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月杏梨ipz842:郑静晨:科学抒写救援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0:41:12

    “我是一个兵。”
    尽管被行业内称之为中国灾害救援医学的先驱者、开拓者,他还是这样谦虚地称自己。
    院长、少将、救援队副总队长兼首席医疗官……在这所有的身份中,他更喜欢自己军医的身份,因为他最喜欢的格言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耘。军人,可以对党做忠臣,对国家做孝子;医生,可以读书做学问,治病救人。
    如同他的格言,短短十年,他出版了我国首部全面介绍灾害救援医学体系的专著——《灾害救援医学》;他在国内推动重大自然灾害医疗救援体系的创建,与国际接轨;他创建了灾害救援医学理论并使之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培养了大批人才……
    这就是郑静晨,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兼首席医疗官、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专家、中国杰出救援医学专家。
    “紧急救援与原来惯熟的院内急救千差万别,常规的急救知识与技能仅仅是基本功而已。”
    2003年初,新疆发生6.8级地震。接到紧急赶往灾区救援的命令后,郑静晨从确定医疗队员名单,到物品准备和药品器材调配,到最终跳上汽车奔赴机场,仅用6小时。参加救援的23名医疗队员在当地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3个镇9个乡2000多名伤员的医疗巡诊和伤检分类工作。
    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CISAR)医疗分队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因意外伤害致死已升至各类死亡原因的第4位,其中44岁以下的人口因意外伤害致死占首位,灾害形势严峻。在这种情况下,2001年4月,中国国际救援队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以及国家地震局牵头,应运而生。郑静晨被选中出任副总队长、首席医疗官、兼医疗分队队长。  
    “刚成立时,我只是一个普通医生。查阅大量资料后,我发现,紧急救援与原来惯熟的院内急救千差万别,常规的急救知识与技能仅仅是基本功而已。”郑静晨说,“队员们必须做到‘一专多能’。”
    所谓“一专多能”是指,首先,医疗队员在熟悉急救常识和技能的情况下,还必须掌握其他领域常规的诊断治疗,如儿科、呼吸科甚或心理疏导等。其次,还要掌握必要的搜救本领,如电锯、电钻等,让达到实战中的每个队员都能独当一面。另外还要对于洪水、毒物泄漏、车祸等其他灾难具备相应的处理能力。
    于是,郑静晨花了整整4个月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编撰了两本总计1000余页的专著——《急救医疗指南》和《急救医疗手册》,装备到每一个队员手中。随后,开始组织队员进行一次次逼真的实战模拟演练。
    两年的汗水,换来的是新疆第一次亮相的满堂喝彩。
     “我国那时对医疗救援还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
    在郑静晨的救援生涯中,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2004年印尼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赶往班达亚齐灾区。在救援队大本营附近有个用汽油桶围成的简易厕所。一天,郑静晨如厕后出来,一名当地人马上打了盆水送到他面前。这种超越了民族界限的质朴情感让郑静晨感动不已。
    “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参与国际救援,可以促进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友谊。也让我认识到‘救援外交’的重要性。”郑静晨说。
    据介绍,2004年,成立才3年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就已经先后参与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灾害救援,每次都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受灾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伊朗总统哈塔米、印尼总统苏西诺均到灾区慰问中国国际救援队员。特别是班达亚齐的救援,我国救治的伤员数量位居各国救援队之首,郑静晨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先后为10828名伤病员提供医疗救助,施行手术284例,成功救治危重病人440人,赢得了其他国家的尊重。
    救援队参与国际救援,展现了中国的形象,在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交流中,也开拓了郑静晨的视野。但正是这种交流学习,郑静晨认识到差距所在。几年的救援经历,他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下,他首次提出“灾害救援医学”这个概念,并计划把它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必须有顶层设计。不然,你永远只能是一个卫生队,只能在低端徘徊。”
    一石激起千层浪。郑静晨的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一些人的质疑。
    有人说:“你不就是军事医学在民事中的应用,为什么还要专门成立一个学科?”
    也有人说:“医生是开处方的,你让他去拿电锯、电钻干吗?”
    还有人说:“医学的书,为什么要把工程知识写进里面?”
