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小记者培训手册 - 一花的个人门户 - 一花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06:04

 

小记者培训手册

 

 

 

目 录

 

 

 

前言  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旅程

 

第一部分 培训内容

 

  记者的基础

□  周杰伦的酷和记者的酷

     从疑问进入

     深挖,而不是幽思

     真实和真实感:平衡原理

     真实之上还有什么

     昨天,现在,还是从前

  写作技巧

  以小见大

     使用最简单的字

     导语里的钻石

     写好正文的三个技巧

 

第二部分  关于小记者部

 

■晋级试题

■小记者部活动办法

■小记者部的结构

■小记者的目标:做中国最好的少年新闻调查

■小记者部的精神

■约稿信

 

前言

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旅程

□一

 

  挑战的乐趣

20031017日,我从北京出发,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差旅。那次差旅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

在截流后的长江水面上,我久久站在“龙祥号”船头,在凉风和细雨中眺望两岸的青山。那时,我心里一点尘埃也没有,就像一个孩子,任性而为,不怕凉风吹病,为一点小事而开心。

那时,我已完成了这次充满挑战的差事,正在返京途中。我一个人享受着卸任后巨大的轻松、满足和欢欣。我知道,回到北京后,我还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但我也知道,有更多更大的欢欣和乐趣也在等待我。

“乐趣来自你对难题的挑战。”这是我对那次旅程的总结。

 

  增加你的魅力

如果我问你:你做小记者是为什么?你怎么回答?

我的回答是:增加你的魅力。

如果你没有一个天生的漂亮脸蛋,如果你没有只有一个人才能抢到的第一名,如果你家里不是很富有穿不上名牌旅游鞋,这都不影响你做一个有魅力的人。

记者的魅力来自讲“故事”。

司马迁(《史记》)、玄奘(《大唐西域记》)、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直到今天的记者,他们把亲自采集来的见闻、新闻和故事如实地记录下来,传递给需要新知的人们。

优美动人的真实故事不仅吸引着更多的读者,也使记者魅力非凡。

记者的魅力还来自公正。

记者代表的是公众的立场。对小记者来说,我们代表的是全国少年的利益,我们为他们说话,为他们报道他们想知道的见闻、真相、故事,当然会受到喜欢,增加你的魅力。

 

  扫除“小学生作文”的习气

有来稿中出现这样的句子:“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否则就会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这样的句子没一句是错的,而且几乎是“完美无缺”,但总是让人感到虚假:空洞就显得虚假。

    更多的不是这样一看就假的文章,现在的孩子都聪明,有些孩子懂得怎样一本正经地“抒情”,懂得怎样装模作样像个小老师一样完美无缺。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不管他是不是已经是大作家大记者,只要他作假,我们就敢对他敬而远之。

    在小记者中,我们提倡这样的文风:

    ◆你要相信你所写的每一个字,连自己都不懂都不信的,就不要写。

◆文笔朴素实在、流畅自然,要让读者读起来不吃力,轻松地分享你的报道。

◆你独立的思想和见解要有足够的事实支撑,

◆你是代表小学、初中的同学而写作,你所写的必须贴近他们,平等地跟读者说话,而不要站在高台上对着读者大喊,让他们感觉疏远。

 

  小记者不“小”

有小记者问我:为什么我不能在报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的回答是:因为你是记者。

人们需要记者提供的是:事实真相。“训练有素的记者应该是在采访中认真做采访笔记,认真听取受访者的谈话,而不是来跟受访者展开争论的。记者的天职是清晰无误地报道新闻事实,人们并不在乎记者本人对新闻事件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引自《新闻学核心》,李希光著)

只有你把事实的本来面目呈现给读者,才能保证真实。

如果你让读者感到是你在发表对事件的评论,就会让读者感到不够客观。

在这本手册里,你将知道一个训练有素的记者应该怎样采访和怎样写作。

你虽然还是小记者,但从开始学做记者起,你就有权利共享“大”记者应该知道的专业知识和信息。

当然,对你来说,这意味着你将面临一个个有难度的“挑战”。

对我来说,同样如此。

 

2004/3/4

上  记者的基础

周杰伦的酷和记者的酷

       说实话我不喜欢周杰伦,但我还是有事没事听听他的歌,我在想少年朋友为什么喜欢他?听来听去还是有一点收获——周杰伦他很酷,虽然我不看字幕他唱的一个字我也听不懂。他从来都不笑,有些冷漠地唱着他的歌。就是这样少年朋友为什么还喜欢他?他酷,他不愿作假;他唱得别人听不清楚,但他有另一种真,真的能让人热泪盈眶。

周杰伦很酷,他是外冷内热的。记者也很酷,记者用事实说话,记者的作品中没有记者的“表情”,记者把他的一颗热诚之心深深地隐藏在事实之下。

现代人讨厌作假,孩子尤其是。现代人需要理解,孩子尤其是。不能得到理解时,最好的办法是用事实说话。讨厌作假,那么就把真相还给这世界。

记者就是这样一个职业:他告诉人们真相,他不动声色,用事实说明一切。

你说记者酷不酷?很酷!

 

从疑问进入

200312月的一天,北京小记者郭羽洁通过QQ向我报告,他们学校发生一起男生集体偷窃案。“那些男生们家里都不缺钱,他们为什么偷东西?”郭羽洁的疑问也是我的疑问,疑问从哪里来?好奇心。我想,同学们也会像我们一样对这个疑点充满好奇,我当时对郭羽洁回复:“这个采访我们可以做!”

编辑、记者应该熟悉读者心理,他们好奇什么,关心什么,这是读者读下去的动力。因为什么而产生疑问,这就是记者采访调查的重点。疑问是新闻调查的出发点。

有了疑问,随后,郭羽洁对这个男生集体偷窃事件做了调查。初中的男女生之间本来就容易有距离,再加上这些男生是作过“案”的,调查的难度可想而知。郭羽洁跟我表示过为难,但在调查过程中,她表现出了一个优秀小记者的机智:她开始跟这些男生“套近乎”,从QQ中跟他们聊天;从外围——知情的女生那里捕捉蛛丝马迹;她用敏锐的眼睛去观察那些男生的行踪……

待稿件做出来,我这个坐享其成者看着那一行行清晰晓畅的文字,感动得眼睛湿润了。一篇冷静记录事实的新闻稿件背后,是记者默默付出的艰辛劳动,读者一般是不会考虑到记者的艰辛的,而正是这样,记者才显示出他独特的精神。作为幕后的编辑,我最清楚小记者每一行文字背后所付出的努力。这样的感动,在小记者们的采访中,还发生过许多次,虽然有的发表了,更多的没有发表,但他们没有更多的抱怨,我对这些可爱的小记者怀着发自内心的敬意。

《男生集体偷窃事件》是小记者部发表的第一个调查性新闻,回顾这个调查的起点,正是从疑问开始。疑问意味着好奇,好奇意味着读者会去读这篇作品。没有好奇,读者不愿意读,再好的意思也不会传达出去。所以一个事件有没有调查的必要,首先看它有没有同学们关心的疑点,这是激发起他们阅读兴趣的所在,也就是我们确定采访行动的前提所在。

