。1957年在上游建郭庄进水闸,对下游迸行改造,1961年进行扩建,1963年至1964年,又进行了改建。原河道经过付庄村中、杨河湾村东、大小车庄村里、赵庄村后,形似盘肠。裁弯取直后从付庄东北经焦邱村东,穿东西三冲之间,经丁庄入郯城县,于老屯入邱苍分洪道。改道后长15公里,缩短距离二分之一,同时使付庄、劳模店子、杨河湾村东、车庄等十几个村庄和汤庄煤矿免除洪水的威胁。为利用灌溉尾水和河中游的泉子,自1958年到1970年在南涑河上先后建起城后、朱陈、付庄、焦邱四处拦河闸,引水灌溉两岸农田1万亩。同时还供应市造纸厂、付庄铸铁厂等单位用水。使受涝面积由原来的10万亩,缩减到6万亩。由于上游干支流的疏通,洪水下泄快,中下游河道不能满足排水要求,1974年8月,南涑河流域日降雨250毫米,河西岸有7个村庄被水围困。为了根治南涑河,县水利局经勘测设计,编制上报工程设计和概算。1971年7月19日,县革委生产指挥部编制《南涑河治理工程任务书》,1972年县水利局编制《南涑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1973年11月,县成立南涑河治理工程指挥部,沈月德、曹文玉分别任正、副指挥,刘风春、侯元来分任正、副政委。1974年2月历日,省水利厅以鲁水勘字第8号批准治理计划,中上游开挖按十年一遇标准,下游筑堤和建筑物工程均按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公路桥按汽梷20级,生产桥按汽一10级设计施工。遵照山东省水利厅1974年2月16日鲁水勘字第8号文《关于南涑河治理工程扩大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山东省水利局(75)鲁水勘字第25号文《关于南涑河治理工程补充设计的批复》,按"先下游后上游,谁受益谁负担的精神,本着当年投资,当年见效的自力更生的原则进行施工。"
南辣河治理工程分8期施工,主河道开挖28.48公里,支沟开挖2条长7.54公里,干支沟开挖土石方370.81万立方米,其中开挖石方47.96万立方米。干支沟建筑物工程68座,共计砌石2·86万立方米,混凝土0.34万立方米,安装闸门64扇,启闭机30台,耗用水泥4424吨,钢材233·37吨,木材136·69立方米,完成工日262.82万个。省地批复投资255万元,完成投资275.65万元。其中1974年65万元,1975年50万元,]976年50万元,1077年40万元,1981年20万元。1988年彻底完成扫尾任务,除年度批复投资10万元支销外,另由县自筹资金0·65万元。河道开挖工程由南涑河治理工程指挥部按受益公社的土地面积或人口分派任务。以公社为单位,实行任务包干,各公社分别组织施工指挥所,将任务分派到大队(村庄),指挥部派出技术人员,住在公社指挥所,负责工程标准质量。待结工时,由指挥部、公社、大队组成三结合工程验收班子,验收合格发给结工证,大队持证到公社指挥所进行结算。1983年至1984年底,南涑河中下游主河道开挖由6个公社出工,近3万人上阵,开挖土方169万立方米,占总任务的65%,超额完成任务,符合工程标准。

  从1989年起,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也采用合同包干制,实行包干、包料、包经费、包工程标准质量、包完成时间。 南涑河主河道原计划治理35·38公里,完成45·5公里,其中裁弯取直25处长17·1公里,开挖24处共计长度6·9公里。下游筑起回水堤11.5公里,上游郭庄至城后村南一段长6·9公里,能够满足行洪,未作治理。

