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ios下架用什么:有趣的对联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34:35
 
有趣的对联--缺如联
  
  缺如,也称隐语、隐缺、漏字,在楹联中是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故意将尾字或联句中的一字隐去,并以联中展现之字向读者暗示所缺之字,而该联的意思又正是在空缺的字上,联句仍能形成很规矩的对仗。细心的人从展现的字面上不难看出联中所藏之意。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漏字法,一是隐如法。
  用漏字法制作的楹联,一般具有谜语的功能,或戏谑,或嘲讽,谜味隽永,猜趣无穷,很好地显示了其巧对的艺术魅力。
  请看一户穷人写的春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此联为宋朝吕蒙正所作。吕少时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有一年春节,家中缺衣少食,过得冷冷清清,与富贵人家不可同日而语,苦读寒窗的吕蒙正写下了这幅对联。这幅对联巧用“隐字”修辞,上联隐“一”,下联隐“十”,谐音“无衣无食”,横批无“东西”,可谓叫苦有方。此联立意奇巧,很形象地表达了穷人过年三难。它不但是一篇缺如联,还是一副数字联,若把它视为谐音联也是可以的。类似的对联如下: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联:六六七七八八九
  横批:二四七三
  
  上联隐“缺衣”下联隐“少食”,横批隐“儿死妻散”。
  再请看一副嘲庸医的对联: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相传有一个叫“吉生”的庸医,水平低下,却爱自吹,有人便在其门上贴了这副楹联予以嘲讽。在上下联镶嵌的成语中,每个成语都故意漏写了一个字,所漏写的字合起来恰是他的名字。这样的漏字法作的楹联,艺术效果比不漏“吉生”二字更佳。
  再看一副贺婚联:
  
  人称新郎新娘,原本是旧相思一对;
  你吃喜糖喜酒,能不有□风味几番?
  
  这副联中故意漏去一字,让前来贺喜的人自己去品味,自我感觉用什么字好就填上什么字,填不上来,说明这种风味难以用语言表达。这一漏字,正是寓联意于联外。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上联漏“水”,下联漏“酒”,意味隽永。再看下一联: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上联漏“八”,下联漏“耻”。据说,这个对联是明末清初降臣洪承畴
  做寿时,一书生赠他一副对联:人们不解其义,有人测之曰:“首句隐忘八,次句隐无耻也”,气得洪承畴暴跳如雷。此联也有一说为人们为卖国贼袁世凯所作。
  更巧妙的是下一联。据说,袁世凯死后,有人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万岁
  
  这副楹联故意不按楹联作法之常规去写,上联五个字,下联六个字,使其不能成对,这样的对联按属对要求是绝对不可以的。但此联正是用属对中的“失对”术语,向人们暗示“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之意,作者利用缺如的手法出其不意地表达了言外之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借此,方使这一巧联流传于世。
  有一种完全用标点组成的联,如上联全用问号(?),下联全用感叹号(!),即所谓无字对联,也可以视为缺如法。其意义也是不缺指,或所指甚多。
  在对联中用相关的话暗示要讲的事物,也就是将要讲的隐藏起来,这种制联方法称作隐如。隐如手法,似乎谜语。
  请看这样一副对联:
  
  数声吹起湘江月;
  一枕招来巫峡云。
  
  上联“数声吹起湘江月”只说吹,却未言吹的是什么,然而读者却很容易联想到那清脆悦耳的笛声。下联“一枕招来巫峡云”,显而易见,那枕边尤物不是梦,又是何物?宋玉《高唐赋序》说楚王梦与巫山神女相会于高唐。神女曰:“旦为行云,暮为行雨。”上联写笛,下联写梦,意境幽远,令人心动。
  再如:
  
  字写三秋离北塞
  路通一线到鹏图
  
  上联隐“雁”,下联隐“指南针”。
  解放前,有人写过一副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的对联,联曰:
  
  中土讵能容久住;
  醉乡何得复横行。
  
  中土,指中华大地,上联的意思是说不容许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下联隐说的是螃蟹,说用酒烹制的螃蟹再不会横行了。“醉乡”,这里指的是指用酒制成的醉蟹。整联的意思即是:帝国主义分子不得在中国横行霸道,如果帝国主义分子敢在中国久住下去而横行霸道,其下场必然和醉蟹一样死路一条。此联既隐含了两种事物,合起来又有很深的寓意,是一副爱国主义的佳作。
  用隐如法制作的对联虽与谜联相类,但却有本质的区别。用制谜法制作对联,乃以依物制联,是将谜面对联化,实际上就是用对联形式制作的谜语;而用隐如法制作对联,乃是以联喻物,是将所要描写的事物暗藏于联中,使人们通过联想对作者的用意加以理解。如下几联:
  
