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媒魔方和360哪个好:海滩边的壳生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42:11
海滩边的壳生态  商界评论—财视网 ■文/《商界评论》记者 张山斯 丁保祥壳公司总让我想起可怜的寄居蟹,这哥们长不出坚硬的外壳,人生的大事就是找壳。海螺壳、贝壳、蜗牛壳,甚至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瓶盖也会被它们拿来当窝。运气好,这些壳可以在海滩上捡到,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寄居蟹并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它们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一般而言,它们主动向海螺们发动进攻,把海螺弄死、撕碎,将海螺壳打扫干净,然后钻进去,用尾巴钩住螺壳的顶端,几条短腿撑住螺壳内壁,长腿伸到壳外爬行,用大螯守住壳口。这样,它就搬进了一个新家。我们的故事就要从寄居蟹和海螺壳说起。寄居蟹蓬勃的需求对于寄居蟹来说,小时候可以肆意地在小范围内安全成长,但是成年寄居蟹都需要远行。在穿过物种繁多的沙滩之际,寄居蟹也面临安全的重大危机,它需要一个旅行箱存储一路摄取的食物供它持续远行,也需要背着一套行囊抵御外来的威胁。显然,海螺们是寄居蟹的榜样,它们每个背上都有一个坚固的壳。可是,寄居蟹自己长成一个躯壳的时机已经延误、成本已经太高,它们把目光转向那些早已苍老甚至死亡的海螺壳身上。一片沙滩的海螺,繁殖起来总是很慢,相对繁殖较快的寄居蟹而言,自然生长的海螺数量几乎是固定的。春暖花开,大批需要海螺壳的寄居蟹已经成长起来,它们开始寻觅那些垂垂老矣的海螺,开始对海螺壳的争夺。有的寄居蟹一直守在老海螺们出入的地方,每当发现有老海螺死去,迅速冲出来占据这个海螺壳,清理壳内的残留物、放入自己的躯体、撑起新的海螺壳,然后迈向远方。早期富有眼光的寄居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物种竞争的奇迹。而更多的寄居蟹看到了这些成功样本,开始模仿起来,只是,相对陆续繁殖起来的寄居蟹,海螺壳的数量实在有限,而且每只寄居蟹的体量不尽相同,每个海螺壳的容量与负重也大小不一,开始有一些有眼光的螃蟹扮演起了为寄居蟹寻找海螺壳的生意。它们劝说那些尚未死去但是已经生病垂危的海螺,以一定的食物条件将背上的壳换下来,提供给有需要的寄居蟹。这个生意迎合了寄居蟹们的壳需求,也为垂危的海螺找到了卸下重负、颐养天年的必备食物,显然是一笔不错的生意。有一段时间,沙滩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螃蟹,它们促成了一个又一个寄居蟹安家的成功案例,也解救了一只又一只根本背不动重壳的海螺。然而,渐渐的寄居蟹越来越多,而海螺壳越来越少,螃蟹的壳生意逐渐步入疯狂阶段。轻巧、漂亮、坚固而且开价较低的海螺壳越来越少,剩下的海螺壳要不然就是过于沉重,要不然就是非常丑陋影响入住,还有的经过风雨侵蚀早已千疮百孔,实在难以承担寄居蟹的需求。在螃蟹的引导下,有的寄居蟹选择了那些笨重的海螺壳,没有办法,它们甚至为此付出了大量的食物成本,最终仍然有可能钻进一个自己背不动的海螺壳。即使有背得动的壳,却被海滩上的岩石卡得太紧,根本就不能搬离。寄居蟹买壳失败的案例也逐渐多了起来,但是这并不足以影响螃蟹们的生意,因为寄居蟹越来越多,晚来的甚至连一个笨重的壳都分不到。而寄居蟹不断降低底线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海螺壳的异化时代生物世界有着神秘的食物链,也有着巧妙的调节力量。突然有一天,海潮冲来一群健硕的大螃蟹,这些螃蟹来自远处的一个沙滩,它们那里有着另外一个生态系统。这些大螃蟹洞悉了这里众多寄居蟹们的需求,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新的主意。