  南涑河支沟治理,完成10条48·9公里。鱼梁沟位于干河东部,在小白衣庄西,改道向西直入南涑河。同时完成建筑物67座,其中干沟单桥25座,桥附闸7座,渡槽1座,泄水闸19座,支沟建筑物15座(单桥14座,桥附闸1座)。自1973年至1977年,群众又自发地修建农田水利工程,开挖南涑河支沟8条,总长42·2公里,完成土石方97.13万立方米,其中开挖石方5·74万立方米。整个南涑河干支开挖,沿河公社、大队群众自筹资金364.28万元。
南涑河工程效益为12·4万亩,有6·8万亩农田免除了洪涝威胁,有5·8万亩得到灌溉(自流3·2万亩,提水2·6万亩)。还解决了与郯城县多年存在的排水纠纷,并确保了汛期本市南涑河中下游朱张桥、赵家坝、小丁庄等10个村庄、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在南辣河上兴建了47座桥梁,基本满足了沿河乡镇群众生产和交通的需要。南涑河流域,现已成为涝能排、旱能灌的稳产高产田,全流域平均粮食亩产达715公斤。3、陷泥河:陷泥河原河道多茅草,河道弯曲,河床宽窄不一,年年汛期水流不畅。中上游有临沂城西南5万亩涝洼地,几乎常年积水。下游有郑旺、南头、黑虎墩、围梓、黄墩等7个村庄受陷泥河洪水威胁。1953年3月,临沂专员公署将陷泥河整修工程方案报山东省人民政府。1954年春,陷泥河治理河道6·3公里,重建大桥3座,国家投资3326万元;减轻受灾面积2万亩。
1954年6月11日,临沂专员公署又编制《临沂专区陷泥河整修工程计划任务书》,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55年4月1日至1955年5月31日整修李家白庄至沙旦子河段8·3公里。以疏浚为主,部分筑堤,个别裁弯,改建阻水旧桥,辅以开挖小支河沟,归并水道。当时考虑该河有航运的可能性,因此采用临时木桥。大车桥受力1.5吨为限,公路桥全用木料架设,共16座。完成土方61.67万立方米,国家投资3·33万元。

  经过局部治理,减轻了内涝,交通也得到缓和。由于资金、技术、机械等条件有限,没有彻底治理,下游小庄子至黄墩村段4公里河岸坍塌严重,江风口闸分洪,陷泥河下游受顶托,有7个村庄面临淹没的危险。县水利局又全面勘察测量规划,编制从根本上治理陷泥河的方案。
1975年9月,县水利局编制《临沂县陷泥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附概算)》,1976年,山东省革委水利局下达(76)鲁水勘字第8号文批复。1977年4月成立临沂县陷泥河施工指挥部,焦兴武、娄金成、曹文玉、韩阳忠分任正、副指挥,郭义刚任政委。

  从1976年4月至1983年底,陷泥河治理工程指挥部先后组织7次施工,调动24个公社的民、技工5万余人次,完成主河道开挖27·6公里,支沟开挖8.78公里,完成石方355.33万立方米,建筑物69座,安装闸门50扇,启闭机22台,用水泥6156吨,钢材153·33吨,木材82.30立方米。山东省批复投资235万元,实际投资257.38万元。

  建干河建筑物47座,其中:单桥99座、桥附闸3座、渡槽2座、涵洞9座、发电站1座;支沟建筑物22座,其中:桥16座、渡槽5座、涵洞1座。陷泥河主河道完成治理29·4公里,其中裁弯取直弯道,平地开挖新河4处,长19.85公里,下游筑堤7公里。1978年,主河道中下游开挖进入高潮,16个公社4万人出工。经过这次治理,陷泥河排涝达到十年一遇标准,排洪达到二十年一遇标准,泄洪能力达197立方米/秒,使五寺庄煤矿和郑旺等7个村解除了洪涝威胁。
利用老河道改建鱼池700亩,沿岸8万亩土地,由黑土涝洼变成了稳产高产田,1998年沿河一带粮食亩产达到800公斤。