  一肩风雪三千里
  两眼乾坤十二时
  
  上联隐“轿夫”。 下联隐“猫”。
  
  兵书三卷桥边授
  忍字百篇家内藏
  
  隐“张”。
  
  若受暮夜钱财 天诛地灭
  如听衙役说话 男盗女娼
  
  暗指表现为官清廉、执法森严。
  
   
  有趣的对联-对得最多的对联 
  对得最多的对联
  
  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四诗即《诗经》,一说《诗经》分为风、大雅、小雅、颂。所以说四诗
  风雅颂。另一个说法是《诗经》有毛、韩、鲁、齐四家(为汉时注解《诗经》的四家学者),所以是四诗。
  一说此下联原来作‘四始风雅颂’。《净花集》里记载此联当为‘四始风雅颂’,但集里只指出‘诗(平)’对‘光(平)’平仄不合,当为‘始(仄)’字。此说并不仅仅是《净花集》里提出,古人早已对此联提出类似的质疑,诗经确实有六义、四始;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四始是指《国风》的《关睢》;《小雅》的《鹿鸣》;《大雅》的《文王》以及《周颂》的《清庙》。
  此联后来演变出很多形式。上联要求第一个数字是三,后三字必须是并列的词,下联则要求第一个数字不能是三,后三字必须是并列的词。
  这个对联可能是传说和对句最多的对联之一。
  据宋岳珂《桯史》载,宋元祜间,辽使来盟,东坡以翰林学士充馆伴北使,奉命接待。辽使素闻东坡之名,欲于诗文娱乐间以困之。谓其国旧有句云,无能对者,请东坡对:
  三光日月星;
  东坡对副手说:我能而君不能,不足以保全大国的体面,今有天生对句,何不先用此句答他:
  四诗风雅颂。
  《诗经》将大雅与小雅,合称为“雅”,是为共体,故此将“风雅颂”称为“四诗”。得此对句答复,辽使为之赞叹惊愕。东坡接着又对一句:
  四德元亨利。
  辽使张目仰视,东坡曰:“你以为我忘却了一个吗?你先别说话,宋辽两朝是兄弟之邦,您是外臣,不说这个(贞)字是为了避我们先皇(宋仁宗,名祯)之讳呢!”辽使不曾想到,心遂折服。
  原来苏轼当时的皇帝宋神宗的父亲宋徽宗姓赵名祯。古人是不能直言君王的名讳的。所以他不将‘贞’字入联,不但对的工整而且构思很妙!所以是个妙对!所以这个故事说明对奇联工整自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怎么去解释;所谓“文足于饰非”正是这个道理。
  《巧对录》云,东坡马上又令医官对曰:
  六脉寸关尺。
  寸关尺,中医指寸口脉的分布。以掌后高骨(桡骨径突)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切脉时一般先以中指端按得关部,然后用食指与无名指按寸部、尺部。一手之寸关尺为三脉,两手便为六脉,但名称不变。医官此对,辽使愈悚然,于是又说道:“学士前对毕竟少了一个字,仍请另构一语。”恰好其时雷雨大作,东坡又云:
  一阵风雷雨。
  辽使大敬服,尽欢而散。
  宋欧阳修《归田录》谓“四诗风雅颂”出自刘贡父。联事云,王荆公(安石)一日谓刘贡父曰:“‘三代夏商周’,可对乎?”贡父应声曰:“四诗风雅颂。”荆公拍腿说:“这真是天造地设啊!”
  《楹联丛话》又谓辽使的出句是“三才天地人”。
  《古今谭概》言,“六脉寸关尺”为明代张幼于(献翼)所对;“一阵风雷雨”,为明代吴闻之所对。
  《巧对录》又云,清道光年间,有人于“三光日月星”一联,又作了—个对句:
  八旗满蒙汉。
  此联将满人排首而汉人置末,正反映其时之国情也。
  后来又演变出:
  
