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4古典音乐电台:后汶川中国为何缺少英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38:52

旅居美国的华人惊呼:后汶川中国为何缺少英雄

 

5月12日是悲情的日子。这三年,在海外,每到这天,总有不少中国人会在网络或华人社区里缅怀这场惊天动地的震灾。但很可惜,我们对汶川地震的记忆越来越抽象化,那些本应该被世人常常称道的熟悉面孔:救灾者、建设者、幸存者,并没有成为大众的集体记忆。
    更糟糕的是,当初那些曾让我们热泪盈眶、视之为“抗震英雄”的人,在过去三年里一次次在媒体轰炸下,他们有的被淡忘,有的甚至在一些舆论中成了负面人物。比如,那位抗震小英雄林浩,三年来不停有网络声音质疑他是否真有那样的事迹;再比如,那位背亡妻行走百里的男子,有一些人专门喜欢揭他的丑;还有,那位在汶川地震中率先捐巨资的“中国首善”陈光标,最近则屡屡被一些媒体质疑……
    笔者在国外多年,对这种苛刻的中国逻辑,实在有点看不懂。在美国,当然也有不少质疑英雄的舆论,但整体上,美国是一个非常善于塑造英雄的国度。对英雄的崇拜,几乎已经成为社会价值共识的一部分。他们当然知道人无完人,但他们不想去揭发、戳穿那些在危难时期的英雄人物。例如,笔者从没有听到有哪个美国人质疑过“9·11”时那些在废墟中抢险的消防员英雄们;2008年美国大选时,很多人都不喜欢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但几乎所有人提起他在越南战争中被俘数年的惨痛经历,都大为敬叹,即使那些支持奥巴马、批评麦凯恩的媒体,也不会拿他那段经历乱加指责。
    这样的例子在美国太多了。除此之外,美国人还擅长在电视、好莱坞大片中人为地塑造个人英雄。因为塑造与崇拜英雄,不揭丑更不抹黑英雄,其实是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事物的纯真,以及对超现实主义世界的一种情感寄托。
    可能是中国传统中“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文化劣根性的影响,中国社会舆论现在变得越来越挑剔,甚至刻薄。就像一位社会评论家所批判的:“中国式道德就是拿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拿流氓的标准要求自己”。
    这种挑剔看似打着正义的旗号,但许多时候摧毁的却是一个社会的理想主义,让这个社会变得更世故。久而久之,中国变成了一个没有个人英雄的国度。每次遇到一些美好的人物或事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是炒作,可能是假的吧。这样的思维惯性难道不可怕吗?
    还是以陈光标为例。他首先是一名企业家,其次才是一名慈善家,他更不是一个圣人。在社会转型时期成长起来的企业家群体,我相信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媒体习惯将这些问题定义为“原罪”。但我们相信,从混沌状态中走出来的企业家能够尝试着走上慈善道路,从社会底层打拼出来的草根企业家愿意通过慈善的方式来反哺社会,这不正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所在吗?不正是应该被鼓励的吗?
    在美国,几乎没有慈善家受这样的质疑。人们会批评比尔·盖茨的微软垄断,但绝对不会有人去刨根问底,他的慈善基金会是不是有什么法律纰漏,有哪笔钱没有到位,等等。如果有好事者想那么做,那社会舆论的第一反应必定是:你这是要阻止他继续捐钱吗?正是因此,像盖茨那样的人在美国不仅受到首富的尊重,更得到慈善英雄的美誉。
    汶川地震三周年,一个新汶川和一批像汶川那样在灾后重建的新县城拔地而起,是对我们这个多灾多难民族的最好祭奠。但没有英雄的后汶川时代,却是我们这个社会心理扭曲的折射。
    三年,对于中国来说,很短。未来我们到底该如何纪念那场惨烈的天灾,如何继承在废墟中体现出来的互助、不屈、友爱、坚强的中国精神,记住那些英雄是有必要的。当英雄与普通人的最大区别也许在于,后者将永远享有对前者的评论权,但对我们这个太需要寻找真善美、寻觅理想与幸福的国度来说,社会不缺乏英雄围观者和评头论足者,缺少的往往是向英雄致敬的礼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