郭羽洁的调查进行了一个月,随着调查的深入,有一个调查结果引起了我的注意:男生们为什么偷东西?他们怎么处理那些偷来的东西?原来,有一些男生把偷来的东西送给了女生。这又是一个新的疑点!他们为什么要送给女生?再深入调查下去,一个更大的秘密就要被揭开了。然而,我没有再叫郭羽洁抓住这一点继续采访。当时我考虑到涉及男女生关系的事情比较敏感,担心即便写出来稿件在上级审查时被毙掉,所以读者看到的发表稿中对这一点只是一笔带过。读者有权利知道事情真相的全部,因为我的懦弱和顾虑,对不起了读者。现在每想起这事,我心里都感到难过。

但是,真实,真实,再真实,记者为读者报道更多的事实和真相,是记者所应遵循的第一重要的原则。这一点不会因为我的懦弱而改变。

 

深挖,而不是幽思

真相在哪里?深度在哪里?怎样获得真相和深度?这是一个记者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我们在决定一个新闻的采访之前,其实就已经在面对一个已经展现出来的事实——“浅层事实”。好的记者不会走到这些浅层事实就停止脚步,把别人交给我们的说法作为结论向读者交待。发表在《知心姐姐》杂志20041月号的《同学舒阳被绑的20分钟》,最初只是知道一个同学被另一个同学绑了,而且周围同学一直在旁观,没有人上前制止。如果简单把这件事向读者报道一下,读者是不会满意的。他们需要知道,绑人的是怎么绑的?被绑的为什么不反抗就那么束手就范?一个同学为什么会去绑另一个同学,而且示众长达20分钟?为什么没有一个同学去制止?老师在哪里?解答了这些问题,就走向了深度。真相来自被掩盖起来的事实。

怎样获得真相呢?不是简单地听听当事人和旁观人怎么说,更不是记者坐在屋里琢磨和想象,记者要到现场去!并且带着质疑,替需要了解真相的读者发出追问。

小记者部派出了郭羽洁、张典、唐晓耘三位小记者。唐晓耘是提供这个线索的“内线”,在发表时为了保护她还未刊登她的真名,郭羽洁、张典在北京这个大海般的城市里倒车、走路,甚至走得“两腿直痒痒”,去现场调查采访。通过调查,她们获得了第一手材料。

稿件发表了,小记者们的劳动获得了回报。不过,细究起来,这次调查还是有遗憾的。绑人和被绑的两个当事人都没有采访到,整个调查都是在外围,通过采访旁观者展开的。这不能不说是这个调查的一个漏洞。对这个调查,我从编辑和读者的角度感到不满,但我也知道,因为采访时间和当事人的拒绝,对小记者不可能像“偷窃事件”那次调查一样的要求。“世界上许多事情并不可能完美,但只要尽心尽职就不应该受到指责”,我相信他们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

获得深度,首先要到现场去,到当事人和见证人那里去。出发之前,记者要善于排列出事件中隐藏的疑点,并需要完成几个“自问”:

你的态度是质疑的吗?还是受访者说什么就记什么,而不加辨别?

你对人物做出的评价和判断是有事实支撑的吗?还是凭你的直觉和他给你的(也许是)假象?

你的情绪表达是有事实铺垫的吗?还是只顾自己激动而忘了最重要的事:调查真相?

你调查到的事实和细节是连续完整的吗?还是前后矛盾,漏洞百出?

深挖,深挖,再深挖,扔掉那些没用的假象,最后你就会获得宝贵的真相。

 

真实和真实感:平衡原理

20043月号《知心姐姐》发表了《来自小记者部的新闻》,作为这组稿件的策划和编辑,我私下里给它打了一个不及格分——这个不及格是打给我的。

文章发表后不久,有读者问我:“你们把一花说得太好了,他真的有那么好吗?”读者的质疑是有道理的。整个稿件里几乎都是在从不同的角度塑造一个亲切、和气、认真、爱孩子的一花形象,让读者感觉一花似乎是个没有缺点的人,而一个人没有缺点怎么可能呢?但是为什么不在文章里说出来?一味地说好,只有一种叫好的声音,没有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反而让人觉得虚假和没有力量。

我们在平时有过这样的经验:你拼命地向朋友解释、表白,可对方就是不相信你。你是真诚的,为什么对方感觉不到?“真实和真实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人或是一件事是不是真实的,很多时候不是看它本身真实与否,真实更是读者的感觉,是读者自己在决定你所说的是不是可信。在用文字和读者交流时更是如此。

从《来自小记者部的新闻》这个稿件中,我们可以总结这样一个经验:在真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何让读者认可是你所写是真实的?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操作方法: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对受访者提问,并在文章中向读者交待你的提问和受访者的回答。

后来我反思这个不及格的稿件时,曾设想:小记者采访一花时,完全可以大胆地提出质疑:

“一花,你和大家交流时很有耐心,你难道就没有不耐烦的时候?”

小记者质疑采访对象,不是为了和对方争辩,目的是追究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质疑的语气是平静的,不带偏激的。而面对小记者的提问,受访者必须说出他真实的感受:质疑被解答之后,真实感才会建立起来。

事实上,在小记者中,并不是没有反对一花的声音。在选定小记者全国委员的过程中,有一个委员引起了一些小记者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个委员没有做过采访,没有发表过新闻作品,不足以当委员。但这个记者因为一花个人的推举还是“当选”了委员。小记者们是怎么反对的?作为小记者部负责人的一花是怎么考虑的?这些不同的声音在稿件中展现出来,实际上并不会损害一花的形象,甚至可以让读者感到小记者这个团队是有平等氛围,一花面对得理不饶人的小记者们时束手无策的形象,还会产生另一种可爱的效果。不同声音在一篇文章中得到平衡的表达,是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的一个重要方法,只有一种声音,一种观点,很容易陷入偏颇。这个平衡原理对于一切新闻写作都是适用的。可惜的是,《来自小记者部的新闻》留下了遗憾,只有留待今后弥补了。

 

真实之上还有什么

新闻为什么特别强调真实?因为人们需要知道这世界上发生了什么真事。“新闻出售的就是真实。”(《新闻学核心》,李希光著)但仅有真实是不够的。真实是基础,真实之上还需要一种精神,那就是公正和关怀。

《同学舒阳被绑的20分钟》就表达了这种精神。通过小记者们冷静从容地叙述,读者看到了一个人——我们的舒阳同学被绑在椅子上示众的形象。20分钟,对于课间在操场玩闹的同学显得太短了,可是对于同学舒阳而言,那20分钟,是何其漫长!他就像是一只猴子,关在笼子里供游人观览。他的尊严在哪里?孩子难道就没有尊严?绑同学示众难道仅仅可以解释为一个游戏?在得知绑人的那位同学的“权威”家庭背景后,我和小记者们心中燃烧起了一股怒火。这样的家长姑息他们的孩子胡作非为,伤害的不仅是舒阳,也将是他们的孩子——同学们对他是敢怒不敢言的,没有人肯做他的知心朋友。但作为记者,我们没有站出来大加指责,而是把笔墨放在那“20分钟”上:只要客观公正地把20分钟的前前后后向读者交待清楚,不需要记者多说什么,读者自然就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通过记者特有的方式,我们表达了对一个弱势同学的关心和同情,同时也向读者同学们传达了一种理念:平等地对待他人,就是最好地对待自己。

