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身毒医全文下载:病症用针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2:11:32

第二节 腰痛
  腰痛又称“腰脊痛”,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腰痛的病因非常复杂,临床上常见于西医学的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腰椎病变、椎间盘病变及部分内脏病变等。

中医学认为,腰痛主要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或长期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或腰部闪挫撞击伤未完全恢复,均可导致腰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素体禀赋不足,或年老精血亏衰,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腰为肾之府”,腰部脉络失于温煦、濡养,可致腰痛、从经脉循行上看,主要归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带脉和肾经(贯脊属肾)。故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的不通和失荣是腰痛的主要病机。

【临床表现】

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在腰脊正中部.为督脉病症;疼痛部位在腰脊两侧,为足太阳经病症。

腰椎X 光片及CT、妇科相关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寒湿腰痛 腰部有受寒史,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或疼痛连及下肢。

2.瘀血腰痛 腰部有劳损或陈伤史,晨起、劳累、久坐时加重,腰部两侧肌肉触之有僵硬感,痛处固定不移。

3.肾虚腰痛起病缓慢,腰部隐隐作痛(以酸痛为主),乏力易倦,脉细。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寒湿腰痛温经散寒,瘀血腰痛活血化瘀,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益肾壮腰,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

委中 肾俞 大肠俞 腰阳关 阿是穴

方义:委中是腰背足太阳经两分支在腘窝的汇合点,“腰背委中求”,可疏调腰背部经脉之气血;腰为肾之府,肾俞可壮腰益肾;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

加减:寒湿腰痛加灸大椎温阳散寒;瘀血腰痛加隔俞活血化瘀;肾虚腰痛加灸命门益肾壮腰。

操作:诸穴均常规操作;肾虚腰痛者,命门穴以隔附子灸法为佳。

2.其他疗法

⑴ 皮肤针:在腰痛局部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并加拔火罐。适用于寒湿腰痛和瘀血腰痛。

⑵ 耳针:取患侧腰骶椎、肾、神门。毫针刺并嘱患者活动腰部;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⑶ 穴位注射:取地塞米松5ml和普鲁卡因2ml混合液于痛点注射,每穴0.~1ml。每日l次。

【验案举例】

章某,男,26 岁。患者在水利工地劳动时抬石头过重不慎扭伤腰部,致腰痛难忍。查:腰部功能活动受限,不能直伸.尤其不能前俯后仰,第2~4腰椎两侧明显压痛,尤以左侧为甚。当即先取局部肾俞穴,轻刺不留针,后强刺人中、后溪及手针“腰痛点”。一边行针,一边令其活动腰部,当即腰部疼痛大减,活动改善。次日如同前法再治1次而告痊愈(王启才,针医引悟.第1版.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1:488)。

【文献摘录】

1.《素问·刺腰痛》: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棵上二痏。

2. 《摘英集》:寒湿腰痛,灸腰俞;闪着腰痛及本脏气虚,针气海。

3.《丹溪心法》:腰痛,血滞于下,委中刺出血,仍灸肾俞、昆仑。

4.《席弘赋》:气滞腰痛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救急。

5.《针灸大全》:肾虚腰痛,举动艰难,取足临泣、肾俞、脊中、委中。

【按语】

1.针灸治疗腰痛因病因不同,疗效常有差异。风湿性腰痛和腰肌劳损疗效最好;腰椎病变和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针灸可明显缓解症状;腰部小关节周围的韧带撕裂疗效较差;内脏疾患引起的腰痛要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因脊柱结核、肿瘤等引起的腰痛.则不属针灸治疗范围。

2.平时常用两手掌根部揉按腰部,早、晚各1 次,可减轻和防止腰痛。

3.对于推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可配合推拿、牵引等疗法。

 

 

第三节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以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古代文献中称为“坐臀风”、“腿股风”、“腰腿痛”等。在《灵枢·经脉》篇记载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候中有“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端(立旁换成月旁)如裂……”,形象地描述了本病的临床表现。认为腰部闪挫、劳损、外伤等原因可损伤筋脉,导致气血瘀滞,不通则痛;久居湿地,或涉水、冒雨,衣着单薄、汗出当风,风寒湿邪人侵,痹阻腰腿部;或湿热邪气侵淫,或湿浊郁久化热,或机体内蕴湿热,流注足太阳、少阳经脉.均可导致腰腿痛。主要属足太阳、足少阳经脉及经筋病症。

【临床表现】

以腰部或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出现放射性、电击样、烧灼样疼痛为主症。通常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临床上以根性坐骨神经痛多见。

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病位在椎管内脊神经根处,常继发于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炎、脊柱裂(结核)等。主要表现为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直至足背外侧放射,腰骶部、脊柱部有固定而明显的压痛、叩痛,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膝腱、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咳嗽或打喷嚏等导致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

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部位在椎管外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常见于髋关节炎、骶骼关节炎、臀部损伤、盆腔炎及肿物、梨状肌综合征等疾患。腰痛不明显,臀部以下沿坐骨神经分布区疼痛,在坐骨孔上缘、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腘窝中央、腓骨小头下、外踝后等处有压痛.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腹压增加时无影响。

腰椎X 光片、肌电图、CT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疏经通络、行气止痛,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以足太阳、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⑴ 足太阳经型:环跳 阳陵泉 秩边 承扶 殷门 委中 承山 昆仑

⑵ 足少阳经型:环跳 阳陵泉 风市 膝阳关 阳辅 悬钟 足临泣

方义:由于坐骨神经痛有沿足太阳经、足少阳经放射疼痛两种情况,故循经取足太阳经穴和足少阳经穴以疏导两经闭阻不通之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环跳为两经交会穴,一穴通两经;阳陵泉乃筋之会穴,可疏筋通络止痛,故可通用。

加减:有腰骶部疼痛者,加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阿是穴疏调腰部经络之气;与天气变化有关者,加灸大椎、阿是穴温经止痛;气滞血瘀者,加膈俞、合谷、太冲化瘀止痛。

