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音科官网:人体自有“大药”(上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07:24

                                            人体自有“大药”

  和谐是治国之道,也是养生之道

  传说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了头发,说明惊恐紧张会对人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摧残。

  中医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医国的意思就是,掌控好了人身的人就可以治理整个国家。《大学?中庸》里也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古人看来,养身、治国遵循的是一个道理。那么,这个养身、治国之道是什么呢?

  纵观中国历史,每一个王朝的灭亡,无不与暴政、治国策略有失人道有关。

  与之相比,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仁政,休养生息政策,迎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唐太宗、唐玄宗,任人唯贤,虚心纳谏,减轻徭赋,厉行节约,使得社会出现安宁的局面,所以有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我国政府在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验教训,并借鉴了各朝各代的兴衰成败后,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要求以人为本,注意社会公正,实行民主法治,建立一个具有人情、理性、道德,能够化解矛盾,实现利益均衡,全民致力于发展经济和争取国家强盛的社会共同体。

  这样的和谐社会不是依靠外部的暴力军政来实现的,而是靠内部不断磨合,人民在法律和道德规范下和睦相处、共同协作来实现的。治身和治国是一个道理,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医药来保持健康,而是要通过内求,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调动自身的各项机能来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医药就好像暴力军政,虽然必不可少,但不宜轻易使用。

  所以,和谐养生的要求也与和谐治国一样,需要做到这些:

  第一是与社会的和谐,要求遵守政府法令,遵守社会公德。否则,警车一叫,胆战心惊,一有风吹草动,日不安食,也不安寝,整天处于紧张、悔恨、懊恼之中,岂能健康?

  第二是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对人的健康影响极大,风景优美,使人心旷神怡;环境龌龊,使人烦躁不安;环境污染,使人百病丛生。

  第三是人体内部的和谐,就是保持五脏六腑的和谐。按照中医的说法,气血和谐、阴阳和谐、五行和谐,七情或六欲失度,是破坏体内和谐的重要因素。传说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了头发,说明惊恐紧张会对人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摧残。

 
 身体里住着个神医——人体本身有自愈力

  通过药物或者打针来阻止身体的呕吐、拉肚子、发烧、发炎等各种反应,虽然这样做会暂时消除这些反应所带来的不适,却会延长疾病的治愈时间。

  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我们最应该相信的是自己,而不是医生和药物,因为在我们身体的内部住着个神医,发挥它的力量,就能抵御病菌的侵袭,就能将疾病消灭于无形。我们把人体比成一部机器,当它的某些部位或者零件受到损害时,它可以自动对受到损害的部位或零件进行修复,也就是说,人体对许多疾病具有自愈能力。

       什么是自愈力?自愈力其实就是生物依靠自身的内在生命力,修复肢体缺损和摆脱疾病与亚健康状态的一种依靠遗传获得的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不小心在手指上划了一个小口子,没过几天,就可以看到新生组织已经让受伤部位完好无损了。在这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任何药物的作用,这就是人体自愈能力的一个最直观的表现。

  在自愈力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中,人体发现哪里有问题就会调节哪里,当然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到非常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疾病症状。但无论身体怎么不舒服,它只是想告诉我们:“你这个地方已经出现问题了,现在我正在进行调节,你要坚持住,注意休息与饮食。”可以这样说,这种短暂的不舒服其实是为了长远的健康,但很可惜,很多人不理解这种信号。

  当我们误食腐坏的食物时,人体就会自动开始呕吐、下泻,加速排泄。如果人体内感染了细菌,白血球就会进行吞噬或者借由发烧完成杀菌的工作,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原本就具备解毒、排泄异物、免疫、组织再生等的自净功能。但是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当身体在自愈过程中产生一些症状时,就通过药物或者打针来阻止身体的呕吐、拉肚子、发烧、发炎等各种反应,虽然这样做会暂时消除这些反应所带来的不适,却会延长疾病的治愈时间。这就好比一个国家(人体)要强大,必须使自己的军队(自愈力)强大,如果单纯依靠外来军队(吃药、打针)来帮助打败敌人(疾病),很可能会导致亡国的悲剧。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状况发生呢?那就需要我们相信自身的自愈能力,在得病后采取各种方法来提升自身的自愈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全走过疾病的全过程。研究人员通过试验证实,如果一个人身体的各项功能完好,人体的自愈能力就可以抵抗80%以上的疾病。在人体自愈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否则,便不能保证机体及其他器官组织的正常运转,那么包括免疫力在内的自愈能力就无法发挥正常的效能。