20041月号发表的《走进失学孩子的世界》一文,更明显地表达了小记者部的精神导向。以骆长虹为代表的一批小记者在此次采访中脱颖而出。文章发表后,社会反响强烈。甚至有一位西安的老爷爷写来一封长达4页的信,动情地讲了他的感受和设想:他想由社会筹资建立“知心姐姐学校”。在写作这一节的昨天,我还听到《中国少年报》的一位同行向我说起这篇文章留给她的印象,而这时,距离文章发表已过去4个多月了。“好文章是看后过了很长时间还让读者忘不掉。”因为有一种公正、关爱的情怀感召着读者,我们应该继续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为读者说话,就会受到读者的拥护。《知心姐姐》的读者是小学高年级到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同学,作为《知心姐姐》的小记者,我们就要站在全国少年的立场上,代表他们的利益,为他们说话。

今天,有的家庭正在日益富有,有的家庭处在相对弱势,绑舒阳示众的那个同学如果不是因为家庭强势背景,他恐怕不会那么有恃无恐;而那些因为家庭贫困或个人缺陷在学校忍气吞声甚至失学的孩子,他们的声音正在被忽略。弱势同学需要我们为他们说话。也许有些读者并不喜欢“肮脏”的乞讨孩子,但作为一个有健康人格的现代人,公平、公正、热爱的情怀是不可缺少的。

精神需要以真实的表达为载体,但真实并不是最终目标,“在真实之上还应有更高的目标地:精神。”有精神追求的新闻,才会震撼心灵。

 

昨天,现在,还是从前

小记者中,上海的祝师恩是一个扎实的、有责任感和新闻敏感的优秀小记者。记得越南少儿出版界的朋友来我国访问,是他及时地把这一新闻线索报告给小记者部。后来虽然小记者部没有采用这个选题,但打那儿我特别留意师恩提供的消息。直到他把法国《我的日报》主编的采访稿发给我,对他的敬佩之感在我心中生成了。

就师恩采写的这单篇稿件说,是堪称优秀的。但若要发表出来,单是一篇还嫌单薄,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小记者得到锻炼机会,我请另外几名小记者参加“《我的日报》采访组”,师恩任组长。师恩和其他几名小记者的联络信和采访稿我到现在还保存着,他们克服语言不通的困难,所付出的努力记在我的心里。

为什么这组稿件最终没有公开发表呢?主要是时效性的问题。从祝师恩发给小记者部的第一篇稿件,到其他几篇稿件到位,已经过去了近三个月。师恩采写的稿件是骨干稿,其中关键时间是200311月。这时候再发表,我们需要面对读者的疑问:为什么新闻栏目发表的是三个月前的稿件?

也许,同学读者可能不太在乎你这是什么时候的稿件,只要好看就行了。但我们作为记者不能不自律,严格遵循新闻的规则;新闻是讲究时效性的文体。这就是同学们在看报纸和杂志里的新闻作品时,总会看到某年某月某时的缘故。记者们都在强调:我这是新闻,不是旧闻哦。

作为新闻记者,“第一时间”到现场,“第一时间”获得素材,“第一时间”交稿,“第一时间”这个观念应该牢牢记在每位小记者的脑海里。

“新闻是历史的第一次草稿。”“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谁率先对新近发生事件发出声音,这是衡量记者水平的一个标志。”(《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孙玉胜著)每一篇新闻稿里决不能没有准确的时间,甚至要准确到几时几分。

小时候,妈妈给我们讲故事,总是以“从前……”开头,那时候我们喜欢听“从前”,现在我们长大了,接受的信息多了,对旧的甚至听了许多遍的故事就不再好奇,我们希望听到更新的事,昨天,甚至现在发生的事。

读者的需要促使记者马不停蹄,永远走在最前沿。

 

下  写作技巧

       在《记者的基础》里,我们实际上已经了解了新闻的四个基本原理:真实性原理,平衡原理,公正原理,时效性原理。正如标题,这是做一个合格记者的基础。

至于怎样采访,比如怎样向受访者提问等细枝末节的问题,我们没有细说。我想,不能因为你是小记者就婆婆妈妈跟你叮嘱个没完,就像教你走路但没必要教你遇到墙拐个弯儿。学就学根本的,根本的掌握了,其余的主要靠个人的实践。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学习方式,对于基本是个人行为的采访和写作而言,尤其应该这样。

所以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写作这个最后的“景点”。

在这里需要提一下,我们这里所说的“技巧”,实际指的是写作的“经验”。前人那样写过,但觉得不如这样写效果好,所以把经验留给后学者。所以大家也不必太把“技巧”看得多高妙,只要你注意到了,不走前人失败的路子,自然就会写好的。

以小见大

没有谁写东西就是想让人生厌,但是大话空话套话就是令人生厌的。要想你所写的让读者感到亲切、可信、好看,就要以小见大,写个人、细节、小事、现场。

       举两个《新闻学核心》里的例子,虽然例子不是同学们熟悉的内容,但大家一对比,以小见大和空话大话哪好哪坏还是可以弄清楚的。

生机盎然又一春(“两会”特稿)

——2001年精神文明建设回眸

    《人民日报》2002年3月7日第一版  记者  胡果

    经历了大事喜事的洗礼,也经受了热点难点的考验,回首来之不易的开门红,备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深刻精辟。共赴又一次春的聚会,代表、委员们高度评价2001年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亮点频出,实事求是同与时俱进交相辉映。

    …………

    同样是报道“两会”,《纽约时报》的记者Elisabeth Rosenthal是这样写的:

    中国武汉电-当他头顶着雨,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在滑溜的便道上疾步行走的时候,姚立发(音译)看上去像一个身负紧急使命的人。他的公文包里装的是他带给省会更高当局的议案和提议。

    姚的这种紧张工作是可以理解的。45岁的姚先生花了长达10年的时间,才竞选到今天的这个初级的政治地位:湖北省潜江这个小城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1988年,姚先生宣布参加竞选,当时其他的候选人都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学校禁止他去发表演讲,工厂威胁工人说,如果要投他的票,就要被开除。

    ……

    “我是太想当它(人民代表)了。我连续50个小时没有睡觉,在投票的前夜,我病倒了。”他一边说,一边像一个老练的政客那样露出了诚恳的笑脸。“通过我的竞选,我感觉到民主正在走进人民,而且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中国正在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际,位于这个全国机构之下的各级地方代表大会正在发生变化…………

    比较起来,显然后面的更吸引人一些。

人的故事,特别是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往往是读者最爱看的。一篇生动感人的普通人的故事,胜过几十篇讲大道理的文章。记者把自己当做读者,从普通人的角度去写作,才会让读者喜欢。那种像是在讲台上给读者讲话的做法,肯定不会受到读者的喜欢。