    ……
    “当时我的想法是,搜索、营救和医疗科学结合才能达到救援的最佳效果,实践也证明三位一体的理念才是高效的,才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郑静晨说,“重大灾害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的特点,瞬间造成大量伤亡。伤病员处在恶劣的环境下,例如有的被埋在废墟内,有的被积压在破毁的车辆、飞机残骸中,实施卫生救援非常困难。而不懂得医学知识,单纯的搜索和营救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
    郑静晨的话不是空穴来风。一直以来,人们以为,地震后要尽快将幸存者从废墟中解救出来,然而,大家又发现,有些幸存者虽然可以在瓦砾中坚持数天,到被解救时仍保持清醒,但在被救出后,却往往迅速死亡。后来发现,救援人员对挤压综合征缺乏了解是主要原因。因此,在1988年的亚美尼亚地震中,法国救援队中的一名医生埃特纳就指出,在地震救援的最初阶段,最大的困难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和机器搬走困住幸存者的水泥块等障碍物,但当有了足够的人手和机器,问题就变成,不知道如何去做正确的事。 
    “灾害医学救援,仅仅凭着一腔热血满怀热情,而没有专业的技术和手段为辅助,结果往往欲速则不达。”郑静晨说,“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理论去培训指导救援队员,有顶层设计。不然,你永远只能是一个卫生队,只能在低端徘徊。”
    郑静晨开始如饥似渴地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并不断研究和总结救援医疗队前几次出征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同时加入一些自己的心得和领悟。就这样,一门既有先进文化,又有科学思想的新理论逐渐形成了。郑静晨也迈出了有时代意义的一步:在和平年代创新军事理论。
    经过刻苦钻研,他主编了我国首部全面介绍灾害救援医学学科体系的书——《灾害救援医学》,主编了国内第一本灾害医学救援专业刊物——《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在国内率先进行重大自然灾害医疗救援体系创建研究及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成果:如果说《急救医疗指南》和《急救医疗手册》标志着我国灾害救援医学的萌芽,那《灾害救援医学》的出版,则标志着灾害救援医学开始走向系统理论阶段。
    2007年,时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的吴双战这样评价:灾害救援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救援医学》一书既是学科理论和经验的总结,又为灾害救援医学提供了教材。
    “武警部队搞灾害救援医学,这是和平年代,历史赋予的特殊任务。”
    2006年,灾害救援医学系在武警医学院成立。
    2007年,灾害救援医学研究所在武警总医院成立。
    2007年,国家一级学会,灾害救援医学会成立。
    2008年,亚洲最大的灾害救援医学培训基地在北京凤凰岭建成。
    2009年,郑静晨自主研发的野战车组医院投入使用。
    2010年,中国国际救援队获得联合国重型救援队资格认证,成为世界第十二支、亚洲第二支重型救援队。
    灾害救援医学,在郑静晨的推动下,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处置突发事件是武警部队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灾害多发的今天,”郑静晨说,“用传统的军事医学指导救援,是与时代脱节的。结合武警部队的特点,进行灾害救援医学的系统培训,这是和平年代,历史赋予我们的特殊任务。” 
    采访结束,看着武警总医院内忙碌的军医,我不由得想: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这支队伍,或许能创造更大的奇迹。
    ■ 相关链接
    把普通医生培养成世界级救援专家
    2008年5月8日,联合国人道主义事物协调办公室城市搜救咨询团医疗工作组召开了成立后的首次会议。来自美国、德国等11个国家的医疗救援专家及人道主义事物协调办公室的1名专家,共同商讨制订国际救援医疗行动的有关标准。年仅39岁的中国医生彭碧波,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唯一代表,参与了会议。
    谁又想到,刚参加工作时的彭碧波,只是郑静晨手下的一个普通助理员呢?
    “在郑老师的手下,我学到很多。”彭碧波说,“1992年参加工作时,我只是一个刚出校门的医生,对救援医学,一无所知,是他手把手的教会了我。”
    正是注重对队员的培养,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已经成为掌握工程技术、医学知识、前沿理论等各种学科的多面手,这支队伍已经成为一直召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成立10年来,这支队伍共参加国内外救援18次,救援人数超过6万人,建立了功勋,创造了救援史上的新篇章。
    人物档案
    郑静晨
    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武警少将警衔。现任武警总医院院长,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兼首席医疗官,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专家,中国医学救援学会副会长。
    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曾荣获中国医师协会行业最高奖——中国医师奖,杰出救援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10年度全国优秀院长。
    在国家级专业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主编专著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曾获首届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奖三等奖1项,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1-03/30/content_290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