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4 后期武器选择:香港80后在想什么(记者观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6:39:23
香港80后在想什么(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任成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5月17日   第 03 版)

黄卓健(左二)创立“长者家”,免费帮弱小无靠的老人寻找合适的养老场所。
资料照片
阅读提示:在内地,80后已成为日常词汇。而在香港,80后却作为一个崭新名词,频繁出现在各大报章上。迈进“而立”门槛的香港80后,以新的关注点、新的号召手法、新的行动方式,出现在社会舞台,成为一股新的社会力量。香港80后在想什么,值得关注。
“鄙人生于1981年,至今虽有女友,但结婚无望;虽有学历,但巨款学费令人透不过气来;虽开设银行户口,但储蓄全无。婚结不了,索性就不结吧!楼买不了,索性就不买了!”这是一个香港80后最近发在网上的话。
置业难,结婚难,是香港80后普遍面对的困境。但这批青年的主体并非贫穷阶层,不少是中产出身的知识青年,他们的诉求也往往超越了个人利益,立足于整个香港社会。
27岁的香港小伙子黄卓健,是这样的例子。黄卓健放弃国外高薪,回港成立“长者家”,免费帮弱小无靠的老人寻找合适的养老场所。他的故事引发不少港人共鸣,成为2010年感动香港十大人物候选人。
矛盾难摹的群体?
或许可以这样为香港80后群体做个素描:
他们被本港人贴上了游戏机迷、网虫、啃老族等标签,但年过而立,已经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群体发出呐喊。
除了房米腾贵、居之不易的物质生活,他们更热心公益,关注香港本土,关注精神和思想层面的追求。
他们社会经验少但创意多,拒绝认同“有些OUT”的上代人,无形中却有一种身份焦虑,总觉得不被主流社会所认可、接纳。
从反拆天星码头到反高铁、包围立法会,80后手法层出不穷甚至相对激进,但其间也有同龄人在Facebook上建有“我是80后,但我不激进”的群组,而且颇受支持。
似乎他们处处充满了矛盾——前与后、思与行、生活与理想的矛盾,自我的矛盾,不同个体的矛盾,甚至群体与群体之间看法、做法的不一致。这中间,又有哪些缘由呢?
生活“鸭梨山大”?
香港80后教育水平相较以往持续提升,但与内地同龄人相仿,同样面对就业压力、高昂楼价、物价飞涨。他们刚刚踏入社会工作时,科技泡沫、金融风暴、次贷危机对香港社会的冲击一个接一个。逐渐体认到生活“鸭梨山大”(网络用语,意为“压力很大”)的他们,虽然比父辈阅历少些波折,却是“感到最不快乐的一代”。
同样有分析认为,二三十岁的青年人涉世未深,看到了社会不合理之处,却人微言轻,难有作为;同时又觉得前路茫茫,不知何日方能成家立业,出人头地。其实同样的苦恼和不安,每一代人都经历过。但这很容易滋生不满情绪和偏激心态。
况且在香港,住在天水围的80后,跟住在旺角的同龄人经历就很不一样,更不说还有住在港岛的中产80后。此外,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香港新移民众多,80后一代中很多就是新移民的子女。他们中间有人生于内地,其心态阅历和身份认同感,跟港生同龄人又大不一样。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简而言之,香港的80后是一个复杂社群,绝非铁板一块,更不能一刀切。一本由香港80后主推的书——《80前后》,围绕着“失落”、“可能”、“世代之争”、“激进与保守”等议题,对香港80后作了较为系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解读。
准备好接棒了吗?
《80前后》的主编黄培烽也是80后的一员,他很肯定地表示,自己这一代人可以为香港带来正面的价值。
“现在香港社会提起80后,就是愤青、抗争青年,但谁不想变得更好?可惜这一代的年轻人,就是差那么一个机会。”在一家海边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靠自我打拼成功的乐坛新秀狄易达正在为一群孩子教霹雳舞。在他看来,80后同样拥有当年香港人的“狮子山”精神,只要给予机会,他们会闯出一片天空。
香港社会既有抨击80后愤世嫉俗的,也有乐于接纳80后,改变沟通之法的。2010年9月,香港特首曾荫权在香港年轻人的沟通平台Facebook上开设了专页,并频频留言,首发视频聊天,拉近跟一众年轻人的距离。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也是鼓励多于批评,强调80后是香港回归后才踏进社会的年轻人,他们可能比前几代港人更爱香港和国家,对社会事务有一份激情,更愿意站出来大胆地表达他们的看法。
或许香港主流社会对80后一代的不解,正在沟通中逐步融冰。
那么接下来,在香港的社会舞台上,80后会有怎样的未来?
“80后将会接棒推动香港的未来发展,你们准备好了吗?”“财爷”曾俊华在博客中的发问,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