那就是,由大螃蟹领着一部分身体强健的寄居蟹,开赴远处的沙滩,那里不但有海螺壳,还有贝壳、蜗牛壳,只要有实力,这些崭新的壳唾手可得。健硕的寄居蟹们崇尚远处的风景,毫不犹豫地跟着大螃蟹们走了,它们大多找到了自己的储物箱和大行囊。仍然有一部分大螃蟹留下来,帮助更多的寄居蟹们开始壳建设。这些大螃蟹们极富经验地寻找到了大量的空瓶子、空瓶盖,虽然体量上并不一定如海螺壳们那么大,但是多少解决了众多实力较弱的小寄居蟹们的需求。沙滩上顿时热闹了起来,然而,那些曾广受追捧的老海螺壳们却陷入了被冷落的境地。它们大多有着一个辉煌的记忆,海螺时代曾经叱咤风云,如今却是螺去壳空。甚至还有一些海螺壳曾被寄居蟹们光顾,只是,寄居蟹们也有生死轮回,空置的壳们个个沉重异常,体内多半还有腐烂的残余物质,甚至好多还被卡在岩石中间。老海螺壳们何去何从,是在等待中被风吹日晒所自然摧毁?还是有机会被横空出世的健壮寄居蟹重新拾起?壳状生存有耐心看到这里的人,一定能够体会到本文的逻辑。目前,A股市场上的ST公司共有171家,根据2009年和2010年公布的并购事件,统计结果显示,发布过重组预期的壳公司达131家,占总数的76%,其中,ST张铜等少数公司重组成功。中国错综复杂的上市公司壳现象,根本的逻辑就是不断成长起来的新公司,在独立IPO之外寻求借壳的根本性需求。如今,那些曾经辉煌的壳公司,它们价值几何?它们何去何从,又将会不会在不断变化的证券市场环境下,划出新的命运曲线?我们试图描绘壳公司的生存现状:保壳运动浪起潮涌,海螺们在随波逐流中沉浮历险,安居远行。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总是想要保住已有的权益。保壳是“壳状生存”的第一要义。可以没有固定资产,可以没有流动资产,也可以没有主营业务,但是一定要有“壳”。有壳就有价值,有壳的海螺生命就精彩。盯住市场亏损3年才退市的规矩,两年亏损,1年微利就可以巧妙地度过危机,年复一年地生存下去。而壳公司往往都无主营业务收入,而且背负着种种的费用与欠账,过着资不抵债的狼狈生活,盈利从何而来?每当到了准备年报的日子,也便是各个壳公司迎接大考之时。壳公司们东奔西走,为寻求现金流拜访各路神仙——这段日子也是轻松了许久的壳公司最繁忙的时期,作为公司而存在的忙碌感觉已是久违。年报公布的时候最为精彩,各壳公司各显神通,或多或少,或盈或亏,总是能够规避退市的威胁。其中,通过资产重组“脱胎换骨”的最为幸福,变卖资产者比较狼狈,获得债务豁免者感到侥幸,也有收到政府补贴莫名地兴奋。例如,ST星美动员卓京投资赶在2007年底前两天与星美联合签署协议,豁免后者6999.16万元债务——星美联合2007年年报由此扭亏为盈,账面盈利495万元,避免了退市的命运;ST九发获得了原来的准重组方的700万元补贴,年报飘红也不是问题;ST中葡则卖掉地产公司,卖掉日常生产设备,并获得了银行减免的3000万元利息;ST德棉、ST金化则收到了政府送的补贴、红包……保壳甚是容易,退市只是偶然曾听过的传说。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上市公司退市,哪怕它们实际上都负债累累——换成不上市的公司,它们早就破产清算魂归地狱了。 保壳似乎也不再是一个让上市公司尴尬的话题。ST星美对保壳毫不讳言,坦言3年来“唯一的奋斗目标就是重组之后乌鸡变凤凰”,其董秘徐虹明确表示2011年的任务就是保壳。空不空壳,皮不皮包对星美来说丝毫没有必要背上某种包袱。“公司完成破产重整的战略清场,确实是一个壳公司,这种壳资源至少在今天以前,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是一个普遍现象……主板、中小板都存在一个借壳上市的问题。”简单一语,描绘出了壳公司的“重要使命”。重组概念附身重组上市是壳公司的追求,重组概念是壳公司最迷人的气质。而围绕重组有着太多的悲喜故事。ST海鸟,永远的不死鸟,颇有大丈夫生而不死的气概,曾经3年内4次宣布重组,连续亏损5年;ST宝丽来15月内也曾经尝试过3次重组,分分合合,始终在重组的消息中滋养、生存。与重组概念相关联,壳状生存在二级市场也总能体现。去年底、新年初,已经被A股市场定义为“重组季”。