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联盟先遣队2安卓:教育报刊的选稿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2:53:00
 教育报刊的选稿标准(丁昌桂)

 对经常向教育报刊投稿的作者来说,要想提高投稿的命中率,除了要有读者意识、产品意识和编辑意识(详细内容请见2011年2月21日本报“视野”版《教育报刊投稿应有三种意识》),还需要了解教育报刊编辑的选稿标准。

  一般说来,教育报刊编辑的选稿标准无非是三条:政治标准、业务标准和语言文字标准。政治标准就是稿件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这一点不需多说。业务标准一要看内容,二要看体裁。比方,教育论文要看创新性,教育新闻要看新闻性和指导性,教育叙事要看故事性和教育性,教育随笔要看思想性和艺术性等等。语言文字标准就是文字表达的水平。但实际上,编辑在选稿时并不是一开始就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进行实际操作。一般而言,编辑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首先采取扫描阅读的方式,从众多的来稿中进行浏览,把扫描阅读中发现的有亮点的文章放在一边,或再细看一遍,然后确定是否可以进入备选文章的行列。如果进入备选文章,则做上记号,储存起来。之后,根据栏目要求和编辑出版计划,确定文章大体的安排刊期,到需要编辑时再从备选文章中挑出来进行编辑,并按照审稿的标准进行初审,仔细推敲是否符合政治标准、业务标准和语言文字标准,然后再按照版面或栏目的要求进行编辑加工直至送审。在这一过程中也许还会有些进入初选的文章被筛选掉。因此,要提高投稿的命中率,非常重要的是在初选时能够进入编辑视野,并作为备用稿储存起来。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编辑初选稿件,很大程度上是凭直觉判断而不是拿政治、业务、语言文字的全面标准来衡量,但直觉判断不是没有标准,而是一种带点朦胧、有些感性的标准。笔者认为,编辑初选稿件经常使用的是以下一些标准。

  要“论题新鲜”的不要“论题陈旧”的。编辑拿到文章首先是看论题,如果论题新鲜就可能多看几眼,有时即便写作水平一般,但如果是文章发现了新问题,或涉足了新领域,或提出了新思想,都会令编辑眼睛一亮。相反,如果是论题陈旧,又缺少新的发现,即便文字通畅也不会进入备选稿件的范畴。比如,2008年,《模糊理论与语文教学》《灾难,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①这两篇文章,无论让哪个编辑来筛选,选中的肯定是后一篇文章。因为把模糊理论引进语文教学这样的文章在几十年前就有了,且该文章没有新的角度或新的发现。而2008年我们遭遇了太多的灾难,灾难给我们民族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创伤显而易见,但是,灾难也带来了人们对民族、自然、国家和社会的全新认识,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关于人情、人性、人文乃至生命价值的重新思考。于是作者提出把灾难这个材料,引进语文课堂,开展人文教育,这一观点,不仅涉足了新的领域,而且有些新的思考。

  要“老题新探”的不要“老生常谈”的。有些选题看起来不新鲜,但是,文章能在老话题上说出新观点,或者从老题材上挖出新内涵,也能让读者感到有新鲜感,受启发。相反,如果是老调重弹,说别人早已说过的那几句话,没有新的发现,就难以进入编辑视野。比如,学习是一个老的话题,有作者以《信息时代人类学习概念与目标重构》②为题进行论述,从题目上至少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老话题新挖掘的文章。扫描下去发现,文章从“学习”这一古老的概念入手,认为信息时代的学习是“资源学习、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时代新的学习目标。尽管文章有些学院气,但是在学习这个问题上的分析和思考的确有一定新意和深度。

  要“小题大做”的不要“大题小做”的。比如《关注留守儿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初探》这两篇稿件,从文题可以看出,属于大题小做,大题浅说。留守儿童、独生子女都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其教育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怎么可能在一篇数千字的文章中论述清楚?相反,有篇文章《儿童玩伴危机及教育对策》③只是讲到了独生子女现象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没有玩伴,调查分析没有玩伴对儿童成长带来的危害以及教育应当采取的对策。这个问题就属于小题大做,小题深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切口小、开掘深。围绕独生子女缺少玩伴这一问题深入研究下去再写成文章,不仅有思考的意义,还有实践的指导价值。