  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对人体有害

  有些人小时候得哮喘,长大后就不再犯了,其实这并不代表长大了抵抗力就强了,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不断应酬、熬夜,气血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透支,这就导致当寒气入侵的时候,身体没有足够的气血来排除寒气,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哮喘症状了。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有时候人体出现不适症状,其实是人体正在进行自我修复,最好不要大惊小怪而急着去看医生或者大把大把吃药,否则,不仅破坏了身体的自愈功能,还会导致疾病恶化。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这种情况,不要误解身体的一些反应。

      1.咳嗽其实是在排出体内垃圾

  有的人一咳嗽就吃药,其实这种做法是弊大于利的,因为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人体正是通过咳嗽来排出体内的垃圾。我们身体内肺泡的薄膜如同纱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布满灰尘、污物,这时我们就要及时进行清洗,避免灰尘和污物堆积得越来越多,影响通风效果。

  同样的道理,我们体内的肺泡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当肺泡的薄膜布满了灰尘或污物时,我们的身体就会作出保护性反应,通过咳嗽来振动肺部,使停留在肺泡薄膜上的灰尘和污物脱离。在我们的呼吸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纤毛,通过肉眼我们是看不到它们的,这时,这些纤毛就会发挥它们的作用,把“垃圾”运送到咽喉,然后排出体外。

  但是,大多数人在咳嗽不断的时候选择通过服药来止咳,这种做法虽然暂时缓解了咳嗽的症状,却会导致大量的灰尘和污物滞留在肺部,当这些“垃圾”越积越多的时候,我们的肺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就会损害健康。所以,可以这样说,在没有完全排除肺内“垃圾”时就盲目地采取止咳方法来抑制咳嗽,如同家里着火之后,你不仅不去救火,反而在火上浇上一盆油一样,造成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2.打喷嚏是排出身体内部的异物

  打喷嚏,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其实打喷嚏是好事,不要抑制它,它是一种呼吸道排斥异己的行为,也是一种人体自我防御和保护行为。当我们感冒的时候,通常会通过打喷嚏来排出一部分体内的细菌和病毒,随着感冒症状的好转,打喷嚏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

  在日常生活中,偶尔打喷嚏还有益于人体健康,可以将体内的一部分病菌释放出来。很多人认为在公共场所打喷嚏不太礼貌,因此通常会把喷嚏憋回去,实在忍不住时,就又捂嘴又捏鼻子,以免飞沫四溅。殊不知这样不仅会把喷嚏中的细菌吞回体内,给健康埋下隐患,还容易使咽部的细菌由咽鼓管进入中耳鼓室,从而引发急性中耳炎。而且人在打喷嚏时,上呼吸道会产生强大的压力,口鼻都被捂住,不能得到缓解的压力会通过咽鼓管作用于耳道鼓膜,严重时还可能造成鼓膜穿孔。

  因此,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痛痛快快地把喷嚏打出来。但是打喷嚏时也不能太强烈,否则会使血压突然反弹性增高,甚至使颅内压增高,引起脑血管破裂,进而导致颅内出血;胸腔内的压力也会从高压突然转成低压,易诱发心脏病或脑栓塞。

  3.吃完羊肉串拉肚子未必是坏事

  有的人吃完羊肉串就会拉肚子,有的人却平安无事,这两种情况到底哪种是健康的,哪种是好现象呢?一般人可能认为是不拉肚子的人身体好,其实事实恰恰相反。

        当我们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后,在肠道消化这些食物的时候,机体为保护自身,可以通过分泌水分和加快肠道蠕动来排出它认为不好的肠内容物,就会促使肠道产生收缩、分泌液体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促进腐败的食物排出体外,这就会导致腹泻,也就是俗称的“拉肚子”。

  因此,在吃完不干净的羊肉串后腹泻,说明肠胃是正常的,在吃进不干净的食物后,身体马上就可以采取保护措施把它们排出去。如果身体的内部环境比那些不干净的食物还要脏,当然就不可能出现腹泻的症状,所以说没有腹泻的人,他的肠胃反而可能不好。

  4.长大后不再犯哮喘,其实是身体虚了

  幼儿特别容易得哮喘,主要是因为幼儿的气血比较充足,在受到寒气侵袭的时候,身体有能力把这些寒气排出去,在排除体内寒气的时候,就会出现哮喘的症状,当体内的寒气排除干净后,哮喘的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有些人小时候得哮喘,长大后就不再犯了,其实这并不代表长大了抵抗力就强了,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不断应酬、熬夜,气血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透支,这就导致当寒气入侵的时候,身体没有足够的气血来排除寒气,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哮喘症状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从来不感冒,脸色通常是黑而且干,从外表的症状上看,他们体内的寒气已经很重了,但是由于他们的气血严重不足,没有能力排出深藏在经络和脏腑中的寒气,因此这些人只有通过日常的保养,将气血提升上去,彻底排除体内的寒气,才能使脸色变得红润起来。