  1996年5月,罗庄区在市水利局的统一布署下,完成了罗庄段陷泥河拓宽治理工程。全长2822米,总投资227万元,开挖土方、淤泥22万方,扩建了盛庄电厂桥和老潍徐公路桥,为提高临沂城排污、防洪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灌区建设小埠东灌区原名引沂入陷(引沂河水人陷泥河)工程。灌区位于临沂城南沂河以西,南与郯城交界,北至临沂城区,东靠沂河,西北和小葛庄灌区接壤,西南与苍山县相邻。灌区地势北高南低,地面比降一般在1/1000-1/3000,地面高程海拔52—56米(废黄河零点)。
该灌区于1958年3月开发,1959年12月开灌。临沂专区水利建设指挥部设计,临沂县组织施工。经过续建和改建,于1963年基本完成。渠首工程位于临沂市小埠东村东沂河上,以竹筋混凝土板桩坝抬高沂河水位2米,板桩打至岩基,桩下游铺砌5米的块石,在板桩坝右端设引水闸6孔,孔宽1.8米,高1.6米。渠首设计引水流量21·8立方米/秒。总干渠1条长6·5公里;干渠13条长79·8公里;支渠182条长159.2公里。总干排水沟2条长3·5公里;干沟14条长62·3公里;支沟194条长262·1公里。干支渠沟建筑物2643座;斗渠以下建筑物1377座。灌区内扬水站装机106台4714马力,扬水能力19.95立方米/秒。机井448眼,其中已配套304眼。累计完成土石方1631·4万立方米,工日1207·5万个。总投资1131万元,国家投资271·9万元。

  灌区水源由岸堤、跋山、许家崖等水库提供。陷泥河、南涑河是灌区内的过境河流,黑沟、老涑河等8条中小河道纵横全灌区,是排涝行洪主要干沟,并对灌区地下水起到补给和排泄作用。
灌区自开发以来,除承担着西高都、册山、付庄、罗庄、盛庄5个乡镇169个行政村的农田水外,还供临沂电厂、造纸厂等单位的工业用水。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2·9万亩,历年最大灌溉面积12·5万亩。灌区内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灌区未开发前,粮食亩产113公斤,1998年亩产850公斤以上。灌区管理机构名为小埠东灌区管理处,驻地在临沂城南9公里的西高都镇东高都村北,下设4个中心站、10个灌溉站、1个试验站。1、渠首拦河坝:小埠东灌区拦河坝属潜堰式,原设计长1251·6米,坝顶高程62.58米。当时因东段滩地高,而且较硬,故未按设计实施,1958年仅完成西部中部860米。坝西端建冲沙闸一孔,船闸一孔,其他为竹筋混凝土板桩坝,东端浆砌块石封固,下游干砌块石长5米,壅高水位2米。汛期洪水曾将坝东端滩地冲刷成沂河中涨,大坝中部22棵竹筋混凝土板桩冲垮,拦河坝失去壅水作用。1959年5月抛石2000方抢修缺口,汛期复冲毁,缺口达70米,同时西端下游护坡冲成30米宽3米深的渊坑,虽经临时抛石抢修,但坝前仍蓄水甚少,只好每年打临时沙坝蓄水。1963年,整修板桩坝863米,续建拦河坝东端400米,全部用块石浆砌,上游护坡35米,下游护坡40米。1968年,再次整修板桩坝658米,并在下游加戗台。同时将冲沙闸和船闸拆除,改建6孔自动翻板闸门的泄水闸和2孔立轴旋转闸门的冲沙闸。1996年春,临沂市在该坝址建立橡胶坝一座,该坝拆除。
  2、渠首闸:小埠东灌区渠首进水闸与拦河潜堰同时兴建,进水闸6孔,孔高2·2米,宽1·6米,长18·3米,闸底高程60.99米,设计引水量为21·8立方米/秒。该闸基础系粉细流沙,放水后出现管涌和漩底,虽经加固处理,但闸底仍逐渐被掏空,闸墩沉陷。1971年,经水利局设计,1972年春,将渠道闸改建,安装6台启闭机,新建启闭机房6间。