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用提插捻转泻法,以出现沿腰腿部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佳。

2.其他疗法

⑴ 刺络拔罐:用皮肤针叩刺腰骶部;或用三棱针在压痛点刺络出血,并加拔火罐。

⑵ 电针:根性取腰4~5夹脊、阳陵泉或委中;干性取秩边或环跳、阳陵泉或委中。针刺后通电,用密波或疏密波,刺激量逐渐由中度到强度。

⑶ 穴位注射: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20ml,加维生素Bl100mg或加维生素B12100ug混合,注射腰2~4夹脊及秩边等穴,在出现强烈向下放射的针感时稍向上提,将药液迅速推人,每穴5~10ml。疼痛剧烈时亦可用1%普鲁卡因注射液5~10ml,注射于阿是穴或环跳穴。

【验案举例】

何某,女,56 岁。右下肢持续掣痛2天,加重1天。因夜晚睡觉时腿伸于被子外面感受寒凉而致。白天不能活动,夜间无法人眠、疼痛难忍,不可言状。由家人抬来诊治。当时患者呻吟不止,哭号不已。查:右下肢疼痛自臀部沿股后向小腿放散;腰部无明显压痛;右下肢屈曲,呈保护性体位;髀枢和腓肠肌部位以及委中、昆仑穴多处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强阳性,约30°时即呼痛不止。诊断为“干性坐骨神经痛”(足太阳经型)。急取患肢环跳、殷门、委中、阳凌泉、承山、昆仑6 穴,以电针连续波、快频率强刺激30分钟,当即疼痛大减,停止哭号、呻吟。次日自己拄拐杖前来复诊,3次即告痊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王启才.针医心悟.第1版.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1:489)。

【按语】

1.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效果显著。如因肿瘤、结核等引起者,应治疗其原发病;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可配合牵引或推拿治疗。

2.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椎间盘突出者须卧硬板床,腰部宜束阔腰带。

3. 劳动时须采取正确姿势。平时注意防寒保暖。

 

 

 

 

 

第四节 痿证

痿证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临床上以下肢痿弱较为多见,故称“痿躄”。“痿”指肢体痿弱不用,“躄”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主要见于西医学的运动神经原病、周围神经损伤、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瘫、外伤性截瘫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外邪侵袭(湿热毒邪)、饮食不节、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外感湿热毒邪,或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潘灼,伤津耗气,使肺热叶焦,不能输布津液;坐卧湿地或冒雨、涉水,湿邪浸淫,郁而化热,湿热阻闭经络;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气血津液生化不足;或久病体虚,或劳伤过度,精血亏虚均可使经络阻滞,筋脉功能失调,筋肉失于气血津液的濡养而成痿证。

【临床表现】

以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则瘫痪或肌肉萎缩为主症。

CT、肌电图、腰椎X光片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 肺热伤津 发热多汗,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心烦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细数。

2. 湿热浸淫 肢体逐渐痿软无力,下肢为重,微肿而麻木不仁,或足胫热感,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 脾胃虚弱 肢体痿软无力日久,食少纳呆,腹胀便塘,面浮不华,神疲乏力,舌淡或有齿印、苔腻,脉细无力。

4. 肝肾亏虚 起病缓慢,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或伴眩晕耳鸣,甚至步履全废,腿胫肌肉萎缩严重,舌红、少苔,脉沉细。

【治疗方法】

1. 基本治疗

治则:肺热伤津、湿热浸淫者,清热祛邪、通行气血,只针不灸,泻法;脾胃虚弱、肝肾亏虚者,补益气血、濡养筋脉,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夹脊穴为主。

上肢:肩髃 曲池 手三里 合谷 外关 颈、胸夹脊

下肢;髀关 伏兔 足三里 丰隆 风市 阳陵泉 三阴交 腰夹脊

方义:阳明经多气多血,选上、下肢阳明经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取“治痿独取阳明”之意;夹脊穴位于督脉之旁,又与膀胱经第一侧线的脏腑背俞穴相通,可调脏腑阴阳,通行气血;外关、风市分属手足少阳经,辅佐阳明经通行气血;阳陵泉乃筋之会穴,能通调诸筋;三阴交可健脾、补肝、益肾,以达强筋、壮骨、起痿之目的。

加减:肺热津伤加鱼际、尺泽、肺俞清肺润燥;湿热浸淫加阴陵泉、中极利湿清热;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章门、中院补益脾胃;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太冲、太溪补益肝肾

操作:鱼际、尺泽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上肢肌肉萎缩手阳明经排刺;下肢肌肉萎缩足阳明经排刺;余穴均常规操作。
2. 其他疗法

⑴ 皮肤针:用皮肤针反复叩刺背部肺俞、脾俞、胃俞、膈俞和手、足阳明经线。隔日l次。

⑵ 电针:在瘫痪肌肉处选取穴位,针刺后加脉冲电。用断续波中强度刺激,以患肢出现规律性收缩为佳。每次20~30分钟。

【验案举例】

张某,男,19 岁。四肢瘫痪1 天。因早锻炼汗出较多,自感头部发紧,周身疲乏,次日即觉四肢无力。第3天病情迅速发展,出现四肢瘫痪。查:四肢呈完全性瘫,肌张力减弱,肌容量正常,深浅感觉无变化,四肢腱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舌黯、苔白腻,脉细数。诊断:中医―疾证(湿热浸淫);西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治以清热利湿、通经活络。取华佗夹脊穴、大椎、曲池、鱼际、尺泽、极泉、委中、阳陵泉、肩髃、外关、环跳、十二井穴。针刺泻法,十二并穴点刺出血。每日2 次。首次治疗后,双下肢屈伸即有力,3日后四肢运动功能恢复,15日后四肢功能完全恢复,痊愈出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针灸临证集验.第1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24)。