    在写作之前,建议小记者首先想一想:我这样写,我的同学会不会喜欢?因为你不光是写给自己看的,也不光是写给编辑看的,你首先是写给同学看的。

使用最简单的字

    简洁的思路是写作的关键。

如果你有很多想法、素材要告诉读者,首先需要把它们重新排列组合,“一个段落最好只表达一个单元的思想。”如果你一句话、一段话里包含了很多内容,会把读者搞糊涂。比如有的同学思维特别敏捷,说话跳跃很大,从做作业可能一下子说到泰山多么好玩,他是怎么想的呢:他和同学说作业,突然就想到了:把作业做好了,考了好成绩,妈妈答应过他,考好了可以带他去泰山玩。人的思维是很快的,但在和人交流的时候,就需要把你是怎么由作业想到的泰山,这个过程说清楚,否则同学就很难听得懂。这是写作和思维不同的一个地方。所以写作时,你需要把自己很多的素材和想法挑选出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最能说明问题的,简洁明了地写下来。

英国作家乔治·奥维尔提出过写作的六要素:不要使用那些你常在报纸上看到的比喻;字用得越少越好,能用一个字表达的,决不用两个字;能删除的字,一定要删除;能直接说的,决不绕个弯说;如果能使用日常用语的,决不使用外来语、科学名词或专业行话;宁愿打破上述规矩,也不要写任何粗野语言。

他还说:一个细心的作者在写每一句话时,必须问他自己至少五个问题:我在试图说什么?什么样的词语能表达它?什么样的形象或俗话能表达得更清楚?这个形象是否很新鲜,是否足以产生某种效果?我能否再把这句话写得更短一些?

我们就是应该这样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写作。当然,这位作家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在强调写作就是要这样认真、负责,而并不是说你写每一句话时,都要这样一一想一下,事实上不必这样做,重点是在写作之前,和写完之后,应该这样想一想,按这个标准去修改你的草稿。

《新闻学核心》是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写的,李希光曾任新华社高级记者,是一个有写作经验的人,不光是一个空讲理论的老师。他的经验是:

1、              直截了当地写,反对拐弯抹角。最重要或最有意思的永远放在前头,最没意思的永远放在最后。坚决不在开头写概括性的话,要从具体的人和故事入手。

2、              只有清晰的思想才能产生清晰的作品。写作时只思考你想说的话,而不是怎样把话说的漂亮。而且要尽可能地把话说得简明。

3、              读者关心的是你想要说什么,而不是你采用的是什么样的风格。因此,你采用的写作风格或语调惟一目的必须是诱惑读者把你的作品一口气读下去,而不是让他不想读你的作品。

4、              文章在格调上千万不要乏味。在你没有足够的写作经验之前,千万不要追求所谓的“平淡”(所谓平淡风格其实是作家在写作经验相当丰富之后自然形成的,不是努力追求来的。)要采用一种真诚的、为广大的讲中国话(具体到我们,是同学们平常说话)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读这种文章,要让读者感觉到你正在他跟前,用一种普通的聊天方式与他亲切交谈,在这种交谈中,你选择的字眼必须是——轻松但有力量的白话。一定要摆脱书生气的字眼,不要让读者感觉你是在那里夸夸其谈或是在教育别人。

5、              使用常用的字,使用短词语。这些字词人们都能认识和理解。比如,能使用“读”,就不用“阅读”;能使用“建设”,就不使用“建构”;“穷国”,而不是“非发达国家”;(“在同学们看来”,而不是“从同学的角度分析”。)有些词,除了给你的文章增加长度,什么用处都没有(别以为读者看不出来,读者要是讨厌,随后就把你的文章扔到一边去了)。如果非要使用形容词,这种形容词必须使你的意思表达得更精确。使用形容词去强调一件事时,要特别小心。比如,当使用“非常”“十分”这类形容词时,你试试把这些词删掉,看看会不会改变意思。“我们生活幸福”可能比“我们生活非常幸福”更有力量。

6、              不要使用累赘的词语:生存在下层社会的人,用“穷人”即可。一句话,文字要简明。伏尔泰有一句名言:“要想令人生厌,就什么也不要删除。”

7、              避免使用术语和行话。不用自己头脑思考的记者总是爱使用术语和行话。出色的记者不使用术语照样能准确地报道和描述一件事情。最需要避免使用术语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或知识面,或把某种毫无意义的东西搞得很严肃,装模作样。尽量不要使用外来语,除非汉语中找不到替代词。

8、              使用人们日常说的话,而不是政府官员、大会报告、课堂教学的语言。更有力的写法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如:“这些军人被指控犯有众多的侵犯人权的罪行”,不如直接说“这些军人被指控犯有强奸和谋杀罪”。

9、              永远要使你的新闻稿有清新感,今天,越来越令读者生厌的是那些在文字上喜欢新潮的记者。(使用新词、外文字,在同学们来稿中我也时常见到。乍看倒也没什么,但和朴实的文章一比,劣势立即就显出来了。)

10、           造句时不要拖泥带水,段子要短。(不要写这样的话:由于我们是学生,所以不得不每天必须到校。太拖沓了。)法国作家斯汤达说:写作只有一个规则:思路清晰,文字简练。

11、           稿件写完后,最好给同学、父母、朋友看一看,他们能否看懂?他们能否被打动?如果连自己、朋友都打动不了,怎么能打动更多的读者?好的稿件是读者读后,很长时间后还能记得。

在这一节结束时,我最想说的是我们没必要用很大人气的语言说话,我们提倡用同学们熟悉的平常说的话写作。我曾向许多小记者推荐过《南方周末》,主要目的是要大家借鉴,而不是照搬。尤其是说话的语气,应该是我们同学自己的。包括我文中的举例和我这里写的,都不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语言。水平所限,让大家感到别扭的地方,请多包涵。

少年新闻是写给少年看的,使用的语言应该是少年熟悉的易懂的生动率真的“孩子话”。

导语里的钻石

    一篇新闻稿可分为导语和正文两部分。导语是文章的开头,作用说多重要都不过分。因为读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导语,如果导语没能把读者吸引住,下面写得再好也白搭了。

    导语不必包括稿件里所有的要点,只需选取其中最吸引读者的一两点就可以。《新闻学核心》中说:“永远把最有意思的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只包含和强调突出一件事情。”“把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和最能吸引读者的行动、讲话、声明或场景放在导语中。有的新闻事件里包含多个兴奋点和亮点,记者只能金子里挑钻石,选取最大的钻石。”“导语是事件的高潮”,而不是无关紧要的铺垫和引入。

    想吸引读者,必须知道读者的心理。怎样知道读者心理和需要?作为写作者,心里应时刻记得读者,不要忘了自己也是读者。你要知道读者喜欢什么,反对什么,什么内容会使读者伤心,什么内容会使读者高兴。你自己都不信,连你自己的无动于衷的,最好不要写。写导语时尤其要注意。