  3、渠系工程:小埠东灌区渠系工程分4个阶段兴建,一是1958年至1959年灌区开发阶段,以开挖干支渠、干支沟和主要建筑物为主;二是1964年灌区配套阶段,对全灌区的渠系工程,本着沟、渠、路三结合的原则,统一规划和农田配套;三是1966—1978年整理改善阶段,以整平土地节约用水为中心,大搞削高填洼整地造地和配套挖潜工程;四是九十年代挖潜配套,多模式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阶段。建区后,区水利水产局投资205万元相继对总干、五干、七干迸行了清淤、疏浚和石砌。目前,全区干支渠衬砌达92公里,田间配套工程节水措施采用石砌矩形渠、现浇砼U型渠和低压管道输水。

  4、辅助灌溉工程:灌区在搞好地面平整和配套灌溉渠系工程的同时,认真建设和疏浚排水系统工程。一是1974—1981年对灌区内的排水干河一陷泥河、南涑河进行了全面治理,使其达到遇旱能浇,遇涝能排的目的;二是治理陷泥河、南涑河的同时,建起郑旺、小庄、付庄、高都等13座拦河闸,各闸开挖引水渠一至两条,灌区内有5·6万亩农田利用这部分水源配套灌溉。
5、原付庄灌区合并到小埠东灌区:建国后,临沂最早的灌区—小涑河灌区,是临沂专员公署直接兴建的引河自流灌溉工程,老涑河中游的兴利闸,建于1955年,并开挖干渠一条,1956年开灌,成立了临沂专区小涑河灌区管理所,设计灌溉面积3万亩,1958年专署将灌区交给临沂县管理,并改名为付庄灌区。1965年10月,临沂县人民委员会下达《关于小埠东灌区与付庄灌区合并的决定》,自此,付庄灌区并入小埠东灌区。

  井灌及节水灌溉工程
  1、群井汇流工程:群井汇流工程,是在地下水丰富的地方集中力量多打井、打大井,使工程和灌溉面积具有一定规模,以解决无水缺水地区农田灌溉用水。罗庄区群井汇流兴建于1977年,在连年干旱的情况下,临沂县成立群井汇流指挥部,根据地区临、郯、苍会战指挥部的统一部署,规划了群井汇流工程,由临沂县农田水利规划队边设计边施工。群井汇流按渠系称置分为3个灌区,包括白庄、罗庄、朱隆三大片。白庄公社群井汇流以上泉头大口井为龙头,汇合侯三岗、三岗店子、刘三岗、孟家园、青石塘6眼大口井,设计提取地下水3立方米/秒,送水到响马岭、泥陀湖,设计灌溉面积3·6万亩;罗庄公社群井汇流以青年农场大口井为主,汇合官战湖、朱张桥等7眼大口井,设计提取3·1立方米/秒的水量,可解决青年湖、双庆湖、朱陈岭等3·4万亩农田灌溉;朱隆公社群井汇流以林汤泉大口井为主,汇合前黄土堰、后黄土堰、庙山、官庄、南沙埠庄等7眼大口井,设计提取3·4立方米/秒,送磊石、涧头等严重缺水山区,解决3.9万亩农田灌溉。总设计19处大口井,总提水量9·5立方米/秒,总设计灌溉面积10·8万亩。全部配套需修二、三级扬水站7处,薄壶高空渡槽1·95公里,干渠50公里、支渠14公里、主要建筑物476座。由于条件所限,资金不足,白庄、朱隆两处设计本能全部完成,唯罗庄群井汇流完成情况较好,配套齐全。

  2、节水灌溉工程:1967年临沂地区开始推广节水喷灌技术,先在村庄镇等地进行试点,安装喷灌设施,后因影响耕作,群众逐渐把喷头和喷头柱拆掉,利用喷灌输水管输水畦灌。1977年县水利打井队试制喷灌机成功,其形式是把195柴油机固定在排车上,与水泵组成机组,输水尼龙软管根据需要用螺栓连接,试制喷灌机的成功,促进了喷灌技术的普及。

