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写小说:貌不惊人伊川缸 透露古人灵魂观--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2:45:30
它和唐三彩一样,是具有洛阳地域特色的文物,也是中国最早的葬具——
貌不惊人伊川缸 透露古人灵魂观
□记者 孟国庆 文/图

伊川缸。

伊川缸上的图案。
生活在洛阳的人对古墓并不陌生,历朝历代,洛阳周边不知埋葬多少帝王将相、平头百姓,各种形制的墓地、棺椁在洛阳都有发现。
可是,在人们所熟知的木质棺椁出现以前,远古时期的人是怎么安葬逝者的?他们的葬具也是木头做的吗?20世纪中叶,在我市伊川县境内,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一处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被发现。该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文物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题。
这把“钥匙”有个专有名字——伊川缸。
■文物档案
文物名称:伊川缸
出土时间:1965年
出土地点:伊川县白元乡土门遗址
文物年代:仰韶文化时期(距今5000年至7000年)
规格:口径24厘米,高47厘米
价值:伊川缸是伊洛河流域史前文明的见证,也是了解仰韶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缸体上所绘的图案,被认为是中国画的雏形。
1 它和唐三彩一样有特色
在洛阳博物馆新馆第一展厅入口处,摆放着几个大约半米高的筒形的缸,它们大多圆唇外卷,大口深腹,底部则是平的,缸体上绘有不同样式的花纹,看上去像制作粗糙的工艺品。
洛阳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孙章峰说,可别小看这些不大起眼的缸,它在文物界可是大名鼎鼎,有着自己专有的名字——伊川缸,这个名字是国家文物局的专家起的。
他说,伊川缸并不是只在伊川县出土,它在三门峡、平顶山、郑州以及陕西等地都有发现,因为1959年在伊川县白元乡土门遗址最早被发现,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伊川缸和唐三彩一样,是带有浓厚洛阳地域特色的文物之一。
我们在展厅内看到,每个伊川缸上的花纹都不同。其中,有个伊川缸的花纹特别抢眼:口沿下面有3道凹弦纹,弦纹下有3个鹰嘴状钮,下饰斜行纹;在上腹部,有3组彩绘的椭圆形图案,乍一看就像缸上长了3只大眼睛。孙章峰说,这个伊川缸是1965年在土门遗址出土的,1985年4月,在洛阳地区文物普查成果展中首次与游客见面,一经展出就引起轰动。
2 它是古人用来放置尸骨的瓮棺
土门遗址位于伊川县城东南2.5公里的土门村,西距伊河0.5公里,南侧有永定河流过。
20世纪中叶,文物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古人类活动的痕迹。经过发掘后,他们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该遗址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在该遗址中,文物工作者发现了4座房基遗址。同时,他们还发现了一些陶土制作的盆、釜、缸等。
孙章峰说,刚发现伊川缸时,大家以为它跟盆一样,是用来盛放食物或水的生活用品,可随后大家发现:缸的底部有一个小指粗的小洞,如果用来放食物或水,不就漏出来了吗?而且,这些缸被发现时是集中在一起的,并离房屋有一定距离。如果是生活用品,它不是应该被放在屋里吗?
随着文物清理工作的进行,人们在一些缸内发现了一些骨头碎片,根据这一发现,有学者提出:它会不会是用来放置尸骨的瓮棺?
孙章峰说,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伊川缸是葬具的说法基本上成为共识。
3 它是棺椁的“初级形态”
孙章峰说,丧葬的习俗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使用的葬具也是随着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发展的。伊川缸是棺椁的“初级形态”。
据了解,在早期,人们用茅草裹尸,弃置荒野了事,并不挖墓穴。后来,人们可能不忍心看到亲人尸体被禽兽所食,开始掩埋尸体,于是出现了专门放置尸体的墓穴和葬具。
在旧石器时代,由于人类经常利用天然洞穴作为住所,故也常利用天然洞穴作为墓地以安置尸体。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出现了专为埋葬死者而烧制的陶制葬具,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瓦棺。瓮棺葬较早出现并流行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而伊川缸则是瓮棺中有代表性的一种。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石棺和木棺才偶被使用。后来,木棺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根据死者生前的地位,形成了系统的丧葬制度和礼仪。
4 它和古人的灵魂观、“二次葬”有关
可是,我们看到的伊川缸口径最大不过40厘米,高不过半米,怎么能放得下成人的尸体呢?
孙章峰说,一部分学者认为,伊川缸是夭折幼儿的葬具,因为死者尚未成年,不被视为氏族成员而不得埋入氏族墓地,家人只好把幼儿葬在房屋附近。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伊川缸的出现,是跟“成人二次葬”的习俗有关。
“成人二次葬”是将已经埋葬的死者遗骨取出,再次埋葬。如果仅是装死者的遗骨,这个缸的容积就够了。
他说,“成人二次葬”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流行于仰韶文化中期河南西部的特定区域,即伊河流域。
为什么要将死者再次安葬呢?孙章峰说,第一种可能是墓地搬迁;第二种可能是,采用这种葬俗的氏族有一种信念,认为人的血肉是人世间的。人死之后,等肉体腐烂,再将尸骨正式埋葬,死者才能进入灵魂世界。
5 它上面的小孔、图案有讲究
孙章峰说,第二种可能在伊川缸的制作上得到了体现:伊川缸底部有一个小孔,这个小孔就是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
而伊川缸上绘的图案则是当时人们生活状态的体现。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1978年在临汝阎村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出土的一个伊川缸。这个伊川缸外壁上画着一幅《鹳鱼石斧图》。图上绘有一只鹳鸟,口衔一尾大鱼,还有一个石斧,斧头和斧柄相交部位有一些横线和圆点,表示两者是如何固定在一起的。斧柄下半部分画着一些交错的斜线,表示对斧柄做了防滑处理。
而这次洛阳博物馆展出的几个伊川缸上也都有不同形状的图案。古人为什么要在伊川缸上绘制这些图案?我们无从得知,但人们对这些图案在美术史上的意义持相同观点——人们均认为这些图案是中国画的雏形。
孙章峰说,伊川缸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夏文明从启蒙走向成熟的进程。
貌不惊人伊川缸 透露古人灵魂观--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冯玉祥攻占洛阳--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冯玉祥驻军洛阳--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洛阳牡丹,国色!--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洛阳城头拉锯战--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便民电话本--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韩再称朝是“敌人”--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世俗的幸福--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揭秘国宴--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世界各国国宴大观--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开水白菜--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钱币市场行情--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缘何春来早--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将“隐形”进行到底--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让雪花飞--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再见“外星人”!--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袁大头银币价跌一成 --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抢购黄金--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地球值多少钱?--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黄河之水入城来--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邮票大涨别盲目投资--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玉兰·蜡梅--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国宝归来--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孤独的戏曲--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