    具体说,人们读文章时,有以下的需求:1、生活的需求:这篇文章对他身体健康、家庭生活、休假旅行、娱乐生活等,有什么新鲜的可利用的地方;2、发展的需求:对同学们来说,如新出现的学习方法、升学信息等;3、知识的需求:人类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孩子尤其有好奇心。那么这篇文章能满足人们的什么好奇心?如,火星上有没有生命?S·H·E有什么新歌等?4、一个普通人有了解另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和心理的需求。以新闻人物身上发生的新奇、反常甚至奇异的小故事做导语,会更吸引读者。

    下面分条说写导语的经验:

1、  导语中选用的事实,必须是到了非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不可的地步。这种事实有一种紧紧抓住读者的力量;所报道的事实或观点有新意或新的味道;

2、  导语最好不超过100个字。最好三两句话就说清楚;

3、  导语内容越具体越好。当然,不是说写太细的细节,而是把最有新闻价值的人的细节写进导语。比如,飞机掉下来,所有大人都死了,就一个孩子没死,就可以把孩子写进导语。记住,导语的作用是要读者看了导语愿意读下去;

4、  导语要有一个兴奋点或看点;导语要调动读者的情绪,而不是他的大脑。开头就让读者动脑筋,会让读者逃避;不要在导语里写可能令读者反感的话;

5、  用讲故事的口吻写导语,好像你在跟一个坐在对面的同学讲故事;

6、  从具体问题入手,然后在正文拓展话题;

7、  只使用最明晰的事实;

8、  导语最好有视觉感,唤起读者的想象,就像能看到似的。而且读者看了一眼就忘不掉;

9、  你的稿件最主要的读者是谁,你要很清楚。在导语中更要特别注意;

10、              导语中最好能见到人,人还要有名有姓。读起来真实、亲近、可信;

11、              尽量使用直截了当、生动的、不拘形式的语言和短句子;

12、              导语中最不应该有一个多余的字;

13、              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导语,不是让人读起来高兴的导语,而是让人读后感到“生气”。令读者“生气”的力量会驱动他把文章读完。

写好正文的三个技巧

    正文首先是要把新闻事件讲述清楚。讲清楚一个事件,是基本的要求。再高一些,为了让读者轻松地享受你的报道,还需要懂得一些技巧。

    技巧有三,分别是:视觉化;感觉化;故事化。

一.视觉化

《新闻学核心》的作者李希光教授说:“记者通过图解事实,使读者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从而控制读者。”这句话非常关键,写作的最大奥秘就在这里。“优秀的新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给读者的感觉跟小说相似,会在读者脑海中产生一种幻觉。”产生幻觉,其实是进入到了你的作品里面,而引导读者进入你的作品,不知不觉读下去的最好办法,就是写出视觉,让读者不动脑筋就看得到。

举个例子就更明白了:

列车快速驶过一条气味污浊的褐色河流,前方出现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树枝!”人们惊呼着,急忙伏身躲过。恩里克的身子紧贴着漏斗车。为了躲开树枝,他左闪右躲,同车的人们也步调一致地躲避着,忽左忽右。只要一个闪失,就有可能被树枝击中。在铁路沿线生活的玛蒂尔达·德拉罗莎回忆说,曾有个人眼睛被树枝击中,他敲开她家房门向她求助时,她看见他的脸上吊着一颗眼珠。(引自《在“死亡列车”上》,作者索尼娅·纳扎里奥,此文获2003年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写作奖”。)

这种靠让人“看到”而吸引读者的技巧,是植根于事实和现实世界的,让读者看到的是事实上存在过的,可以证实的,和小说家的虚构有区别:小说家尊重的是内心的真实,记者尊重的首先是事实的真实。

文字记者是用文字建造形象的,文字里有抽象的词,比如:“控制”,有直观的词,比如“抓住”。人们一看到“抓住”,很容易就联想到一只手抓住什么东西。要想让读者看到你写的,需要多用直观词。如果你觉得抽象词和直观词不好分辨,还可以告诉你一个简便的办法:写作时,你只写下你脑海里“看”到的东西、动作,而不是写你的思考。

视觉化,不是要你通篇一个思考的词都不要有,事实上那几乎不可能,也没必要。而是说,你要想让读者思考,先得让读者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人们的思想不是凭空来的,是从具体的事情和人物来的。“记者在采访中,要想方设法从受访者那里获取感性画面。”

所以首先要想办法让读者看到事件发生的现场、人物的行为、说话、表情。记者不必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读者可以“看到”的事实就可以说明一切。

 

二.感觉化

感觉包括: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你的记述调动读者的感觉越多,读者就越能被你吸引,这一要点和视觉化是异曲同工的。

记者要善于提出问题打开受访者记忆的闸门,让受访者细致地回忆事件发生现场的声音、色彩、气味等等细节,到你写作时,就能运用这些素材还原出真实可感的事发现场。

读者不仅需要看到,还需要感受到现场的氛围。优秀的新闻记者应该是通过自己的文字,把读者带到事件的现场。

举例:

火箭击中巴扎,买卖照常进行

2001年10月24日英国《每日电讯报》

记者菲利普·谢维尔

(阿富汗北部查瑞卡电)昨天早上,当两枚发自周围山区塔利班阵地上的导弹砰然落进热闹的市场时,阿富汗前线小镇查瑞卡的巴扎挤满了赶集的商贩。

这是英美开始空袭以来,塔利班首次对咯布尔北部的这个敌对城镇展开攻击。在这次攻击中,两个卖蔬菜的小贩被炸死,22个人受伤,其中几个伤势严重。

当其中的一枚火箭落到街上时,45岁的希克·拉苏尔正盘着腿坐在几堆大蒜中间,他当时就被炸死了。

仅仅是几分钟前,他的大儿子、18岁的阿布杜拉·及夫尔还跟他一块在店里。他一听到爆炸声,立即跑回市场。他的父亲躺在血泊里,他的血渗透了周围的大蒜。

沿着这条街往下走10英尺,导弹夺走了另一个受害者的生命。40岁的阿加·索林在阿富汗连绵不绝的残酷战争中,10年前,作为圣战战士,他踩上了地雷,丧失了双腿。

昨天,当他在向赶早集的卖土豆和辣椒时,从天而降的导弹把他炸成了碎片。他的妻子早就死了,现在留下了5个年幼的孤儿。

有的记者习惯笼统地告诉读者一个大概的印象,但优秀的记者应该向读者展示那些可见可感的细节和场面。如果记者能达到现场,尽量到现场采访。如果不能赶到现场,可以采访当事人或现场目击人,请他们描述当时发生事件的情形。

再如:

(标题及作者略)2001年10月25日星期天晚上7时刚过不久,炸弹开始降落到托瑞村的村边。

当时,莫鲁夫刚刚坐下正要与家人吃晚饭。他们的晚饭通常是馕和木豆菜。在奥鲁孜干省的这个宁静的角落,他们每天晚上在他们的农场吃的都是这个。

从出屋子,莫鲁夫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地面上腾起。他惊恐地意识到,这些炸弹击中的是一英里外的一群房屋,他的姐姐和他的其他亲戚就住在那里。