  进入90年代以来,节水灌溉技术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针对罗庄区西部丘陵区水利条件差,水资源贫乏的状况,区委决定206国道以西,重点发展以喷灌为主的节水灌溉。1998年6月,罗庄区引进了法国、奥地利生产的卷盘式喷灌机4台,在付庄镇官战湖流域进行了2000亩试验研究,在国内首次采用的单井、单泵、多管、多喷灌机的工作模式,获得了成功。通过试验发现,这种灌溉方式,亩投资300元,亩用电6度,与常规灌溉方式比较,节水60%以上,粮食增产20%以上,试验成果当年获罗庄区科技兴农进步奖一等奖。为推广该项目,99年全区投资250多万元,在汤庄办事处开发了5000亩喷灌节水工程,工程配置法国产卷盘式喷灌机12台。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缓解了该区域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较传统灌溉方式节约土地300亩,年增产粮食50万公斤,彻底结束了该地区"靠天吃饭"的历史,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涝洼治理

  自古至今,临沂农民称涝洼地为"湖"。建国前,罗庄区境内主要有"五湖一洼",即泥陀湖、徐陀湖、官站湖、藕蒲湖、龙泉湖、土山洼。这些黑土涝洼湖,"夏天积水蛤膜汪,冬天荒草白茫茫"。建国后,为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治理涝洼,挖沟排水,治理河道,发展灌溉。

  1、治涝工程:1949年10月至1957年,主要是疏通河道,修堤,挖小型排水沟,附设桥梁、涵洞等工程。1960年以后,各公社开始建立比较配套的田间排水系统和灌区配套工程。t975年秋,临沂县对陷泥河、南涑河首次进行了治理。1983年又对区内陷泥河、南涑河等中型河道及排水沟进行了疏浚治理,对提高河道的排水和预防内涝起了重要作用,使泥沱湖、徐沱湖等大片涝洼都变成了良田。1992年,罗庄镇党委政府对泥沱湖进行了开挖治理,建起了面积300亩水面的双月湖,湖内碧波荡漾,景色宜人。

  新区成立后,罗庄区水利水产局于1995年10月组织施工力量对降水沟进行了治理,完成投资160万元,土石方13·5万立方米,投工日25.2万个,疏浚河道12·2公里,解除了沿线十个村庄的洪涝威胁。

  2、稻改:"稻改"是临沂地区治理涝洼的重要举措。"稻改"实验先在册山公社试种推广,1958年册山公社在小李庄、大塘崖、小塘崖、沈牌子(现均属西高都镇)率先试验。因灌溉无保证,多处大减产,唯有小塘崖和沈牌子由于灌溉及时,试验成功,有58亩获得亩产250公斤的高产。第二年水稻种植面积增至800亩,其中塘崖大队在地委工作组的指导下,整平耕地100亩,种稻80亩,平均亩产400公斤。第三年增至1800亩,第四年5500亩,至1963年增至2·05万亩。1965年10月,塘崖等大队的稻改事迹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展览会。稻改的成功,使涝洼低产地变成稻麦轮作、一年两熟的高产稳产田,使陷泥河两岸的茅草荒变成了米粮仓,不但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极大地增强了群众大搞水利建设的决心和干劲。

  为在易涝地区推广稻改技术,专区水利建设指挥部在塘崖大队设立水稻试验站,试验推广水稻种植灌溉技术。1991—1997年,由临沂市水利科技推广中心何俊生、王言章、许纪富、田爱秋完成的《自流灌区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开发研究》课题获得成功,推广结果显示平均亩节水146立方米,亩增产66·3公斤,从根本上解决了水稻减产性倒伏的难题,该成果1998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8年水稻种植面积己发展到6万亩,试验最高单产达700公斤。

  山区开发
  罗庄区共有大小山岭48座,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岭有11座,全部在罗西乡西部的涧头村境内;海拔100米至200米的山岭共13座,其中9座在罗西乡境内,4座在罗庄、付庄和册山三镇交界处;海拔100米以下的山岭24座,分布于全区。虽属低山余脉,但由于山岭土质粗劣,滥伐乱砍,建国前多成光山秃岭,顺坡种植,广种薄收,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山区治理,1951年到1966年,广泛开展群众性封山造林、治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