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贴吧:学林漫录(收录民国学者趣闻轶事的专业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0:22:52
学林漫录
 
繁體中文
※民国十三年,林纾病卒,享年73岁,这一年元旦,他在旧居门首写了一幅对联:“遂心惟有看山好,涉世深知寡过难。”
标签:林纾
※戊戌政变时,熊希龄追随康梁之后,任湖南长沙时务学堂总办,当时,湖南巡抚陈宝箴对熊希龄非常赏识,但顽固派对他则嗤之以鼻。著名学者、湖南顽固派首领之一叶德辉嘲之以联:“四足不停,到底有何能干?一耳偏听,懂得什么东西?”。上联影射“熊”字,下联影射“陈”字。一次,湖南著名经学家皮锡瑞(字鹿门)到时务学堂讲学,熊希龄纡尊降贵,亲自为之摇铃上课,全校哗然。叶又作一联嘲讽道:“鹿皮讲学,熊掌摇铃。”
标签:熊希龄陈宝箴叶德辉皮锡瑞时务学堂
※抗战时期,蒙文通在四川大学历史系任教。他是四川人,又是廖季平的学生。有一次,他和学校产生了纠纷,学年结束,学校不再聘他。但到了下学期,他还照样去上课。他说:“你不聘我是你四川大学的事情,我是四川人,我不能不教四川子弟。”学生照样去上课,学校拿他没有办法。
标签:蒙文通廖季平四川大学
※康白情在北大文科读书时,上课经常迟到。有一次,马叙伦正在课堂上大讲“白马非马”,康白情又推门而入,全班学生都望向他。这次马叙伦忍不住了,责问他何故来迟。康白情回答说:“住处太远,来不及赶到。”马叙伦说:“你不是住在翠花胡同吗?只隔了一条马路,三五分钟就可走到,怎能说远!”康白情辩解道:“先生不是在讲庄子吗?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先生不以为远,而我以为远。”
标签:康白情马叙伦庄子北京大学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参谋总长白崇禧聘请著名教授、翻译家乔大壮当参议,并讲明不过问政务,只做些不相干的应酬文字。有一次,白崇禧将乔大壮的文稿改动了几个字。乔大壮立即面见白崇禧,厉声指责:“阁下是总参谋长,我是中央大学文学教授,各人自有一行。如果你能改我的文章,我也改你的作战计划,行不行?”白崇禧无言以对,只得把改过的字又改了回来。
标签:乔大壮白崇禧教授翻译家中央大学国民党
※有一次,王闿运游泰山,夜宿东岳庙,正好庙里死了个和尚。僧人们听说他是著名诗人,央请他写一幅挽联。王闿运提笔一挥,写了上联:“东岳庙死个和尚”。僧人们一看,这算什么对联,觉得不快。这时,只见王闿运又挥笔写出了下联:“西竺国添一如来”。僧人们看了,无不称妙。
标签:王闿运诗人和尚对联
※王闿运在任成都尊经书院主讲时,与家眷同住。他的女儿长的十分漂亮,学生们见了,很是倾慕,但也不敢造次。有一位学生实在耐不住相思之苦,就在王小姐卧室窗外的墙壁上写了十四个大字:“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梦遗?”王闿运看到后,立即提笔在后面写道:“大可不必!”学生们见了,无不偷偷而笑。
标签:王闿运尊经书院
※抗战前,安徽名士程善之在江苏镇江办了一家小报。由于地小人少,订阅者寥寥,报社濒于倒闭。程善之十分着急,向老师柳诒徵求救。柳诒徵早年办过报纸,建议他多多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强小报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以招揽读者。为此,他还在小报的文化专栏上设了个“京口书家”栏目,介绍历代镇江籍和在镇江执教的书法家、金石篆刻家,史料翔实,文笔流畅。一下子就把小报救活了。
标签:程善之柳诒徵书法家
※北洋元老曹汝霖在回忆录中曾说:“历代之国宝,无知军人不知保藏,卖于外国,惟利是图,可为浩叹。然又想历来国宝,及历史名迹,中国不加保存,毁于兵祸及水火之灾者,不计其数,反不如售于外国,陈列博物馆,使中国之国宝,藉以保存,而使外国人得知中国文化悠久之为得也。”
标签:曹汝霖军人中国文化
※民国时期,科学家竺可桢在浙江大学任校长,深受师生的爱戴。一天,在联欢会的节目单上,有“校长训话”。竺可桢一看,感到在联欢会上来个“训话”,实在不妙。于是,他在讲话时说:“同学们,‘训’字从言从川,是信口开河也。”大家听了,哄堂大笑。
标签:竺可桢浙江大学科学家
 
首页 12345678910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