【文献摘录】

1. 《针灸甲乙经》:痿不相知,太白主之……痿厥寒、足腕不收、躄、坐不能起、髀枢脚痛,丘墟主之。

2. 《备急千金要方》:冲阳、三里、仆参、飞扬、复溜、完骨,主足痿失履不收。

3.《标幽赋》:悬钟、环跳,华佗刺里躄而立行。

4.《针灸聚英》:屡有湿热、有痰、有无血而虚、有气弱、有瘀血,针中渎、环跳,灸三里、肺俞。

5.《针灸逢源》:痿躄,环跳、中渎、足三里;足不能行,三里、三阴交、复溜、行间。

【按语】

1.本病采用针灸疗法可获得较好效果,但久病畸形者应配合其他疗法。

2. 卧床患者应保持四肢功能体位,以免造成足下垂或内翻,必要时可用护理架及夹板托扶。还应采取适当活动体位等措施,避免褥疮发生。

3.在治疗的同时,应加强主动及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以助及早康复。

附:末梢神经炎

末梢神经炎是由多种原因如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过敏及变态反应等损害了诸多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引起肢体远端(尤其是下肢)对称性的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本病属中医学痿证的范畴。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湿热毒邪;病后余热,灼伤津液;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滞经络;久病体虚,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可使经络受阻,经气不畅,筋脉失于气血的濡养,导致肢体筋脉弛缓不收或肌肉萎缩而成。

【临床表现】

由于病因不同,临床表现的症状轻重也不一致。轻者仅有肢端麻木、疼痛,而无感觉缺失或运动障碍,重者可有肢体瘫痪。由呋喃西林类药物中毒、糖尿病所致者,还伴有肢体剧烈疼痛。

1.感觉障碍 初期以疼痛、感觉异常或过敏、烧灼感等刺激症状为主,逐渐出现足袜式或手套式感觉减退,肌肉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深感觉障碍。

2.运动障碍 肢体远端软弱无力,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久病可见肌肉萎缩或肢体挛缩畸形。

3.植物神经功能 障碍 肢端皮肤苍白、发凉、少汗或多汗,皮肤光滑、菲薄或干燥脱屑,趾(指)甲失去正常光泽,角化增强等。

主要病理改变为末梢神经轴索变性及节段性髓鞘脱失。肌电图、血生化、血流变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早期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只针不灸,泻法;后期补益肝肾、养血柔筋,针灸并用,补法或平补平泻。

处方:以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上肢:曲池 合谷 手三里 外关 八邪

下肢:伏兔 足三里 丰隆 环跳 风市 阳陵泉 八风

方义:“治痿独取阳明”,曲池、合谷、手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穴,伏兔、足三里、丰隆属足阳明胃经穴,均可疏经通络、行气活血,丰隆还有化痰通络作用;外关、八邪、八风疏调局部经络之气,环跳、风市、阳陵泉疏通少阳经气血,阳陵泉又为筋会穴,可疏调经筋。

加减:早期加太冲、膈俞以助活血化瘀之力;后期加血海、三阴交、太溪补益肝肾、养血柔筋。

操作:八邪、八风可点刺出血;余穴常规操作。

2.其他疗法

⑴ 皮肤针:用皮肤针在病变部位沿经脉轻轻叩刺,以局部出现潮红为度。

⑵ 三棱针:在肢体末端部位用三棱针循经轻轻点刺,出血少量。隔日l次。

⑶ 电针:选择病变部位的穴位,接通电针仪,早期宜用连续波,后期宜用断续波,每次30分钟。

【验案举例】

李某,男,62岁。近1年来患者感觉双足酸胀、麻木,尤以阴雨天加重。查:双足颜色发白,感觉减退,掐之不痛,触之发凉,舌淡、苔白腻。脉细缓。诊断为“末梢神经炎”。以祛风散寒、疏经通络为治法。取髀关、足三里、阳陵泉、悬钟、三阴交、八风。针刺后接通电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第2个疗程用三磷酸腺苷20mg、辅酶A50U、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250ug、注射用水10ml穴位注射,每次选4-6个穴位,每穴注人0.5~2ml。隔日l次。结果:2个疗程后痊愈,随访l年未复发(黄子黎,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末梢神经炎。中国针灸 1995;15(2):26)。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疗程较长。

2.本病在急性期应注意休息,饮食应富含营养和易于消化。

3.本病可出现肢体瘫痪,卧床期间应经常翻身,防止褥疮,并注意肢体末端的防寒保暖。

4. 在治疗期间,应加强主动及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以助及早康复。

 

 

 

 

第五节中风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总体上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

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妄动;五志过极,肝阳上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冲;饮食不节,恣食厚味,痰浊内生;气机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日久血瘀;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时,则发生中风。

【 临床表现】

以突然意识障碍或无意识障碍、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根据意识有无障碍而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端。

颅脑CT 、MRI检查对本病有确切的诊断意义。

1.中经络

凡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者属中经络。

⑴ 肝阳暴亢:兼见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⑵ 风痰阻络:兼见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⑶ 痰热腑实:兼见口粘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⑷ 气虚血痛:兼见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手足肿胀,而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黯、苔白腻,脉细涩。

⑸ 阴虚风动:兼见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苔少,脉细数。

2.中脏腑

凡以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为主症者属中脏腑。

⑴ 闭证:兼见神昏,面赤,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牙关紧闭,口襟不开,肢体强痉,二便不通,苔黄腻,脉洪大而数。

⑵ 脱证:兼见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气息微弱,手撒口开,汗出肢冷,二便失禁,苔滑腻,脉散或微。

【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⑴ 中经络

治则: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内关 极泉 尺泽 委中 三阴交 足三里

方义:心主血脉,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促进气血的运行;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足三里疏通肢体经络。

加减: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镇肝潜阳;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化痰熄风;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清热豁痰;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益气活血;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滋阴潜阳;口角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绝骨、纠内翻、丘墟透照海;足外翻加中封、太溪、纠外翻;足下垂加解溪、胫上;便秘加丰隆、支沟;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3分钟;三阴交、足三里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
⑵ 中脏腑

