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云vpn为什么打不开:从历史和传统寻找教育的真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0:06:03
从历史和传统寻找教育的真谛

□冯远理

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在中小学开展起来,从教育思想、理念、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到具体的教学方法等无一不在改革之列。教师的平时自修、学校的校本研究、专家的讲座到寒暑假的集中培训,无不体现着教育的最新理念。如果不昧着良心说,我们不得不承认:不论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还是最基层的教师,都在为教育的如何发展而尽心竭力。但是如果仔细考察一下目前的教育改革,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太注重“创新”,而忽视了本来就有的很好的传统。

中国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一样,都不是本土文化的产物,而是西化或者说现代化的产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过去的大学取得了让世人惊叹的成绩。蔡元培、胡适、梅贻琦、竺可桢、蒋梦麟、罗家伦、傅斯年、张伯苓、唐文治、吴有训、司徒雷登、王世杰等都是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教育家。那时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天空熠熠生辉。

过去的大学现在谈论的已经太多,但是过去的中学,研究的还不多,这很容易误认为过去的中学没有多大的魅力。傅国涌先生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过去的中学》则弥补了我们这方面的遗憾。

曾经在中学任教并对教育有着深刻见解的傅国涌先生在这本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中学世界,这是一个完全与现在不同的中学世界,使我们看到原来中学也可以这样办,也可以办得有如此魅力,也可以培养出大师级的人物!

傅国涌先生在书中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一批著名学者的中学时代。在上海澄衷学堂读书的胡适之先生因学业优异一年竟连跳三级;均入常州府中学堂的钱宾四(钱穆)昆仲,因遇屠元博和吕诚之(吕思勉)两师而受益终生;在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的广泛阅读和名师的栽培,成就了徐铸成先生;杭州一中自由宽松的学风使中学时代就学会了独立思考的阮毅成成了一代法学名家;富裕、开明的家庭,教会学校的优越的办学条件,使杨宪益从中学就开始读原版英文书籍,成为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之一;良心律师张思之先生到现在还记得自己的恩师,并发出“绵绵师魂谁继”的感慨;在阴阳差错中接受良好教育的蓝英年教授永远忘不了郝人初校长……。

一个领域的成功,必有这个领域代表性的事物,过去的中学也不例外。傅国涌先生选取了以北师大附中、南开中学、春晖中学为代表的过去的中学。他们的成功,尽管不可复制的因素,但即使如此,我们到现在仍然能够感受到这些中学所散发的魅力。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以便为我们目前的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正是我们回顾过去的中学意义所在。

在我看来,过去的中学成功秘诀无非就那么几点:一是教育的自由和独立,学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二是学校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自主成立的社团林立,能充分发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三是作业很少,给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没有充分、自由的阅读,要想成才几乎不可能。正是由于这几项原则的实施,我们才可以看到,从这些学校走出来一批批千里马大军。这也正是过去的中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