“我想跑过去看看他们怎么样了。但是,我的妻子和女儿祈求我不要去,”莫鲁夫说,“他们说,‘我们独门独户住在这里,炸弹还正在往下掉,请跟我们守在一起吧。’”

黎明带走了轰炸,也给莫鲁夫带来了他一直害怕的消息。凌晨5时,他刚刚做完礼拜,一个邻居过来告诉他,有20个乡亲被炸死了,其中10个是他的亲戚。

当他来到轰炸现场时,情绪激动的村民们正绝望地在两个被炸成废墟的房子里寻找他们的亲人。

“我看见我的一个姐夫的尸体被从瓦砾里拉出来,”莫鲁夫说,“他的下半身被炸飞了。其他的一些尸体无法辨认。他们中有的脑袋没了,有的胳膊没了。”

救援人员一边挖掘,莫鲁夫一边数着尸体的数量,共有12具尸体从这座房子里拖出来。莫鲁夫数点死人的名字,听起来好像在念一个婚礼的家庭婚宴的客人名单:他的丈母娘、两个小姨子、三个姐夫、他妹妹的四个年幼的孩子,两男两女,都不到八岁。

在上面这条报道里,读者不仅得到了一条美军炸死阿富汗平民的消息,读者更是从中看到了、听到了甚至闻到了这场血腥的袭击。

“新闻报道不仅仅是研究文件和提问,还需要记者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和动手触摸。”就像记者代替一个好奇的读者来到现场观察和感受一样。

接着举例,是美国著名记者、作家海明威在西班牙内战时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战地报道中的一段:

整夜都听到步枪的响声。步枪不断发出“达格隆、格隆、格啷、达格隆”的声音;接着又听到机关枪的响声。这是一挺大口径的机枪,声音特别大:“隆、格拉隆、隆、隆。”

在这里,海明威不仅要读者知道枪在响,而且要读者听到“隆、格拉隆、隆、隆。”

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记者凯斯·比奇是这样报道1975年美军从西贡撤军的情形,在这里,读者通过记者的手指头,不仅触摸到屋顶,而且摸到的是锡屋顶:

“我们为了活命而战,我们又抓又挠往上爬。我们像动物一样……我像一条刚刚被捕捞上岸、扔在地上的鱼,躺在锡皮屋顶上,张着大口,喘着粗气……”

前文我们说过,语言文字有概括性的抽象词,有直观的可感受的词,直观词最易使读者产生联想,调动读者的经验,从而吸引读者。无论视觉化还是感觉化,都需要记者在描写新闻事件时,多用直观词,让读者身临其境。

 

三.故事化

    好的新闻应该是故事,真实的故事。

我们平常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多是注重结果的新闻,叫硬新闻,这种新闻是让读者知道发生了一件事。还有一种新闻不简单告诉读者发生了这件事,还告诉读者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过程和细节是怎样的,当时人在这些事件中是怎样的,这种新闻叫新闻故事,或新闻调查。小说也是一种故事,它和新闻故事的区别是,小说可以虚构,而新闻故事要求材料都是现实中发生了的。

下面用表的形式说明它们三者的差异:

 

写作手法      硬新闻                新闻故事               小说

作者         新闻记者            像小说家的记者            作家

开头         事件的结果          和人物有关的现实小事     导入虚构世界的细节

描述         事实                 最有戏剧性的场景       带有内心密码的日常生活

穿插         引语                对话                    对话

内容         新闻性的信息        新闻中的故事            虚构的故事

追求         事实的准确          生活的真理              精神世界的表现

采访         “拦路采访”        “同车采访”            日常生活和想象加工

焦点         事件                 人物                   精神

视角         隐匿的记者           旁观的记者             小说家选择的视角

结尾         事实说完,无须结尾   戏剧性结尾             虚构世界的结束

 

新闻故事或新闻调查有三个要点:1、有悬念,好看,吸引人。2、有深度,而不是表层事实。3、有一个在一段时间里发生的前后关联的情节。一个前提:真实。不同于硬新闻记者的是,写新闻调查故事,还需要记者像作家一样,在真实的前提下对材料做加工,讲究叙述的技巧。

    故事化的三个技巧:现场描写、逸事回顾、冲突叙事。

    现场描写就是要让读者看到事件发生时的场面,就像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电视镜头。逸事回顾是利用过去发生的某件逸事,来讲述现在的事件,往往是选择那些能在读者心中产生悬念的事件。冲突叙事就是在讲述中注意揭示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人物行为、观点。

更详细的调查性新闻的叙述技巧:

故事在哪里?这个看似极其简单的问题包含着新闻学的核心理论:发生了什么事?(What happened?);谁对这件事负责?(Who was responsible?);他为什么做件事?(Why did they do it?);是什么促使他们做这件事?(What impelled them?);记者采访的提问是否被自己的偏见和成见所引导?(Are my preconceptions or stereotypes guiding my questions?);记者最后还有什么问题需要问的(What else do I still need to learn?)。

细节:不仅用Who、What、Where、When、Why这5个W,还要捕捉细节,描写画面,把读者带到新闻现场。新闻写作中的5个W,在新闻故事中:Who变成了故事中的人物;What变成了故事情节;Where变成了故事发生的场景;When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Why故事的动机和深层事实;还有How,讲故事的叙述方式。

悬念:一篇优秀的叙事新闻应该让故事慢慢展开,步步引诱,让读者不停地想要读下去。

人物刻画: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眼睛叙述新闻事件,让读者感觉到记者不仅是报道事实,更是从人性的角度讲述这个事件。

结构:忌讳使用散文式的结构,结构要紧凑,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前后关联的事件。

对话:把对话穿插在报道中,可以增强真实感,让读者看到人。

变化:用细节一步步制造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期待情绪,直到最后,最后通常有个戏剧性的结尾。

情感:人们听到一个不相关的人死了,可能并不会为他流泪。但是身边的好友亲人出了事,哪怕一点小事也会为他们担心,这是因为对他们有感情。新闻故事中的人物应该写出他和读者的某种关联,让读者对他们的命运感到揪心。

 

■附录:《南方周末》的一篇新闻调查:

 

小伙伴眼睁睁地被河水吞没了,几个孩子却订立了推卸责任的“攻守同盟”。

救人小英雄几成自杀冤魂

□邓飞

    女儿自杀?