治则:醒脑开窍,闭证兼开窍启闭,只针不灸,泻法;脱证兼回阳固脱,重用灸法,补法

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

水沟 素髎 百会 内关

方义: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素髎、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百会位于头顶,属督脉,内络于脑,醒神开窍作用明显;心主血脉,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促进气血运行。

加减:闭证加十宣、合谷、太冲开窍启闭;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回阳固脱;呼吸衰竭加气舍益宗气而调呼吸。

操作: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l~3分钟;素髎、水沟用雀啄法,以患者面部表情出现反应为度;十宣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2.其他疗法

⑴ 电针:在患侧上、下肢体各选2个穴位,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中弱度刺激,以肌肉微颤为度。

⑵ 头针:选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毫针平刺入头皮下,快速捻转2~3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行针后鼓励患者活动肢体。

【验案举例】

赵某,女,72 岁。有高血压病史20 余年,1990年10月2日清晨上厕所时,感心痛、头昏、左侧肢体麻木、酸软无力,随即瘫倒于厕,但无意识障碍、失语和恶心呕吐。即送医院急救。查:左侧上下肢肌力Ⅱ~Ⅲ级,伴口角歪料,脑CT显示:右侧丘脑部位有一1.31cm×1.31cm高密度区。经急诊室观察处理后转针灸病房治疗。首次针灸取双侧合谷、左侧地仓透颊车、曲池、足三里、阳陵泉、丰隆、太冲,中强刺激,加以语言暗示,动留针30分钟。起针后,即能在家属搀扶之下行走数十米。5 次治疗后,便可独自依杖而行,左侧上下肢肌力Ⅳ级,仅存左侧口角及指趾端麻木。3周后痊愈出院(王启才.针医心悟.第1版.中医古籍出版社.200l:485)。

【文献摘录】

1. 《普济方》:治风失音不语,穴合谷,各灸三壮……治口斜,耳垂下麦粒大,艾灸三壮,左灸右,右灸左……治中风,气寒涎上,不语昏危者,百会、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三里等七穴。

2.《 玉龙经》:中风半身不遂,先于无病手足针,宜补不宜泻;次针其有病手足,宜泻不宜补。合谷一、手三里二、曲池三、肩井四、环跳五、血海六、阴凌泉七、阳凌泉八、足三里九、绝骨十、昆仑十一。

3,《针灸大成》: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 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中风,左瘫右痪,三里、阳溪、合谷、中诸、阳辅、昆仑、行间。

【按语】

1.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较满意,尤其对于神经功能的康复如肢体运动、语言、吞咽功能等有促进作用,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治疗期间应配合功能锻炼。

2.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衰、颅内压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3.中风患者应注意防止褥疮,保证呼吸道通畅。

4.本病应重在预防,如年逾四十,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偶有发作性语言不利、肢体痿软无力者,多为中风先兆,应加强防治。

 

 

 

 

 

第六节面瘫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为“口眼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季和夏季。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手、足阳经均上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麻痹。认为局部受风或寒冷刺激,引起面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组织水肿,使面神经受压而出现炎性变化。

中医学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僻。周围性面瘫包括眼部和口颊部筋肉症状,由于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因此,口歪主要系该三条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临床表现】

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

肌电图检查多表现为单相波或无动作电位,多相波减少,甚至出现正锐波和纤颤波。病理学检查示面神经麻痹的早欺病变为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

1.风寒证 见于发病初期,面部有受凉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证 见于发病初期,多继发于感冒发热,兼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3.气血不足 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兼见肢体困倦无力,面色淡白,头晕等症。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处方: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阳白 四白 颧髎 颊车 地仓 翳风 合谷

方义: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经筋气血,活血通络;合谷为循经远端选穴(面口合谷收), 与近部腧穴翳风相配,祛风通络。

加减:风寒证加风池祛风散寒;风热证加曲池疏风泻热;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

2.其他疗法

⑴ 皮肤针:叩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以局部潮红为度。适用于恢复期。

⑵ 刺络拔罐: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尔后拔罐。每周2次。适用于恢复期。

⑶ 电针:取太阳、阳白、地仓、颊车,接通电针仪,以断续波刺激10~20分钟,强度以患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适用于恢复期。

⑷ 穴位贴敷:选太阳、阳白、颧髎、地仓、颊车。将马钱子锉成粉末约1~2分,撒于胶布上,然后贴于穴位处,5~7日换药1 次;或用蓖麻仁捣烂加麝香少许,取绿豆粒大一团,贴敷穴位上,每隔3~5日更换l次;或用白附子研细末,加冰片少许做面饼,贴敷穴位。每日1次。

【验案举例】

冉某,男,54岁。左侧口眼斜5天。患者因沐浴后汗出较多,室外乘凉,入睡前自觉左耳有不适感。次日晨起左耳后跳痛,左口角麻木.漱口流涎,至中午左侧闭目露睛,左侧额纹及鼻唇沟消失,鼓腮漏气。曾予中药及维生素B1、B12注射液肌肉注射,症状无变化。诊为“面瘫”。取风池、翳风、阳白、头维、攒竹、丝竹空、四白、颧髎、下关、地仓透颊车、健侧合谷。治疗10次后,病情明显好转。32 次后基本痊愈,巩固治疗l周出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石学敏针灸临证集验.第1 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6)。

【文献摘录】

1.《灵枢·经筋》:卒口僻……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

2. 《针灸甲乙经》:口僻不正,翳风主之。

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客主人,治偏风口歪斜。

4.《玉龙歌》:口眼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

5.《针灸大成》:中风口眼斜,听会、颊车、地仓;凡向左者,宜灸右;向右者,宜灸左,各陷中二七壮,艾炷如麦粒大,频频灸之,取尽风气,口眼正为度。

【按语】

1.针灸治疗面瘫具有良好疗效,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2.面部应避免风寒,必要时应戴口罩、眼罩;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人,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

3.周围性面瘫的预后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由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好,而由病毒导致的面瘫(如亨特氏面瘫)预后较差。