  由此可见,如果你长大以后,不再轻易犯哮喘、感冒这类疾病,千万不要高兴得太早,以为是自己的抵抗力增强了,因为这很可能代表你的身体已经虚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知,身体出现异常反应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找医生或吃药,而要给身体一个自愈的过程和机会,这样不仅能调动身体的能量将细菌排出体外,还没有副作用。人类吃五谷杂粮,生病是很正常的,是身体对异常状况作出的反应,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给予配合调理,几个病菌并不能致命,也不会引发严重的疾病,生病的根源是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

  身体免疫力的降低,自愈功能的缺失以及各系统功能的紊乱,这些都是身体出现重大疾病的原因。补足身体所需的能量,保证身体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物质能够得到及时供给,才能使身体有能力自我修复,将垃圾排出体外。

  身体里有上药三品:精、气、神

  精气神是养生的根本,调养精气神的根本目的在于培植身体的固有元气,我们养生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固身体的元气,因为元气是人生下来、活下去的根本,元气充足,人才会健康长寿。

      俗话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为什么说精、气、神是人的三宝呢?这里我们就具体解释一下。

  这里的“精”指的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先天带来的,是父母给的;后天之精是人出生后所吃的各种食物化生的各种营养物质,再由脾胃运化水谷而成。所以,肾被称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的,先天之精是生命产生的根本,后天之精则是养生之源,是人活下去的基础。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奠定了基础,而后天之精又不断给先天之精以滋养,人体内“精”的充盈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体质和寿命。

  关于气,含义非常广泛,由于它在人体内的部位不同,名称亦有所不同。气可指“元气”,元气是人生下来、活下去的根本,是肾阴和肾阳的综合体现。元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精微物质,有推动人体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是维持生命的动力。人活着就是不断消耗元气的过程,元气耗尽,人的生命就结束了。气还包括宗气、营气、卫气,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是以肺吸入的天地清气和脾胃气化的水谷之气总合而成,主管呼吸;营气和卫气都是水谷精微所化生,营气与血液同行于脉中,营运全身;卫气则是人体的阳气部分,行于脉外,其功能主要是滋养脏腑、温润肌肤、护卫体表、排出汗液、恒定体温等。

  神则是人体内在脏腑精气的表现,是人的思想和生命活动的体现。人体与神是不可分离的,中医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神在人体发挥作用的表现。

  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气生于精,精的化生有赖于气,气的产生表现了神。对于人体来说,精为身之本,从形成胚胎到人的出生,都是由于精奠定了基础;气是维持生命的原动力,气绝则身亡;神为形之主,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神的支配下进行的。所以说“人有三宝精气神”,这三项中少了任何一项,人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

  既然精气神对于人体非常重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养护呢?

  首先,先天之精是出生时就已经注定的,我们无法改变,所以我们要养的是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是物质,是食物的精华、水谷精微。要养精,根本的措施就是合理的膳食营养。应该根据个人身体的需要,调整膳食结构,科学配餐,注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比例,粮食、果蔬和动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勿使过。”这是中华民族对传统膳食结构的精辟论述。

       此外,膳食应结合四时气候、环境等情况,做出适当调整。由于四季气候存在春温、夏热而湿、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的特点,而人的生理、病理过程又易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要注意使食物的选择与之相适应。此外,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饮食,也应加以考虑。

  对于养气来说,首先要重视环境之气。多呼吸天地“清气”,喧闹嘈杂的环境、污浊的空气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更不利于养生。其次,要注重调整饮食。

  对于养神来说,主要是情绪养生的问题。长寿的人,大多心胸开阔、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情绪健康观要求我们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狂喜、暴怒,善于用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建立积极的心态也是改善情绪的主要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思想修养,用理智代替感情,对人生、社会持正确态度;正确观察分析客观事物,冷静、稳妥地处理各种问题,尽快扫除不愉快事情的困扰。心胸宽阔,为人宽容和善,搞好人际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坚持身体锻炼。“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只有体格强壮,才会显示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易于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