这是ST族推出重组方案最频繁的时期,也是投资者炒作相应概念股最疯狂的时候。这段时间,A股畸形的炒作逻辑演绎到极致,也会将充满滑稽色彩的投机氛围推向顶峰。就像ST海鸟,在其退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股价仍然能够强势涨停,怎样的逻辑才是最好的解释?当我们谴责公司被掏空过程中的“原罪”,谴责其带给二级市场中小股东利益损伤的时候,却发现中小股东非常喜欢这些壳公司,将赌注都压在一场重组的投机上。让市场做到透明很难,让壳公司迅速重组涅槃重生也很难,让市场停止对壳公司的投机更难。当“勤劳致富”信念都被社会质疑、取笑的时候,当股民看到“ST”的警告却仍然押注壳公司的时候,也便给了壳公司一个被动的生存理由,壳状生存也让资本市场拥有了一种诡异的魅力。相关利益方的博弈一场壳公司的重组,往往会牵扯到多方的神经。重组企业恨不得重组一步到位,他们寻求证券市场的入场资格,期盼着一段时间之后增发再融资,也在盘算着借壳成本是否太高?地方政府十分热情,为了地方企业、地方资本形象的利益,他们踊跃推动着壳公司的重估,却也喜欢在必要时横加指责,对重组过程加以影响。地方的债权方,也往往在壳公司的重组过程中,将债权加以重整,常常变作壳公司重组的一方大股东,是不是想横插一杠,再捞上一笔。也有中小股东的利益。开始押注买重组概念的股票之时,他们是在投机;之后股东大会上狂热而聒噪,在喧嚣中否决低价增发的重组方案,是情绪的宣泄,是对自我利益的主张;他们为股票的价格而来,也为股票的价格而去。当年,ST兴业的两个大股东的股权争夺激战正酣,上海芦湾体育馆内人声鼎沸,全国各地赶来的股东们陆续到达这里。这或许是史上股东出席率最高的临时股东大会,股民们踊跃发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上台发言,将大股东赶下台来的片段成为经典。投行、券商、监管机构、企业职工……都能够卷入其中,站在各自的立场申诉着不同的价值主张。所谓分歧,归根结底是为了利益,即使双方反目后重新坐到一起的原因,也还是为了利益。利益在涌动!每个人都有过不靠谱的朋友,每个股民都押注过一只不靠谱的股票,每一个壳公司身后也都有一个或几个不靠谱的相关利益方,策划着一次次的重组,成功与失败。比如,曾经ST九发十分渴望与南山建设携手,但是到后来竟与后者公堂相见,那也是因为ST九发愤慨对方对重组承诺的背叛;只是背后的债权人曾神秘地注入的一部分“问题”资产,也恰恰是重组未遂的直接原因。《商界评论》特别策划:壳状生存http://www.caistv.com  2011-05-12 15:54  商界评论—财视网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策划:《商界评论》编辑部召集:丁保祥执行:胡 浩 张山斯 鲁渝华 代永华轰轰烈烈的保壳运动,有的变卖资产狼狈过关、有的获得债务豁免侥幸不已、有的收到政府补贴莫名兴奋。每一个壳背后都有着漫天飞舞的重组消息都有着不靠谱的利益关联方,都有着红了眼的押注者、都有着冷笑着的阴谋家。过去20年,壳状生存的荒诞并不代表未来还会持续,变化已经发生,好公司可以不借壳。IPO路径的多样化选择令人神往!海滩边的壳生态壳公司总让我想起可怜的寄居蟹,这哥们长不出坚硬的外壳,人生的大事就是找壳。海螺壳、贝壳、蜗牛壳,甚至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瓶盖也会被它们拿来当窝。运气好,这些壳可以在海滩上捡到,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寄居蟹并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它们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一般而言,它们主动向海螺们发动进攻,把海螺弄死、撕碎,将海螺壳打扫干净,然后钻进去,用尾巴钩住螺壳的顶端,几条短腿撑住螺壳内壁,长腿伸到壳外爬行,用大螯守住壳口。这样,它就搬进了一个新家。我们的故事就要从寄居蟹和海螺壳说起。