4.本病应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

附: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是以阵发性、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为特点的疾病,属于中医学的“面风”、“筋惕肉瞤”等范畴。本病以神经炎症、神经血管压迫等神经损伤为主要原因,但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诱发本病的因素有膝状神经节受到病理性刺激、精神紧张、疲劳、面部随意运动、用眼过度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面部经筋出现筋急的病变。外邪阻滞经脉,或邪郁化热、壅遏经脉,可使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拘急而抽搐;阴虚血少、筋脉失养,导致虚风内动而抽搐。

【临未表现】

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抽搐,起初多为眼轮匝肌阵发性痉挛,逐渐扩散到一侧面部、眼睑和口角,痉挛范围不超过面神经支配区。少数患者阵发性痉挛发作时,伴有面部轻微疼痛。晚期可出现肌无力、肌萎缩和肌瘫痪。

本病的主要病理为面神经的损伤,出现异常兴奋,肌肉放电较随意运动时的频率为高,肌电图检查可出现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疏筋通络、熄风止搐,只针不灸,泻法或平补平泻。

处方:以面颊局部取穴为主。

翳风 攒竹 太阳 颧髎 合谷

方义:翳风、攒竹、太阳、颧髎均位于面部,疏调面部经筋、脉络之气;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从手走头面,“面口合谷收”,与诸穴相配可熄风止搐。

加减:风寒阻络加风池祛风散寒;风热袭络加曲池、内庭清泻郁热;虚风内动加太溪、三阴交滋养肾阴而熄风。

操作:先刺合谷,后刺翳风及面部穴,用捻转泻法;面部穴操作手法不宜重。

2.其他疗法

⑴ 皮内针:取面部扳机点,将揿针埋人,胶布固定。3~5天后更换穴位,重新埋针。

⑵ 三棱针:取颧髎、太阳、颊车,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加闪罐法。

⑶ 耳针:取神门、眼、面颊,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⑷ 穴位注射:选患侧翳风穴,用2%的利多卡因2ml注人。

【验案举例】

胡某,女,38岁。左侧面肌抽动7年,呈阵发性、不规则的面部肌肉抽搐。屡治无效,乃求针灸治疗。针刺风池、太阳、颧髎、禾髎、攒竹、列缺(右)。用九六补泻法的泻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经治20次,面肌痉挛逐渐减轻而愈(杨依方.杨永璇中医针灸经验选. 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0)。

【按语】

1.针灸治疗面肌痉挛一般可缓解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和程度。但对于病程较长而症状较重者疗效差,可作为辅助治疗。

2.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防止精神紧张及急躁。

3.癫痫小发作也可以引起局限性面肌痉挛,多见于口角部位,常伴有口眼转动,有时可累及肢体抽搐,脑电图有异常放电现象。可作鉴别

 

 

 

 

 

 

第七节 三又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放射性、烧灼样抽掣疼痛为主症的疾病,是临床上最典型的神经痛。多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属于中医学“面痛”、“面风痛”、“面颊痛”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与外感风邪、情志不调、外伤等因素有关。风寒之邪侵袭面部阳明、太阳经脉,寒性收引,凝滞筋脉,气血痹阻;或因风热毒邪浸淫面部,经脉气血壅滞,运行不畅;外伤或情志不调,或久病入络,使气滞血淤。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脉不通,产生面痛。眼部痛主要属足太阳经病症;上颌、下颌部痛主要属手、足阳明和手太阳经病症。
【临床表现】
面部疼痛突然发作,呈闪电样、刀割样、针刺样、火灼样剧烈疼痛。伴面部潮红、流泪、流涎、流涕,面部肌肉抽搐。常因说话、吞咽、刷牙、洗脸、冷刺激、情绪变化等诱发。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发作次数不定,间歇期无症状。
1.风寒证 有感受风寒史,面痛遇寒则甚、得热则轻,鼻流清涕,苔白,脉浮紧。
2.风热证 痛处有灼热感,流涎,目赤流泪,苔薄黄,脉浮数。
3.气血瘀滞 多有外伤史,或病程日久,痛点多固定不移,舌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则:疏通经络、祛风止痛,以针刺为主,泻法。
处方: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四白 下关 地仓 攒竹 合谷 内庭 太冲
方义:四白、下关、地仓、攒竹疏通面部经络;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面口合谷收”, 与太冲相配可祛风通络、止痛定痉;内庭可清泻阳明经风热之邪。
加减:眼支痛加丝竹空、阳白;上颌支痛加颧髎、迎香;下颌支痛加承浆、颊车、翳风;风寒加列缺疏散风寒;风热加曲池、外关疏风清热;气血瘀滞加内关、三阴交活血化瘀。操作:针刺时宜先取远端穴。面部诸穴均宜深刺透刺,但刺激强度不宜大,应柔和、适中;风寒证酌情施灸。
2.其他疗法
⑴ 皮内针:在面部寻找扳机点,将揿针刺人,外以胶布固定。2~3天更换l次。
⑵ 刺络拔罐:选颊车、地仓、颧髎,用三棱针点刺,行闪罐法。隔日1次。
⑶ 耳针:取面颊、额、颌、神门。针刺或埋针。
【验案举例】
周某,男,51岁。2年前出现右侧牙齿酸胀不适,午餐中右侧牙槽突发闪电样剧烈疼痛,放射至右侧面颊部,不能张口、洗脸。冷热刺激均诱发疼痛,每次发作约2~3分钟,严重时呈连续性发作。口服扑巅痛等,病情有所缓解。1周前因劳累及感受外寒而再次发作。诊为“三叉神经痛”。取四白、下关、合谷、地仓、颊车。每日针2次,留针l小时。针刺后,并在下关、颧髎处刺络拔罐,出血量为每穴3~5ml。经治1周后疼痛明显减轻,间断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经3周治疗后痊愈。半年后追访,未见复发(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石学敏针灸临证集验.第1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84)。
【文献摘录】
1.《备急千金要方》:攒竹、龈交、玉枕,主面赤、颊肿痛。
2.《针灸资生经》:中渚,主颞颥痛、颔颅热痛、面赤。
【按语】
1.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顽固性难治病症,针刺治疗有一定的止痛效果。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要查明原因,采取适当措施,根除原发病。
2.针刺治疗时局部穴宜轻刺而久留针,远端穴位可用重刺激手法,尤其在发作时,宜在远端穴位行持续强刺激手法。