  总之,精气神是养生的根本,调养精气神的根本目的在于培植身体的固有元气,我们养生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固身体的元气,因为元气是人生下来、活下去的根本,元气充足,人才会健康长寿。

  让身体的自愈力帮你解决两种可怕的骨病

  曾经有这么一个老太太,年过70了,因为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所以腿脚不利索,走路需要搀扶,后来她想,多走走路说不定骨质疏松会有所好转,于是每天下午五点都出去走路,由开始的几分钟到后来半个小时。不到半年的时间,她就不用别人搀扶了,就这样控制了骨质疏松的进一步恶化。

  骨骼对于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要支撑人体这个大框架,承担人的体重和保证人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结构,因此必须足够坚强。不仅如此,它还是人体中最大的矿藏,它储藏了人体99%的钙、66%的镁以及85%的磷,这些元素对人体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些元素减少到一定程度,骨头就会弱,就无法承担身体活动产生的力量,容易折断,出现骨质疏松症,可见骨骼对人体健康的重要程度。

  常见的骨病有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一般人得了这两种病,会如临大敌,马上进医院,把自己完全交给医生和医药。其实,除了配合医学医疗,在症状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调动自愈力让身体自行解决。对于骨质疏松而言,我们要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鱼,有利于钙的吸收。多晒晒太阳也是补充维生素D的好办法。除了均衡饮食外,运动也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可以通过快走、慢跑、跳绳等活动,对骨骼施加压力,这样就能增加骨质密度和质量。如果你很忙,可以告诉你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多走路,想办法以步代车。曾经有这么一个老太太,年过70了,因为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所以腿脚不利索,走路需要搀扶,后来她想,多走走路说不定骨质疏松会有所好转,于是每天下午五点都出去走路,由开始的几分钟到后来半个小时。不到半年的时间,她就不用别人搀扶了,就这样控制了骨质疏松的进一步恶化。      当然,除此之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要戒除,这样才不会破坏身体对钙的吸收。

  1.喝酒。很多科学研究和统计显示,经常喝酒的人比不喝酒的人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2.吸烟。很多吸烟的人第一次吸烟都是在青少年时期,这正是骨量获得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吸烟会严重影响到最佳骨峰值的获得,使到中老年时患上骨质疏松症或发生骨折的几率大大增加。

  3.长期服用某些含激素的药物,也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如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等。

  4.偏食或者是过度减肥往往会产生3种情况:一是饮食不平衡,二是钙的摄入量减少,三是饮食和运动不配合。所以,热衷于节食的人患上骨质疏松的情况较多。

  另一种骨病是骨质增生。骨质增生,顾名思义就是骨头增多了,医学上的解释就是钙质在骨以外的组织中异常沉淀。这种病中年以后的发病率较高,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处的骨头经过长期的磨损,软骨变薄,骨韧带松弛,软骨两端的骨头互相磨损,导致增生。除了意外情况以及年老骨质退化造成的骨质增生,其他原因造成的骨质增生也可以通过身体的自愈力得到缓解。

  针对气血不足造成的骨质增生,提升气血就可以了。可以利用睡眠、运动、补充营养来提高血液的总量,增强血液循环能力。当身体的气血提升后,心脏就有能力输送足够的血液到肌肉,促进肌肉的张力增大、弹性恢复,这样人体的自愈系统就会行动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把多余的骨组织“吃掉”。所以,要严格地按时休息,充分地使用肌肉。

  另外,运动也是预防骨质增生症的主要举措。这是因为关节软骨的主要营养来自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进入软骨组织中,促使其吐故纳新,进行正常的生理性新陈代谢。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加关节腔内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部位的渗透,以减轻、延缓关节软骨组织的退行性病变,达到预防骨质增生的目的。

  所以,骨病患者要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让身体的自愈能力帮助病人更好地恢复。

  让机体内部交通顺畅起来的冯氏净血方

  人体内的血管加起来约15万公里,因此血液的质量以及流通是否顺畅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健康。

  身体的每一个器官、每一寸肌肤、每一根毛发,都必须靠血液来提供氧气和养分,通过血液排出废物。“血液失常,则百病丛生”,人体内的血管加起来约15万公里,因此血液的质量以及流通是否顺畅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健康。血液只有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随着社会发展,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血液不堪重负,引发了各种富贵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血栓等,而且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血液的质量和是否顺畅。预防胜于治疗,只要保证身体内部血液正常循环,我们的身体就能百病不侵。