  三强韩魏赵
  九章勾股弦
  
  ‘九章勾股弦’为华罗庚所对。上联为:‘三强韩魏赵’。为1953年钱三强率团出访时所出;上联嵌入钱三强的名字,下联嵌入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上联的意思指战国时晋国被瓜分为韩、魏、赵三国,后来这三国都成为战国七强之一;下联的意思是勾股定理出自中国古算经《九章算经》里面!无论字意都应属最工整的一个联。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来去
  而‘一官归来去。’为清郑夔对友人所出的。
  上联是:‘三绝诗书画。’指的郑夔在诗书画的造诣;下联的‘归去来’出自晋陶渊明的《归去来》赋。并寓意郑夔对名利的洞悟。
  《野叟曝言》第一百一十八回载:文素臣又以“三光日月星”试鳌儿。鳌儿竭力搜索,不能成对,羞得面红耳赤。索臣因以东坡二对示之。鳌儿笑道:“孩儿要对得切当,专在天文地理上去思量,故想不出。若‘四诗风雅颂’可对,则‘六脉寸关尺、一牢牛羊豕’,俱可对也。再通融些,则‘一门公卿长、九章勾股弦、五府佥同督、六曹郎员主、九赋上中下、五音清平浊、六子长中少、百年幼壮老’,俱可对矣。孩儿想来,只有‘六爻天地人’可对,无奈平仄不调。‘九族父母妻’,亦犯此病。若‘四德元亨利’可以取巧一时,则本朝无子男之爵,‘五等公侯伯’亦可对矣。北方无入声,向北人可对‘四声平上去’矣。吴无君,无大夫,向我们吴人可对‘五音角徵羽’矣。再迁扯些,则调谑没心肝人,可对‘五脏脾肺肾’;调谑没面目人,可对‘五事言思听’;调谑没黑白人,可对‘五色青黄赤’矣。孩儿不信苏东坡这样的人,对出这样不切当的对来。”
  再往后,这个对联又延伸到了一种新的长度,与所配的对联也算是一幅绝对:
  
  三光日月星,三才天地人,三友梅竹松,三教九流道书十二
  一昼晨午晚,一月新圆残,一季初仲末,一年四分节气廿四
  二、
  唐诗中有一诗句,其偏旁含金木水火土五行,久无人对。句云:
  烟锁池塘柳;
  至明代,吴下张令夷在《迂仙别记》中,让迂公对曰:
  冀粟陈献忠。
  此五字中含东西南北中五方,是以五方对五行。
  又陈子升在其《中洲草堂遗集》中,作了三个对句,寓于四首《柳波曲》诗中。皆以五行对五行。其一为:
  灯垂锦槛波。
  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回波初试舞,折柳即闻歌。”“灯垂锦槛波,烟锁池墉柳。妄梦五湖湄,郎家大堤口。”一般地说,诗中之对仗,若未单独使用,不当作对联看。但陈氏在两诗自序中说:“客有以‘烟锁池塘柳’五字具五行以属余为对句,因成《柳波曲》二首,与好事者正之。”可见“灯垂锦槛波”是专为对“烟锁池塘柳”而作的,相对独立,故这里作对联看了。灯垂,亦作“灯填”。其二为:
  烽销极塞鸿。
  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烽销极塞鸿。东枝罢春水,南翼怨秋风。”(《续作锁柳销鸿之曲》)其三为:
  钟沉臺榭灯。
  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钟沉臺榭灯。灯心红缕密,柳眼绿波澄。”(《烟锁沉灯引》)
  《巧对续录》载有一文土和武士的两个对句。文句云:
  秋唫涧壑松。
  武句云:
  炮镇海城楼。
  二百多年来,武土这个对句最为流行,似乎成了“烟锁池塘柳”公认的标准对句。
  又《小豆棚》言,山西景芝荣,幼时即有才名。三岁时姊嫁归宁,父命其作诗,应声曰:“前日于归去,今朝反面来。愁容何易改,顿觉笑颜开。”父命其对“烟锁池塘柳”一联,又对道:
  浪煖锦堤桃。
  煖,即暖之异体字,为取“火”旁而用之。
  又《南楼随笔》谓江苏地方有一对句,曰:
  炮架镇江城。
  又《清稗类钞》所收对句为:
  灯深村寺鍾。
  近人也有不少对句。《名联趣谈》说,二十年前北京大学某教授就有一个为:
  茶烹鑿壁泉。
  该书中,梁羽生先生还介绍了其他一些联友的对句。陈敬之有两句。其一是:
  烽销漠塞榆。
  其二是:
  桃熛锦浪堤。
  熛,本指火红之炭,此指红色。
  骆广彬也有两句,而且也是寓于诗中的。一是:
  港城铁板烧。
  铁板烧,是一种菜的吃法。先将铁板烧热,旋即在上面放置鲜肉和蔬菜,盖一下就吃。此句所在之诗为《旋厅赏酌》:“烟锁池塘柳,港城铁板烧。旋厅添绿蚁,风物览逍遥。”其二是:
  汀培锦柱灯。
  汀,水中小洲。培,培土而植灯柱也。此句出自《白天鹅酒店夜宴》:“烟锁池塘柳,汀培锦柱灯。招邀珠海夜,觞角满高明。”
  陈正龙有一句,曰:
  灯铭水墨楼。
  铭,记也。
  张耀君的对句是:
  灯销深圳桥。
  此外,尚有人对作:
  灰堆镇海楼。