 

 

 

 

第八节 头痛

  头痛,又称“头风”,是指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常见于西医学的紧张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以及脑膜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头颅外伤、脑震荡后遗症等疾病。头为“髓海”,又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头。若外邪侵袭或内伤诸疾皆可导致气血逆乱,瘀阻脑络,脑失所养而发生头痛。
【临床表现】
头痛的部位多在前额、巅顶、一侧额颞,或左或右或呈全头痛而辗转发作。疼痛的性质有昏痛、隐痛、胀痛、跳痛、刺痛或头痛如裂。
十二经脉中,六阳经及足厥阴经循行于头的不同部位,故针灸临床上可将前头痛、偏头痛、后头痛、头顶痛辨位归经为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太阳头痛和厥阴头痛。
1.阳明头痛 即前额痛,包括眉棱骨痛和因眼(如青光眼)、鼻(如鼻窦炎)、上牙病引起的疼痛在内。
2.少阳头痛 即偏头痛,包括耳病引起的疼痛在内。
3.太阳头痛 即后枕痛,包括落枕、颈推病引起的疼痛在内。
4.厥阴头痛 即巅顶痛,包括高血压引起的疼痛在内。
5.偏正头痛 即前额及两侧头部的疼痛。
6.全头痛 即整个头部的疼痛,难以分辨出具体的疼痛部位。
【治疗方法】
1.基本洽疗
治则:疏经活络、通行气血,以针为主,虚补实泻。
处方: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⑴ 阳明头痛:印堂 上星 阳白 攒竹透鱼腰及丝竹空 合谷 内庭
⑵ 少阳头痛:太阳 丝竹空 角孙 率谷 风池 外关 足临泣
⑶ 太阳头痛:天柱 风池 后溪 申脉 昆仑 风池
⑷ 厥阴头痛:百会 通天 太冲 行间 太溪 涌泉
⑸ 偏正头痛:印堂 太阳 头维 阳白 合谷 内庭 外关 足临泣
⑹ 全头痛:百会 印堂 太阳 头维 阳白 合谷 风池 外关
方义:头痛乃头部经络气血瘀滞不通或经络气血亏虚不荣所致,本方以局部取穴为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远部取穴为辅(经脉所通,主治所及),配合使用,共奏疏经活络、通行气血之功,使头部经络之气“通则不痛。”
加减:外感风邪加风池、风门,风寒加灸大椎、风热针泻曲池,风湿针泻三阴交,宣散风邪、清利头目;痰浊上扰加丰隆、足三里化痰降浊、通络止痛;气滞血瘀加合谷、太冲、膈俞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气血不足加气海、血海、足三里益气养血、补虚止痛;肝阳上亢治同厥阴头痛;各部头痛均可加阿是穴。
操作:头部腧穴大多应平刺,少数腧穴如太阳、天柱、风池可直刺,但风池穴应严格注意针刺的方向和深浅,防止伤及延髓;外感风邪、痰浊上扰、气滞血瘀、肝阳上亢针刺用泻法;气滞血瘀、肝阳上亢可在阿是穴点刺出血;气血不足针用补法,加灸。急性头痛每日治疗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至1小时;慢性头痛每日或隔日l次。
2.其他疗法
⑴ 皮肤针:皮肤针重叩印堂、太阳、阿是穴,每次5~10分钟,直至出血。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或肝阳上亢型。
⑵ 三棱针:头痛剧烈时,取印堂、太阳、百会、大椎、攒竹等穴,以三棱针刺血,每穴3~5滴。
⑶ 电针:取合谷、风池、太阳、阿是穴等,用连续波中强度刺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或顽固性头痛。
⑷ 耳针:取枕、颞、额、皮质下、肝阳、神门。每次选2~3穴,毫针强刺激,留针时间视头痛缓解情况而定;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顽固性头痛还可取耳背静脉刺血。
⑸ 穴位注射:根据中医证型,分别选用柴胡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注射液、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常规取2~3穴,每穴0.5ml。
【验案举例】
孙某,男,17岁。前额疼痛2个月,旁及两侧太阳穴处。痛时面红筋胀,甚则恶心呕逆,午后为甚,不思饮食,小便黄。服西药过敏,服中药10余剂未效。查:血压108/60mmHg,舌前有小红点、苔腻微黄,脉弦滑数。针治取太阳、攒竹、合谷、内庭、曲池诸穴、泻法,针后痛止。后来疼痛相对固定于头部两侧,改针风池、太阳、外关、足临泣、合谷、太冲,泻法,手足四穴均上下交替捻转行针。共治10次乃愈。2年后随访,未再复发(胡熙明.针灸临证指南.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37)。
【文献摘录】
1.《针灸资生经》:前顶、后顶、颔厌,主风眩偏头痛。
2.《玉龙歌》: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3.《神灸经纶》:偏正头痛,脑空、风池、列缺、太渊、合谷、解溪,均灸。
4.《针灸大全》:偏正头痛及两额角痛,取后溪、头临泣、丝竹空、太阳、列缺、合谷。
5.《百症赋》: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
【按语】
1.针灸治疗头痛疗效显著,对某些功能性头痛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对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痛,针灸也能改善症状,但应同时注意原发病的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2.部分患者由于头痛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故易产生消极、悲观、焦虑、恐俱情绪。在针灸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第九节 眩晕
  