  为了使血液净化和流动顺畅,首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不要吃得过咸,每天6克盐就足够了。现在的人们每天食盐量一般都会比6克多一两倍,我们可以用特别小的勺子,防止摄入过多。另外,应尽量多喝水,多吃能净化血液的食物,如海藻,因为海藻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碘,能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醋,醋中的酸味是柠檬酸,它可以促使血液中的废物排出,增强红细胞膜的柔韧,提高其变形能力;蘑菇,蘑菇中特有的多糖体β-葡聚糖,除了能提高免疫力之外,还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糖。

  除了饮食上要注意的细节外,我们还可以用好身体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即血海穴。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屈膝时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是治疗血证的要穴,具有活血化淤、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

  每天上午9~11点刺激血海穴最好,因为这个时间段是脾经经气旺盛的时候,人体阳气处于上升趋势,所以直

  接按揉就可以了,每侧3分钟,力量不要太大,要以轻柔为原则,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晚上9~11点再进行艾灸。

  另外,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20~30分钟左右,身体感到微微发热就说明泡好了,这样也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大家不妨坚持一下。泡脚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让自己少得病。

  常敲两大长寿穴位——足三里和涌泉穴

  临睡前,洗脚后坐于床上,将两手搓热;然后先用右手握右足,用左手中指、食指两指擦右足涌泉穴100次;再用左手握左足,用右手中指、食指两指擦左足涌泉穴100次。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长寿穴”:一个是足三里穴,另一个是涌泉穴。常敲这两个穴位,可以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足三里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历代医学十分推崇足三里穴的养生保健和临床治疗作用,认为足三里不仅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还能够治疗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痛经、痹症、耳鸣等多种病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足三里部位有多种神经及动静脉通过。拍打、按压足三里可以刺激穴位,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的气感效应及循经传导的现象,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目的。因为足三里是胃经上的穴位,所以常常艾灸足三里穴,还能补脾健胃,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青春常驻。如果能每月艾灸此穴10次,每天1次,每次20分钟,可以延年益寿。若家中无艾,以指关节按压足三里穴,亦可达到同等效果。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当然这里的“三寸”指的是四个手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因人而异,在胫骨和腓骨之间。

       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 屈趾时凹陷处便是。《黄帝内经》中说:“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等方面显示出了它的重要作用。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筋壮骨之功。临睡前,洗脚后坐于床上,将两手搓热;然后先用右手握右足,用左手中指、食指两指擦右足涌泉穴100次;再用左手握左足,用右手中指、食指两指擦左足涌泉穴100次。

  激活元气和元神的压脐法

  要激发元气和元神,就要到它们居住的地方去找它们,这个地方就是神阙。

  神阙穴就在肚脐眼处,每天按压这个穴位对于养生和疗病来说是妙用无穷的。为什么神阙穴有如此大的功效,它真的能让人返老还童和起死回生吗?其实这些都是比较夸张的说法,但是它对健康的作用确实是非常大的,因为它能激活元气和元神。

  我们都知道脐带是婴儿从母体吸取营养的唯一通道,婴儿生下来后,这条吸收营养的通道就关闭了,而压脐等于重新启用这条通道。只不过,这时我们不再从母体吸收营养,而是从生命的源头上激发自身的潜能,它的作用在于激发人体的元神和元气。

  所谓元神和元气,就是人在生命开端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气,它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元神和元气一直伴着人走完生命的全过程,而很多疾病都源于元气的衰弱,如精神不振、男女性功能不调、肠胃功能衰退等,这些病都是慢性的,甚至可能伴随人一辈子,但只要重新激活元气和元神,我们就可以使精神饱满,免疫力提升,而且可使很多病都能很快治愈。

  要激发元气和元神,就要到它们居住的地方去找它们,这个地方就是神阙。其实,古人早就很重视这个穴位的养生和保健功能,名医陈良甫说:“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的神阙穴——壮故也。予尝患久溏痢,——夕灸三七壮,则次日不如。足见经言主泻痢不止之验也,又予年逾壮,觉左手足无力,偶灸此而愈。”这段话告诉我们,灸神阙穴可以延缓衰老,治疗慢性腹泻,还可以治疗四肢无力。

  如果不想灸这个穴位,其实压脐效果也很明显。压脐的时候要把意念集中在神阙穴上,人的意念其实就是“神”,就是神药,属于心神。平时我们忙于应付身边的工作和生活,心神都是散乱的,元气和元神就在这种散乱的状态中不断耗散,压脐的时候,把心神收拢,让它回到神阙,因为这里才是它的故乡,如此,元气、元神在没有耗散的状态下才能被激发出来。

     作者:冯理达,女,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国内外著名免疫学专家,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