【全文】样本调查一:ST星美:一个壳的前世今生全案调查,深度解剖员工人数:7固定资产:0主营业务收入:55.20万元市值:26.20亿元生存现状:多次重组落空,主营业务已经停顿,2009年、2010年均告亏损ST星美无疑正在成为一个“传奇”。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这家公司仅有7名员工、主营业务收入55万余元,资产总额不足百万元,几乎与个体户毫无差异。在亏损、赢利、再亏损的泥沼里,这家公司却走出一波又一波风生水起的行情,在利空不断的情况下依然圆滑上攻,市值竟然高达近25亿元。而在吊诡和难以琢磨的企业轨迹中,这家原本以摩托车配件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在三爱海陵、长丰通信、星美联合、SST星美、S*ST星美、ST星美等名称更迭之间折腾,前前后后“易名”多达8次,以至于现在裸奔出镜,成为一只几乎没有任何可变现资产的空壳公司。【全文】 样本调查二*ST九发:危险的债权人员工人数:499固定资产:0主营业务收入:0市值:32亿元生存现状:获得官司补偿款700万元,“年报飘红”。这张壳有一个聪明且有心计的债权人,在壳状生存的整个过程中,债权人埋下了各种伏笔,能够掌控壳公司重组的进与退,能伤人亦能发财。与它接近,要小心了。那一年,金融危机正值高潮。*ST九发却成了2009年的妖股:连亏四年却依然在沪市交易,而且股价在“经济寒冬”当中昂首30个连续涨停,直接无视一路走跌的大行情。支撑如此坚挺股价的却是一个没有固定资产,没有流动资产,也没有任何盈利能力的破产公司。空“壳”来风。细观上市公司山东九发股份有限公司破产后的种种恩怨,麻烦不断的背后,是壳资源的利益纠葛。【全文】样本调查三:*ST宏盛:史上最烂上市公司大股东调查员工人数:25固定资产:9382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0市值:已经暂停上市生存现状:搬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宏盛,谋划重新启动上市已经暂停上市的*ST宏盛称得上是“史上最烂上市公司”。它是一架不折不扣的财富毁灭机器,是一个被实际控制人赤裸裸掏空的典型案例。*ST宏盛被折腾濒死的过程更配得上“最烂”之称。绯闻、女星、空手套现、自买自卖……上述关键词标注着*ST宏盛十余年来的经历。 粮油公司的华丽转身1999年,上海良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因业绩欠佳被重组。良华实业当时为上海粮食系统下属上市公司,但自1994年挂牌上交所以来,公司业绩始终像杯“温吞水”。1998年,一个叫鞠淑芝的“农业部干部”出资1.5亿成立了宏普实业,随后以每股1元的低价将良华实业收入囊中,持股比例占总股本的29.8048%。同年,鞠淑芝之子龙长生走向台前,正式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全文】壳资源价值重估那些壳公司就像散落在沙滩上,搁浅了的破损船只,静静地等候着新的主人。然而,它们面前的那条河,却一直在奔流,一直在变化。中国的证券市场近两年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对于壳公司来说,真可谓“沉舟侧畔千帆过”。而壳的价值,也需要重新评估。评估的逻辑也比较简单,一个是观察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渠道是收紧了还是拓宽了,对借壳的需求一定是此消彼长;另一个则是壳自身的问题,壳的供给量决定着壳的稀缺性,借壳成本的难易也决定着借壳企业的积极性。于是,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来重估壳价值。第一个维度: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光荣与梦想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上市的企业不是好企业。