  要“理论照耀”的不要“穿靴戴帽”的。现在的论文写作有一种倾向,喜欢引用国外的理论,但是,有些作者只是接触了这些理论的皮毛,就拿来说事儿。不要说有些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即便是引用外国的理论分析问题,也要真正吃透理论,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分析研究问题。但不少来稿做不到这样,只是穿靴戴帽,生搬硬套。先引用一个概念,再生硬地联系一个案例,理论和案例之间缺少深入的分析阐述,犹如油水分离。比如《从分形理论到班级整合学习力》这篇来稿就是这样。又如《工作单评价的应用价值》,文章单单是介绍工作单评价这一做法就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工作单是一种有效评价科学过程的技能工具,工作单分为开放性的、结构性的、引导性的等等,非常繁复。像这样的文章不要说一线教师,就是编辑也要费劲才能阅读。一个考虑市场和读者的报刊一般不会发表这样食而不化生搬硬套洋理论的文章。

  注释:
  ①见《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年第19期。
  ②见《江苏教育》管理版,2010年第3期。
  ③见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0年第3期。

  要“田野草根”的不要“经院庙堂”的。比如有两篇文章的题目请大家看看:一篇是《苏格拉底的教学启发艺术》,一篇是《接了乱班怎么办?》④。从文章的题目就可以看出,前者是经院式的文章,后者则来自教育的田野。文章的内容也的确如此。前一篇文章充满了概念术语,从本本到本本,除了概念还是概念。后者则非常草根,谈了接了乱班要做10项技术准备等内容。这类文章体现了现在大力提倡的行动研究、应用研究、田野研究、草根研究的精神,当然会受到编辑和读者的青睐。

  要“富有时代性”的不要“一味追求时尚化”的。教育报刊发表的文章应当具有时代精神,但这种时代性应当主要通过论题和内容反映,而不是通过社会流行语或网络术语来反映。有的作者受时尚化的潮流和网络语言影响很大,在文章的选题、标题等方面总喜欢跟风,追求表面的热闹。比如“绿色”满天飞,绿色课堂、绿色语文、绿色活动……搞得到处都是“绿色”。一般说来,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总得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淘汰,富有生命力的词语才有可能进入书面语。因此,对这些文章编辑会比较慎重。

  要“提出问题”的更要“解决问题”的。现在不少作者长于批判性思维。文章谈到教育的问题、学校的问题,常常批判的情绪高涨,甚至失之偏激。这种文风,偏重理性的教育报刊一般不提倡,因为感性的批判并不能解决问题。人类总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前行,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因此,编辑总是希望来稿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同时,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比如同样是关于校本教研的两篇文章《试论当前校本研训存在的问题》和《城市小规模学校校本研训工作的困境与解径》⑤,前者只是摆问题举现象,后者则在分析困境的基础上介绍了解决的办法,当然是后一篇更符合编辑的要求。

  要“个性化”作品不要“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除非是工作指导类报刊的规定动作,一般报刊是拒绝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的。比如《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科学发展》《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扎实推进评价改革》都是我们收到的文章题目,这样的文章多为正确的“普通话”,不符合报刊新闻性、学术性、实用性的要求,除特稿外,一般也会被拒绝。

  要“生动具体”的不要“肤浅抽象”的。教育报刊不同于文件报告,它是需要读者自愿购买的,或生动具体或有实用价值,读者才会自觉掏钱。所以,编辑们希望来稿不能是肤浅的、空洞的、抽象的。比如《不能以分数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依据》与《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的指标设计》⑥两篇文章涉及的是相同的话题,但前者只是泛泛而谈,后者则是非常具体的做法和依据,谁好谁差不言而喻。

  要“讨论争鸣”的不要“跟风扛旗”的。洋思中学是江苏的名校,对于它离开原来的办学地点进入县城办学,很多文章大加赞赏,但是《江苏教育》发表的《拥抱洋思的不全是繁华》《洋思进城必须回答好三个问题》⑦以及《谁在包围洋思?》⑧等文章却大受读者欢迎,原因就在于这些文章不是简单跟在后面说好话,而是冷静客观分析“洋思进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样的逆向思维更能给人以启发。由此可见,编辑们在选稿时会考虑读者心理,对于那些逆向思维、能够引发思考甚至争议的文章,只要言之有理,就会厚爱一筹。

  以上我们只是简单列举了一些编辑们在浏览来稿、初选文章时可能采用的一些标准。这些标准处于编辑的直觉判断与理性思考的交叉地带,算不上完整全面,也不深刻,但它们客观存在,而且正是这些标准决定了投稿的初步命运。因为只有在初选之后进入编辑视野的稿件,才有可能进入最后的编辑流程。

  注释:
  ④见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校管理》,2009年第11期。
  ⑤见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08年第10期。
  ⑥见《中小学管理》2010年第1期。
  ⑦见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08年第3期。
  ⑧见 《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6月1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