    2002年10月23日。湖南溆浦县防洪大堤。

    如果不是记者的到来,荆纪仕再也不会重蹈这块伤心之地。正是晚秋时节,河水静静地向前流去,仿佛一切悲痛都没有来过——

    那是6月9日,星期天,一个荆纪仕无法忘怀的日子。

    荆纪仕在县城卢峰镇上开了一个门面,专门收购山里的土特产。中午12岁的女儿荆叶芳给他送来面包、火腿肠和一根棒棒糖,告诉父亲“饿了吃”,她要和几个小伙伴去郊游了,临出门前,女儿朝他展颜一笑。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举人是女儿留给他的最后一个笑脸。

    3时15分,荆纪仕接到了电话,小儿子在电话的另一段哭喊着“姐姐死了,姐姐死”了。荆现在无法忆及他是如何从店里达到那条穿城而过的溆水河边的——黑压压围观的人、亲人的痛苦、女儿俏丽却苍白的脸……成了他梦靥中的片段。

    孩子死在了河里。根据当地的习俗,荆家亲戚寻来了几块木板,草草钉了个小棺材,当天就埋了。

    女儿是怎样死的?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当时和女儿一起玩耍的同学也拒绝和荆父见面,而是转告说“怕“。

    6月10日上午,为了解女儿的死因,荆纪仕来到女儿赊购内前所在的卢峰镇第一完小,学校出示了一份材料,一个叫陈惠的女孩——小叶芳的同学——证明说是荆叶芳自己“玩水沉下去的“。那份材料对整个事件的描叙是这样的:

    ——6月9日下午3时许,荆叶芳、陈惠、陈名、杨越、王美、彭为六个小伙伴,从该县高低村郊游回来后又来到城北防洪大堤,因天热临时决定下水玩耍,“荆叶芳首先下水并说要自杀,第二次跳水时又说要自杀,跑上岸来后和王美一起把陈惠推下水,荆叶芳也跟着下水。(不会游水的)陈惠大喊救命,被该县二中一个叫王大伟的学生所救,荆叶芳下沉找不到了。

    女儿自杀?荆纪仕几近“咆哮”地拒绝相信这样的证言。小叶芳酷爱运动,家在河边的她自幼就能轻松地在河里游个来回。如果不是有什么意外,小叶芳绝不会淹死。

    起先,学校并不认同荆父的质疑,他们认为孩子是不会说谎的。荆父不得不独自开始了对女儿死因的沉重求证。

    真相

    在荆父不知所措的时候,他无意听到自己的小儿子说该校还有一个叫侯小军的学生也在现场。

    当天。学校办公室。侯小军对当时现场的回忆让荆父不可抑制地失声痛哭——侯小军提供的书面材料说:“(我)洗完澡,上岸时,荆叶芳站在岸边,这时陈惠在河里游不动了,荆叶芳衣服未来得及脱就跳下水去就陈惠,一个人(即王大伟)把陈惠就(救)上来,这时荆叶芳下沉了,王大伟找不到她。”

    “孩子是去救人才死的”——侯小军的证言证实了荆父的一些想法,也迅速引起了学校的注意。

    学校负责调查此事的赵、王两位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当时她们也对荆叶芳投水自杀的说法不以为然。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有什么理由去自杀呢?

    6月11日,学校对陈惠、陈名两姐弟的重新调查证实了侯小军的话。陈名承认了荆叶芳确实是为救起自己的姐姐才溺水身亡的。

    陈名说他亲眼目击了荆叶芳“用尽全身力气把陈惠往岸上推”——这与后来荆叶芳被打捞上来的情形相合——很多人看到了她“一只手是向上举着的”这一有悖常规的姿势。陈惠落水后,他们吓得“动都不会动了”,只有荆叶芳保持镇定,不顾一切地跳下水去救人。

    陈惠也承认了荆叶芳救她的事实。

    6、7月份,共青团溆浦县委、共青团怀化市委相继追认荆叶芳“舍己救人好少年”称号。

    9月26日,溆浦县县委书记陈健等人来到荆叶芳的坟地,当看到低平坟地被雨水冲刷得一片狼藉时,陈书记痛心不已,要求有关部门牵头进行整修,并建立一块“纪念碑”,让溆浦人民记得小叶芳,她是一个了不起的少年。

    “攻守同盟”

    荆叶芳既然是救人牺牲,被救的陈惠以及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为何要说她是“自杀”并隐瞒她救人的事实呢?

    10月23日8时,陈惠家。陈家在河边,一个窄小的四合院里,全家老少三代七口人就挤住在两间小平房内。家里糊墙用的报纸已经开始泛黄。陈母还在自家开的服装店里做生意,陈父扯着嗓子把陈惠姐弟叫回来,他们正在院里做游戏,一脸是汗。

    陈惠坐在一张木床上,低着头说她当时掉进河里,就大叫救命,因为她不会游水,是荆叶芳跳下来“很用力地把我向上面举”,后来她一把抓住了岸上王大伟的手。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逐渐被撩开了——

    在荆叶芳沉入河底后,他们五个小伙伴曾经呆在一起商量“玩水怎么不被大人责骂“。而商量后的结论却是伪装荆叶芳之死和他们没有关系。

    “是王美第一个说荆叶芳的死与我们无关”,陈惠说王美还建议伙伴们不要去通知荆的父母——一切都装做不知道,否则他们会被荆的父母“丢到河里去”。

    陈惠说王美的建议很快得到了他们的同意。

    和荆叶芳一起救人的王大伟和陈惠同住一个原子。王大伟说陈惠被他拉上岸后,他还曾下水去摸寻荆叶芳,但已经摸不到了。伙伴们喊他上来,都是一脸“嘎白”大声争辩说不关他们的事。然后王随他们很快离开了现场,来到附近一座浮桥旁商量“如何是好”。

    王大伟证实了王美和陈惠他们之间的商量,那时他就在他们后面。他清楚地听到:为应付父母关于“你的头发是怎么湿的”等类似盘问,王美甚至还帮陈惠想到了一个理由:“在家里洗了头”。

    陈惠当天一度成功地瞒过了父母——她换上了一套干净衣衫,来到母亲的店里,像报告爆炸性新闻一样告诉母亲:常来她家的好朋友小叶芳死在河里,是玩水死的。

    一切是商量妥当后,六个人迅速离开。而他们的好朋友小叶芳终于被捞起,摆放在河边的台阶上,面朝天,口鼻汩汩流血。

    陈惠提供的另一个细节更让人感慨。据她说,荆叶芳死后大约第三天,倒垃圾的陈惠在河边碰到了王美,王美再度对陈惠提出告诫:如果不继续按照当天商量的去说,荆家将会找她打官司,“输了官司还要赔几万块钱啦”。

    “如果没有人告诉她,她是不晓得‘打官司’这个词语的”,陈父说连他都不懂。在听说了荆叶芳救了陈惠一命后,陈父“急得不行”,但他反复询问的是陈惠“有没有带陈名下河玩水”,陈名是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前面三个都是女孩。

    暴怒的父亲打了陈惠一顿,陈惠终于把真相“像挤牙膏”一样一点点地说了出来。

    在后来的几个夜里,陈惠恳求和母亲一起睡。她说她“怕”。

    谎言的背后

    溆浦县教育局提供了一份由该局制作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荆叶芳下水救人是“王美推了一下陈惠,使陈惠落入水中”。

    10月25日晚,记者来到王家想核实陈惠等人的说法。王家离陈家不远,王的父母在县城一个市场里摆摊出售祭祀用的纸钱香烛。听到招呼,王母一个手势制止了王父与记者的攀谈,她先是拿着记者的证件一脸狐疑地反复对照,又仔细盘问“采访到底是什么目的”,最后才勉强同意了记者和王美交谈。

    王美是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回答记者的询问时,她把自己紧紧贴靠墙壁,眼睛看着天花板或母亲,并不时张嘴深吸气,一口的方言,语速很快地说她看到荆叶芳要“自杀”。

    王母靠在女儿身边,一边打着手势,一边高声帮女儿描述当时荆是如何先喊“我要跳楼”,后又喊“我要自杀啦”的。对于其他孩子关于王美的说法,王母说:“孩子的话怎么可信呢?”