  
  有趣的对联--同音异字联
  
  同音异字联
  同音法即同音异字法,又称异混,它跟谐音法一样,都是建立在汉字特有的同音多字基础上的,与谐音法不同的是,它是将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用于同一副楹联之中,从而使联语具有组合精巧、构思奇特、风趣别致的艺术魅力。此种方法听起来难以分辨,看起来一目了然。常见的同音异字法楹联有如下几种样式:
  1.同音异字叠韵连用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这副楹联写的是生活中的趣事,因其制作难度较大,常将其附会于名人雅士。有一种说法是:李调元一次正与农家大嫂谈天说地,一群鸡跑来啄食晒场上的稻子,两个挥舞竹筒的小孩把鸡赶走了。大嫂见状,便出上联请李调元答对。正在李感到为难时,偶然发现屋梁上一只正东张西望的老鼠被他的咳嗽惊跑了,他心中一动,对出了下联。这副对联构思精巧,情趣盎然,特别是六组同音字字义各异,对仗工稳,是一副绝妙的同音异字对联。还有人添加事例,将此联加以扩充,如:
  
  暑鼠凉梁,唤匠描猫惊暑鼠;
  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
  暑鼠凉梁,请画师笔壁描猫惊暑鼠;
  饥鸡盗稻,呼童子沿檐拾石打饥鸡。
  
  2.同音异字、双声、叠韵间用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
  
  这副楹联写的也是生活中的两件烦事,联中的“嫂扫”、“叔束”、“姨移”、“姑箍”皆为双声兼叠韵,相间出现于联语中,则生发出奇趣,使联语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油然而生。
  3.同音异字间用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这副楹联中的“阁”与“鸽”、“洲”与“舟”同音异字相间使用,使楹联产生回环反复的妙趣。
  1981年,《中国青年报》曾以“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为题征联,应征者多有妙对,如“玉头起芋头,芋头枯,玉头哭”、“和尚游河上,河上幽,和尚忧”等,与古对“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他还有很多绝妙的对联,如下: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无、巫”同音。下联:“何、河”同音。
  
  移椅倚桐同观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移椅倚”同音,“桐同”同音。“等灯登”同音,“阁各”同音。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令姑箍
  
  “嫂扫”同音,“叔束”同音。“姨移”同音,“姑箍”同音。
  
  面上荷花和尚面
  书临汉帖瀚林书
  
  上联(唐伯虎出):“荷和”同音,“上尚”同音。下联(李调元对):
  “临林”同音,“汉瀚”同音。 亦是谐音回文联。 
  
  焦山洞里住椒山
  扬子江头渡杨子
  
  明代杨继盛题镇江焦山联。“扬杨”同音,“焦椒”同音。杨子即杨继盛,“椒山”系字号。)
  
  盗者莫来 道者来
  闲人免进 贤人进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风吹蜂 蜂扑地 风息蜂飞
  李打鲤 鲤沉底 李沉鲤浮
  猫伏墙角风吹毛动猫未动
  鹰立树梢月照斜影鹰不斜
  上联“猫毛”近音,下联:“鹰影”近音。)
  水陆洲 洲停舟 舟行洲不行
  天心阁 阁落鸽 鸽飞阁未飞
  侍郎游市 眼前柿树是谁栽
  和尚过河 手扯荷花何处插
  密云不雨 通州无水不通舟
  钜野皆田 即墨有秋皆即麦
  麻姑吃蘑菇 蘑菇藓 麻姑仙
  童子打桐子 桐子落 童子乐
  姑娘栽谷 谷秧掉姑娘脚前
  指挥烧纸 纸灰飞指挥头上
  鸡站箕沿上 鸡压箕 翻箕扑鸡
  驴系梨树下 驴挨梨 落梨打驴
  鹦鹉洲 洲上舟 水推舟流洲不流
  洛阳桥 桥下荞 风吹荞动桥不动
  尼姑沽酒 酒美价廉 尼姑宜沽
  和尚上楼 楼高梯短 和尚何上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第一字跟第五字同音,第二字跟第六字同音。此外,蒲树是草本植物,桃树是木本植物;梅花在春天开放,桂花则在秋天开放。 此乃明人解缙撰春联,谐音巧妙而不露雕凿痕迹,大家手笔。亦是复字联。
  
  峰上枫,枫上蜂,山峰顶上生枫树,枫树上结蜂巢,风吹枫叶封蜂户,
  蜂归无路.
  邑中杙,杙中蚁,城邑当中长杙林,杙林中筑蚁穴,水漫杙根易蚁居,
  蚁去有途。
  
  杙(音yì):古书上说的树,果实像梨,味酸甜,核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