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会有世界大战吗:藝術的理性與浪漫II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7:40:14

漫一詞 (Romantic),源出於十八世紀之文學評論語彙,用以描述當時流行文學小說 (fiction) 內一些 '中世紀騎士精神' 忠心為主之感性行為。 而在西方美術言彙中的浪漫主義,則是一種用以和十八世紀古典主義劃分界線的美學思潮。 


The Fighting Temerairei   Turner

單來說浪漫是一種 '行動',一種將自我情懷、個人感性、理想的表達,一種不願意被任何定律教條、環境、世俗的阻擋,而附於 '行動' 的主義。 與教條式的古典主義相對,浪漫主義美學是行動的﹔它極力擺脫新古典主義那些理性思考至上,超人式的規律教條阻撓。 在技巧上,不再強調結構上講究的透視、色彩(相對地,當時的美學技巧一般已趨成熟)著重冷靜、含蓄,均衡、對稱。

漫主義美藝情感奔放,時而像暴風雨般放的革命激昂,如烈焰般騰空的民族激情。時而像慈母愛孕育嬰兒般的溫柔,如多愁善感的少年失落後之憂鬱。有積極,亦有消極,有天使般的善,亦有魔鬼般的惡,不受任何一種風格囿困。 


Christ on the sea of Galilee     Delacroix 

體會浪漫主義的情懷,及明白其中之狂熱、固執,大家應嘗試細讀西班牙作 '塞萬提斯' 的 '唐吉訶德傳'。 要實際認識浪漫主義的行動,便應回顧二十世紀印度聖雄 '甘地' 終其一生為爭取人類理想的奮鬥史。 在美藝方面,浪漫主義的激情,從 '德拉克瓦' (E. Delacroix) 描述法國大革命的名作 '自由領導人民' 可謂表露無遺。 如大家要細觀理性到浪漫的美藝變歷程,筆者建議大家可以參考西班牙筆家 '哥耶' (F. Jose Goya)一生的作品,其創作緊隨著歷史變遷,從一位繪畫宮廷逸樂的洛可可式美術開始發展,過度了古典形式,從傾慕當時的歐洲英雄 '拿破崙',到法國入侵西班牙,其作品由激情浪漫到一發不可收拾﹔最後變為足滿怪誕夢魘、黑色恐怖浪漫美術圖騰。 


The Third of May     哥耶  F. Jose Goya

此所說是西方美術中的浪漫主義,並非視覺的風格,而是一種態度、傾向,一種氣質。 它基本上並不受比例、結構,透視、色彩之規限,不是形式主義的。 不像古典主義,不是柏拉圖式的完美主義,不用崇高完美的語言,不定下理想法則。 雖然整體文化及環境會影響其思潮,但它不只在乎團體法規,只著重個體自我的感情抒發,它會像當時的風氣一般,會對自由、民主,對外界異地、廢墟,對大自然﹔或對中世紀的騎士精神發生的傾慕。 但浪漫主義者們的創作手法始終各有不同,各自風騷。 

是,任可極化的理想、思維,太過於執意,過於脫離現實,終不能長久,激情的激烈浪花翻盡後,無私、無情的現實一定會再現。 就是不屈不撓的唐吉訶德﹔舉世稱頌的民族英雄甘地,也不例外,最後亦逃不脫現實。  雖然及後的 '現實主義' (Realism) 漸漸地取代了浪漫主義的思維。 但筆者以為作為一位藝術工作者,其作品內裏,理應包含著一定程度的浪漫情懷,浪漫的原素。 亦因此,至今世上浪漫主義的思潮,依然能一直不斷縈繞著各式藝術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