  眩晕,又称“头眩”、“掉眩”、“冒眩”、“风眩”等。“眩”是指眼花,“晕”指头晕,是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觉症状。常见于西医学的美尼埃病、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以及贫血、高血压病、脑血管病等疾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脑,与忧郁恼怒、恣食厚味、劳伤过度和气血虚弱有关。有因情志不舒、气郁化火、风阳升动、肝阳上亢而发者;有因恣食肥厚、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清阳不升而发者;有因劳伤过度、肾精亏损、不能上充于脑而发者;病后体虚、气血虚弱、脑失所养亦能发生眩晕。
  【临床表现】
  本病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轻者如坐车船,飘摇不定,闭目少顷即可复常;重者两眼昏花缭乱,视物不明,旋摇不止,难以站立,昏昏欲倒,甚则跌仆。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扦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1.风阳上扰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2.痰浊上蒙 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口粘纳差,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3.气血不足 头晕目眩,面色淡白或萎黄,神倦乏力.心悸少寐,腹胀纳呆,舌淡、苔薄白,脉弱。
  4.肝肾阴虚 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倦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风阳上扰者平肝潜阳、清利头目,只针不灸,泻法;痰蚀上蒙者健脾除湿、化痰通络,针灸并用,平补平泻;气血不足者补益气血、充髓止晕,针灸并用,补法;肝肾阴虚者补益肝肾、滋阴潜阳,以针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以头部和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百会 风池 头维 太阳 悬钟
  方义:眩晕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无论病因为何,其病机皆为髓海不宁。故治疗首选位于巅顶之百会穴,因本穴入络于脑,可清头目、止眩晕;风池、头维、太阳均位于头部,近部取穴,疏调头部气机;悬钟乃髓之会穴,充养髓海,为止晕要穴。
  加减:风阳上扰加行间、太冲、太溪滋水涵木、平肝潜阳;痰浊上蒙加内关、中脘、丰隆健脾和中、除湿化痰;气血不足加气海、血海、 足三里补益气血、凋理脾胃;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太溪滋补肝肾、培元固本。
  操作:针刺风池穴应正确把握进针的方向、角度和深浅;其他腧穴常规针刺;痰浊上蒙者可在百会加灸。重症每日治疗2次,每次留针30分钟至1小时。
  2.其他疗法
  ⑴ 三棱针:眩晕剧烈时可取印堂、太阳、百会、头维等穴,三棱针点刺出血1~2 滴。
  ⑵ 耳针:取肾上腺、皮质下、枕、脑、神门、额、内耳;风阳上扰加肝、胆;痰浊上蒙加脾、缘中;气血不足加脾、胃;肝肾阴虚加肝、肾。每次取一侧3~5 穴,毫针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还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⑶ 头针:取顶中线、枕下旁线。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⑷ 穴位注射:选针灸处方中2~3穴,注入5%葡萄糖液或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每穴0.5ml而。
  【验案举例】
  王某,男,50岁。有高血压及眩晕病史多年,数月一发或一月数发不等,发则头晕眼花,自感天旋地转,耳鸣如蝉噪不休,须闭目仰卧,体位稍稍更动则头旋加剧,呕恶频作,舌苔腻,脉弦滑有力。以平肝熄风、清化痰浊为治法,取风池、外关、丰隆、、太冲,反复行针,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连续治疗2~3次后病情好转,但仍有发作(间隔时间延长,且症状较轻)。遂改用调补肝肾之法,取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等穴,每周2~3次。连治3个月遂愈,观察年余未再复发(胡熙明.针灸临证指南. 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46)。
  【文献摘录】
  1.《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强间,治脑眩目运、头痛不可忍、烦心呕吐涎沫、发即无时、颈项强、左右不得顾。
  2.《针灸资生经》:风眩,后顶、玉枕、颔厌。
  3.《玉龙经》:眩晕呕吐者,针风府;头眩善呕烦满者取神庭、承光;头旋耳鸣取络却;头晕面赤不欲言,泻攒竹、三里、合谷、风池。
  4.《针灸大全》:痰厥头晕及头目昏沉,外关、大敦、肝俞、百会。
  5.《针灸聚英》:头眩、夹痰气、虚火动其痰,针上星、风池、天柱。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较好.但应分辨标本缓急。眩晕急重者,先治其标;眩晕较轻或发作间歇期,注意求因治木。
  2.为明确诊断,在治疗的同时应测血压,查血色索、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颈椎X光片等。如需要还应作CT 、核磁共振检查。
  3.眩晕发作时,令患者闭目安卧(或坐位),以手指按压印堂、太阳等穴,使头面部经气疏畅,舷晕症状可减轻。
  4.痰浊上蒙者应以清淡食物为主,少食油腻厚味之品,以免助湿生痰,酿热生风。也应避免辛辣食品,戒除烟酒,以防风阳升散之虞。

 

 

 

 

 

 

 