这里“上市”指的主要是IPO,交易所敲响上市的钟声,身家暴涨几百上千倍,跻身“十亿俱乐部”……这一切都是借壳上市无法充分满足的。所以,只要IPO的成功概率大于50%,很少有企业会选择借壳。回顾近十年的大陆企业界,一流企业借壳的案例少之又少,国美、吉利而已。何况近两年可谓IPO的大开闸,数字让人咋舌。2009年大陆企业境内外IPO案例总计达到187宗,而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更为疯狂:490宗。两年有677家企业IPO,接近于2004~2008年5年IPO企业的数量。而带来这样变化的重要原因一个是IPO重启,另一个则是创业板大门的打开。2009年6月19日,桂林三金成为重启之后第一个IPO的企业,之后,A股的IPO发行呈井喷态势,开始了大跃进。IPO重启的背后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那就是由市场化定价。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和发行价格越来越高,新股发行资金超募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同时,新股“破发”也成为家常便饭。 2009年10月,被期待已久的创业板终于浮出水面,开板交易。筹备了许久的36家企业熬过饥渴,如愿登陆创业板。到了2010年在沪深两市IPO的企业达到了247家。IPO的门槛并没有降低,但是IPO的审批通过数量在不断增加,入口在放宽却是不争的事实。【全文】壳的归宿壳公司,从本质上说,是上市公司参与资本游戏阵亡的尸体,本来并不具备复活的价值。然而,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殊时期,在制度缺陷、利益博弈和投机行为的共同作用下,却扮演了资本市场中最玄幻的角色。在有关壳公司价值的理解中,存在诸多传统化的认知,以及经验性的误区,然而,随着证券环境的逐步改善,特别是游戏规则的日趋成熟,曾被广泛认可的壳公司价值评判标准,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逐一来看壳不死的理由,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理由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理由一:借壳上市低成本高收益 其实中国证券市场的公司打死不退市,代表着多方的诉求:股民绝不希望自己买的股票在A股消失;管理层和地方政府要维稳;上市公司则希望继续玩下去,方便大股东再融资和减持。而由于壳资源的稀缺性,上市公司往往享有非上市公司所没有的特殊权益。这些权益包括:获得低成本的增发或配股资金;政府为扶持上市公司而采取的特殊政策,如税收优惠,减轻上市公司债务负担等;买壳上市所产生的巨大广告效应;买壳方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所产生的重组收益。所以,借壳上市常被认定为企业“低成本高收益”的融资模式。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本刊记者连线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左小蕾女士,她认为,一直以来,借壳的成本与风险不断在上升。左小蕾给本刊记者算了一笔账,1997年每起买壳上市案例的平均成本为6000万元,1998年上升为1亿元。自2001年6月以后,资本市场出现了发展滞后,持续低迷的情况,股票市值损失高达6000亿元,资本市场存量资金减少了300亿元。这些数据表明资本市场存在很大风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沪深股市已经有百起买壳上市案例,但是成功率并不高。买壳上市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是配股融资。当然也不排除主要通过二级市场炒作获取收益的情况,但是其结果难以统计。【全文】