    据当地居民说,1986年王家一个女儿做游戏时被另一个玩伴失手弄得鼻子出血,不久死了。王家父母声称要以血还血,最后得到了2500多元的赔偿,在当时的现成这是一笔不菲的数目,而后者家属还不得不披上麻衣帮着料理后事。

    王家在与县城一桥之隔的桔花村里,王父是上门女婿,王母是家里的权威。村里大多是王母家族的人,王母表哥是村里的干部,“关键时候还是要帮忙的”。

    王的邻居说王家父母没有多少文化,但在平时处理事情时,不管是否在理,表现得都非常强悍而自信。“尽管不受欢迎,但在种强悍似乎很有用,没有人想或敢去招惹他们。”对此,王家邻居说他们感觉有点困惑。

    女儿已经走了很多天了,荆父还有点后怕:如果不是有许多人看到小叶芳跳水救人,如果不是他们决心把女儿的死因查个水落石出,如果不是小儿子偶然听到一些议论,真相也许将永远不为人所知,小叶芳便是一个屈死的冤魂。

    哀思

    在荆家采访时,荆母红肿着眼,流泪不已,反复念叨着一句话:“妈妈,是你的宝贝女儿回来啦!”这是小叶芳放学回家敲门时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此时距女儿离世已有4个月之久。

    荆叶芳死后,陈家父母没有一次登门致谢。即使当晚他们无意中发现了真相,也没有主动向荆家提及。而这样的“不近人情”,同样戏剧性地发生在去年,荆家父母捡到了一个钱包,骑着摩托车一路追寻失主,失主正是陈母,“也没有什么感激”。

    为什么如此小的孩子就已学会了推委和说谎,一旦对自己不利,就最大限度地试图去逃避责任?是什么使得他们如此漠视一个同龄少女的生命流逝?

    荆叶芳被埋葬在城东的一座荒山上,那是溆浦县城的制高点。荆家说孩子可以继续守望着县城和河流,他们也可以站在自家门口,眺望这里,感觉孩子继续和他们在一起。夕阳下,齐身的茅草被吹得瑟瑟作响,荆纪仕揪着脸低低地哭,久久不愿离去。

(编者注:文中未成年人除荆叶芳外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万静波  原文载《南方周末》2002年11月16日社会·调查版)

 

 

第二部分  关于小记者部

 

■小记者部的结构

■小记者部活动办法

■小记者的目标:做中国最好的少年新闻调查

■小记者部部训

■小记者部的纪律

■约稿信

■晋级试题

 

 

 

■小记者部的结构

社主编

 


 

小记者部负责人

 


 

全国委员会      小记者(站)  晋级监察处    顾问委员会

 

 

小记者部负责人:负责部内人事、财务及其他事务的决策。

全国委员会:由三星小记者中选出,每届任期两年。职能:1、打造小记者品牌,起表率、号召作用。2、协助小记者部负责人决策。3、分担小记者部某方面的工作。活动平台:1、小记者会议厅(QQ),职能:讨论选题、分配采访任务。2、知心记者站(网站),职能:小记者部的新闻资源中心的平台之一,包括小记者部的新闻发布、小记者提供的新闻线索。

小记者站:某一城市或学校小记者人数增加后,设立小记者站,站长一名。某一地区小记者站增加之后,设立小记者总站。由站长或总站长负责站内工作,并负责与小记者部联络。

 

■小记者部活动办法

1、我刊各地记者站是小记者部下属机构,负责人数较多地区的小记者培训、组织活动工作。已设立记者站的地区,可直接和记者站联系,参加记者站组织的地方性活动。

2、未设立记者站地区的小记者,直接与小记者部联系,投稿及参加选题讨论等活动。小记者部电话:010-67019875(新闻热线)。网址:www.zxjj.cn →知心记者站

3、小记者亦可自己主动为《知心姐姐》杂志其他栏目写稿。

 

■小记者的目标:做中国最好的少年新闻调查

小记者部进一步明确“做少年人自己的深度新闻”的宗旨,提出“做中国最好的少年新闻调查”的长远奋斗目标,每一位知心小记者都应为之努力。

做自己的原创新闻,并储备优秀小记者,使对少年人关心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新闻人物做出深度调查和发出独特声音,建立我刊在孩子中间的媒体权威,从小记者部的角度为《知心姐姐》杂志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小记者部部训

平等:小记者之间是平等友爱、公平竞争的关系。

真诚:对受访者是真诚的,对读者是真诚的,对自己也是真诚的。一定要说真话。

前卫:前卫不是作秀,而是充满活力的状态。我们永远追求最真,最好,最新。永远不做虚伪的人,不做陈腐的人。

 

■小记者部的基本纪律

1、  服从小记者部的工作安排、指导。

2、  维护团队的团结、效率。

3、  信守小记者部的精神、目标。

 

■长期约稿信

请你为我刊四个栏目写稿:

1、“成长故事”:回忆一下,你长大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特别值得记住的往事?这件事也许令你感动,也许令你快乐,也许令你每次想起都会心一笑,或者让你对长大产生一种特别的感受。这个栏目要求以事情为主,字数:8002000字。

2、“心事如歌”:一件心事藏在你的心里,不好对别人说,可以借物抒情。一个卡片、一封书信、一张相片、一首歌曲等等,总之,一个物件因为隐含了你的心事而变得不同寻常。描写它让它成为你心事的载体吧!字数:8002000字。

3、“我爸我妈”:我们最熟悉的人莫过于爸爸妈妈了,写写你的爸爸妈妈,可以单个写爸爸或妈妈,也可以一起写。尽量不只从感激他们的角度写,因为那样容易落入俗套。从什么角度写才把你的爸爸妈妈写得最有个性,那就看你的了!字数:8002000字。

4、“知心论坛”:结合你所关心的新闻,联系你和同学们的实际,发表你的观点。鼓励张扬个性,风格各异。一事一议,切合实际,不空发议论。字数不低于300字。

以上四个栏目总的要求:

1、不说大话套话空话,不拿腔拿调、装模作样,就像跟同学说话一样自然、真诚、平等。因为我们的读者就是你的同学,如果你写得做作,读者是不会喜欢的。

2、一定写得具体,仔细想一下,是什么让你觉得有趣或感动?把让你感动和有趣的那部分告诉别人,别人才会跟你一起感动或开心。

3、你的个性是最宝贵的,没有个性,四平八稳,像个小大人、老古董,同学们会喜欢才怪!

       此为长期约稿,特别优秀的稿件,发表在《知心姐姐》杂志,发表了会有稿费的哦,100050元,还会赠送样刊!欢迎小记者踊跃投稿!

        投稿信箱:jizhe0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