第十节 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以安静状态下持续性动脉血压增高(Bp:140mmHg或18.6/12kPa以上)为主要表现。本病发病率较高,且有不断上升和日渐年轻化的趋势。病因至今未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由多种后天因素作用所致,与遗传、年龄、体态、职业、情绪、饮食等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临床上的主要证候、病程转归以及并发症,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头痛”、“眩晕”、“肝风”等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本病与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有关,多因精神因素、饮食失节等诱发。
  【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早期约半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如血压波动幅度大可有较多症状,常见头痛,头晕,头胀,眼花,耳鸣,心悸.失眠,健忘等。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明显而持续性地升高,则可出现脑、心、肾、眼底等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1.肝火亢盛 眩晕头痛,惊悸,烦躁不安,面红目赤,口苦,尿赤便秘,舌红、苔干黄,脉弦。
  2.阴虚阳亢 眩晕头痛,头重脚轻,耳鸣,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健忘,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而数。
  3.痰湿壅盛 眩晕头痛,头重,胸闷,心悸,食少,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
  4.气虚血瘀 眩晕头痛,面色萎黄,心悸怔忡,气短乏力,纳差,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见有瘀点,脉细涩。
  5.阴阳两虚 眩晕头痛,面色萎暗,耳鸣,心悸,动则气急,甚则咳喘,腰腿酸软,失眠或多梦,夜间多尿,时有浮肿,舌淡或红、苔白,脉细。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肝火亢盛、阴虚阳亢者,滋阴降火、平肝潜阳,只针不灸,泻法;痰湿壅盛者,健脾化痰、清利头目,针灸并用,平补平泻;气虚血瘀者,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针灸并用,补泻兼施;阴阳两虚者,滋阴补阳、调和脏腑,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百会 曲池 合谷 太冲 三阴交
  方义:百会居于巅顶,为诸阳之会,并与肝经相通,针之泻诸阳之气,平降肝火;曲池、合谷清泻阳明,理气降压;太冲为肝经原穴,疏肝理气,平降肝阳;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调补脾肝肾,配伍应用以治其本。
  加减:肝火亢盛加风池、行间平肝泻火;阴虚阳亢加太溪、肝俞滋阴潜阳;痰湿壅盛加丰隆、足三里健脾化痰;气虚血瘀加血海、膈俞益气活血;阴阳两虚加关元、肾俞调补阴阳;头晕头重加百会、太阳清利头目;心悸怔仲加内关、神门宁心安神。
  操作:痰湿壅盛、气虚血瘀、阴阳两虚者,百会可加灸;太冲应朝涌泉方向透刺,以增滋阴潜阳之力;其他腧穴常规针刺。
  2.其他疗法
  ⑴ 皮肤针;叩刺项后、腰骶部和气管两侧,力度依病情虚实和病人体质强弱而定。每日l次。
  ⑵ 三棱针:取耳尖、百会、大椎、印堂、太冲、曲池等穴。每次选1~2穴,点刺出血3~5滴。2~3天l次。
  ⑶ 耳针:取降压沟、肾上腺、耳尖、交感、神门、心等。每次选3~4穴,针刺或埋针;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血压过高还可在降压沟和耳尖点刺出血。
  【验案举例】
  阚某,男,76岁。头晕,眼花,性情急躁,易怒,血压高达210/110mmHg,终口难以自持。舌暗淡、苔白厚腻,脉弦细数。治以疏肝理气、滋阴潜阳。取太冲透涌泉、四神聪、丰隆等穴,得气后留针,不施行手法。治疗3次后,头昏、眩晕明显减轻,血压下降到160/100mmHg。坚持治疗2周,血压稳定,眩晕消失(胡熙明.针灸临证指南.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55)。
  【文献摘录】
  1.《透刺疗法》:高血压病,取百会透后顶、曲池透下廉、足三里透丰隆、太冲透行间、心俞透膈俞、肝俞透肾俞。
  2.《中国特种针法》:高血压病,取印堂、太阳、头维、率谷、风池。
  【按语】
  1.针灸对1、2期高血压病有较好的效果,对3期高血压可改善症状,但应配合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危象时慎用针灸。
  2.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者,针灸治疗时不要突然停药。治疗一段时间,待血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后,再逐渐减小药量。
  3.高血压也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症伏,如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生的高血压,称为“症状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须与高血压病相区别。

分裂中医上俗称为“癫狂类疾病”,是临床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因情志失调,气郁痰生,痰或与火分裂中医上俗称为“癫狂类疾病”,是临床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因情志失调,气郁痰生,痰或与火互累,痰迷心窍等原因致病。因此,精神分裂中医治疗上常采取针灸疗法。

  精神分裂中医针灸疗法一:

  取穴:头两侧(相当于太阳穴)、肘弯处(相当于曲泽穴)。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上述部位各点刺1针(点刺出血),约流出紫黑血100毫升。隔15日左右再刺1次。

  主治:精神分裂症。一般因惊吓所致,证见到处乱跑、嚎叫、啼哭或傻笑、唱歌等。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1-2次即可痊愈。

  精神分裂中医针灸疗法二:

  取穴:曲泽、阳交、太冲、足三里。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点刺放血,首次宜多(约总出血量15-30毫升),以后递减。体壮宜多,体弱宜少。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证)。

  效果:多年使用,疗效较为满意。

  精神分裂中医针灸疗法三:

  取穴:分2组。一为人中、内关、太冲、十宣;二为风府、大椎、陶道、丰隆。

  方法:1组穴用捏紧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点刺放血,体壮、证重者出血宜多。体弱、证轻者宜少。2组穴用刺血加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针后拔火罐,以吸拔出血各5-10毫升为主。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证)。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1-2次即可见效,连治2-3疗程即愈。

  精神分裂中医针灸疗法虽然效果很好,但由于此类疗法专业性较强,技术复杂,因此只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亲自施治下方可采取此方。此外,除了针灸疗法外,精神分裂中医疗法还有很多种,本站将在其他篇章中详细列举,敬请关注。互累,痰迷心窍等原因致病。因此,精神分裂中医治疗上常采取针灸疗法。

  精神分裂中医针灸疗法一:

  取穴:头两侧(相当于太阳穴)、肘弯处(相当于曲泽穴)。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上述部位各点刺1针(点刺出血),约流出紫黑血100毫升。隔15日左右再刺1次。

  主治:精神分裂症。一般因惊吓所致,证见到处乱跑、嚎叫、啼哭或傻笑、唱歌等。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1-2次即可痊愈。

  精神分裂中医针灸疗法二:

  取穴:曲泽、阳交、太冲、足三里。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点刺放血,首次宜多(约总出血量15-30毫升),以后递减。体壮宜多,体弱宜少。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证)。

  效果:多年使用,疗效较为满意。

  精神分裂中医针灸疗法三:

  取穴:分2组。一为人中、内关、太冲、十宣;二为风府、大椎、陶道、丰隆。

  方法:1组穴用捏紧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点刺放血,体壮、证重者出血宜多。体弱、证轻者宜少。2组穴用刺血加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针后拔火罐,以吸拔出血各5-10毫升为主。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证)。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1-2次即可见效,连治2-3疗程即愈。

  精神分裂中医针灸疗法虽然效果很好,但由于此类疗法专业性较强,技术复杂,因此只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亲自施治下方可采取此方。此外,除了针灸疗法外,精神分裂中医疗法还有很多种,本站将在其他篇章中详细列举,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